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一】 (精彩節錄)
為什麼妄心本空
悟顯法師 開示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上面講了二種生死根本。所謂「無始生死根本」,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第二個是「無始涅槃元清淨體」,這就是我們的常住真心。一旦你用攀緣心,那就會迷失常住真心。迷失常住真心,你用的就是攀緣心。這兩個是有關係的。這一段,它就顯示了眾生迷失本來之後,也就是迷失了常住真心以後,會有下面這樣一個錯誤的應用,眾生就認為:「我現在在想,在攀緣的,這就是我的心。」
於是世尊就問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
阿難你想要知道出離生死的這條修行的路。阿難願出生死。「奢摩他」之前講過了。
佛說:我現在問你。
「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舉起他的手臂,「屈五輪指」就是握拳。佛問阿難說:汝今見不?你現在有沒有看見?阿難言:見。阿難回答「有看見」。
佛問阿難:「汝何所見。」你看到了什麼?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他說:我看到如來手臂舉起來握拳。
那為什麼叫「光明拳」?因為佛放光。
「耀我心目」,「耀」就是照耀的意思,照耀著我的心跟我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看到,我的心知道。
「佛言。汝將誰見。」你用什麼來看?
那阿難就回答說:「我與大眾同將眼見。」我跟大家都是用眼睛在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佛說阿難你是用眼見的,那你的心在哪裡?你是以何為心?來知道你看到了我舉臂屈指為光明拳。
阿難就回答:「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這是一般凡夫都有的通病:認為我在想,我在推窮思惟的,循著境界攀緣的,這個叫「我的心」。包括現在世間講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我在想的時候,所以我存在。那我常會反問:你在想的時候你存在,那你不想的時候呢、你睡覺的時候呢?因為人平常的時候要麼就是「善」,要麼就是「惡」,要麼就是「無記」,「無記」就是沒有所謂好壞。有想,要不然就是無想;有在想的時候,
那無想的時候呢?心會有無想的時候。
所以阿難認為「我在想的時候我就存在」,那你在發呆的時候呢?阿難的表現,就是一般凡夫,他會有這樣的一個錯誤的認知。所以釋迦牟尼佛今天徵問他「你的心在哪裡」?「以何為心」?
下面釋迦牟尼佛繼續追問: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釋迦牟尼佛說「咄」,就是告訴阿難說「你搞錯了,這個不是你的心」。「阿難矍然避座。」「矍然」就是因為吃驚而睜大眼睛的樣子。避坐就是站立起來。因為阿難他本來是坐著的,阿難聽到,心裡嚇一跳,突然站起來。所以說「矍然避座」起立合掌白佛。他說:「此非我心。當名何等。」我現在在想的,在那裡推窮尋逐的,這個不是我的心?那到底是什麼?當名何等?佛告阿難說:「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前塵」就是所謂的五根攀緣五塵,謝落下來的這個影子。你現在在打妄想的、攀緣的,這是虛妄相想,是你第六意識在那裡打妄想。
所以「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從你無始劫來到現在,「認賊為子」就是把賊當作是自己的小孩,所以「失汝元常」,「元常」是指「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元」就是原本,原本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叫「失汝元常」。所以「故受輪轉」,所以在這裡輪迴。
在這註解裡面,憨山大師講到:「阿難未悟,重請定門,如來妙辯先破妄心」釋迦牟尼佛用他的無礙辯才,先破除眾生的妄想心,再來次破妄見。這是講前面七處徵心以前先破你的妄心,再來破妄見,所以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舉拳以問阿難,說:「汝目可見,以何為心?」這要顯示什麼?顯示妄心本空。這是要告訴我們妄心本空。所以佛問:汝目可見,以何為心?佛在這裡又問了一次阿難。那阿難仍舊認為,自己能推窮尋逐者,就是我的心。這也就是眾生執此生死妄想之心當作是真的,所以如來因而大斥之曰:「咄!」這是喝斥。佛說你搞錯了,這個不是你的心。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今天向阿難這麼ㄧ喝斥,猶如金剛王寶劍實能勦絕命根;可惜當機者阿難沒有開悟,所以佛再次說明。
阿難從來認為這個推窮尋逐的就是真心,今天被喝斥,所以他才向佛請問:此非我心,當名何等?釋迦牟尼佛告訴他,這正是分別的前塵虛妄相想,什麼叫「前塵虛妄相想」?就是前面講的「六根攀緣五塵謝落的影子」,那憨山大師這裡他說也是你的六識攀緣心,你的妄心在哪裡?你眼根攀緣色塵,眼識就在那裡分別。耳根攀緣聲塵,耳識在那裡分別。這就是「前塵虛妄相想」,所謂「妄有緣氣於中積聚,假名為心」;不管是在《圓覺經》上、是在《楞嚴經》上,經上都有這樣講。妄有緣氣於中積聚,就在你這六根門頭,在那裡打妄想,「假名為心,惑汝真性」讓你迷失真性。「豈可以為真心乎」?因為它會生滅,怎麼可以當作是真的。
由汝無始以來,認這個虛妄相想以為真心,就如同認賊為子,所以「失汝元常」,失去了原本的常住真心,所以輪轉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