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一一一)


請掀開《無量壽經》,看第五頁倒數第三行,「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這是我們上一次講過的。那麼對於一切的萬物,隨眾生意乃至呢,隨自己的意念都能自在無礙,所謂「於法自在為法王。」像現在有很多人,有一些人,應該是有一些人,那麼學了一些密法,他也說他自己是法王,他這個法王就是要你送錢給他,要的是名利,世間法。所以誰才堪稱法王呢?最起碼也得像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個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他們才有資格稱為法王,對於一切法都能隨意自在。那麼現在所謂的法王是他也不持戒、也不修行,想要怎麼弄就怎麼弄,怎麼搞他就怎麼搞,他說他很自在是法王,那這個不是佛教講的,他也穿著出家人的衣服,求大家來給他供養,希望大家恭敬他。那有一些是受到這個鬼附身,或是這個術通,他會法術,所以有一些神通。或是他能夠知道你的起心動念,一般人無知就說這個是法王,實際上呢他自己心中的名聞利養都沒有放下,碰到名利現前的時候,都還是非常的不自在、不能解脫,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自在。那麼我們學佛,要能夠對於一切萬物都能隨意自在,怎麼隨意自在呢?就是你要能夠放得下。現在人講的你看開一點,看開一點,不要事事與人計較,不要事事強出頭,不要做一些違法的事情,或是呢損害大眾的事情,把這個自私自利全部放下,那麼你對於一切諸法你就得自在了。這個色身還有用,你要拿來修行用功,不要拿去造業,去唱歌、跳舞啊,去這個搞一些聚會,這都是於法不自在,為什麼呢,因為你離開這一法,你就混身不快樂,像這種唱歌、跳舞、喝酒,那你被它給束縳住了。跟朋友、同學、親戚打鬧,你認為是快樂,實際上這是不快樂的一個現象,叫苦中作樂,所以你在這個上面你不得自在,你覺得非要這樣不可,你就是一個非常不自在的。放假一定要去玩,一定要去吃好吃的,沒有吃素,這個沒有吃葷的不行,非得要吃葷的,這些都是在諸法上不能自在,他不能把自己放下,為眾生去設想,他不能安住無為,所以呢天天心裡想著是要怎麼樣來攀緣、怎麼樣來讓自己活得快樂,那實際上呢,這些活動都結束以後,還是感到寂寞,還是呢覺得沒有這個快樂的感受,所以他還要再繼續,繼續這樣的一個唱歌、跳舞,甚至喝酒這樣的一個事情,所以他才會覺得快樂,所以世間人他不懂,他在這個上面他不能自在。那修行人在一切時一切處,他都能夠自在。但是剛開始呢,一定要把這些外緣都先放下,你放下了這些緣,你心裡面法喜才會生得出來,那你接觸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人事,你都會感覺到法喜,但是這個法喜不是從外來的,是內發的,你即使沒有去唱歌、沒有跳舞、沒有跟同學接觸、沒有跟朋友接觸,你也會感到歡喜、自在。那麼這是我們學佛人要知道的,外面的人在看,哎呀你們學佛人多痛苦啊,葷的也不能吃,一定得吃素,每天早晚還要念經,做這麼難過的事情,他們都是這樣看,也不能結婚也不能有家庭,享受不到這種親情、愛情的這種快樂、這種感覺,他們叫做天倫之樂,叫天倫之樂,實際上呢是天倫之悲啊!天倫之樂,有,所以釋迦牟尼佛講:「合會必別離,強健必當死。」有富就有貧,有富貴就有貧賤,富貴必貧賤;合會,家親眷屬再好、這個夫妻感情再好,必然有別離的時候啊,別離的時候,你這天倫之樂就變天倫之苦了、天倫之悲了,那你就痛苦啊!所以你天天生活在這不自在當中,你在這即使在快樂的當下,你也沒有自在過,「自在」跟「樂」不一樣,樂是一種刺激的,自在是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那就自在。譬如說挑食的人,很多這個小孩他不愛吃香菇,你要讓他不自在,你就拿一朵香菇放在他面前,他就不自在了,那苦就現前了,那你要他喜歡吃的東西,你擺在他面前他就樂了,還是不自在,為什麼呢?把他東西拿走他又苦了,所以不能自在,佛法講的自在是可有可無,有也隨緣,沒有也隨緣,那我們真的叫做萬緣放下,這叫佛門的自在。不像世間人放逸,去跳舞、飲酒作樂,這個不是,不是自在的,這是於一切萬物皆不自在,都被束縳住了,他認為一定要有酒他才快樂,一定要跳舞他才能放鬆,他才能夠顯示說顯示這個我。實際上你要顯示我的存在,不用跳舞,不用唱歌,不用人家捧你,我告訴你怎麼顯示我的存在,你拿一根針往身上扎下去,我就在了,不用那麼累啊,拿針扎自己就可以了,這我就在啊,他不會不見,《楞嚴》講:「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這《楞嚴經》,釋迦牟尼佛教的。你要顯示我的存在、我的能力,用一根針就可以顯示我的能力,知不知道痛呢?知道。知道是誰在扎嗎?知道,還是我。所以現在的人喜歡表現這個我,實際上這個我在哪裡,他也搞不清楚,他把本來無我他當做是我,有法性真我,他卻迷失了,他卻認為這個我是不見的,就認為是無我,所以他在這個當中,到處尋求到處追尋,去找這個外在的刺激、快樂。那有的呢,他不往外找,他也說他修道,修什麼道?長生不死,他說他這個是修道,他是要修長生不死之道,那麼這個算不算道呢?也算一種道,但不是究竟的,為什麼呢?貪生怕死,他不能了脫生死,他只希望長生,可是他怕死。所以你看這個古代秦始皇,他要尋求長生不死之術,派徐福到蓬萊仙島去,找這個長生不死藥,煉丹啊、種種的咒術啊,都是為了長生不死,這道家講的,他要的這個長生不死術。像曇鸞法師,早年也是學仙道的,他修仙修得很好,他也希望長生不死,結果他碰到菩提流志大師,他說:你們佛教有沒有講長生不死啊?他說:有啊,這長生不死,吾佛之所長啊。你要想搞長生不死啊,佛教的專長。他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是佛教的專長呢?他送他一本《觀無量壽佛經》。這一本經你好好回去讀、好好修,三界不復生、六道不復往矣啊,從此生死永絕啊,煩惱永斷,成為我們淨宗一代的祖師啊,這曇鸞法師啊,焚仙經而專修淨土,這是非常有名的淨土宗的祖師。本來我們淨宗的祖師,有一祖要把他加進去的,但當時候實在是善導大師啊太優秀了,所以大家公推的是善導和尚。曇鸞法師呢,也是相當有成就的大和尚。所以這個一般人,他雖然不好樂世間的名利,不好樂世間的享樂,但是好樂的是長生不死,看能不能像現在有的學佛的,整天在道場裡面來搞養生,弄茶道,明明就自己愛喝茶,還說這個茶是拿來參禪用的。你要參禪,哪一法不是禪。你就是愛喝茶嘛,愛煮菜的、愛插花的、愛寫毛筆的,他就搞了一些這個活動在道場裡面,都說把它附會到禪宗裡面去,就好像很神哪,很玄的樣子,實際上統統都是在打妄想。我講這個話又要得罪人了,但是呢是實話,搞一些這個叫什麼…拼布啊,弄一些這個插花的、炒菜的、泡茶的,其實都是在那裡聊天講話,你教他把心靜下來,安住無為,他做不到,那道場的法師也自己矇騙自己的良心啊,說這叫接眾啊,不知道要接去哪裡啊?這些人根本就不是來學佛的,他是來學插花喝茶的,學寫毛筆的嘛,你能接引他學佛?學佛也是只學到一個程度,要真的叫他把毛筆放下、把茶放下,他不肯哪,他就不願意啦,所以這是現代末法的亂象,幸好還沒有喝酒的。像那個鄭板橋,佛制,釋迦牟尼佛禁酒,這仙人飲酒,他說我有酒做仙,無酒做佛,巧辯,他好像很自在啊,那果報現前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所以在現在末法的時候,你要在一切萬物隨意自在,你只有心不取相、不著相,才能自在。不光不著身外之相,也不著身心之相,身心,什麼叫心之相呢?就是這個我相,這個我相就是心之相;這身呢,就是這個四大假合的身,這身心相都不著了,你才能夠得到基本的自在,基本的,跟我們上一次講的這個《華嚴》的十重玄門,重重無盡的這個自在的境界,那還差得非常的遠,但是充其量,你可以得到對於這個身不執著,心不起煩惱的自在,這個就很自在啊,非常的解脫了,你不會被外境所轉,你不會被這些境緣給影響,不會跟著流行盲從,那這是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下面的,「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這句話,菩薩會,外道也會,外道也會,拜託你來學外道,主動的幫你帶小孩啊、煮飯啊,家事都幫你做得好好的,所以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這一般的外道也會。但是菩薩呢,他是看到眾生的根機成熟,他能夠觀機,知道這個時候你能解脫,他主動來度你,主動來幫助你,給你種善根,給你結法緣,目的是什麼?要你求解脫。外道的目的是什麼呢?要你的錢,要你的供養,認為他很厲害、他很神,有神通、有感應,這是外道,他也會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啊,不請他就來,天天來。像現在外面還有的搞神通的,什麼開頂成聖,把頂門打開他就成聖了,那你去找外科手術醫師把你的頂撬開來了,就成就了,沒有那種事情,什麼叫「頂」呢?如來的頂法你開解了,叫做「開頂」。不是把你頭鑿個洞啊,把頭鑿個洞,那就成聖了,這東西不是這樣理解的,你不要看他學密宗啊,搞得大家都對密宗誤解了。密宗很多事相上是表法的,讓你藉由這個事相去悟得本心。像密宗講的這個氣脈明點打通了,你就明心見性了,所以搞得後來的密宗都在練氣功,看他的氣往哪裡走,那守這個小周天去了,弄到後來啊,這密宗就烏煙瘴氣了。不在心性上下手,不在修行上下手,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投機取巧,看你這上師看能不能給他三昧,連釋迦牟尼佛都給不了你三昧,你的上師可以給你三昧,那他比佛還厲害啊,釋迦牟尼佛要拜他做和尚、做老師

弄一張這個照片,說他頂門打開了,可以幹什麼可以幹什麼,這開頂,什麼叫頂,頂就是如來的頂法,開就是你開悟了、悟道了,叫開頂,不是頭鑿個洞。那個頭鑿個洞的,也不用找外科手術醫師,車禍很多都是頭破血流,每個頂不光是頂上開了,整個腦袋都開了,也沒成聖啊。所以你要會學,不要這個誤聽、不要搞錯,他那廣告打很大,路上公車都可以看得到,我不用講誰,你們有坐公車的你就知道了。那麼「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所以你要有這個因緣要幫助眾生學佛,像碰到這些小動物,那幫牠方便授三皈依,讓牠能夠脫離苦難,那有的動物已經死掉的呢,幫牠授三皈依、幫牠念往生咒,都能夠增長牠的福慧、增長牠的這個善根,甚至如果牠墮的是惡道,你因為持咒的功德、這個念經的功德、念佛的功德,都能超生到人道、到天界,牠的業報都會這個加速的消除,都是慈悲眾生。那麼你們不要想說,哎呀,菩薩「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你也來學,跟這些人習氣重的在那裡啊往來,自己呢裡面有風寒,外面呢天氣又冷,當然就生病了,你現在裡面有風寒,什麼風寒呢?貪、瞋、癡,外緣又差,你去「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我看你是被他請去囉,你被他給轉了,你自己功夫不夠、道力不夠,沒有本事啊,不像這些大菩薩上天下地、上刀山下油鍋他都不怕,像這個文殊菩薩度阿育王,阿育王把他丟到人間地獄裡面去,阿育王是個暴君,沒學佛以前是暴君,非常有名的暴君,凡是他討厭的人,他都把他丟到這個人間地獄裡面,什麼叫人間地獄,因為他看了這個地獄的相,他自己呢也造了一個地獄,專門在對付他討厭的人。那麼文殊菩薩要度他,他就去現神通,到這個人間地獄裡面去,那這阿育王他的這些兵卒就給他下油鍋,他說這個油鍋不夠熱,再熱一點,再熱,燒到這個油鍋都要裂開來了,他還說不夠熱,文殊菩薩一點事情都沒有,也沒有什麼燙傷、破皮啊都沒有,那你有文殊菩薩這個下油鍋的本事,你可以去度這種人,「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後來阿育王學佛了,懂得啊護持佛法,是這個佛教裡面啊非常大的一個護法的一個國王,非常大的護法,那麼在印度很有名,在中國也很有名,甚至有的寺院都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像這個阿育王寺在中國就很多,所以「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你自己要有功夫,你不要想說,你自己朋友愛喝酒沒有關係,我跟他「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實際上是你愛喝,是你想吃葷的,你就沒關係我來度同事,我也跟他吃葷的,吃完再念往生咒,你先超度你自己吧,這個吃葷的先超脫了再說。你要像寶香禪師一樣,吃進去吐得出來,吐得出活的,不是吐出死的,吐出死的,每個人都會啊,往肚子打一拳就吐出來了,所以是寶香禪師這種功夫,不然呢你也要像這個鳩摩羅什大師一樣吃鐵釘,他這個沒有障礙啊,你才能夠去做這樣的事情,不然你接觸你的朋友就是好言相勸,勸一勸就好,你不能行同事行,同事,同事就一起墮落了。行這個菩薩的利益眾生,四攝法裡面的同事,同事行你沒有功夫,你就跟他一起墮落。所以救人前,你要先救自己。那麼有這樣的發心是非常的好,但是要知道自己連泥菩薩都不是啊,還想過江,泥菩薩過江都尚且自身難保,就像阿羅漢,你不要看阿羅漢好像很厲害,裡面還有習氣啊,碰到一些事情他也是顛倒,像這個大迦葉,大迦葉尊者他在打坐啊,結果呢天女給他奏天樂,供養他了,供養他,他裡面有習氣在,他打坐打坐,不知不覺起來跳舞了,這叫迦葉不安啊,迦葉的禪定功夫非常好,裡面的習氣沒有斷,不知不覺起來跟著跳舞。阿羅漢很厲害,那叫泥菩薩,你們連泥菩薩都不是,還想要過江、還想要去度眾生,那你自己得想一想啊。那還有一些給《龍藏》標句讀的,那就更糟糕了,《四十二章經》講:「未證阿羅漢,不可信汝意。」連大迦葉這種功夫,禪宗的初祖,聽到這個天女奏樂,都還啊,習氣都還生起來,還跟著跳舞,那麼一般的凡夫,你要去給《藏經》標句讀,那不能信啊!標出來的,都是他的凡情啊!那一部好好的經典,一套好好的《藏經》,給他的凡情、給他的染心給破壞掉了,這個是不可以的,從古到今沒有人敢這麼做,就像我們之前講的,沒有人敢這麼做,你這麼做,那你敢造別人不敢造的業,你就有別人不受,而你獨受的果報。我們在看,我在看《法華經》裡面講到的:這個你毀謗一本經典,死了以後呢直接下阿鼻地獄,阿鼻地獄翻作中文叫無間,屬於八熱地獄裡面最下一層,壽命也最長、受苦也最久,在那裡受苦多久呢?一劫,地獄的一天是人間的好幾千年,那以地獄的這個,我們現在講的,以那邊的時間來算,算一劫,不是以人間的時間,是以地獄的時間算上一劫,一劫無間地獄以後,還是沒有出來,如是輾轉至無量劫,受苦無窮,毀謗一本經典,出來以後呢,你看到現在外面有一些這個貓啊、狗啊,被虐待的、被殺害的,殘忍的殺害牠的,這個除了殺害的人沒有慈悲心以外,當然牠還有牠自己的業報,這些動物過去生都是像經典講的一樣,毀謗大乘經典,出來就被人家輕賤,那如果投生在這個驢子、駱駝,牠就是因為牠業非常重,所以就常負這個重物,揹重的東

這個都是毀謗大乘經的果報啊。那麼投胎為人,你看到有一些人非常倒楣,什麼好事都沒有他,生下來也沒有手,甚至眼睛也看不到,生下來盲聾瘖啞,然後呢即使現在政府有補助這些身心障礙的,他也沒有辦法受到補助,被人家輕賤,那生活又有重大的困難跟問題,這些人不是沒有因素的,都是毀謗三寶,都是這樣從地獄受無量劫的苦到畜生道到人道來。那在人道呢,這些倒楣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就像他每天要吃飯一樣,每天要穿衣服一樣,這麼難受,或是投到畜生道變成蟒蛇,蟒蛇呢身上都有蟲在鑽牠,人家看到了就要把牠殺害掉,這些都是毀謗經典的重罪。那麼這些人不會因為這樣他就善罷甘休啊,那在受報的時候又怨天尤人、又毀謗三寶,又下去,這樣輾轉,三界他出不來,毀壞一本經典是如此啊,你毀壞整部的《大藏經》,你看這個果報。我們以一本經典就算一劫好了,《乾隆大藏經》有一千多部經典,那你下去,最起碼你得先受ㄧ千多劫基本的苦報啊,這是我們算最少的,所以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做,站在因果上,你要深信因果啊,深信佛言不虛啊。你用你自己的意思,把經典給搞錯了,那這個罪過無邊啊,而且這個經典還在世,你還印出來,人家還幫你保存起來,濕度控制、溫度控制,保存得好好的,只要有一本還在,你就在地獄阿鼻地獄,你出都出不來啊,不要想說還有畜生道可以轉生,根本沒有啊,為什麼?你的罪沒有消啊,所以要知道這個問題非常的嚴重啊,果報非常的恐怖啊,所以這裡講的標《藏經》的事情。那麼這裡說的,「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你要知道如果說你有認識這些人,你要勸他趕緊懺悔,趕緊回頭啊,這罪報非常的嚴重啊,一旦錯誤的話。好,我們再來看下面的,「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是受持佛法,「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目的在於什麼?能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沒有說受持《弟子規》,菩薩看到眾生,就像釋迦牟尼佛講的:「我若遇眾生,盡敎以佛道。」但是「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沒有智慧的人錯亂,以為要學《弟子規》,以為要學這些世間法才能學大乘,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一下講大乘,因為怕這些人毀謗大乘,馬上墮落,馬上墮落。所以你看這些造假經的,破壞正法的,甚至我們可以肯定—這些學佛人,在座的諸位,你們都成佛了,他地獄的罪報還沒受完,為什麼?他不懂得懺悔啊。那指路給人家指錯了,佛法不敎、敎世間法,他不敎你受持如來一乘了義經典,不敎你明心見性,敎你搞那些世間法,講了一些什麼身心靈一如啊、身心靈合一啊—這些世間話,身心靈,你講這三個需要和合,那就已經分開了,所以佛講的是一體,這身,法身;心呢,是佛性啊;他講的是一體啊,你不用再來把它組合在一起啊,講這些世間話,壞人家的善根、斷人家的法身慧命,讓人家在這個虛妄當中,繼續的認妄為真,辦一些心靈座談會,這些啊當然不是名詞的問題,不是心靈這兩個字有問題,所以你們要會聽啊,是這內容有問題,內容講的都是個人的妄想、感受、那種見解,《楞嚴經》講:「知覺乃眾生」,感受啊,體會到這個佛法啊,是怎麼樣啊。從前的祖師大德,有修有證的沒有這麼多話啊,你沒有看禪堂裡面哪一個人出來分享一下坐禪的感受啊。起心便錯,動念即乖啊,你還把它付諸於言行,那你心都在躁動,沒有停止,所謂「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啊!你想要入大圓覺,你的心還在妄動,還有這些見解,多諸巧見,連講佛法都是巧見,何況是講你個人的感受啊,個人的想法看法,息念忘慮尚且不可啊,你還在那裡妄心造作,為什麼說息念忘慮尚且不可?因為都落造作啊,落在造作當中啊,你有心來造作,有心來壓念不起,都尚且不行,何況是在那裡閒心雜話。所以你們要能夠學菩薩,自己受持甚深法藏,記得是如來,如來的甚深法藏,不是《感應篇》哦,不是太上老君的甚深法藏,是如來甚深法藏。如來者,諸法如義也。所說的法必然與真如相應,這才是甚深法藏,才是應當受持;如來呢,又是指諸佛,十方諸佛-過去、現在、未來,那你要能夠受持。所以為什麼我們這裡沒有給你這些世間法,不是說《弟子規》不行,不是說這《感應篇》不好,是佛經上沒有這樣教,沒有這樣敎,你要說菩薩戒、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是教你攝善法,沒有教你著善法。攝是攝持,也要做,但是不能著,你不能拿一條攝善法戒啊,好了,明明自己貪著世間,拿這個戒律來增長煩惱,因藥得病,那就不對了。所以祖師大德在用詞用字,都非常的善巧,為什麼他叫「攝」?他為什麼不叫「做」—做善法戒,他用攝,攝就是吸收的意思、攝持的意思,也要做但是不能執著,所以用攝,含攝兼修道。所以你看祖師大德,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有他善巧之處,攝是攝受的意思啊。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一切的律儀為什麼用攝,用這個字用得很妙,非常的妙,這攝就是攝受,律儀要攝受,對於你道業能夠增益的要攝受,不能增益的要捨卻。那說攝律儀,不光只是戒律,還有一切的禮儀,我們都要去攝受,也可以說是涉獵,要去瞭解,你到一個地方去要瞭解風俗習慣,要知道那個地方的法律。所以佛法講的這些名相,經典翻譯的用詞,你要翻成白話,那就沒意思了。要用文言文,祖師大德有他的智慧,所以不能更改一個字,不能更改,你看這個標句讀的,句讀標下去了,那就不好了,那後面的人程度越來越差,越標越錯,那無論是對是錯,這《藏經》就是不能標,不能標,因為它是參考文獻。好,這裡講的「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所以你們在這裡學佛、聽大乘經,回去讀大乘經,都是在受持,什麼叫受持呢?接受。持呢?就是保持不失,不要退心不要退轉,所以叫受持。受,你要能夠接受,你能不能接受呢?請你們來道場念佛,能不能接受呢?唉呀,沒空啊,你們用的那些搪塞的話,我都很清楚啊,說沒空就是不想來,沒有意願要來,不願意受;持呢,那不必說了,為什麼?你要願意來念佛,你才能持佛名號,才能保持不失啊。那你要想要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阿彌陀佛名號就是甚深的法藏,一句呢統攝一切佛法,總攝阿彌陀佛因地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都是如來的甚深法藏,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又是陀羅尼啊,又是咒語啊,你持了就總一切法、持一切義,能破你的無明煩惱,看你願不願意接受,願不願意持誦。所以這一句呢,其實意思非常的廣,在持咒上是這樣子,聽經上是這樣子,你出去到外面,接觸到境緣上,在一切境界當中,你能不能受持佛法。像這個在家裡,能不能行六波羅蜜,在公司能不能行六波羅蜜,一樣的啊,對於公司的事情,你要能夠放下,不要執著,布施波羅蜜。雖在世間呢,不犯戒律,有的人想說賺點錢騙人沒有關係,騙久了你業障就重了,你這一輩子都在騙人,那你累積到臨終的時候,那你就沒有辦法解脫了。就像有一個老菩薩,他是賣魚的,賣魚的,他一輩子都在賣魚,賣魚之後呢,他生病了要往生了,臨終大家幫他助念的時候,他的習氣起現行了,他這一生最重的業是什麼?賣魚。賣魚的時候要跟人家議價啊,論說這個價錢多少錢,怎麼賣啊,所以臨終人家幫他助念,他沒有辦法念佛,嘴巴就不停的跟人家討論價錢,自言自語。所以這個能不能往生呢?那就很難說了,這叫業障,這重業。所以你雖然在世間你不犯戒律,這持戒;對於一切順逆境界,能夠心不染著,叫忍辱啊,一樣的意思啊;那麼在亂緣當中,這亂緣就是非常混亂的境緣,你能夠精進用功,這叫精進,不要退轉,不要同事笑你啊、同學笑你啊,老師指責你、這個老闆指責你啊,「我是不是退心了,我不要學了,是不是要以這個工作為主啊,」那這個就是你智慧不夠,福報不夠啊,那你就沒有做到精進;再來,在這個當中能夠不亂,能夠保持不失,心不動亂,這禪定;一樣的,照見諸法因緣所生,緣起性空,對於你所做的事情,事來不拒事去不留,知道緣生緣滅,無論是好是壞都不執著,這叫般若波羅蜜。同樣的,六波羅蜜不光可以在家庭中使用,在工作上一樣可以使用,同一個道理啊,同理可證,在學校、在同學當中,都可以使用,你就不會啊這個人今天跟我好,明天又不跟我好了,你知道緣生性空啊,緣起緣滅啊。那你這一次考試有考第一名,下一次沒考到,你也不會執著。不能夠把執著當進步啊,那是一種壓力啊,那是一種束縛啊,所以要清楚,那一般人不曉得,把束縛當解脫,這顛倒勝義啊,這個是受持如來甚深法藏。下面講的,「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護佛種性,這「護」就是護持佛種性,使你的善根能夠不斷,一切眾生皆有佛種,你不要看那些不學佛的、謗佛的,他都有佛種。所以經典上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話是真的,但是呢,「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法華經》講的:「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眾生都有成佛的種性,都是如來啊,所以說你是佛種啊,說有佛種啊,種就是種性的意思啊,你是本來就跟諸佛如來完全一樣,所以說你有佛種,佛就是佛的種性,所以叫佛種。那麼需要好的緣來熏習,即使你聽經開悟了,參禪開悟了,宗密大師講:「知冰是水」—知道冰是水啊,「猶賴湯汁以銷融」啊,還是要用熱湯把它化掉,湯也是水啊,化掉之後都是水,就打成一片了。所以是以般若熏無明啊,無明必斷啊,《起信論》上說的。所以這個宗密大師講的:「猶賴湯汁以銷融」。悟妄即真,你悟得妄心是真心,尚藉佛慧而熏煉,還是需要藉由熏習,受持佛法、讀經、念佛、修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發這個四弘誓願,來除斷你的煩惱。有些人他想說,哎呀,自己是講經的法師啊,講久了,經典他都會了,他也不看經了,看這個外道典籍了,看世間書了,那就搞政治去了,看那個什麼《群書治要》啊……這些東西,有的沒有的,想的都是世間事,腦袋都是搞政治,這些東西都不能成就。那麼自己的好樂,在講台上又加諸於學人的身上,那這個罪業就很重了,他講的不是佛法,不是真正的了義啊,了義是什麼?能了脫生死的義趣啊,叫了義啊。這個書本裡面的道理,不能讓你了脫生死,那叫不了義。能了脫的叫了義。所以你要能夠長時期的熏習,從小就熏習,你的業障現在就開始減少,那用佛法在消業障很快啊,只要你不要認為你業障很重。很多學佛人,沒事往自己臉上抹黑,哎呀!我業障很重啊,沒有人比我更重的,唯我一人是凡夫中的凡夫,那是敎你不要傲慢,但是不是讓你下劣,這《無量壽經》講的:「下劣」。什麼叫下劣呢?這妄自菲薄啊,認為自己很差,很沒有用,明明「我」很大,說我是幼稚園什麼小小班。這我都沒有去掉,不管是大是小,「我」沒有去掉,再講一些謙虛的話,都是我很謙虛,碰到那個「我」了,那就不對了,所以一叫他要改習氣,叫他要放下煩惱,他就不行了,做不到。表面謙虛都沒有問題,這個謙虛是有限度的,限度在哪裡呢?不能對治到他這個「我」,實際上他這謙虛只是包裝我相而已啊,為什麼叫包裝我相呢?因為要讓人家覺得我很謙虛嘛,我很有修嘛,雖然心裡沒做如是念,但是這個習氣藏在他的行為當中,所以叫「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所以像有的同修,我們會讚歎他事情做得很好啊,東西做得不錯啊,哎呀不是啊,電鍋煮的飯,說這個瓦斯爐炒的菜啊,講那些沒有用的話,那都是「我」很大,為什麼?因為一下讚歎到他了,他要生歡喜心了,不知道把這個歡喜心往哪裡擱,往瓦斯爐上擱,可是也燒不掉,往電鍋上擱,也蒸不開,這電鍋是用蒸的嘛,都沒有把它化掉,為什麼不向佛法佛性當中去銷融?心裡面聽到歸聽到,不生一念喜歡的心,一生起來,馬上把它化空。伏不住,念佛就好了,也不用管它息了沒有,這歡喜心息了沒有息,都不管它,心就持續念佛。所以為什麼碰到人家讚歎,跟你們講,你就合掌:阿彌陀佛,這樣就好了。心裡面會不小心歡喜一下,一下就好,不能太久,歡喜一下—可以,但是不能太久,太久了就會得意忘形,這得意忘形其實是佛教的話,意就是佛法的義趣,你會忘形就不拘於形式,你就會修行,這得意忘形,後來就變成了一般人講的-心裡面很得意了,忘了自己的行為—所以很多話都是佛教的用詞。那麼這裡,「護佛種性常使不絕。」所以你們有工作的、有家庭的,剛才講的這個老菩薩的故事,你自己就要非常警惕。很多法師他很講人情,你來跟我講,我不太講人情,常常有的要請假,我都不讓你請,為什麼?護佛種性常使不絕。我們想要成佛啊,你不想成我想成,我要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不但要自護還要護持你們,所以我盡量每一個同修我都關心得到,但是人如果太多,你又要假裝的話,那我就沒有辦法,那盡量做,那做不到的,那就隨緣。那你聽到我們剛講這個公案,你就要反省,你這一生最重的業是什麼?就是你的工作。那家庭主婦的,你最重的業就是什麼?家庭。所以很多家庭主婦臨終放不下,她不是放不下她這個身體,她罣礙她的兒子、先生,你不要看哦,這個罣礙就是一點一點的每天,你不會覺察到的,不會覺察到我罣礙了,沒有,就是一點一點的。等到業報要盡的時候,要分離的時候,你就發現完了,放不下,要去極樂世界,不願意了,就馬上滿心的煩惱,想到先生怎麼辦?小孩怎麼辦?就是這樣,你這一生最重的業,就是在你的家庭。所以為什麼常說你要來道場共修。家裡先生吃葷的,我常常跟你們講,不要再煮葷的給他吃。女眾很多都是情見,怕小孩營養不良、先生營養不良,她自己吃素,所以我說她不愛好她的身,她罣礙她的家人,你說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能不能解脫生死?這一念罣礙的心就是生死,這就叫輪迴。所以她自己吃素,可是她煮葷的給先生吃、給小孩吃、給公婆吃,所以我常教你們,能不煮就不要煮,叫他到外面去,你要殺生造業去外面,不要回到家裡殺生造業。可以商量,你就跟他商量,不能商量,也沒得商量,不用跟他商量,你自己要有主意要有打算,這鐵了心了要吃素,不再殺生,不再為了自己的情見而犯殺業,所以你這一生最重的業是你的家庭。男眾最重的業就是你的工作啊,你每一天都在做,也許做的這個工作不是殺生的,但是你心裡面朝思暮想啊,可以說是這樣啊,朝思暮想就是你這份工作,就是做的這一件事情,一做五年十年,有的一做也是兩年三年,我知道現在工作的這個換工作的機率很高,不像以前,一樣工作可以做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一輩子都做一樣的事情。現在的人不一樣,但是心裡面罣礙的還是這一份薪水、這一份工作,那你自己就要放淡,要知道錢該賺,要賺,但是你道更該修,行更該修,佛應該要念,你這個業才會慢慢的脫離,這叫做身做心不做,心裡面是念佛,是修行。一有時間經典打開來,這個隨身聽,現在我們講的MP3的這個播放機,你的手機都可以播放這些佛號、佛樂,趕快拿起來熏習,不然你這一生最重的業,就是你的工作了,雖然不是殺業,但是心裡面罣礙,最怕的就是罣礙。有些像這個屠夫啊,像這個張善和,雖然殺業很重,但是臨終他不罣礙,他能往生,那也是他因緣比較好啊,用現代話講的—算他運氣好,碰到了佛法,那你要是運氣不好呢?你不要想說有三時繫念可以幫你,那三時繫念說能超度多少鬼,那都是鬼神說的,他自己尚且三界沒有出離,他怎麼能夠見到極樂世界啊。我跟你們講,阿羅漢他有神足通,三千大千世界隨便他走,一念即到,在三千大千世界他沒有問題,一百億個日月的這個範圍,沒有問題;可是要到另外一個佛剎,他就像要旅行哦,要花一點時間。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個佛國土,每一個國土都是一百億個日月來算的話,有十萬億,以一百億為一個單位,十萬億,這麼遠。阿羅漢尚且到不了,一般的這些小菩薩,我說的小菩薩不是小孩,是個小菩薩,就是他不是阿羅漢的,比阿羅漢功夫還要再好的,他也沒辦法到達,他只能到幾百個世界而已,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這些鬼神三界尚且出不去,他說他有看到多少人一起往生淨土,你們相信嗎?所以你要看經典,經典裡面就有說啊,菩薩的能力、阿羅漢的能力,你就不會受騙上當了,來一些這個鬼,講一些鬼話連篇,就說誰又往生淨土了,誰又能夠如何啦,還說到我們悟梵法師往生淨土,到那裡是什麼位次,講那些鬼話,沒有人相信哪,那個就叫鬼話。你要聽他的,那你將來往生,他來接引你,不是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聽佛的,佛來接引你。所以你要知道,這個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自己對於家庭有罣礙,對於事業有罣礙,親情有罣礙,課業有罣礙的,你自己都要趕快放下,保持你的佛性,保持你的佛種,常常的熏習佛法,你這樣才能夠消業啊。所以為什麼說出家人的業比世間人輕很多?世間人死後都是三惡道,出家人有的都還能夠往生淨土,雖然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也能夠帶業往生,為什麼?因為他這一生做的事情就是在修行,最重的業就是在修行嘛,即使戒有一些持不好,習氣還是有,口業也不是說很圓滿,但是他畢竟是早上起來都在做早課,晚上都在做晚課,晨鐘暮鼓啊,還要加一天五堂功課,他都在熏習都在用功,天天心裡面想的就是要幫助眾生、要修行,所以他最重的業是修行,往生的機率就高了,這個要知道。好,那這一句我們還沒有講完,留待下一次再來做說明。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