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一二九)




請掀開《無量壽經》看第十二頁,經文倒數第一行,「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我們上一次講到法藏比丘發願,願自己能夠與諸佛如來完全相同,能普現色身,普使眾生隨類得見;又能宣揚戒定精進之門,能令自他通達甚深微妙之法,希望呢自己的智慧廣大猶如深海,心地清淨、絕諸塵勞。這些呢都是他的願望,也希望呢能夠跟過去諸佛如來一樣,能夠做眾生的嚮導,為彼群生大導師,就是他希望能夠成佛,不是只有像一般人求個平安,求個事業順利,不是的,他是完全放下身心世界,換句話說他來學佛他是要來做佛的,要來做佛的,不是做世間事,也不是做一般的好事,尤其啊是做佛,這一件事情唐太宗講,他讚歎玄奘大師,這出家之事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這句話講得一點都沒有錯,因為你出家你修行,你要面對的是你無始劫以來的生死根本,不是只有人事上的,你經營一間公司,帶領一個團體有的呢是公益導向,有的呢是利益導向,但是呢在佛教裡面,修行不光要能自利還要能利他,而且自利跟利他,它是必須得達到斷煩惱的程度,所以跟一般經營公司、經營事業、或是掌管一個國家政權、或是公益團體,那個是不相同的。所以佛教不是一般的公益團體做一些好事,佛教是要教你斷煩惱,這個才是佛法!斷除你生死的根本,所以從古到今,這個大道場的住持都是不簡單啊。因為呢他要能夠住持佛法、能夠統領大眾、教化一方。幫助眾生在這個道場裡面,能夠啊了卻身心世界,這個了卻身心世界就是放下身心世界,能夠打破無明!所以為什麼住持得到這麼高的尊重,那現在的道場……有一些道場,不能說全部,他的住持就是利益導向,我聽說還有看業績當住持的,那這個就很不像話啦。這個…看他招攬有多少信眾,這個就失去佛法的意義,所以在佛門裡面,你要能夠做群生的大導師,要像佛一樣能引導眾生,我常跟諸位同修講,你們學佛要做佛教的招牌,要知道我是來做佛的,我不是做菩薩,我也不是做個好人,做好人你們每一個人都會做好人,可是要做佛,就不是人人有這樣的本事,雖然不是人人有這樣的本事,但是要每一個人有這樣的發心,要有這個發心!這個俗話講,有願就有力,你有發這樣的願,那你就會努力的去做,所以學佛不是學做人,人情世故很圓滑,那個不是佛,那個是世間人,那是世智辯聰!世智辯聰用現代話講就是耍小聰明,小聰明的人,這個呢只會增長你的毛病習氣,增長無明,並不會斷除你生死的根本,所以希望你們能夠發心,要來做佛,做真正能利益眾生的大居士,這個大菩薩,不是只有名字之大,要有實質之大,實質就是你要修行,有些居士護法,他很喜歡護持佛教,但是呢他自己不修行,我跟你們講,你們要能護持佛法,你自己要懂得修行,你不懂得修行的人沒有辦法護持正法,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你都不會修行,不知道修行成佛的重要,你怎麼能護持道場護持佛法?而且你自己不修,你怎麼曉得這個道場需要什麼?怎麼樣能讓眾生來道場能夠身心安穩,你自己不修行你怎麼接眾?你接到的都一些不想學的,或是來看熱鬧的,好像人很多很熱鬧,但是呢都是不想學的,你真正要要求他要叫他看破叫他放下,他就不願意了,所以你看現在的佛教裡面,做法會的搞活動的很多、人很多,但是呢,你要叫他放下世間,叫他對家庭放下、對兒女放下,他就沒有辦法做到了。對小孩的執著,擔心小孩將來沒有工作、沒有好的收入,所以呢不斷地告訴他,給他洗腦,為什麼呢?因為他自己貪財呀,自己貪財、貪名、貪利,還害怕小孩貪不到,從他小孩小的時候他就灌輸他,所以還遺害到下一代去!所以搞得就像孟子講的,上下交征利!大家都在爭名奪利,從小就在爭名奪利。現在的小孩懂得爭名奪利,家長還會讚歎他:「你很上進」,所以你們自己都要去反省,你是一個學佛的人,你要引導你的小孩來學佛,要引導他來吃素,修這個根本的善業,這個是善本。因為人如果沒有福報,你有再多的伎倆都沒有用,為什麼用伎倆呢?伎倆就是你們世間人這個所謂的這些方法,獲利的方法……等等的、種種的,我們統稱為伎倆,那麼你們喜歡在鬼窟裡做活計啊,不知道這個生死之可怕,一氣不來一命嗚呼啊,你就三界六道輪迴,沒有人可以救得了你啊。你不要想說有地藏菩薩,地藏菩薩要幫你,你也把他看成是凡夫啊,所以眾生就是這樣子。那麼學佛的同修你要覺悟,你要幫助你的家親眷屬學佛,不是幫助他成就世間、成就名利,這些東西都是可壞之法-無常、無強、無力,速朽之法,不可貪著,都應當捨離,都應當放棄,你即使貪得到、求得到,那個也不是實在的,如同夢中之事,並非是實有的。所以我們學法藏比丘,「為彼群生大導師」,要引導眾生出離三界,自己要願意出離,那也同時影響眾生能出離,要給眾生出離法,不要給輪迴法,你不要想說他不能接受,我就傳一點變質的佛教給他,那佛教已經變質了,那他就不是佛法了,他是要來學變質的佛法,不是要來學純正的佛法,所以你不要亂開緣。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講:末世的這些眾生就喜歡亂開緣。把他的佛法法乳加水,掺了水進去了,這法乳就像我們現在講的牛奶加了水啊。那現在的佛法呢,也不是牛奶,是奶粉哪,他沒有純正的佛法,爲什麼?大家不想修行。所以就不斷的開方便哪,方便就出下流,到道場來都是來過快活日子的,不懂得要修行哪。那道場開一些書法班,開一些那個拼破布的那個拼布班……種種的,吸引他們來,他來不是來學佛的,他是來拼布的來寫書法的,這些都是古德講:之乎者也,誤時光啊。都是世間之事啊,那美其名叫提倡中華文化,那中華文化也很多啊,我們佛教就是搞佛教、搞了生死的事情,不是搞文化的、不是搞文藝的,這個要清楚啊。所以你們選擇道場,你要會選,這道場是教你了生死的這才去,不是了生死的你不要去,你去看到人家開方便,那個搞世間事你很歡喜,你要知道,他開的方便都是你的欲望啊,都隨順你的習氣啊,那你去那裡你的習氣只會增長啊,不會銷落,所以這裡講的:「內心清淨絕塵勞」,你就得不到了,因為都是隨順你的。所以我們學佛要懂得怎麼學,要發心要做佛,你不要怕苦、不要怕難,一回生二回熟,所謂「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本來跟世間法很熟,你要開始生疏它、疏遠它。你跟佛法很生疏,你現在要開始親近佛法,要開始令你的善根種子成熟,所以叫「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要學佛、要了生死。學佛就是要了生死,不搞別的,這個才叫道場,這個道場才有道,其他的呢說是方便哪,這個就是你就當作他是接引這些不學佛的,也不能夠真正接引到想學佛的人,充其量種個善根而已,這一生能不能成就那是說不準的。所以在接眾呢,我們要看釋迦牟尼佛怎麼接眾,釋迦牟尼佛不用世間法接眾,你去看他跟這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雖然講世間法,但是講的世間法是告訴他世間無常,會變壞,你現在擁有的,很快就消失了,這是講真諦法,真俗二諦啊,講真諦,在俗諦裡面開發出真諦來,讓他悟得中諦,真俗中這三諦理啊,這俗諦就是世俗這些法,真諦呢就告訴你諸法實相,讓你悟得本心,明心見性,就是中諦理,中諦之理,所以這個你要會看、會揀擇。那麼下面講的:「能救一切諸世間」,所以法藏比丘發願,願意救一切世間,像諸佛如來一樣救護眾生哪,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幫助眾生,所以叫能救一切諸世間。那麼在世間裡面,最苦的是什麼?就是下面講的生老病死,生老病死眾苦惱,這眾苦惱就統合來說是生老病死。那細分來說,生有老病死,這生下來以後就會面對老病死,在老病死當中呢?這個過程當中有怨憎會、有愛別離、有五陰熾盛苦,這八苦裡面哪,所謂互相交煎哪,八苦交煎哪,所以這個是世間最苦之事,那麼世間人不曉得,他把它當作是樂,他覺得暫時擁有、暫時得到,他就認為是永遠的,這就是把無常當作是常,但是世人不曉得這個是苦惱,他天天就在這個環境當中,就喜歡待在這個環境裡面。佛在經上講:猶如糞坑裡面的蛆,糞坑裡面的蛆,那貪這些五欲六塵,好樂這些,如同刀頭舐蜜,在一把很尖銳的刀子上面,沾有蜂蜜,那他不曉得,他覺得這個蜂蜜很香很甜很好吃,他就去用他的舌頭去舔這個刀子,就一舔呢,因為刀鋒非常的利,舌頭就切斷了,所以叫刀頭舐蜜,這佛在經上的比喻,所以呢一般人他不曉得,他處於生老病死當中,如同魚,就是水裡的魚,生活在水裡面,把這個水認為是牠的家,把生老病死當作是牠的家,牠不知道可以出離,牠不知道可以解脫,所以他在生老病死眾苦惱當中如魚得水,非常的快樂啊,你要叫他脫離生死,要叫他你名聞利養要放下,當一個學生不要跟人家爭名奪利,不要天天想念第一,放不下,在公司、在各個社會階層,不要與人爭不要與人鬥,他放不下,甚至有人認為鬥爭競爭才是展現自己的實力,這是展現你的我相,不是實力,所以種種的這些世間事。
統統都是生老病死啊。世間人把它當做非常快樂的,喜歡在這裡面打滾,在這個苦惱當中打滾。認為是很正常的、很舒服、很痛快的,這「生老病死眾苦惱。」所以佛要講經,告訴你事實真相。叫你呢把名聞利養、貪瞋癡慢、五欲六塵、這是非人我,這些全部都放下。那你的心才真正清淨,才能夠出離「生老病死眾苦惱」。那你要把我們剛才講的這十六個字你能放下,你要用對方法,要起觀照,不是學《弟子規》啊,你要起觀照,要看大乘經典,讀誦大乘,要起觀。煩惱來的時候就把它化空,不要讓它相續。你能夠覺察這個煩惱,令後念不生,這就覺悟了。不要再讓煩惱相續下去了,或是用佛號、或是起觀,叫這個煩惱不起現行,不起現行就不要讓它有動作。眾生啊八識當中,這個第八阿賴耶識當中,就含藏著習氣種子,每天就在那裡妄動,在那裡準備發動,那麼有別境……這個遍行心所引導你動念,動念了心就趣向境界。境界分內境、外境,內境是什麼?習氣種子,就八識習氣種子。外境呢就是透過無明變現出來的這個幻象,你看到的這些形形色色。那麼你自己作意、動念。動念以後呢,緣內境,緣這個習氣種子,習氣種子這個再攀……透過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境,那麼就發動起現行,起現行,那你就開始造業了,你就受輪迴了,受境界所牽引。這心隨境轉,這眾生迷惑的,現在講的流程呀,大致於此啊。但是這個作意呢非常的微細,如同這個魚呀在水底竄動一樣。你表面看這個水是沒有動的,可是它在下面不斷的騷動。所以不是一般的定力可以看得出來的。要我們講……我們下午講的大概是八地菩薩,不動地了,他才能夠見到一切……這個微細流注。所以這個作意是微細流注,不是你做個觀想,可以靜下來,喔,看到我的心在動,那不是。你看到那個都還是影子而已,你沒有真正看到這個業識的這個根。所以為什麼講「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就是十地菩薩,你的八識裡面的習氣種子才除掉。異熟就是習氣種子。什麼叫異熟呢?異就是會變異,熟就是成熟。成熟的會變異,變異的會成熟,就是生起滅去,生起滅去。你的習氣會……你的習氣種子會起作用,起作用就是熟。熟了以後它會變異,但是種子起現行,現行又生、又累積成種子。所以它叫異熟,這阿賴耶識。所以你要到金剛道後、那十地菩薩以後啊,也就是十地菩薩他這個業習種子才斷掉。所以我剛講的最起碼你要圓教八地的菩薩,你才能看到這個你的心的這個生滅微細流注,生滅微細流注。作意以後呢你就會想要接觸啦,接觸以後心就黏到境界上去啦,就有觸啊。觸,心著境觸就有受,受就是感受,感受以後就不想放下了。苦受、樂受都存到心裡面去了,現在人講的記恨啊,這是方便講呀,但是就類似這樣子。他就有感受了,不想放下了,計著苦樂,感受呀,然後就打妄想了;想念、愛著不捨,或是起煩惱轉不開,都是想啊。思就這個錯誤的動作一直下去。所以遍行心所帶著你的心開始輪迴。那你已經──這個五個過程你已經動到最後一個過程了,你的心基本上就已經控制不住了。我們現在講不得、不能,不能自已了,你沒有辦法控制得住它了。那你就跟大凡夫一樣了。再來碰到比較強的境緣,你就要起現行、就要造業了,這個就很嚴重啊。所以要靠佛號、靠熏習佛法來讓它止住,把這個作意的這個意識給斷掉。這個叫意識,俗稱叫意識。不是第六意識,你要搞清楚。有些人把第六意識想要斷掉,那個斷不掉的,你要斷掉了話,自性就斷滅了。第六意識是了別的功能;它是意識當中啊,它能夠恆審思量,能思量、了別。它能夠緣外,緣這個……對外呢,能緣一切境界。對內呢,能緣它叫做獨頭意識,能夠做夢。它不用你前五識的做動,它自己也能夠、也能夠起動;所以第六意識它是最厲害的。所以這個意識啊──這八識是沒有辦法消滅的,滅除的是意識,就是遍行心所。這個別……遍行心所裡面的作意,這個滅掉了,那你自然啊,這個八識就恢復原來的樣子了,恢復原來的精了,唯識宗叫精了,它就是恢復原來的樣子。精是精進的精,「精明覺了」叫精了。就是它功能就恢復了,就是清淨的,所以八識原本都是清淨的,這八個識原本都是清淨的。就是因為你迷惑,無明動了以後產生了這個…這個遍行心所法,所以帶著你在三界裡面六道輪迴,你出都出不來。所以你只有在淨土宗裡面靠念佛的方式;在禪宗靠參禪;在密宗呢靠三密這個相應,就是攝受三密──身、口、意三密,密與佛性相應,這個才能解決問題。其他的你要用世間法,要用什麼《弟子規》啊、《感應篇》啊,那世間善惡有漏有相之法,那個都是──在唯識宗講那都是影子而已。用這個……用這個影像要來證得真如,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在各宗各派來看,無論是禪、教、密、律、淨,各宗各派來看,你要用世間法做基礎要來成道,那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你要知道連小乘人都不會這麼說,小乘人絕對不會講:你依著《弟子規》,依著這個什麼《三字經》啊,修身啊就等於修行,那不是喔。世間人修身他都不離這個身見,不離這個身見。所以你看世間人死後要祭祀,他這個身見沒有破啊。可是你說:誒,他這個身死啦,怎麼會身見沒破?身見不是因為這個身,是因為他有這個見,執著有個我,要有個住處,有個依止處;所以都希望死後有人供奉啊、燒紙錢啊,供這個鮮花、水果啊。身見都沒有破。所以你不要看,儒家講的再好,都是守屍鬼而已啊。講這個話,這個是得罪人哪,但是事實上是如此。就像呂洞賓見黃龍禪師,他問他如何是「半升鐺內煮山川,一粒粟中藏世界」?黃龍禪師告訴他:你這個守屍鬼。因為呂洞賓修得這個……我們講的道教的得道了。第七意識陽神可以出體了,他可以長命百歲了。他煉丹煉的很好,他說:奈何囊中有不死之藥。所以黃龍禪師罵他:你這個守屍鬼,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縱然讓你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你終究是要墮落的,你也是撲個空。所以他後來呀才知道說,喔他所修非真啊,所修的不能達到真正的涅槃。所以呢知非便捨,知道這個錯了,就捨棄他從前所做的。所以他跟黃龍禪師講,他說:「棄卻瓢囊擊碎瓶,從此不戀汞中金」,再也不煉丹啦、不搞仙術啦。所以「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當年錯用心」,這見到黃龍禪師以後,他才知道他所認為的長生不老終究是會壞滅,沒有真正見性,他搞錯了,所以他皈依佛門。這個是道教的呂洞賓,他真實的一個公案。所以佛他「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所以凡夫他不曉得,他在生老病死當中,他想要長久,永遠的保持,就像呂洞賓一樣,貪著這個色身,貪著──一般世間人貪著功名,想做個偉人,希望被人稱頌萬世,所以他的這個神識都墮在這個三界當中不得出離,誰造成的呢?就是他一念貪心、好名之心,即使他不為自己、不為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為的是清名,希望人家讚歎,他不為世名,他為清名。所以這些都是「生老病死眾苦惱」。所以佛告訴我們這貪、瞋、癡,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應當要捨去。這貪瞋癡講的是很綱領的,把大綱告訴我們,那細目上你們要自己去觀察,你什麼樣的狀態下是貪,什麼樣狀態下是瞋,什麼樣狀態下是癡。我可以跟你們講,你們可以去觀察──貪就是心有攀緣,就貪;心有對待就是瞋;不解無生就是癡。所以你貪瞋癡,你沒有真正用佛法來除斷,你沒有辦法破的。所以滅貪瞋癡,成就三德密藏,成就三德密藏。你們可以自己去配,看是滅貪成法身德;滅瞋成解脫德,離諸對待就解脫了;那個滅癡成就般若德,愚癡嗎,不瞭實相就沒有般若。你貪著,你就見不到法身。法身無有身心之相,你貪著自身就有身心相啊,所以成就不了法身德。所以破這個三毒證三德,一樣的。所以你們可以自己去配。好,那麼「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下面講的「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這講「六度」。為什麼加一個「常」?這有意思的。眾生就是不常,或起或滅。二乘呢,他根本沒有這個六度的概念;他只有自己,所以沒有辦法行。凡夫呢,雖然發願想做,可是呢露水道心,馬上就退。所以他這裡講「常行」就是不斷的意思。《普賢行願品》講:「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呢,「眾生業盡。眾生界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六度。無有窮盡。」這個一樣的道理。所以叫「常行」。「常行布施及戒忍」。那麼布施呢,這個是六度要來好好講一下,因為呢我們很少講這個名相,要解釋什麼是「六波羅蜜」。「波羅蜜」翻作中文叫「到彼岸」,實際上是「彼岸到」,那我們直接順過來叫「到彼岸」。這直接翻譯過來,所以叫「波羅蜜」。那什麼叫「彼岸」呢?到涅槃彼岸。透過這六個修行,展開來是萬行,能夠到達涅槃彼岸,從生死岸到涅槃岸。那麼,你不要把它以為說,喔把布施做到家了。什麼叫「布施做到家」?那講的很空洞呀。布施怎麼做到家?有些人真的是布施做到家,把自己身心都放下了,就只罣礙家裡,那也是布施做到家,那是凡夫啊!所以天下的媽媽、爸爸,父親節又要到了,都是一樣的執著啊!沒有人是例外的。他都能放下自己的身心,所以我看現在當父母的,早上我們才跟同修講,你們當父母沒本事,當小孩的奴才倒是做的真的很像,都是啊小朋友的奴才。為什麼?因為你有愛欲心啊,你罣礙啊。你罣礙,你就執著;你執著,你就放不下。所以呢你就「為欲所奴」。被誰奴役呢?被你的欲望、被你的罣礙所奴役著。所以你放不下。你說:唉,我現在行布施。等一下一通電話來,唉呀,你小孩怎麼了,喔,真的啊?布施就忘記啦!全忘了。所以常行布施,你才說我要放下身心世界,眾生無邊誓願度,誰是無邊眾生?你自己,為什麼?你的妄想無邊。所以呢,所現的法界各各不同,或時天人、或時地獄、或時畜生、或時餓鬼,這時是有時的時,時間的時。常常在變異,六道升沉;一下呢發心,一下又退心。所以你的煩惱──眾生無邊啊就是指你的煩惱無邊。你自己要會觀察,要能反觀。所以,這裡講的布施波羅蜜,布施是什麼?我們照規矩來講,不要講這個深意啊。布施呢要把你的所貪著、貪愛的放下。你貪家庭,要放下;貪親情,要放下;貪愛情,要放下。看你貪什麼就要放下,把它布施掉、捨掉。那麼看到眾生有需要的時候、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要方便幫助。或是錢財、或是醫藥、或是他所需要的這些資具。這資具就是他所需要的東西。文言文講的──古人的文章用的很好,叫資具;他平常生活資生之具。現代人講的東西,這比較通俗一點,那就是他的生活資具,包括生活的用品。或是他人事上需要幫助,你都能行布施。布施跟供養是一樣的,你不要把它拆開來。布施沒有所謂的上對下。布施但就自己,自德上來說,自德上,特別強調自己貪著上,貪著這個要布施,那瞋恨要不要布施呢?也是要放掉,慳貪要放捨;你貪財,你要把財放掉。有的人呢他不好名利,他喜歡書、喜歡書本,喜歡收集這些古玩等等......字畫、扇子啊......等等的,這個都是他所貪愛的,這個統統都要放下,這叫布施。那我們剛剛講的是外財,布施這個外財,捨的外財。捨內財就是要斷煩惱,斷煩惱成菩提,那內外呢?雙捨。內捨、外捨、內外捨,內外雙捨,捨至究竟,了達這個佛性本無慳貪,佛性本無慳貪啊!這才叫布施波羅蜜。所以由淺到深,在凡夫位布施這個三界這些煩惱-見思煩惱;在這個二乘聲聞位布施塵沙煩惱;在菩薩位呢?布施無明煩惱。所以這三種布施一樣的,成就三德密藏。成就三德密藏。所以這個你們要會修行,這布施。再來講的持戒,「常行布施及戒忍。」持戒。持戒是什麼?簡單講的,五戒,要講五戒又是一堂課了。不殺生,一講不殺生,你不要又跟我說這個五戒不殺生是不要殺眾生就好,牠如果自己死了,那素的,這個還是可以拿來吃,所以你要知道你是不是在投機取巧,是不是在鑽這個戒律的漏洞。所以為什麼真諦三藏法師,古代我們中國四大譯經師真諦三藏,那個時候他要傳《菩薩戒藏》來中國怎麼都運不過來,這個《菩薩戒》要傳到中國來,沒有辦法;真諦三藏他就講他說,嘆了一口氣:啊,中國人其心多偽,奸詐巧偽。我不是在駡我們中華民族,這確實的觀機,祖師大德在看就是這樣子,喜歡鑽法律漏洞。說不殺生,他就說:唉呀!這個五戒,這不殺生是所謂的事相戒,只要事相上沒有殺就可以了。他自己不殺,可以;別人殺,他可以拿來吃,所以他就鑽這個漏洞,所以他說有些法師就講:學五戒,不用吃素。那不用吃素,你就不用持五戒了。所以我們星期三的時候就有講到:你佛弟子,《涅槃經》就規定全部素食,沒什麼好說的;你佛弟子,全部都吃素,不要討價還價、不要再有眾多的理由。所以這戒第一條不殺生,不殺生很簡單......吃素,不要殺害眾生。你如果殺害眾生,在這事相戒,它就分哪一些眾生呢,是屬於殺的重的、殺的輕的。不殺生裡面呢,它還分最重的是殺人,殺人就犯重,律宗講的:犯重;殺這個動物,看牠的身心大小,有輕重之分,這事相上的戒。但是呢,在大乘佛法裡面來看呢,統統都犯重,動了個念頭......殺念,那都屬於不清淨,不要說你動殺念就說你犯重,那你不敢持戒了。動了殺念這不清淨、有染汙,你心汙染了,你要用大乘的這個來看,用大乘的心態來看這五戒,就是幾乎就是菩薩戒了,所以一樣的。那五戒照規矩來說是這樣子,就是事相上的殺、盜、淫、妄、酒。你們可以去看弘一大師的,這個我就不再多說了。那酒戒呢,要特別講一下,酒戒呢,凡一切能令眾生心迷之物都名為酒,你不要說這個酒一定是要哪邊釀出來那才是酒,沒有啊;要怎麼樣做工出來,裡面酒精濃度是多少,那才叫酒。佛法講:凡一切能醉人之物。你小朋友喜歡打電動的,那個就是酒啊!你這個打人的、喜歡名的、喜歡財的。財就是酒,為了財不擇手段,整天呢追的就是財;喜歡考第一名的,顯示自己的,那個好名之心就是酒,所以你要知道,能讓你迷惑顛倒的、為此不擇手段的、為此精疲力盡的,這就是酒,要會看。所以戒要會持,那在五戒裡面這個酒,它屬於遮戒。遮戒是什麼呢?要老實跟你們講:這遮戒就是有受才算有犯,沒有受就不算啊!那這個遮戒又是什麼?防止你犯前面的根本戒,犯殺、盜、淫、妄。因為從前就有人這樣子,喝了酒,那麼他習氣就現前了,控制不了了、失去理智了,看到隔壁的雞,就把牠偷過來殺了吃,犯盜戒、犯殺戒;然後呢隔壁的這個婦人來,他也跟她行淫了,這個犯了淫戒,婦人問他說:你有沒有偷雞,這個他騙她說:沒有,犯妄語戒,所以酒戒呢能夠,喝酒能夠讓一般的眾生,我說一般的,能夠犯前面的殺、盜、淫、妄這四個戒,就是這樣子。所以它叫遮戒。能夠防止,你持了,能夠防止你犯殺、盜、淫、妄。那麼不醉呢,不算犯、不算。所以我要跟你們這麼講,你們一定好,我不喝醉就好,喝一杯不醉,一杯以後就會有第二杯,再來就一罐了。這中國人喝酒很不節制,習慣很差,每一次就是要乾杯,一杯不夠都是一罐,有的時候你看它餐廳,他不是擺一罐,擺一箱、兩箱,坐在路邊喝,喝的醉醺醺的,你碰到他,他還告訴你:我沒有醉啊!他都已經躺在地板上了,他還覺得他自己是站著的,沒有,他沒有醉啊。所以你看這個酒對眾生的害,非常的嚴重,不光害己又害他。你殺雞、你打妄語、你偷竊、你犯淫,我們現在講:強暴良家婦女,這個就是犯淫戒-邪淫,那這個就是酒的過失。所以持戒-五戒,菩薩戒呢?從這個五條再延伸出來,有的呢是六重、有的是四重。但是菩薩戒講求心態。心態上,他是怎麼來持的,大慈悲心為根本,菩薩戒的根本,求無上道的心為根本,菩提心為根、為本,這個是菩薩戒。那麼這個戒呢,能夠幫助你明心見性,菩薩戒,所以才叫菩薩。那菩薩呢,常的規範就是要能夠利益眾生,那戒裡面呢,很主要就是利益眾生。那《比丘戒》、《比丘尼戒》,這個不能跟你們講。講了呢,你們不是比丘也不是比丘尼,我就有犯,所以呢不能講,就是點到為止。這佛在經典上有制,所以你們要是在外面看到,有的時候有一些結緣架上,它會有擺《比丘戒》、《比丘尼戒》,你不要去翻喔!你沒有受戒、你沒有經羯磨,在佛門講叫羯磨,羯磨就作業、作法的意思,經過作羯磨法,那你去看了這個《比丘戒》那盜戒,盜戒;你是這個偷看《比丘戒》、《比丘尼戒》,佛說你不能得戒喔!這一生沒有辦法得戒,你也不能受,你也不能受。那麼這個我們自己學佛的人就要注意,這個不能犯,所以你去看有些法寶流通處,它這個裡面它雖然有流通《比丘戒》、《比丘尼戒》,他會告訴你:僅限出家眾,出家人才能看。那麼你們想要學出家人,可以看《沙彌戒》,沙彌有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個就是做比丘的基礎、做出家人的基礎了,這戒律。持戒,所以叫「常行布施及戒忍。」戒,這很狹義的來說這佛門的戒律。廣義的來說呢?你不要說國家法律,還包括風俗民情,你到一個地方都要遵守,所以這個都是戒。那遵守呢,你也不能跟你持的這個佛陀的教誡衝突。喔,這個一般人不曉得,你想說沒有關係,我到這個地方入鄉隨俗,人家拿葷的給你吃,唉呀太好了,可以吃了,為什麼?不是我要吃的,人家拿過來的,那我要隨俗嘛,守戒啊,你看這眾生就是這樣。所以呢,為什麼有一些學佛人喜歡出國,出國幹什麼?人家會請他吃葷的,他說:這個不是我要吃的,人家來啊,聽了哪一個法師講:要隨俗啊,隨俗......你就變俗人了。所以當這個風俗跟佛教戒律有違背的時候,你要善巧方便的迴避,要持佛的教誡、要持佛的這個戒律。在佛陀時代有兩個比丘,他要去見釋迦牟尼佛,那麼以前出家人身上要帶濾水囊,要帶濾水囊。那沒有帶—水沒有經過這個過濾會有蟲子,那佛制不可以喝。可是呢,有一個比丘他想說沒關係,我是要見佛的,我不是刻意要殺生,他就喝了這個沒有濾過的水,殺生了;另外一個呢?他沒帶,沒有喝渴死,渴死,所以他的神識先到釋迦牟尼佛那裡去,佛為他說法證阿羅漢,那後來的這個比丘還活著的,見到佛,世尊駡他,說你為了自身的利益,想要來見我,你卻沒有持了佛戒,你雖然見到我,你等於沒有見到。所以這個《菩薩戒》講:「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攝就攝受、受持的意思。「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所以這持戒非常的重要,那麼這是持戒。那麼從淺入深,從淺入深,知道呢自性無所持犯,持犯。不是吃飯。是持犯,無所持、無所犯。為什麼?本自清淨。戒是防非止惡啊。有非可止,那就有戒可持;把非都除盡了呢?那就沒有戒可持,就無有持犯。知道自性本自清淨,所以離諸持犯,持戒跟犯戒,那你是得到持戒波羅蜜,持戒波羅蜜,這個是六度,六度,講的持戒。那下面呢?忍辱,忍辱,世間人不能夠忍受人家對他的侮辱,那麼所以呢,常常因為自己受到侮辱了,而去傷害別人,甚至呢傷害國家,為了自己的私仇,報復全國的人民,在古代都有,不能忍辱啊。所以呢佛教我們六度要能忍辱,忍受眾生對你的不歡喜。那麼如果人家對你不歡喜,你不要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講的世間話,你不要滿腔的熱情說:沒關係,我去感化他,你這自己在令眾生起煩惱,所以你要懂得怎麼忍辱。那麼修行過程當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忍耐,你打坐需要忍耐啊,打坐腳會痛,你要有一個過程,每天都要坐、每天都要用功;念佛心會煩啊、心會躁動,那個都是一個過程;聽經會聽不懂、看經教你也會看不懂,那都是一個過程,你要學忍辱波羅蜜。人家跟你的怨恨呢,你要能化解,你自己心裡面呢,沒有一絲毫的瞋恨,沒有一絲毫的瞋恨,就像《金剛經》講的:忍辱仙人。這個忍辱仙人出現在很多的經典,但都一樣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忍辱仙人,有一世他做忍辱仙,那麼這個仙人他在山上修禪定,這是我們現在講的修行,國王呢帶著這個後宮綵女去打獵,打獵完了,大家坐在那裡休息,這綵女就到處跑,找到這個仙人,國王休息好了起來,他要找人,奇怪了,跟來的人怎麼都不見了,他就看他也去找,也找到這個忍辱仙人,看到他的這些嬪妃、綵女都在供養他、恭敬這個忍辱仙人,心裡呢就不歡喜了,想說我是國王,你們都是皇宮裡的人,你應當來恭敬我,怎麼可以恭敬一個這個一般的修行人,所以他就向前去問難他,問難這個忍辱仙人,那麼他就問他:你修什麼?他問他你有沒有修證啊?說我沒有修證。你有沒有禪定?沒有。有沒有慈悲喜捨?沒有。他說:都沒有。那你有什麼功德?你修什麼行?他說:我學忍辱的。他說真的嗎?你學忍辱的?好啊,那我來試試看,叫人把他手砍掉,把他節節支解。忍辱仙人講,他說:我對你要是有一絲毫的瞋恨心,你把我支解以後啊,我的身體不會復原、我的血不會變成白色。確實忍辱仙人得到忍辱波羅蜜,身體恢復原狀,所流的血全部變白,白色的就像乳汁一樣,所以這個國王嚇到,嚇一大跳,趕緊跟他懺悔,說這個現代人講的:我有眼不識泰山,他不知道是聖賢人啊,這樣子來障道、這樣來殺害聖賢,請忍辱仙人接受他懺悔,然後呢迎請他回皇宮受供養,發願呢將來能當他的弟子,就是佛陀的第一弟子憍陳如尊者,所以這個忍辱就真正到了波羅蜜,沒有自他二相,忍到功夫到彼岸了,從這裡成就了忍辱。那麼這個「常行布施及戒忍。」這個講到了忍辱。那麼因為時間到了,所以呢這個後面的精進、定、慧這三個,三個波羅蜜啊,留待我們下一次再來做說明。那麼希望呢,你們每一位同修能夠落實這個波羅蜜,但是你行忍辱波羅蜜的時候,不要拿刀來割,你要是割下去,我們不負責,你不要用這樣試驗說你忍辱波羅蜜有沒有到家,放心好了,不到家的,要懂得、要知道,你也不要學人家燒身、燒手指、自焚,說這是供養如來、供養諸佛,你不要搞這種事情,那佛教會變成邪教,不是佛教邪,是你的認知錯誤,這你要搞清楚。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