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禪宗
以下講到禪宗。
三、禪宗......
六祖下。二禪師。
禪宗由西天初祖大迦葉尊者傳至二十八代菩提達摩大師。
菩提達摩大師為東土禪宗的初祖。
六傳至慧能大師,都是單傳。
六祖以下得心印者有四十三人,四十三人中能使
法統綿延不絕的有兩支,那便是「南嶽讓。青原思。」
即此所指的兩位禪師。
南嶽讓。青原思。
懷讓禪師,金州人,俗家姓杜。十五歲上,依荊州玉泉寺
弘景律師出家。慧安法師知道他的機緣所在,啟示他直詣曹溪,參六祖慧能大師。
能大師一見,劈面就說:「什麼處來?」
曰:「嵩山來。」
六祖又問:「什麼物?恁麼來?」
懷讓禪師答不出,經八年後方悟。
便對六祖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問:「還可修證也無?」
懷讓禪師曰:「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
六祖說:「即此不染汙,是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懷讓禪師豁然契會。
六祖又說:「西天般若多羅尊者曾經有預言說:『在你座下,有一馬駒,踏殺天下人。』你記在心中,不必說出。」從此在六祖座下服侍十五年,而後才分支出去。
便是「南嶽讓」。
接著講「青原思」。「思」是行思禪師。
青原是山名,山在江西吉州。行思禪師得了六祖心印後,講道於青原山,所以稱「青原思」。
行思禪師是吉州安城人,俗家姓劉。童年時代就落髮、出家。
出家後,他沈默寡言,和眾人不同。後來聽人說曹溪法席盛況,於是前去參訪。一見面,就問六祖說:「要如何才可以不落階級?」
六祖曰:「你做什麼功夫?」
行思大師答覆說:「連聖諦第一義,我亦不為。」
六祖又問:「那你在什麼階級呢?」
曰:「聖諦尚且不為,還有什麼階級呢?」
六祖聽了思大師的答覆後,認為他是稀有的法器,根器銳利無與為比,以行思禪師為首座。
有一天,六祖大師對行思禪師說:「禪宗向來都是衣、法雙傳,師資輾轉授受。你現在接了傳承,不患人家不信。
我因為衣的關係,遭到很多凶險,如果再傳下去,競爭必定更甚於前,所以現在將衣留鎮山門。至於法,你既已經得法,你可分化一方,不要使其斷絕,往青原去教化。」
這便是「青原思」的由來。
南嶽下。一馬駒。
五嶽中所謂南嶽衡山,是在湖南省境內。
懷讓禪師離開了曹溪以後,在唐朝武則天當政的末年,去到衡嶽,住在般若寺行道。
距離般若寺不遠,有座廟叫傳法院。傳法院內有位沙門法號「道一」。
他不問俗事,經常坐禪。懷讓禪師知道他是法器,因而就親自跑到傳法院,問道一禪師說:「大德坐禪,圖個什麼?」
曰:「為作佛。」
懷讓禪師沒回應他的回答,只低下頭來拾起一塊磚頭,在石階上磨。道一禪師看到這舉動,就問懷讓禪師說:「磨磚幹什麼?」
懷讓禪師回曰:「磨作鏡。」
道一禪師說:「磚頭哪能磨成鏡呢?」
懷讓禪師回答道一禪師說:「是啊!我磨磚,不能作鏡,那麼,坐禪又豈能成佛?」
道一禪師問:「坐禪既不能成佛,如何才能成佛呢?該如何才對?」
懷讓禪師說:「就像駕牛車,車不動,是該打車?還是打牛?」
道一禪師沒回答。
懷讓禪師再開示:「你要學坐禪?還是要學作佛?」
「若是學坐禪,禪不是坐臥可入。若是學作佛,佛沒有定相。
於無住法中,不應生取捨心。若是想以執坐相來成佛,是殺佛,若執坐相,根本不達其理。」
道一禪師聽了開示,心地豁然開朗,如醍醐灌頂。
再問:「如何用心,才能契入無相三昧?」
懷讓禪師說:「你學習心地法門,如同播種,我說法要,如同下雨。因緣成熟,即得見道。」
道一禪師說:「『道』不是色相,怎麼能見呢?」
懷讓禪師說:「心地法眼能見道。無相三昧也一樣。」
道一禪師問:「道有成就與敗壞嗎?」
懷讓禪師說:「若依成壞聚散而見道,不是真見道。」
最後懷讓禪師說偈:「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道一禪師開悟後,侍奉十年。
讓禪師座下入室弟子有六人,但唯有道一禪師密受心印。
道一禪師,俗姓馬氏,所以說:「南嶽下。一馬駒。」
「駒」是良馬、駿馬的意思。意思是讚歎道一禪師。
踏殺人。遍寰區。
馬祖道一禪師是四川漢州人。
馬大師的相貌奇異,牛行虎視,舌頭伸出來,能覆蓋鼻頭,腳板下有兩個輪相。
自幼就依止資州唐和尚落髮、出家,在渝州圓律師座下受具足戒。
唐玄宗開元年間,坐禪於傳法院時,遇懷讓禪師,發明心地,侍奉懷讓禪師達十年之久。
後來去到江西南康龔公山,開元精舍,大弘禪道。
嗣法門人遍布於天下,所以說:「踏殺人。遍寰區。」
「寰區」就是指天下、人世間。「踏殺」比喻去除煩惱。
青原下。一石頭。
「青原下」是指青原山的行思禪師。
「一石頭」是指石頭希遷禪師。
希遷禪師是行思禪師的門下,所以說:「青原下。一石頭。」
石頭希遷禪師,廣東省端州人。過去文人用的文具中有所謂端硯,就是出於這個地方。
俗家姓陳。母親懷他的時候,就不吃葷腥。
嬰兒時代,從來沒有哭鬧。十幾歲,就直入曹谿,參禮六祖,六祖收為弟子,但還沒有受具足戒,六祖就圓寂了。
在六祖未圓寂的前幾天,希遷和尚問六祖:「和尚百年後,希遷將依附何人呢?」
六祖說:「尋思去!」六祖圓寂以後,希遷和尚經常選擇寂靜地方靜坐。
有一位長老問他說:「你師父已經不在,空坐有什麼用?」
希遷和尚說:「我遵照師父的遺命,靜坐尋思啊!」
那位長老說:「你師父是叫你尋找行思和尚去,不是叫你枯坐在這兒。行思和尚現在吉州。你的因緣在他那裡,你誤解了,卻在這兒空坐,糟蹋光陰。」希遷和尚於是往吉州青原山靜古寺,參禮行思禪師。
經過幾番對答,許為入室弟子。
唐玄宗天寶年間,往衡山之南寺,大闡宗風。南寺的東邊有大石頭,形狀如臺一樣。希遷禪師就在石頭上結草為庵,作起居室,因而遠近的禪人,皆喊他為石頭和尚。
石頭路。滑似油。
江西馬祖大師座下有一位鄧隱峰禪師,曾經向馬祖告辭下山。
馬大師問:「要到哪兒去?」
回曰:「石頭去。」
馬大師說:「唉!當心,石頭路滑。」
鄧隱峰說:「杆木隨身,逢場作戲。」等到了石頭和尚處,繞了禪牀一帀,振錫一聲,問:「是何宗旨?」
石頭曰:「蒼天!蒼天!」
鄧隱峰竟無從措辭。只好回到江西,馬大師說:「你再去見,他道「蒼天,蒼天」,你便噓二聲。」
鄧隱峰又去了,繞禪牀而振錫一聲,問:「是何宗旨?」
沒想到,石頭和尚噓了兩聲。鄧隱峰無語,只好回到江西,告訴馬祖。
馬祖說:「老早告訴你,石頭路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