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不學相似佛法│念佛開示16-6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六)

不學相似佛法

悟顯法師講述 


我們把菩薩戒跟大家講了,也講到四十八輕戒,已經全部講完。我們同修學佛最怕學相似法,可是大多數人沒受戒,沒看戒律,沒看經教,或是看了沒看懂,業障沒有消,所以對於相似的佛法很難辨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講:「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也就是說在末法的時候,有很多看起來好像不錯的,好像是正法的,但是他裡面的內容沒教明心見性;念佛,他也不教你要發出離心,要真為生死。總是口雖說空,行在有中,嘴巴雖然也跟你談看破,跟你談放下,但是所作所為、實際的言行舉止都是行在有中,總是教你世間事最重要,把世間人做好,這個就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告訴我們的「相似的佛法」。

他會跟你講一些善,講大眾認知的要孝順、要忠信、要仁愛,但是這些並不是只有學佛才需要具足,而是每一個人本來就要具有。學佛的重點要了生脫死,要明心見性。明白你的心虛妄不實,見到真心本性不滅,這個就叫「明心見性」。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就是為了讓眾生明白這件事情,所以《法華經》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釋迦牟尼佛因為這件事情出現於世,所以叫一大事因緣。

我們學佛要在這個目標上,要在這最終極的指導原則上去下手,不學這些相似佛法,甚至他們會顯一些神通,告訴你後面有跟著幾個鬼,你有墮胎幾次,或是你家裡面誰有往生過,現在跟在你旁邊,你要給他做多少功課,他才會放過你等等的,好像也跟你講一些三世因果,或是講一些六道輪迴,造善造惡之事,但是對於心性毫不明了。縱然談空,談說心性,也未能達到究竟圓滿,乃至修證的方法一無所知,這些都是相似法。

大多數的學人看到這樣的一個相似佛法,就以為這個是正法,就以為這個是正知正見,一昧地去盲從、去信仰,所以導致修行不會成就,在自己心裡面不斷地帶著自己的業習,來認知學佛只要把人做好而已,這是帶著他的業習,實際上就是我相的展現,所以《楞嚴經》講:「各以所愛先習迷心。將為畢竟所歸寧地。」這話很文言,也就是說這些著魔的人,為什麼著魔?就是有我,認為他過去生的習氣,認為他自己喜好的,他的認知,以為自己認知的這個想法、看法,這些偏見、見取見,乃至邪見,他就以為是究竟,所以叫「各以所愛先習迷心。」過去生帶的習氣,過去生所喜好的、遺留下來的,以為這樣就究竟,所以才遭受陰魔的擾亂。這陰魔不是指外來的,就是你的五陰,你心中的習氣,你如果不能識得它,你就受這五十陰魔擾亂,色、受、想、行、識,你就受它擾亂。所以佛教我們,學佛要把世間的知見放下。

你看釋迦牟尼佛他表現,就是先出家,把世間的這些知見放下來學法,把世間的身分放下來學道。你看釋迦牟尼佛這一生,有這麼大的成就,就是因為心空,心裡面不著任何一物,所以他能夠見到真如佛性,能夠圓成佛道。你看祖師大德,這些高僧、高士,他們教我們學的都是真如實相之法,所修的都是要明心見性而已,除卻你心中的妄念,乃至你的情見、你的分別,你對於事情的黏著。學佛講修行,所謂「修者。以離相為宗。」你著相所以教你離相,離相之後你就能知道心性本自寂滅,所以叫道者。以寂滅為體。如果你不曉得道者以寂滅為體,你修也不知道要離相,你如果不能真正離相,你也見不到道是寂滅的。所以我們學佛要注意,不要學一些相似佛法。

現在佛門很多這種相似法,看起來好像是佛教,實際上仔細拿經典來對照,你就發現,原來他們這些跟佛經所說的都相違背,佛在《法華經》上告訴我們,做為一個佛弟子,你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出世是要幹什麼,佛出世就是為眾生講一乘法。如果你不了解的話,釋迦牟尼佛說你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所以為什麼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這個說法不要說世間人會害怕,不敢相信,乃至舍利弗在法華會上,他自己都害怕,他是有修有證的大阿羅漢,他聽到佛這麼講,佛告訴他, 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沒有二乘跟三乘,沒有二乘法,所以我才講小乘不是佛說,只有一乘;所說二乘、三乘都是會歸一乘,目的就是要你見性而已,以此為終極的目標。舍利弗聽到,他不敢相信,何況是現代的人。跟你們講你們能相信,釋迦牟尼佛說你是過去生植眾德本,種了非常深厚的善根,所以你才能相信。

很多人他不能接受,所以他才會執著,怎麼沒有先做小乘,怎麼沒有先做人天,他要去學一些相似法,他不能直下領納,甚至法華會上五千個增上慢人,連佛都還沒跟他講,他就先退席了!什麼叫增上慢?就是覺得自己很厲害,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都是對的,連釋迦牟尼佛他也不願意聽,他只依著他自己心裡面的愛樂,只依著他自己心裡面崇拜的偶像、崇拜的感覺,所以他學的就是相似法。這個是在現代大家要注意的,要依法不依人,法就是一乘法,那你修學的方向目標是正確的。

菩薩戒也都處處指歸一乘,從一開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分都是指歸一乘了義,這一乘了義就是眾生的真心本性。你仔細去看,都是告訴我們眾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作佛,而且此心此性,不曾生不曾滅,沒有來沒有去,沒有同沒有異,這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但是眾生不明了這件事,所以墮在妄想當中,有生有滅,有同有異,有來有去,有常有斷,都是生滅妄想。所以為什麼二乘人他要滅煩惱來證涅槃,這就落在斷常二見裡面,二乘也有斷常見,雖然不是外道的斷常見。外道的斷常見,他認為一切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這是斷見;或是認為人永遠做人,動物永遠當畜生,這是常見。

二乘人認為他把煩惱斷除了,他就能證得一個寂滅的涅槃,永遠不退,他這個不究竟,墮在斷常見當中。他不知道煩惱當下是空,所以有生有滅,見煩惱生,起心要滅煩惱,這墮在生滅當中;有來有去,所以你看,要七次往返才能夠證阿羅漢,所證阿羅漢又是安住在「漏盡定」當中,不起作用,這就有來有去;有同有異,他見到修行清淨者是同,見到這煩惱染相是異,他不知道煩惱即菩提,所以落在同異妄見裡面,都是煩惱、都是妄想、都不究竟,這是二乘。外道那就更邪見了。

唯有一乘佛法、唯有大乘佛法,它確實直指人心,讓你知道真心不屬生滅、同異、去來、斷常,所以講「八不中道」。學菩薩戒的人、受菩薩戒的人應當靜觀察,這就是諸法真實相,不管你是念佛、你是持咒,都要如是觀察,把目標確立了,要正確,離開這個都是魔說,所謂「離經一字即為魔說」,這個經就是一乘經典,所以學佛要學最究竟,要學大乘,不要學一些相似的佛法,看起來好像是佛法,你去學,我告訴你現在的相似法連相似涅槃都沒有,你只會在這個世間繼續輪迴而已,沒有辦法得相似般若,沒辦法得相似涅槃。

古德依文字解義,依通作解;依通作解就是看文字起這個知見,在那裡起觀,心裡存觀存解,這個得了還是相似般若,還算如法。如果你不如法,你連這個相似的般若,你都沒辦法得到。所以不要去學這些看起來像,實際上不是。你聽過我們講菩薩戒,你就知道,什麼是相似法,什麼是外道法,你就不會受他擾亂,你心中的一乘佛知見地,你就看到,你就能見道,你就不會被外道所展現的這些好像是佛法,好像是善法,擾亂了你的清淨,擾亂了你的修行,希望大家能夠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