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今解
方便品第二
第七講
請掀開《妙法蓮華經》,看第五十九頁,經文倒數第四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護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斯人鮮福德。不堪受是法。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舍利弗善聽。」
到這裡是一小段。那麼這裡的偈頌,就是世尊在重頌之前所說的內容,並且在偈頌裡面加入了孤起頌,就是提到前面長行的經文裡面,沒有講到的部分,所以希望大眾能夠多熏修,不厭其煩地熏習,把自己這些小乘的知見、世間的這些知見,把它放下。這是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希望大家能夠明了,佛法就是一佛乘,所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他說:「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這是講在佛弟子當中,心裡呢,有很多人自以為是,或認為他世間的成就很高,或是認為學小乘就可以了,學小乘就究竟。像你們現在看到有些人,他說他的上座部、小乘法才是究竟法;釋迦牟尼佛沒有這麼講,大迦葉也沒這麼講。上座部的發起是大迦葉尊者,大迦葉都說學《法華經》,學一乘才是究竟。那凡夫呢得少為足,以為只要五戒十善,他就能成佛了,以為這樣就算是人成了,以為人成就等於佛成了。實際上,這些都是世間心、世間的愛欲放不下,都是增上慢人。而且凡夫比阿羅漢更為增上慢。因為阿羅漢他得了第九次第定,就是他把煩惱給斷盡了,所以他確實在佛法修證當中,他是有阿羅漢果。可是凡夫,什麼果位都沒有,連淫欲也沒斷,他就以為持個五戒,做點好事,他就等於是成佛了;或是只是在家孝順父母,他就等於是成佛了。這些都是增上慢人,都是得少為足,以為這樣子,他就算是究竟圓滿了。所以這個就是佛講的增上慢。那麼套到現在來看,有很多比丘、比丘尼也是懷著增上慢,聽聞大乘不信,講的都是世間法、世間事;菩薩戒講成五戒,講成是人間的這種善法,這個都是增上慢人,都是業障重。釋迦牟尼佛說這些人都是罪根深重。然後開個廟,到處給人家寫牌位,牌位上面還講價收錢,一支牌位幾百萬、幾千萬都有。那能夠去付錢,繳個幾百萬、幾千萬的,他就做個什麼功德主啊,其他的呢就做什麼壇主,分內壇、外壇,統統都是不如法,都是跟人家「惡求多求。」那不叫化緣,那叫「惡求多求。」你想想你自己有什麼功德?釋迦牟尼佛功德這麼大,超度眾生沒給眾生收一毛錢啊,所以為什麼說這些比丘、比丘尼都是增上慢人,我們之前講過,這些人都是佛教的神棍啊!你不要看他什麼長老、長老尼,裡面都是要錢的,都是神棍、都是增上慢人,業障深重;你給他錢,還求不到佛法,他只教你把世間法做好了,這個更是業障深重,更是增上慢人。你講他,他還生氣,他還自以為是,面有瞋色,說你怎麼可以講我?我出家多久啦?我懂得很多啊?
就算你懂得再多你有修證嗎?你證什麼果位啊?你真正懂了,釋迦牟尼佛講你必然弘揚大乘,所以這些人都是增上慢人。你碰到你就小心,你不要護持他。道場做法會可以,讓人家寫牌位,讓人家隨喜。但是在隨喜當中,你不可以想說:我開放給人家隨喜,這樣錢比較多,這個你用心就不對了。或是呢,我有聽過,他說隨喜,隨喜最低價位是兩千塊;或是要寫牌位,他說隨喜,你要有銀行的、或是郵局的劃撥證明,就是要給錢了以後,他才幫你寫牌位,他說隨喜,這就變相收錢,暗示你要給錢,這都「惡求多求。」這些人都是業障重,都是增上慢人;有一些收錢的還是在家人,那你業障就更重。道場你在做法會,出家人本著的心,是利益眾生的心,希望眾生可以離苦得樂,不是希望眾生的錢,希望眾生可以聽聞正法,不希望從眾生那裡獲得一點恭敬,這個才是出家基本的存心。所以我說我們不反對你做法會,但是用心要正確,你不要跟人家開價,這個用心。你跟人家開價,你心就開始不清淨,你就會想到說:我這一場做下來可以收多少錢,我再扣除我的鮮花、水果、佈置、電費、水費,你就開始算成本了,做起生意來了。所以有些世間人說:現在有一些山頭的這些住持,都像執行長。講這個話很丟臉啊,你出家人被人家講這個話,你是很糟糕的,修行人不像修行人,人家認為你像是一個企業的執行長,這個就是業障深重,都是增上慢。你在那裡,你是學不到佛法的,所以自己要回頭,不是要把你貶到地獄去,自己要回頭,知道錯了就改過來,依佛所說、依佛所教。但是很多人,這些人是執迷不悟。
像在佛門裡面提倡《弟子規》這一件事情,搞《群書治要》這個事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佛教徒不能接受,大家不敢講、不願意講,所以這些妖魔鬼怪就越來越熾盛。佛門裡面不可以搞附身,不可以搞鬼神,不可以做這些不如法的事情,不可以拿信眾的錢去印這些世間的書。這些話講出來,這些事情講出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佛教徒不能接受,百分之二十的是初學。他不懂,從前沒有接觸過佛法,一進來佛門是這樣,他就以為是這個樣子,這害了這些初學,要是這些初學聽到了正法,他就能轉過來。大家來佛門是要求解脫,要修道,不是要搞生死輪迴,不是要用小乘,也不是要用人天乘。你要知道這些人就是增上慢人,用做作的方式在那裡提倡孝道,這些都是不如法,自己都要放下,都是釋迦牟尼佛所喝斥的。「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這是講的這些學佛人我慢,又不信正法。為什麼不信呢?你跟他說你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你必然能夠成佛;他就告訴你:你可能萬一去不了的話,怎麼辦?這個就是不信啊。他勾起你的疑惑,讓你的疑惑的業出現,障礙你的善根。他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在佛門裡面搞小團體;你不要看,不是只有一個道場裡面不可以分小團體,各個道場之間,都不可以分別,只要它是正法,都隨喜讚歎。所以這些人他是不信佛法,你跟他講說你要放下,求生淨土,他沒有辦法接受,他說:萬一我去不了?那這個就是你對淨土懷疑啊、你對佛法懷疑,你對釋迦牟尼佛懷疑,你對阿彌陀佛懷疑啊。這些人就是不信佛法,所以他認為說他要去學個什麼《弟子規》來保人身。誰說學《弟子規》可以保人身的?沒有經典這樣講,學《弟子規》沒有用,不能了生死,那個不切實際,那個消不了業障,還會增長業障,龍天善神不會護持你;你以為你得到護持,那個魔力攝持。你看經典裡面,小乘都不讓你碰、都不讓你學。祖師講:「寧起狐狼野干之心。不起聲聞辟支佛意。」那你還起世間意,還覺得這樣可以,那就是我慢,「非因計因」。什麼叫非因計因呢?很簡單的,你現在肚子餓了,你去煮沙,希望把沙煮成飯,不可能啊;你去蒸石頭,想把石頭蒸成地瓜,不可能啊;再講一個,你把吃汽油的引擎加水進去,你看這個引擎會不會壞掉?這引擎是吃汽油的,汽油引擎,你給它加水進去,這個引擎絕對沒辦法動。在佛門裡面,你修行過程當中,你要到菩提路,你要到無上佛果,你行這條菩提路要到無上佛果,你在佛法當中,你給它摻了這個《弟子規》、這些外道邪見的這些水進來,你修行的這個引擎一定壞掉,沒有辦法前進,整個報銷。這樣子以喻合法,你就很清楚了。所以為什麼說舉這個引擎的比喻?你修行的動力,就完全被這些世間法給破壞掉了。引擎它是有動力的。所以你修行、你學佛,你一心學佛,你不用《弟子規》,不用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如果摻進來在佛門裡,就像引擎摻了水一樣,汽油引擎摻了水一樣,不光沒辦法前進,還整個引擎壞掉,整個佛法衰敗。我舉這個比喻你要懂,不光你自己沒有辦法前進至佛果,你自己修行的動力,全部被破壞掉,沒有引擎泡過水還能走的,所以你要知道,這個就是我們常講的「非因計因」。沒有辦法成就,你認為可以成就,你把這個東西加進來了,你的世間心一定起來。為什麼?眾生有世間種種恩愛貪欲,讓你住阿蘭若都還想著妻妾恩愛,那何況去接觸這些東西呢?很多人學了《弟子規》,學了這些東西,佛都不念、佛都不學了,叫他出離生死,這個道心全部沒有了,很嚴重!所以這種東西是破壞佛教,還有道場在念,你念《弟子規》這種道場,就是魔道場,沒有護法善神護持你。人家念楞嚴神咒、你念楞嚴神咒,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不可數不可數,八萬四千那由他。「那由他」是億啊。恆河沙這麼多,數不清數不清的金剛藏王菩薩護持你。不光這些菩薩護持你,密跡金剛護持你,這些金剛藏王菩薩就是密跡金剛。外現金剛相,內密菩薩行,叫密跡金剛。他們都是大菩薩,包括這世間的這些鬼王、鬼帥,連惡鬼王他都護持你;風師、雨師、雲師,並電伯等年歲巡官,全都護持你,沒有人不護持你。所以我說你道場早晚課,你去誦這些世間東西,你怎麼會有護法善神護持道場?不可能有的,只有妖魔鬼怪。你念楞嚴咒,「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這些冤親債主、這些小鬼神要來惱害你,他不敢靠近,十由旬。一由旬四十里啊。他不敢靠近你。所以不要心裡懷著增上慢,以為自己比佛還厲害,以為自己懂得什麼佛法。要知道佛教是出離法,釋迦牟尼佛到法華會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告訴你要學一乘了義,這是開權顯實,大慈大悲啊!那麼經文講:「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這些人有五千人這麼多,都是不能信受的。所以你不要再加入這些人裡面,如果你曾經是這些人,你趕快回頭,因為你過去生,也都是這樣子,你這一生遇到佛法,你為什麼不修行,為什麼不放下?為什麼你要這麼在意你的家庭、你的這些恩愛?沒有那麼嚴重啊,自己要懂得,要放下。你現在不放下,什麼時候才放下?有的人說我等我小孩大以後,我自然就放下。在媽媽眼裡面,小孩永遠都是小孩。都放不下。你現在不慢慢地使它淡化,不使你自己的這個愛欲心淡化,你怎麼能夠真正解脫?現在佛門裡面很多放不下的。道場也教居士不要放下,什麼家庭要顧好,他沒有教居士放下啊;然後再配上這個什麼他們講的:幸福人生、幸福家庭。這個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我末法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你修行要成菩提,「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就是講的這個啊。你道場不教人家斷除這些愛欲,你讓眾生落愛見坑,必然失菩提路。所以我不曉得你們去供養這些道場,有什麼功德?並沒有功德。他不教你放下,反而搞一些什麼幸福家庭的講座,萬一先生外遇,他教你要打扮啊,看看能不能讓先生再回心轉意,這些都是讓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釋迦牟尼佛說這些都是妖魔鬼怪。《楞嚴經》裡面,真的是照妖鏡,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凡是道場不教出離法的,都是魔窟啊!所以你碰到這些地方你要小心,你要有智慧眼,要能明辨。他不教你修行,不教你出三界,一定就落愛見坑,失菩提路。人間佛教就是如此啊,教你什麼佛化婚禮,這些都是讓你墮愛見坑當中,失菩提路。你不要看著他剃頭,披了個袈裟。袈裟一件幾百塊錢就有啦,便宜得很啊。袈裟之所以尊貴,是因為他弘揚正法,它代表著佛法一乘了義的象徵。所以你拜出家人,出家人穿袈裟,你拜佛、拜法、拜三寶的形象這有功德。所以現在很多這些什麼佛化婚禮、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就是教你來出家,教你放下,這才受佛化,不是合會淫欲。這些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裡面都有講到,末法中,多此魔民,都是在辦這些,這個什麼佛化婚禮啊,搞這些人間佛教,搞這些愛來愛去、愛情愛別的,說佛法就是愛啊。這些都是讓眾生墮愛見坑,失菩提路,絕對不能出三界,佛說你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釋迦牟尼佛講:「如我此說。名為佛說。」只要跟佛說的相反的,不管他是誰,再有名氣,都是波旬說。講這個四種清淨明誨,裡面真的就是一面真真實實的照妖鏡。出家人他不教你吃素,還告訴你,受了戒,沒關係你去煮葷腥。〈清淨明誨章〉裡面講的:你如果殺生,你吃眾生肉,你是魔王,你是大羅剎。所以我說那些戒師,傳戒叫羅剎戒師,是有經典依據,我不是亂罵。你如果不教人家吃素,不教人家斷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是大羅剎。又說:「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如果出家人不教人家斷殺業,不教人家吃素,不教人家放生,這個是波旬子孫。他說末法的時候就有這些人,你看有多少?這些人不是只有破戒啊,釋迦牟尼佛講得比我更真切,直接告訴我們,你看清楚了,這個就是妖魔鬼怪。你千萬不要跟他學,不然你一定墮落,你還來這個世間,你還要酬償業報。
四種清淨明誨,就是〈清淨明誨章〉裡面講到的。所以我們眾生要依佛經,《楞嚴經》裡面都講得一清二楚。我們從小就看《楞嚴》,再加上念佛的胎教,自己也念佛,也修行用功,所以不會被這些擾亂,不會讓眾生墮在愛見坑當中。你一定要明信佛語。這些人「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他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於戒有缺漏。」對光明金剛寶戒根本不了解,只持戒相,戒相好像持得很圓滿,那為什麼會有缺漏呢?就不明了光明金剛寶戒;法華會上五千退席的大眾亦復如是。他們就是學這些小乘,學人天乘,基本上都是小乘,他沒有辦法信入一佛乘,他對於光明金剛寶戒,對於心性他不懂,所以「於戒有缺漏。」只是著在戒相上,「護惜其瑕疵。」一直保護著自己這個有問題的地方。你叫他要放下;他說我放下了,我家裡怎麼辦?這就「護惜其瑕疵。」你跟他講大乘戒,他就說他自己接受不了,他就說那個會偏空、墮空,他不敢學,這「護惜其瑕疵。」一直在保護自己錯誤的地方。這些人戒相做得再好,也是於光明金剛寶戒中有大瑕疵、大問題。所以世尊直接給我們講出來,你不要做這樣的人,不要做這樣的學佛人。
你自己要發心,要學大乘,受戒依止「光明金剛寶戒」。光明金剛寶戒就是眾生的本源心地,是眾生的佛性種子,本來就具有,一受永受,從來不會退失、從來不會毀壞;除非你退菩薩願、退菩薩心,或是起增上慢,就是起小乘心,那你就會迷失。所以說這些大眾,包括現在的這些人,你就知道,他們「護惜其瑕疵。」「於戒有缺漏。」又不斷地保護自己沒有做好的地方,一直在掩過飾非,為自己的錯誤找很多的理由、找很多的藉口,都是「護惜瑕疵」。所以你有錯,你要改,你要回頭,不要給自己上太多妝,不要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你如果大乘心還沒發,你要知道,這是你缺的,你要發出來;如果你世間業未捨,你要懂得要把它捨掉。對於家庭,對於你的小孩,對於這些種種人事,你不要那麼在意。當然我這樣講一講,你聽了現在是點頭,可是一碰到事情,你就又在意了,所以不是聽一遍兩遍就可以了。眾生習氣你必須得熏修佛法,必須得念佛,你才會放下。其實你太在意,根本就沒有你想像這麼嚴重,都只是自己的妄想而已。在那邊一直打妄想,沒有這樣就可能會如何,所以眾生自己打妄想自己受苦,很可憐。所以不要護惜瑕疵,不要學這些二乘人,一直保護自己有問題的地方,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來學習大乘佛法。所以此類人,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於戒有缺漏。」你看現在很多律宗的,他只持戒相,不了戒體,這些都是「於戒有缺漏。」而且是大缺漏,為什麼﹖因為他持了戒,出不了三界,頂多就是人天福報而已。
他們學了這些世間法《弟子規》,以這個當作戒律,那更出不了三界。我有聽過有的出家人講:《弟子規》是戒律的基礎。我們覺得很奇怪啊,「沙非飯本」,你煮沙怎麼可能成飯。「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怎麼會是戒律的基礎呢,這個話誰講的?《弟子規》,三藏裡面判屬何藏?連小乘也不是。那今天有人拿那個給我看,我看他這個道場說他八宗都在弘。我看一看他流通的法寶,一看《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是八宗哪一個宗啊?什麼《文昌帝君陰騭文》。文昌帝君也沒說他是佛教的;《弟子規》李毓秀他也沒說他是佛法啊,那你說你八宗都在弘,這算哪一宗?所以妖魔鬼怪自己的言論都自語相違、互相矛盾。你不能夠說只要是善法,我們都推廣,那對想要有錢的人來說,這些教他怎麼理財的,這個對他來說是善書啊;想要減肥的,看怎麼樣能夠減肥,這教減肥的書對他來說是善書;喜歡美容、喜歡打扮的,在教化妝的對他來說是善書,這都是個人的喜好。學佛依止佛教,不要去學這些外道法。下面講的:「是小智已出。」這些人不光過去已出,現在也已出。你不要看著他,說他這個是掛著佛教的招牌,以為他是出家相,他講的就一定對,這就是你著相。
釋迦牟尼佛講:「是小智已出。」這些人不算佛法裡面的,不算出家人;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出家的人如果不能明了心性,你不是出家人。祖師大德的標準很嚴,那我們稍微不要這麼嚴,至少你要肯學一乘了義,那是往祖師的目標走;這是對的,至少你要肯學、願意學,學不懂那是每個人業障厚薄不同,這個就沒有關係,至少你肯學。所以搞世間法這些,從過去到現在,釋迦牟尼佛都把他排除在佛教外面,所以叫「是小智已出。」出哪裡呢?出於佛門中,出到佛門外,意思就是滾出佛門。釋迦牟尼佛也很生氣,「眾中之糟糠。」佛法大眾裡面的糟糠。糟糠是什麼?酒渣。那這些人是什麼?講白一點,是人的話,做酒的叫酒渣;那在佛門裡面,他是人,是人的話就叫人渣,「眾中之糟糠。」釋迦牟尼佛罵人,他是不留情面的。所以我說你看了經典,你就知道悟顯法師你講的話太客氣了。你真的看得懂佛經,你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喝斥,就是現在人講的用羞辱式的,羞辱你,「眾中之糟糠。」佛法裡面的廢物。經文講到,我們才這樣講,我們平常不會這樣講,世尊這樣講,我們就依法而說,所以你不信大乘,佛就說你是糟糠,你是廢物沒有用,「佛威德故去。」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度你,佛沒有辦法救你,講這些人-法華會上退席,「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所以有一些人他想來聽《法華經》,他沒有辦法來,他就會突然有什麼事情,這佛不讓他來聽。這些人是世間人,不願意學,不讓你來聽,所以你沒有辦法來聽《法華》,沒有辦法聽聞大乘,你都要生大懺悔心、大慚愧心,「眾中之糟糠。」你不要做糟糠,不要做佛教的廢物;如果你曾經是廢物,現在趕快廢物利用,要回過頭來啊。所以你看到經文自己就要警醒,自己就要注意,要做佛門裡面有用的人,能夠助佛轉輪,不要做佛門裡面的糟糠,不要做破壞佛教的這些糟糠。糟糠講白了就是廢物,對佛法沒有幫助,對眾生沒有幫助,對於成就道業也沒有幫助,那你不是廢物,更是何物?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講的,你喜歡小乘,不願意學大乘,喜歡人天乘,不願意放下的。佛說你是廢物,「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沒有辦法學,不堪受法。所以後面講的:「斯人鮮福德。不堪受是法。」這些人福報不夠,業障太重。福報不夠,叫他來聽經、叫他來修行,他就突然想到我有什麼事,我有這個事,我有那個事。釋迦牟尼佛講你福報不夠。所以你要懂得能参加法華盛會,能聽《法華經》,都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所以你要去推廣,讓大家都能聽,讓大家都能學;不光自己有福,還希望自己的福,可以分享給大家。你不要想說我自己有福就好,我聽到了,現在講要懂得分享,要把正法分享出去,你自己修更大的福,也讓有緣能學正法的眾生,能夠得遇正法,能夠得遇一乘了義,開發出自性本具的福德智慧。所以你就曉得,這一些人講不聽,執迷不悟。釋迦牟尼佛講:這些人排除在佛門外。
「斯人鮮福德。不堪受是法。」佛沒有辦法救度你,因為你不信佛。我跟你講說你念佛老實念,你就還要擔心、害怕,說你可能不能往生;你懷疑阿彌陀佛、懷疑釋迦牟尼佛、懷疑極樂世界,你還想保個人身,你這個就是懷疑啊。「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你疑惑,你對於佛經疑惑、你對於淨土疑惑,你這是得到莫大的損害。你疑惑不信,那沒有辦法學。所以很多人他學淨土,連自己在懷疑淨土,自己都不知道。三時繫念還是照做,天天做,有人還發心要做好幾百場的,天天都在做,天天懷疑淨土。為什麼呢?跟你講白了,他做這個就是要來賺錢的嘛,天天做,天天收益,就是貪瞋癡;叫他求生淨土,叫他放下,他說我可能去不了;還有出家人認為說自己可能去不了,要保個人身。就有這種人,我們都碰過,也看過,這些人福報不夠,釋迦牟尼佛把你排除在佛門外,「佛威德故去。」「斯人鮮福德。不堪受是法。」,那麼能夠聽受的,就是真正有善根,對於佛法是堅固深信的,所謂「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你能聽聞大乘,你聽聞一乘了義,聽聞《法華經》,釋迦牟尼佛讚歎你,說這個人非常地希有,不是一般的善根,是對於佛法真正願意信受,你才能聽得到。那你現在坐在這裡,或是你在螢幕前面,你自己就要想到,我自己有沒有真正信受;還是聽了以後不當一回事,還是只是聽聞而已,沒有做轉變,自己都要懂得去檢點,這才叫做真正對於佛法有堅固深信。所以說「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貞實者就是對於佛法能深信、不退心的,我們稱為「貞實。」這個貞實,就是世間人講的忠貞不二。那麼参與法華盛會的,世尊也是這樣讚歎,像舍利弗、大迦葉這些人;那些退席的,釋迦牟尼佛說這些人沒有智慧,「是小智已出。」沒有智慧,智慧不夠,業障重,前面講的罪根深重,他不能夠信受如來的大智大慧。所以叫著「舍利弗善聽。」大家要仔細聽,「舍利弗善聽。」要聞思修。下面講的:
「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眾生心所念。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先世善惡業。佛悉知是已。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並祇夜。優波提舍經。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於諸無量佛。不行深妙道。眾苦所惱亂。為是說涅槃。」
這裡講的,叫著舍利弗善聽,他說:「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諸佛所得法,本來不可說,所以前面止舍利弗,不須復說,如來境界不可思議。就像有人可以乘石筏渡海、能夠以藕絲懸須彌、能夠負須彌山及四天下而行走,這些都是不思議境界;以蚊腳為梯登至梵宮,這個都是在《佛藏經》裡面講的,如來的不思議境界,這一般人做不到。以蚊子的腳做梯子,蚊子的腳這麼細怎麼做梯子。所以這些都是比喻,顯示如來的境界不可思議。或是吐一口口水,一唾而劫火消滅,一吹而世界皆成,這些都是不思議境界,出《佛藏經》裡面。所以《佛藏經》告訴我們,如來的不思議境界,沒有辦法用言語去思量,藕絲懸須彌。什麼叫藕絲?那個蓮藕的那個絲線,那個非常容易斷掉。它可以懸須彌山;用石頭做成的船,可以渡海,這些都是不思議境界;蚊子的腳做成的梯子登至梵宮。梵宮比忉利天宮還高。你吐一口口水,把這個刧火,世界壞時有劫火燒燃,燒至初禪,初禪天,你吐一口口水,這個大火全部消滅,這個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舉這些事相上的不可思議,讓我們明白佛境界不可思議,讓我們知道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像祖師常講的,石女能生兒,你把石頭刻成一個女眾的樣子,它還能生出兒子來,石女生兒;泥牛能夠水上行。所以永明大師講:「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想要了解永明的宗旨,那泥牛要在水上行走,就是不可說,不可以言語道,不可以思量會,這個不思議境界。就像有一首禪宗的偈頌講的:「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是心境一如,不思議的境界;或是高峰妙禪師的,退後原來是向前,都是不思議境界。泥牛不可能水上行;空手不可能把鋤頭,沒有手的人怎麼去拿鋤頭啊;步行,同時在步行,還騎著水牛;人從橋上走過去,橋在流,水不流,這下一講,大家都開不得口,做不得思惟,這就對了。所以寶誌公講的:「只這如今誰動口。」真如自性「不見頭。又無手。世界壞時渠不朽。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這如今誰動口。」
問問看這話誰說的,不可以言語道,不可以思量會,這個就是不思議境界。這個沒有辦法說,所以如來以「無量方便力。」給你說這個種種諸法,讓你就是要明了如來不思議的境界,所以「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釋迦牟尼佛講,眾生心裡面想什麼?「眾生心所念。種種所行道。」他在做什麼,這一生做什麼,過去生做什麼,無量劫來做什麼,他都知道。「若干諸欲性。」到底有哪幾大類的眾生,他都曉得,乃至眾生的「先世善惡業。」你過去生造的這些善業、惡業,他都曉得。所以以前有一個人要來找佛出家,那佛就要這個五百阿羅漢去看他過去生有沒有佛緣,這五百阿羅漢看了他五百世。阿羅漢能知過去五百世,這人五百世前都沒有遇過佛法,所以他跟世尊講說這個人沒有善根、沒有佛緣。那已經到了佛前了,必然有因緣,只是阿羅漢不知道而已,釋迦牟尼佛有宿命通能知無量劫,他說他無量劫前,在山上砍柴是個樵夫,被老虎追跑到山上,跑到樹上去,驚慌之下爬到樹上去,念了「南無佛」,就這個善根,現在在佛法裡面出家,之後必然證果。所以世尊的智慧,阿羅漢不能及,凡夫不能及。有些人遇到我們出家人,叫他來學佛,他說師父我可能還沒有佛緣,你都已經遇到出家人了,怎麼會沒有佛緣呢?我們是沒有知過去無量劫的宿命,不然我一定告訴你,搞不好你就是追樵夫的那隻老虎啊,他念了一聲南無佛,你跟著聽到了;還是你就是那棵樹旁;樹上的那些生物,你都聽到了,怎麼會沒有緣呢?所以你要把握現在學佛的因緣,遇到佛法你都能成就,遇到世間法就沒辦法了,遇到佛法都能解脫。「佛悉知是已。」佛都知道眾生是什麼因緣,所以呢,「以善巧方便譬喻,於無所說方便而說。」所以「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令大眾能夠跟佛結緣。那什麼叫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呢?他就舉了九部法,這九部法就是佛經裡面的內容。你看佛經裡面,「或說修多羅。」修多羅就是長行。前面的一行一行的這些文字就是長行「修多羅」。或說「伽陀及本事。」伽陀就是孤起頌;本事就是講弟子過去生的因緣。「本生未曾有。」本生就是佛自說自己過去生的因緣;未曾有就講這個不思議法,未曾有法。「亦說於因緣。」就是講佛法成就的這些因緣,佛說法教化因緣。「譬喻」講比喻,「並祇夜。」祇夜就是重頌。伽陀是孤起;祇夜是重頌;乃至講「優波提舍」就論議,跟你分析,論議,就像《楞嚴經》裡面有告訴你:五陰六入本如來藏。為什麼?它一一跟你分析,讓你清楚,這個就是論議,這就是「優波提舍經」。所以佛善知方便,他知道這個眾生的因緣,所以能夠告訴眾生,你過去生跟佛法是什麼因緣,所以叫「亦說於因緣。」前面他講說他能夠講弟子的過去,講自身的過去,也能講眾生過去接觸佛法的因緣,所以叫「亦說於因緣。」用種種的文體來呈現,或是孤起頌、或是重頌、或是修多羅,這個都是九部法。但是呢,「鈍根樂小法。」這鈍根就是根器很鈍的、還有樂小法。也可以說鈍根的人樂小法;也可以說鈍根是一種、樂小法是一種。為什麼呢?因為有的學大乘他也是鈍根。但是你學了佛它會轉,鈍的,他會轉成中根的,中根會轉成上根、會轉成利智的,他會轉。有的鈍根,他怎麼解沒辦法解,對大乘他沒辦法解。就像富樓那尊者,他解大乘他很難;阿難都懂了,他還不能了解,那在大乘來看,他就算是鈍根。樂小法呢,喜歡小乘、喜歡人天乘,得少為足。所以你叫他要出離,他覺得他可能出不去,那我就學個《弟子規》吧!我就懂個因果吧!講經不能講大乘,那我就講個《了凡四訓》。現在講《了凡四訓》還在升座的,憑什麼升座啊?那個都偽作沙門。從來祖師大德哪一個升座講世間法的?沒有啊!你看吉藏大師一生講《法華經》講三百遍;華嚴的清涼國師,講五十遍《華嚴經》。祖師講經升座都是在講佛法,怎麼會有講小乘的?怎麼會有講人天乘?講人天乘那個不能升座啊!這個法座是拿來講佛法,不是拿來講世間法。為什麼對於這個法座,又頂禮、又拜、又恭敬?講法的位子啊!我們精舍的這些人在碰這些法座,全部都要帶上手套。為什麼要恭敬?這個就是對法的恭敬。為什麼要拜法?對法的恭敬。所以「鈍根樂小法。」這可以說是有兩種人,也可以說根器鈍的好樂小乘;那單指的就是好樂小乘的,又根器鈍、樂小法的。所以你們就知道,不要做個樂小法者,不要做個鈍根的人。你要熏習大乘,你的智慧就會打開,一定會打開,你按照佛講的去做,按照我們教你的去做。我們教你的,就是經典上講的,教你的方式去念佛用功,絕對可以把你的根器從小根轉成大根。根器是會轉的,不是永遠是停頓,那就變成墮於常見當中,認為鈍根永遠都是鈍根。沒有這個事,眾生根器會轉變。
那「鈍根樂小法。」這些人「貪著於生死。」所以我說學《弟子規》那些東西都是生死啊!你跟他講要出離,他沒有辦法發心;你跟他講什麼家庭幸福和樂,他都很喜歡,都是貪著於生死法中。出家人如果再講這些東西,就是讓眾生墮愛見坑,失菩提路,就是末法中的魔王,妖魔鬼怪,「廣行貪淫。為善知識。」「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每個人都講說按照他的那種方式能夠成就,你看他那方式,什麼方式?都是讓你起愛見分別,起愛見分別。所以為什麼講佛經,魔不能說?他不反對你五戒十善,但是他很怕你出三界。所以你看這些搞人間佛教,他有沒有講五戒十善?有啊,他說佛化婚禮裡面要五戒十善,夫妻要懂得要守,他講五戒十善;你講要出離、講要斷欲,他就不說了。為什麼?因為魔王他自己,他認為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他在控制的,你出去你就脫了他的掌控了,他管的人就少了,現在人講的人口外移,他就害怕了。所以他在他的能力所及的範圍,他就要開始控制了,他對佛也很恭敬。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也對佛很恭敬,因為釋迦牟尼佛福報比他更大,他奈何佛不得,魔王沒辦法去擾亂釋迦牟尼佛,所以只好在佛的會下,可是佛一入滅了,他就起來作怪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的這一乘了義心性之法,魔不能說。所以你就曉得,不是做一點善事、講一點孝順、講一點五戒十善,它就等於是佛法,要知道沒教出離的,都是妖魔鬼怪。所以你眼睛要看清楚,要有智慧眼去看,什麼是該學的。你也知道不是說放下就放下,但是不能沒這個心願,不能沒有這個正知正見。正是因為放不下,才要放;正是因為難行,才要行,其實也沒那麼難。你多念佛業障消,多禮佛、多讀經業障消,自然就轉過來了,不用刻意轉,自然就轉過來、自然就放下了。就像你從前小時候,很喜歡一種玩具,任何人不可以碰,碰了你就生氣。你現在那個喜歡去哪裡了?你是不是慢慢長大了成熟了,那個之前的執著就放下了。你現在就像從前的你一樣,「貪著於生死」當中,只要透過佛法的熏習,有佛法的知見,熏習成熟了,自然就放下了;沒這麼難,你越覺得明心見性很難,就越沒辦法明心見性。但是要明心見性,你要依經教,達摩大師講:「藉教悟宗。」因為現在禪宗,可以說是你要遇到大德很難,每個都爭做禪師,現在出來廣告都說他自己是禪師,禪師不是隨便叫的。你對外有沒有著相、心裡還動不動,不是會教幾個七支坐法、調幾個息、弄幾個安般守意,你就能當禪師,那個是小乘。你懂不懂得什麼叫泥牛水上行?懂不懂得什麼叫橋流水不流?這什麼境界啊?所以不是爭做禪師。現在很多人喜歡當禪師,喜歡出來說自己是善知識,好為人師、貢高我慢。這些都是「貪著於生死。」好樂小法。
所以你在外面你看有一些在教禪修的,你要注意,很多都是小乘,還有根本連小乘都不是,連小乘都不是那更多。小乘法它不會騙你說我這個是大乘,他不會,不然他打妄語;他就告訴你這是小乘經典,《阿含經》裡面講的。他們的人是在事相戒他是守得很好,他不會騙你,他不會穿鑿附會說我這個經典也有般若,我這經典也有所謂的淨土法門,那個絕對是妄語!小乘經典沒有淨土法門,我們淨土法門也不是從小乘來的;極樂世界小乘種不生,怎麼會小乘法裡面有淨土法門,腦筋想一想就知道了嘛,太簡單了。我們講一句俗話,不用腦筋想用膝蓋想,小乘種不生,怎麼會說淨土法門是從小乘出來的,膝蓋想就會了,根本不用想。所以這些人「貪著於生死。」「於諸無量佛。不行深妙道。」在佛法他遇過很多佛,累世以來不願意求大乘、不願意真正來修行。深妙道就是大乘深妙的修行方式。他不願意做、他覺得不可能,怎麼可能即生成佛;怎麼可能惡業凡夫,十念、一念就帶業往生。他就想到萬一我還出不去呢?他想說萬一阿彌陀佛忘記我了呢?他把佛當俗人,因為他自己心很俗,他就怕說萬一出不了三界呢?哪有什麼萬一出不了三界。你只要老實念佛、發願求生,你絕對出得去啊,哪有出不去。《觀經》講的:「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都能往生」。只要你肯念佛、你肯回心、你肯懺悔都能往生。所以沒有辦法去相信、沒有辦法去行於深妙的道法,所以叫「不行深妙道。」所以為「眾苦所惱亂。」我們就講三苦就好了,苦苦、壞苦、行苦三苦;或是講八苦惱亂,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個八個苦交雜起來就是眾苦了。因為你生老病死當中一定有五陰熾盛,一定有所謂的怨憎會、一定有所謂的愛別離、一定有求不得,它是交雜在一起的。這生老病死就是人的人生,我們講人道來說的話就是人生,人生當中一定有所謂的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還有五陰熾盛,這是「眾苦所惱亂。」所以佛才為這些人說涅槃,說涅槃,說小乘的涅槃,所以僅得涅槃除糞之價,就是講的這小乘的這偏真涅槃,所以叫「為是說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不是真正佛的無餘涅槃,為他們說小乘的涅槃。再看下面:
「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他說這些人眾苦惱亂,沒有辦法去行於諸佛甚深的行法,所以為他說小乘涅槃,所以他說:「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他開講小乘法、方便法要接引讓他來學大乘,到最後開權顯實說我佛法中只有大乘,沒有小乘。為什麼講小乘?是因為你根本「貪著於生死」當中,你沒有辦法直接學大乘。所以當初對這些弟子,是使用小乘的方式接引,實際上佛不是要講小乘,就是要用大乘法來接引眾生。那現在大家都已經熏習這麼久了,佛法也傳來幾千年了,就應該知道佛法就是大乘法;之前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佛教剛創立的時候,給他講的這些方便,現在我們就應當直接學大乘。所以他說「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雖然教你們這些方便法,但是「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這是沒錯的!小乘它只到阿羅漢,沒有辦法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從來沒有說你們這些小乘人可以成佛,也沒給你們授過記,肯定沒有。因為法華會上,後面有五百弟子授記,已經授過就不用再授。他為什麼到法華會上把他們授記?之前沒授,所以說「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佛為什麼沒有講呢?為什麼沒講眾生即佛呢?你們不信,眾生聽了也不信。雖然會講佛法,還有不信佛法的,所以「說時未至」。你不要到了法華會上還是「說時未至」,那就是你失於大利了。你自己要能信受,信眾生界即是心界,這個叫明信佛智,叫信行,能信大乘,這是《不退轉法輪經》裡面講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沒有對這些小乘人授記?沒有對這些人講過大乘?「說時未至」。什麼叫「說時未至」?你不肯接受,講了以後你就嚇到了,就像前面的五千退席的。我們現在講也很多人嚇到,法師你怎麼敢去說不要學《弟子規》啊!都嚇到,甚至害怕不學怎麼行。你被魔力攝持了,我告訴你。祖師大德、釋迦牟尼佛都沒有學這個東西,照樣成佛,而且成得比這個更快。你看龍女牠學《法華》,直接頓成,不歷次第,龍女會不會想說我來保個龍身,保個畜生身,萬一更糟糕,來生沒有投做龍王的女兒,從來沒這樣想啊。所以龍女獻珠,即往他方世界成佛去了,即刻前往。舍利弗也嚇一跳,哪有這麼快的,不是要三大阿僧祇嗎?要無量劫嗎?怎麼會一念頓成?所以說「成佛的法華」,你學一乘了義就頓成佛。學淨土也是,一句阿彌陀佛直證阿鞞跋致,皆是一生補處諸大菩薩,必補佛位、必紹佛種,必紹佛位;就是你不相信,所以佛才給你講那些小乘。那麼「今正是其時。」現在時節因緣成就了,就是你肯信了,願意接受就是時節因緣成就的時候,更無餘時。你現在相信就是「今正是其時。」你明天相信就是「今正是其時。」我給你講的時候,你相信了就是「今正是其時。」所以「決定說大乘。」大乘是決定法,決定成就之法,絕對不虛妄。所以必然給大乘法,讓你來修行、讓你來成佛,所以說「決定說大乘。」眾生只要能接受,佛馬上就說大乘,讓他能夠成佛。所以這裡講的,也是我們常引用的經文,「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上講,他講的這些小乘、這些經典,全部都是方便,目的是要你來學大乘;不是你學了大乘法以後,退心回去學小乘叫打基礎,那個不是啊!你要聽清楚。因為有些人會講,我這是打基礎。佛就叫你迴小向大,表示小乘不能作為大乘的基礎;如果可以他幹嘛叫你迴小向大,叫你要頓捨小乘。有一些人說,你看祖師他也是這樣先學次第。誰說祖師先學次第?不是這樣子來的。所以為什麼說這裡的人樂小法?因為一句話就可以讓你退心了,讓你去學到這個不了義法。只要說你沒有基礎,你要先打個基礎;問題是小乘就不是大乘的基礎。
小乘佛法就像那個鐵皮屋一樣;人天乘的《弟子規》就像茅草屋一樣;大乘佛法就像豪宅,那個地基不會一樣。現在要給你豪宅住,你說不行,我要先住茅草屋,再來換個鐵皮屋,然後我再來住到豪宅裡面。你不是腦筋有問題嗎?直下領納就可以了。現在要送一台勞斯萊斯給你開,你說不要,我要先坐一般的,再來坐豪華進口車,最後我才要來坐這個名貴轎車;你直接坐就可以了。講房子、講車子,大家就懂了。要給你好東西,你不敢用,我要等,等到它壞掉才要用;請你吃好飯、好菜,你不要,你要先吃那個酸掉的,你覺得那個才有基礎,一樣的意思。你沒有辦法直下接受大乘,所以講的直下承擔。現在人叫你做事情,做世間事都叫你直下承擔;那個是我們佛教的用詞,你不要亂用。他是想要叫你乖乖聽他的話,我講的話你要直下承擔,他不是要叫你學佛,我們佛法是教你要能承擔大乘。所以剛才給你講的,就像這個豪宅一樣,佛法一乘了義就像豪宅,直接要送給你;你就像長者的兒子一樣,長者家的兒子,他要把他富可敵國的家業全部給你,可是你不願意,你說我要先去挑糞,從基礎幹起,釋迦牟尼佛做爸爸的也沒辦法,為了得近其子,只好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粗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跟著你一起來挑糞,右手執持除糞之器,還要狀有所畏,裝得跟你一樣,示現劣應身。你看這佛多慈悲,你不願意接受,說個九部法,目的是要你入大乘。長者為什麼跟著他兒子去除糞,不是長者需要除糞,目的是要讓他來繼承家業,讓他來知道說我是你爸爸。所以跟他一起除糞的時候,他以他年長的身分,他說反正我也沒兒子,打個小妄語說我也沒兒子,我就把你當兒子一樣,慢慢叫久了習慣了,後來才公開真相。所以眾生就是這麼愚鈍,不知道佛跟你講這些小乘法、講人天乘,目的要給你學大乘。一講了你就著,所以說眾生處處著,碰到什麼就著什麼、碰到什麼就黏什麼,這種事情古人他也很清楚。特別是女眾,從小就黏爸爸,長大就黏先生,還沒先生的時候就先黏男朋友,生兒子就黏兒子。所以眾生很容易就執著,那佛這裡開權顯實,直接跟我們講實話,「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
所以講這部經是要你來入大乘,講這些小乘也是要讓你入大乘。所以你說《佛藏經》講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目的是要你入大乘,不是要叫你只學小乘。不一定要先學小乘。所以遇緣不同,你現在遇到大乘佛法,你直接學就可以了,直接發心、直接學,就像學淨土一樣;越早發心學,業障越容易消,這是事實,不是分別。越早學佛,用功越容易得力,所以你趕快學,不要耽誤自己的命光,人生短短幾十年,一晃眼過去了,你還有多少時光可以耽擱,你還有多少命光可以讓你耽誤。你要等你的小孩,你要等到他什麼時候?自己要回頭,不要貪著於生死當中,不要好樂於小法,要懂得這佛經講的入大乘,是佛教的根本,就是要你來學大乘。下面講:
「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聲聞若菩薩」聽佛說法皆能成佛,你看到前面講的:「有佛子心淨。」就講的我們來參加法華盛會的這些大眾,包括現在你在聽《法華經》的,「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他的心柔軟,願意學大乘。為什麼他柔軟?他不堅固了,不再執著小乘了、不再執著人天乘了,他柔軟、利根,佛讚歎你,你算是利根的。「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你過去生親近無量無邊諸佛,就像阿闍世王,他能夠深信淨土,他是過去生供養四百億佛。供養一尊佛都不簡單,供養四百億尊,得值佛世,就是「值遇佛世」,他遇到佛出世了。所以你要知道你能聽聞《法華》,能夠以柔軟心來聽聞、來接受,佛讚歎你根器很利,過去生在「無量諸佛所」能夠種諸善根,「而行深妙道」。所以佛說「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有善根的,只是他沒有因緣接觸到正法、沒有因緣接觸到大乘。所以要把大乘佛法,透過各種不同的媒介弘揚出去,要去流通法寶、流通正法,要想辦法讓正法久住、讓正法廣傳;還有很多人都有善根,不是只有你們而已,你自己學了佛,還要去弘護正法。你沒辦法講經,你就分享正法,分享我們講的這些正知正見,讓有緣的人可以聽聞,你就把祖師大德的這些法寶,都拿去推廣。推廣的時候會有一些障礙,沒有關係,越挫越勇,障礙越多越要做,不用害怕。你要知道你是幫釋迦牟尼佛做事情,佛會加持你、佛會護持你,不光佛護持你,一切諸佛都護持,這部經是大乘經,所以也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不是只有《彌陀經》才是,《法華經》也是,所以諸佛如來會護持。那麼釋迦牟尼佛為這些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所以還很多人沒聽到大乘,趕快讓他知道,讓佛親口對他說,讓他能夠讀誦大乘,「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這些人包括你當時候參與法華的,乃至我們末世的這些弟子,釋迦牟尼佛都給你授記一定成佛。這也是先總說而已,後面有一一地授記,所以說「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來世就是說將來必定成佛。他說「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因為他能深心念佛,能夠修持淨戒,這淨戒就光明金剛寶戒,就是大乘法才能成佛,不是人天的小戒。這個淨戒一定是光明金剛寶戒,就是菩薩戒,菩薩戒,那麼自己又能深心念佛。這念佛就是覺了自己這一念心本來是佛故名念佛,不光只是持名、持咒、觀想、觀像乃至觀照、參究等等的……都算是念佛,與佛性相應,所以叫「以深心念佛。」這深心就不是一般的所謂凡夫心,凡夫心是愛見、分別,不是學那種《弟子規》的心,也不是小乘心。小乘心是偏空,它墮在空裡面。這裡講深心,深心就是大乘心。知道眾生皆有佛性,這個就是深心,所以「以深心念佛。」從性起修,全修即性,「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那麼「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所以我說你真正想學佛,你有善根的,你聽到我們講經你會歡喜,因為是大乘法;如果你不如法的,你聽到我講經,你會害怕你不敢聽。所以其實基本上,你去送我們的法寶很簡單,幾乎都可以驗證得出來,只要他不願意接受,基本上這裡就是邪見。因為他很害怕,我們都把他們騙錢的伎倆,怎麼樣損害眾生的這些方式,我們都給它講出來,他沒有辦法獲利、沒有辦法騙眾生,所以他不希望我們的法在他能夠欺騙的範圍裡面流通。所以你就可以知道,真正想修行的,聽聞大乘很歡喜、很想學,有善根的人很想學。那沒有善根的,他聽到大乘佛法、聽到正法,他就害怕;或邪見的、行為不對的,他就害怕非常恐怖。為什麼?他怕他自己被人家看出來。實際上如果我們講的,你真的是這樣不如法,你趕快回頭就好了,改過來就好了,沒有這麼嚴重,我們不是要你拆雲板關門。拆雲板就是寺院打烊了,寺院都有雲板。不是要拆你的雲板,不是要關你的山門,是希望你能學習正法。我們不是要針對哪一個山,哪一個山頭、哪一個法師,是希望這些邪見不要在佛教裡面,這個是我們的目的,我們希望的就是四個字-「正法久住」。大家給釋迦牟尼佛打工,助佛法廣傳,這個很重要。所以這裡講:「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知道學大乘一定會成佛,一定得佛授記,所以身心歡喜,「大喜充遍身」。那麼與會的人亦復如是,也是深心念佛、也是修持淨戒,這些人聞到世尊,聽聞到世尊授記,能聽《法華》者,必然能成佛,所以非常歡喜。「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佛知道這些人的心行,所以為他說大乘佛法。那麼這裡就講到重點,「聲聞若菩薩。」不管是聲聞、不管是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你是聲聞的、你是一般的凡夫,乃至菩薩,聞佛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後面講的:「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所以為什麼可以肯定,你聽聞《法華經》必然能夠成就,能夠成就無上道,不是只有指聲聞跟菩薩。聲聞、菩薩怎麼來的呢?凡夫修成的;蝴蝶怎麼來呢?毛毛蟲而來的。這是就世間的這個生物的一個演變,我們來講,當然蝴蝶跟毛毛蟲,這是兩段的神識不同,在佛經上有講,牠不是同一個生命,牠是兩段,所以這個毛毛蟲牠做繭了以後,牠就死亡了,神識就走了,然後另外的神識再進來,兩段的神識。當然這是引用了道證法師他的說法,毛毛蟲變蝴蝶。但實際上你要搞清楚,不然人家拿經典一來講,你就變成邪見了。牠是兩段的生死,不是一段,不是把自己一個神識包在裡面,牠是兩段,這佛在經上他有講,牠是分兩段,所以要知道。這裡說的:「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你聽懂一句了,都絕對成佛,為什麼?「食少金剛。決定不消。」《華嚴經》講:「食少金剛。決定不消。」這金剛就是很堅固的鐵,鐵裡面最堅固的,也可以說是物質裡面最堅固的物質。你吞下去,你的胃是沒有辦法消化的。佛法就跟這個金剛種子一樣,不隨著妄想生滅變化而散失,不管你在六道裡面如何升沉、如何的輪迴,聽聞了正法,聞佛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絕對成佛,沒有任何地懷疑。所以希望大眾要能生喜歡心,能知道「自知當作佛」,知道自己絕對可以成佛,知道眾生都有佛性,自己也有佛性,跟佛無二無別,一定能夠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