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二十五圓通─大勢至法王子觀見大圓通 (24)│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五(26)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五】   (精彩節錄)


二十五圓通─大勢至法王子觀見大圓通  (24)


悟顯法師 講述


再來是最後一個:見大,也可以叫根大。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為什麼這叫「見大」?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大勢至法王子與跟他一起修學的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裡是講從「見大」而入,見大就是「八識的見分」。迷大圓鏡智而成無明,而成阿賴耶識,發起妄見,所以叫「見分」。從這裡妄見根身及器世間,一切眾生執取染汙,所以成穢土,如今要返妄歸真,故以念佛攝歸淨土,則妄見一破,諸穢頓除,穢土自然就銷亡,所以以念佛為破妄見為重要的方法。

所以我先簡單講一下經文:「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他說:「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有十二如來在一劫當中相繼出世,最後一尊佛名為「超日月光」,他從彼佛學得「念佛三昧」。怎麼修「念佛三昧」?譬如有一個人他專門憶想,一個人則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有時候相遇,有時候不相遇,也就是有時候見到、有時候沒見到。「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兩個人互相想念,想得深刻的時候,就像形影不相離一樣;這就好比「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十方的如來憐愛護念眾生,就像母親在想念愛護自己的小孩;而小孩子如果不想母親的時候就如同:「若子逃逝。」母親雖想,「雖憶何為。」這就像佛常憶念眾生,而眾生忘失佛性,又能如何呢?「若子逃逝。」就如同這小孩子離家出走了一樣,媽媽雖然想他,可是這小孩不願回頭。

如果哪一天小孩他能回頭,也就是眾生能夠念佛,「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孩子若像母親想小孩般地想念母親;就像佛憶眾生,眾生也想佛;所謂「佛憶眾生」,就是講眾生雖然在迷,而心中佛性不失,念念常存,所以叫「佛憶眾生」。「眾生憶佛」就是講如同「始覺」的智慧發起,發起要修行、要開悟、要證果,要發起始覺之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孩子憶念母親就如同母親憶念孩子時,那「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像「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從來沒有分開過,所以說「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因為眾生心即是佛,在迷惑的當下,佛性也沒有絲毫地喪失掉,而現在能憶佛,則「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那就能轉妄見,轉虛妄的見分而成智光,定然是「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因為不是在心外取法,所以名為「不假方便」。自然從這裡心開。就如同染香之人,身有香氣,這就叫做「香光莊嚴。」佛本是自心,現在又反熏自心,就像我點香,香又熏我自己的身,所以叫「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他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實際上虛妄的見分本是佛性,所以「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就是叫他就路還家而已,即妄歸真。所以「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用念佛一法「都攝六根」,使淨念現前,「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所以「淨念相繼」不能說只是一念接著一念,那你還是墮在生滅妄想當中。所謂「淨念相繼」,這「相繼」你要取其義,就是「不斷」,不斷則是「常」,也就是淨念常現前,那就是「契入真常」。所以本來是妄念,將妄念轉為智光,那就是「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是從「見大」而入,這個「見大」就是八識的見分,因迷大圓鏡智變無明,成阿賴耶識,發起的妄見,所以叫見分。那妄見什麼呢?妄見根身器界一切眾生,執取染汙,成就穢土。今天你要返妄歸真,就以念佛攝歸淨土,則妄見一破,諸穢頓除,以念佛為破妄見的重要方法。因為這妄見本來就是智光,所以大勢至菩薩所師之佛,名為「無量光」。此「見」是因為迷智而產生的見分,「見分」哪來?是迷失本有的智光而有的,所以他以無量光為師,以本有的智光為師,就如「如母之於子」,母親之於孩子一樣,「母子」其實在這裡就比喻作佛跟眾生,不相違遠,沒有分開。眾生常忘佛性,就如同「若子逃逝。」佛常憶眾生,常憶眾生就是佛不離眾生,眾生在迷的時候,佛性還是在的,子逃逝的時候,母親還是在想念他的。同樣的道理,所以叫「如母之憶子」也!所以妄見妄流隨情造業,如同「若子逃逝。」就是眾生隨情造業,諸佛智願攝化眾生,如同如母憶子,也可以講眾生在迷的時候佛性不失,就如同母憶子。如果有返妄歸真的志向,也就是眾生他要發始覺智,要來開悟,要來修行,要來成佛,那就如同子憶母,母子必然有見面之時,因為眾生心即是佛,現在又能念佛,自然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就是沒有分開,心即是佛。所以念念迴光返照,無有不見自心之佛。是這樣的意思。

什麼叫「如染香人」?就是熏變之力,心識有熏變之力。所以大勢至依此「見大」,也可以說是依此「根大」,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什麼叫「都攝六根」?就是因妄見根塵,念念執取,所以變成染,造種種業,所以臨終見地獄惡相,墮落生死;現在教你念佛,於六根門頭當中一切見聞覺知純一淨心,唯是念佛,唯佛現前,念念成淨,臨終見佛,所以叫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不思議熏變之力,你的妄心妄識,虛妄的見分,你去想佛它就會變化,熏習變化轉成智光,這淨土是唯心所現,這樣道理就非常地明白。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所以叫「不思議熏變」之力。

本來這「見分」是生死的根本,參禪人講「不用求真,唯須息見。」這個「見」,一般我們會說是你的見地和看法。憨山大師他說:「見」就是「見分」。見分銷掉,相分就銷掉;所謂「銷掉」,怎麼銷掉?就是我講的「原是一體,沒有能所,自然銷亡」。禪宗講:「不用求真,唯須息見」,「見」就是指見分。若念佛,轉染為淨,則轉染見成淨見。我們的心識有不思議熏變之力,把染轉成淨。同樣都是見分,一個法門是息見,一個法門是轉染成淨,就在於用與不用的差別,這就是禪宗跟淨宗入手不一樣之處。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段其實相當地重要,也相當地好,道理講得非常清楚,念佛的人這樣聽就知道為什麼要念佛?念佛的原理,眾生心性本來不迷,與佛無二無別,就像母子一樣,可是「若子逃逝」,就如同眾生,隨妄想而流轉。今天如果願意發起始覺,願意返妄歸真,那就如同子在想母親的時候一樣。實際上「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憶子」就像眾生有佛性一樣,雖然在迷,這個佛性不失,即使小孩離家出走,母親一樣天天想念。同樣的道理,如果「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因眾生的心本是佛,本就「去佛不遠」,如果能憶佛念佛,那必定見佛。阿彌陀佛即是眾生的本佛,因為「無有心外佛,能以心為緣」。

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