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一一二)
諸位同修,請掀開《無量壽經》看第五頁,倒數第二行「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是上一次說到的。那麼在參加這一會的大菩薩,能為眾生做不請之友,並且能教導眾生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那麼我們受持佛法以後,你還要保護你的善根,「護佛種性常使不絕」,尤其是在現代,這些汙染的緣非常的多。那麼除了你自己心裡面有煩惱以外,我講的這個煩惱,一般人不會覺得是煩惱。就是說對於這些境界你有好樂心。貪於這些財、色,以及物質的享受當中。這個是現代眾生的大問題、大毛病。那麼這些呢都會汙染你的清淨心。我們之前有講過,五戒裡面有一條叫不飲酒。狹義的來說是不喝酒,廣義的呢,就是對於你清淨心有汙染的、有害的呢,那這些啊統統都不要接觸。因為接觸這些人、這些事,它會使你迷惑顛倒。我們從事相上來做起,是這樣子保護我們的清淨心。那麼從經教上呢,也就是說從教理上,就是你要常常讀經,常常看祖師大德的著作,常常聽大乘法師開示,大乘佛法,這些要常聽,你才能夠使你的善根不斷,不然有些人,像現在你們有機會來學佛,可是呢將來年紀大了,或是慢慢長大,緣不好了,那你學佛的心就會退掉。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同修,你都要常常聽經、常常的念佛。那你自然啊你的善根就會增長。你不會受到這個社會的汙染。你不受到社會的汙染,你在共業當中就有別業。就像我要求大家吃素一樣,全部的人都在吃葷你們能吃素,你就在共業當中有別業。為什麼呢?因為同樣是飲食嘛,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吃飯,但是呢你雖然吃飯,你是吃素食,那這在共業當中就有別業。所以要常聽大乘經教、常親近祖師大德,你的業障會消得很快。智慧會增長,尤其是學大乘經,釋迦牟尼佛是一個智慧、福德第一的人啊!他的智慧沒有人可以跟他相比啊!所以有一句話讚歎,叫「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沒有人可以跟佛相比,他能徹見一切諸法它的本末、能知其始終。儒家講的「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能夠知道一切萬物的本末始終啊,那這個人就算是成道了,成道了。所以你要常常看佛教的經典、佛教的典籍,你的智慧就會越來越高。什麼時候看,什麼時候轉變。為什麼不要你們看這些世間典籍?因為世間人的智力有限。像這個《弟子規》,它是教三歲到五歲的,你看了呢,你的智力還會衰退。你們現在五十歲,五十歲有你的人生的歷練,可是你去學了《弟子規》,就會衰退成五歲。十倍啊。會衰退成三歲,為什麼呢?因為那是教三五歲,童蒙的。那相反的,你能夠看大乘經教,如來的壽量是無量的,他的智慧高廣,不可思議啊,不是世間人所能理解的。所以你跟如來學習,你等於是像跟一個長者在學習,他擁有無量的智慧福報,他教導你,你的智慧、你的福報也就跟著就提升了。所以為什麼不提倡叫你學這些世間典籍,尤其是像《弟子規》這個,那是教三五歲的,你學了你的智慧就只有到那個程度,這個是可以肯定的,可以肯定的。那你學佛的智慧,佛是離相啊,教我們離相啊,不著相!這個智慧非常的高。你要向有高等智慧的人學習。就像你們不可能永遠只唸小學一年級。一定是一年級、二年級一直往上到大學、到碩士、到博士。為學是日益啊!就是你要向這個比你更有經驗的人、比你這個智慧更高的人學習。那麼我們找到一位,那就是釋迦牟尼佛。你跟他學習,你的智慧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如果你在佛法裡面你只挑二乘,那人天比不上你。但是你如果學大乘,那二乘人比不上你。所以為什麼我們學大乘佛法。學世間、出世間第一高的智慧。這個呢能夠護持我們的道業不退轉,能夠呢幫助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所以學習什麼非常的重要。你不要以為我剛講的話是開玩笑,這個話是真的。你學《弟子規》你的智力就只有三、五歲。所以呢為什麼我們常講的一些話、講的這個佛法,他們這些學《弟子規》的人聽不太懂。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的智慧只有三、五歲,他在退化,退化。你要是學大乘佛法,你看中國古代的禪師,那個智慧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就像大慧宗杲禪師一樣,他很年輕,二十幾歲就開悟了。
就明心見性了,他的智慧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尤其是學禪的,他的智慧特別高、根器特別利,他的師父-圓悟克勤禪師往生了,那麼當時候宋朝最有名的,就是張商英居士了,他請他給他寫傳記,那麼他就不遠千里啊去拜訪這個張商英宰相。張商英是宋朝的宰相,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在佛法他也是一位明心見性的大居士,我們稱他無盡居士,又叫張無盡居士。那麼這個大慧宗杲禪師就去拜訪他,他說我師父是哪一位師父……是圓悟克勤禪師往生了,來請相公,宰相……我們一般人都稱他相公,請相公為我師父寫傳記,他說:好啊,可是你要回答我一個問題。什麼問題?你要回答得出來,我就幫你寫,馬上就寫。他說:好啊,沒有問題,你問,我來答。那麼這個張商英居士就問他,你師父有一隻眼睛藏起來,藏在哪?你知道嗎?這個大慧宗杲禪師很厲害啊,根器很利啊,這要是問到一般人啊,那肯定不曉得,我師父有兩隻眼睛哪,怎麼會只有一隻眼睛。他說:在相公的筆下。答得更妙。那這張商英居士大喜啊,好,沒有問題,馬上就寫,答對了,為什麼呢?我講到現在你們還聽不懂,所以答案要揭曉啊─「正法眼藏在相公筆下」,他師父是正法眼藏啊,他剛不是問他嘛,你師父有一隻眼藏起來,你告訴我在哪裡?他說在相公的筆下。也就是說正法眼藏在你相公的筆下,看你怎麼寫了。這以前古人的智慧有這麼高,話就這麼點到為止,雙方就明白了。現代的人呢,你看只學這種童蒙的東西,你跟他……不要說暗示喔,明示都聽不懂,都會說……哎呀,悟顯法師都沒有提倡《弟子規》啊,都教人家不孝順啊,我沒有敎你不孝父母啊,是敎你說你要學佛,孝順父母跟你學不學佛真的沒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的,孝順父母,不學佛的也應當孝順父母,不學儒的也應當孝順父母,這是一般通俗的。以前人有分俗人跟這個儒士、道士,還有這個出家人,大概就這三類,那還有這個一般的俗人他就是也不學儒也不學道也不學佛,但是他都懂得孝順父母,善因善果他知道,那學儒的他有儒學的造詣,學道的有道教的造詣,這個我們都很尊重的,那學佛的他有他佛教的智慧,所以你有沒有學《弟子規》跟你有沒有孝順有沒有學佛是沒什麼太大關係的,因為為什麼?那是教童蒙的。所以我勸大家一定要讀大乘經典,你的智慧才會跟佛一樣,讀大乘經就是護佛種性,大乘經典─我們《無量壽經》就是大乘。《無量壽經》你看不懂,那是一定的,為什麼?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啊。那你可以藉由其他的經典來慢慢瞭解到《無量壽經》,我們學經教,從我學習的經驗來看,我覺得《無量壽經》是最難的了,淨土宗是最難的,其他的這個教啊、相宗啊,這個都不難,淨土宗最難,從事相上要見性,這個最難,這肉眼要見道。《無量壽經》講的你看的都好像是事相上,《彌陀經》讀下來是在講故事,《法華經》講了很多的比喻,這個裡面不懂的人看起來就像故事,《無量壽經》也是如此,裡面講的都是事相上。但是在事相上的裡面呢就是我們講的道理,含藏著非常深的義趣在,在事相裡面。所以《無量壽經》算是大乘中的大乘,那麼你沒有辦法瞭解,你可以藉由其他的經典慢慢的來學習,你要直接學也可以,但是說實話,看得懂的人真的不多。所以古人講:「萬億人中一二知」啊。這萬億人是指學佛,很多很多的學佛人,真正能夠瞭解《無量壽經》、瞭解淨土法門的人,確實不多,確實不多。所以「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要護持你在佛教的善根,你要善根不斷,善根增長,你就必須得讀佛教的經典,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他教我們的,你讀世間人的經典,你就是入到世間人的境界,你讀佛教的經典,讀這個世尊講的這些經典,你就入佛境界,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哪。你心想佛時,是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啊,是心是佛,是心做佛啊。那你心想世間,你就是貪瞋癡啊,這世間就是貪瞋癡,是心做輪迴,是心現輪迴。所以「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個很重要,那還有就是你們不要碰到一點點事情就退心,尤其是現代的人,學佛業障很重,講都不能講,一講「我執」馬上現前,不學了,你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講我,心裡面就生出這種排斥心,甚至知錯不改,知道自己錯了還是很愛面子,那麼這些都是損你的道業啊,所以你碰到事情你不要退心。人家講你這是好事,你自己身上有時候會有一點小病痛、會有業障,你要當作消業想,這個業障是你無始劫來的這個業報現前,你要想這個透過這一次的一點小痛苦,那麼業障就消了,業障消了智慧就增長了。所以不要學佛碰到病苦了,生病了或不順了,第一個想到:不要學。有些人他就是這樣認為,想說學佛業障會現前,不要學佛,這個知見是錯誤的,你不學佛,業障才會現前,而且現前的時候,你承受不了。你學佛、念佛、讀經、禮懺,難免會有一些病痛,這無始劫來的業啊在消,那麼消掉了以後呢,那就不會再現前了,他慢慢消。可是不學佛的人呢,你去看,這醫院哪很多的都是不學佛的、不吃素的,他們的業障現前,痛苦
業障消了,你的道力、你的道業,就會再更進、更往上提升,這個是我們要知道的。那你自己要護持你自己,還有同修們要互相護持,不要在一起就講一些……這些退心的話。你退一點,他也講、你講退一點,他也退一點,兩個在一起就退很大一步了。那麼三個人呢在一起講話,都不講對於道業有幫助的,都講怎麼退心,那就不行。每次在一起都說,唉呀!我業障很重啊,我習氣重呀、改不了啊,那互相討論之下,都是改不了。好吧!我們三個人都改不了啦,那也就不改啦。三人成〝唬〞嘛!不是唬別人,唬自己啊!那騙自己。說自己業障重,說自己沒辦法,越說你道心就越退。現在還有人開口閉口就說,大乘很難啊,大乘沒有用啊!有些小乘的人,他也順便毀謗大乘。說他之前就是學大乘,發現說、唉呀!都斷不了煩惱啊。斷不了煩惱,是你沒有契入,怎麼會是法的問題呢。就像一個人他太胖了,他說是磅秤對他有意見。他自己煩惱習氣重,用功不得法,他說是他之前學大乘。人家學大乘都有成就,為什麼你沒有成就,那就是你個人的問題,這個是很簡單的道理。然後退心了跑去學小乘,在小乘裡面又再謗大乘,難怪都不會成就。你來世再遇到大乘法,因為你過去生謗法的業,所以你學大乘也不能契入。你應該要懺悔啊!學大乘法不能契入,那是你的問題。那麼這個都涵蓋在這「護佛種性常使不絶」這句話的道理裡面。所以你要善護自己的善根,常常讀誦大乘經典。讀誦這個大乘的、了義的經教,那麼你才能夠真正使你的善根,能夠不要退轉,還能夠不受他人影響。現在有一些人他真的是在學小乘,學小乘裡面呢、他也不敢違背你念佛。因為淨土宗在我們中國佛教,是很大的宗派啊!他也不敢跟這個淨土宗打對台。他就告訴你,唉呀我們小乘也有念佛,也不排斥念佛。說這個他們也有在念,但是呢、我們念的是「佛、法、僧」的佛,不是念「阿彌陀佛」,所以他也在念佛。我告訴你,小乘根本沒有淨土宗的念佛方式,完全沒有,你不要被他騙了。小乘根本不曉得有他方佛,阿彌陀佛是他方佛。所以一般他們會講說,大乘非佛說。為什麼?因為他看不到啊,他的程度只有那個樣子啊!還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去研究,去印度、斯里蘭卡那個地方去研究。喔,大乘是怎麼演變過來的,搞進化論啊。兩點,第一個、大乘佛法如果是從小乘佛法演變過來的,這個論點是完全錯誤的。為什麼?小乘根本就沒有講到大乘的東西啊,就如同沙石不是飯,你怎麼煮都不會成飯啊。小乘講「生滅六識」,大乘講「不生不滅八識」。你要跟小乘人講不生不滅,他聽不懂,那怎麼可能演變過來。在他的生活環境,在他的修行的這個過程當中,根本沒有接觸過什麼「不生不滅八識」,他怎麼能夠知道。小乘也沒有他方諸佛,那怎麼演變過來,不可能。那如果說按照進化論來說的話,大乘是小乘演變過來,那你們現在小乘統統都要學大乘。為什麼?大乘比較進步啊,那小乘是很早期的東西。所以兩個地方統統都錯誤啊!你不能用進化論來看佛教啊,那個是你看錯了,你搞錯了。佛教講的教理,它不是一種、不是一種文化的演變,在形式上也許是有,但是在教義上不是演變過來的。佛教的教義,不是從小乘演變過來的,這個我們都很清楚。那一般的人聽到,耶!好像有一點道理喔,會進化嘛。所以他說他要學他原始的佛法,說這個大乘是演變過後的,不是原始的。那你既然說你要學原始的,最後還是會演變成大乘,那你就學大乘就好啦,那何必走遠路呢。對不對?所以腦筋要非常清楚啊。你既然大乘是進化的嘛!是演變到到現在,那表示是越來越好啊,不會越來越差嘛。所以就像現代的人認為,這個人是從猿猴演變過來的。慢慢的,人還會演變成可能有超能力,這是現代的人的看法。是越來越好叫進化,那你說大乘是從小乘演變過來,那表示大乘比小乘更好,那你直接學大乘,你就不用走遠路啦。你要學原始的小乘,最後還是會演變成大乘嘛,那你就還是學大乘就好啦,何必又跑回去學原始的呢!所以講來講去就是他自己邪見沒有斷,認為這世間是相續相,這相續是實有的,所以他才會認為,說這個大乘佛法是小乘這樣演化過來的。實際上他講的法是不是小乘,我告訴你:連小乘都不是,那是世間法,小乘不講相續相。小乘他告訴你,相續的狀態下是空的。所以他為什麼叫做「苦集滅道」,他知道這世間是苦的。為什麼會有苦呢?因為你打妄想,打妄想有思想,有思想你就感受、感受到這個苦。感召這個苦,然後你也能感受到苦,所以叫做「集」。「集」就是生苦的因素,所以叫「集」,集苦之因。那小乘知道啦,所以他要「修道證滅」,用佛法的道理來把他的思想給伏住,所以他不走那種相續相。他告訴你,東西是會分解的,會分解、所以它「空」,叫滅色入空啊。這小乘的人認為的空,他契入的這個叫「偏真涅槃」。所以你們現在看到的小乘法,那也跟原來的小乘法又不一樣了,這是我們真正看過祖師大德講的,你才能夠這麼清楚的分辨出來。不然你聽他哪一個博士啊、哪一個大法師啊、給你一講,你聽起來反正也好像對啊。但是我們一看祖師的就知道完全錯誤。完全錯誤啊!所以這個要清楚喔。現在很多在外面講的,小乘是、大乘是小乘演變過來,那麼、那麼我們這樣子講,也是在護持大家的善根,護佛種性常使不絕啊。你把我剛才講的,跟其他人宣傳出去,也讓他們的善根不斷,不會遭受到這些邪說的誤導、遭受到邪說的誤導。所以這一句話對我們來說,尤其是在現代末法非常的重要。
那當然還有很多外道,搞神通啊,感應啊,像一些老鼠會那種招募會員的方式來學佛的,那個你都要注意啊,你不要以為花錢可以消災啊,很多人去參加這些外道的這種修行方式,修到後來都走火入魔了。沒有人可以救你啊。所以還是要依止正法。好!這一段呢,意思大概是這樣子。好,接下來,「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這到第六頁。那麼這是在為我們複習一遍這些菩薩利益眾生的德行,興大悲就是發大悲心,你們能不能發大悲心?發不了啊,都是發大貪心、大瞋心、大癡心,癡是愚癡,不是愛吃的吃,是大癡心。那因為愚癡就會貪吃,所以也是可以說得通。那麼佛菩薩發的是大悲心,大悲心就沒有自他二相,不會說這個人跟我比較好,我就對他好一點,像有一些居士在道場做義工,他做的很不公平,這個人跟我好,我就多拿一點道場的東西跟他結緣。這個人要是跟我不好,不是我們道場的新來的,我就不理他,甚至現在有的單位,你跟我師父講的一樣,我法寶就給你,你跟我師父講的不一樣的,你邪知邪見,我法寶不給你,拿十方的錢,在做這種骯髒的事情,這是骯髒的事情,做自己的人情,搞自己的人脈,跟人家攀緣,沒有關係,你因果現前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十方的錢喔,我來講一下十方的錢你要怎麼還,假設你破壞我們台北市的這個公共物品,你要還是還一個台北市,你破壞台灣的這些公共物品,你還是還台灣全台灣的人,那麼十方不光是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上面呢,有欲界、色界、無色界,再上面呢,有四聖法界,這些菩薩、阿羅漢、諸佛無量無邊,每一個人你都欠到了,我們講即使欠一塊錢就好了,你要是欠中國人,每個人都欠一塊,加起來就十幾億,那十方法界,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眾生,那這個罪要是結算起來,你還不完啊,所以為什麼祖師大德教誡-這些道場的東西你不能拿去做人情,你護持道場的東西要什麼?如護眼目。就好像在保護你的眼睛一樣,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睛瞎了沒有人可以換個新的給你,要如護眼目,所以興大悲,幫助眾生,不要帶著私心在流通正法,這個人跟我好,多給他一點,夾菜的時候也是,有些道場配菜制,看這個人跟我不錯,發菜的時候,新鮮的多往他碗裡放,還有一個,即使是道場的住持,這個一般人不懂,你們這些居士在發菜,凡是齋堂要配給大眾的剩菜,連住持法師也要有。每一個人都要有,這叫利和同均,佛教是這樣子,你不能說,他是住持法師,他是宗長,他就沒有,那不行,那你就犯戒了,不用拿世間那個孝親尊師來看,那個消不了你的罪過,凡是大眾有的,住持也都有,大眾沒有的呢,住持也沒有,這個才叫做利和同均,這叫六和敬。六和敬不是裝樣子,每天點頭笑一笑,不吵嘴心裡面鬥著,就是六和敬。嘴上六和敬,實際上呢,那是照面的時候不說,背面的時候都在講是非,所以這個,興大悲,利和同均,要讓佛法能夠普遍利益眾生,這個很重要。怎麼樣的方式讓眾生聞法最方便,你就幫助他,像這個在流通正法,當然也會碰到有一些人非常的無聊,他要來障礙,那我們呢,就要用佛陀教給我們的智慧,善巧方便的把障礙排除掉,這是興大悲。為什麼他沒有說在哪裡興大悲?是告訴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起大悲心,愛護一切眾生,善待一切眾生。跟你有仇的,跟你很好的,跟你不好的,你的心都要善待他,心要善待,行為呢,如果這個人跟你有仇,他想殺你,你還跑到他面前去興大悲,你這叫找死。那不是興大悲。他討厭你,不想看到你,你就不要出現,對他來說就是沒有煩惱,你就興大悲。你不能說我要再去給他頂禮磕頭,他看到你就討厭你,看到你就想把你殺掉,你還去興大悲,那個不是興大悲。所以要有智慧,這個人跟你緣結的不好,那你可以念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讀《普門品》迴向給他,這個都是結好緣的方式,那如果這一世不能消,那也沒有關係,反正你心裡面沒有這些煩惱就可以。你受到人家毀謗,受到人家侮辱,你自己、你也不要在那裡忍著,愈忍愈氣,佛法教我們要化空它,像我們受到毀謗,我們也沒有忍氣吞聲,都沒有這個感覺,就只是受謗不瞋而已啊,就很直接的,也沒什麼好瞋恨的,反正你要發心為眾生,要幫助眾生學佛,就是有人會要找你的問題,找你的麻煩,那這個就是當作消業障,也不用去做這些什麼忍辱想啊,這個忍氣吞聲,不用。因為忍氣吞聲表示你氣才要忍啊,沒有氣何必忍,所以佛法講忍辱這個忍是講「化」,把這個生氣的這個我把它化掉,沒有這些念頭,化到後來連化的念頭都沒有,那麼我想現代的做父母親的,應該不會去氣別人,都是氣小孩,那麼你們當小孩的,要孝養父母,不要讓你的父母親生氣,那你當父母的呢,你自己要看破放下,不要跟自己有業的就一直氣,說實話那氣死啊,是你死掉,沒有人可以替你啊,所以這些啊,統統都是大悲心的展現,那麼,要護生、要放生,愈是多人反對放生,我們愈要放生,因為這眾生沒有人救護啊。現代人都找很多很多很奇怪的理由來叫你們說不要放生,甚至有出家人也反對放生的,那麼如果你是出家人你反對放生,我建議你你去看這個《戒經》裡面,你看看你犯什麼戒,這沒有慈悲心,人家要放生,你還障礙,你是斷菩薩種性,是菩薩波羅夷罪啊,斷頭罪啊,斷頭罪就沒救了,佛也救不了你啊,那你天天犯天天造,等到你臨終業障現前的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犯戒的罪報。所以這個「興大悲」,每一個眾生我們都要去隨分隨力的去幫助他。那麼下面是「愍有情」,愍念有情眾生,愍就是悲憫他,看到眾生愚癡,譬如說造假《藏經》的,你要可憐他啊,沒有人教啊,《無量壽經》講:「先人不善。」什麼叫「先人不善」?就是他的師父不善,「無有道德。」這沒有人教他啊,沒有人告訴他說這樣不行啊。佛說:「殊無怪也。」你也就不要責怪他,你要可憐他,他將來的果報一定是在三塗,這可以肯定的,你是破壞《大藏經》啊,破壞《大藏經》,馬上、死以後就下三惡道啊,沒有人救得了你。所以你要憫念這些無知的凡夫,只有凡夫才敢破壞《藏經》啊,這些《藏經》都有護法善神護持啊。佛門有四大天王啊,不是流行歌的那個四大天王,是佛門的,東方持國天王,這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跟北方多聞天王,各統八部鬼神,就是每一個天王統二部鬼神,加起來總共八部,所以你看到的鬼神統統都是由他統領的,那麼他們會來護持《大藏經》,會來護持佛法,那你破壞《藏經》,你是向他的願力、向他的威神力、向他的武力做挑戰,那這些鬼王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們有絕對的武力,可以嚴厲的懲罰你,所以不可以造假經。那世尊教我們要憫念有情,還有很多的眾生沒有學佛、沒有正知正見,你的同學、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要善巧方便接引他來學佛,你的家親眷屬,統統都要善巧方便,要知道他沒有遇到正法,沒有得聞正法的因緣、機緣,所以知見不正確,對於實相不能明白,所以造很多的業。那麼現在也有很多人對於佛法不瞭解,認為佛教是迷信,甚至認為佛教,學佛就要學這個《弟子規》這些,這些人統統都是不瞭解的,不瞭解的人,你要幫助他,你要哀憫他,哀憫他愚癡啊,那麼善巧方便的讓他來學,這是「愍有情」,我們這個講的是很籠統的,就簡單這樣講過去。那下面講的:「演慈辯」。演就是講演,講演呢是慈辯,慈悲心為大眾說明,所以叫演慈辯。那麼你們在跟同修間聊天講話的時候,記得要演慈辯哦,不要演是非哦,演這些世間的是非,講這些沒有用的話,那不行。在道場、在家裡,你們都要注意,尤其是碰到你的朋友,哎呀好久不見了,一見面就開始講是非,碰到鄰居就開始東家長西家短,所以這個我們要清楚。那麼「慈辯」就是說這些話能夠讓你破迷開悟,能夠讓你離苦得樂,什麼叫破迷開悟呢?就是講大乘佛法,那麼你們不會講,你可以介紹他看大乘經典,看這個祖師大德的著作,聽這個大乘的講經,所以這個演慈辯,你自己不能講演沒有關係,你可以讓人家來聽,讓人家跟懂的人去學習,這個都是演慈辯。那下面講的─「授法眼」,授法眼就是聽了佛法以後,你就有揀擇的能力哦,所以我們現在講經,其實就在授法眼,授是傳授的意思,傳授你正法眼藏。你不要學佛學到後來,還在那裡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你搞不清楚,還在那裡認為悟顯法師講的才對,跟悟顯法師講不一樣都錯了,那你就沒有學到法眼了,那就變師父迷了,變法師迷,是一種盲從的,不是一個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呢,他有能力去判斷,什麼法是正確的什麼法是不正確的,什麼法是當學什麼法不當學,那對於自己的根器能夠瞭解,自己欠缺哪些,實際上你們不用來找法師,問說我修行要走哪一條路,你自己都應該要知道要走哪一條路。你的煩惱習氣,不要問人家,你自己最懂,我在講有人在笑啊,你自己要最瞭解你自己的問題,這叫自覺啊,自覺以後才能覺他啊,你自己都不覺了,對於自己的問題你也沒有發現,還認為很正常、是可行的,那你怎麼能夠覺他?你怎麼幫助眾生?沒有辦法啊。所以聽經聞法,你要學到正法眼藏,要學到能夠選擇佛法的能力,在佛門叫「擇法眼」,「擇法眼」,就是能夠選擇你現在該學什麼,那人家跟你講說要去學外道典籍,那你就不會動心了,人家說要學個《感應篇》哪,這外道典籍啊,那你就不會動心了。為什麼呢?三皈依的時候就已經講過了嘛,「自皈依法,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外道啊。那《感應篇》如此,其他的這些外道典籍都是如此,都是如此啊,所以這個要清楚。還有不要學佛學到後來迷信,像有的人他就毀謗佛法,說你們佛教迷信哪,這個世界有災難哪,你們也不幫忙,整天在那裡讀經,我們學佛的人,除了讀經,有能力你都還是要去幫助眾生,要親力親為,就像漢朝的時候,這些人他不瞭解,漢朝末年,有這個黃巾賊-張角作亂,可是漢朝的人,這朝廷的人,他們覺得不用出兵討伐,只要對他們所在的地方讀《孝經》就可以了,結果呢,不但賊寇沒有滅,自己也差點被滅掉了。這黃巾賊作亂啊,那難道是《孝經》的問題嗎?不是啊,是不得正確的方法。所以我們學佛除了你讀經為眾生迴向,祈求世界和平,你自己也要想到我自己的行為要做轉變,這才能夠真正的幫助眾生。佛法是著重於實質的,你實質上的去幫助眾生也幫助你自己,不是整天作個三時繫念就能消災免難,那你說是三時繫念不能消災免難嗎?也不是,是你不得正確的方法,沒有使用到正確的方法,就跟當時候漢朝的這些昏官一樣,這個昏君一樣,無能,把讀《孝經》認為是能夠平叛亂的方式,那這個是愚癡啊,所以我們要清楚了。好,「授法眼。杜惡趣。」杜就是杜絕,杜絕惡趣,杜絕,也就是說不讓你下三惡道,不讓你下三惡道,這「杜惡趣。」那麼對於凡夫,三惡道是苦,天道是樂,對於二乘,人間這個輪迴就是惡趣,所以我們要能夠出輪迴,要出輪迴,佛法是講出輪迴。在現在印度,它基本上學佛的人非常的少,他們所剩的呢都是小乘佛法,幾乎都剩小乘佛法,甚至小乘佛法也快要沒有了,只剩人天乘,那麼佛教不是只有搞人天乘的佛法,因為人天乘不能出輪迴,人天乘佛法不能出輪迴,所以學佛不是只是教你做善事、不要墮惡道就好,不是的。所以對於輪迴,對於二乘的聖人來說,輪迴就是惡道,我們要「杜惡趣。」杜就是杜絕,你就不再輪迴。下面的:「開善門。」就成就無上佛道。如果只是二乘那還不行,所以你要往上,要學大乘,學一乘了義,要開善門,所以斷惡修善,這個惡呢不是只有這個十惡,殺、盜、淫、妄這個這些的,不是只有這些世間的惡法,包括你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都是惡法,這些呢都能牽引你往輪迴的道路上走,所以我們要杜絕它,然後開善門。這善呢,不是只有善惡、十善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善,我們開善門是開「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這是善的根本,有般若智慧行六波羅蜜、行十善業,那你都不會著相、不會輪迴,這叫開善門。所以你不要看到「杜惡趣」,好,不造十惡,「開善門」勤修十善,這些大菩薩講的法,不是只有這樣啊,怎麼證明呢?前面就有講到,前面菩薩教我們:「受持如來甚深法藏。」如來的甚深法藏就是「般若智慧」啊,所以因為你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才能杜惡趣、開善門,才能真正的「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你有真正的受持啊,所以這個經文是可以貫通的,你可以分開來解釋,也可以連在一起,都有完整的道理,所以這個義趣真的像《華嚴經》講的─重重無盡。你可以一句宣講一個道理,可以一句宣講多句的道理,一句呢具足多句的道理,都沒有障礙,或多句的道理入於一句當中,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能入多,多能入一,沒有障礙啊,佛經就是這樣,所以為什麼說經典的義趣叫無量義,無量義啊,義無量,為什麼?稱性的緣故,稱性的緣故,所以你們不要看到開善門,我做十善,你只講了非常淺的一部份,這裡開善門,善是什麼?般若。杜惡趣就是杜絕輪迴、杜絕著相啊,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什麼叫見思煩惱呢?就是見到起了妄想了,接觸到起了妄想,這見不光只是眼見,六根接觸六塵起了妄想,在那裡思想這見思煩惱,很簡單的,你對境生心了這就見思煩惱,對境了起分別了,生愛著心了─塵沙煩惱,塵沙煩惱障礙你的這個智慧啊,你不能學得無量無邊的法門,因為塵沙轉過來了,你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你就可以通達一切的法門,那麼把無明煩惱斷掉了,那就是佛道無上決定成,絕對會成佛,所以「杜惡趣。開善門。」這個我們要清楚,那麼總的來說啊,這些菩薩示現在度眾生的時候,他的用心、他的做法、他的說法,就不外乎這裡面講的這幾句,那麼教導你的必然是佛教,不會是世間法,更不會是輪迴法。現在有的在講心靈座談、心靈層次提升,每一個人都想提升心靈層次,但是呢心有沒有層次?心沒有層次啊,如果有層次的話,你指示出來看看,心沒有層次,層次是什麼?妄想啊,妄想的分別,那才有層次,真心本性沒有層次,怎麼提升呢?離妄想分別就提升。怎麼離呢?用佛號來離、用參究來離、用念咒來離,用禮懺、觀想、觀照來離這些妄想,離開了這些層次,你的心就靈了,不用提升,自然光顯。所以世間人講這些世間話,你聽起來好像有一點道理,但是呢去給他仔細分析,統統都教你落到煩惱裡面。當然有的是方便說,你也不能夠拿我們這裡講的去跟他說,心哪有層次啊,人家覺得你是來找麻煩的,那他就不會對你興大悲了,他就會對你興瞋恨了、興厭惡了,所以學佛你懂得道理你自己學習就好,我們講經呢是破除你的執著,所以永明大師說的:「祖意據宗。教文破著。」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就是要明心見性,這祖意據宗,宗就是講的─佛教的宗旨,宗旨就是明心見性。所說的這些經文、教文,包括我們在講經的,就是要破除你的執著,它不會增長你的執著,你不要看有些人,他也跟你講經講白話,你好像有學到一些佛法,名詞怎麼解釋,這一句是什麼道理,你學到了,可是你執著沒有捨掉,你反而呢增長了執著,增長了什麼執著呢?認為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認為那句話就是那個意思,認為什麼就是一定是那個樣子,那你反而增長了執著叫法執,執著佛法,那能不能解脫呢?不能解脫。所以能講經的法師,你要看他給你講經講下來,這個話可以破除你的執著,給你解釋文字又不讓你落在文字裡面,那麼在現代要找這種法師確實不好找,像中峰禪師有一本書叫《信心銘闢義解》,他就是解釋了一次文再把自己的解釋給破掉,順便把你對《信心銘》的這個知解也給破掉,叫闢義解,這祖師大德講話、講經就是這樣子講,他不會告訴你這個是什麼意思,在那裡求知作解,你去問他問題,他總是答在問邊,什麼叫答在問邊呢?就是讓你能夠醒悟過來,不是給你一個道理、給你一個想法,那都是讓你增長你的妄想、增長你的我見而已,所以現在要找這種我們講的宗師級的這個大禪師,講經的這個大法師,這不好找啊,幾乎是沒有了,所以你只能向古來的祖師大德學習,你這麼學你很容易就開悟、很容易就見性了,有他們的語錄留傳在後世,所以你們學佛法你要會學,你不要想說這句什麼道理,你就認定了,按定是這樣,那麼在這裡生見解、生起我見,然後再用這個我見來修行,說我這個叫正知正見,還是我見,你不要想說我這個見解叫正知正見,很多啊都是你的我見,重點是這個見解能不能幫助你離相,離相這個很重要,我們一直講的:「離相」,離什麼相呢,離你的我相,離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你的四相,不是離開世間一切相,那就變成外道了,認為有法可離、有心可除,那外道,是離開你這個虛妄的我相,所以你看經典裡面,重重的揀別,都是在幫助你破你的我相、除你的我見。什麼叫我相、我見呢?就是你這一念證取法的這個妄心。你現在看到了這個東西了,有我、有法我看到了,這一念證取的心,破除它。所以禪宗祖師常問啊,看經的是誰啊、念佛的是誰啊;你在作務的時候告訴你,他問你:拖死屍的是誰啊、在這個牽著傀儡身軀的是誰,統統都是在幫助你離相,所以你要知道,不要去聽這些胡說八道的,給你一個道理也告訴你心靈要提升,講一些心靈座談、學佛的感受,學佛哪有什麼感受,學佛你要還有感受,你心裡面都是在打妄想,落到情見裡面,學佛到後來,你對於一切境了了知,但絕不落印象、落痕跡在你心裡面,祖師講的:「絕不留影於心。」也就是不把這個感受、不把這個影像存在心裡面,為什麼呢?好的存在心裡面天天想作白日夢,壞的呢留在心裡面,白天起瞋恨晚上作夢還是起瞋恨,這個都是著相,所以讀經、學佛、學經教要懂得怎麼學,你才能夠真正的契入,那也不枉費這些大菩薩為我們興大悲,愍念我們愍有情,為我們說法演慈辯,授法眼幫助我們杜惡趣,為我們開善門,下面的:「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們留待下一次再來說明,這些菩薩大慈大悲,你不要辜負他,他幫助眾生學佛聞法,那你要懂得好好學,懂得要報恩啊。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