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宗鏡錄 卷四─3

 





宗鏡錄卷四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二心。總有幾種。


答。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道。一畢竟空道。二分別好惡道。


若畢竟空道。尚不得一。何況說多。若分別好惡道。理從義別。事乃恆沙。


且約一心。古釋有四。


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


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是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


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


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


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


故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經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


經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相。後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


又古德廣釋一心者。望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


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


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恆不動。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


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華嚴經云。皆一心作。論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諸教同引。證成唯心。


云何一心而作三界。有三。


一。二乘謂有前境。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謂真諦之一。或謂由心轉變。非皆是心。


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簡無外境。故說一心。


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


是知凡聖二法。染淨二門。無非一心矣。


又此一心。約性相體用本末即入等義。更有十門。


一。假說一心。則二乘人。謂實有外法。但由心變動。故說一心。下之九門。實唯一心。


二。相見俱存。故說一心。此通八識。及諸心所。並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習力故。變現三界依正等報。


三。攝相歸見。故說一心。亦通王數。但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


四。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


釋云。攝相歸見者。唯識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凡作論有三義。一者立義。即初句。二者引證。即第二句。三者譬喻。即下二句。所緣緣論云。內識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意云。內識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識。故結云。諸識唯內境。相為所緣緣。理極成也。則非全無相。相全屬識。故云歸見。


攝數歸王者。如莊嚴論偈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釋曰。自界。謂自阿賴耶識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汙。應求遠離。所以論偈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


五。以末歸本。說一心。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經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六。攝相歸性。說一心。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


七。性相俱融。說一心。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辦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


八。融事相入。說一心。謂由心性。圓融無礙。以性成事。事亦鎔融不相障礙。一入一切。一一塵內各見法界。天人修羅不離一塵。


九。全事相即。說一心。謂依性之事。事無別事。心性既無彼此之異。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一等。


十。帝網無礙。說一心。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復有一切。重重無盡。皆以心識如來藏性。圓融無盡。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觀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時處。皆帝網故。如漩洑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不離幻色即見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於一境內一切智。於一智中諸境界。只用一念觀諸境。一切諸境同時會。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漩洑者。水之。漩流洄洑之處。一甚深故。二迴轉故。三難渡故。法海漩洑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難窮初後。三聞空謂空。聞有謂有。則沉於漩洑。若不了斯宗。難超有海。隨善惡之浪。漂苦樂之洲。不遇慈航。焉登覺岸。


如偈云。真如淨法界。一泯未嘗有。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隨染緣成六凡法界。隨淨緣成四聖法界。六凡法界者。一天法界。二人法界。三修羅法界。四地獄法界。五餓鬼法界。六畜生法界。四聖法界者。一聲聞法界。二緣覺法界。三菩薩法界。四佛法界。眾生於真性上。以情想自異。則六趣升沉。諸聖於無為法中。以智行為差。則四聖高下。然凡聖跡雖升降。縛脫似殊。於一真法界之中。初無移動。


又依華嚴宗。一心隨理事。立四種法界。


一理法界者。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


二事法界者。界是分義。一一義別有分劑故。


三理事無礙法界者。具性分義。圓融無礙。


四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分劑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以此十法界。因理事四法界。性相即入。真俗融通。遰出無窮。成重重無盡法界。然是全一心之法界。全法界之一心。隨有力無力。而立一立多。因相資相攝。而或隱或顯。如一空。遍森羅之物像。似一水。收萬疊之波瀾。入宗鏡中。坦然顯現。


又有所入能入。二種法界。如清涼疏云。先明所入。總唯一真無礙法界。語其性相。不出事理。


隨其義別。略有五門。一有為法界。二無為法界。三俱是。四俱非。五無障礙。


然五各二門。初有為二者。


一。本識能持諸法種子。名為法界。如論云。無始時來界等。此約因義。而其界體。不約法身。


二。三世之法差別邊際。名為法界。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悉無有餘等。此即分劑之義。


二。無為法界二者。

一。性淨門。在凡位中。性恆淨故。真空一味。法無差別故。

二。離垢門。謂由對治。方顯淨故。隨行淺深。分十種故。


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二者。

一。隨相門。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並八無為。此十六法。唯意所知。十八界中。名為法界。

二。無礙門。謂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然其二位。恆不相雜。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迴向品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此明事理無礙。


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二門者。

一。形奪門。謂緣無不理之緣。故非有為。理無不緣之理。故非無為。法體平等。形奪雙泯。

大品經云。須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此之謂也。

二。無寄門。謂此法界。離相離性。故非此二。又非二諦故。又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離。

解深密經云。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非無為非有為等。


五無障礙法界二門者。

一。普攝門。謂於上四門。隨一即攝餘一切故。是故善財。或睹山海。或見堂宇。皆名入法界。

二。圓融門。謂以理融事。故令事無分劑。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以事顯理。故令理非無分。謂一多無礙。或云一法界。或云諸法界。然由一非一。故即諸。諸非諸。故即一。乃至重重無盡。


是以善財暫時執手。遂經多劫。才入樓閣。普見無邊。皆此類也。上來五門十義。總明所入法界。應以六相融之。二明能入。亦有五門。一淨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證得。五圓滿。


此五於前所入法界。有其二門。

一。隨一能入。通五所入。隨一所入。遍五能入。

二。此五能入。如其次第各入一門。此上心境。二義十門。六相圓融。總為一聚。無障礙法界。


百門義海云。入法界者。即塵緣起是法。法隨智顯。用有差別是界。此法以無性故。則無分劑。融無二相。同於真際。與虛空等。遍通一切。隨處顯現。無不明了。然此一塵與一切法。各不相見。亦不相知。何以故。由各各全是圓滿法界。普攝一切。更無別法可知見也。


經云。即法界無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如是。更無別法可知見者。云何言入。以悟了之處。名為入故。又雖入而無所入。若有所入。則失諸法性空義。以無性理同故。則處處入法界。前約情智凡小所見。隨染淨緣成十法界者。即成其過。今依華嚴性起法門。悉為真法界。若成若壞。若垢若淨。全成法界。如經云。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者。古釋云。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