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 宣講
(願文)
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四十五願)
這是第四十四願「普等三昧願」跟第四十五願「定中供佛願」。法藏比丘發願:他作佛的時候,十方佛剎諸菩薩眾,這裡是講「菩薩眾」,前面是說「所有眾生」,這裡專對菩薩,由此可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專接中、下根,旁及上根,所以在末後的這五個願當中,特別針對菩薩來作發願。當然講菩薩也包含眾生,只是眾生根器沒這麼利,可是你終究會成就菩薩果位,所以也包含未證菩薩位的眾生,所以也是給你種了善根,讓你知道念佛聽聞佛的名號能得「無生法忍」,能得「平等三昧」,這「普等三昧」就是「平等三昧」。所以他講他作佛的時候,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名皆得清淨、解脫。心離一切相,故名「解脫」,心不起二法這是「清淨」。所謂不起二法、不取相就是「普等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普等三昧能夠令眾生見佛無礙,普見一切諸佛色身,所以念一佛名即是念一切諸佛名。在《文殊般若經》裡面講到: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稱念無量無邊諸佛名不二,跟其他佛名是完全一樣的,所以稱之為「普等三昧」。
下面講:「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總持」的梵文就叫「陀羅尼」。「持善不失,持惡不生」,意思是持念陀羅尼,令善法不失;持念陀羅尼,令惡法不生。令你的業習種子不會生起來,你的三聚淨戒能夠不退失。我講「三聚淨戒」這才是善,你不要聽到「善」就只想到五戒十善、世間善,它當然也包含在裡面,可是還缺了般若智慧,所以為什麼說修五戒十善是沒辦法見性,只得人天福。五祖弘忍禪師講:「生死大事,福不能救!」你只修福是沒有辦法解脫的,所以教你「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這才能夠解脫;要心不起妄,心能離念。那在淨宗來說,方法就是念佛,這句佛號能夠幫助你離一切分別執著,能夠斷除一切煩惱,如阿伽陀藥,只要你肯念,都能夠帶業往生,甚至這一生你就能夠得普等三昧,你就能夠見佛。「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所以說「諸深總持」,這「持」就是講持你的三聚淨戒,三聚淨戒是善,三聚淨戒就包含「菩薩十無盡藏戒」,這十條菩薩的十戒,每一條都含有三聚淨─攝善法、攝律儀、饒益有情,從不殺生一直到最後的不謗三寶,條條都是三聚淨戒,所以要能夠持守不失。那法藏比丘發願,凡是聽到他名號的都能夠得到這麼殊勝的利益,而且住三摩地,「三摩地」翻作中文叫正受,至於成佛。所以不光凡夫即身成佛,菩薩也是即身成佛,所以叫「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古德讚歎:「十方諸佛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普利群生。」正是這裡所說的意思。這在玄義裡面都有跟大家說過了。
「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這「定中供佛」不是指禪定,因為大菩薩他所住的不是四禪八定,四禪八定那叫未到地定,什麼叫「未到地」呢?就是功夫不到家,不是真正的波羅蜜,所以菩薩六波羅蜜有一個叫「禪定波羅蜜」。菩薩這禪定是真正到彼岸的,世間人的禪定沒有辦法。你修四禪八定,從初禪修到第四禪,也沒有辦法出離三界,直到「第九次第定」對菩薩來說,都還是住斷滅空,墮無為坑,不是真正的波羅蜜,即是阿羅漢,阿羅漢已經出三界了,但是他不得自在,就像掉到火坑裡面去。凡夫是掉到火坑出不來,還把火坑當作是自己的家,所以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二乘呢,厭惡火坑,所以出離三界,他跳得出來;菩薩呢,能去能來,化度無礙;諸佛呢,在內即是在外,入火坑跟出火坑完全一樣,沒有差別,所以說「地獄天宮同為淨土」,「淫怒癡與戒定慧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這是「如來隨順覺性」,是諸佛如來的境界:常在火宅常在涅槃,煩惱即菩提。這裡講的「定」不是指世間的禪定,我們依祖師大德的說:最起碼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具有定中供佛的功德,那還是得要作意,要刻意的,他才能夠供,一直到圓教八地的菩薩,他才「無功用道」。「無功用道」就自然而然。才有能力自然而然的在定中供養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他這供養不光是持香花供具去供養,乃至「聞法修行」供養,他聽聞佛陀的教法,他學習的不是只有一法,他可以同時學百千陀羅尼門,於一念間皆悉具足,就像我們現在人講的:他學習的能力非常地強。他去供養、聽受諸佛如來的教化,對於諸佛如來所說的這些法門、行法,他都能夠記憶、都能夠做到,能得三昧、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所以前面講的:「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這是這些大菩薩的功德。從賢護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到解脫菩薩,每一位菩薩都有這樣的能力。
這菩薩根器很利,這裡說只要你能聽聞佛號,就得普等三昧跟定中供佛,而且「不失定意」。一般的阿羅漢,從這裡到他方佛土,那是非常困難,他在娑婆世界往來沒有問題,可是要到其他諸佛的剎土,要費盡千辛萬苦。但是聽聞阿彌陀佛名號的這些大菩薩,甚至一切的眾生,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乘佛如是威神力,你就能「摩訶般若波羅蜜」,你能夠擁有這樣的神通道力,能夠學習正法,而且你不用擔心邪知邪見。現在末法,「外道相善,亂菩薩法」,總是跟你講一些:做善、孝順,講一些世間大家都認可的基本善法,導入一些因果輪迴、說一些感應,你就會錯認為他講的是佛教,實際上,佛教教你的不是這些。佛教教你要「離相」,我一直強調:要離一切相,離世間相、離出世間相,一法都不著,這還僅是佛教的初入門而已,再來後面還跟你講:離相要怎麼離?不是只有「離」,「離相」跟「即相」沒有障礙。「相即是性,性即是相,性相不二」,這才達到佛法的最終極、最究竟,這還不講到「頓超」。「頓超」是一念可頓,雖講「頓超」,但還不講「圓融無礙」、「重重無盡」,所以你就知道佛教不是世間法。若你認為佛教是人間的佛教,那是你搞錯了。釋迦牟尼佛講佛法是教人去作佛,如果佛法只講人間,那釋迦牟尼佛當初何必出家,何必雪山六年苦行,他是王子、他是太子,理應具有王位,而且他的父王對他也非常好,所有他喜歡的、他要的統統供給他,這世間的一切快樂,他都願意給他,但是佛知道世間的快樂是虛假的。所以你在搞人間佛教,你以為世間很快樂,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不要的東西,你還要撿起來,那你是穿著袈裟在破壞正法。釋迦牟尼佛沒有想結婚,你去搞佛化婚禮,這不是佛所行。釋迦牟尼佛學習大乘佛法明心見性,能夠修一切的難行之行。那麼後世的出家人、學佛人,你們要警醒,要以佛做榜樣,佛教你出離,不能搞人間佛教,人間佛教那是邪知邪見,那是釋迦牟尼佛不要的東西。佛法講即相而離相,才是真正的出離;現在人講的即相而離相,是著相,叫「耽著」,他耽著五欲六塵,他以為他在即相離相,其實他那是貪瞋癡顯現,再加上「人間佛教」這四個字,做一些虛偽的美化,你就信以為真,認為佛法是搞人天。佛法不搞人天,連阿羅漢都不搞,因為阿羅漢不究竟,權教菩薩不究竟乃至等覺菩薩也都不究竟。達摩祖師傳佛的心法,所以他說:成佛須是見性,沒有見性,三賢十聖乃至等覺,統統都是外道,都不究竟。達摩祖師已經很清楚很明白地跟我們講出來,什麼是佛?一切有心都是佛,只是你明不明了?你能不能覺悟、能不能反照?「反照」有很多方式,修止觀、念佛、持咒,這些都是反照的方法,根器差一點的:念佛求生淨土,這些都是佛法。佛法講什麼?講「出離法」,你不要跟我說佛法講人天乘,佛法沒有人天乘;就像一個老師在學校教電腦的,他也講過其他的話,難道他講的其他的話,就是他主要課程嗎?釋迦牟尼佛也碰過其他人,為他講一些不是佛法的話,後人記錄下來傳到現在,到末法了,愚癡的人看到,就以為釋迦牟尼佛他也搞世間法,用放大鏡把它放大,背離了佛教的宗旨。幸好祖師大德當時候傳佛法過來,是傳大乘法,這些佛講人天乘的幾乎沒有傳,真是大智大慧。《大藏經》只記錄了佛陀三分之一的言行,還有三分之二的經典沒有過來,其中又有多少是講人天乘的,所以來到我們中國的經典,確實是佛法中精華中的精華。我想祖師大德他也看得到末世的學人會如此,甚至在他那個時候就如此。所以為什麼六祖慧能大師講:「迷人修福不修道。以為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在他那個時候的人就已經是這樣,以為修福就是修道,只是現在更離譜,更是誇張了。所以佛法是教出離法,「即相而離相」才是佛法究竟的出離。但是在你還沒有這個境界以前,要先學會「離相」,所以要你住阿蘭若,要你斷除外緣,從事相上先離世間憒鬧之相,因為你還沒有功夫,你會心隨境轉。你沒有道力,你被境界牽著走,所以先選擇環境。你不要逞英雄,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要按部就班地來,佛法講的修行次第,並不是建立在世間法上,而是先教你住阿蘭若,先教你「攝心為戒」。佛法講的修行是「攝心為戒」,「戒」是幹什麼的?是攝心的,所以持戒是要攝心,心如果不攝,那就不叫持戒了。什麼戒都一樣,不管你是持五戒、八關齋、沙彌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乃至菩薩戒,都是攝心為要。初學還不明心,先攝心專注,心不攀緣,若功夫好的,了知是心攝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名「攝心為戒」,直接見到真心本性的理體。從此知道諸法當體即空,所以「因戒生定」;空不礙有,所以有智照之能,所以「因定發慧」。此三即一,一即三,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這是大乘圓頓的戒定慧,你還沒有這個能力,你先好好攝心,先住阿蘭若,再來:心不隨「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樣漸次修行上來。而不是搞世間法,「好營世務」這是修道最大的障礙。人間的這些事情都是釋迦牟尼佛不要的,所以他的小孩一出生,就給小孩取一個名字叫「羅睺羅」,羅睺羅翻作中文叫「障礙」,就是障道的意思。你們有小孩出生,你好高興,你不知道那是來障道的,來讓你出不了三界,你要為他把屎把尿,從他小時就操心到大,到你死還放不下,世間人不懂,以為這叫「盡責任」,其實這叫「起執著」,因為你跟他彼此帶著業,他受傷了,你心疼,他高興了,你也開心,這都是心隨境轉。所謂「母子連心」,為什麼?就是執著啊。母親罣礙小孩,才會母子連心,小孩怎麼了,他也受傷,這是眾生執著起的作用,迷失本性,一念貪心,這就是淫欲心,愛心不斷。這些東西都是釋迦牟尼佛放下的,他不願意再這樣輪迴,所以才出家修道。你在這個世間能遇到正法,這真不容易。
這些大菩薩他有能力參訪十方諸佛,所以我們也應當求生淨土,那你就不會被世間這些業給汙染了。那在還沒有往生淨土以前,自己要勇猛精進,要用功,要修行,至少要做到「念起不隨」,當念頭起來,你看到它,但不會跟它跑,慢慢地你才能夠降伏它,那才有把握往生淨土。求生淨土不是用耍賴的方式,現在人學淨土是用耍賴的,說:我不管,我一定要求生淨土,他也不念佛,不修正因,就用耍賴的方式,這是迷昧因果,所以不能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大家都具有「定中供佛」的能力,都能遍供諸佛。
那這裡是講菩薩能得無生法忍。不光菩薩能夠現證,一切眾生皆能現證無生法忍,所以說皆是阿鞞跋致。對於利根他也收,對於鈍根他也收,所以文殊願往,普賢願生,觀音勢至是早就在極樂等著大家,都是大菩薩。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智慧第一,可以代表禪宗,沒有人根器比他更利的。《維摩詰經》上能與維摩詰問疾的只有文殊,為什麼?因為「智」能返照,他能夠問疾。但其實淨名也不病,因為眾生有愚癡,心起無明,由癡有愛故我病生,所以文殊一問,癡愛頓消,皆是入不二法門,無論是言語道或是言語斷,都是入不二法門,這個就是《維摩詰經》講的:「無非道場」!所以你不要以為《維摩詰經》前面諸大菩薩講不二法門,那個是不究竟,其實每尊菩薩都是究竟的,那是作用,作用上不同,理體上不二,所以皆是不二,都是道場,都是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所以他的定力不失,能定中供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所以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這些菩薩就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第四十四願跟第四十五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