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律宗......
接著介紹律宗的源流:
律門祖。優波離。
「優波離」,譯成中文叫「近執」。
佛為太子的時候,優波離是王宮中的執事,比較接近太子,所以叫近執。太子成佛以後,優波離也隨佛出家。
優波離出家而後,有三個特點:
第一、釋迦牟尼佛制戒而後,他第一個受戒。
第二、既已受戒,就嚴格地守持,分毫不敢毀犯。佛在《增一阿含經》當中,稱讚他是持戒第一。
第三、由於他的持戒,深解戒律條文,所以佛滅度後,在第一次結集三藏時,迦葉尊者就推舉他負責結集律藏。
結集就是結合許多阿羅漢,推一個人為首而負責背誦,由有修證的人作證背誦無誤,並加以紀錄。
所以現在才有三藏教典,可以遵循。因此,優波離尊者便成為「律門」的初「祖」了。
承佛印。肅清規。
「印」是印可。
由於優波離尊者持戒非常嚴謹,足夠做大眾的模範,所以承釋迦牟尼「佛」,在大眾集會的時候,「印」可優波離尊者為大眾的綱紀。
優波離尊者受佛的印可後,就依戒律整「肅」大眾遵守的生活起居之「清規」。
「規」是規矩、規律,也就是大眾共同生活的規範。
稱為清規是因為遵守這些規矩能令僧團清淨。人雖眾多,道場不亂而有道氣。
再來講:持律的作用。
先束身。次攝心。
因為眾生有習性,容易放逸,所以需要束身,束身其實包含身、口,「束」是約束、檢束。
沒有戒律的約束,那就如同個世間人,時時隨著習氣在放逸、造業。
在家人也一樣,學了佛也要遵守佛門威儀、戒律。
假如沒有戒律的拘束,一般世俗放逸隨便的人,會破壞佛門的形象。
也因為佛門中不愁衣食,若任由這些帶習氣的俗人混進佛門來出家,佛門必衰敗。
出家佛弟子必是威儀規矩,做為世間人修行的模範。
必須有所要求,佛門、僧眾才不會被世間人所瞧不起,進而毀謗出家僧寶。
做到束身,其「次」還要「攝心」。「攝」是收斂的意思。
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隨時隨地都在攀緣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假如聽任它妄動而不加以攝持,勢必至於發動身、口而造作罪惡。後果就將不堪設想了。
所以《楞嚴經》上教「都攝六根」,因為六識是由六根所引發的!
優波離尊者持戒第一。尊者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使身得自在,由外而內,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一切通利,才達圓通境界。
得圓通。證道深。
「圓通」是圓滿通達。
佛性圓滿具足一切法,所以說圓滿。
透過持戒得圓通,進而證得甚深道果。
以下補充說明:
在《楞嚴經》中的二十五圓通部分,講到「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
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
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所以知道法法平等。
後面還說了: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唐道宣。精毗尼。
這段是講律宗在中國傳承的歷史。
小乘律在佛滅度一百年後,分成五部接眾。
而傳至中國的有四部。此四部當中曇無德部的《四分律》,俗稱《四分律》,特為「唐」朝的「道宣」律師所尊崇。
道宣律師不但持律嚴謹,並且對《四分律》的著述也很多。
「毗尼」,就是總指律藏所說的。
大小乘。咸總持。
大乘律的《梵網戒本》,小乘律的《四分戒本》,二者之間多少有點距離。
「宣公以大乘律釋通小乘,立為圓宗戒體。」
宣公《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行事鈔》的第一篇說:「夫戒者以隨器為功。行者以領納為趣。」即此兩句足以表示,戒法本依大乘。
之所以有大、小乘之分者,在「隨」眾生的根「器」不同。
所以依「大乘無作戒體」開有小乘事相戒。
宋元照。繼其後。著述多。善分剖。
「宋」朝的「元照」律師是一位精研律藏的律師,以下簡介生平:
元照律師,俗姓唐,字湛然,浙江餘杭人,起初依止東藏慧鑒律師,專門學習戒律。
接著跟隨神悟處謙法師,學習天臺宗的教觀,處謙法師勉勵他以究竟明了《法華經》的義理為根本要務。
後來又依廣慈慧才法師受菩薩戒,受戒時戒光顯露,從此廣博地研究南山宗的律學。
元照律師平日執持錫杖帶著衣缽,乞食於市集之間。晚年主持靈芝寺三十年,其間傳戒度僧,達到六十次之多。一生一世堅定心意於往生極樂淨土,常常說:「生時宏傳戒律儀範,死歸於極樂安養我平生所得,只有此二法門而已。」
元照律師「繼」道宣律師之「後」,對《四分律》的「著述」很「多」。
現在大正藏當中,收有《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資持記》能「剖」析《行事鈔》之玄微,所以說:「善分剖。」
元照律師先後主持靈芝寺三十年,所以《資持記》又通稱《靈芝資持記》。
既明律。須研教。辨權實。判大小。
佛弟子「既」已經明了戒「律」,接著就必「須研」究經典中的「教」理。
因為若不是禪宗根器,無法頓悟或參禪,就要透過研讀經典學習佛法,否則無法明白佛法大意。
釋迦牟尼佛說法,有「權」、「實」、「大」乘、「小」乘的差異。
佛弟子一定要對教理清楚明白,然後才能分「辨」什麼經是權法?什麼經是實法?什麼經屬於大乘或小乘。
清楚明白以後,才能依佛所交代的「依四依法」而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