世間自在王佛告訴他:你應當把你的心願說出來,令大眾歡喜,也讓之後的眾生聽聞你所說的,能夠發心修習攝受,以滿足你的大願。所以這一品叫做「發大誓願」。所謂「大」就是沒有界線。法藏比丘不是為了要逞「我相」,顯示我高過於人、我比人厲害,我發的願、建的國土,比人家殊勝高廣,他心裡沒有這樣想。
世間人發願要成立單位或是公司,他也發了很大的誓願,下了很大的決心,但目的是要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高過於人,自己帶的公司獲利比誰都還高,想做全世界五百強的公司,他雖也發了非常大的心願,也是一種大誓願,有著前瞻性的眼光,但他是世間人,因為他的目的是逞「我相」,他是希望自己能夠被尊敬、被人推崇,但實際上都是虛妄的。因為,他沒有辦法知道什麼是「我」。若說他的「名」是「我」,那把名利去掉;若說他的「身」是「我」,那把色身去掉。名字是因緣所生的,色身是四大假合的,都只是立了虛妄的假名而已。當把他這些所有的東西都拿掉,根本就找不到這「我」的存在了。世間人不認得什麼是真我,所認得的只是虛妄的我,即使有再大的成就,都是虛妄的、都是假的。
世間人雖有大誓願,有崇高的成就,但他帶著的是一種想要發揮自己我相的心願,這還包括了世人所謂的「修身」行為,為顯示他自己有道德、有學問,甚至有很多都是為了讓人家恭敬,這也都是有「我相」的存在。總不能做到像法藏比丘這樣,他確實把「我」放下,他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所以能名聞十方;他不為自己求安樂,所以能建立安樂國土。沒有我相,不求名聞,這就是空義。那他所感得的功德,就是名聞十方;不為這色身求安樂,他感得的就是極樂世界,證得的就是報身、就是法身。所以「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眾生就是心不空,整天想著看怎麼樣把身體養好一點、健康一點、長壽一點,腦袋想的都是要滋養這色身,種種的經營賺錢,統統都是為了貪著自身。你心裡不空,就隨著你的命數而走,世間人講命運;道家講命數。你被你的業力所趨使,也就是佛教講的:隨業流轉。這是一個標準的世間凡夫。修行人不一樣,他不是想著我們身體的安樂、不是想著自己的受用,也不是說自己要發個大願,做個大修行人,出家當個大法師;真正的修行人,沒有這樣的願,這種願也都是染汙的。修行人就是要修行,要見得自己本來面目,要見性、要成佛而已,沒有利養心或好世間名聞的目的、或是好出世間的清名,他都沒有,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此處講發大誓願,所謂「誓願」就是不退的意思。不但發誓而且是大誓願,是絕對會做到。一般人發願都只是三分鐘熱度,發了願,等一下世間事來了,就忘了菩提心,這是三分鐘菩提心。做事情,總是世間事擺第一,還說「沒有飯吃,那要怎麼修行?身安才道隆。」這麼一念錯認,就開始做起世間事來,一做就是幾十年的蹉跎。這就是一般人在修行,他不能覺察自己人情的地方;還不光對人人情,對自己都人情,所以修行不會有成就。即使去道場聽經、學佛,要是這道場的法師話講得真實,正對他的問題,說到他所貪愛、所執著的,講到痛切處,他的「我相」就現前,就不願意再學了。就想找看看有沒有較輕鬆放逸,學得皆大歡喜的地方。即使去受菩薩戒,還要問說戒和尚:「受菩薩戒後能不能吃肉?」我老實告訴你:「不行」,這種人就一問再問,從受戒講戒的第一天直問到受完戒出堂。他心中想要得到的答案是「可以」。
如果可以,那就不必受戒了。要知道,受菩薩戒者不可以煮葷腥,不可以吃肉,菩薩戒它連酒都不讓你酤,「不准買酒」。怎麼還能買肉?有人說,要是受小乘戒,他告訴你不能買酒,可是他沒有講不能買肉……。其實所謂的小乘,也是不能吃肉,甚至連三淨肉都不行,只要是佛弟子,都不能吃肉。佛在《楞嚴經》中就說到,佛陀時代,出家眾「托缽」所托到的食物,是無命根,是佛之神力所化現。
近代因為一般人不懂經典,看錯意思,以為佛說可以吃「三淨肉」,其實在《楞伽經》、《涅槃經》中都講得很清楚,不准弟子吃肉。一般人錯解有所謂「三淨肉」,常說只要一、沒有見到殺生的情形。二、沒有聽到被殺的聲音。三、不是特地為我而殺就能吃。這是錯誤的觀念!
其實,沒有你要吃,誰費勁去殺、去洗、去調味、去煮……?你看到那盤肉,就應知道有眾生因為你要吃而被殺,否則牠們是怎麼在你眼前、口中的?
因為錯解經典或因為沒看過經典而誤以為可吃三淨肉的佛弟子比比皆是,如今有經典依據說要吃素,那我們就應該讓所有佛弟子知道這真相。像中國的梁武帝他就是依止世尊所教而提倡吃素。
大乘的菩薩戒有兼攝義,所謂「攝善法戒」,酒都不讓你買,肉當然不行,這點要清楚。你不能想:鑽一下戒律的漏洞,再從中獲得一些機會,可以做因循苟且的事情。實際上,你有這種心態,你就不是真正要學佛法。受菩薩戒,就是不能再煮葷腥了。你不要認為,這樣子對家裡面的人說不過去、不好意思,其實很多學佛障道因緣就是這樣來的。這個障道因緣就會告訴你:「你一個人受戒,你一個人解脫了,我們吃肉的怎麼辦?你看你一個人持戒倒是清淨了,你給我們帶來多大的不方便啊。」他就說這些話讓你退道心,壞你的戒法、壞你的戒行。那你心裡面要是有一點點的世間意,你就被他牽著走了。你們不要覺得我講起菩薩戒來,不跟你們講人情。那「人情」是害你們;不光害你們,還害眾生。你們來問我,我若不跟你講實話,那耽誤的是你的慧命,講的人也有過失。所以,我今天跟你們講,你們要清楚,你回去不要再搞人情了。你可以跟你家人講:我受戒,我不買葷腥了。以前我們受戒也是如此,我們都老實告訴對方,我們受了菩薩戒,所以我們不買葷腥、不喝酒、不做這些世間染汙之事了,學佛就從這裡開始轉,你不要講人情。
有些戒場會告訴你們「沒關係」,還教你邊煮肉邊念往生神咒,那是牠往生,你沒有往生,你還是造殺業。當然,說戒的人、教你的人,他的知見是不對。但你這聽的人本身也很歡喜,嘴上說:「法師好圓融。」心中卻是想:「終於有人替我的罪行開脫了」。你也覺得:「法師很慈悲,戒持得很好,懂得開遮持犯」。其實是因為他能幫你開脫,讓你造殺業造得心安理得。所以,你就要反省檢點了,因為你這誓願是假的。你已經在十方如來、十方大菩薩面前發誓、發願。你不能因為你自己的習氣、你自己的因緣,去欺騙諸佛如來。
欺騙佛,佛不會跟你計較,但因果還是會算在你的頭上,它會跟你計較。所以,持戒不能講人情。你就老實跟家人講:「我已經受戒了,我要專心持戒。你要我煮葷腥、要我幫你買葷腥,很抱歉,沒有辦法」。你在家裡就只煮素的;他們回來吃,你就煮素食,他要吃葷腥的,請他到外頭去吃,一定要護持你自己的戒行清淨。有的人習氣重,一聞到葷腥的味道,他馬上就起心動念。有些邪見人還說:反正吃肉也是度眾生。他不知道他自己就是眾生。所以,受了菩薩戒,你要發大誓願,不能夠再做這些不如法的事情。
你更不能在受戒時去問法師、去問「說戒和尚」,說自己必須煮葷腥,想找他幫你開脫,這是絕對不可以。你心裡面想要的答案,其實你都知道不行,但是,你偏要拖人下水,總是希望有人告訴你:「可以,你可以做這種不如法的事情」,你心中希望最好是說戒的人親口說。
你們去戒場聽戒,你要聽對治自己毛病的開示,你不能只聽台上人說的,台上的人有時候會人情,有時候,他也不曉得自己是胡說一通。這就會讓你的戒持得不好了。一旦持得不好,你成佛的因就壞掉了。你現在發的是成佛的因,透過戒律、透過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六重二十八輕、十重四十八輕這些戒,這就是「緣」。就像種子要發芽,要陽光、空氣、水,你離開了這些緣,種子沒辦法發芽。
你受了戒、你發了菩提心,若你離開了戒相,菩提心沒有辦法發芽。所以說要真正地去受持、去學習。大家發願,求生淨土,就要想到阿彌陀佛發這大誓願建立國土,我也要發大誓願求生淨土,誓死不退。現在有很多人會毀謗淨土宗,說:沒有學世間法,不能往生。或說:沒有學世間法,你學佛等於零……,諸如此類毀謗淨宗的話。你聽見也絕對不退心。因為你可以去查經典,「念佛」在四十八願當中,絕對是往生的正因。不管碰到什麼樣的因緣,就是不退心,絕對不退轉。生病也好、沒錢也好,這些種種的磨難、考試,你都不害怕。那麼,你最基本的功夫能夠成就了。
你不要想:我念佛怎麼沒有得到身體健康?怎麼沒有長命百歲?怎麼沒有大富大貴?不是說「學佛是最好的」嗎?「學佛,命可以轉」嗎?......其實這些都不是學佛的重點,學佛要能了生死、要能夠明心見性,最少你要做到能往生淨土,這才是學佛的目的,其他的都只是你人生當中,所遇到的一些差別境緣罷了,並不是永恆的,並不會長久,所以我們要能夠發這大誓願心,絕對不退。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這是法藏比丘向世間自在王如來「白言」,就是向他報告。「唯願世尊。」希望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聽察,就是請佛聽他說。「察」是察證,證明它。佛能夠證明他的誓願,就像你們受戒會請十方如來、大菩薩證蒙受戒,是一樣的意思。你發願受菩薩戒,是盡未來際,請他來為你做證明,也就是請他聽察。所以這裡叫「大慈聽察」,發大慈悲心,憐愍眾生,這是學生對老師說的話。所以你學《無量壽經》,裡面就能夠學到什麼叫尊師重道,這是很基本的,而且他重的這個「道」,不是世間的道,是了脫生死之道、是大誓願之道。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142集 (精彩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