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西安慶山寺佛舍利


西安慶山寺佛舍利


慶山寺遺址在西安臨潼區新豐鎮,距西安30公里,是武則天時期建立的著名皇家寺院。始建於隋代開皇年間,武則天垂拱二年改“新豐縣”為“慶山縣”,改“靈嚴寺”為“慶山寺”,並按皇家寺院的模式重建慶山寺,建地宮、阿育王塔,打造專門珍藏佛祖舍利的金棺銀槨,安放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地宮之上按照供奉舍利的修建舍利寶塔。

在佛界自古就有“東慶山,西法門”之說。

到了唐武帝時期,由於滅佛,所以慶山寺被毀,至今尚未重建。

經考古專家清理、考察,從墓穴中發現了包括佛祖真身舍利在內的佛祖釋迦牟尼舍利寶帳。而此時這批佛教珍寶已經被塵封了1000多年。








佛祖真身舍利出土的時候,被層層保護,先是保存在舍利瓶中,舍利瓶被安放在金棺中,金棺再放入銀槨,銀槨再放置在舍利寶帳中。

佛祖舍利被發現後,這麼多年間曾先後赴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展出。



裝有舍利瓶的金棺






1985年5月5日西安臨潼慶山寺地宮出土的13顆釋迦牟尼真身舍利



慶山寺地宮發現佛祖真身舍利與珍貴文物

慶山寺佛寶文物的出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發現的。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中午十二時許,新豐鎮露臺鄉的農民因在鳳凰(即姜原)上面開了一個磚瓦廠,取土時突然發現一座古墓,大家看到墓中有石碑等,便一哄而搶。時任臨潼博物館館長的趙康民老先生聞知後,立刻報告臨潼縣政府及公安局,並組織人力挨家挨戶將被搶文物收了回來,被譽為西安東郊文物專家的「東霸天」趙康民館長,一看這些文物就吃了一驚——這可是封存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唐代珍寶文物啊!

更令人高興的是——慶山寺舍利寶帳內置銀,銀內置金棺,金​​棺內藏舍利瓶,舍利瓶中珍藏著釋迦佛真身舍利。

在文物工作組仔細整理這些文物時,首先看到的是一通石碑,碑的主額正中刊「大堂開元慶山寺之塔」。碑面上款刊「上方舍利塔記」。碑文載道:「此寺伽藍(寺院),固神山踴建,鏟鴻門之左阜,南揭驪嶺;劃象河之大川,北橫半樹。」……

「壓重林,絕獻」,才建成了規模宏大的寺院和佛塔。石碑落款為:「大唐開元二十九年四月八日」。這塊唐代的石碑記述證明了慶山寺所珍藏的釋迦佛舍利的真實性,同時也記載了唐代以武則天為代表的歷代皇帝在慶山寺為供養釋迦佛真身舍利所捐獻的奇珍異寶,這次僅在慶山寺地宮中出土的文物就達一百二十七件之多。

武則天與慶山寺

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十月的一天,長安東鄰的臨潼新豐縣露臺鄉,晴朗的天空突然雷電交加,風雨撲面,剎那間山搖地動,一場沒有任何先兆的地震向這個平靜的地區襲來。一夜之間,平地湧出一座高二十餘丈的大山,山南裂出三眼大泉,頃刻形成周擴三百畝的大水池,池中有龍鳳之形,禾麥之異。山上長滿了熟透的柿子,醇香撲鼻。還有滿滿地掛在枝頭、紅的炸裂開來、果仁顯露的大石榴,宛如天界神果,極為迷人,平坦之地長滿菽麥而且正當揚花之時……

看到這些奇異景象,祖祖輩輩居住在新豐鎮的父老鄉親門大惑不解,本在五月開花的菽麥,卻在這時出現,這不合天理。而當地的顯貴們為了討好朝廷,卻把這說成是天上瑤池仙山降地、仙麥下凡,吉瑞無比。他們的代表胡姓縣令匆忙來到長安禀報武則天,並神靈活現、大肆渲染的向武則天做了匯報。

面對胡縣令所說的「吉兆」,武則天認為是天降吉祥,佛祖賜瑞,這是慶賀自己將要親自登上皇帝寶座,直接掌管國家最高權力,而不需要再垂簾聽政的大喜大吉之兆,於是金口玉言,賜突起之山為名「慶山」,所在縣「新豐縣」改名為「慶山縣」,並降旨將初建於隋開皇年間的「靈嚴寺」,改名為「慶山寺」,並撥專款重新擴建成唐代規模巨大的皇家寺院。擴建的慶山寺,由大明宮工匠們按照皇家佛寺的模武、制度等進行建制,寺內既建地宮,精雕細刻,並當即精製出了漢白玉浮雕彩繪阿育王塔,精心打造出專門珍藏佛祖舍利的金棺銀,安放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地宮上面按照盛放舍利的規定修建舍利寶塔,很快,一座規模巨大的皇家寺院在慶山之上拔地而起。一時間,高僧云集,香煙裊裊,磬鈸、木魚之聲不絕於耳。慶山寺成為京都長安東面重要的皇家寺院。

《唐書.五行志》記載:武后垂拱二年十月,新豐露臺鄉「大風雨震電,有山湧出,高二十丈。有池,週三百畝,池中有龍鳳之形,禾麥之異,武后以為修應,名曰慶山,故改縣為慶山縣。」這是歷史上對慶山及慶山寺誕生過程的真實記載。繼唐高宗李治之後,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時期的一切國政要事均掌握在武則天手中。

武則天於公元六九零年登基稱帝,登基之後發展佛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慶山寺大興土木,由朝廷撥款把慶山寺建成了可與法門寺比美的皇家寺院,寺內修建專門用於供奉釋迦牟尼佛祖舍利的地宮,精雕細刻,以上佳青石彩繪製作舍利寶帳,重金珠寶製作盛裝佛祖舍利的金棺銀,舉行大型儀式迎請舍利到慶山寺地宮中供奉。

至此,慶山寺已發展成了唐代皇家寺院中規模較大的寺院,因其中擁有獨一無二的專門用來盛裝佛祖舍利的金棺銀,且在武則天的詔令下,王公貴族們紛紛捐資捐物供養舍利,並到慶山寺禮佛朝拜,慶山寺裡終日香煙裊裊,磬鈸、木魚之聲震九天,旌旗​​飄揚,山上山下一派熱鬧景象,形成了唐代大周年間皇家寺院東「慶山」 ,西「法門」的呼應之勢。

法門寺與慶山寺的歷史淵源

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佛寶文物多為宮廷供奉之珍寶,所出土的阿育王塔為漢白玉質地,四周以浮雕形式刻滿了各式各樣不同造型的佛像,與慶山寺出土的捨利寶帳明顯的不同之處是阿育王塔上沒有發現有標明是釋迦如來舍利寶帳的字樣,也沒有類似慶山寺出土的放置佛祖舍利的最高器物金棺和銀,而是發現了玉棺及多重寶函等。慶山寺出土的青石舍利寶帳明確刻有「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八個金色大字,獨一無二的金棺銀等貴重器物也都出土於慶山寺地宮。

慶山寺地宮建於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平面呈「甲」字形,由斜坡道、甬道、主室、三部分構成,甬道皆用青磚砌成,磚面遍刷紅丹、門楣、扉、框、檻刻有飛天、力士、獅子等,雕飾精美。

慶山寺地宮出土時間是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出土文物除佛祖舍利之外,還有國寶級佛教文物金棺、銀、舍利寶帳、三彩獅子、三彩番瓜、鳳頭人面壺、高足杯等。按佛教禮儀最高規格,盛放佛祖舍利的是最內層為捨利瓶,其外為金棺,再外為銀,最外面是註明舍利所屬的捨利寶帳。從出土的文物看,目前唯一一尊註明為「釋迦如來舍利寶帳」的寶帳出土在慶山寺地宮,用金棺銀盛裝舍利的佛寶文物也出土在慶山寺,從金棺銀的製作技術來看,必是武則天年代所製無疑。那麼,對於這兩座皇家寺院在舍利供奉及文物珍藏方面在歷史上的關係又如何來理解呢?

根據出土文物的客觀事實及有關文獻資料記載推斷:因為以法明為代表的慶山寺高僧在武則天登基,從後台垂簾聽政而走向前台,成為真龍天子,立下過汗馬功勞。武則天順利取得權力後,對慶山寺就有了額外的偏愛,人力物力的扶持都偏向了慶山寺。當時的慶山寺住持明崇儼既受武則天恩寵,又有著很大的實力,他憑著與武則天特殊的親近關係,央求武則天在迎請法門寺指骨舍利到東都洛陽時先在慶山寺供奉,並製作金棺銀及舍利寶帳等佛教珍寶。據推斷,武則天聽從了明崇儼的建議,允准迎請指骨舍利到洛陽前,先在長安附近各大寺院巡迴恭奉,以顯示天子愛民之心,在武則天迎奉舍利至東都洛陽供奉時,先將舍利在京城及幾個皇家寺院進行了巡迴供奉,慶山寺也是在中途供奉的寺院之一。武則天允准佛祖指骨舍利在慶山寺作短暫停留,並由法明和尚主持在慶山寺做大型法會以瞻禮朝拜。明崇儼大搞佛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依此提高慶山寺的地位,與法門寺一比高下,並進一步證明慶山寺地宮中的供養物為皇上及皇宮大臣親自供奉,佛祖指骨舍利及珠粒狀真身舍利均在慶山寺作短期供養,明崇嚴甚至央求武則天允許將法門寺指骨舍利長期放置於慶山寺供養,他因此可以達到從控制全國最有地位的寺院,到控制全國佛教界的目的。武則天看出了他的野心,詔令將舍利迎至東宮洛陽供奉,直至她死後才由她的兒子唐顯宗送還法門寺院。

《舊唐書.則天皇后》中說道:武則天皇后舍所寢衣帳、直絹一千匹,為捨利造金棺銀。從慶山寺及法門寺供養舍利的歷史淵源來看,武則天也不愧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不愧為一代明君。她雖然有著偏坦慶山寺的思想,想著盡一切可能提高慶山寺及當時的住持明崇嚴在佛教界的地位,但她也不可能讓這件事情給國家政治造成影響,更不可能因此而導致全國上下的不滿,從而威脅到她那還未坐穩的皇位,所以武則天不可能由著明崇儼的性子胡來,那樣她這個自古以來唯一的女皇位置,就會招徠全國人民及廣大僧眾更大的不滿。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她不可能因小失大,當即毫不猶豫地詔令將佛祖指骨舍利和金棺銀全部迎奉至東宮洛陽大明堂。

明崇嚴想留下佛祖指骨舍利的願望落空後,就設法留下了金官銀,命人重新製作玉官放置佛祖指骨舍利,並另外製作青石質地的捨利寶帳,為使後人都能夠了解慶山寺地宮珍藏的釋迦牟尼佛舍利,與法門寺珍藏的指骨一樣,都是釋迦牟尼佛祖的真身舍利,所以在舍利寶帳之上特意刻上「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八個大字,以顯示與其它寺院的區別。

由此看來,在歷史上,特別是在武則天登基後的天授年代,法門寺與慶山寺一樣,在中國佛教歷史發展中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內容轉載自~萬世佛香 佛骨舍利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