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憨山大師 首楞嚴經通議 卷第一 (1-9)

 



首楞嚴經通議 明 南嶽沙門 憨山 釋德清 述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通議

卷第一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清河房融筆受

明 南嶽沙門 憨山 釋德清 述


二世尊曲示分四

初正破五蘊八識以明人空

二例破二種世界以明法空

三顯本覺離緣以示真如出纏

四拂跡入玄以顯真如絕待。

初明人空分四

先徵心破色受二蘊明前五識無體分六

初審發心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離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二斥妄本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三詰妄元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四審妄處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議曰。阿難見佛。首以三觀為請。佛即不答。且先詰問發心出家捨愛之由。此似神醫治病。先審病根所在。而後方施藥石也。阿難答以由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心生渴仰愛樂。從佛剃落。即此一語。便見病根。何耶。以見色相而生愛慕者。正是妄想之心也。故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阿難見佛。但愛色相。而未見法身。用妄想心。以愛捨愛。豈真出家耶。此其愛習種子。潛發現行。既愛如來。安得不愛摩登耶。此乃因地發心不真。果招紆曲。所以今日遭此淫室之難耳。且此妄想之心。不獨阿難。即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阿難以此生死之心從佛。安得而不墮耶。汝今欲研無上菩提。以求真發明性。殆非妄想可入。應當直心詶我所問。維摩經云直心是道場。起信論云。信成就發心。略有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今如來先教阿難直心詶問。以心直則不欺。不欺則可詣真矣。因而再審阿難。當初發心。緣見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此似神醫按定病根。可施必瘳之藥耳。阿難直心以答。乃曰由目觀見。心生愛樂。此正出病原。故如來告曰。若果愛樂因於心目。此正生死之本也。故曰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如國被賊侵。發兵討除。必須知賊所在。今汝六為賊媒。自劫家寶者。皆依心目為主使也。所謂擒賊擒王。今知心目為法身之害。必須知其所依之處。乃可掃除蕩滅以絕害源。故曰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在。即處也。故經即言無有是處。問。破妄明文。世尊但標指心目。而科云所破五蘊八識者何也。答。成佛之要。乃一心三觀。所破之妄。唯五蘊八識。一大藏中。諸大乘教。顯此而已。以眾生所迷。但執妄心居在身內。然身即有執受身。乃五識所依之根。實六賊所依之處。為色受二蘊。心即妄想。為六識想蘊。見乃八識之見分。即七識行蘊。此指八識見精為根。為識蘊。故心目二妄。該盡五蘊八識。經文昭然。但義旨幽潛。一向解者發明未透。學者粗浮未易入耳。起信論宗百部大乘。乃立真如生滅二門。且從生滅門入真如門。論云。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此大教之綱宗也。苟不知所宗。但見文字纏繞。義無歸宿矣。以此印定經文。理自昭著。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