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48)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天臺宗

再來講天臺宗。

天臺宗之所以叫天臺,是因天臺創宗的祖師智者大師,在天臺山,以藏、通、別、圓之四教分判如來東流的一代時教,所以叫天臺宗。

後來章安灌頂尊者、荊溪湛然尊者等許多大師皆宏揚天臺宗,天臺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智顗大師著有《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臺三大部。成了學習天臺宗的必讀典籍。

這一段文是敘說天臺宗的源流的。

「天臺九祖」是指:

天臺宗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北齊慧文禪師、第三祖南嶽慧思禪師、第四祖天臺智顗大師、第五祖章安灌頂大師、第六祖法華智威大師、第七祖天宮慧威大師、第八祖左溪玄朗大師、第九祖荊溪湛然大師。這九位。

北齊朝。有慧文。讀中論。得其精。

這四句是天臺宗的起源。
「北齊」是中國的北方高洋篡奪東魏拓拔氏土地,而成立的「齊」國,相對於南方六朝中的蕭、齊,而稱之為「北齊」。
「慧文」禪師,俗家姓高。宿世有圓乘的善根,幼年就學佛,長大後讀閱《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之妙旨。
慧文禪師「讀中論,得其精」。「精」是精華或精髓。
後又讀龍樹菩薩《中觀論》的觀四諦品「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一偈,恍然大悟。而頓悟「空有不二」中道之義。

祖龍樹。立三觀。空假中。歸一貫。

先說明這「一貫」不是指一貫道,也不是儒家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千萬不要依文解意。
這是講天臺宗尊龍樹菩薩為初祖。
智者大師創立天臺四教。
天臺宗以藏、通、別、圓為教,以空、假、中三觀為觀門。
有教理、有觀門,也就是有解、有行。
所教能明心性,能夠成道,方能名宗。
三觀出於北齊慧文禪師。慧文禪師這三觀,是因讀《中論》觀四諦品一偈而悟得。
《中論》是龍樹菩薩所作,因此可以說,慧文禪師的三觀是「祖」述「龍樹」而作的。
這個「祖」字,是遵循、依止的意思。
「立三觀」是慧文禪師依中論所說「因緣所生法」為總相,第二句「我說即是空」為空觀,第三句「亦名為假名」為假觀,第四句「亦名中道義」為中觀。
依次「立」為空、假、中的「三觀」。「觀」是一種觀照的功夫,了達諸法唯心所現,心現之法「有即非有」故名「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礙法爾緣起,所以名為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故並非實法,所以當體即空。而有即非有,不礙非有而有,所以說「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皆一心之境界,無心外之法,名為天臺宗「一心三觀」。

傳弟子。南嶽思。

這裡介紹的是天臺宗三祖南嶽慧思大師。
「傳弟子。南嶽思。」的「思」,是指慧思禪師。慧思禪師在陳朝的都城金陵很受到朝野的尊崇,一致尊稱他為「思大師」。
思大師是北魏南豫州武津人(今河南上蔡)的人,俗家姓李。生於魏孝明帝延昌四年(五一五),在兒童的時候,夢見有一梵僧勸他入道。
因為看到其他同伴有讀誦《法華經》的,生大喜悅,發起學佛的道心,借了經本到荒山塚間獨自觀看。深自感慨無人能教授,日夜悲泣。因荒山非人所居,乃移托一古城,鑿土為穴,以棲其身。白天則行乞,夜晚則不睡眠,對著經本流淚,一直頂禮不休。長時間下雨不放晴,就得了風濕症,全身浮腫,環境非常艱苦。然而他還是讀誦法華,忍著病苦看經,一天,病忽然好了。
又曾夢見普賢菩薩乘白象王來到,為他摩頂。自此原本經典中不懂的義理,忽然自動能解。菩薩所摩之頭頂,隱隱突起肉髻。魏孝莊帝永安二年(五二九),年紀十五歲,出家受具後,謝絕人事,專誦《法華經》,日中唯有一食,不受別布施。所居住的小庵,被無賴放火所焚。不久那無賴得了癘疾,向大師悔過,他的疾病馬上痊癒。思大師又重新建構草堂,依照誦經。
後又再夢見梵僧數百人,形狀及服飾都很莊嚴奇異,其中有一位上座僧人對思大師說:「你先前所受的戒,律儀並非殊勝之法,豈能開發真正的菩提道」,於是就有四十二位僧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為他加授羯磨圓滿戒法。等到醒來,更加精進。一日,又夢到阿彌陀佛、彌勒菩薩為他說法,於是造二尊像供養。又曾夢彌勒菩薩與諸眷屬都在龍華會上。
醒來後,更加精進。他所居住的地方,瓶子中水自滿,日常生活諸供養事,不求自得,如同冥冥中有天童奉侍衛護著。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五三四)因讀《妙勝定經》,經中歎禪定功法,遂發心修定,遍訪明師善友。
時北齊慧文禪師,聚徒數百,道風清肅,僧俗共皆欽佩仰慕,於是前往拜見。慧文禪師口授「觀心之法」,大師白天則勤勞於僧事,夜晚則坐禪至天亮。剛開始的三七日,生發少靜觀,見一生善惡業相,於是倍加勇猛,遂引動八觸(即重、輕、冷、熱、澀、滑、軟、粗)發動根本初禪。
禪障忽起,四肢感到疲緩,無力行步,身不隨心。思大師深自觀察:我今生病,皆從業生。業由心起,本無外境。反觀心源,業不可得。觀自己身影,不過是「相有體空」。如此觀想後,顛倒念想滅除。心性清淨,所有的病苦不舒服頓時消除。之後又發「空定」,心境廓然無礙。九旬法華即將圓滿,感慨自己無所收穫。暗自感傷多昏沉,此生為空過,心深懷慚愧。
正要放身倚靠牆壁,背還沒靠到之前,豁爾開悟,證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十六特勝,斷背捨(八背捨),「背捨」即捨此著心證入,便自然通徹,不由他悟。
後學徒日盛,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敷揚引喻,用以攝自教他。
因讀法華而開悟,證入法華三昧。因此,他的聲名洋溢於中國。
業齊天保元年(五五○),年三十六,在河南修習大乘,親覲諸大禪師,遊歷諸郡。是歲,郡刺史欲送師歸鄴(齊之都城),但師意欲南下,即捨眾渡淮。時朝廷敕國內大德禪師入台供養(南北朝常稱朝廷為台內),師設法辭避不赴。天保四年至郢州(今湖北省境內),為刺史劉懷寶講摩訶衍義。時有諸惡論師,以生金藥置毒食中,師誤食,命幾垂盡,一心念般若波羅蜜,毒即消散。
那個時候,中國北方戰亂,他預先知道,宇文泰的周國將有滅佛的慘禍。因此,他來到南方,在南岳興建道場,廣宏佛法。
思大師將臨終時,從山頂下,於半山道場,集合門下學眾,連日說法,苦心呵責懈怠的弟子,聽聞的人都感寒心。
慧思禪師告大眾說:「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華、般舟、念佛三昧、方等懺法,能如是行者,我當供給所須。如無,吾當遠離。」
因為苦行事難,竟然無人回應。因此叫弟子散去。斂念趺坐示寂。
有位弟子,辯靈法師,不覺號淘哭泣,慧思禪師睜開眼睛呵責他:「癡人!出去,為何驚動、妨亂我耶。」
因此更加攝心諦坐。門人請問他所證位次,是「十地」位否?
慧思禪師曰:「不是。吾一生望入銅輪(圓十住位),但以領眾太早,損己利他,但居鐵輪耳(圓十信位)。」
命盡之時,大眾聞到異香滿室,頭頂熱,身體柔軟,面目如生前一樣。享年六十三。
這是在陳朝太建九年(五七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著作有《四十二字門》二卷、《無諍行門》二卷、《釋論隨自意》、《安樂行》、《次第禪要》、《三智觀門》等五部各一卷、《大乘止觀》四卷,並行於世。

止觀法。萬世師。

「止觀」是修行的方「法」,所以叫「止觀法」。思大師因為要將這修行的方法,利益天下與後世,所以作了一部書,名叫《大乘止觀》。
完整的名字叫《大乘止觀法門》,有四卷。
楊仁山居士說,中國迭經戰亂,這部書已經失傳。當初中國佛教傳去日本,日本有把典籍保存下來,所以楊仁山老居士在日本的時候,把它和其它法寶,一起再請回中國。
「止觀」的兩個字,作如何解釋呢?
「止」者,寂滅也,觀照一切諸法當體寂滅,本來性空不假因緣滅色入空,這就是止。
什麼叫做「觀」呢?
就是自性智照之用,所以寂而常照故名為觀,就是本性具足般若觀智,了知諸法,緣生性空,所以叫作天臺宗的觀照,此止與觀二而不二,觀不離止,止不離觀,止觀不二,止觀宛然,正所謂寂而常照,照體入寂。
「萬世師」:
「萬世」是表示所有的修行人。「師」也就是依止學習的意思。
是說「止、觀」二法實在是斷惑證真、窮理盡性的良方。要想超越生死、成佛、作祖,唯有止、觀,才是一條大路。
《楞嚴經》上說:「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所以意思是說止、觀之法是所有學佛人依止學習修道的方法。

第三世。有智者。

智者大師為第三傳。所以說:「第三世。」
「世」者,代也。也可當祖宗的祖講。
智者大師法號智顗,因晉王楊廣,隋煬帝曾禮大師為師父,而尊稱他為「智者」,後來人因襲這個稱呼,一直傳流到現在。
智者大師,俗家姓陳,出生於湖北荊州華容縣。十八歲出家,親近慧思禪師,讀《法華經》為日常定課。某一日讀經讀到〈藥王菩薩本事品〉中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寂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呈所見於思禪師。思禪師說:「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
這裡介紹《楞嚴經》傳入中國的經過:
《楞嚴經》尚未傳到中國的時候,它的盛名就已經先傳來。在公元五八○年的時候,有位印度的僧人來到中國,聽說中國有位號稱「東土小釋迦」的智者大師,於是前往拜訪,聽了智者大師所說的法,這位印度僧人告訴智者大師,大師所說的三止三觀與印度的《楞嚴經》中所說的意趣相符;因此智者大師對《楞嚴經》非常嚮往。智者大師求法心切,特地在他所住的浙江省天臺山的華頂上設置了一個拜經台,朝向西面,也就是印度的方向,常常竭誠地禮拜,希望這部經傳來中國。前後拜了十八年,殷切地盼望《楞嚴經》能早日傳到東土來。一直到智者大師於公元五九七年往生,還是沒有因緣見到這部經。
其實此經結集之後,便被收藏至龍宮,直至龍樹菩薩入龍宮,見到龍宮中有此經,展閱之下,歎為希有,特地背了下來,回到人間後誦出,以利娑婆眾生。
但此經被當時的天竺國王所知曉,視為希世珍寶,便收歸國庫之內,禁止對外流傳,所以智者大師才無緣見到此一部經。一直到了唐中宗時期,印度天竺國有位法師叫般剌密諦,他知道此經有無上功德,不能就此深藏宮中,他決定要把《楞嚴經》抄錄出來,藏匿著帶到中國,不料,幾次過邊境時被駐守的官吏搜查出並且沒收,不許般剌密諦法師出國。法師只好返回,但弘法的心,無絲毫動搖。最後他採用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方法。先將經文寫在極細軟的白氈上,再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開,塞進寫好經文的白氈,然後將傷口縫合,等刀口平復後,再行出國,這一次般剌密諦法師終於成功地度海來到中國。
那時是唐朝中宗皇帝神龍元年初,即公元七○五年。法師到達廣州後,正好當時的宰相房融在廣州,南銓擔任知事,負責當地的政務。
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過菩薩戒,知道法師的來歷後很重視。房融禮請諦師到制止寺,再度剖開臂膀取出軟氈。卻發現軟氈已和血肉凝結難以開展,後來想到用人奶清洗白氈上的血肉,以奶水化開後,經文才得以展現。神龍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譯。
又請了彌伽釋迦法師、懷迪法師兩位精通華梵語文的僧人,由般剌密諦法師擔任譯主、彌伽釋迦法師擔任譯語、懷迪法師擔任證譯、房融擔任筆授,也就是筆錄潤飾文采,因房融宰相學養淵博深厚,故而使《楞嚴經》的文字十分典雅優美。
由大家共同譯出了這部《楞嚴經》。
因為般剌密諦法師知道私自潛帶國寶出關,已造成天竺國王降罪於守關官吏,法師不忍其代受己過,於是譯完經後,便迅速回到中天竺領受責罰。
房融宰相將此經來華及翻譯因緣寫出,快速將《楞嚴經》上奏並送入朝廷,但朝廷沒有即時地頒布弘傳。是後來禪宗北宗的神秀大師進宮弘法之時才將《楞嚴經》抄錄了出來,隨身帶回荊州度門寺。後又因慧振法師長久仰慕此經。在度門寺看到此經時,便為其作科判。至此,《楞嚴經》才真正廣傳於世。《楞嚴經》才開始流通,蕅益大師評此經為「教海之司南、宗乘之正眼」。《楞嚴經》在佛門中實為一重要典籍,它除了是宗門修行的印證外,也是教門義理的法源,所以古來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莫不替這部經做註解。
《楞嚴經》包容了諸宗派的義理,足以做為學佛人解行證悟的堪定標準。從此修習《楞嚴經》的風氣逐漸在全國盛行起來。
在《法滅盡經》上說:「……《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在末法時代,釋迦牟尼佛的教典會相繼被破壞,其中最先被滅的就是這部《楞嚴經》。
因為這部經所宣說的法門,像照妖鏡一般,能使外道邪說不攻自破,讓邪魔外道無所遁形。所以為邪魔外道所懼怕,想盡辦法要把這部經消滅,大肆宣揚《楞嚴經》是偽經,非佛所說。
他們可藉此在佛門廣納徒眾,行不如法事,只要這部經被消滅了,人們不知道要以《楞嚴經》做揀擇正法的依據,種種的外道邪說便可肆無忌憚地到處散播,邪說四處流竄,讓人分不清真正的佛法,不了解是非黑白,進而可以胡作非為。長此下去,將使眾生沉淪於苦海之中,永無出期之日。所以要有正知見,知道《楞嚴經》非偽經,而是欲破壞佛法之人故意毀謗。

演教觀。判高下。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教法,高下、深淺,都是隨機施設,並沒有死板板的規矩。但一經紀錄,流傳到天下後世。一大藏教浩如煙海,恐初心學人無法了解,所以智者大師,為了後學方便,將所有傳到中國來的佛教,「判」為五時、八「教」,然再以三「觀」來配合。
「演」者,演說,也就是演說天臺教觀的意思。
為什麼要判教,既是要讓我們了解什麼是大乘法,什麼是了義法,大乘法應當學,小乘佛法不究竟,這也是判教目的。
什麼叫五時、八教呢?五時,就是五個時期:
第一、華嚴時,第二、鹿苑(阿含)時,第三、方等時,第四、般若時,第五、法華涅槃時。都是從經的題目或說法的地點或內容義理而定的。
什麼叫做八教呢?一、化儀四教,二、化法四教。
頓、漸、秘密、不定,是說法的儀式,名為化儀四教。
頓者,頓然直說,如對圓頓大根眾生,頓說大《華嚴經》。
漸者,漸次。對劣根眾生,說《阿含經》,令眾生從基本動作做起。
秘密者:對一類特殊的根機,說秘密法門,使聽的人獲益不同,也彼此互不相知。
不定者:在一個法會當中,說一種法,而聽的人,各個所了解的既不盡相同,而彼此能互相知道,而且有得利益的,有不得利益的。
這都是如來三輪不思議化施展出來的善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