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大乘妙法蓮華經 序品一 -1





大乘妙法蓮華經  序品一

《妙法蓮華經》,請掀開經本,看目錄的部分。
要講經前,依照慣例,也是規矩,我們講五重玄義。這部經是天台宗很重要的經典,當然不光只是天台宗,它是如來一代時教相當重要的一部經,我們用五重玄義,為大家先做個介紹及概要,讓你能夠大概了解這部《法華經》。

「五重玄義」也就是有五個大科,這五個大科,第一個是「釋名」,第二個是「辨體」,第三個是「明宗」,第四個是「論用」,第五個是「判教相」。

「釋名」就是解釋經名、介紹翻譯的人。「辨體」是告訴你,這部經以什麼作為「根本」,以什麼為「體」,也就是「依什麼而說」的,所以叫辨體。再來,知道「本經體性」以後,要明白本經的「宗旨」,要跟你講明這部經是什麼宗旨,所以是「明宗」。那麼,宗旨既然知道了,我們在這部經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利益,那就是第四個「論用」。知道這部經的力用之後,你要曉得這個「用」到底究不究竟?所以,就有第五個「判教相」。看本經屬於佛陀一代時教當中,是屬於何「教」?有的是「不了義」的;有的是「大乘通教」的,「通」教是通大、小乘;有的是「大乘別教」,「別」教就是有別於小乘教,還有一個「大乘圓教」,「圓」教就是圓滿的大乘佛教,講的是不歷次第,即身成佛。在佛門天台宗裡面,常用乳製品來形容一代時教,先是生乳,再來是酪、生酥、熟酥以及醍醐,以此來作為分判,讓大家能夠清楚。
那《法華經》者,是法喻立名,它的經題含有兩個,是依「法」跟「喻」,來作為立題,屬「法喻立題」。此經以實相為體,是以一乘因果為它的宗旨,斷疑生信是本經的作用。讓你知道眾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作佛,在教相上它是以無上醍醐為教相。簡單講《法華經》的五重玄義。

再回到最前面「釋名」,解釋《法華經》這部經的經名。它是什麼意思?妙法的「妙」就是指我們的真心本性,從心顯現一切諸法,所以叫妙法,叫做妙法。以蓮花作為比喻,所以叫《妙法蓮華經》,世、出世間的因果都不離真心本性,看這部經,你就可以知道,而且真如自性人人本有,本來就如是清淨,不假修成。不像外道、二乘,「外道」他要求個寂靜,「二乘」要取個涅槃,都是有取、有著,不了自性,都是不如法。所以,佛陀出世,就是為了讓我們知道:眾生本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本性都圓圓滿滿,沒有絲毫欠缺。你不要害怕你現在業障很重,你不要害怕你煩惱習氣可能斷不掉,這些想法才是業障中的業障。你把這業障給消掉,把疑心給斷掉,你相信自己自心本自清淨,你就得到這部妙法的利益了。

那為什麼取「蓮花」呢?是取因果同時。「蓮花」是花跟果同時,蓮花開的時候當中有蓮子,就是告訴你,現在即使在凡夫地,你發心作佛,你的真心本性、真如自性跟果地上是完全相同,所以說始覺合本覺即是究竟覺。你現在是開始覺悟了,這始覺之心跟本覺之理沒有差別,所以是因跟果同時,這個道理你要懂。所以取蓮花作比喻,蓮花代表在染而不染,所以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部經講的是一乘了義,不是二乘、不是人天乘。我跟你講,二乘跟人天乘都是不了義法,你不用學。這部《法華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得一清二楚,「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沒有二乘」,如果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你不是佛弟子,即使你出家,你是假和尚。像很多同修都受了菩薩戒,你不懂得這道理,你行菩薩道,你行得不圓滿,這都是法華經上佛親口所說的道理。所以你要知道,十方國土中,就只有一乘法。釋迦牟尼佛出世就為了講一乘了義,沒有別的目的。《法華經》為什麼稱為最殊勝的經典,稱為「經中之王」,就是世尊在此經中把他的本懷,和盤托出。憨山大師說:「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法華經》,你不了解如來的用心、他的慈悲心,但是只要你細讀《法華經》,你就可以看得到,如來救度眾生的悲心。

尤其是在現代,處處邪師說法,真是比恆河的沙還多,一個不小心學錯,你就萬劫不復,這一生成佛的機緣就完全喪失掉了。所以我們講這部《法華經》,讓你知道世尊出世到底是為了做什麼?讓所有的學佛人知道:佛法的核心是什麼?最重要的部分你要能夠曉得,其他的都是枝葉。所以說《華嚴經》是根本法輪,《法華經》是攝末歸本法輪,中間那些三藏十二部統統都是枝葉,不管是律宗的經典、禪宗的、教下的經典統統都是枝葉,只有《華嚴經》跟《法華經》堪稱根本,由此可見這部經的重要性。你這一輩子能看到《法華經》,都是不可思議的善根,何況你能親自聽聞,尤其是在末法,世尊講:「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堅固深信。時亦難遭。」能講的人不容易,能聽的人更不容易,所以你要珍惜自己的善根,要把握這短短的時間,聽經不要中斷、不要缺課,要發菩提心接受釋迦牟尼佛給你的授記。
以上是簡單跟你講《法華經》的經題。

這部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鳩摩羅什大師在中國是四大翻經師之一,苻秦的國主苻堅知道在西域龜茲國有一位高僧叫鳩摩羅什,所以特別從長安起鐵甲兵七萬,命呂光為大將前往迎請。軍隊到達龜茲國,把龜茲國團團圍住,國王沒有辦法,如果不交出羅什大師,那必然生靈塗炭。羅什大師知道了,就跟著他來到中國。當他到達中國的時候已經改朝換代了,就是姚秦的時代。

羅什大師帶來了很多經典,就在姚興的逍遙園(在秦嶺南麓,圭峰之下,也就是現在陝西戶縣的草堂寺),這草堂寺在逍遙園,大師就在那裡翻譯《妙法蓮華經》。在現代《法華經》總共有三個版本,我們選擇的是羅什大師的版本,因為這個版本流通最廣,大家讀起來也易持易記,可見羅什大師翻譯得非常地好。他翻的經典沒有任何問題,怎麼證明呢?在他往生以後,他的舍利塔前生出蓮花,大眾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有蓮花?就開塔一看,原來是大師舌根生出蓮花,這就是中國人講口吐蓮花,你讀《法華經》就是口吐蓮花,你講說正法,就是口吐蓮花,正法當然是指一乘了義,從這個瑞相我們就知道法華經不可思議。鳩摩羅什大師不是凡夫,他是七佛譯經師,也就是過去七佛,他都幫世尊翻譯經典,所以他翻的經相當地如法,而且能夠流通得非常廣,這是羅什大師的功德。又有一件事情,可證明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經典,都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的地方。
在中國唐朝的時候,終南山有位道宣律師,是專門修持戒律的;因為他持戒精進,感應了天人給他送飯,他所吃的飯是天上的人給他送飯吃。有一天,道宣律師因為年老,走路就跌倒了,北方多聞天王的兒子,就來把他扶住了。他一看,是天人來護持他,就問:「為什麼世間人都歡喜讀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經典,那是什麼道理呢?」天人就對道宣律師說:「鳩摩羅什大師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過去七佛所說的經典都由他來翻譯──因為他生生世世都發願:『有佛出世,我就要來翻譯經典!』從過去七佛到現在,都是他翻譯經典;也因為這樣,所以他所翻譯的經典,一點錯誤都沒有。」
過去七佛是哪七位呢?第一位是毗婆尸佛,第二是尸棄佛,第三毗舍浮佛,第四是拘留孫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是迦葉佛,第七就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
由這一點證明,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經典是完全正確。

以上是簡單介紹經題跟人題。

再來,第二個:辨體。也就是說明本經的體性,本經是以實相為體。實際上,小乘經是以「生滅六識」作為染淨的根本,大乘所講的是以「不生滅佛性」作為根本,所以大乘經典以實相為體。《華嚴經》說:「離經一字。即為魔說。」這個「經」就是指「真如實相」,離開真如實相,這些經典都是魔說,都不如法,不光是指佛經,包括現代講經的人,如果他不講實相、不講真如實際,只給你講一些心靈上的小語,講一些人天乘似是而非的觀念,或是掛著講大乘,其實內容是退回人天乘的,這些講場都是不如法、都屬於是魔說,這種講演、座談在現代是非常地多,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據我們觀察:還是因為這些講經的人他本身不用功、不上進。來學佛的人自身好簡便,不願意聽「五重玄義」、不願意聽「十門開啟」,所以他就掌握不到聽佛經典究竟該學什麼?佛陀是依什麼來講經?終歸是自己害了自己,也沒有辦法去責怪別人。現代很多講經的人不會五重玄義,但這卻又是講經者的必修課程,當一部經來,應判屬何教?講經的人一眼就要能夠看穿,不可以不定、不可以懷疑。你學佛要有正知正見,你對五重玄義要能夠了解,不然人家拿一部偽經給你,像現在常看到的《父母恩重難報經》,這部經就是偽經,一般的學佛人不曉得,因為他看不出來,以為它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它是在毀謗出家人,它不教出離。那部偽經裡面描述那些阿羅漢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要知道,阿羅漢是離染著、離了欲想,如果連世間的愛欲都斷不掉,怎麼可能證阿羅漢!
佛陀要入涅槃時,只有阿難尊者在傷心難過,為什麼?因為阿難尊者沒證阿羅漢,阿羅漢已經離了世間的五欲六塵,遇到世間人認為會傷心的事情,他只是知道,但他不會心隨境轉。

所以就曉得,你們現在看到的《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偽經,那個不可以看。那為什麼很多人他沒有辦法揀別?就是因為他對於經典不了解,只是人云亦云。自己沒有辦法辨別,佛法講的是什麼,聽到講孝道,就跟著唱和。佛法不是講世間法,如果佛法是講世間法,那你學世間法就好了,不用來學佛。佛法是教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教你明心見性之法,不是講世間孝順這些事情,所以《大智度論》講:「外道相善。亂菩薩法。」外道都會講一些好像是五戒十善的事情,來遮蓋大乘佛法。現在很多出家人包括講經的、講戒的,很多都變質,很多都退轉了,什麼原因呢?就是他對於經典不了解,對於心性不了解,所以他後來就退轉了。還有一些他是被名聞利養給度走了,常常做法會收錢,受恭敬禮拜,他就迷惑顛倒,就以為自己好像真能超度眾生,其實這些都是「我相」太重了,才有這種錯覺。那你們的「我相」在哪裡呢?你們的「我相」就是你們著相的地方,你看到他出家的形象,你就以為他是個出家人,這就是你們著相的地方。眾生怎麼著相呢?就在這裡著相。

你看他穿著袈裟,但是你還要仔細看他講經的內容,他說法的內容是什麼?不是穿著袈裟的,他就一定等於是出家人。你要看他的行為是不是教人離欲,自己是不是用功修行?這才是一個出家人基本的標準。他如果真的是這樣用功精進修道,不論他有沒有修證,你供養他都有功德,相反地,他不用功不精進,專營世務,你供養他沒有絲毫的功德,因為他不是出家人,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著相,要能離相。
實相者,以「空寂」為體,你一著相,即使你以為你解了實相,其實你還是著相,所以心要空,縱然解了,也不存絲毫的知解,這才是真正解得。所以,這部經是以實相為體,以此實相為體,你修行必然能夠達到究竟,不然你會變成外道、二乘,或是沒有達到圓滿的修證。
 
所以,講經是不是依實相而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依實相而說,他所說的這些內容,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律視為魔說、外道說。你不用管他的名氣,你不用管他的形象,你不用學,你不用供養他,這一點很重要,你要懂得這一點,你就能保護自己的善根。這是講這部經以實相為體。

再來是「明宗」,本經以一乘因果為宗,什麼叫「一乘因果」?第一個、一乘就不是凡小,「一」則不二,「一」者就是一心,一心之乘,所以叫做「一乘」。「乘」就是什麼?能夠乘載你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以一心之理而乘,講的是頓證,所以這部妙法蓮華經,就是告訴你「因果同時」,讓你知道眾生身中就有佛性,如《華嚴經》所說的:「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這就是一乘因果,這是本經的宗旨。眾生都有不生滅性,縱然你現在迷惑顛倒,妄想、分別、執著地非常厲害,你業障再重,你福報再淺、再小,都有佛性,你只是迷失本來,才妄認無明妄想、老死……等等,以為是自身、自心之相。實際上,「十二因緣當下本空,無明本自非有」,就像你作夢的境界一樣,這個夢境不是實有的,你在夢中種種境界,無論是苦、是樂,仍舊都是幻化,但眾生就是不曉得,所以把夢境當作真實的,認妄為真,在夢中又再作夢,作好多個夢,幻現出十法界。

一旦夢醒,這十法界當下頓消,誠如永嘉大師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虛妄相,你不用在這裡當作實有。有人在問:「那怎麼把它化空?」我問他:「你作夢的時候,一覺醒來,還需要化空嗎?」說個「把夢境化空」,只是你不覺而已,不覺,你就跟著境界走。《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如果被物轉,那就變成凡夫。無論是如來、無論是凡夫,只是名字之差別而已,一個叫如來、一個叫凡夫。真如佛性沒有所謂的顛倒與覺悟,所以叫「如如」。這就是所講的一乘因果,也就是這一部經的宗旨。

第四是「論用」,是「斷疑生信」為用,這一部經能夠斷眾生無始的疑惑,直指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斷除「二乘不能成佛」的疑惑,斷除「女人不能成佛」的疑惑,能斷你對於佛法當中種種的疑惑,能對於大乘生無上的信解。對佛法除了「信」,還要有「解」,現代人只信,只信不解就叫「迷信」;只解不信那叫「邪見」。為什麼他解了卻不信?因為現代有很多搞文字、作研究報告的,他對於佛法名相很會說、很會講道理,但對於佛所說的真理他不信,心裡不信,他就不願意轉,來到佛門,他就只說一些滑頭話,講一些相似語,那就不是真正信解之人。相信這種人,你們在佛門裡面看得很多。我們是看得更多了,有的學佛幾十年的,他能解佛經,可是他不信佛經,真信了,他就會老實,就會想修行、想轉變

很多人他是能信,可是他不解,所以人云亦云,都是以「人」為師,不是以「法」為師。我們告訴你要「以法為師」,這才叫做真解真信。你以人為師,你相信這個人,那是沒有用的。釋迦牟尼佛教我們要「以法為師」,用四依法作為我們的依止: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般若智慧,不依妄想情識。你這樣信解才是有根有本。所謂「斷疑生信」,是說這一部經,能斷除你對於佛法的種種疑惑。你想到你自己業障重:也結過婚、有小孩,之前也殺過生,甚至有些有墮胎拿過小孩....種種的業障;或是持戒沒有持好,有犯戒的、破戒的,你心中對於這些事情很罣礙,起種種懷疑,不曉得能不能成佛?這些問題在這一部經中統統為你消除。甚至,在小乘經裡面講的:一闡提、阿顛迦是不能成佛;女身也不能成佛的情況,在這裡佛統統為你消除。

所以《法華經》稱為「經中之王」,在四十九年當中,最尊、最勝無過其上。有些人想:《華嚴經》也是「經中之王」。但是我告訴你:《華嚴經》,你沒有本事參加。雖然是「王」,可是你遇不到。佛教裡有一句話講:「饑逢王膳不能餐。」意思是:你肚子很餓,快要餓死了,可是你遇到國王的膳食,你沒辦法吃。《華嚴經》,凡夫與二乘絕分,而且如來是住在自受用境界當中說的,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大阿羅漢都沒有參加。唯獨《法華經》,是化身釋迦牟尼佛,為此地的眾生開演,所以堪稱「經中之王」,一乘了義,殊勝中最為殊勝,難得中最為難得。所以你要能夠慶幸,要能夠相信,不要懷疑。

這一部經作用是斷疑生信。
那至於內容呢?到裡面你就體會得到。

最後是「判教相」,此經是以「無上醍醐」為教相。天台宗的祖師把如來一代時教,分為五個段落,所謂的:「生乳」,生乳就比喻作「華嚴時」;再來是「酪」,就是「阿含時」;再來是「生酥」,就是「方等時」;再來「熟酥」,就是「般若時」;最後「無上醍醐」,就是「法華、涅槃時」。印度有很多的乳製品,乳製品不斷地提煉,到最後,最上等的乳製品就是醍醐。那為什麼把「華嚴
」比喻叫生乳呢?生乳,就是生的牛奶,一般小孩沒辦法吃,是把我們比喻作小孩。小朋友生下來,你讓他喝生牛奶,他沒有辦法喝,喝了他會感到不舒服。就像這裡的眾生,一開始跟你講《華嚴經》,說你就是佛,這邊的人沒有辦法接受,所以權開方便,跟你講阿含、講方等經典、講般若經典,最後跟你講法華。等於是不斷地提煉你的善根,不斷地淘汰,一直到法華涅槃時,方能稱如來的本懷,宣說一乘了義,所以判為無上醍醐。

以上簡單講五重玄義,那你對於這部經就大概能夠知道。這部經,一樣按照科判分為三大部分:請看經本目錄的部分,倒數第三行〈序品第一〉,這序品,第一品就是「序分」,是這一部經發起的「由序、因由」,說明佛為什麼講這部經。在序分裡面可以看到,佛是什麼樣的因緣來說,這是序分,在第十五頁的地方,是講〈序品〉。再來,從〈方便品第二〉,第二品是〈方便品〉,一直到經本的第四百六十八頁〈普賢勸發品〉,這部分都算是「正宗分」;末後是「流通分」,從第四百七十八頁的倒數第四行「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至末後「作禮而去。」結束,只有一小句而已,祖師判為流通分,這就是經開三分。

在經開三分當中,正宗分裡又開了四個,所謂「開、示、悟、入」這四個大科。看目錄,從〈方便品〉一直到〈法師品第十〉,是「開」佛知見。〈見寶塔品第十一品〉是「示」佛知見。從〈提婆達多品第十二〉一直到〈囑累品第二十二〉是「悟」佛知見。最後〈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一直到〈普賢勸發品〉,在流通分之前的,都算是「入」佛知見。

以「開、示、悟、入」搭配清涼國師的「信、解、行、證」來看,「開、示」為信、解;後面「悟、入」為行、證。這是從經典開三分中的「正宗分」裡面,再開為四個大科,從目錄這樣跟你講,你就非常地清楚了。這是依祖師大德所教,為你分判這一部《法華經》。在講經的正科班當中,專業的說法叫「分科判教」。大科知道就可以了,小科就不必再說了。
接下來請看經本第十五頁,〈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這是一小段。
「如是我聞。」很簡單:如是《法華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師資道合」之時,稱為「一時」,也就是根器成熟時。經歷世尊四十九年的淘汰,到法華會上,眾生的根器成熟,所以稱為「一時」。
「佛住王舍城。」這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佛在王舍城中的靈鷲山,在這裡宣講。「如是我聞。……。」這部分,就含著六種成就,我們之前在講《無量壽經》玄義的時候,就有跟大家講過「六種成就」,哪六種呢?信、聞、時、主、處、眾這六種。「如是」這二字是信成就;「我聞」就是聞成就;「一時」就是時成就;「佛」就是主成就;「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是所謂的處成就;後面經文的「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等等的,這是所謂的眾成就。
所謂「法不孤起。仗緣乃生。」法不孤起,要種種的因緣,才能夠成就這個法華盛會。所以法華盛會,千載難逢,世尊講,你能聽聞《法華經》,就如同優曇花,這優曇花三千年才開一次。你能聽聞法華,能歡喜讚歎,能不生絲毫的疑惑。釋迦牟尼佛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你比優曇花還殊勝、還尊貴啊!能夠前來聽《法華經》講座,或是能夠聽聞《法華經》,你們的善根都是不可思議。你發心前來現場聽經,這個功德不一樣,在網路上聽,那是輾轉聽,功德就沒有現場這麼大,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只要能夠聽聞到,這功德就都不算小了。即使輾轉至第五十個人聽聞《法華經》,這功德也勝過供養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眾生成就阿羅漢果!所以你要珍惜這宣講《法華經》的機緣,這幾天你都要來,不要放逸、不要懈怠、不要嫌遠,要來種這大善根。
《法華經》已經開講,你能夠得遇法華的盛會,你就不是五千退席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那些不能來的,沒有因緣來的,甚至不願意聽的,那些人福報確實不足;還有毀謗的,那就是五千退席的人了。你聽聞之後,你要能夠直下信受,才算是真得遇法華盛會。你不要認為現在的科技發達,在遠方也可以透過網路聽經,那叫「輾轉聽聞」,不是真正來到我們道場聽經,這功德確實是有差別的,而且應該說是「差得不少」。

講到「如是我聞」,從前祖師大德對「如是」這兩個字,一定大大解釋一番,那麼我們就把它省略掉,詳細義趣你去看祖師大德的註解,簡單講「如是」的意思就是諸法實相。「我聞」,就是阿難親自聽佛所說。你現在在這裡聽聞,也等同聽釋迦牟尼佛所說,因為這一部經是世尊所說。那麼從「聞」,你要能夠發聞、思、修三慧,聞而思,思而修,這三慧,這三個沒有先後、沒有間斷。聽聞,要馬上能夠隨文入觀,隨文入觀要能夠體會到如來的智慧,這智慧不是只有如來有,就是眾生本具的智慧。有的人聽經,他只修定而已,「定」還不夠,還要講「聞、思、修」三慧。「我聞」就是這個意思。

「一時」就是你深信大乘之時。對於大家來說,這一時就是深信大乘之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是大乘法生時,能諦信法華之時,如來就現於自心王舍城靈鷲山中,為眾生說法。所以智者大師讀《法華經》,入法華三昧,親見法華一會,儼然未散。因為都是自心所現之相,沒有心外之法,所以就可以證明我們所說的是符合實相之理,祖師也是這樣親證的。你現在能深信,能夠不懷疑、不生疑謗,就是親自到了法華會上,世尊會為眾生授記。這《法華經
》通過去、現在、未來,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宣說,過去古佛也如同今佛一樣宣說《法華經》,未來彌勒菩薩乃至賢劫千佛,都會說《法華經》,這是通三世的。這在〈序品〉裡面就可以看得到。

下面講的: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這是講,來參加的大比丘,有一萬兩千人,這在佛經裡面算是大法會。像你們現在看到有人去辦所謂的「大法會」,敲敲打打、哼哼唱唱的,那個不叫法會,真正的法會是講經,尤其是講大乘經的,才稱為「大法會」。因為取它的意思是「大乘」,所以叫大法會。不是指人很多、場地很大在那裏敲敲打打、哼哼唱唱的,那個不叫法會。
所以我們道場是大道場,講的是大乘,所以叫大道。不是場子很大、廟子很大,現在有的廟子蓋很大,但裡面沒有道,都是想辦法用各種名目挖信眾的錢,根本沒有給你出離生死之法。當然,也是你們沒有求道的心,如果眾生有求道的心,做居士有求道的心,佛法也不會變質。
所以你就要知道,自己要用功,要向上努力、精進,不要總是想學一些方便的、簡單的。在法華會上沒有方便、沒有簡單,法華會上開權顯實,開近顯遠。所謂「開近顯遠」,開「近」就是講它的「跡」,它所示現的現象,叫跡;顯「遠」是說它的遠地、它的「本」,也就是顯示會中的阿羅漢,他們遠地(因地)是什麼佛再來,這顯示眾生遠地就是如來。
所以,只要能見到佛,你或是合掌或是低頭,或是稱一聲「南無佛」就皆已成佛道,意思是:就都已經開啟了自心本具的佛性。所以這部經不可思議,你能夠聽聞,確實是難得。經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是說:與會的都是大比丘,都是聖賢僧。

下面:
「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這是講阿羅漢。
有些人就會懷疑,他說:這一部經,明明是一乘,怎麼會前面先標阿羅漢?其實,正是因為標阿羅漢,才顯示它一乘。什麼原因呢?這些阿羅漢都迴小向大,像舍利弗、大迦葉等等的……這些弟子,都迴小向大,他們知道自己從前所學的小乘,都是不如法、都是不了義的。所以後面舍利弗、大迦葉才感嘆,他今天聽聞《法華經》,才知道佛法是什麼,他才感覺到自己是真正佛弟子。這就表示:不學《法華經》、不學一乘了義,就不是佛弟子。像大迦葉是小乘上座部的上首,他也在法華會上。

現在有很多穿著小乘衣服,看似學小乘法的人,說話時總是有意地在言詞上毀謗大乘,或誤導一些原本學大乘的初學人,退轉去學小乘,這類假小乘人都是魔子魔孫。你不要看他表面掛「原始佛教、原始四聖諦或原始……」,我可以給你肯定,其實那些都是魔子魔孫。為什麼?因為連小乘他們的祖師都已經迴小向大了,他還不願意跟隨,他這就叫「背師叛道」。
所以,凡是你聽到有出家人叫你不要學大乘,要學小乘才原始、學小乘才有根本,這些人都屬背師叛道者。我們用《法華經》就可以做證明。你看法華會上,舍利弗、目犍連等等……這些弟子們,當初都是學小乘法。連翻譯經典的羅什大師,當初也是學小乘,後來聽聞大乘佛法,反回去度他小乘的和尚,羅什大師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跟他辯論,他的小乘和尚終於回心轉意,反拜羅什大師作和尚,他說:「我是你小乘的和尚,你是我大乘的和尚」。

所以翻譯經典的人,當初也是學小乘的,後來連他都迴小向大。可見這一部經,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非常地殊勝。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經中有講到這些大阿羅漢,標阿羅漢是因為這些阿羅漢都是迴小向大,而且這些阿羅漢都是小乘的論師,都是小乘人的祖師,算祖師中的祖師。他們知道自己以前所學的,不是真正究竟,所以統統都放下,都迴小向大。你不要看現在外面有些人說他們是什麼原始佛教……等等的,甚至有人用世間心理學,充當小乘法在教你,我告訴你:那些都是外道,都是背師叛道的人。我給你講得很明白,你不要去學小乘,學小乘你沒有辦法成佛,只有學大乘經才能成佛,大乘經裡面才有「授記作佛」這件事。

怎麼知道的呢?舍利弗在法華會上就疑惑了,他說:世尊從來沒有說我們可以成佛啊!當今世上學小乘的這些人,哪一個人有像舍利弗這麼厲害?連這麼厲害的人,佛都沒為他授記,直到舍利弗迴小向大,深信大乘,佛才為他授記,說舍利弗將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成佛,叫「華光如來」。到後面經文大家就知道,千二百弟子皆蒙佛授記。所以學小乘不能成佛,這是可以肯定的,不光女眾不能成佛,男眾也不能成佛。既然是不能成佛的法,怎麼能作為成佛的基礎!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那是方便說,不能達到究竟的,小乘法沒有辦法究竟,唯有迴小向大,才能成就。直接學大乘,不光你學佛能成就,連「阿顛迦」,這阿顛迦就是沒善根的、斷善根的,即使毀佛、害佛的、謗佛的,連提婆達多這種人,聽聞大乘佛法也都能成佛;畜生女、龍女,乃至蜎飛蠕動都能成佛,所以這部經稱為「成佛的法華」。你要學小乘、學人天乘,那是絕對不能成就,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倒說經律的人,他是在欺騙你,你要信佛所說
我們講經,依佛所說、依經典所說、依了義所說、依第一義所說,你要能夠斷疑生信。你今天來到這法華盛會,一定要諦信不疑,你非大乘不學,只願意學大乘,不願意學小乘。釋迦牟尼佛說:那你真正是法器,在後面經文就有講到,什麼的人堪受法華呢?就是「非大乘不學」的,只願學大乘,但是他不排斥小乘。你不要認為學了大乘就一定要排斥小乘,不是喔。有一些善根不夠的,即使為他講一些小乘,也是要攝歸進大乘。只是小乘法確實不究竟,不能成就佛道。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就告訴你:小乘法統統都是方便說,只為顯示一乘實教,也就是「真實之教」,釋迦牟尼佛出世要說什麼?佛就是要讓眾生學一乘法。而且不光釋迦牟尼佛出世說一乘,佛佛都如是說。看〈序品〉就知道,來參加的都是阿羅漢。這些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他們的斷證在阿羅漢,三界中的見、思二惑,全部都斷除,沒有任何的煩惱,所以叫「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漏」就是煩惱。因為煩惱會漏掉你的功德,所以稱為漏。「漏」已經沒有,就是煩惱都沒有了,所以他成就阿羅漢。下面講:「逮得己利」自己已經煩惱斷盡了,「自利」已經得到了,「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所有的結使:五利使、五鈍使,全部都沒有了,所以他心得自在,這是讚歎阿羅漢。這在經教裡面叫「歎德」,讚歎他們的德行,顯示他們修證的位次,叫「顯位歎德」,讚歎這些大阿羅漢的德行以及他的修證。

下面講: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㝹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睺羅。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這是舉幾位上首來作代表,「上首」除了有「代表」的意思以外,還有一個就是「模範」,像現代人講的模範生。在阿羅漢裡面,他們的道業精進,堪為眾中的模範,所以稱為上首的阿羅漢。憍陳如尊者,在佛門裡面代表「得度第一」,憍陳如尊者過去生中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歌利王」,歌利翻成中文叫做惡王,他污蔑忍辱仙人引誘宮女嬪妃,並且用節節支解來殘酷迫害仙人,也就是把身體割成一一小段。但是世尊心安如海,冤親普度,不但沒有起瞋心,還發願要度歌利王,就是這個歌利王成為第一個得度的弟子,並在弟子中列為得度第一。這是當機眾,代表這一部經,給你的是得度第一之法。阿若憍陳如翻作中文叫「知本際」,他在佛陀的座下是第一個得度的,他是怎麼得度的呢?「知本際」才能得度,如果不知本際,不能得度。現在有些人學佛修行,他覺得自己發了神通了,或是能夠看到什麼,或是翻開經典能夠有無量的意思湧出,他就覺得他得度了。實際上他有沒有見性?他有沒有了生脫死?沒有!因為對於真如實際,他不了解;他對於眾生本具的佛性,茫然無知,甚至還在通靈、通鬼神、預言災難,口中喜歡講些吉凶禍福之事,瞎說哪一個人是某某佛再來,哪一個又是菩薩再來,喜歡講這種話的,那些都不是真正得度。阿若憍陳如尊者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真正「得度」,是叫「解本際」:能解了諸法實相。解本際才叫得度。

那第二個呢?「摩訶迦葉」,是傳佛心印的傳人。
摩訶迦葉翻作中文叫大飲光,名畢缽羅,他的父母祈禱此樹而得生子故以此為名,大迦葉尊者宿世為冶金師,與一貧女,這一個貧女即是紫金光比丘尼,他們用黃金莊嚴塔像。自那時以來,九十一劫,身常紫金光聚。金光晃耀,吞乎餘光,故名飲光。名字加以大者,揀別其餘迦葉,因為佛陀有許多弟子都叫迦葉。此尊者財富無量,看破出家,常行苦行,頭陀第一。梵語頭陀,此云抖擻,以十二行頭陀,抖擻塵勞煩惱。迦葉尊者年老,仍然不捨頭陀苦行;佛陀哀憫其年邁,勸令休息;迦葉尊者頭陀如故。世尊讚嘆有頭陀行,佛法久住。此尊者未曾入滅,世尊囑付將佛陀的三衣傳與彌勒佛;現在雞足山行走,待彌勒佛出世,有緣者到中國雲南雞足山就能見到他。
大迦葉尊者,即傳佛心印之禪宗初祖。《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第三卷云:「梵王至靈山,以金色缽羅華獻佛,拾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拈華微笑的公案。世尊傳心於迦葉,為禪宗初祖,迦葉尊者再傳於阿難尊者,為二祖。在此經列為上首中,標舉大迦葉,代表此經傳佛心印,將佛心印傳授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