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學佛人的本分│念佛開示16-8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六)

學佛人的本分

悟顯法師講述 

我們在佛門裡面這樣一路看過來,有人從小就學佛,有人中年學佛。但是學佛的一個重點,就是你要好好把握當下學佛的因緣,不可以間斷,不可以夾雜。有些人很早就學了佛,皈依佛門,但是心中總是世間意放不下,所以有一點世間事,他就又中斷對佛法的學習。我們學佛要發長遠心,盡未來際永不退轉,不可以因為一些障礙,或是一些世間事,或是順心的事,或是不順心的事,就來中斷你學佛的大好因緣。

我們常看到有些人,從小學佛,或是學了幾十年,始終還是眾生,還是世間的習氣很重,甚至因此生了貢高我慢的心,不肯向佛菩薩學習,向正法學習,認為自己很有佛門講的「見地」,自己很有看法。當然真正的「見地」,不是世俗人的看法,是見到心地才叫「見地」。沒有明心見性,沒有修證,你什麼見地都是世間的知見,或是外道、或是二乘。所以勸勉同修要把握修行的因緣,把握學佛的因緣,當下你就要用功。你不要想說,我之後還有什麼事情,之後的事情還很早,下一秒能不能呼吸是個不定數,明天能不能醒過來,這都是個未知數,所謂「上床脫了襪和鞋,未委明朝來不來。」你沒有辦法確定你明天是否還醒著,所以現在有機會用功就要把握,不要想未來的事情,這未來的事情是妄想,其實現在這一念心也是不住的,過去的已經過去,心中不要留任何的執著跟罣礙。祖師講:「莫留影於心」,不要執著、不要罣礙,那才三際托空,你就不落三際相;出家人能這樣修,那就是消除了三際心。

你們看五觀堂,它講:「三心未了,信施難消。」三心不除,信施難消,就是你這一念在那裡攀緣過去、安住當下、攀緣未來。這一念妄心,因為你落於當下,你就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當下你要怎麼不住?我們淨土宗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念佛,你自然就不住於世間善惡境界當中,這就叫當下不住。那心呢?念佛,佛的境界本來就是我們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就是眾生的真如佛性,也沒有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之相,那自然就三際托空。這就是佛門講的安住當下,實際上沒有當下給你安住,只是教你心不著於世間的善惡、順逆境界當中。所以希望同修要發長遠心,這樣來用功,要做到學佛人的本分,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職業、你是什麼樣的家庭、你是什麼樣的身分,或是你是學生、或是你是上班的、你是老闆、你是董事、你是政府官員都好,學佛人的本分就是要修行。

世間的這些事情,我們雖然做,心裡絕對不罣礙,把重點放在道業上,這是學佛人的本分。因為我們受了大乘戒,有因緣勸導眾生學佛,這眾生當然包括你的家親眷屬,你的父親、你的母親,希望他們也能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在這一生了生脫死。如果實在不能接受,他們沒有辦法接受你學佛,你也要善巧宛轉,自己要默默地學、默默地用功,要迴避這些障道因緣,學佛的心不可以退失掉。那麼不光是你的父母障礙,你的家親眷屬障礙,甚至你的朋友障礙,你的長官障礙,你自己都要能夠忍受,能夠突破,心裡絕對不受絲毫的影響,這個就是盡到一個修行人的本分。

學佛人應該做的事情,不光只是做世間事,世間事你要工作、你要念書,你照照做重點是在這當中你要用功要修行,這個是沒有任何妨礙的;反而你會比其他人更自在,活得更充實。所謂佛門的充實,是了達真如實際,不是住著於世間法上,不是住著於虛妄的妄想當中,這才叫真正的契合實際,其他的都不切實際。實際者就是眾生的真如佛性,實際理地,你要能夠契合,這個才契合實際,這個是真正的現實。

所以學佛的同修,我們講的你要發長遠心,要做到自己學佛人的本分。學佛人的本分就是用功修行,自己要先用功,自己的煩惱習氣要先斷掉,在修行過程當中隨分隨力利益眾生。如果這個境界實在太強了,你沒有辦法通過,就選擇迴避;如果你覺得道力夠了,那你可以試試看。所以要懂得,進也是用功,退也是用功,重點是要護持自己的道業。

世間的事情你錢賺得多,你功課再好、你的家庭再幸福圓滿,佛在經上講都是「夢幻泡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一樣你能帶得走,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那麼在你臨終的時候,你要帶什麼業?世間人帶著善業、帶著惡業、帶著無記業,非善非惡名無記」;我們學佛人修的是淨業,要帶著淨業往生淨土,永脫輪迴,這個是真正這一生沒有空過。你在世間事情做得再好,你走了以後,你的錢財為五家共有,你的妻子兒女也可能變成別人的妻子兒女。所以你要清楚,不要執著、不要罣礙,希望大家能夠發心,發長遠心永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