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悟顯法師菩薩戒正說精華~順佛性故,稱性行持


要是不明戒體,後面就沒有辦法行持,縱然行持,也像中峰禪師所講:「縱有功行。亦成虛設。以不順佛故。」因為跟真心本性不相應。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條條稱性、條條具三聚淨戒,所以講:「稱性三聚淨戒」。所謂「稱性攝善法戒」、「稱性攝律儀戒」、「稱性饒益有情戒」。實際上,三聚淨戒本來就稱性,

但是現在的人不達此理,以為有惡可斷、有情可攝,所以加「稱性」這兩個字。其實是自己被情所攝,所以認為有情可攝、認為有善可修,所以都不稱性。所以要懂這三聚淨戒。一旦起一毫思量、一毫分別計度,即落「有」邊,即被魔攝。你不是攝眾生,而是為情所攝持,那你僅是個凡夫,怎能說自己行的是三聚淨戒。為什麼叫三聚?因為能聚一切功德法,故名三聚。所以學佛人要知道,須從心地下手,

這「心地」不是現在打妄想生生滅滅的妄心,不打妄想的那個也不能算是,因為妄想與非妄想,還是能所對待。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告訴惠明和尚:「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這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六祖大師向來用直指法,不是叫他參,參究還要一陣子才開悟,惠明當下開悟,受六祖印證,所以六祖是直指法。在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中也是這麼說的。黃檗禪師是六祖的徒孫,他講六祖當初怎麼指示惠明上座的。所以不思善不思惡,不生妄想亦不落非妄想,這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就像一顆玻璃珠,它能夠現種種色,

能夠映現它以外的色相在這珠上,若說這珠是黑,那只講對了一半;說這珠離黑,離開了黑,那也是講對一半。因為不見珠體本自清淨,所以落於善、落於惡,就像黑、非黑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用玻璃珠的方式比喻就能清楚了。再舉個比喻:

鏡子照萬物,大家每天都要照鏡子,尤其現在有些愛漂亮的,每天都在照,現在連男眾都要照鏡子,那照一照,看能不能照見本心?鏡子現相,相是在鏡中?還在鏡外?這不是叫你參。是要知道鏡光本淨,要能夠看到這鏡子有照的能力,而不在於即相或離相,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達摩祖師乃至神會荷澤禪師用的直指人心的方式,這才有指到心源。

像禪宗的洪州宗,就是馬祖道一禪師用的方法,不管是「即心即佛」、不管是「非心非佛」,都只是善巧方便而已。成佛須是見性,須了心地,從這根本修。真正指示心源,就像六祖惠能禪師對惠明和尚所說的。

學佛,不要想從五戒、十善修下手,那樣修到後來,頂多是個人。既然想要成佛,那還想保個人身幹什麼?這就叫「偷心不死」。又想要求生淨土,也想要保個人身,這叫「抱樁搖櫓」,根本沒有辦法前進,永遠無法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就是因為心裡還妄想:「自己這一生要是沒成就,來生還能得個人身」。這話聽起來好像很保險,實際上,這話最不保險。這就是貪戀世間的心還在。

要念佛、想成佛,對這世間必須通身放下,連放下都不可得,要內捨、外捨、內外俱捨,一切放下,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不管是什麼形相,是出家相、是在家相、是男相、是女相都一樣。就好像車匿,車匿是釋迦牟尼佛的車伕,他悟得真性後,「不移賤稱」,還是叫做車匿。所以,悟得本心者,平平常常,沒有一絲毫特異之處。所以曹洞宗講《五位君臣頌》,到最後「折合還歸炭裡坐」,就是平平常常的,

也沒有所謂放光透亮之事,這是真正的見性。所以,人家問祖師:「什麼是道?」祖師云:「雲在青天,水在瓶。」還是一樣的。就像春天到了,花自然開,一樣的意思。學佛是以明心為要,任何一宗都不離這原則,《梵網經》也是如此。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  全集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