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戒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黎。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授戒。若無七遮者得與授戒。若有犯十重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長受戒益。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一條是「為利作師戒」。是說:為了名聞利養去與人說法,與人作師。在現代,在家、出家人都要注意、要知道,哪一些出家人是為利作師,也就是他去「為外道邪見人說戒」。
所以在菩薩戒講座一開始的時候就對大眾宣告:「戒」是無上之寶,絕不為外道惡人邪見人說。因為我們菩薩戒的影音視頻、電子書都有放在網路上,但絕對不是針對這些人而說,若你是外道邪見人,縱然聽到,也不會得戒,你無法從中得法益。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如果佛弟子有信心,想要受戒。「菩薩與他人作教戒法師者。」見到要受戒的人,「應教請二師」二師,一個是可見師,一個是不可見師。「不可見師」就是指請釋迦牟尼佛為得戒和尚,文殊菩薩為羯磨和尚,彌勒菩薩為教授和尚等菩薩僧來作師傳戒:「可見師」就是指現場傳戒的三師和尚,可見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因為佛菩薩有神通,他知道,所以不用問。所以一定是你的得戒和尚來問,或是羯磨和尚來問「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授戒。」如果現身有七遮罪的,那就不能授。「若無七遮者得與授戒。」如果他沒有犯七逆,就可以授。
在《菩薩善戒經》從德行上來說,還要問十種事,如果你具足了方能受戒。第一、具三戒不。就是五戒十戒及具足戒。二、發菩提心不。三、是真實菩薩不。四、能捨一切內外所有物不。五、能不惜身命不。六、能於貪處不貪不。七、能於瞋處不瞋不。八、能於癡處不癡不。九、於畏處不畏不。十、能隨我所受一切菩薩戒不。皆應回答能爾。所以傳戒要傳得圓滿,要先問七遮,後問上十德方能受戒。如果是傳在家菩薩戒,十德中除第一德,其餘的九德都要問。
從第十德來看菩薩戒,是不可以揀擇受的,應當具足受一切菩薩戒,才是如法,現在的如果戒場或是戒師教你揀擇受戒,這是不正確的,這一點大家要知道。
「若有犯十重戒者。應教懺悔。」如果同修有犯十重戒的,自己要懂得懺悔,同修也要勸勉他懺悔。如果你是人家的和尚,看到弟子有犯十重戒,也應教懺悔。當你們在拜八十八佛時,其實八十八佛的經文當中都有,那都是教怎麼發露懺悔。對於求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真正的懺悔,不光只是心理上要懺悔、要轉變,事相上也要如是行持,因為理事不二。必須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知道犯戒會遭果報,並且「苦到禮三世千佛」,要在佛前求哀懺悔,必須得見好相。或是「一七」,一個七;或是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要見什麼好相呢?所謂「好相者。佛來摩頂」,佛會來撫摸你的頭頂,給你加持。 「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只要有見到這些現象就算是好相,「若無好相。雖懺無益」,如果見不到這些好相,雖然懺也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如這個人有七遮罪,他想受戒,那他必須要得好相,否則即使參加,現身也不能得戒;如果有犯十重戒,也要得見這個好相,不然再去參加增益戒也沒用。有很多人想:我再去參加增益戒。實際上他並沒有得好相,再去參加也只是多磕幾個頭而已,也很好。如你再去的時候懺,要得見好相,方能得戒。你不要聽到必須見好相,就刻意去求,刻意去求會著魔,因為你著相。所謂「佛來摩頂」,則是開明本性,知道佛跟我是不二,名為「見好相」。「見光見華」,「光」則是自性的般若智慧;「華」則表六度萬行,這些才算是瑞相。你心裡知道罪性本空,並非實有,知道自性本自清淨,這就是佛來摩頂,授予頂法,所以叫《大佛頂首楞嚴經》。也是告訴你,你跟佛的頂本一模一樣,都是無見頂相,因為眾生本來是佛,都不自見其頂,所以每個眾生都有無見頂相,「摩頂」是告訴你這個意思,這就叫「見好相」。你不要在那裡著相地求,天天看、天天想,看佛要不要來摸摸你的頭,結果招感來的是你的冤親債主,惡鬼惡神來捉弄你、來擾亂你, 所謂摩頂、見光或花都是很自然的,你只要清淨心懺悔就能得見;不能得見,那你要作觀,業障才能懺除,所謂「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這才是真正的懺悔。你要求懺悔,就要端坐念實相,再重的罪都能消。如果不能會相歸性,不能銷歸自性,雖懺也無益,所做的都是無益苦行,是人現身也不得戒。
「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如果是犯四十八輕,只要找一位聽得懂你話的人懺悔。你不要跟你家的小狗、小貓講,這沒有用。「對首懺悔。罪便得滅。」最好找懂戒律的人去懺,因為他才能告訴你,你錯在哪裡,你才能不要再犯。有時候你沒錯,你自以為錯,所以講「對首懺悔」,是兩個人,你是一個,另外一個是清淨的,沒犯的,你去向他懺悔,這叫對首懺。「不同七遮」,犯四十八輕罪不同於七遮罪要見好相,因為他可能只是起個心、動了念,若真的做了,那就算是犯了前面的十重戒。前面的「燒山林木」,或是「瞋打報仇」,或把你的仇人殺了,這些都算犯了前面的十重;如果只是起個意念呢?那你就趕快迴光返照,或是責心懺悔也可以,自我懺悔,責備自己:怎麼可以起這種邪念、惡念,如果真的控制不住,把工具都準備好了,那你就要對首懺。所以要知道怎麼懺罪。「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跟你講戒的人要教你怎麼懺悔。我們教你的是直接觀「業性本空」,這方式消業最快,直接念佛,一切不管,業自然就消掉了。也勸大家都要拜八十八佛,能夠消你無始以來的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消滅。念楞嚴咒也是一樣。
「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如果不懂大乘經律,何者是犯輕,何者是犯重。一般人以為犯輕沒關係,犯重比較嚴重,實際上這是不解第一義諦之人,他錯解或是根本不解,作為戒師不解真如實相,那他就不能為人傳戒。「不解第一義諦」,佛有規定:你如果只講戒相,不傳戒體,這種人不可以講戒。
「習種性。長養性。」「習種性」是十住位的菩薩,多修空觀,少修假觀。「長養性」跟「性種性」都是指十行位的菩薩,多修假觀,少修空觀。「不可壞性」是十迴向位的菩薩,多修中觀,少修空、假二觀。十地是「道種性」。「正法性」就是指佛。十地裡面,從初地到第六地,是修有相觀多,無相觀少。從第五地到第七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七地以後到第十地純「無相觀」。佛則一切都圓滿了。所以你如果不解其中怎麼修行,那就不可以作師。「其中多少觀行出入。」所以要告訴你這當中什麼觀多?什麼觀少?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是講修四禪定的次第的行法。這一句「一一不得此法中意。」真的翻譯得很好,所謂「解」這些法,不光是解文字、解名相,必須還要識得文字中的義趣,不能只看文字表面意思,不能只著文字相,所以佛說要能「得此法中意」。
經云:「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如果你明明不解其意,卻因人家讚歎你,人家恭敬你,人家覺得你很有修,覺得你戒持得很好,請你去講戒,你也不管他是不是正法正見、是不是外道?即使你知道他的場所都在提倡那些世間法,你也去他那裡為利作師。其實你內心就是因為人家讚歎你持戒持得好,很有修,是律宗的祖師、是大德才去的。這就是為名聞,圖清名。這就是不懂「光明金剛寶戒」,才會持戒到最後,犯了這離譜的墮落行為。不能因為人家供養你大紅包、包幾千萬給你、幾億給你,甚至供養一間道場給你,你心中就為了利養、為名聞就去說戒了。別說你對於戒律不懂,縱然你懂,也不能為外道惡人說。
「惡求多求。貪利弟子。」你為了利養,為名聞,心中貪欲熾盛,認為:「到處戒傳下去,自己戒子就很多,天下都是我的戒子」,這就是貪心。如果你像少林寺的福裕禪師一樣,那就可以,曹洞宗的祖師─福裕禪師,他住持少林寺,是一代高僧。天下有三分之一都是他戒子,在元朝時候,他是真正明心見性的祖師,他傳戒說戒當然沒有問題。可是,如果你不解經律,也不會修行,想的是:希望多一點人來供養,多一點人來護持,這就是心中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不懂裝懂叫「詐現」,你詐現自己通宗通教,在講台上、戒壇上胡說八道。「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不光是自己騙自己,自己修行不會成就,更是欺騙他人,也讓人不能成就。目的是騙人家的恭敬、供養,牟取這些名利。
所以在佛門裡要會看,哪一些人是貪名圖利在做這種敗壞佛教的事情。他們根本也不管請他的人到底是不是正知正見,是不是如法。即使對方是在提倡人間佛教、講世間法、學《弟子規》、《了凡四訓》……行這些不如法的單位,人家請他,他也去,這就是為利養故,為名聞故,貪利弟子,詐現解經,為外道惡人邪見人說戒。正犯了這「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所造的是菩薩惡作罪。
為那些外道惡人、邪見人說戒者,犯菩薩惡作;若為利養故去說,也是菩薩惡作,這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們遇到外道邪見人,他不信佛法,你就不能為他說戒,不然他會毀謗正法。既害了他,也毀壞了佛法,這點比較偏重在出家人,因為一般會請講戒的,都是請出家人去講,那身為出家人就應當小心,自己到底懂了多少、學了多少,如果不懂或是你真懂,你也不能為外道去說戒,更不能為利養。反正不管你是什麼理由,或是發什麼好心,佛告訴你不能為外道惡人說戒就是不能說,所以要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