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七】 (精彩節錄)
要怎麼攝心受持戒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佛說:阿難你問要怎麼攝心?今我先說入三摩地的修學妙門。要修菩薩道就「要先持此四種律儀。」也就是戒淫、殺、盜、妄,持得清淨,自然不會產生一些枝葉煩惱。因為四重戒是根本戒,從戒淫殺盜妄而衍生出其他的這些戒律來對治其他的煩惱。這四重是根本,所以說先持「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其他的枝葉。「心三口四。」「心三」就是指貪瞋癡,「口四」就是指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些都是枝葉,貪瞋癡是屬於大煩惱,今天從心地上去銷除淫殺盜妄,乃至一念不生; 從根本銷除,枝末自然就無所生,所以說「心三口四。生必無因。」「生必無因」就是沒有生起之因。
所以佛說「如是四事若不遺失。」所謂「不遺失」就是你能持守得好。你心尚且不著色香味觸,又怎麼會產生一切魔事?因為一切魔事皆由著塵境而發生的。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咒。
「現行」容易去制服,但是多生餘習不好除滅,就像器皿:盤子、杯子、裡面盛了髒東西,雖然把髒東西倒了,裡面還有臭味,所以必須要有洗滌之功,也就是說:你即使沒有「現行」,但是你還有煩惱習氣,所以要徹底把它除滅。因為無量劫來淫、殺、盜、妄習氣種子在藏識當中非常地深,非常地堅固,一般觀照之力很難去攻破它。必須藉由佛的心印秘密神咒,用咒力把它除斷。所以才說「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無上神咒。
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這個咒是無為心佛所說,所謂秘密心印,非同尋常,跟一般的咒不一樣。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摩登伽跟阿難有歷劫的恩愛習氣,一聽聞楞嚴神咒就「愛心永脫。」即「成阿羅漢。」摩登伽她是淫女,「無心修行。」這神咒它的功效尚且如此,何況你們在場聲聞弟子,真的發心想要成佛,是真正想要修行求最上乘的人,這是有辦法的。所以說「神力冥資。速證無學。」如來的神力冥冥中加持你,資助你,那自然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說「決定成佛」,你們這些聲聞人或是一般的人也是一樣,佛說就好像「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灰塵順著風那就沒有阻礙,如果是逆風那就有阻礙。「塵」是灰塵。你在順風處揚塵,就不會撒到自己身上,就沒有任何的阻礙,也沒有任何的損害,所以叫「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
這是講誦咒,在末世有要坐道場的,要「先持比丘清淨禁戒。」先持戒清淨,需要「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如果不遇真正持戒的,那你這戒律就學不好,「汝戒律儀必不成就。」這裡主要是指好的同參道友,但是你不能依文解義,說一定是律宗的,不是這樣看;佛是講戒清淨者,什麼叫「戒清淨者」?佛門的第一清淨戒就是要明了光明金剛寶戒,這就是戒清淨者,不是只有持「有相戒」,而是你要先有正知正見。為什麼佛這裡要先講戒?就是防止這個人知見不正,跟著知見不正的人學是沒有辦法成就的,《涅槃經》上說:「善男子!如來戒者,無有因緣,是故得名為究竟戒。」又說:「戒復有二:一、聲聞戒,二、菩薩戒。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
又說:「性能持者,眼見佛性及以如來。」從這裡的經文我們就知道大乘菩薩戒的重要性,所以《楞嚴經》上說的持戒清淨,是要持大乘菩薩心地戒,而不是聲聞戒,若只持聲聞戒則不能見性,也不算真實清淨。
還有這裡講持戒清淨,也不是特別指學律宗的人,而是要能解大乘,能修學大乘這個才是戒清淨者,《涅槃經》說:「一乘者名為佛性」,一個學佛人的行持能與佛性相應才能算是真實清淨。
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閒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後結界建立道場。
一般來說「戒成」以後,什麼叫「戒成」?你要入道場,你是向清淨比丘求戒。就有點像閉關修行,你先發心受戒,或受五戒,或受八關齋戒,一般在閉關的時候,或佛七,會傳受一堂八關齋戒,又持戒又念佛,功德自然增上。所以佛說「戒成已後。著新淨衣。」換上新的衣服。「然香閒居。」點香,「閒居」就是安居的意思。「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誦此咒一百零八遍。「然後結界建立道場。」這才可以加持結界建立道場。
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這是要請佛以佛光加持,修行方容易成就。所以先受戒,再來就是結界,「結界」就是這個地方要用來修行,所以結界,然後再來求佛加持。也就是說你在用功之前,要有這樣一個準備。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淫。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
這是講末世比丘或比丘尼或是白衣檀越,「白衣檀越」就是居士。「心滅貪淫。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包括你洗澡的時候,包括「六時行道。」於三七日你都這樣子念念不忘。「如是不寐經三七日。」這個「不寐」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不睡覺,這是不寐。還有一種,因為一般人沒有辦法不睡,所以包括「出入澡浴。六時行道。」時他這個願都是不退的,就是心不昏昧。這樣堅持心不昏昧經三七日。
你要去善解它的意思,「不寐」有兩種:一種就是三七日用功,他不睡。還有一種就是他心地不昧,雖然色身有睡,但是醒來他還是保持這樣用功,願還是堅持著。
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這個時候佛知道,佛會現身到你的面前,為你摩頂,令你業障消除,心地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