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四(8)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四】   (精彩節錄)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


悟顯法師 講述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富樓那說:「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就是說:我跟佛同一清淨真心沒有差別。但是他遭「無始妄想」,這是一般小乘認為的,就是無始無明、無始妄想,所以「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現在雖然成就,他證阿羅漢,雖然得了阿羅漢果,但是沒有達到究竟。

「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世尊已經圓滿成佛,「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他認為真的實有一個妄想可以消滅,來取證佛果。這是有滅有證,所謂修道證滅這是小乘的觀念,認為實有一個涅槃可以得,實有一個妄想可以消除;他把妄當作是實有的,所以他就問:眾生到底為什麼會有妄心?

以至於「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佛告訴富樓那,說:你雖然大的疑惑消除,但是還有小的疑惑存在。佛說:我以世間現前諸事來問你,讓你了解你自己的問題。佛說:你有沒有聽過我們室羅城中有一個人叫演若達多的?意思是「祠授」,也就是「祀授」,因祭祀天而乞得之意。這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他在早晨照鏡子的時候,他看到鏡中的人臉相很好,眉目可見。他就突然發狂了,他說:我怎麼看不到自己的臉?以為是魑魅,所以無狀狂走,「魑魅」就是鬼神。所以他發狂奔走。

佛說:「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佛問富樓那說:你看這個人為什麼發狂?富樓那說:「是人心狂。更無他故。」這個人心裡發狂了,沒有其他的原因。因為你照鏡子,鏡子裡面的那個人本來就是你,可是呢,演若達多卻分為兩個,認為說「我可以看到鏡中的這面相非常清楚,為什麼我看不到自己的臉?」於是他就以為是鬼魅附身了,所以無狀狂走。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妙覺圓明。本圓明妙。」這是讚歎真心。讚歎真心本圓、本覺、本明、本妙,所以叫「妙覺圓明。本圓明妙。」也可以解釋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既稱為妄。云何有因。」既然說是迷妄,你要找它的起因,找這妄從哪裡來?那就找不到。因為「妄」是什麼?是虛妄的,是本來就沒有。「若有所因。云何名妄。」所以這一句話就講到了重點上了。如果你找得到這虛妄的妄想是從哪裡來的,那就「有來處」、「有生處」,那就不能叫妄想,它就變成實有。人家在問這無明從哪裡來?妄想從哪裡來?實際上這個妄想沒有來處,沒有去處,所以不光是真性不生不滅,連妄想也不生不滅,因為它沒有一個能生妄想的。唯識講的諸識轉變,妄想輾轉,那是一妄接著一妄,可是你若真的去追尋它的根,那它是沒有的。所以這就講到重點上面了,「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既然說是虛妄的,那就不會有個來處,沒有一個實能生妄想的來處以及因素,所以說「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就是說從起妄以後,展轉不斷地妄上加妄,就像一個人他誤把麻繩看作是蛇。麻因絞成繩,迷惑的人又再加上一層迷惑,把這繩子看作是蛇。這蛇就像世間五欲六塵,那二乘人把蛇當作實有,害怕那蛇;因為他把這世間當作實有的,所以他害怕。那更迷惑的人,他喜歡蛇,就像凡夫,喜歡五欲六塵。凡夫也是把世間當作實有,所以他取著,就是妄上加妄,展轉相因。它這個「展轉」就像《楞嚴經》相織妄成,就像繩,原來它是麻,經過加工,把它絞在一起,「絞在一起」就像「起妄」一樣,一旦起妄以後,又妄上加妄,誤把它當作是蛇看待,然後看到這蛇,有的人喜歡心生取著,有的人害怕,這蛇就譬喻作世間的色聲香味觸法。所以說「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就是這樣迷妄太久了,從迷積迷。「雖佛發明。猶不能返。」雖然佛種種開示還是不能夠覺悟。

佛說:「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佛說這迷的因是怎麼來的?只是因為你迷惑而有。你能夠識得這個妄想無明是沒有根本、沒有因素、沒有來處、沒有能生之處,則妄無所依,所謂「妄無所依」就是你識得它空,因此這虛妄是無法依止的。所以,妄想也是不生不滅,無明也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不能作常想,也不能作斷滅想。你要是作「常想」,那世間只有真常,只有真常的話,那就不會有生住異滅,那自性就不能顯現「生住異滅」;你不能作無常想,因為其體清淨湛然,亙古不變;你不能作「生」想,因為它會滅;你不能作「滅」想,因為它會有別的因緣合和又生,但是「生又不是滅,滅又不是生,常又不是無常,無常又不是常」,因是同一體性的緣故,所以說「常即是無常」,因為業用差別不同的緣故,所以又說「常與無常」各各不同,說「生與滅」各各不同。所以這諸法實相的道理不好理解,不容易懂。

所以「尚無有生。欲何為滅。」這裡講得很清楚,你說這迷惑怎麼來?迷本無因。「識迷無因。妄無所依。」你要識得迷本無因,尚且沒有生迷的地方、沒有哪一樣東西能能產生迷惑,你要來消滅這個迷妄,那是沒有辦法消滅,所以他說:「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這一段其實相當的重要。

「得菩提者」就是得菩提的人,也就是圓滿成佛。「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就好像一個人睡醒了,他在跟人講夢中的事情,所以為什麼祖師講:「夢幻佛事,水月道場」,這就是源自於《楞嚴經》。講經說法就是在辦一場夢幻佛事,是水月道場。佛說:「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這個人醒來了,覺悟了,所以說「心縱精明」。自心本有的功能全部都顯現了。「欲何因緣取夢中物。」這夢本來就是虛妄的,你怎麼還會要去把你在夢中得到的、失去的,再將它執取呢?這是沒有辦法的,因為夢本就是虛妄的。「況復無因。本無所有。」何況這個無明的根本是無因,既沒有生處也沒有滅處,本無所有。你找不到它的根,找不到它能生起的因。所以說「本無所有」。

如果這樣說你還不懂,下面佛又舉了一個譬喻。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佛說就像這城中「演若達多」這個人,有什麼因緣讓他發狂,怖頭而走,四處找自己的頭。他可以看到鏡中頭的面相,反而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臉,認為自己可能是被魑魅所附身,所以頭不見了。所以這是演若達多自己發狂。

佛說:「豈有因緣自怖頭走。」你去找他發狂的因緣,都找不到。「忽然狂歇。」哪一天他好了。悟到「頭非外得。」那頭本來就長在脖子上。「縱未歇狂。亦何遺失。」縱然他還在發瘋時,頭也不曾遺失。

講到這裡,其實就已經懂了。

當眾生迷惑顛倒,狂性未歇時,真心本性也不曾喪失。是一樣的道理。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佛說:你說這個妄想的根本,它在哪裡?根本沒有能生妄想的因。你要去找它,它在哪裡?要怎麼消滅?你根本沒辦法找到。就像這演若達多,他在發狂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因緣讓他發狂,你根本找不到。

那你要怎麼修行呢?

佛說:「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就是前面講的這:世間相續、業果相續、眾生相續,也就是殺盜淫。「三緣斷故。」三緣就是殺盜淫,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殺盜淫這三個的「因」,也就是發業跟潤生,這二種無明是三緣之因,也就是殺盜淫這三緣的根本因素,所以叫「三因不生」。「三因不生」不是指三個因素,而是指「發業無明」跟「潤生無明」。這是按照義趣去作解釋。所以說:「因言得義,得義忘言」,所以這叫「以義定名。萬無一失。」若「以名定義」則萬無一得。

所以只要「發業」跟「潤生」這兩種無明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演若達多」就比喻作「妄想顛倒」。你心中的「演若達多」,也就是「妄想顛倒」馬上就消除。「歇即菩提。」這是佛門很有名的一句話,叫「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後面經文是「勝淨明心。本周法界。」這清淨殊勝的妙明的真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不從外得,也不是從釋迦牟尼佛這裡得到,但是自悟自度而已,所以說「何藉劬勞肯綮修證。」真心本來就具有,不必去滅妄想,再來證得一個真心,因為妄想本來就是虛妄的。所以是富樓那他沒有搞懂,二乘人他搞不清楚狀況,他認為「我把妄想消滅,我來證得一個佛性」,所以才會冒出這種種的問題來。所以佛說「何藉劬勞肯綮修證。」這「肯綮」就是骨頭跟筋肉結合的部位,是形容「次第修證」。所以真心本性本自清淨,不從外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就祖師大德講的:「不用求真。唯須息見。」就這個道理。你不用特別去求真心本性,你只要識得妄,把這妄見給放下,那真心本性自然顯現。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就像有個人,不知道自己在自己衣中繫了一顆如意寶珠,「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還到別的地方流浪,當個乞丐,四處乞討食物。「雖實貧窮。珠不曾失。」雖貧但他這如意珠都還在他的衣服裡面,不曾遺失。因為以前的衣服很寬大,他忘了自己有寶珠。「忽有智者。指示其珠。」突然有一個有智慧的人跟他說,你衣中不是有一顆如意珠嗎?這個人才知道。

因為如意珠是寶物,你想要什麼它都能給你,所以說「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原來自己多年貧窮,都是自己不知道自己這衣中就有這個如意寶珠;眾生長劫以來的輪迴,就是不知道自己就有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不斷的向外馳求,一旦有智者指示,「智者」就是釋迦牟尼佛。智者指示出來,才知道原來自己就有圓圓滿滿的佛性,不從外得,就像這神珠非從外得。

這一段的道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