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慈恩宗......
文上又說:
歸長安。傳窺基。
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聽《瑜伽師地論》三遍、《順正理論》、《顯揚論》、《對法論》各一遍、《因明論》、《聲明論》、《集量論》各二遍、《中論》、《百論》各三遍。至於《俱舍論》、《大毗婆沙論》、六足論、《阿毗曇論》等,在迦濕彌羅諸國雖已學過,也趁這機會,咨決所疑。大師住在那爛陀寺,先後達五年之久。拜辭了戒賢論師,又遍禮各處聖跡,至唐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長安屬陝西省,是唐朝的都城。
「傳窺基」者:「窺基」大師是奘師唯一能「傳」其法統的門人,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他母親夢月輪落在掌上,她把它吞下肚子裡去了,因而懷了孕。出生後的氣度,與常兒不同,自然不必說了。
玄奘大師一日獨行於長安郊區,在阡陌之中,遇到一個青年,生得眉清目秀,風神俊朗,舉動闊略。奘師訪得是尉遲敬宗的兒子、鄂國公尉遲敬德的姪兒。奘師心裡想:「倘得此子出家,則法門有託。」因而趨訪他的父親。他的父親說:「這孩子粗悍得很,恐不堪教誨!」奘師說:「此子器度非凡,非將軍不生,非玄奘不識。」尉遲敬宗答應了,窺基大師本人卻嚴厲地拒絕。經奘師再三慰勉,方才抗聲說:「你要我出家,除非依我三件事。」「那三件事呢?你說呀!」基師說:「一、我要有女人;二、我不斷肉食;三、不持過午不食的戒。」玄奘大師完全答應他。於是裝了三車子的女人和魚肉,跟隨奘師去出家。當時長安的人皆呼窺基大師為三車和尚。
通因明。善三支。
首先介紹「因明」是什麼。因明是佛教論理學的名詞,因明的名詞,又怎麼講呢?
因明者,由我提出主要的「因」由,使對方「明」白我所建立的理論。
但是在立論的形式上,有許許多多條件。我依因明立論的形式、條件,而無一點過失的話,既可以成立自宗。也可以攻破他人有過失的立論。
假如我所有的立論含有過失,也會受到他人的問難而完全推翻。
第二、介紹因明學的來由。
古人說:「因明本為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也就是說,我們要懂得因明學,在讀經的時候留心,才可以看得出。
《菩薩地持經》上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因明為五明之一。是破邪論。安正道的利器。
在我們這個世界初成的時候,有一位生而具有大智慧的人,名叫「足目」,初創: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
經世親菩薩、陳那菩薩兩位論師的改進,在商羯羅主再加修正,才成為完整而專門的一項學問。
第三、介紹因明論不同的書本和作者、翻譯、疏解因明的人物。
《大藏經》中因明論有兩本:
一、陳那論師所造,名《因明正理門論》,玄奘、義淨二大師,皆有譯本;二、商羯羅主造,名《因明入正理論》,玄奘大師譯,窺基大師為之作疏。
學習唯識宗,非通因明不可。所以學習因明學的人,多宗奉《因明入正理論》,而以《因明大疏》為參考。
第四才講到「善三支」的「三支」。
「三支」是指:宗、因、喻。
我們舉個例子:諸如萬事萬物,無一而不是無常的。
聲音,也是萬物之一,當然也是無常的。但是印度外道中有所謂「聲論師」,他們的教義主張,聲是常的。
於是佛教徒就運用因明法則,立三支比量來破斥他的謬論。
那三支比量是:聲是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同喻如瓶,異喻如空(喻)。
宗中的「聲」和「無常」,前者叫「前陳」或者「有法」,後者叫「後陳」或者「法」。也就是,前陳法的「聲」中要含有後陳法的「無常」。前後陳二法,要立敵雙方皆承認,實有其法。等到前後陳當中加上一個有決定性的字,如「聲」與「無常」之間加上一個「是」,叫做不相離性。因為「是」的加進,則「聲是無常」而不是「常」,則敵者的聲論師不許了。那麼,怎麼辦呢?立者的佛教徒,則再舉出正確的「因」由來:我所以斷定聲是無常者,由於它是「所作性故」啊!「所作」者,聲音皆是因造作而有。也就是,一切聲音的發出,都是有條件的。即使是風聲、雨聲、雷聲,不都是因氣候的關係嗎?而且風聲由風而有。風不就是聲?雷、雨也是如此。誰曾聽到某一種聲音,自古至今響個不停的?假如敵方仍然不服輸的話,我再舉出正反兩面的譬喻來。所以說:「同喻如瓶」,這是正面的譬喻。瓶,無論用泥土、木、石或金屬物作原料,皆必須假借人工,所以,泥土、木、石或金屬物的製成品一經捶擊、火燒,馬上皆變成瓦礫或廢銅爛鐵。這不是所作無常,是什麼?立者還有反面的譬喻呢!異喻如空,空無一物,所以叫虛空。既然無物,則非所作。非所作,當然不是無常。這樣,敵者就無話可說了。
然而立量必須要離過。
假如三支中任何一支有過,就不是真能立,而是似能立。
似能立不能生敵者之智,那便是勞而無功。
那麼,有多少過呢?宗中有九過;因中有十四過;同異喻,各有五過;三支中共有三十三過。
第五,奘師譯完了《瑜伽師地論》,馬上個別地為窺基大師講解。不料,西明寺的圓測法師賄通守門的人,讓他進入奘師住所的間壁盜聽。聽完了以後,馬上在西明寺掛牌通告,宣講《瑜伽師地論》。窺基大師聽到這消息,很不愉快。奘師安慰他說:「彼不善因明,不能盡瑜伽的底源。」於是單獨地將因明學傳授給窺基大師。窺基大師天賦地智慧,深通因明以後,馬上作大疏來解釋。千百年來,解因明的人還沒有能勝過他,所以《釋教三字經》上說,他「通因明。善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