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一零八)
諸位同修,大家新年好!請掀開《無量壽經》,看第五頁,經文第二行。「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這是我們上一次說到的。那麼參加無量壽這一會的菩薩,皆悉住於甚深的禪定當中。經典上講:「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那麼講到禪呢我們就要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禪。我們佛教裡面講的禪呀,不是講禪定,禪定呢是世間的,有沒有辦法透過禪定來成佛呢?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從前古德在那裡打坐,那麼他的和尚問他,他說:你在這裡打坐幹什麼呢? 他說:我打坐修禪定要做佛。他說:禪定不能做佛啊,他告訴他。所以這是禪宗的大德所說的。為什麼呢? 因為六祖大師講:「立相住心,是病非禪」。立相住心是病,是禪宗之病,不是禪。禪者「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什麼叫外呢?簡單的說,從身-以身體為基準,六根對六塵的時候,這叫外。不著相,不取相,見一切事、一切物了知分明,不起貪瞋癡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那這個叫做內不動心。是不是不會分別呢?那不會分別那就變成白癡。這個是神經有問題了,他是木頭,所以照樣分別。從前學人問祖師,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呀?祖師回答他:「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啊。飯照樣吃、菜照樣吃,什麼味道他都曉得,但是呢不會著在哪一樣東西上。「終日行道,未曾踏著一點地」,雖然常常經行,但是呢也不住在經行之上,這行道啊未曾有一絲毫的取著、取捨。不像現代的人,看到一個風景好的地方,到那裡去買塊地,蓋棟別墅住下來,這就是取著。他說我在這裡可以清閒啊、修道啊,那個都是著相啊,不是真正學禪。可以做為一個前方便,但是如果天天好樂於山水之間,徜徉於詩詞歌賦當中,那這個不是修禪啊。所以禪宗不是天天在那裡喝茶,從前趙州和尚開了個趙州茶,那現在呢參禪的也就學他喝茶,茶道,明明自己愛喝,說茶也是禪。那愛吃的呢,他也說吃是禪,種種的藉口。喜歡拍照的說攝影也是禪。喜歡念佛的、著相的……念佛也是禪。實際上「立相住心,是病非禪」啊。這是六祖惠能大師講的真實話。所以這裡講「住深禪定」,這個「住」啊不是住著的意思呀。我們佛門講的「安住」跟世間人的住著是不一樣的。你住著於深禪定當中這禪定也有限啊,不深啊。初禪天的這個禪定啊──離生喜樂定、二禪的定生喜樂定、再來離喜妙樂定、捨念清淨定,這個是色界的四禪定。這些都是世間禪啊。再來無色界的四禪呢,所謂這個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個世間的四禪八定,統統都不是禪宗講的禪定,也不是我們這裡講的禪定啊。所以不是住在定境當中、捨受當中叫住深禪定啊。都不會動、不分別,這個不是禪定。所以禪是什麼?明心見性而已啊! 六祖惠能大師講的:「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個才是真正的禪定。所以你念佛就是不著相,對內呢不起貪瞋癡,那叫內不動心。有人說這個佛號算不算一念啊?它算一念。所以呢念到後來連這個佛號也捨卻了。譬如坐船,到了岸了,那你總得下船。坐飛機也是一樣啊,到了目的地了,那你不可以還坐在飛機上面啊。那到了等於沒到,所以你念佛幫助你到達涅槃彼岸的時候,到了岸,這佛號就要捨掉。藥到病除,這個藥病俱亡,那你才真正恢復本來面目啊。所以現在外面的說他參禪,很多都是立相住心啊。參公案整天在想公案是什麼意思。想到了、碰到了一個境界,心裡面生起了情見了、生起了感受了,寫了一首詩,說點空、說點有,他就說他有見性了。長慶禪師三十年坐破七塊蒲團啦,七塊啊,我們現在你要坐破一塊都不容易啊,他坐七塊啊,那才開悟、才證果啊,你今天搭個遊覽車出去玩,看到哪邊的山啊、水啊,寫了一首詩,這樣就叫有意境,就叫開悟啊,你還早呢,見相生心;以為把動作放慢了,能夠觀察到自己的心念了,有什麼感受了,起了一些想法啦,這叫參禪,這不叫參禪,這個誰都做得到啊,還是立相住心,不能離念啊,所以黃檗禪師講啊,叫人啊,這個,捨卻境界容易,叫人離開這個妄心困難,「忘境猶易,忘心至難」,為什麼呢?就怕落空,所以,有些人聽到我們講經,啊!悟顯法師都講那個很空洞的東西,為什麼?他做空解啊,聽到大乘佛法,他害怕,末法很多這一類的學人,學淨土的,他聽到一乘的了義,他特別害怕,怕空啊,怕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呢?是他自己的問題啊,只要聽到講禪、講教,他就認為,你沒有念佛、你不老實,你這個講到空裡面去了,就丟了一句話,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所以心裡面還是著有啊,著有不能成就,念佛不是叫你著有啊,念佛為什麼叫這個兩邊不著,中道不存,說念佛是最上第一了義法,祖師大德讚歎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他是真正有憑有據的,有依據的,念佛的時候,你的心不起煩惱是不著有,佛號就是你本性的名號,是不著空,所以,在念的時候這一念心不落空、不落有、不落斷滅、也不起煩惱,那就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所以稱為中道第一義諦,中道第一義諦,所以說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這個道理啊,不懂的人呢,以為念佛就著有,以為參禪就住空了,所以有些學淨土的,他就毀謗禪宗,學禪的呢,就謗淨宗,互相謗,謗到後來呢,兩個都沒有成就,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了解實相是什麼道理?心性是什麼道理?所以啊,都是落到一邊去,所以這裡講的「住深禪定」,這是講的住在自性清淨的境界上面,《楞嚴經》講的性定,自性本定,《華嚴》呢,叫師子頻申三昧,也叫海印三昧,都有他的其他的名稱,都說的通,所以在定中能睹佛,悉睹無量諸佛,能夠見佛,這佛不是一般我們看到的化佛,這菩薩見的呢,是報佛,實報莊嚴土的,跟一般的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不一樣,所以他是見到這個報身如來,身相高廣,那身上呢─這個嚴飾瓔珞、莊嚴具,乃至光中能化佛,這個都是報佛啊,報身的。所以悉睹無量諸佛,這是大菩薩的境界。所以你們不要看了佛,看到了佛菩薩現前給你講兩句話,放光加持你,你就顛倒啦、你就高興了,那你就著相了,現在有很多學淨土的,學到後來,他念佛,確實有一點用功,但是呢?這個用功功夫也還不到家,見到一些瑞相,他就開始給人家預言啊、判斷啦,你會不會往生啦,你會往生、你不會往生啦,說誰有成就、誰沒有成就啊,誰是哪一尊佛再來啊,哪一個菩薩再來啊,講那些話統統都是假話,那叫鬼話連篇,鬼話連篇。所以,我們自己學佛的人,不要著在這個神通,這些奇特的境界上面,那你見佛才是真見啊。所以你看慧遠大師一生見極樂世界有三次啊,他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啊,可是呢,他見佛見到淨土,從來沒有跟人家說,就是在他臨終的時候說,善導大師造這個《觀經四帖疏》也夢見有出家人來指導他,都是極樂世界的菩薩啊,他也沒有跟人家說,只是呢,為了利益眾生,讓大眾生起信心,所以呢寫在他的《四帖疏》的序文上面,讓大家提起信心,為利益眾生哪,絕對不是為名聞利養,希望人家恭敬、人家讚歎說他有修啊,學佛的人,很多人,他不好世間名利,艷福他不要,他好清名,喜歡人家說他清高、說他精進、說他有修、說他不愛財、說他不搞名利,他好的是清名,說他很如法,你這麼讚歎他,他心裡面很高興,再窮他都高興,這個一樣都是執著,這學佛人的病啊,世間人的病呢?他是好樂錢財,那他沒有學佛啊,他認為錢財對他來說非常的重要,因為是他生活必需品啊,在這個時代,你買東西、坐車都是得用金錢,你要有住的地方,也是得用金錢交易啊,所以世間人看財很重,有了還想更多,那是世間人。學佛人呢?他雖然看財不重,但是他看名很重,我是指大多數。有一種呢,是外現清白,內私犯惡,表面上呢,他不好(ㄏㄠˋ),暗地裡、心裡面喜歡,所以既好名又好財,兩者他都要。那他如果是出家人那就不好了,喜歡人家讚歎他、又喜歡錢財,所以他佛法就會亂說。所以像你們在道場就要去檢點了,有一些法師他看到:唉呀﹗哪一個居士來了,歡迎你、歡迎你,好高興。為什麼呢?是歡迎他的錢,不是歡迎他的人,心裡面呢想到是錢來了,不是人來學佛了,學不學他也不管他,他不跟他講真話,他怕得罪他,得罪了施主,那他供養就沒有了。所以他佛法到處給你方便、到處給你開緣,這叫什麼?這叫裨販如來,出賣釋迦牟尼佛的袈裟,為什麼?明明不能做的事情他告訴你可以-巧辯。等到下了拔舌地獄的時候,這拔舌地獄很恐怖,把你的舌頭拉出來,拔舌。還有一種呢拉出來以後耕舌,什麼叫耕舌地獄呢?現在沒有古代的那個農耕用具,在古代講是說用這個牛犁田的器具耕你的舌頭-耕舌地獄。而且這個舌遍滿整個地獄,這個舌頭,看你怎麼巧辯。把佛法亂講,講錯,為了利養,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果報,講錯而已喔。顛倒說法,以非為是、以是為非,矯亂論議,把佛法亂說,這為了利益心、為了利益、為了名利,那這個就要注意了。這種道場不能親近,表面裝的再恭敬、再如法沒有用,為什麼?背地裡幹了壞事,像造這個假經的,你看他表面都很如法都不要錢、不要名,背後幹這個造假經的事情,這破壞大眾的法身慧命。為什麼?為了錢財、為了名氣啊!為了利養,造無邊的罪業。所以這種人你就要用佛經來看,這個當然絕對不會是得甚深禪定的,也沒有辦法見佛,他可以見鬼…下地獄去了。這個是破壞佛法,不會有成就,唯除五逆毀謗正法,你看這個後面的四十八願,第十八願有一條但書啊,不是說十念一定往生喔,你如果有毀壞正法、不信正法,那不能往生,毀壞正法如果你知道懺悔,可以往生,如果你不知道懺悔,一意孤行的話到死你都不回頭,那不能往生,絕對出不去三界,而且造假經這個罪非常的重,他沒有中陰身,世界上有兩種人沒有中陰身,什麼叫中陰身?就是等待投胎的時候。一種是非常善的人純善,死了以後神識直接生天或是往生淨土-純善的人。一種呢極惡的人,死了以後神識直接下地獄,這一入永入,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出不來。所以造假經的不是在地獄門前喔,是裡面喔!有人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喔,不是在門前,造假經的是在地獄裡面。你破壞佛教的典籍,破壞《乾隆大藏經》,那個果報絕對在地獄。而且呢誰都救不了你,為什麼?因為你根本沒有懺悔心。所以我們看到這裡你自己就要清楚,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做、不能贊助、也不能隨喜、不能有一個念頭去隨喜他,一個念頭都不行,何況是行為,還幫忙介紹,去哪裡可以請這一部假經,那你就有罪過了…共業啊,這個是真的。下面講的「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這個是大家的願望。為什麼呢?我們每一個人現在要到國外去,有沒有辦法一念頃就到了?都要坐飛機啊,想要回國也要坐好幾個小時啊。每一個人都想行動自由啊。那麼凡夫因為有色身、有欲望所以做不到。這裡的菩薩做得到,一念頃。佛經上講力士彈指,什麼叫力士彈指?就是說這個人非常強壯、非常有力,他一彈指、這個彈指、一彈指,一彈指當中有六十剎那,一剎那為一念,就是這裡講的一念頃,六十分之一,一念,所以他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呢有九百生滅,九百生滅。那麼菩薩於一念頃當中當然這是比喻作非常快的速度。我不是非得用力士彈指來形容,這裡就直接是照它的意思來說就是非常快的速度。能遍遊一切佛土。現在的人喜歡旅遊、喜歡出國,嘴巴說呢是去參學,實際上根本就是去玩、去到處散亂攀緣,心呢放不下不能安住。他的心遍遊一切佛土,人家菩薩是遊戲神通,他呢?是遊魂。到了國外,就瘋了,神就不見了,為什麼呢?他就放逸了,沒有安住在菩提道上。那麼菩薩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利益眾生,參觀學習,供養一切諸佛。菩薩去供佛不是一般人拿個香花、水果去供養如來,當然菩薩也有。可是呢他到那裡是去聽聞佛法,聽經聞法,乃至於其他的菩薩講經他也都去隨喜,甚至我們現在在講經,他也會來隨喜,不是只有跟佛學,只要能利益眾生的,他有時候去做影響眾。有的時候去做這個證法眾,證法就是證明佛說的法是真有此事。等等的這《華嚴經》上講的「十眾」,都是幫助眾生的。有時候他自己是當機,當機就是這一會所說的正好對他有好處、有利益的,他叫當機眾。有的時候呢是幫助佛教化的,或是去供佛的。所以這叫「遍遊一切佛土」。那麼看到眾生有需要幫助的,隨分隨力幫助,隨分隨力幫助。所以在現代有沒有佛菩薩在世間呢?我們依經典來看是肯定有的,肯定有的。但是你不要好奇務怪啊,看到哪一個人能夠現個神通,跟你講三世因果。以前有一個法師,他是真的有神通的,這法師在佛門裡面很有名,那我不講他是哪一個。手中給你看,還可以看你過去生,看得到,這是悟妙法師告訴我的,他也親近過他。看過去因果,去看的人都知道自己過去生造了什麼業,但是呢這個是不是佛門要提倡?這不是佛門要提倡的。要記得這個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的故事啊。他就是亂現神通,那麼被釋迦牟尼佛處罰,留到彌勒菩薩再來示現做佛的時候才能入滅。所以你看齋僧大會上,像這個賓頭盧頗羅墮尊者都有給他留個位子,他是受供養第一啊,應該是福田第一啊,福田第一。受天供養第一是迦留陀夷,福田第一是這個賓頭盧頗羅墮尊者。他就是隨意的展現神通,走在路上,有一個長者,他把缽放在他們家的頂樓上,非常高啊,那麼跟大家講這缽是七寶缽,非常漂亮的缽,跟這些修行人講:你們要是能拿得到的,這個缽送給你。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剛好經過,他聽他這麼一說,唉呀這簡單,手一伸就把缽拿下來了。那回去呢這件事情讓釋迦牟尼佛知道,佛就喝斥他:你這麼做跟外道有什麼兩樣?外道也有神通啊。所以你看現在在這個佛門裡面現這些神通的,是真是假姑且不論,但是呢肯定不是遵照世尊的教誨。也許他真的有本事,真正有能力,像有的去說給你開天眼,你給他交多少錢,他幫你開天眼,開天眼還是著相啊,沒有用啊。我們這個《無量壽經》讓你不著相、不要錢,他不要,他要交錢開天眼,可以看到天上、看到地下,看到也沒有用啊,還是得輪迴啊。天耳通,自己家裡的是非聽不夠,要聽到別人家去,還要交錢啊。他心通,想說做生意方便啊,知道客戶在想什麼,業績蒸蒸日上啊,交錢投資啊。統統都是貪戀世間呀,他不是真正在修行。結果呢自己貪瞋癡都沒有捨掉,整天想著唉我可以看到哪裡、我可以聽到哪裡。所以在古代南陽慧忠國師,那個時候有一個修行人,他也有神通,他有天眼通,那麼皇帝就要國師跟他比一比。南陽慧忠國師也是很厲害,他是禪宗的高僧大德。那麼慧忠國師他會分身,分身。這個人有天眼通啊,他就看到,啊!國師你在四川的哪一個市場去買東西,你又在哪裡又出現了,又到哪裡去,都講對了。那慧忠國師他就再現神通,他告訴他:你現在看看,你看得到嗎?他找遍了,因為他有天眼通,天上地下找遍了,看不到慧忠國師。為什麼?無心啊!無心他看不到,他說為什麼看不到呢?他說因為離你太近了,你看不到。為什麼?見性啊!性德不屬有相之物啊,所以一般神通沒有辦法見到,看不到。這古大德的公案啊、例子啊,就告訴我們不要好樂這些神通、好樂這些感應。你好樂了,你就上當了。不是佛要教給我們的,所以你看我們剛剛講的,為什麼他要他心通、他要天眼通、天耳通?都是為了名聞利養。乃至於神足通呀,那麼這些東西透過附身,這種鬼神的附身,我們之前講的這種妖通,鬼神的附身他都可能有這種神通。或是透過這個咒術,念咒語,他也會有這種神通。像密宗有一些咒語它是可以打開這些神通。但是呢不究竟,不究竟。不過這些咒語啊現在大多數都失傳了,大多數都失傳了。我聽說李炳南老居士早年學密宗的時候,他也有學過隱身咒。他在我們師父面前念了隱身咒。你們還看不看得到?還是在。所以呀這個就失傳了,咒語就沒效了。所以這些東西都還有,但是呢沒有上師傳給你,沒有人教你,你的發音不對,你的這個用法、念法不對,那沒有效果。不管有沒有效果,這個不是佛教真正要教給你的,你不是來佛門裡面學變魔術啊,你是來學怎麼成佛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你不要好樂神通,你好樂神通就跟外道一樣。所以像現在很多法師他迷了,跑到這個神通裡面去了。整天哪一個鬼神叫他去哪裡超度啊,去哪裡搞幾百場法會啊,他迷惑顛倒了,掉到這個裡面去了。人家說他很有修啊,有多少億的鬼神都皈依他啊,這個就迷惑了。我們學佛要做佛,不是要做鬼王,鬼王才需要幾億的鬼神皈依。那個學到後來因為沒有正知正見,沒有在看經典,沒有受佛法的熏習啊,後來就迷惑顛倒了,那是非常的可惜啊。我們也為他感到非常的悲哀呀!這個是現在佛門裡面很大的一個醜聞啊,不好聽啊。所以世尊教的我們自己要謹記、要奉行,不要被人家給騙了。因為這些人搞神通,就是利用你心裡面好樂的事情,你罣礙的。給你講一下愛情,講一些錢財啊!你到哪裡去可以賺多少錢,你將來跟你先生會怎麼樣啊?會多好?你到哪裡會交到多好的男朋友,多好的女朋友啊?統統都是講你愛聽的。這個東西啊,都是利用你罣礙,利用你的好樂,騙取你的錢財,騙取你的法身慧命。這是佛門的大賊,大賊啊。在這個佛教的用詞裡面,如果他是出家人,那就叫做賊住,「賊住」。我們是—正常的出家人叫「常住」嘛!他是「賊住」,「賊住」,那不跟賊住來往。所以像我們精舍都沒有這些外道典籍,聽鬼神附身的,在那裡行教化事,那真的是佛菩薩的話不聽,「鬼話連篇」啊!鬼神的話拚命聽,這個不對。我們這裡還是回到經文「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這是展現出菩薩心性極致的威力,在一念頃當中能夠到一切佛土。阿羅漢能夠到一個佛土、兩個佛土去參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菩薩能夠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供養佛,向佛請法,向佛學習。那麼下面講的「得佛辯才。住普賢行。」這裡得到佛的辯才,那麼安住於普賢行當中。普賢行,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普賢十願」。普賢十願呢,就是他的一個精神在哪裡?「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後面的「念念相續無有疲厭,身語意業無有間斷」,這是普賢菩薩的精神。所以我們自己要學習,你做一切事情,不要有這個間斷性。尤其是學佛,在佛門裡面學佛常常間斷。為什麼呢?讓你來道場,為什麼請你來,我們甚至現在是拜託你來。拜託你來,你都還不願意,還不曉得我們的用心。這間道場一樣,還是保持三不政策,不會改變的。不跟你要錢,不暗示你要給錢,不變相收費。那這裡只弘揚正法,弘揚佛法,弘揚正法。不搞世間名聞利養,不用這些世間典籍來迷惑大眾,不教大家錯倒用心。那希望你來道場,能夠真正的,把你這個世間的業習給除掉,這是道場給你的幫助啊。所以學佛你不要中斷,學世間法呢、不要那麼貪著。太貪著了,你一貪著,那你後面就有苦受了,甚至你現在就在苦,你都還不會覺得。不會呀!我很快樂、我很高興呀!這叫什麼─「苦中做樂」。真正明眼人看你是看得非常清楚,你整天在這個利養當中、名利當中。希望人家肯定你,希望人家認同你,你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的人,來到佛門裡面,你就能夠恢復了,因為釋迦牟尼佛告訴你,你本來是佛啊!不假修成啊!完完好好的一尊佛。不用向外求,不用聽別人的聲音,所以怎麼會沒有信心呢!那麼你能這樣諦信,你的業障就消掉了。所以這裡講的「得佛辯才,住普賢行」。什麼叫佛的辯才?辯呢,不是嘴巴很會辯啊!強辯、狡辯、鬼辯,這些都是世智辯聰。「世智辯聰」啊!增益邪心不能出離生死大難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世智辯聰沒有用。佛門講的辯呢,是明辯,他有般若智慧,有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從根本智、起後得智。這些智慧能夠辨別,能夠善說法。善說法「說」只是口上的行為,還有這個身的行為,意的行為都是說法。什麼叫說法?善巧方便,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你縱然給他講世間法,也是引他入佛門,這叫「得佛辯才」。那麼這些與會的菩薩,全部都得佛辯才,跟佛完全一樣,佛有什麼受用,他就什麼受用,得佛的智慧辯才。所以《華嚴經》講「若與如是觀行相應,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華嚴經賢首品》說的,發心就成佛,發心就跟諸佛如來完全一樣,但是行為還是要修正。所以大乘佛法講的是心,論心,也論事相。心事俱論,這才理事圓融,事事無礙啊,不是大乘只論心。大乘法要是只論心,現在很多喜歡鑽法律漏洞的,他不持戒,他就說:我大乘我只論心,我心好就好,不用持戒,照樣吃肉,照樣這個喝酒。照樣殺生,他說他持大乘戒,殺牠就是超度牠。等到你被殺的時候,能夠不起心動念、不害怕,那你再來說這句話。就像僧肇大師一樣,鳩摩羅什大師的徒弟僧肇大師,盜賊要搶村莊,他去制止那盜賊。他用刀把自己剖開來,當場剖開來把胸口裡面的器官,打開來給他看。他說:你不要搶他們,你搶我、我就這些。裡面的器官你要哪一個隨你挑。你有這種本事,那你再來談說你要吃肉,你談說你不要持戒。沒有這個本事,你就乖乖的守戒律,沒有特例的,這僧肇大師是神僧啊。鳩摩羅什大師也是神僧,他為了要翻譯《法華經》,那這個姚興派這個美女給他,他怕他跑掉。他為了把《法華經》翻完,接受了人家送的這些美女啊!他徒弟就很不服氣說:為什麼師父你又可以吃肉又可以美女相伴啊?他有一天就把大眾叫來,把一碗鐵釘當場吃下去了,「你們有我這個本事,可以」。那這個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功夫啊,所以後面的人,怎麼敢妄評祖師呢?不要說一根鐵釘了,你跌倒了、擦傷了,一個頭痛傷寒啊你都受不了,還一碗鐡釘吃下去,現在也沒有人可以吃鐵釘了。所以,學祖師,不要啊只學那個事相上學放逸的,學濟公吃肉喝酒,濟公在用功的時候,你怎麼不學呢?所以,道濟禪師講的: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你就跟著魔是一樣的,你不是佛弟子啊,所以這裡講,得佛辯才,就是得佛的智慧,然後住普賢行。下面講,「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這裡善能分別眾生語言,就是說他能善巧方便,分別眾生語言,這個眾生不是只有人道的眾生,人道的語言他通,中國人的語言通,外國人的語言也通,而且呢,他跟他講起話來都是地方話,我們現在講的地方話,就是他老家的用語,而且他是一音,等於是現場直接翻譯,他這個翻譯呢,不用另外的人來翻,不像聯合國開會,有好幾個翻譯,好幾種語言,不是的,他是話講出來你就直接聽得懂,你講什麼他也聽得懂,釋迦牟尼佛以及與會的這些大菩薩都有這種能力,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那麼還有一層意思,能夠知道眾生他的根器以及他要表達的意思,現代人詞不達意,想要表達有口難言,古人說:不學詩,無以言,正是此意,但是你碰到諸佛如來,不學詩,他也聽得懂,你心裡面,我看很多老菩薩過年到廟裡跪在佛菩薩像面前,嘰哩咕嚕的講了一大堆,佛菩薩都聽得懂,而且不會煩,你要是同時這麼多人來跟你講,唉啊,我多苦啊!又怎麼樣啊!你看你煩不煩,一個人都煩了;菩薩不會,用心如鏡,所以人家坐在上面當菩薩,我們在下面當凡夫,這個東西、這個神通,這個東西都是從甚深禪定起的作用啊,不是這個憑空得來的,都是道通啊,道通,不是妖通啊,有的有妖通的哦,他也會,也知道你在想什麼,你不用講話他知道,他知道你過去幾天做了什麼事,妖通,鬼神告訴他的,或是他能夠見到過去,你過去前幾天做了什麼事,在哪裡,他知道,有的是妖通,那這裡的菩薩是道通,所以,你跟他講話,不光是人道,外國人也是,乃至佛講經的時候,有這些動物在旁邊,狗、貓,這些動物,貓狗乃至這些蜎飛蠕動,佛在講經牠們聽得懂,所以有的都直接從惡道就超生,那佛通不通鬼話呢?鬼話他也懂,所以像這個經典裡面的咒語啊,其實就是鬼道的語言,很多都是沒有意思的,有一些是治病的,它也沒有特定的意思,有一些是鬼道的語言,像這個你們念的往生咒,它第一句就是皈依南無阿彌陀佛、皈依無量壽佛,它的意思,還是有意思,可是它是鬼道的語言,講給鬼聽的,楞嚴咒也是,我們看《楞嚴經》十卷,你看楞嚴咒才五會,它的語言比較簡單,用的字比較少,所以,這個是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那麼在我們中國有一位祖師,他可以做得到,普庵禪師,普庵禪師,他說的這個咒語,他會說咒語喔,他還可以跟動物溝通,那這個是真正大禪師啊,普庵印肅禪師,普庵印肅禪師,在佛門裡面的普庵咒就是他說的,他那個咒語啊,唸起來就像這個蟲鳴鳥叫,所以你們家裡要是有蟲子趕不走,你給他放普庵咒,牠會搬家、牠會離開,像叢林寺院,從前的叢林寺院,他都會放普庵咒,請這些蚊蟲螞蟻啊,請牠們離開,不然會傷害到牠,非常有效,到現在都非常有效,普庵神咒,那他也是神僧,有神通的,凡是這個被鬼附身的,或是得神經病的,還給他寫一張符─〈普庵到此百無禁忌〉,這個人他身上的鬼馬上就離開啦,所以,能夠說咒的,在佛經上記載最起碼圓教八地菩薩,他才能出陀羅尼啊,所以你看這些菩薩,前面講的,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這個都是最起碼是八地以上,那麼我們看到賢護等十六正士這都是等覺菩薩,所以呢,他得這些陀羅尼能夠善分別眾生語言是正常的,也就是基本配備,基本功能,菩薩的這個位次啊,他有,自然啊,他證道了,他就有這個功能顯現,所以這些菩薩不是一般的凡夫,那麼你們,一般世間人想要分別眾生語言,我知道啊,都是為了利益啊,貪瞋癡,就像我們剛才講的,花錢去買神通,買他心通,就知道客戶在想什麼,他的需求,現在世面上有很多書啊,教你心理學,去怎麼樣在這動作裡面去了解一個人,為什麼呢?為了都是自私自利,但是佛菩薩目的是要什麼,要能夠利益他。下面一句講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講了很多次,目的呢,教化眾生的目的就是在於這裡,就是要讓眾生能夠明瞭真實之際,這個眾生他過去生造什麼樣的業啊,什麼樣的人事環境,佛菩薩有能力馬上知道,知道以後呢,善巧方便度化他,所以以前的祖師,升座講經,不像我們現在,他一升座講經先入定,他不是馬上經本翻開就說法喔,先入定,入定幹什麼呢?不是坐在那裡涼快唷,哦─坐在那裡享受禪定的捨受的快樂,不是,他是在觀機,觀察眾生的根器,目的呢,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目的在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現在的,要是有神通的,他入定、觀機,看看怎麼把你的錢弄到自己的口袋裡面來,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免了,那個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還是弄錢,不然他要神通幹嘛,這個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他說:外道之所以顯現神通,目的都是為了要名聞利養,《涅槃經》說的。都是希望眾生啊,供養他、頂禮他,拜他做老師、當和尚,他從中謀取利益,從這個當中啊,去謀取利益,所以佛菩薩跟眾生的用心不一樣,所以他分別眾生語言,語言只是講的口業,所以包括從口業,他能善分別,包括他的身業、意業,他都能善分別,善於分別、善於觀機,善於觀機啊,就是希望眾生明心見性,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他不用世間法,用世間法也只是引你入佛門,不是真的要給你世間法,所以我們上一次講的,這個六波羅蜜落實在你的生活上,這個你要去了解啊,不是讓你貪著你的家庭,讓你放不下,這個不是佛法,佛法是教你放下,教你捨離你的煩惱,這個才是佛法,現代的人從小就煩惱重啊,那個小孩,小啊,不能講啊,你講了,瞪你啊,瞋恨啊,現在瞪你,將來他就報復你,所以業障重,意見多、想法多、看法多,這都是業障啊,現在的小孩,都是一言九頂啊,講一句他頂九句,你都還沒講完,他已經頂完了,頂的速度還非常的快,這業障深重之相,那麼菩薩呢都能夠化導啊,所以你要用佛法來教你小孩啊,用《弟子規》沒有效啊,末法,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啊。末法什麼法門最契眾生的機啊,淨土法門,是佛法才能幫助眾生啊,小孩子意見多、業障重,業障重你要用佛法來消,我沒聽過世間法可以消業障的,讀《四書》、《論語》、《弟子規》、《感應篇》、《了凡四訓》,這個消不了業障,越讀業障越重,為什麼,這知見啊,佛法是消你的邪知邪見,越學你的我越小、越學你的我越淡,那這個就是業障消了,不是學到後來,我執我見,我是老修,你們都不如我,你們要聽我的,這個就越學啊,業障越重,相反的。不是佛教的問題,是他沒有學好,沒有人提點他,他自己呢,也不努力、也不上進,以為看了個經,學了一點經教,有一點心得了,他就想要出來當和尚、當老師,當指導教授了,這都我執我見啊,現代的人沒有師道啊,沒有尊重古德,看了一點書,打了一些妄想,而且不切實際的妄想,就敢寫一篇心得,說他是什麼宗的心要,我們看了覺得很可笑啊,非常可笑,還有人說研究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怎麼研究呢?無生法忍是用證的,沒有辦法研究啊,研究那個是文字學人啊,知解宗徒,沒有辦法契入啊,所以這裡菩薩目的是在於開化眾生的真實之際,那麼這一句意思還沒有講完,我們留待下一個禮拜啊,再來作說明,這非常的重要。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