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五】 (精彩節錄)
二十五圓通─琉璃光法王子觀風大圓通 (21)
悟顯法師 講述
再來看第四個:風大。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琉璃」,整句梵文講是「吠琉璃」,翻作中文叫「青色寶」,常放青色的光明,就跟琉璃一樣。琉璃光法王子就是《涅槃經》的琉璃光菩薩,常放青色光。
他「頂禮佛足。」說:「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無量聲如來善說妙法,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以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這是教他們從「風大」而入,「世界」指無情的依報世界,「眾生」指有情的正報的眾生,這是所觀的境界。此依、正之境,都是無明妄緣,風力轉變而有,都是無明變現的。本覺即是真如,真如界內,本來一塵不立,沒有世界與眾生。皆由最初一念無明妄動,有動則有風,「風大」即一念無明的動相,前面就講過。有情世間跟器世間一切諸風,也就是一切妄動,有情世間它是身、心在妄動,無情世間它有「生、住、異、滅」,有「成、住、壞、空」,這都是動相。所以有情世間跟器世間一切諸風,都是妄緣風力所轉變,也就是無明所轉變。因為有無明的緣故,所以它會不斷地生滅變化。
爾時他「觀界安立。」什麼叫「觀界安立」?就是觀察世界安立,十方世界皆是風力所執持。「觀世動時。」觀察世的流動,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皆由風力密移。「風力」就是指無明力,世間的流動是因為有無明、有風,因為無明是妄動的;「觀身動止。」身的動靜,「動」就是活動,「靜」就是靜止。也就是行住坐臥,皆是風力所使;「觀心動念。」心的動念:生、住、異、滅,也是風力所推。如此觀察,外而世界,內而身心;「諸動無二。等無差別。」都是妄想,當體即空,本性寂滅,所以說「諸動無二」。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這「動」從哪來?也就是「無明」從哪來?「來無所從。」沒有一處能生無明,「去無所至。」所以十方世界的微塵顛倒眾生,同是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如在一個器皿中放了一百隻蚊子,「啾啾亂鳴。」在「於分寸中。鼓發狂鬧。」所以,上面是「法」,下面是「喻」,舉譬喻:就像一個器皿放了一百隻蚊子一樣,在小器當中鼓發狂鬧,「鼓」就是鼓動,「狂鬧」就是狂亂。「一器」是比喻作「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蚊蚋」比喻作是「大千世界內的眾生」,如於小器中,貯百蚊蚋,「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這就是妄緣風力所轉,就是一念無明而妄動。所以這「一器」就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百蚊蚋」就是喻世界內所有眾生,上面是「法」,後面這個是譬喻,「法喻相合」就顯現出道理。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這個是遇「無量聲佛」教授觀法,沒多久他就證得無生。所以是先悟風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當體性空。風大如是,諸大亦復如是,本無生滅,無相可得,所以證得圓通,得無生法忍,親見本覺不動真如。在不動佛會下,為法王子,能遍事十方諸佛,親見法身真心,人人本具,洞徹無礙,猶如淨琉璃,映現諸法,他就是在這裡成就。
他見到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所以「身心發光。洞徹無礙。」猶如琉璃。「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觀察風力無依,就是講「風無體」,能知道風大是虛妄的,悟了本覺的菩提真心,從此入三摩地,同十方佛,因為悟得十方佛所傳的微妙心印,所以叫「合十方佛傳一妙心。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是從「風大」而入,藉「風大」觀眾生即是妄緣風力所轉,所以一切群動都是妄想,本性寂滅,所以叫「諸動無二。」則知「動」無去來之相,只是眾生顛倒,於寂滅的真性當中,鼓發狂鬧,實際上動本無動,所以於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身無動止,心無生滅,因為他心開了,所以「身心發光。洞徹無礙。」這是第四個「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