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八】 (精彩節錄)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四加行
悟顯法師 講述
後面講「四加行」。
憨山大師說四加行為「入地」之勝進,總前四十一心通名清淨,從「乾慧地」以來,就算是聖位了。有人說十信位是相似位,實際上在《楞嚴經》它不這麼講。所以你說天台宗它是一心三觀,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這一心三觀它跟《楞嚴經》很像,從位次上來判,天台宗的判法跟《楞嚴經》就不太一樣,所以從憨山大師這裡講的來看就非常明白了,在將證平等一心之前立「四加行」位,以融前面歷別修相,「歷別」就是經歷次第。重點在於能所兩亡,絕於對待,同樣的繼續深入,泯前的觀智,方證一真,義趣來說是「空、所空滅」;因為觀智難亡,你要銷落觀智,必須展轉四重,離即離非才叫做妙圓。
再來看第一個:暖位。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暖地。
這是講前面覺已齊於佛覺,就是以所顯之果覺為入地之因心。前面已經到第十迴向所顯的果覺,今再來作為契入十地的因心,所以說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心。」
經文講「若出未出。」什麼叫「若出未出。」因心已極所以叫「若出」,但是觀智未忘,所以叫「未出」。猶如鑽火之暖相,就像鑽火,想要把這木頭給燒掉,「欲然其木。名為暖地。」
所以蕅益大師講:今以十迴向之始覺,鑽於障初地之無明,以求出初地之本覺智火,此火欲出而未出,無明之木未燃而將燃。比喻如同鑽火,欲燃其木,這是一個比喻,所以暖相現前名為「暖地」。
第二個:頂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又以自己的因心成就一真的境界,所以成佛所履。但是觀智似忘而未忘,所以叫「若依」。其實將忘,故云「非依」。以法界如空無所依故,「如登高山。」就像你登高山,雖然爬得很高,身在高空,但是腳根還是未離地,所以說「下有微礙。」「如登高山。」身雖已經入於虛空,但你的腳還是踩著山頂,腳根仍點地,所以「名為頂地。」
第三個: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這是第三個忍地,是心境一如,心佛二同,平等一心,所以叫「善得中道。」前面雖然以中中流入,但是任運次第見三諦理,因為先見真諦理,再來俗諦理,再來中諦理,這是次第見,未為善;今圓滿一心,不思而合,所以叫做「善得中道。」
那麼觀智將泯,所以叫「非懷」。可是觀智實際上還未斷,這緣影還在,所以叫「非出」。「名為忍地。」
所以「如忍事人。非懷非出。」這個人在忍耐的時候,他要銷落他自己所厭惡的,又不能表現出來,所以叫做「忍」。就像這觀智,你要銷落它,但是它又沒有全銷,所以說「非懷非出」,這是形容。
第四個: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持續用功,理行斷證的功夫一切俱泯,所以叫做「數量銷滅。」「數量」就是講他用功的功夫銷滅。十信位尚迷為有,三賢把覺當作空,到此才中道泯絕無寄,十信還沒有真正證真,到三賢位還把真如當作是空,一直到這裡中道泯絕無寄,所以叫「迷覺中道二無所目。」「二無所目」就是空、有都銷融了,這「二」就是指空、有。所以叫「二無所目。」十信尚迷為有,三賢屬覺為空,把覺當作是空,三賢位還是有這個問題,所以為什麼一直講說「漸次深入」。「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到這裡泯絕中道,一切理行斷證的功夫都銷落了,前面講的「二無所目」,就是認為是「有」或認為是「空」的,這兩個對於中道的迷惑也都銷落了,方有出世之分,名為「世第一地。」就是世間第一地。
這是加行位的第四個。
由是而觀,足見三賢位乃通以中道觀智總照無明住地,任運淺深而顯現,從這裡來看是次第,不是分斷分證者可比。因為一般人會以為這裡是所謂「分斷」或「分證」。一般天台宗講:十信是相似位,三賢到十聖是分真位。所以他有所謂的分證,但是這裡憨山大師直接說不要這麼看。
《文句》講:什麼叫「世第一地」?就是從初「暖地」中,用佛覺以為自己的心。尚存己心的數量。第二「頂地」中,依己心成佛所履,所以尚存佛履的數量。這兩個都是迷中道之數量。第三「忍地」中,心佛二同。尚存二同之數量。所以乃是覺中道之數量。
今則不但無迷,而且無覺,始本冥合,始本俱忘,所以「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為世第一地。蕅益大師講:從初「暖地」到這裡第四個「世第一地」。憨山大師他是連同前面的十信、三賢都把它涵蓋進來。所講就是一個廣一個略,「略」就是簡略的意思。主要是講蕅益大師講得簡略一點。
這裡講稱性起修,雖復極圓極頓,一念便能該因徹果。於一念當中,法爾就具足四加行。四加行雖然次第這樣說,但他行是在於一時,所以名為「妙圓加行」。四加行是四種妙圓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