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經云:「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可見與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如來為了教化眾生,出興於世,教化眾生的宗旨就是為了令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方法有很多種,有華嚴、有天台的修行方式,及各種的方式,就像學校的老師,要面對這麼多學生,每一個學生的根器利鈍、資質不一樣,所以不可能用同一種方式去教所有的人,可是原理原則都是一樣的。佛教的原理原則,無論是哪一種宗派,都是要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土宗當然也不例外。像精舍也是秉持釋迦牟尼佛教育的宗旨,就是要讓大眾能夠深入心性,深入性海,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希望大眾能夠明心見性,在這一生能了脫生死。
因為我們在世間有很多問題,世間法不能解決,所以要仰賴出世間法,世間法你再怎麼想怎麼做,都是在打妄想,解決了這一樣事情,另外的一些問題又出來了,所以愈想愈多,這就是妄想。佛法是教你不要打妄想,不要胡思亂想,心靜下來智慧就會打開。心離了二法、二思、二念,你的智慧就會現前,這是很直接、很明確的。就如同千年暗室,只要點燃一盞燈就馬上放光明,即使是千年暗室也不怕,眾生雖然著相在迷,迷失於境界當中,但是只要一聲佛號提起,妄想就能全部消滅,所以說一聲佛號換取八萬四千妄想,這是可行的,因為妄想就如同暗室一樣,所以大家要好好的念佛。
釋迦牟尼佛出世,也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修行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要用什麼方式,淨土宗的祖師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善導大師說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莊嚴,這是佛教修行的一個宗旨。淨土修行的方式我們用持名,持名就有很多種心態,像念佛人有一百種果報,這在清朝慈雲灌頂大師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裡面就有說到。精舍有流通祖師大德的著作,這些非常適合我們現代人去看,希望大家不要怕它艱澀難懂,若要深入佛法,一定要看祖師大德的著作,現代人寫的東西,很多都加入自己的知見,把自己的意思摻在著作裡面,所以不能看。那祖師他是自己修行,不落思量,不落分別。像一般世間人寫一本書,東想西想找資料,祖師不是的,他是自己修行契入經典寫出來的,接引我們後學讓我們能夠向上,跟現代人的學術註釋不一樣。看祖師大德的註解,可以幫助我們把妄想斷掉,這就很厲害了,我們學佛不是為了要了解佛法嗎?要了解就應該去想,不是的,佛法就如同止痛藥,把痛止掉,把妄想止住,佛法經典是拿來斷念頭的,祖師大德的開示是斷除妄想用的,不是讓我們去記他的名言,記他所說的一些文字相,如果我們只是記文字相的話,修行就很難有成就。所以像《無量壽經》出世,正為顯示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功德,善導大師才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它要幫助眾生的,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那要用什麼方法呢?就只有淨土法門才能夠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上根的人就像禪宗的這些祖師,都可以算是上根的;中根的人就是修習止觀的這些人;那下根呢?就是像一些禮懺滅罪的人,他們只懂得事相上的,或是著相很嚴重的人,甚至是不修善只造惡的人,這些就是所謂的下根,或是再講清楚一點,就是妄念要止也止不住,要行善,善念也發不出來,像這種多半是下根。我們要反省自己是什麼根器,千萬不可以認為,淨土法門是為中下根的人說的,我是上根不用學這種方式。《大集經》講:「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佛說在末法縱然有億億人修行,真正修,罕一得道,很少人會有成就,那怎麼成就呢?「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可見與《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讓眾生速脫生死輪迴,能夠入佛境界,那《華嚴經》在這個世界上,不要說凡夫了,連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大阿羅漢,他要參與這個法會都沒有辦法,何況是我們在自己業力裡面輪迴的眾生。《華嚴經》是由龍樹菩薩從龍宮請出來的,這樣的因緣我們才看得到,《華嚴經》最後會歸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正與這部《無量壽經》相同,就像普賢菩薩在《華嚴經》最後教善財童子,他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普賢菩薩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算是法界菩薩的上首,就是菩薩中的模範生,他今天做出了模範,修行到最後是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再向阿彌陀佛學習,他的十大願王才圓滿,下面還有四句說:「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就是說我普賢十願到那邊才圓滿,所有的菩薩要成佛,必須修普賢行,必須修十大願王,才能夠發這十種無盡心,才能夠圓成佛道。普賢菩薩說,怎樣才算十大願王圓滿?就是到了極樂世界才圓滿。所以《華嚴經》最後總結:「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阿彌陀佛有另外一個別號叫無量光佛,也有一個別號叫無量壽佛。所以《華嚴經》普賢菩薩到極樂世界才算是圓滿成佛,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有人說淨土宗是小教、是權乘,如果是權乘,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會願意求生嗎?文殊菩薩他也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這兩位菩薩統統都是菩薩中的模範生,菩薩中的上首,他們給我們做表率,因為我們連菩薩都還不是,我們只是帶著深重習氣、很多妄想的凡夫,常常心隨境轉,隨自己的愛欲轉,隨自己的貪瞋癡轉,我們怎麼能夠不念佛求生呢?所以念佛是很重要的事情,這是我們應當要留意的。就像蕅益大師他早年說:「我自己宗乘自負」,他自己認為是學禪的大根器,對自己非常有信心,結果後來一生病,他說:「我在病中,我學的禪、學的教,一句話都提不起來,我沒有辦法去用功,沒有辦法超脫這個病苦。」他在病中看到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彌陀疏鈔》才恍然大悟,他說:「始知念佛是無上寶王」,因為他看過藏經以後,做了一個筆記,叫《閱藏知津》,這本書也相當不錯。他看過藏經才知道所有修行法門裡面,念佛是最殊勝、最好的。他說:「我早年宗乘自負,妄謂持名曲為中下。」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這是他修行幾十年的心得。蕅益大師也身兼好幾宗的祖師,當然是淨土宗的祖師,也是天台宗的祖師,甚至聽說還是律宗的祖師,他無論是在世學上、佛學上都有相當大的成就。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會寫書,寫《闢佛論》,後來他學佛了,才懺悔以前寫的書統統都不對,把這些書全部燒掉。很明顯的,《華嚴經》到後面明文告訴我們,指歸到極樂世界。那《法華經》的意思就更深了,一般人很難體會,《法華經》看起來就像一本故事書,講好多故事,實際上這些故事裡面有寓意,就是直指眾生身中的不生滅性、心中的不生滅性。所以徹悟禪師講:「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哪有不感應道交的道理。」具佛之心,就是我們眾生心裡,本來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念我心中本具之佛,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心外,哪有不感應道交的道理呢?所以證明《華嚴經》、《法華經》是同一個指歸,甚至有的祖師讚歎說:《華嚴經》、《法華經》只是《無量壽經》的一個開始、一個序文而已。《無量壽經》是正宗分,經開三分,第一是序分,第二是正宗分,第三是流通分,所有的經典都可以判成這三個大段落,序就是開始,正宗分是主題,再來是結尾,世間的書也是這樣,有起、承、轉、合。
《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可見淨宗正是直指頓超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淨宗之興起。正由此大事因緣也。
疏鈔就是《阿彌陀經疏鈔》,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寫的,這是淨土宗很重要的一部註解。這位大師的念佛功夫也是相當了不起,早年也是學禪,當時禪宗在中國非常興盛,後來他修行淨土法門。有一次杭州鬧乾旱,那個時候沒有寺廟,當地的人要請法師作法會,可是沒有法師,找不到出家人,有一位上山砍柴的樵夫說:「我知道有座山裡面有出家人。」應該是在杭州梅嶺,因為雲棲寺就在梅嶺那裏。他就上山去請蓮池大師下山,大師說:「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念佛,我也不會作法會」。「沒關係,師父,你就只管念佛,只要能下雨就好了。」蓮池大師就合掌念起佛來,念不到十聲,雨就下下來了。可見他的念佛功夫是相當厲害,相當的道地,下了很深的功夫,不然境界不會隨他的心而轉,不會有現代人說的神通力,所以可見蓮池大師是了不起的一位大人物,他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其他三位是蕅益大師、憨山大師跟紫柏大師。這本《疏鈔》是非常好的一部註解,精舍有流通,大家要多看古註,現代人不看古註,因為怕難,看了想要速得、速成。其實看古註,跟現在用的電子產品不一樣,現在的電子產品,買回來都有一個快速使用手冊,但是學佛不能求快,因為它不是電子產品,它不是物品,佛法叫內典、內學,它不屬於物質,所以不要求快。看祖師的註解越看會越有味道,用論語的那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常常看會改變自己的習氣,把自己的心平靜下來,把它轉變過來,本來心不佛,把他轉成佛,本來不念佛,現在念佛,本來具有貪瞋癡,我們覺察它使它銷落,使它減少,每次看經典的體會、深入的感覺都會不一樣,所以一部經看幾十遍、幾百遍,甚至看一輩子都意味無盡,因為我們真正在修行,祖師大德的註解不會把話講死,不會把話講成名相、枝葉、解釋名詞,他講的是一種境界,講的是義趣,很值得學佛人去看,看一輩子都不會膩。所以剛開始學看一本註解,一直到成就了,還是看這一本註解,這個意思是非常的深廣,乃至經典也是,祖師大德的註疏絕對比現代人作得好,註得好,要看祖師大德的著作,這相當重要。《疏鈔》裡面說:「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這句話如果修行沒有到達一定程度,你體會不到,我們講直指人心,這不是禪宗的手法嗎?這不是他們教化的方式嗎?那為什麼淨土宗念一句佛號,就是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這就是我們要去修行、要去深入經藏的,所以這句話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的深奧,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說給我們聽,連自己都不相信,因為認為自己有貪瞋癡,會心隨境轉,念佛的時候會打妄想,我怎麼會是佛呢?怎麼會跟佛菩薩一樣呢?那為什麼今天念了這句佛號,就會跟佛一樣,就跟菩薩一樣,這有它的深意,所以他才說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其實是,自己的言語造作,與如來完全無二無別,因為稱性的關係。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力無畏就是十力,四無所畏,都跟諸佛完全一樣,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同一心體在起作用,只是我們眾生有執著的關係,妄分有你、有我這種對待的現象,這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所以為什麼佛門提倡不邪淫、不淫欲,就是在這裡面不要妄生你我相、對待相,一有淫心生起,就有對待相顯現,所以叫你不要起對待,不要起對待就是離淫欲法,就是所謂的不淫欲,這就是佛門斷淫欲的方式,在大乘裡面是這樣斷,不要生對待、乃至生怨懟,統統都是這樣的修行方式。其實眾生其實本來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為什麼變成眾生,就是有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海天是一映的,海上沒有波浪,天空沒有雲,可是現在海中妄生波浪,天空妄有雲翳,所以成了好像有相對,好像有海、天空可以隔閡的,但是實際上海本來沒有波浪,天空也無雲,這是祖師大德證入後,把他親證的境界講出來給我們聽,我們沒有這種程度,他用一種比喻讓我們知道。眾生本來就如此,本來沒有對待,可是在無對待中、無同異中動念,一旦動念頭就熾然成異,就有對待相,就有相互差別的現象出現,所以才說有凡夫、有佛、有地獄、餓鬼、畜生,相反的,我們心裡要是沒有對待,什麼叫對待,就是動念,不動念你就跟佛完全一樣。雖然我們現在在動念,可是實際上、理體上、真實的現象上,還是跟佛完全一樣。佛講了一個比喻:「譬如迷人。四方易處。」一個迷路的人他走錯路,把東西南北搞混了,但實際上東還是東,西還是西,只是那個人在方位裡面自己迷惑了,我們眾生就是這樣,原本跟佛完全一樣,只是自己迷了,迷在自己變現的妄境界裡面,迷在自己的想念裡面,所以才叫眾生。我們看經教的目的,是把想念斷除,既然說是妄想,那就不是真實的,所以不必理會它,只要依止正念,自性無一物我們怎麼依止呢?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托顯出這一句名號,讓我們來依止,禮拜三講念佛開示時提到,念這一句佛號算不算是執相?不算,因為它不屬於世間,不屬於世間相,不屬二乘,不屬出世間,也不屬菩薩,它是如來的智慧德相、德號,我們以凡夫心直接攀緣如來的境界,這是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這麼不可思議,這麼深廣的法門遇到了,我們真的要慶幸,要老實的念佛,要真正發菩提心,萬緣放下來修行。大家就可以好好利用精舍,平常來念佛的人很少,希望大家能發菩提心,把世間放下,常來精舍念佛。當煩惱習氣現前的時候,要跟自己說,這世間是虛妄的,既然說是妄,就不是真實的,不是真實的就不要罣礙,不要去理會,這是看經典、看祖師大德給我們開示的好處,能夠幫助我們把妄想斷掉,他告訴我們這個世間是虛假的,因為能緣的心哪一個是你的心,所緣的物本來不實,能所皆不實,又何有一物於自己心中存呢?所以祖師都叫我們不要著,不要求,若欲求佛但求心,若欲求東求西,不如來念佛。我們沒有辦法安住本心,所以如來有勝異方便,開這個念佛法門,直接緣的是如來的境界,緣的是自心的境界,它不屬於生滅境,不屬於世間,念阿彌陀佛的德號是超世間。《無量壽經》有一尊佛的德號叫超日月光佛,日月是世間光,他的智慧超於日月,就表示它不屬於世間法,當然也不會屬於出世間法,因為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是對待的,而它是絕待的,絕待就是絕於對待,沒有相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觀察出世間是相對的,觀察出虛妄的現象,但是沒有達到真實,真實的現象是絕待圓融;又有一位科學家立了一個叫絕對論,這個絕對跟相對是相對的,所以還是相對,還是掉到相對論裡面去,一樣都屬於在對待法裡面去輪迴,去輪轉。我們沒有禪宗祖師這樣高明的根器,像他們非常聰明、非常有智慧的體悟,所以我們直接用念佛法門,因為這個法門把禪宗祖師的境界,體悟到自性本來的境界,直接打包在這句佛號裡面,贈送給大家,你一拿到,就像以前臺灣早期賣的電腦大補帖,全部都有。只要你肯念這句佛號,如來的功德、祖師大德的功德、菩薩百劫、億劫修行的相好,你全都得到,阿彌陀佛把他無始劫以來修行的功德,打包成這一句名號,直接讓我們來受持,所以叫總持陀羅尼,念這句名號,他說這是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這句話有很深的義趣,剛才講的這些不能只聽一遍,要多聽,不然沒有辦法理解,因為我也不是馬上就懂、就能夠體會到的,解了以後還要真正去念,真正去念的感受會不一樣,比你解得的還要更為深入,所以達摩祖師講:「從文字解得者道力弱。」如果你只看文字,雖然天天看,你沒有實際去修行,道力非常的弱,「從境界會得者道力壯。」在日用平常當中,時時刻刻提起佛號用功,就有很強的力量。淨土宗常說,你若真的不懂沒有關係,可以直接持名念佛,常常在佛號當中熏習,這樣也可以。但是我鼓勵大家一定要看經教,不看經教不聽經,煩惱很難放下,因為不知道虛妄煩惱是不實的,我們只知道一切法因緣和合,心裡面認為還是有的,一切法因緣生,結果心裡面認為是因緣生有,這是一般凡夫。佛告訴我們因緣生是不實的,他用因緣告訴我們:既然說「法」是和合妄生的,就表示法是不實的,他是用所謂的「析空觀」,就是把法作分析,分析到最後會發現原來一切法都是不實的,甚至連分析的觀念也沒有。就像《楞嚴經》第三卷講的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你要認為說一切法是和合而生,地大從何而生?析彼微塵七分際相至鄰虛塵,鄰虛塵是最小的單位,沒辦法再分析了,縱有辦法再分析,就以那個做最小的好了,那你說這最小的單位是用什麼和合而成的,難道是用虛空嗎?佛問阿難,是用虛空和合的嗎?虛空是空的,那個是物質的怎麼和合?沒辦法和合。難道是鄰虛塵加鄰虛塵,等於鄰虛塵嗎?那就不是了,鄰虛塵加鄰虛塵,絕對不會是原來的鄰虛塵,所以說最基本的鄰虛塵,不是和合而有的。你說一切法都是和合而有的,那我們分析到最後不能再分析了,不能再分析的這個單位,它是和合的嗎?它不屬於和合的。所以說世間是和合生,這是佛方便說,佛在《楞嚴經》講,世間尚且不是和合而有。所以龍樹菩薩在《中觀論》講:「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法不會自己生,也不從他生,他生就是從別的因素以及環境來促使它生的。也不是和合而生,因為有自、有他才能和合,「自」尚且不生,「他」也不生,怎麼會共生呢?「不共不無因」,也不能說「法」它是無因能生,譬如以火來說,ㄧ般認為不透過因緣,火也沒有辦法生,前面已經破除。但若又認為火是「無因生」的話,那到處會無故冒火,走在路上就會被火燒到。所以說,法是無生的,無生不是講沒有生,是講沒有定體可來生,它是虛妄的,但是它怎麼會有生起?佛說:是「幻作用力」。在《楞嚴經》講:「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如同幻師現幻術、幻相,以前在印度是說幻師,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魔術師」。魔術變出的東西你為什麼會認為它有,它是一種幻的魔術,在經上講就是自己的業力所顯現的。什麼業力呢?就是「動念」。祖師大德叫我們不要動念、不要執著,要是認為有法、有人、有我的這些念頭,那就成對待。執著這個根身是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以為四大是我的身,六根攀緣六塵,所紀錄下來的影相,錯認為是我的心,這就是六塵緣影,就是輪迴,修學佛法正是要破除這個。不要認四大為身,不要認緣影為心,要破除這錯誤的觀念。所以修行,就是把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過來,就是要破除我們的無明,破除我們著相的觀念,破除我們認為法是實有的觀念。認為法是實有的,就有錯誤的說法、想法,因為從根本就錯了,錯了之後衍生出來的,會錯得越來越離譜,本來是無同異中,沒有所謂的對待,本來都是平等的。現代的人很喜歡講平等,他的平等是不平等要去追求平等,佛法講的平等,跟世間法的平等不一樣,這是本來就具有的平等。就像人不論是老、是少都有「見」,見性從來不曾年輕或是變老,人老了老眼昏花,看東西不清楚,怎會說我不老?年輕小朋友2.0的視力應該很好,為什麼說這視力沒有老、少?我們不講看到的東西清楚或不清楚,是講「見」的能力,即使是盲人,見的能力仍舊是存在的,如果你問他:「你現在看到什麼?」他說:「我什麼都看不到,眼前只見到一片黑暗。」這就表示他在看的能力上沒有消失,只是見明見暗的差別而已。實際上見沒有差別,只是眾生心在分別,見明的時候,見到山河大地,見暗的時候,什麼都看不到,所以在這裡面心生煩惱,見明的時候就起貪瞋癡,見暗的時候心生恐懼,心生煩惱。像大家在念佛堂的時候,就是見暗之時,在念佛堂只有這一句佛號能念,眼睛也不能看,耳朵也不能亂聽,心裡就生寂寞、生恐懼,這也是妄想,不要隨順它。所以講了這麼多,大家才知道,原來佛性就在我們身中,就在我們當人的目前,只是太近了你沒看到,沒辦法依止,佛就直接教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
所以這個佛的性,與我們眾生性完全一樣,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法性,它是自性的另外一個名稱,在身叫法身,在經典叫第一義,法性有很多的名詞,在相上叫法相;形容它不變,叫它真如,或叫做法住、法位,有很多不同的名相。這些不同的名相,在告訴我們:「無法」,無有一法不是你的本性,無有一法不是你的心,只是你妄生分別,所以有世間相。所以佛才告訴我們說,自性是光明的,並舉了很多的比喻,實際上,也是直接告訴我們一切法,皆是你本心,皆是你本佛,所以極樂世界只在目前。
佛法是很現實的,不會離開你的生活,猶如我們的佛性,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從來沒有一絲毫的間斷過,比母子還親,比夫婦還親,甚至比影子還親,影子沒有太陽它顯現不出來,佛性它時時刻刻六根對六塵都在起作用,佛法就是講這個。所以我們講了這麼多名相:第一義、真如、如來藏、菴摩羅識(就是唯識中講的第九識「白淨識」)......種種名相,這些名相統統告訴我們,無有一法不是我的本性,無有一法不是佛心、不是佛性。所以禪宗祖師就講:「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白雲流水。盡是真如。」要到達這種程度,才講得出這種話來。這麼明白,佛性就在我們的眼前,在我們舉手投足之中,我們卻不識。所以佛就教我們用念佛的方便,念到功夫成片,知道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佛外無境,極樂世界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這是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的開示。念到這個程度時就曉得,淨土原來跟禪宗完全一樣,正在念的時候,一不一樣?一樣,只是眾生自己在迷,不自覺知。佛性就像太陽一樣,無論有多厚的雲,太陽都可以透得出來,只是在我們感受上它是比較暗的,實際上太陽光,並沒有因雲遮擋住有所減損。佛性、真如本性就是這樣,我們的面目就像太陽一樣,從來沒有一絲毫減損,所以說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是真實狀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為什麼實不去?就是本自具足,沒有心外法,它不是屬於生滅的,你認為念佛是生滅的,那是在眾生分上,「眾生在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眾生只見到生滅相,「諸佛在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佛菩薩在生滅當中,只看到不生不滅的真性,所以有句話說:「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凡夫看一切眾生都是凡夫。」看這個人也不對、看那個人也不順眼,就是我最好,我都沒有錯,從不會檢點自己,這就是凡夫的觀念。
「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這件事多麼的重要,你們要是能信就要把佛號提起來,有信有願有行才叫做諦信,諦是誠諦,誠是真誠,諦就是沒有二念,真誠的相信,真誠諦信它,這就叫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就是三乘佛法。聲聞乘最高的是阿羅漢。緣覺乘他知道無明只有滅相,沒有生相。阿羅漢是悟四諦法,知道法是寂滅的。那緣覺乘他知道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老、病、憂、悲、苦、惱,這十二個因緣,為什麼叫因緣﹖就是業緣,動念以後,就開始一直不斷的動念下去,有十二個因緣的妄生。緣覺的人他知道無明根本就沒有起過,只有滅相,沒有生相,所以他滅除無明,他跟菩薩乘有什麼不一樣?菩薩乘講的是「無明實性即佛性」,他不用滅無明,本來虛妄,「幻化空身即法身」,這是永嘉大師的證道歌。「無明實性即佛性」,這是大乘,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即,「就是」的意思,這程度就有很明顯的差別。小乘認為法是有的,我現在有煩惱,就像我們現在生病,去找原因,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生病?是有病菌、有病毒,就要消滅掉。小乘知道:我起煩惱,我有輪迴,那應該如何使它終止?他知道:原來是我有動念、有思想、有見解,所以他不思不想,不起貪瞋癡,然後斷除煩惱之後,再來成就一個佛道,這是所謂的阿羅漢聖道,即是小乘的佛道,他是有我、有法,有我在修行,有法可證,就是藏教,或是華嚴宗判為小、始、終、頓、圓的小教。華嚴祖師對於小乘的呵斥,也是很不客氣的,他叫「愚法聲聞教」。認為法是有的,在裡面造作執取。黃蘗禪師說:「因聲得悟故名聲聞。」因為聽了音聲而悟得四諦、十二因緣,故名聲聞。這些都不算是究竟成佛,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取著。如果真的不能安住本性,那就念一句阿彌陀佛,這與祖師安住的佛性完全一樣,而且非常的簡單,比他那個容易多了。念佛即是念自性,沒有心外佛給你念,沒有心外佛來緣,何須遍歷三乘。三乘法就是剛講的阿羅漢、緣覺、菩薩,他是有階漸的、有次第的,這樣從下面修到上面,再來捨兩邊取中道,最後連中道也不存。這樣一個修行漸次的成就,何須遍歷阿僧祇劫。人壽八萬四千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再從十歲每過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算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算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阿僧祇翻做中文叫無央數,三個無央數劫,就是無央數、無央數、無央數劫,這是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已經是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才算一個小劫,何況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就一尊佛,修行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但是如果能夠諦信,能夠相信這個佛號即是我本心,我這樣如是念去,不起餘念,也絕對不動搖,這樣就成功了。人家說佛號是生滅,念佛是有相不是實相,如果這話你聽了要是動心,那就表示你不能諦信,不能深信。那麼現在大家聽我們講《無量壽經》,也發心要深信,這叫信行人,因為信聖言量而信,還不解其意,所以希望大家要去看祖師大德的註解,要轉為法行人,法行就是去了解這個法而增長自己的信心,因法而生信。信與法是不二的,如果信沒有法、法沒有信,那這信不成信,法不成法。信,你要相信正法,如果不相信正法那你信何物?,所以信必然帶法;法行人沒有信,那就不成法行人,因為你只是以文字作學術,那就不叫法行人。信中必然帶法,法中一定要有信,這信行人跟法行人是不二的。只是剛開始我們把它分為信聖言量,聖言量是法,偏重在信聖言量,自己還沒有去看過或是體會到,或是修證到,這是信行人。法行人就是透過修行或是看經教,藉由經教來生信的。所以藉由經教深信淨土的,他的道心不容易退,不會念一念佛就不想念了。
修行的過程中往往會碰到一些逆境,如果因為這些境緣就退心了,覺得念佛還不是生病,吃素還不是照樣住院,這就是因為信沒有法,那信也不成其信。你果然能夠深入,不用遍歷三乘,就是不用經次第,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你念佛,自己本來就是佛,所以就不須要經歷三乘,真正頓教大乘是這樣的,沒有所謂的次第,它的次第必然攝歸一時,一定是攝歸圓教。像大乘講四聖諦,也講五戒十善,也是攝歸到一心。
所謂心無所對故名不殺生,心無持犯即持戒,心無有慳貪是布施,無有對待是不淫欲,無有戲論是不妄語,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五戒十善有大乘的用心在裡面。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這句佛號就是;這句佛號即是我本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不越一念,根本不動念,念佛的時候不屬於動念,不屬於不動念。念阿彌陀佛是不動念。一句阿彌陀佛是正念,正念是不動的,動念叫邪念,是邪它才動,妄動對待。念阿彌陀佛,心、佛完全打成一片,沒有分開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念佛的時候是不越一念,沒有動念的,這就是真實相,這麼殊勝的法門,這樣難得,所以說頓證菩提,豈非大事?卻可以這麼簡單、這麼容易方便成就。「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出世就是要讓眾生明心見性,眾生沒有辦法依止,那只好用勝異方便,一定要讓你達到真實,如果只能接引你,而不能達到真實,那就不叫方便。這叫契機不契理,就是所謂的外道,很契合你的根器,但是與理性不相應。如果契理不契機,就是閒言語,大眾聽得懂但是做不到,講這個話沒有幫助。淨土法門契理又契機,讓你能夠明心見性,又契合眾生執相的根基,你說能不修、能不學嗎?不修不學,這一生真的是非常大的損失。我們不要認為世間事是大事,這個事情才是大事。在佛菩薩來看,這是眾生一生了生脫死的法門,而且還有十方諸佛出來作保證,十方菩薩作見證人,有這個法門可以當生成就,真正能夠讓眾生一生當中出脫輪迴,像《無量夀經》有十方佛讚,《阿彌陀經》也有六方佛讚,這都是佛菩薩出來為我們作證。像《佛說阿彌陀經》,經題有個佛說,就是佛不問自說,因為太重要了,不用等大眾問必然要講的,一定是重要的事情。佛看眾生根器成熟了,就不問自說,淨土法門不但契合眾生各種根器,而且還能夠幫助眾生一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法門甚至比其他的經典,像《佛說十善業道經》來得重要,它是重要當中的重要,修多羅中的修多羅,了義當中的了義。不是我們學淨土吹捧自己,這部經典確實這麼重要,大家如果有機會深入經藏,看它是不是有這麼重要,有這麼大的利益,希望大家能夠老實念佛,持戒看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