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澄大師。字湛堂,俗姓孫,會稽人(浙江紹興)。母親夢見日輪從空中墮下而生性澄大師。四歲時,就拿起筆來畫佛像。拿佛經給他,立刻就能夠持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西元一二七六年),投靠在石門殊律師座下剃髮受具足戒。後來依止佛鑑銛公,學習天台宗的教觀。元成宗大德九年(西元一三○五年),住在杭州的東竺寺,大德十一年(西元一三○七年),吳越(江浙一帶)大旱災,為民眾祈雨,大雨立刻就落下。
有一年饑荒,有些民眾死了而卻無能力收斂屍體,性澄大師就幫助他們掩埋遺體,並作水陸大法會普度他們。元英宗至治元年(西元一三二一年),朝廷傳遞詔書召請入京城,迎請居住於清塔寺,校正大藏經,賜號為『佛海大師』。接著住持上天竺寺,最後歸隱於佛果寺,堅定心志修習淨土。性澄曾經修一心三觀法門七個晝夜,屢次獲得祥瑞的感應。
後來,在某個月的初一,大眾依例前往問訊禮拜時,性澄大師急忙作揖回禮說:「老僧過去若非趕緊歸隱修習淨土,我的佛道幾乎就要半途而廢了。今日雖然還有時間,但明日恐怕再沒有光陰可以消磨遊玩了。」說完後一再地檢視察看他的衣缽,以表示生死無常。大眾為他助念佛號,性澄大師制止說:「佛要自己念,明天早晨,大家應當前來告別。」天剛亮時大眾早已群集而來,性澄大師即於當時端坐而往生,年七十八歲。(明高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