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41)

 



再來講溈仰宗了。
溈仰宗。示圓相。
「溈」是指湖南潭州大溈山靈佑禪師,「仰」是指袁州仰山慧寂禪師。
後人因為尊重兩位禪師,所以用山名來代替人名,而合兩山的山名為一宗的別名。
靈佑禪師是福州長谿人,俗家姓趙。十五歲時在達善寺的法常律師座下剃髮、出家,不久去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六、七年間,通大、小乘經律。
二十三歲時遊江西,參百丈山的懷海禪師。百丈禪師一見他,認為是法器(堪能納受大法),許他為入室弟子。
某一年冬天,在烤火的時候,靈佑禪師站在百丈大師左右服侍。
百丈大師吩咐靈佑禪師說:「撥撥火爐,看看有沒有火!」
靈佑禪師撥過以後說:「沒有。」百丈大師就親自用鐵箸,向深處撩撥,發現一粒火星。
他指示靈佑禪師說:「你說無,這不是嗎?」靈佑禪師於言下發悟,陳其所解(陳述其悟處)。百丈大師說:「這是岔路。」後又對其做番開示。
之後百丈大師說:「汝今既爾,善自護持。」
後來有一位司馬頭陀,從湖南來到百丈山。跟百丈大師說有座大溈山,可以容納一千五百眾。
百丈大師對司馬頭陀說:「我可去住那溈山嗎?」「溈山確是好地方,但是座肉山,和尚是骨人。即使居住,不會滿一千人。所以和尚不適宜去。」
百丈大師說:「你看,我這裡大眾中有誰可以住得?」司馬頭陀說:「我要一一看過,才能決定。」
百丈大師命令侍者:「請首座華林覺禪師來!」首座來了後,司馬頭陀請首座咳嗽一聲,走幾步。司馬頭陀聽了、看後說:「不行。」
百丈大師又說:「請典座師來!」
典座正是靈佑禪師。司馬頭陀一見靈佑禪師,就說:「這正是溈山主人。」
當天夜裡,百丈大師召靈佑禪師入室,吩咐說:「我的化緣在此。溈山是勝境,你可以去興作道場,廣度後學,繼續弘傳我這一宗!」
這時候首座,也就是剛說的華林覺禪師聽到和尚要靈佑禪師充任溈山的住持,就說:「我是首座,怎麼會是典座師去當住持?」
百丈大師說:「若你能對大眾下得一轉語出格,就讓你當住持。」
於是就指著淨瓶問首座,說:「不得喚作淨瓶,你喚作什麼?」
首座說:「不可喚作木的(木突)也。」百丈不認可,轉問靈佑禪師。靈佑禪師踢倒淨瓶就出去了。
百丈大師笑說:「首座,山子輸掉了!」
溈山高聳、削絕,既無廟宇,也沒有居民。靈佑禪師披荊斬棘,結一茅蓬,作為禪居,日與山猿為伴,拾樹果充飢。
苦守了五、七年,都沒人來,於是想離開,結果到山口,有蛇虎狼豹攔路,靈佑禪師說:「若我與此山有緣,你們各自散去……。」於是靈佑禪師又留下了。不到一年,從百丈禪師處來了安上座及一些人幫忙,安上座說:「我來這裡當典座,等到這裡有五百出家眾時,再卸任。」
這時山下居民知道了,才糾合大家的力量,興建廟宇,定名為同慶寺。這是靈佑禪師住溈山的因緣。
溈仰宗的「仰」就是指仰山慧寂禪師,他是廣東韶州懷化人,俗家姓葉。
九歲的時候,就要求父母允許他出家,但父母不許。
待到十七歲的時候,他父母要他成婚,他決意不肯,自斷兩個指頭,跪下來求父母,發誓勤求正法。後依南華寺的通禪師剃落為沙彌。還沒受具足戒,就遊歷諸方,訪問至道。
後遇到源禪師,于法已有所領悟;及至參禮溈山和尚,得以登堂入室。
不久,往江陵受具足戒。後在溈山有十五年之久。
受溈山密印,後去袁州仰山。
門徒從四方而來,儼然成為一個大叢林。
這是慧寂禪師住仰山的因緣。
「溈仰宗」的起源已經講了。現在講「示圓相」。
「圓相」,就是一個圓圈。
慧寂禪師作沙彌時,在躭源禪師座下參學。躭源禪師以所承受南陽慧忠國師的九十七種圓相,授與慧寂禪師。
後來住仰山開堂說法時,賓主酬對(請法者與答問者互相應對),有時於空中畫一圓相,再在圓相中畫一牛字,或在圓相中畫一佛字或人字。
這就是所謂的「示圓相」。以圓示佛性,性顯牛、顯佛、顯人……種種相。
暗機投。義海暢。
「暗機投。義海暢。」的「機」是講機用圓融,其中暗含法奧。
慧寂禪師以圓相差別指示學人,因緣契會則黑漆桶底頓時脫落。
一時相應,故稱「投」。佛性奧「義」深廣如同巨「海」,一旦桶底脫,則佛性大海任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