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仁王護國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仁王護國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釋名
辨體
明宗
論用
教相
釋譯人
序品第一
觀空品第二
菩薩教化品第三
二諦品第四
護國品第五
散華品第六
受持品第七
囑累品第八

序一

圓瑛上人,吾閩產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養,穎悟絕人。甫成年,即受牒度於石鼓山之湧泉寺;早參三昧,夙擅說經,素以宏化利生為本願。初主甯波接待寺,倡辦寧波佛教孤兒院;次至泉州重興開元寺,創辦開元慈兒院,孤露子弟,薰育者眾。旋歷內地並南洋群島,周流說法,於大乘教義多所闡明。近被推為寧波天童、七塔二大叢林,及中國佛教會首席。去年天童寺不戒于火,上人則奔走四方,募化重修,規模閎敞,為四明道場之冠。間亦稍治生產,為發展化育基金。是皆躬行實踐,以求達其利濟宏願,固不僅以舌粲蓮花見稱也。今秋上人蒞京說法,持示所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其所發揮演繹,皆切於護國愛人,旨趣之宏,足維風化,爰樂而為之序。

民國二十三年十月  閩侯林森

序二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者,諸「般若經」之一種。華譯凡四次:晉曇摩羅密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後秦鳩摩羅什譯為二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梁波羅末陀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唐阿目怯及僧懷感等譯為七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此中惟秦譯本有古疏。智者嘉祥圓測三疏,皆極精善。惜乎秦本迴文未盡善,而古疏自唐迄今,又閱千年;文字變遷,不易讀誦。茲有圓瑛法師,通達教義,復長於文學。今年秋,應余與同人之請,來講是經於南京毗盧寺。法師以無礙之辯才,闡揚經旨,聽者深為得益。而法師又慮遠方之士,及後之學者,未預斯會,不克同霑法潤。於是以所講者筆之於書,即命名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於經中之奧義,及諸一切名相,均以淺顯之文字出之。使曩所謂難讀之苦,了然盡釋。余既感法師之應余請而講是經,復感其能以淺顯之文,解深秘之義。故略敘其顛末,以誌景仰之忱。是為序。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仲秋  南昌梅光羲

序三

大地眾生,悉具如來智慧,祇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是知眾生之欲到彼岸,證涅槃者,但離妄想可也。離妄法門,經論所言,無量無數;然其最殊勝者,則莫如「般若」。六祖云: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誠篤論也。蓋般若觀照,能見諸法皆空。諸法空,則妄想自無生處,而無生法忍現前矣。觀照之法,「仁王護國般若經」,著有明訓:一則曰不觀色如,再則曰修無修為修,即全經之扼要語。夫不觀色者,不觀有也;不觀如者,不觀空也。凡夫著有,二乘著空,悉皆不觀,則不著二邊,契乎中道。契乎中道,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以名之,名之曰修無修為修。果能如是,是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持修至此,則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到彼岸而證涅槃矣。「四十二章經」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亦此旨也。惟「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言之最詳。

圓瑛法師,具大智慧,復發宏法之菩提心。今年秋,蒞講此經於南京毗盧寺,不依文字,不離文字,上合佛旨,下契生機。講演之餘,復編成講義,以示後之學者。余幸側法筵,獲餐道味,得未曾有。故略敘緣由,藉申贊歎。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月  六安  王淮琛 謹撰

序四

佛教與政治,名殊義一。政治之目的,在乎護國教民;佛教之大乘,在乎利生救世。如車兩輪,闕一不可。非教無以補政治之不及,非政無以使佛教之流行。吾國人民,素仰佛教以超然之地位,應機施化。小而言之,可以使人深信因果,勤修十善。大而言之,可以使人雙運智悲,廣修六度。其足以輔世導民,移風易俗,豈語言之所能及哉。從來國家社會,乃至家庭,所有盛衰之況,概以人心之善惡為轉移。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心能造業,亦能轉業。所以對於挽回劫運,非糾正人心為不可。況當此時世遷變,人欲橫流,災禍頻仍,殺機隱伏。世界之鬥爭,時在醞釀,一觸即發。有識者,無不惄然憂之。揆之劫運之起滅久暫,決非科學唯物,可能止遏。惟有上下一心一德,提倡佛學,化導人心,為唯一之方法。或可救人民於水火,化災厲為祥和。「仁王護國般若經」者,為護國之指南,實利生之寶藏。苟能信受奉行,可令七難不起,萬民安樂。有圓瑛法師,為當代高僧,佛門鉅子。願力廣大,智慧洪深,解行雙圓,辯才無礙。首都緇素,久慕德音,思沾法雨。(同人等)具書啟請,講演是經;藉求度己度人,福民福國。法師徇大眾之請,光臨都中毗盧寺,講演匝月。誓於末法劫中,宏宣佛化。願人人同登覺路,俾各各徹悟心源。輾轉化導,共挽危機。講餘手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表」,言言指歸實際,法法不離心宗。不捨文字,不著文字。談理既澈,釋詞復顯。欲廣法施,利益今後。其護國利生之功德,不可說不可說。浩然親嘗法味,踴躍為序,願見聞悉發菩提心,受持咸登薩婆若,庶不負此段大事因緣也矣!是為序。

甲戌仲秋  弟子大心居士王浩然  敬撰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上

講解此經,先提綱要,次釋譯人,後解全文。提綱之法,賢首宗則用十門分別,天台宗則用五重玄義。圓瑛先學天台宗,後學賢首宗;乃知二宗,各有依據,各有所長,故得並行於世。今依台宗,於經前例作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教相。

此經以人法為名,實相為體,自行因果為宗,權實二智為用,大乘熟酥為教相。

一、釋名

題中佛是教主,王是世主,皆人也;國是所護,般若是能護,皆法也;故定人法為名。今依次解釋:佛字,梵語具足應云佛陀,譯為覺者。我國有好略之習慣,故獨稱佛。佛者:覺也。覺義有三:一自覺,異凡夫之不覺。二覺他,異二乘之獨善。三覺滿,異菩薩之分證。佛則自覺智滿,覺他行滿,三覺圓,萬德具,方得稱佛。說者:佛以八音四辯,金口親宣,對機而說,佛是能說人,仁王下明所說法,此第一重能所也。

仁為美德之稱,王是自在之義。施行仁政,恩惠黎民,統御四方,而得自在,故稱仁王。

護者護持,國是國土。由仁王修德行仁,化被萬民,國土安穩。則仁王為能護,國土是所護,此第二重能所也。

若以仁王望般若,則般若為能護,而仁王國土,皆所護耳。由王受持般若大法,則法力加被,能令王身安隱,國界太平,此第三重能所也。

若以般若望仁王,則仁王為能護,而般若國土,皆所護耳。由王宏護般若大法,則法力普及,能令人民信仰,國土安寧,此第四重能所也。

國若不護,則國危,總論仁王般若皆能護,國土為所護。護國之法,應以宏法化民,為先務之急,此第五重能所也。

般若是梵語,乃五種不翻中,尊重不翻。如「大智度論」第七十卷,解般若不可稱,般若是實相,甚深極重;智慧二字,尚未足以盡其義,是故不可稱。故諸經論中,皆仍存梵語不翻也。

若欲翻之,當翻妙智,或翻淨慧,是無漏法故。智慧通於世間法,以世間智慧,雖能發明科學,種種技術,令物質文明,日形進步,而不能挽救人心,創造世界之和平,何況能度眾生,出離生死之苦厄也。

「成實論」釋云:真慧名智,即慧是智也。「淨名經」云: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釋云:智是有,慧是空。有智故不住空,有慧故不住有。余云:般若,當翻妙智,或淨慧者,亦即此義。妙則空有雙離,淨則無所住著。離相無住,是真般若。

又般若為五度之先導。由有般若智照,能離愚癡;以無癡故,能行布施,而度慳貪;能持淨戒,而度諸惡;能修忍辱,而度瞋恨;能勤精進,而度懈怠;能修禪定,而度散亂。果能以般若之法而化民,則民修六度,國集千祥,而國不求護而自護矣。

波羅密者:梵語波羅,譯云彼岸,密名為到。生死是此岸,煩惱是中流,涅槃是彼岸。須以六度為船筏,方能得離此岸而到彼岸也。

又能修般若,真智現前,了知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菩提,凡夫即是諸佛。自可不離此岸,誕登彼岸矣。

以上十一字,是別題,別在當部,而與他部所不同故。經字一字,是通題,通於諸部,所有經藏皆名經故。梵語修多羅,此翻契經;契者,合也,上合諸佛所說之理,下合眾生應度之機,故名契經。

又翻法本,法者:理法之與教法也。理不自彰,藉教以顯,則教法為本;教不自起,由理而生,則理法為本。教理二法,互相為本,故名法本。

又具常法二義:常者,三世聖人,不能易其說。法者,十界眾生,悉當依其軌。即天下後世,所共由之道也。更有多解,恐繁不錄。

問:此經於八部般若,何部所攝?答:八部者——大品、小品、放光、光讚、道行、文殊、金剛、天王,是為八;此屬天王部攝。

此經共有四譯:一、晉朝永嘉年,月支三藏,曇摩羅察(譯法護)譯出二卷;名「仁王般若」。二、姚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別館譯出二卷,名「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三、梁時大同年間,真諦三藏於豫章實因寺譯出一卷,名「仁王般若」。四、唐代宗時,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法師奉詔譯,令集京城義學大德良賁等,翰林學士常袞等,於大明宮南桃園詳譯二卷,名「護國般若波羅密多」。四經前後,海內多宏秦本。一釋名竟。

二、辨體

既有其名,須辨其體。有云文以義為體,或云以無相為體,此皆常途之談。又有以五忍十地為體,依本經文云:五忍是菩薩法,具列五忍竟。結云: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密。故知因修般若,得證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五忍而成聖,故以五忍十地為體,此說亦非極成,當以實相為體。即三種般若,亦是以實相般若,為文字、觀照二般若體。「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依此實相因,而得實相果。故知此經,以實相為體。

實相者:即諸法真實之相,簡言之即眾生真實妙心。此心為諸法所依之體,諸法皆依此心而得建立。實相有二義:一、無相之實相,離一切虛妄差別之染相故。二、無不相之實相,以有自體,具足恒沙稱性功德之相故。此經亦從妙心中流出教法,故以實相為體。二辨體竟。

三、明宗

宗者綱宗,即一經之大綱:又云宗要,即一經之要旨。解經,須於釋名辨體之後,提其綱,而挈其要。此經以佛自行因果為宗,令諸聞者,欣樂增修。以般若真智,離一切相,而不壞一切相。從因剋果,不失因果。

問:宗與體何別?答:宗致因果,體則非因非果,能為因果所依。故以實相之理為體,修因得果為宗也。三明宗竟。

四、論用

用者力用,如悉達太子,彎祖王弓滿為力;射穿七鼓,貫地出泉為用。此經以內外二護為用。內護者,下文云: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外護者,下文云:吾今為汝,說護國土因緣,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名外護也。四論用竟。

五、教相

教者:我佛利生之言;相者:分別異同之致。欲宏教法,須識頓漸偏圓,若不明了,何以對機成益乎?我釋迦牟尼文佛,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說法四十九年,略分五時:初說華嚴大教,如牛出乳,因大法不契小機,遂乃隱大施小;次說阿含小教,如從乳出酪,既令得成小益,乃欲引小入大;三說大乘方等教,如轉酪成生酥,彈偏斥小,歎大褒圓。觀見諸子,既已成就大志,四說摩訶般若,如轉生酥為熟酥;盛談真空,實相妙理。觀時機既至,五說法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如轉熟酥而成無上醍醐;等與諸子,授記作佛。五時前後,不無頓漸偏圓之相,今宜判定:

此經屬般若部,當在般若時,是大乘熟酥為教相。經中說護佛果,及護十地行,與王所問摩訶衍云何照等文,知非小乘明矣。

問:經中有八偈,乃談無常苦空等事,詎非小乘法耶?答:此乃舉往昔百法師,依小乘,說世間不堅固之相,以勸普明王捨國;屬助道,非正說;不得以此疑非大乘也。此約五重玄義,先提綱要竟。

次釋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紀時也。係姚興嗣位,迎師入關。三藏法師者,以通達經律論三藏之法,可以為人之師。鳩摩羅什,具云鳩摩羅耆婆什,此翻童壽,以童年而有耆德故。譯者,翻梵語而成華言。此師為七佛以來,譯經法師,所翻之經,深得佛意,故受持轉盛。次釋譯人竟。後解全文。

序品第一

吾國諸師解經,或有分文,或不分者。如「大論」釋「大品般若」,則不分科段。天親釋「涅槃」,則有分文。道安別置序、正、流通三分。今解依順佛意,大分分三。此經全文八品,序當其初,故稱第一,乃經中發起之由序為序分。『觀空品』下六品文,顯示經中正義,即正宗分。末『囑累品』,囑累弘揚,為流通分。若按經文,『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以下,即是流通分。流通今後利益無盡故。

『序品』中,有通序別序。通序者:通於諸部故,亦名證信序,以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證明是法可信,故云證信。又云經後序,佛臨涅槃時,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敕阿難云:我滅後結集法藏時,當安如是我聞等。別序者:別在本經故,亦名發起序,從爾時十號三明下,如來放光現瑞,發起此經。又云經前序,乃如來說經以前之由序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先明六種證信序,亦云六成就。如是者,信成就。阿難結集經時,高陞法座,忽感相好同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因聞阿難唱言,如是我聞,三疑頓息,疑斷則信生。又阿難白眾言,如我所聞,當如是說,故令生信。

我聞者:聞成就。法若無聞,安能結集流通?阿難多聞第一,於佛所說法,悉能記憶受持。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而曰我聞者,顯法有所宗也。

一時者:時成就。法不孤起,必有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即師資道合,說聽始終之時也。

佛者:主成就。雖有良時,若無法主,安成教益?此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應機示現,八相成道,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自覺覺他,說法利生之主也。

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者:處成就。若無勝處,安成法會?住約有八,按佛三身而分。應身四住:一、壽命住,謂五分法身;二、依止住,謂王舍城等;三、境界住,謂大千世界;四、威儀住,謂行立坐臥。報身三住:一者、天住,住於六欲天;二者、梵住,住於四禪天;三者、聖住,住三解脫門;法身一住:住第一義諦。今佛說此般若實相妙法,約理則後二住,約事則復多談。

王舍城,乃摩竭提國之都城。摩竭提,譯云天羅,係王名,即班足王之父,以王名國故。時王遊獵,值牸獅子,與王交通,得孕生子,來殿上子於王,王審知是子,即作告令,言我無子,天賜我子,養育成人,足下班駁,時人號為班足。後紹王位,喜多食肉,一時遽闕,司理王膳之人,竊取城西新死小兒,烹而進之,王美其味,敕常準此。廚人自後,日於僻處,盜殺小兒,以供王膳,流毒天下,舉國咸怨,千小國王,起兵伐之,擯在五山。羅剎翼輔,而為鬼王,因與山神,誓殺千王之頭設供,冀滿所願,即以神力,捉得諸王,唯普明王後方捕至,欲行屠殺,以祭山神。時普明王,悲啼泣恨,而作是言:「生來實語,而今乖信。」班足問言:「汝求何信?」普明答曰:「許行大施。」班足語言:「放汝行施,事畢就我。」普明歡喜,遠歸本國,作大施會,委政太子,心安形悅,匍匐就終。班足問云:「死門難向,汝既得去,何更自來?」普明答言:「我持實語戒,不能畏死而毀戒。律云:寧有戒死,不無戒生。」更與班足廣說慈悲,而斥殺害;仍示一切悉是無常。班足聞信,得空平等三昧住於初地。普集千王,不忍殺害,各取一渧血,三條髮,以賽山神,而酬其願。悉放千王歸國。千王同願,共止山中修道。於是築城立舍,鬱為大國,迭更知政。千王住故,故城以王舍名。城中人民,七次建舍,七次被燒,唯王舍皆免。於是命言,百姓家亦稱王舍,應免火難,後果不燒。

又云此城,四天王共造,故稱王舍。摩竭提國,又名摩伽陀國,譯云持甘露處。凡有十二城,一區祇尼大城,二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城,四弗迦羅婆大城,五王舍大城,六舍婆提大城,七婆羅捺大城,八迦毗羅婆城,九瞻婆城,十婆翅多城,十一佝睒彌城,十二鳩樓城。

佛多住王舍城說法。此城有六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蘭陀長者之所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少力獨上山精舍;三、七葉穴山精舍;四、四天王穴山精舍;五、蛇穴精舍;六、祇闍崛山精舍。祇闍此翻鷲,崛此翻頭,此山形似鷲頭,故以名焉。或云靈鷲山,以多聖人所居,故稱為靈。

王舍城中有五山:鷲頭山居中央,東方象頭,南方馬頭,西方羊頭,北方獅子頭。佛居中央位,恒依中道說法,故多居鷲頭山。又此山超勝餘山,今說「般若」殊勝法門,故依勝處。

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學無學,皆阿羅漢。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無學十智、有學八智、有學六智。三根、十六心行,法假虛實觀,受假虛實觀,名假虛實觀,三空觀門,四諦十二緣,無量功德皆成就。

與大比丘眾下,是眾成就。若無聽眾,教何所施?諸佛說教,必有四眾:

一、影響眾:或古佛乘願再來,如文殊觀音等。或他方菩薩,影響法會,助揚佛化,如妙音勢至等。

二、當機眾:機,即聽眾根機,與教可以相當。如大根聞大法,而起信解修證,是謂當機。

三、發起眾:以同在法會,騰疑致問,請轉法輪,發起大教,饒益眾生,故名發起。

四、結緣眾:雖然在座同聞,而不能解義起修。但結法緣,以種遠因,故名結緣。般若會上,四眾必具。今文所列聽眾,分此土眾、他方眾、化眾,共成十二。下文云:十二大眾皆來集會。

與大比丘眾者:標名也。先列此土眾。眾有小大聖凡,閱之自知。與者,共也。比丘,出家學道之通稱,名含三義故不翻。一乞士: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而資慧命;二怖魔:登壇求受具足戒,竟令天魔生恐怖;三破惡:精進修行持淨戒,能破身口七支惡。比丘而云大者,揀非小器,皆道高德重之流,能為天王大人之所敬奉,如陳如為梵王所師,迦葉為帝釋所師是也。

眾者: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有理和、事和。理和:則同證擇滅無為;事和有六: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名六和僧。

八百萬億者:列數也。學無學,皆阿羅漢者:顯位也。學,是前三果有學人;無學,是第四果,已證無學位。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應受三界人天供養;二殺賊,殺盡九十八使煩惱之賊;三無生,子縛已斷,更不受生。

問:既言有學無學,云何皆言阿羅漢?智者大師,依「成論」二釋云:羅漢二種,一住,二行。當知行者,是有學人;住者,是無學人。故經云:五戒行者,皆行阿羅漢,即是學人。皆言阿羅漢者,舉勝以顯也。

有為功德,無為功德以下,歎德也。有為,舉智德有修故;無為,約斷德已證故。若就境論,道諦是有為,滅諦是無為。施物名功,歸已曰德,故曰功德。

無學十智者:指第四果。證無學位,方具十智。一、法智:於欲界繫,約四諦辨四種無漏智;二、比智:於上二界道中,四諦辨四種無漏智,不過法比之殊也;三、他心智:知欲色二界繫,現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四、世智:知諸世間有漏智慧也,亦名等智,凡聖同有故;五、苦智:觀五陰,無常苦空無我;六、集智:有漏法因,因集生緣,觀時無漏智;七、滅智:盡滅妙離,觀時無漏智;八道智:道正跡乘,觀時無漏智;九、盡智:「智論」云: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等;十、無生智:見苦已,不復更見等。諸經或云十一智,智度為如實智,知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無有罣礙,是為如實。此獨在佛心中有,二乘無分,故但云十智也。

有學八智者:指第三果,阿那含人。此修道位中,但有八智,無有盡智,及無生智,此二在無學得故。

有學六智者:指初二果人。須陀洹,斯陀含,但有四諦,及法比二智,更除他心智及等智。

三根者:依大品經論,一、未知欲知根:在見道中,和合九無漏根,而作其體。九無漏根,謂信等五根,及喜、樂、捨、意等是也;二、知根:在修道中,增進九根,作知根體;三、知已根:在無學道,增進九根,作知已根體。

十六心行者:依修行次第,此與三根,俱應在十智前說,今經乃先說果,而後明因也。心行者,智者大師云:從心之所行,故名心行,非心即行也。行以往趣為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諦之理,故名行也。苦下四行:一無常觀,二苦觀,三空觀,四無我觀;集下四行:一因,二集,三緣,四生;滅下四行:一盡,二滅,三妙,四離;道下四行:一道,二正,三跡,四乘。又有云八忍八智,合為十六心行。

法假虛實觀,受假虛實觀,名假虛實觀者:此歎三假觀門。假者,自實無體,藉他方有故。法假,即五陰等法不實,為法假。受假,即五陰成,眾生領受六塵,為受假。法受二皆假名,為名假。

言虛實者:一虛二實,相形立稱。陰法是虛,眾生謂實,當起慧照觀察,如「智度論」云:諸法非實,凡夫虛假,憶想分別,妄謂有人。如狗臨井,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相影,而生惡心,投井而死。眾生亦爾:四大和合,名之為身,因緣生義,動作語言。凡夫於中,妄執我相,此法假也;生愛憎,起苦樂,此受假也;一切法,但從名字和合,如頭足腹背和合,名之為身,此名假也。

三空觀門者:謂空、無相、無作。言空門者,觀諸法無我我所,從緣和合而有,無有作者受者,是名空門。

無相門者,觀身雖空,而有相在。人著此相,心無智慧,當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名無相門。無作門者,亦云無願。既知無相,於二十五有,不作願求,是名無作門。此三能到涅槃,得三解脫,亦名三解脫門。

四諦者:苦、集、滅、道,界內外兩重因果,審實不虛,故名為諦。有有作、無作二種分別。小乘之人,智照未窮,智稱有量,境不極妙,故稱有作。大乘之人,以無心之真智,照無相之虛宗,境窮智極,名為無作。

十二緣者:即十二因緣法。自無明起,至老死止,因果相續,循環不斷。過去二支因,無明及行;現在五支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支因,愛、取、有;未來二支果,生、老死。

頌云: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併生死,如是七事為苦道。合之不出惑業苦三,連環鉤鎖。依惑造業,依業受苦,於苦果中,再起惑造業,所以生死,相續長劫,此是流轉門。更有還滅門: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緣覺人,因聞還滅門,於是志斷無明,而證無生。無量功德皆成就者:總結具德之多。上列聲聞眾竟。

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成就。

此列緣覺眾。八百萬億者,舉數也。大仙緣覺者,標位。有三差別:一者、獨覺: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昔有國王,將諸綵女,入園遊觀,見樹林花果,美妙可愛;王食畢少臥,諸綵女競共採摘,毀壞林景。王時覺已,即悟一切諸法無常。以物況人,即成大辟支佛,亦稱大仙緣覺。

二者、緣覺:秉佛所說十二因緣教,逆順觀察斷見思惑,更侵習氣,果證無生,名緣覺辟支佛。

三者、須陀洹人:藉前解脫分善根,人間天上,各七返受生,不受第八生,自然成道,為小辟支佛。

非斷非常者:歎德也。觀三世因果相續,故非斷;因緣畢竟無性,故非常。四諦十二緣,解見前。皆成就者,總結也。列緣覺眾竟。

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實智功德,方便智功德,行獨大乘,四眼五通,三達十力,四無量心,四辯,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德皆成就。

此列菩薩眾。九百萬億者:舉數也。菩薩摩訶薩:標名也。應云摩訶菩提薩埵,翻為大道心眾生,有大根機,具大智慧,能發無上菩提心。梵語菩提,此翻為道,能修廣大慈悲行,誓願度脫一切有情。又菩提薩埵,翻為覺有情,乃上求佛覺,下度有情之士,亦稱大士。

今依台宗,菩薩,有四教之不同:若以生滅心,修六度行,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勤修福慧者,此藏教菩薩也。

若以無生心,斷見思惑,故留餘習,扶願受生,往還三界,度脫有情。十地行圓,當知如佛,此通教菩薩也。

若以無量心,而修無量行。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大慈平等,大悲無限。華臺摩頂,成功德身,此別教菩薩也。

若以無作心,觀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無二無別。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此圓教菩薩也。

皆阿羅漢者:顯位也。阿羅漢,名通大小,佛亦稱阿羅漢。「本行經」云:世間有六羅漢,五是陳如等五人,一即是佛。「大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即是菩薩無生法忍。「大集」亦云:大法菩薩,名阿羅漢。故云皆阿羅漢也。

實智功德,方便智功德者:歎德也。方便智,即權智。菩薩具權實二智,故能真俗等觀,圓融無礙。實智照理,理無不徹;權智照事,事無不窮。有實智,故不住生死;有權智,故不住涅槃。上顯位,雖云羅漢,此歎德,即異二乘,故當別列。行獨大乘者:以不樂二乘,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修習大乘行,故曰行獨大乘。

四眼者:以菩薩尚居因位,未得佛眼,故只具四。五通者:因無明未盡,於六通中,除漏盡通。三達,即三明: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

十力者,智論云: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智慧力,七身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脫力,十無礙力。

四無量心者:一慈,能與一切樂;二悲,能拔一切苦;三喜,能隨喜一切功德;四捨,能捨離一切煩惱。

四辯者:四無礙辯才也。一、法無礙辯:了知諸法,名相差別故;二、辭無礙辯:解一切眾生,殊方異類言音故;三、樂說無礙辯:隨眾生樂聞何法,一一能說故;四、義無礙辯:了知一切諸法之義,如地大,以質礙為義等。又解第一義諦,故得義無礙辯也。

四攝者:一布施:結眾生緣,引令入信故;二愛語:好言勸勉,令起修行故;三利行:凡有所作,令得利益故;四同事:與之同事,親近易度故。

金剛滅定者,三藏師云:通十地皆名金剛,以觀智之力堅強,能破無明之惑,喻如金剛。又即金剛三昧,即首楞嚴三昧。一切功德皆成就者,總結也。上列三乘聖眾竟,下列六凡聽眾。

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十地回向,五分法身,具足無量功德皆成就。

此列五戒賢者眾,首句列數,二句標名,五戒是所持法,賢者為能持人。戒能止惡生善,殺盜婬三戒,防身業;妄語戒,防口業;酒戒,通防身口意三業。若能持之,則諸惡自止。而仁、義、禮、智、信,諸善生焉。不殺仁也,不盜義也,不邪淫禮也,不妄語信也,不飲酒智也。

賢者:即清信士,能清心寡欲,信樂佛法,所以稱賢,耶優婆塞。翻為近事男,受持五戒,堪以親近承事三寶故。提謂波利等問佛:何不為我說四戒六戒?佛答:五者,天下之大數也。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行,乃至在法為五戒。

皆行阿羅漢,十地迴向者:歎德也。以跡同凡夫,本皆羅漢。十地者,始從歡喜地,終至法雲地。迥向亦十,始從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乃至第十,法界無量迴向。迴向有二——一、迴向眾生:所修功德,施與一切眾生;二、迴向佛果:所作功德,迴向薩婆若,皆內秘大心之行,外現清信之身。

五分法身者: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凡夫惑業所感,以五陰為身;聖賢清靜無為,以五分法身為體。無量功德皆成就:總結也。

復有十千五戒清信女,皆行阿羅漢。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終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此列清信女眾。首二句舉數標名,三句下歎德。清信女:梵語優婆夷,即近事女也。皆行阿羅漢十地,同上釋。始生功德下,約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經云: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是也。始生:如十迴向入地心。住生:即住初地心。終生:即出初地心。若入二地,即為二地始生功德。地地三生,合為三十生,功德皆成就也。

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二十二品,十一切入,八除入,八解脫,三慧,十六諦,四諦,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一切功德皆成就。

此列七賢眾,首二句舉數標名。十億者:照本國數百萬也。七賢有二解——一、依小乘: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併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共為七;此等調心順道,故名為賢。

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性,六名性種性,七名道種性。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

居士者,居家學道之士,又清淨自居之士。有有位有德者,如蘇東坡、白居易之類;有有德無位者,如龐居士、傅大士之輩。

德行具足下歎德。先歎所具道品,此人在見道之前,惟具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故只二十二品。

十一切入:亦名十遍處,入者,處也。青黃赤白,地水風火,空處,識處,是為十也。能廣能勝,境名遍處。

八除入,亦名八勝處——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初修此觀;若觀多色,恐難攝持,故觀少色,若好若醜,不起貪瞋。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由觀道增進,雖觀多亦無妨礙;若好若醜,不起貪瞋。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不起貪瞋。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不起貪瞋。五青、六黃、七赤、八白,內無色,外觀青等四色照耀,勝於八背捨中青等四色,不起法愛,故名為勝。八解脫者:解脫以背捨為義,又名八背捨。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先觀自身不淨,以欲界貪欲難斷,復觀他色不淨。二、內無色相,外觀色:已滅內身色相,又為欲界貪欲難斷,復觀外色不淨。此二背捨色貪心。三、觀淨色光明:背捨外色不淨觀,樂漸增長,遍身怡悅。四、空處:捨色觀空,與空相應。五、識處:捨空緣識,與識相應。六、無所有處:捨識,而緣無所有,與無所有處相應。七、非想非非想:識想將盡未盡,非有想,非無想,如燈將殘,半明半滅。八、滅受想:受想即能緣之心,行人厭患此心散亂,入定滅盡。定力充足,受想滅而不行,亦云滅盡定。此屬無漏,而得解脫。

入此定能經多劫,色身不壞。迦葉尊者,受佛囑,傳衣彌勒,現在雞足山等彌勒下生,即是入此定。三慧者:聞思修三慧也。十六諦、四諦者:依四諦,各四觀,合為十六諦。如前解。

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者:四即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也。三即除煖位,二除煖頂,一除前三,合成十忍。約三界九地,成九十忍也。一切功德皆成就:總結也。

復有萬萬億九梵、三淨、三光、三梵,五喜樂天,天定,功德定,味,常樂神通,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

此列梵眾。首句舉數,以億積至萬萬也。九梵即第四禪本天:福愛、福生、廣果、無想,共四天,加寄居其中: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五不還天,合成九梵。三淨:(第三禪)少淨、無量淨、遍淨。三光:(第二禪)少光、無量光、光音。三梵:(初禪)梵眾、梵輔、大梵。亦合九梵,二九有十八梵天。

五喜樂天者:即謂覺、觀、喜、樂、一心,五支禪境。有謂別指五淨居天,受喜樂故。

天定功德定味下,歎德。天定者:報得定,一生禪天,自得其定。功德定者:修得定,即所修而得之淨定。味者:味著。以一字為句。即是味著禪定也。

常樂神通者:色界天中,有報得、修得,二種神通。常樂者:屬修得,揀非報得也。十八生處:即十八梵天。功德皆成就者:總結也。

復有億億六欲諸大天。十善果報,神通功德,皆成就。

此列欲界天眾:初二句舉數列名。六欲即欲界六天:一、四天天王,東持國,南增長,西廣目,北多聞。二、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天主居中,四方各八天,合成三十三天。三、夜摩天,此云時分。四、兜率天,此云知足;有內院外院。內院,是補處菩薩所居。五、化樂天,自化五塵欲境受樂。六、他化自在天,所有樂境,他所化作,自在受樂。六天之內,有男有女,皆未離欲,故名欲界。

古德頌云: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是則名為六天欲。生天漸高,欲心漸輕。至第六天,若修離欲定,即能出離欲界,上生色界禪天。禪天之中,無有女人,亦非胞胎受生,乃自然化生。

十善果報神通者:歎德也。十善,為生天因。世人於身口意三業,不作十惡行,即成十善。身不殺、不盜、不婬,居家之人不邪婬,口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意不貪、不瞋、不癡。十善滿足,身後生天,得六天中依正果報,受種種樂。亦有報得有漏五通,於六通中,惟除漏盡通;此通是出離三界聖人所得之無漏神通。未句總結。

復有十六大國王。各各有一萬、二萬、乃至十萬眷屬。五戒、十善、三歸功德、清信行具足。

此列人王眾;初舉國數,次明眷屬。五戒下歎德。五戒十善,解見在前。三歸功德者:佛未出世,世間無有真正三寶,以諸天邪師為佛寶;四圍陀典為法寶;諸外道眾為僧寶。如出世,如杲日麗天,群昏爍破。

歸依佛:樹王得道,福慧兩足。歸依法:大小兩乘,離欲清淨。歸依僧:道高德重,人天師範。清信行具足者:即四信行,信佛法僧三寶及戒,隨分具足也。

復有五道,一切眾生。

此列五道眾。三界六道,今言五者,以阿修羅有胎卵濕化四生。化生修羅天趣攝,胎生修羅人趣攝,卵生修羅鬼趣攝,濕生修羅畜趣攝,故不別列。問:五道中有三途,何故諸天有不聞法者,而三途反有受道者?答:「大涅槃經」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自有乘急而戒緩,戒急而乘緩,乘戒俱急,乘戒俱緩,四種之別。諸天以過去持戒修定,故生天;不修慧,故不得聞法。三途以過去破戒,故致墮落;由修慧故,聲光所招,故得受道。俱急俱緩可知。

復有他方,不可量眾。

此列他方眾。文顯可知。

復有變十方淨土,現百億高座,化百億須彌寶華,各各座前華上。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比丘,八部大眾,各各坐寶蓮華。華上普有無量國土,一一國土,佛及大眾,如今無異。一一國土中,一一佛及大眾,各各說「般若波羅密」。

此列變化眾。初不思議,能變淨土,此非常寂光淨土,乃現華臺實報淨相也。現百億座華,且明應身大千之化相也。

二不思議力,能現諸佛、菩薩、比丘、八部︹八部即:天、龍、夜叉(此云輕捷)、乾闥婆(此云尋香天帝樂神)、阿修羅(此云非天無天德故)、迦樓羅(此云金翅鳥)、緊那羅(此云疑神頭有一角,天帝歌神其音最美)、摩呼羅迦(此云蟒神)併及大眾︺。各各坐寶蓮華,華上皆有無量國土。佛及大眾,如今無異。

三不思議力,能說般若。從一一國土中,一一佛及大眾,聖凡一致,各說般若,以為此經發起之端。

他方大眾,及化眾,此三界中眾,十二大眾,皆來集會。坐九級蓮華座。其會方廣九百五十里。大眾僉然而坐。

此結聽眾。他方大眾,結前第十一他方眾。及化眾,結第十二變化眾。三界中眾,結前十種此土眾。九級蓮華,九層華座也。廣九百五十里者:如維摩丈室,廣狹無礙。大眾僉然而坐,僉者皆也,同也,即同坐一處,同聆妙法也。以上通序,六種證信竟。

爾時,十號、三明、大滅諦、金剛智,釋迦牟尼佛,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思緣。

此下別序,一經發起因緣。文有五段:一如來入定,二光華地動,三大眾疑問,四音樂集眾,五如來出定。今初。爾時者:當爾六種成就之時。十號乃讚佛具足十號,名稱普聞,眾生歸信。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

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能知過去無量劫因緣,能見恒沙界外雨滴頭數,能盡一切結習無明。

大滅諦金剛智者:大滅諦,即大寂滅海,無餘涅槃,此讚佛斷德。金剛,非因中斷惑之金剛觀智,乃果地證理之一切種智。堅固不壞,喻如金剛,此讚佛智德。者字:即讚佛是智斷二德究竟之人。

釋迦,此云能仁,歎佛利他悲德。牟尼,此云寂默,歎佛自利智德。佛是通號,釋迦牟尼是別號。以無量劫來,智悲並用,上求下化,故得是號。有二因緣:一、過去劫中,有佛出世,號釋迦牟尼。觀廣熾陶師,機緣已熟,特往化度。於傍晚時,率四大弟子,同至陶師窯所。廣熾見佛相好莊嚴,生大歡喜。問佛何往?佛云:來借一宿。廣熾以草敷座,延佛及僧入窯,禮拜瞻仰,心中發願:願我將來成佛,名字相貌,皆同今佛;四大弟子,名相亦然。佛為說法,發心修行,從因至果,果孚因願,故得是號。

二、第二阿僧祇劫,燃燈佛出現於世。有善慧童子,買花供佛,佈髮掩泥,為佛行過。佛與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今果如所記。

初年月八日:此明時節。據吉藏法師疏云:成道三十六年,正月八日說此經,佛成道七年,方說餘般若。按諸傳記,已二十九年,加前七年,應在成道後三十六年,生年六十六,說此「仁王護國般若經」。

方坐十地者:即正住十地也。非菩薩所歷十地,乃如來所住十地。一、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清淨身,不可思議地。三、海藏地。四、神通智德地。五、明德地。六、無垢燄光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毗盧那智藏地。此出「同性經」。

入大寂室,三昧思緣者:大寂室,即大寂滅定,梵語三昧,此云正定。思緣,乃思察眾生機緣。諸佛說法常儀,先須入定。如說法華,先入無量義處三昧等。此正入定觀機,方授法藥。

又如來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豈有入起定耶!然為眾生作前,如來欲說般若,尚須入定思緣,況餘人耶!思緣又作一解,思無相義,緣法性理,佛欲稱實而談。此乃發起之第一因緣。

放大光明,照三界中。復於頂上,出千寶蓮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光亦復爾。乃至他方恆河沙諸佛國土。時無色界,雨無量變大香華,香如車輪,花如須彌山王,如雲而下。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六欲諸天,雨無量色華。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劫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

此光華動地,乃發起之第二因緣。光明而云大者,非日月燈之所能及,故能遍照十方三界中也。放光是現希有事,令眾生信得益;亦表以智慧明,破煩惱暗也。光有二種:一、神通光:以有緣諸子,散在各方,今欲召集,令聞般若,故放神通光。二、智慧光:以靜極光通,寂照含虛,分別法相,稱機而說,故放智慧光。

復於頂上,出生千寶蓮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其光亦爾,此現華相瑞。以眾生根性不一,或損光而發機,或見華而得益,故現華也。不現餘華,獨現蓮華者,以其方華即果,表因果同時也。

千寶蓮華:即千葉寶蓮華。華表因行,蓮而曰寶者,具有三義:一堅固義,二貴重義,三離垢義。表般若妙行,堅固不退,貴重無比,離垢絕相。又華從頂生,表最勝頂法。

上至非想非非想天者:窮三界頂,其行可以度脫三界有情也。此天,人定時,以非有想;生滅識心,伏而未斷,實非非想。如燈將殘,忽明忽暗。光亦復爾者:所放之光,不獨橫遍十方,亦復豎窮三界也。

乃至恒沙諸佛國土者:謂從一界,乃至如恒河沙數諸佛國土。三界諸天,各各雨華,雨字去聲,落也。無色界天,雨無量變大香華:變而曰無量,指香華氣味色相,轉變無盡。香如車輪,華如須彌:即形容大相。如雲而下:是譬喻其多。

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初二三禪,三三九梵,四禪四天,及五不還天,亦九梵,合成十八梵,屬色界。六欲諸天,雨無量色華:文皆可知。三界諸天雨華,供養如來善說般若。

問:如來未曾出定,未動舌根,何謂說般若?答:無說之說,乃為真說。昔日,須菩提宴坐石室,空中散華。須菩提問:散華何人?曰:我帝釋天。又問:散華何為?帝曰:供養尊者,善說般若。須菩提曰:我乃無說。帝曰:尊者無說,我亦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般若。

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劫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前佛頂上出花,顯正報瑞。此佛座前生花,顯依報瑞。劫者級也,級即層也。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亦豎窮三界也。

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者:欲令眾生,有所警覺,不安沉迷,得悟般若。六種,即:動、踊、起、震、吼、擊。上三屬形,下三屬聲。以表形聲兩益。

爾時,諸大眾,俱共僉然生疑,各相謂言:「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詞般若波羅密、金剛般若波羅密、天王問般若波羅密、光讚般波羅密』,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此大眾疑問,乃發起之第三因緣。爾時,即入定現瑞時。一會大眾,咸皆生疑,互相諮問,僉然:即皆然也。

四無所畏四句:讚歎佛德。無所畏者:「十住毗婆娑」云:不懼外難故。一、一切智無畏:於一切諸法盡知盡見。二、漏盡無畏:佛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三、盡苦道無畏:於盡苦之道,能知能說。四、說障道無畏:於障道之法。能知能說。十八不共法者:佛證最上一乘之理,不與三乘共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心,七大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古有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知了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通非礙者:天眼,能觀障外之色,面前雖有障隔,亦復能見,通達無礙也。礙非通者:肉眼,但觀障內之色,如有一紙障隔,即礙而不通。法眼:能觀俗諦,有為因果事相之法。慧眼:了知常無常諸法皆空。佛眼:智光圓滿,等照一切;照差別異相之境,還同平等一如之體。圓明洞徹法界之內,無處而不含容。佛一眼具足五眼,菩薩惟前四,二乘惟前三,天道、鬼道具二,人與脩羅、地獄、畜生四道惟一。若有修證,所具不定。

法身者:生佛同具,平等一如,無有高下。此為自性清淨法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惟是眾生雖具,迷而不覺,法身埋沒在五蘊山中,如金在礦。

如來因地,依本覺法身理體,起始覺智用,斷惑證真,證得一心本源。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是為離垢妙極法身。離五住垢,極三智妙,法身顯現,體遍十方;能起報化大用,如金出礦。

大覺世尊者:即究竟果覺,得一切種智,三覺圓滿,萬德畢具。為六凡有情世間,三乘正覺世間,所共尊仰故。

前已為我等大眾下,序昔疑今。前二十九年,說四般若。按佛成道後七年,方說般若,此當約通五時說,莫泥於別五時。

「摩訶般若」:即「大品般若」。佛於王舍城耆闍崛山說。「金剛般若」:金剛是喻,具有堅明利三義。以喻實相般若,堅固不壞;觀照般若,靈明洞徹;文字般若,斷惑利器,以能詮具修斷功用故;佛在舍衛國說。「天王問般若」:亦舍衛國說。後還靈山,說「光讚般若」。今日,是如來成道後,三十六年正月八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佛放光,非無緣而放;但未知斯光,為作何事,此即大眾疑問之詞。

時,十六大國王中,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壞淨,行摩訶衍化。

十六大國王,皆乘願而來,輔揚法化,故得預般若勝會。諸王中,以波斯匿王為領袖。梵語波斯匿,此譯勝軍。與佛同日而生。賢明英勇,能破強敵,軍勝諸國,故號勝軍。又名月光,世人所號。以佛為日光,王為月光,兩輪並耀世間也。

舍衛:是王都,其國為憍薩羅國,以都城勝故,恒以舍衛稱。譯為豐德,國有五欲財寶之豐,人有解脫多聞之德。

德行十地下歎德。以王乃大權示現,內秘十地行,外現帝生身。乘願利生,故與佛同日而生。六度者:布施度慳貪,持戒度諸惡,忍辱度瞋恨,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有事度理度之別:事度,但修事行,未契真如,即權教菩薩所修。理度,乃稱真如理,修六度行,一一離相,了達三輪體空,即實教菩薩所修。

三十七品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以十法為根本,謂信戒念定慧,進思除喜捨,開六合四,開信為二:信根、信力。開戒為三:正語、正業、正命。開念為四: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開進為八:四正勤、進根、進力、進覺支、正精進。開定為八: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開慧為八: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以上共三十三,加思惟、除、喜、捨則成三十七。以為入道之品,亦云道品。

四不壞淨者:信三寶及戒,為不壞之淨法。信佛具一切智,以為人天導師。信法如阿伽陀(西域藥名,譯普去,能普去諸病),能醫眾生心病。信僧修如實行,堪作眾生模範。信戒為清淨法,能斷一切染業。

行摩訶衍化者:梵語摩訶衍,此云大乘。月光本大乘願行,以之教化國民,使合國人民,信受大乘共行六度故。

次第問居士寶、蓋、法、淨名等八百人。復問須菩提、舍利弗等五千人。復問彌勒、師子吼等十千人。無能答者。

次第問者,依次諮問。先問俗眾,次問聖眾。居士者:清心寡欲,居家守道之士。寶蓋法淨名等,智者疏云:寶是寶積,蓋是月蓋,法是法財,淨名是維摩詰也。略舉上首,等餘八百。

次問須菩提(譯空生),解空第一;舍利弗(譯鶖子),智慧第一。舉二上首,等餘五千人。

彌勒譯慈氏,過去從大慈如來,修習慈心三昧。本名阿逸多,譯無能勝。現居兜率內院,次補佛位,師子吼,似喻菩薩說法無畏,故以名焉。亦舉二上首,等餘十千。

能無答者,有二意:一、放光現瑞,必有因緣,如來境界,非下位所知,故無能答。二、如彌勒等深位菩薩,領知如來放光現瑞,欲說般若妙法。如來出定會當自說,所以不答。

時,波斯匿王,即以神力作八萬種音樂;十八梵天,六欲諸天,亦作八萬種音樂。聲動三千,乃至恆河沙佛土,有緣斯現。

此音樂集眾,乃發起之第四因緣。波斯匿王,以眾疑莫決,乃奏樂供佛,冀佛出定,為眾決疑。色界、欲界、諸天亦作音樂,聲動三千世界。從一世界,輾轉而至恆沙佛土,有緣之處,斯現樂音之聲,令聞雲集,入此大會。

彼他方佛國中。南方法才菩薩,共五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東方寶柱菩薩,共九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北方虛空性菩薩,共百千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西方善住菩薩,共十恆河沙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六方亦復如是。作樂亦然,亦復共作無量音樂,覺寤如來。

彼他方菩薩,聞音雲集,先四方雲集。六方亦復如是者:即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方、下方、為六方,亦如四方聞音即集。作樂亦然者:作諸音樂,亦如欲色諸天。共作無量音樂、覺寤如來者:非如來在定,為聲塵所動曰覺寤,二禪天尚不為聲所動,決如來乎!今言覺寤者,乃知機感盈前,大教當施耳。

佛即知時,得眾生根,即從定起,方坐蓮華師子座上,如金剛山王。大眾歡喜,各現無量神通,地及虛空,大眾而住。

此如來出定,乃發起之第五因緣。首二句,即佛在定中,思察施教機緣,知時節已至,眾生根機亦熟,當發海潮音,故即從定起,方昇法座。乃表從無住本,起化他用。蓮華師子座者:蓮華安在座上,如來坐在華中,師子座,如「釋論」云:非是實師子,亦非木石師子,以如來是人中師子。師子是獸中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如來為法中王,能伏天魔外道。所坐之處,若座若床,皆名師子也。

如金剛山王者:堅固不動之義。如來法身堅固,無動無壞,又應化身,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所動。譬如金剛山王,巍然不動。大眾歡喜者:喜如來,先以定動,此時必以智拔;將施大法,決我深疑,生我勝解,令獲利樂,故所以喜。各各現通,隨神力之勝劣,有在地而住者,在空而住者。此即攝心安住,佇領大法。序品竟。

觀空品第二

上文序分已周,此下正宗宜顯。正宗文有六品,分為四類:前觀空品、菩薩教化品、二諦品,此三品明護佛果、護十地行因緣,名為內護。次護國品,明護國土,名為外護。三散華品,明報恩供養。四受持品,明弘經德貌。此為如來正說宗要之理,是名正宗分。後囑累品,屬流通分。

觀空者:觀字讀去聲,觀是能觀正智,空是所觀妙境。以無相智,觀無相境。智與境冥,境與智合,境智合一,能所俱寂,是為觀空也。

又觀,是無得正觀。空,是實相真空;非凡夫所認之頑空,外道所取之斷空,二乘所證之偏空;乃大乘菩薩,以般若正智,觀空非空,空中具足妙有。故言觀空也。

爾時,佛告大眾知:「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

此申告大眾。爾時:即六種成就,感應道交之時。佛智鑒機,知諸王問意,故申告於眾,汝等應知:十六大國王,國土雖各不同,而護國之意則同,欲令七難不起,妖災銷滅,四境清夷,萬民安樂,故欲問護國土因緣;此則生下外護經文。

「吾今先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

此許示說意。觀佛許示說意,與諸王問意,似不相合。實則我佛,欲說根本護國之法。夫國家之興衰,則以人民之善惡為轉移。人民之善惡,則以王者之化導為標準。今欲護其國土,須重乎人民。欲善其人民,端資乎教化。欲施以教化,先立其內行。內行若成,外護得備,所以應先明內護也。護佛果者:即生此品護果經文;護十地行者:即生下教化品護因經文;均屬內護。國土則為外護矣。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此誡聽思修,勖以三慧。聽而曰諦者,諦實而聽,不特聞言,而貴聞義之與聞意,即聞慧也。思念而曰善者,非意識之思惟念慮,乃正思惟之與正念,即思慧也。修行而曰如法者,如佛所說法,依教起行,即修慧也。

時,波斯匿王言:「善!大事因緣故,即散百億種色華,變成百億寶帳,蓋諸大眾。」

王言善者,信順之辭。信知如來,善識物情,善能啟迪,故曰善。大事因緣者:法華經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大事因緣。佛之知見,眾生本具,祇因一向沉迷,埋沒在五蘊山中,如金在礦。佛為眾生開其本有,令得顯現。示以平等,生佛一如。此開示者,約如來邊說。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本來具足。入佛知見,進趣佛道。此悟入者,約眾生邊說。

今經明成佛因果,為大事因緣。「智度論」云:佛說般若,無央數眾生,當續佛種,是為大事。又「大品」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為大事故起,龍樹菩薩釋云:能破眾生諸大煩惱,能與諸佛無上大衣,名為大事。

散百億種色華:恭敬供養,表行因。變成百億寶帳:表得果。蓋諸大眾:表慈悲益物,普蔭眾生。

爾時,大王復起作禮,白佛言:「世尊!一切菩薩,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因緣?」

此月光請問內護因緣。經家先敘請法之儀。復起作禮,身業恭敬。白佛言世尊,口業恭敬。身口必由意業發動,是則三業恭敬。下請詞,因聞如來言:先為菩薩說護佛果,護十地因緣,故牒其詞,以請之。

佛言:「菩薩化四生,不觀色如,受想行識如,眾生我人,常樂我淨如,知見壽者如,菩薩如,六度四攝,一切行如,二諦如。

此下文有三問答。上月光初問,此佛初答。明生法二空,中道寂滅,與佛果無二。佛言菩薩化四生者:菩薩以利生為事業,智悲並運,隨機施化,作大饒益。

四生,包括三界六道。天、獄惟化生。人道、阿修羅道、畜道,皆有四生。鬼道有胎化二生。人道胎生,眾所共知。毗舍信彌羅,兄弟三十二人,從卵生。濕生王,從濕生。輪王寶女蓮華化生。修羅,化生者天趣攝;胎生者人趣攝;卵生者鬼趣攝;濕生者畜趣攝。畜生,走獸胎生,飛禽卵生,昆蟲水族有濕化二生。菩薩運心平等,普皆化度。

不觀色如者:他譯有二句:不觀色相,不觀色如。今此一句,亦具二義,即不觀色,不觀如也。色居五陰之首,故先明之。色以質礙為義,內五根、外六塵皆色也。本文指四生之色。觀(當讀去聲)是能觀之智,色為所觀之境。菩薩化四生,不觀胎卵濕化四生之色相;此有智,能了色即真空,不著有也。亦不觀四生之色如(即空也);此有悲,能達色為幻有,不著無也。有無不著,全歸中道。雖終日化四生,實無四生可化,是名化四生。

凡夫妄見,色相實有,所以對色起憎愛心,造作諸業,輪迴不息,如狗臨井,自吠其影。互相吠故,而起惡心,以致墜井而死。二乘之人,厭色為礙,析色歸空,沉滯化城,不能涉俗利生,此亦偏見。菩薩觀智現前,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無生無滅,性體自如,不假智推方如。若以智遣色存如,猶是觀心未淨。今圓觀,不觀如者,則空有不羈,境智俱寂也。

受想行識如者:受以領納為義,想以取像為能,行以遷流為相,識以了別為用,例上可知,此五陰明法空。下眾生我人三句,明生空。眾生者:地水火風四大,與受想行識四心,眾法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我人者:於五陰本來無我無人中,妄執實有我人之相。今不觀眾生相,亦不觀如。

常樂我淨者:眾生於無常計常,於苦為樂,無我執我,不淨計淨,是為四顛倒。如來證之,則為四德,菩薩了知,倒本無倒,故謂之如。今不觀倒相,亦不觀如,即心境雙亡也。

知見壽者如者:意識名知,眼識明見,色心連持,一期住世,是為壽者。亦不觀如見壽者如。眾生自性,本來空寂,不待觀而後空,此明生空也。

菩薩如者:非但所化生空,即能化之菩薩,亦性本自空。所修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一切行門,以及真俗二諦,無不皆空。但以方便力,引導於眾生。

問:上不觀法如、生如真義,與「淨名經」所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賢聖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豈不相背耶?答:「淨名」觀如,離有見、常見。此不觀如,離無見、斷見。非特不背,自是更進一層,緣觀俱寂也。

「是故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如虛空。

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詞。是生法二空故,一切法性,本是真空;一切包括之義,切字去聲,不可作切物之切字解。一切法是事,性是理,事則無量差別,理則唯一平等。事依理起,事不離理;法依性起,法不離性;如依金作器,器依金成,器不離金。器之相,無量差別;器之性,唯是一金。一切差別諸法,不離平等一性,亦復如是。

真實空:即指一切法性,乃是真如實際,空諸妄染。此空非凡夫所見之頑空,亦非外道所計之斷空,亦非二乘所證之偏空,乃第一義空,是謂真空,圓滿普遍。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曰不來不去。本自無生,究竟無滅,故曰無生無滅。同真如實際,等圓明法性。無二者:凡聖一如。無別者:迷悟同體。喻如虛空: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廣大平等,無處不周。同「楞嚴」所云:一切眾生,本源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是為菩薩行化十地,般若波羅密。」

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者:以是一切法無二無別之故。陰是五陰亦名五蘊。蘊者積聚義,陰是蓋覆義。謂積聚五法,蓋覆真性故。合色法為一,開心法為四。入是十二入,即六根六塵也。入有二義:一、根有入塵之功能,二、根為塵所入之處所,故名為入。開色法有五根六塵,合心法唯意根。界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三六合為十八界。開色法,有六塵及前五根;開心法,有意根與六識;各有界限不混,故名為界。

無我者:諸法本來無我,眾生妄認五陰、六根、六識,色心為我。既有一我執之迷,則貪瞋癡慢之心生矣,殺盜婬妄之業作矣。舉國皆然,則人心日險,世道日非,國些日亂。又國與國有一我見存焉,則紛奪擾攘,戰禍起焉,世界不得和平。故佛說陰入界無我者,明生空也;了達生空,則我尚不可得,一切惑業,從何而生。人人如是,而國不護而自護矣。

無所有相者:謂諸法之相本空,本無所有,如夢中境。「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迷者妄執諸法實有,同夢中人,由夢想顛倒故,妄執夢境為實。夢可意境,則生愛:夢違情境,則生怒。此境不待夢醒故空,正在夢時,本無有相。一切眾生亦爾,未曾覺悟,都在大夢之中。現前世間諸法,無非夢境。此非譬喻,乃是實語。世界是個大夢場,一切眾生,樂欲不同,即是同床異夢。我作如是說話,只恐有人不信,以夜間有夢,日間何以為夢?當知一夕之夢為小夢,一生之夢為大夢。諸葛武侯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豈非指一生為大夢耶!一切諸法,完全是夢境,故無有相,此明法空也。了達法空,不生貪愛。不貪則無爭,無爭則國治而天下平矣。

是為菩薩行化十地,般若波羅密者:此結歸以上生法二空,是為菩薩行化之指南。菩薩化眾生,不觀色,不觀如,境智俱寂,進趣十地,而到涅槃之彼岸。十地差別,不離般若。即「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白佛言:「若諸法爾者,菩薩護化眾生,為化眾生耶?」

此第二問答。月光領前生法二空之義,問眾生尚不可得,云何可化?若諸法爾者,牒上文:四生同真際,等法性,畢竟空寂。而菩薩護化眾生者,為是有化眾生耶?為是無眾生可化耶?

「大王!法性,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非非色,乃至受想行識亦不住,非非住。何以故?非色如,非非色如。

此明真則無化。法性者:諸法真空實性也。不待觀而後空,本性空故。眾生之五陰,如來之四德,一一無非全體法性,故不住有無二邊;不住色者,不住色邊。不住非色者,不住空邊。不住非非色者,不住下略非色二字,即不住非色非空邊。不住上,略不住亦色亦非色一句。又不住色者,遣色法。不住非色者,遣空法。不住非非色者,遣空空法也。

又智者疏云:「具足應云: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亦色亦非色,不住非色非非色。」其中文略第三句,及第四句非色二字。以色即是空,故不住色。以空即是色,故不住非色(非色即空也)。以色空無二而二,故不住亦色亦非色。以色空二而無二,故不住非色非非色。四句咸離,以顯不住行也。

乃至受想行識亦不住,非非住者:乃至二字,超略之詞。超略四德不談,可以例知故也。受想行識亦不住,離有也。非不住,離空也。第二非字,作不字理易明顯。雙離空有,自然歸於中道矣。

何以故下,徵釋不住之義。非色如,故不可定言住色。非非色如,故不可定言住非色。色與非色,二皆不住,方是般若無住真宗。

「世諦故,三假故,名見眾生。

此約俗則有化,世諦即俗諦也。上真諦,明一切法皆空。此俗諦,明一切法皆有。若偏尚於空,未免壞世間相,不能成行利生。今順世俗諦,立建化門。三假者:法假、受假、名假,解見在前。由此世諦三假因緣,故生法二相宛然,名見眾生。有善惡因果三界六道,依正二報,苦樂昇沉等,即有能化所化。

「一切法性實故。

此結成生空義。一切法,指胎卵濕化四生。其相雖有生滅,其性本來真實。契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金剛經」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性實義。」

「乃至諸佛,三乘、七賢八聖,亦名見。六十二見,亦名見。

此明邪正見,俱是見者。乃至極果諸佛,若存有佛見,與大乘菩薩,中乘緣覺,小乘聲聞;七賢者: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八聖者:四果四向。若執名相,分別諸法,亦名見著,不見諸法實性。

六十二見為邪見。計五陰有,即常見。計五陰無,即斷見。以此斷常二見為本,輾轉妄計,成六十二見。各解不同,查法數自明。此論聖凡有見,俱是見著。即「楞嚴」所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大王!若以名,名見一切法,乃至諸佛,三乘四生者,非非見一切法也。」

此明假名名見,乃是正見。重呼大王以告之曰:若但隨俗,以假名名見一切法,不執實有能見所見,方為正見。

乃至諸佛下,一切聖凡,見一切法,上一非字,謂非假名名為見者,即非真見一切法性也。

白佛言:「般若波羅密,有法非非法,摩訶衍云何照?」

此第三問答。問:般若若是有法,各辨照用。若是非非法,云何照用?非非法者:非有法非無法也。若是有法,可依有而照。治是無法,可依無而照。既非有非無,摩訶衍云何能照?摩訶衍譯為大乘,即般若也。般若妙智,能運載行人到於彼岸,故有乘義。

「大王!摩訶衍見非非法。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

此中佛之答意,謂若執有無二見,即非般若妙智。大乘正見,非有法,非無法也。法若非有法,則不落常見。若非無法,則不落斷見。末句是名非非法空者:正是般若妙智。了達諸法實性,如鏡中像,非有非無。決不著有著無,而成斷常二見,是名非非法空,不待觀而自空也。

「所以者何?法性空故。

上句徵,下句釋。徵云:所以有無俱空者何也?釋曰:諸法自性本來空故。大乘般若,雙照有無,可辨照用也。

「法性空,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緣空,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

上略約般若以明空,下別列諸科以明空,顯護佛果之般若也。首句法性者:諸法真空實性也。亦即大乘般若實相正體。實相者:非有相,非無相,有無相空,是為實相。又為諸法所依之性,是名法性。實相法性,名異體同。「楞嚴」則曰如來藏,「涅槃」則稱佛性。此法性本來無一物,故曰空。由法性空故,所以諸法皆空也。

色受想行識空者:果報空也。色有內色外色,內色是正報根身,外色是依報世界。受想行識是心法。五陰空,即身心世界皆空。此觀照般若功深,方能如是。「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十二入:是受用空。六根為能受用,六塵為所受用。十八界是性別空,根塵識三,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以上陰入界三,乃如來對機設教。眾生心色二迷,有輕重不同。為迷心重者說五陰,合色開心。為迷色重者說十二入,開色合心。為心色二迷俱重者說十八界,心色俱開。

六大:名遍到空。「阿含經」云:六王各諍其大。地云:我能勝載一切萬物。水云:我能滋潤一切。火云:我能燒照一切。風云:我能生動一切。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雖復各稱我大,識為主也。六大畢竟無性,故曰六大法空。

四諦,十二緣空者:四諦是境空,十二緣是義空;苦是世間苦果,集是(五住煩惱)造業招苦之因。滅是出世樂果,道是離苦得樂之法。

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流轉門,無明緣行(過去二支因),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現在五支果),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現在三支因),有緣生,生緣老死(未來二支果)。約三世論兩重因果流轉生死,無有休息,即苦集二諦之義。還滅門,自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即滅道二諦之義。空者,明十二因緣,本來寂滅,非二乘所知故也。

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者:此五即字,乃釋成般若真空之義。是法:即指上文色等諸法。常途所謂,諸法先生、次住、後滅,有過現未三世之相。今則不然,以諸法無常,轉變不停。「楞伽」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如「淨名」云: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也。即有即空者:不壞相而見空也,以色即是空故。餘可例知。

「剎那剎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何以故?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以般若波羅密空故,不見緣,不見諦,乃至一切法空。

上廣就諸法辯空,此獨就心法辯空。剎那:時之最短者。眾生之心,剎那剎那,念念生滅。亦如是者:以心法例同諸法也。法生、法住、法滅者:心法亦具即生即住即滅三相。何以故?徵詰之詞。由來生滅相違,何以故而能相即?釋云:九十剎那,合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九十,九百計算,一念合有八萬一千生滅。即所謂初生則有滅也。

眾生皆執心法實有,不了自性本空,故佛舉一念無體,以辯其空。既以九百生滅,成一剎那,則剎那無體。以九十剎那,成為一念,則一念無體。以此推之,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者:以諸法例同心法,亦是即生、即滅、即有、即空也。

以般若波羅密空故者:非但無所照,亦無能照。以般若智中,無毫釐實法,照無所照故。既無所照,則能照亦空。故不見十二因緣,不見四諦。此二雖屬無漏法,亦復不可得。不見者:以空故不見也。乃至一切法空,此總結諸法皆空,以是般若護佛果也。

「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第一義空,般若波羅密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此明諸法本來空,世出世間,有漏無漏,悉本空寂。由本空故,併能空之空亦空。若依「大智度論」,明十八空。問云:若廣說諸法無量,空隨諸法,亦應無量:略說惟一空,所謂一切法空。今以但說十八耶?龍樹答云:若略說,則事不周;若廣說,事繁難悟。如服藥少,則病不差,多則更增其患;空亦如是。若說一空,則不能破種種邪見,及諸煩惱。若多說,則近滋蔓。今說十八空,正得其中。本經惟說十二,意亦如是。

內空者:謂內六根,從緣和合而有,本無神我。外空者:外六塵,亦由心生法生,亦無我所。內外空者:合根塵而觀,離塵則根無自性,離根則塵無自相。「楞嚴」云: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有為空者:陰入界等有為之法,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乃屬幻妄名相,所以故空。無為空者:無為則無所作為,即無漏涅槃之法。古德云:涅槃生死等空華,是以亦空。無始空者:外道以冥初為始,破此見故,名無始空。

性空者:諸法自性本空,迷者妄執實有;為破此執,故說性空。第一義空者:為對世諦不了義,而說最勝第一義。世諦本空,此亦不立,若立即屬法愛。般若波羅密空者:能證之智空也;執有能證之智,即屬智愛。因空者:金剛以還,所修因行,皆悉空寂,故名因空。果空者: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故名果空。空空故空者:先以空,空諸法,空為能空,諸法是所空。若住此空,即為空病未除,亦名頂墮細障。是則能空之空,故亦當空。如以藥治病,病愈藥除,若執藥不除,藥復成病矣。若能了悟諸法本是空,是名真護佛果也。

「但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十行故有,佛果故有,乃至六道一切有。

上以般若如理智照真,辯於空。此以般若方便智照俗,辯其有。但法集故有者:乃即空以觀有也;非同凡夫,妄執諸法為實有。法即色心諸法,由因緣和集而故有。受:即領納,由根塵和集而故有。名:即假名,由字句和集而故有。

因集故有者:由惑業從緣集起,是生死因,即集諦也。果集故有者:由色心從結業集起,是生死果,即苦諦也。十行故有者:自十信至十地,從緣集起,通名十行故有,即道諦也。佛果故有者:涅槃從因行集起,故名佛果故有,即滅諦也。乃至六道一切有者:約三界二十五有,一一因果不亡,一切皆有也。

「善男子!若菩薩見法、眾生、我人知見者;斯人行世間,不異於世間。

此乃舉失之文,下科顯得。若菩薩見有實法、及與眾生,即生法不空,我人知見未泯。斯人,指菩薩。行於世間,全同凡夫情見,不異於世間也。如「金剛經」云: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於諸法而不動、不到、不滅、無相、無無相,一切法亦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是即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即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亦名定,亦名一切行。如『光讚般若波羅密』中說。

此乃顯得之文,以般若智照,了達諸法本空,故不為所動。不到者:「智度論」云:平等之法,一切聖人,所不能到。善吉白佛言:乃可餘聖不能到,佛何故不到?佛言:乃至佛亦不能到,何以故?佛即平等,平等即是佛。佛與平等無二,故名不到也。不滅者:法本不生,所以不滅。譬如空華,本無生處,復何所滅;皆由病眼,妄見生滅。

無相無無相者:了達色即是空,故無相;空即是色,故無無相。必須雙約色空解,不可單約色相一邊解。無無相,則進一層,併無相亦無之。

一切法亦如也:總括一切諸法,體即法界,法界一相,如如不動,故曰亦如也。諸佛法僧,三寶之名雖別,三寶之體無殊,亦以法界為體,故曰亦如也。是即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者:初地菩薩,一念相應,親證實相真心,此心具足八萬四千法門。按「賢劫經」辯,三百五十度,始從修行度,終至分舍利度,為三百五十功德門。一一各修六度,即成二千一百。復對十善,則成二萬一千。復以四善根,各具二萬一,合成八萬四千諸波羅密也。即對治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即載名摩訶衍者:即者就也,就般若運載功能論,應名大乘。乘有運載之功,堪運行人到如來地故。即滅名金剛者:就般若破惑力用論,應名金剛。金剛能破壞一切,一切不能壞金剛。能離散亂,寂而常照,故亦名定。能利自他,導修眾行,亦名一切行也。未句引證,如「光讚般若」中說。

「大王!是經名味句,百佛、千佛、百千萬佛,說名味句。於恆河沙三千大千國土中,成無量七寶,施三千大千國土中眾生;皆得七賢、四果。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何況解一句者。

上明實相觀照二般若,此明文字般若。文字為能詮,實相觀照為所詮,故重呼大王而告之。是經名味句者:一字曰字,二字曰名,如菩提如來之類。多字成句,或四字一句,五六字不句不等。句中所詮名味,味即義味,句字在味字上則順。是經所有名句味,一切諸佛,皆說此名句味,以證佛佛道同,其說無二。

於恆河沙下,舉喻況勝。初明沙界寶施,令眾得樂。次明更以法施,令其得果。雖具財法二施,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信而曰一念者,清淨信也。不著相故,信知諸法,性本真空。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是以超勝。一念信心,尚且如是,何況解一句者:何況反顯之詞,既能解,自必能說;可令自他,不斷佛種。有相財法二施,豈能及耶!

「句非句,非非句。故般若非句,句非般若。般若亦非菩薩。

句是文字。非句者:離文字相。非非句者:上一非字,亦作離字解,併離非句。此二句明文字性空。故般若之智,非文字言句:文字言句,非般若之智。此二句明文義俱空。般若亦非菩薩者:般若是法,菩薩是人,般若中求菩薩不可得。此句明人法皆空。

「何以故?十地三十生空故。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地地中三生空故。亦非薩婆若,非摩訶衍,空故。

何以故,徵釋之詞,釋上人法皆空之故。十地者:般若分為十地,地地有始住終三生,合為三十生。始生,是本地初向上地時為始;中間無礙道中,增進時為住;解脫道中,得證上地時為終;三生悉不可得,故空。此數句即解釋十地三十生空故。亦明般若非菩薩之所以,不著菩薩因行故。

非薩婆若者:薩婆若,乃佛果之異名,譯為一切種智。非者:不著如來果證故。非摩訶衍者:摩訶衍是大乘義,能乘之因人果人俱空,所乘之法亦空也。從般若非菩薩至此,佛法僧三寶俱非,即前三寶亦如義。

「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者,非聖見也。倒想見法,凡夫人也。

此文舉邪觀之非,下段顯正觀之是。上文已明境智人法俱空,若菩薩更有見境,則塵相未亡。見智,則識想仍在。見說見受,則人我未泯,皆非正見。聖者正也。乃是顛倒妄想,見法實有,即迷理執相之凡夫人也。

「見三界者,眾生果報之名也。六識起無量欲無窮,名為欲界藏空。惑色所起業果,名為色界藏空。惑心所起業果,名無色界藏空。三界空。

此下顯正觀,先約染淨因果,以明空相。次約無聽無說,以辯空相。再先明生死空,後辯佛果空。見三界:了知乃是眾生所受果報之名而已,非實有三界。

六識起無量欲無窮者:依六識分別六塵,起種種貪著五欲之心;欲愛住地煩惱,輾轉無窮。名為欲界藏空者:煩惱依欲而生,故名為藏。無自性,故名為空。

惑色所起業果者:惑是迷惑,色界雖得離欲,尚迷於色,具有五陰,色陰最強,故名色界。業:即不動行(有漏禪定);果:即所感果報;猶屬分段。名為色界藏空者:色愛住地煩惱,從色而生,故名為藏。亦無自性,故名為空。

惑心所起業果者:無色界,雖然滅色歸空,於五陰中,尚有四陰,故云惑心。若論其業,亦不動行(四空定);若論果報,猶屬分段。就依報說,欲色二界,皆有宮殿住處。無色界,惟心寂寞,無宮殿也。名為無色界藏空者:有愛住地煩惱,從心而生,故名為藏。亦無自性,故名為空。三界空者:總結三界分段生死,惑業果報,皆空也。

「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三地九生滅。前三界中,餘無明習,果報空。金剛菩薩藏,得理盡三昧故,惑果生滅空。有果空,因空故空。

首句無明曰根本者: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故得根本名;即根本不覺心,亦名曰迷,亦名曰癡,對枝末而說根本也。藏者:無明不覺故心動,由是三細俄興,六麤競作,染法依之而生,故曰藏。無明無性,故曰空。此明變易生死因空。

三地九生滅者:智者云:有人言,三地者:一見地、從十迴向至發光地。二修地、從燄慧地至遠行地。三究竟地、從不動地至法雲地。三地中各有始生、住生、終生、故云九生。滅:即空也。

前三界中,餘無明習,果報空者:前明斷三界中五住正使,此明所餘無明習氣果報亦空。此明變易生死果空。

金剛菩薩藏,得理盡三昧故者:此明空之所由。十地菩薩,用金剛觀智之力,具十種深觀,故名金剛菩薩藏。而得照窮法界,達理盡性,極無明源,名理盡三昧。

惑果生滅空者:惑即無明,變易生死因也。果即果報,變易生死果也。若因若果,微細生滅之法亦空。有果空,因空故空者:有果空,即變易生死果報空,因空即變易之惑因空,故空。即由因空故,而果自空。所謂因亡則果喪也。

「薩婆若亦空。滅果空,惑前已空故。佛得三無為果,智緣滅,非智緣滅,虛空。薩婆若果空也。

上明生死染法空,此明佛果淨法空。薩婆若空,佛之智德空;滅果空,佛之斷德空;亦即菩提涅槃二俱空。惑前已空故者:惑即五住煩惱,佛五住之惑,早已空故。又解惑性本空,由來寂滅故。

佛得三無為果者:總標;下別列。智緣滅者:佛以正智緣觀,滅諸煩惱,名智緣滅無為。非智緣滅者:以自性清淨,離煩惱垢,不假智緣滅惑,名非智緣滅無為。虛空無為:以所證之理,猶若虛空,名虛空無為。薩婆若果空者:即總結佛果體空也。

「善男子!若有修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虛空。法同法性,聽同說同,一切法皆如也。

上約染淨因果,以明空相。此約無聽無說,以辯空相。若有修習聽說,執有聽說,則與般若相違。「金剛般若」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既無說,聽亦無聽;無聽無說,是真般若。

「淨名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也。如虛空無形無相,故無說聽。

法同法性者:上一法字,如來所說之法。無說而說,說即無說,本同真空法性,寸絲不掛,一塵不染,聽說皆同。以一例諸,則一切法皆如也。

「大王!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

前諸王欲問護國土因緣,佛云:吾今欲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時月光王問佛:一切菩薩,云何護佛果?佛為廣說諸法空義,染淨因果,一切皆如。故此結答,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若此二字,即指上文所說護果之義。

「護般若波羅密者,為護薩婆若、十力、十八不共法、五眼、五分法身、四無量心、一切功德果,為若此。」

護般若波羅密,是護因,護因原為護果。為護薩婆若,即護佛果也。十力者:即如來所證實相之智,了達一切,悉能遍知,無能破壞,無能超勝,故名為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因緣果報,如作善業,知得善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望得樂報無有是處,名為非處。二、知三世業報智力:知一切眾生過現未來三世業緣果報生處。三、知諸禪三昧智力:知諸禪定淺深次第,自在無礙。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五、知種種解智力:知諸眾生種種樂欲,善惡不同。六、知種種界智力:知諸眾生種種界分不同。七、知道至處智力:知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八、天眼無礙智力: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善惡業緣。九、宿命無礙智力:知無量世無量劫,死此生彼,姓名飲食苦樂壽夭等事。十、漏盡無餘智力:於一切煩惱餘習氣分,永斷不生。是名十種智力。

十八不共法者:諸佛功德智慧,超越九界,所得十八法,不與凡夫三乘共。一、身無失:諸佛久脩戒定慧慈悲,功德滿足,煩惱俱盡,故身業無失。二、口無失:具無量辯才,善巧方便,隨機說法,令得悟證,故口業無失。三、意無失:又名念無失:修甚深禪,心不散亂,於諸法無著,得第一安隱,故意業無失。四、無異想:於諸眾生,平等普度,心無揀擇,冤親一相,是名無異想。五、無不定心: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故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於一切法,慧照覺知,當捨則捨;無有一法,不知而捨。七、欲無減:具修眾善,常欲度脫一切眾生,心無厭足。八、精進無減:身心精進,無有疲倦,常度眾生,不休不息。九、念無減:常念一切諸佛之法,智慧滿足,念念相應。十、慧無減:具一切智,無邊無盡,隨宜說法,亦無有盡。十一、解脫無減:遠離執著,一切無礙,有為無為,二俱解脫。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於一切解脫法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現種種身,調伏眾生,隨智應機,令眾得益。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以微妙音,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有情。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以清淨意,隨智而轉,入眾生心,而為說法。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慧照過去,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慧照未來,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慧照現在,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

五眼五分法身,四無量心,解見在前。以及一切果上所證功德,護之之法為若此。即如上文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照見一切法性,法性即實相般若也。此為護佛果之因緣。

佛說法時,無量人眾,皆得法眼淨、性地、信地。有百千人,皆得大空,菩薩大行。

此明時眾獲益。佛說法時:即佛說護佛果法已竟之時。無量人眾:極言其多。皆得法眼淨者:破無明,見法身,終日對境,終日無境可對。頭頭是道,法法全真。洞明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或得性地:即通教三人共行十地,略九舉一也。或得信地:即教圓十信位菩薩也。

有百千人,皆得大空,菩薩大行者:此百千人,乃大根眾生。故一聞大法,即得大空,大行。大空大行,乃別地圓住菩薩所得。

問:佛說般若,何以會眾得益不同?答:如來說法,譬如一雨所滋,隨其根莖大小,各得受潤;如其種性,各得生長:故一音演說,受益不同也。二觀空品竟。

菩薩教化品第三

前品明護佛果,此品明護十地行,是菩薩所脩之行。唐譯為菩薩行品,此為菩薩教化品者,菩薩智悲並運,二利繁興,起如幻教化,度如幻眾生。菩薩修行,若單運悲,是隨相行。若單運智,是離相行。若智悲雙運,是無住行。今是無住行,終日教化眾生,不住教化之相。品者,類也。以五忍法,品類相從,故名曰品。在內護三品中,是第二;全經八品此當第三。

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云何行可行?云何行化眾生?以何相眾生可化?」

此月光王,第二問護十地行因緣。菩薩:是能護之人。問有三意:初問自利行相;云何行可行者:即何等行法,可依之修行,而成十地行也。次問利他行相;云何行化眾生者:用何等行,可以教化眾生,而令得益也。三問所化眾生相;以何相眾生可化者:即觀察何等相眾生,是為當機,可以教化也。下文世尊逐一答示。

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下;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密。

此佛答初問。先略說五忍,是菩薩自行之法。後分別十四忍,顯菩薩自行法之相。十四忍皆依實相般若為體。實相無相,無所不相,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伏忍上中下者:地前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為伏忍位。以有智能伏煩惱,但伏而未斷,不能親證法身,故名伏忍。而分上中下者,十住為下忍,十行為中忍,十回向為上忍。例如一地有始生住生終生也。

信忍者:初二三地,得無漏信,名為信忍。四五六地,順趣無生,名為順忍。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忍,以前地為下,次地為中,後地為上。第五寂滅忍惟二,十地為下忍,佛地為上忍。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名寂滅忍。是因果合說。前品護果非無因,此品護因非無果。

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密者:一切諸佛,皆修此五忍之行,得成正覺。一切菩薩,應修此般若妙行,得到涅槃彼岸也。

「善男子,初發想信,恆河沙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性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也。

此明下伏忍習種性。男子所以稱善者,以能入習種性,修行十住行故。初發想信者:十信之中,未入十住,不曾見道,但能依理起想,故名想信。想信若成,即入十住。

恆河沙眾生,修行伏忍者:以喻能發大心修行眾生之多。但發心雖多,遇緣成退者亦多。如菴羅樹,花多果少;如大魚母胎,子雖無量,成就者少。偈云:「菩薩發大心,魚子菴羅花;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

於三寶中,生習種性十心:伏忍之內有三品,此當下伏忍。於三寶真淨法中,起熏習心,漸熏成種,以為進趣佛道之性,故曰習種性。

十心者:善順三寶,曰信心。無有懈退,曰精進心。明記不忘,曰念心。勝解不謬,曰慧心。一念不動,曰定心。破除慳貪,曰施心。調護三業,曰戒心。守護三寶,曰護法心。上求下化,曰願心。迴向三處,曰迴向心;三處:謂眾生、真如、佛果也。

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者:此明下忍功能。具足十心,得入初住,則能善巧方便,教化眾生。言少分者,以智悲未勝故。已超過二乘者:由二乘入,祇求獨善其身,而無大悲救世行願,故不及住位菩薩,能化他也。

一切善地者:十信名善。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上超過二字,雙貫一切善地,言併超信位菩薩也。

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者:十住是三賢之始,成佛之因。三賢位,皆名聖胎。一切諸佛菩薩,長(上聲)養十心,以為聖胎。既遊道胎,成就覺胤,後登大覺。

「次第起乾慧,性種性有十心。所謂四意止:身受心法,不淨苦無常無我也。

此明中伏忍。次第起乾慧者:漸次增進十行,無有定水潤心,乾有其慧,故名乾慧。性種性者:上一性字,即前習種所修之性,而成此因性。種即因也,故曰性種性。修行十行。所謂下,標列十心。

四意止者:即四念處觀,以意根起慧觀,令心止住故。身受心法:是所觀境;眾生於此境上,而起四種顛倒。不淨等,即能觀之功所成。一、觀身不淨,除執身為淨之倒。二、觀受是苦,除以苦為樂之倒。三、觀心無常,除執妄心為真常之倒。四、觀法無我,除執五陰為實我之倒。

「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三意止,所謂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也。

三意止有二:一、即三善根。無貪善根,是施;無瞋善根,是慈;無癡善根,是慧;故釋曰慈施慧也。二、即三世忍。觀十二因緣,過去無明行二支,為因忍;現在八支,前五識、名色、六入、觸、受,屬果;後三愛、取、有,屬因,為因果忍;未來生、老死、二支,為果忍。

「是菩薩亦能化眾生,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是菩薩亦能,教化眾生:即中伏忍之功能。觀五陰無我,我見不立,人見亦亡。人我知見雙亡,何有眾生等想,故云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能觀三世因果,乃生滅法,故非常。循環不絕,故非斷。而外道計斷、計常,二種顛倒妄想,所不能壞。

「復有十道種性地。所謂觀色識想受行,得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觀三界因果,空忍、無願忍、無相忍。觀二諦虛實,一切法無常,名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是菩薩十堅心。作轉輪王,亦能化四天下,生一切眾生善根。

此明上伏忍,復有十位道種性地。道指初地平等道。種亦因也。謂此十堅心,能與平等道為因性,故云道種性地。修行十回向。所謂下,標列十心。

所謂觀色識想受行者:此列五陰為所觀法。色下先列識者,以四陰皆識為主故。得戒忍等,是能觀智,轉五陰成五分法身。由觀色陰,便得戒忍;以作與無作戒,皆色陰攝。觀識陰,便得知見忍;以知見皆屬識陰攝。觀想陰,便得定忍;以定由想心不行故。觀受陰,便得慧忍;以領納境界,慧照分明,了知如幻故。觀行陰,便得解脫忍;以念念遷流,了知無常生滅,而得解脫故。觀三界下,明三空忍。三界,是眾生所依止處。因是業因,果是果報。菩薩觀察三界善惡業因果報,皆依妄惑所造妄業而招妄報。妄無自體:觀苦因空,遍計本空,得空忍。觀苦果空,依他如幻,得無願忍。不願受有漏果報,觀因果空,得無相忍。以三界上下之法,畢竟皆空,空故無相。此非同外道,撥無因果之空也。

觀二諦虛實者:觀俗諦是虛,一切有為諸法,遷流不住,畢竟無常,得無常忍。觀真諦是實,一切所有諸法,湛然空寂,體無生滅,得無生忍。

是菩薩十堅心:堅者堅忍,即前十忍。上屬自利,下則利他。作轉輪王:即金輪王,有七寶隨身,故能化四天下。在南贍部洲,統領餘三洲,能生一切眾生善根。

「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中行者,斷三界色煩惱縛。能化百佛千佛萬佛。國中現百身千身萬身。神通、無量功德。

此明五忍中,第二信忍。信有三種:一想信,輕毛菩薩十信是。二久信,三賢菩薩是。三證信,初二三地菩薩是。今當第三,證信中道法身之理。首句標名。此忍有三位,所謂二字,指釋之詞。善:即善覺忍,初地善覺人法二俱空寂故。達:即達觀忍,二地觀察真俗通達無礙故。明:即明慧忍,三地智慧光明,照了諸法故。中行者:依中道修行之者。

斷三界色煩惱縛者:明離障。以初地斷貪煩惱,二地斷瞋煩惱,三地斷癡煩惱。此三種煩惱,緣於色境而起,不得自在為縛。菩薩於初二三地,觀色諦無相,不取著色法,故斷色縛。然非不觀心諦無生,但從麤顯先斷者說耳。

能化百佛等:明攝化大用。依「地論」攝報果中,初地化百佛世界,二地化千佛世界,三地化萬佛世界。現身亦然。神通變化,饒益眾生,功德無量。

「常以十五心為首:四攝法、四無量心、四弘願、三解脫門,是菩薩從善地至於薩婆若,以此十五心為一切行根本種子。

此明勝行。首句總標十五心,下別列。四攝法者:以四法攝化眾生;一布施:不出財法無畏三種,攝令歡喜生信。二愛語:善言勸化,攝令悅服生解。三利行:作饒益行,攝令起因。四同事:以變化身,入諸趣中,與同事業,攝令受化。

四無量心者:慈,是與樂;悲,能拔苦;喜,則隨喜功德;捨,則捨離諸惡。一一廣大平等,故稱無量。

四弘願者:自利利他。因觀眾生無邊,未度苦諦,故發弘願,度盡眾生。因觀煩惱無盡,分劑頭數,故發弘願,斷盡煩惱。因觀法門無量,可對眾機,故發弘願,學遍法門。因觀佛道無上,福慧圓滿,故發弘願,心成佛道。第一願屬下化,第四願屬上求。三二兩願通上下,不學法門,難斷煩惱。煩惱未斷,自救不了,安能度生?法門未學,煩惱不斷,佛道何自而成?菩薩四弘齊發,二利繁興。

三解脫門者:是無漏三三昧。離縛,名為解脫;能通涅槃,故號為門。一空解脫門,觀諸法本空故。二無相解脫門,因空,故不見諸法之相。三無願解脫門,因無相,故無所願求。

是菩薩下:顯忍功能,從善覺地起,至薩婆若如來智海止。以此十五心,為一切行根本種子,諸地皆不能離此心。

「又順忍菩薩。所謂見、勝、現法,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故現一身於十方佛國中,無量不可說神通化眾生。

此明五忍中,第三順忍。順趣無生忍觀,而未正得,故名順忍。此忍有三位:所謂見、勝、現法。見,謂慧見分明,是第四燄慧地,下文名燄慧忍。勝,謂二種殊勝:一教化眾生,二不順煩惱,是第五難勝地,下文名勝慧忍。現法,謂因緣觀解現前,是第六現前地,下文名現法忍。

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故者:明離障。此三位,能觀三界心諦,本無所得。知心無生,不取心相,故能斷迷心煩惱。不為心等煩惱所縛,而得自在。然非不觀色諦無相,今從多故,但說斷心等煩惱縛耳。

現一身於十方佛國中者:此明攝化大用。有二解:一、十方佛國之多,而言現一身者,乃是一身不分而普現,萬機咸應而無違。有無量不可說之神通妙用,教化眾生。

二、依「地論」攝報果中,燄慧地菩薩,能現一億佛身,能化一億佛國眾生。難勝地,能現千億身,化千億世界眾生。現前地,能現百千億身,化百千億世界眾生。按上身數國相同,於十方一一佛國,各現一身,無量不可說神通變化,利樂眾生。

「又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慧,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現不可說不可說功德神通。

此明五忍中,第四無生忍,首句標名。無生忍者:於三界內外,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親證法性無生之理。常途,謂初地得無生忍,實則八地真得無生法忍。此忍有三位:所謂遠、不動、慧觀。遠,即第七遠行地,下文名遠達忍,能至有功用心後邊故。不動、即第八不動地,下文名等覺忍,有相煩惱不能動故,真無功用道。觀慧,即第九善慧地,下文名慧光忍,成就妙慧,善說諸法故。

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者:此明治障。七地斷微細現行之業果,八地斷諸功用,九地斷不行利他之障。言心色等習煩惱:前斷色心二縛現行正使,是麤煩惱;今即斷色心種子餘習,是細煩惱,故加一習子,即正習俱除也。

現不可說下:明攝化大用。重言不可說,是西域十大數之極數,極言其多也。又不可說者,以功德神通,說不能盡也。又依「地論」攝報果中,七地,現百千億那由他身,化生亦爾。八地,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身,化生亦爾。九地,現十阿僧祇百千佛剎微塵數身,化眾生亦爾。

「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為薩婆若。

此明五忍之第五寂滅忍也。「涅槃」云:寂滅者,名為一心。前之四忍,未盡心源。今此一忍,色心正習俱寂,和合識相亦滅。又五住煩惱已寂,二種生死已滅,故名寂滅忍。此忍惟有上下二品。十地菩薩,與佛同用。此忍不同餘經,餘經則以十地為下忍,等覺為中忍,妙覺為上忍。

入金剛三昧者:第十法雲地菩薩,入金剛觀智,破最初一品生相無明。惟此智力堅強,喻如金剛。三昧是定。此菩薩定慧均等,斷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為無礙道。因位所攝,是下忍中行。依「地論」攝報果,得十不可說佛剎微塵三昧等。

上忍中行者:即最後一剎那,惑盡智圓,為解脫道:果位所攝。得一切智,名為薩婆若,即佛果之異名。

「共觀第一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

共觀第一義諦者:此明除障。第十法雲地,寂滅下忍,與佛地,寂滅上忍,共觀最上一佛乘,第一義諦,中道一心之理。即「楞嚴經」所謂:一乘寂滅場地,乃眾生本具佛性,萬妄本空,一真清淨,從來未曾動著纖毫,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常住妙明,不生不滅;是謂寂滅場地。今從凡夫地,修證至此,菩薩究竟地,與如來果地,共觀此理。

斷三界心習無明者:此三界,指分段變易二種三界。前無生忍中,雙斷色心麤分習氣,此更斷心法微細習氣,即最初一念,獨頭生相無明。獨頭生相者,無端突然而起,虛妄惑相。「起信論」云: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此一念,即微細心習。

又曰無始無明。一切有為之法,皆從因緣而生。現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惟此無明無因而生,為一切惑之根本。無明之先,更無有始之惑法,故稱無始。

無明,有根本枝末之分。枝末無明,依根本而起,是麤相。根本無明,依真如而生,是細相。真如非實有生,無端妄起。「楞嚴經」佛答富樓那云:無明無因,譬如城中演若達多(人名,譯云祠授),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到處覓頭,狂佈妄出,實無所因。心習無明,乃生住異滅,四種夢心中,屬生相無明。生是最先起,滅是最後除。從凡夫地,或聞如來經教,或聞知識開導,了知眾生本具佛性,從本覺體,起始覺智。始覺者,先本不覺,因聞教法,方始覺悟,故稱始覺。依始覺智,斷無明惑,從麤向細,「起信」分生住異滅四相,天台分五住地惑:見惑一住,思惑三住,塵沙無明合為一住。無明又約位分四十二品,此當四十一四十二兩品,最極微細,最為難破。須入金剛三昧,有金剛觀智之力,方能斷除。金剛觀智為能斷,無明心習為所斷。

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者:此明無礙解脫二道,因果差別之相滅盡相者:但盡色心麤細之相,因位已極,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生滅既。是金剛後心,無礙道中斷惑之相,非佛地證果之相。此因異於果,故名金剛。盡相無相者:非但能盡惑相,併盡相亦無。所謂緣觀並冥,境智俱泯,寂滅現前,是解脫道中證果之相。此果異於因也,故為薩婆若,得一切智。

「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之外,為第十一地薩云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

佛窮一心本源,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前三賢多住世諦,十聖多住第一義諦。佛超出三賢十聖之外,為第十一地,成一切種智之佛。問:薩云若,與前薩婆若何別?答:一云,但梵音楚夏,彼此無殊。二云,薩婆若,是一切智。薩云若,是一切種智。

非有非無者:世諦是有,真諦是無。由超度世諦,故非有。超度真諦,故非無。又佛果無學絕相,故非有。具足萬德,故非無。

湛然清淨四句:圓滿湛然,離垢清淨。妙極法身,常住不變。盡未來際,饒益眾生。同真如實際,等真空法性也。

「無緣大悲,教化一切眾生。乘薩婆若乘,來化三界。

此明攝大用。悲有三種:生緣悲、法緣悲、無緣悲。無緣者:不緣假名眾生,不緣五陰法性,任運利生,無緣無慮。此無緣,無所不緣,故其悲稱大。悲能拔苦,欲拔眾生之苦,須行教化其心。心斷惡因,自離苦果。當知教化,乃根本拔苦之法。

乘薩婆若乘者:上一乘字,讀平聲,乃乘車之乘。下一乘字,讀去聲,乃車乘之乘。佛已出三界,因大悲愍念眾生沉淪之苦,故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此由智興悲,以悲乘智,普化眾生,令入佛道。上段非有非無,屬法身。此段隨緣利生,是應化身。上二句應身,下二句化身。又前是化他心,後是化他身。

問:前九地化土,云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剎之廣:此但云三界,何其狹耶?答:三界有分段、變易二種三界,統九法界眾生,包括迨盡,佛界亦在其中,不得以常途三界視之。

「善男子!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一切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

此承上來化三界之文。三界稱藏者,以能含藏一切聖凡染淨因果故。眾生煩惱,有事理之分。事煩惱,屬分段三界。理煩惱,屬變易三界。故皆不出三界藏。

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者:即是依五住煩惱之惑,造成漏無漏業,感得染淨果報。二十二根,眼等六根、憂喜苦樂捨、五受根、男女二根,及命根,此十四種染法攝。信進念定慧五根、及三無漏根、一未知當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此八種淨法攝。

諸佛應化法身,不出三界者:謂諸佛三身,常在三界,說法利生,故云不出。問:應化可云不出,法身如何亦云不出?答:以法身不離應化也。「大經」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華嚴經」云:亦名釋迦,亦名盧舍那等。當知三身,即是一身,故法身亦得云不出三界也。

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者:謂三界外,實無眾生,故云佛何所化。問:三乘聖人,雖超三界,猶是眾生,仍待佛化,何謂界外無眾生?答:三乘雖出分段三界,仍住變易三界,實非界外。界外實無眾生為佛所化也。

「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

是故者:承上以是界外無生之故。所以我言,三界外別有眾生界藏者:即是外道「大有經」中所說。「大有經」,乃印度六派哲學中之勝論派所說。彼將宇宙萬有,別為六種:一實,謂諸法實體。二德,即道德也。三業,為作用。四大有,與實德業,同為一有。五同異,如地望地是同,地望水是異。六和合,諸法和合而有。「大有經」即彼第四派所說此三界外別有眾生。故云若說三界外別有眾生,即同外道說也。

非七佛之所說者:七佛,乃過去莊嚴劫千佛中後三佛:過去毗婆尸佛、尸棄佛、拘留孫佛。現在賢劫千佛中前四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以佛佛道同,所說亦同。言三界外別有眾生者,非是七佛所說之正法也。

「大王!我常說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自性清淨,名覺薩云若性。眾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本所修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

此文前半,歎果異因。眾生本業下,舉因該果。一切眾生,指六凡三乘,斷分段變易兩種三界,麤細煩惱,漏無漏果報盡者,名為佛。自性清淨,名覺薩云若性者:自性,即生佛同具之真如自體,本覺佛性,一向埋沒在五陰煩惱塵勞之內。今復本心源,究竟清淨,以始覺智,契本覺理,名為大圓滿覺,一切種智之性。

眾生本業者:即眾本生所修之業,清淨解脫,故是諸佛菩薩本所脩行。從因至果,五忍,有十四忍具足。前十三,是菩薩因行。後一忍,是諸佛果覺。皆不離眾生本業。以上答自利行相,兼利他。

白佛言:「云何菩薩本業清淨,化眾生?」

下答第二利他行相,兼自利。因隔前問太遠,月光重白佛言:「云何菩薩本業清淨,化眾生?」菩薩以十地,具修十度,於生死涅槃,二無所著,故曰本業清淨。以此教化眾生;不同凡夫執相著有,自既有縛,豈能化眾生?亦不同小乘滯寂沉空,無大悲心,豈能化眾生?

佛言:「從一地,乃至後一地,自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

此答菩薩本業清淨。從第一歡喜地,至後第十法雲地,自所行處,是因地。及佛行處,是果地。一切皆以佛之知見故。佛知見者,真知無知,無所不知,真見無見,無所不見。

「本業者,若菩薩住百佛國中,作閻浮四大天王。修百法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眾生。

此下廣答本業,約十地,分十種差別。一、明歡喜地菩薩,住百佛國中,指所化土。作南閻浮提一方之四天王,即南方增長天王也,明增上生。諸經明位不同,恐繁不引。修百法門者:十善各明十善,為百法門,真俗二諦,圓融無礙,為平等心。以此化度一切眾生。

「若菩薩住千佛國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門,十善道,化一切眾生。

二、明離達地菩薩,即離垢地;離破戒垢,通達三觀,故名離達。住千佛國,是所化土。作忉利天王,明增上生。梵語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天,在須彌頂。東西南北各八天,天主居中,即帝釋尊天是也。修千法門,明所解法門。

十善道化一切眾生者:世間人王,如能以十善治世,則民心善,而國運興矣。十善者:一、不殺:慈仁愛物,不忍殺害,那有戰爭殺人之事。二、不盜:他人財物,不與不敢,那有劫盜搶奪之事。三、不邪婬:崇尚禮節,不犯外色,那有姦婬狎褻之事。四、不妄語:不敢虛妄發言。五、不綺語:不敢花言巧語。六、不惡口:不敢惡罵傷人。七、不兩舌:不敢搬弄是非。修此四善,那有詐欺哄騙之事。八、不貪:知足常樂,那有不義取財之事。九、不瞋:退讓容忍,那有結冤忿怒之事。十、不癡:事理明白,那有黑幕暗昧之事。國家果以十善化民,則舉國淳善,自可七難全消,災厄不起,民安而國泰矣。

「若菩薩住十萬佛國中,作燄天王。修十萬法門,四禪定化一切眾生。

三、明發光地菩薩,住十萬佛國,化境為廣。作燄天王,即夜摩天王,明增上生。夜摩此云時分,是空居天,以綵雲為地,日月光明,上照不及。天人身有光明,以蓮華開合,而分晝夜之時分。修十萬法門,明所解法門。四禪定,即離生喜樂定,定生喜樂定,離喜妙樂定,捨念清淨定;以此四禪教化眾生。

「若菩薩,住百億佛國中,作兜率天王。修百億法門,行道品化一切眾生。

四、明燄慧地菩薩,住百億佛國中,指所化土。作兜率天王,明增上生。梵語兜率,此云知足。修百億法門,明所解法門。行道品,即三十七道品,教化一切眾生。

「若菩薩,住千億佛國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法門,二諦四諦八諦化一切眾生。

五、明難勝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化樂天王,明增上生。王者自化五欲之境,而自受樂。八諦,有云:有作四諦,無作四諦。又云:無常苦空無我為四,常樂我淨為四,合為八諦。餘可知。

「若菩薩,住十萬億佛國中,作他化天王。修十萬億法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

六、明現前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他化天王,明增上生。他化者五欲之境,他天所化,為其自在受用。餘亦可知。

「若菩薩,住百萬億佛國中,作初禪王。修百萬億法門,方便智,願智,化一切眾生。

七、遠行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初禪王,明增上生。修界內有漏禪定。方便智者,權智,善巧方便也。願智者,大願平等也。常以二智化眾生。

「若菩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國中,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微塵數法門,雙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眾生。

八、明不動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二禪梵王,明增上生。梵者淨也,因生色界,離欲清淨故。雙照方便神通智者:雙照真俗二諦,方便善巧,不相違礙,能發神通之智,以此化眾生。

「若菩薩,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國中,作三禪大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法門,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

九、明善慧地菩薩,二句指所化土。作三禪大梵王,明增上生。以四無礙智,化眾生。四無礙智者,即法義辭樂說,四無礙辯也。

「若菩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作第四禪大靜天王,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教化一切眾生,如佛境界。是故一切菩薩,本業化行淨。

十、明法雲地菩薩,先舉所化土。作第四禪大靜天王,明增上生。即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居色界頂,神用廣大,智慧第一,為三千大千世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明所知法門。

得理盡三昧者:即金剛定。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以金剛觀智,照窮一心之理,而得金剛正定。同佛行處四句:同在寂滅忍位,盡分段、變易,二種三界生死之源,教化眾生,背塵合覺,返本還源,如佛境界。

是故下二句:總結諸菩薩業,上文月光所問:云何菩薩,本業清淨,化眾生?佛答五忍功德。至此結云:以是之故,一切菩薩,本業化行淨。即諸菩薩本所修業,教化眾生,利他之行,清淨無染。不著生死,不住涅槃,故稱為淨。

「若十方諸如來,亦修是業,登薩婆若果,作三界王,化一切無量眾生。」

此結如來業。一切如來,亦修是清淨本業,從因感果,得一切智。應機示現,作三界大法王,教化無量眾生。

爾時,百萬億恆河沙大眾,各從座起,散無量不可思議華,燒無量不可思議香,供養釋迦牟尼佛,及無量大菩薩。合掌聽波斯匿王說般若波羅密。

此下明大眾慶蒙法利,先修供養。華是菩提心華,香是大乘戒香。供佛及僧,以冀聞法領解。聽匿王說者:以匿王助轉法輪也。又大眾修財供養,匿王以法供養。

今於佛前,以倡歎曰:

此結集經人序列之詞,先大眾修供,今匿王偈讚。偈者竭也,以少文竭盡多義,故名為偈,即同諸經中重頌。此中五十九行,前六行總頌上義;次四十五行,別頌十四忍;後八行,結頌五忍功德。

「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
八辯洪音為眾說。時眾得道百億萬,
時六天人出家道,成比丘眾菩薩行。

此三行歎別行三寶。首句:歎佛身業不思議,佛為有情正覺二世間中,九法界眾生之所共尊,故曰世尊。導師者:能引導眾生,出離生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之師。證究竟固法身,盡未來際,永劫不壞,猶如金剛,故曰金剛體。

次句心行寂滅轉法輪者:歎佛意業不思議。佛之心行處滅,而歸寂滅真心,鑒機施教,轉妙法輪。法而曰輪者,有推碾眾生麤細煩惱之功,有運載眾生出離生死之力,故喻如輪。

三句八辯洪音為眾說者:歎佛口業不思議。八辯者,依「梵摩喻經」,一最好、二易了、三調和、四柔軟、五不誤、六不妄、七尊慧、八深遠,此之八音,見足四辯,故云八辯。洪者大也,其音能遍十方法界,以為眾生隨機宣說一切妙法。此雖讚佛寶,含法寶在內。

時眾得道百萬億三句:讚歎僧寶不思議。天無出家法,此約心中聞法,依解修行,能出煩惱之家,而成比丘清淨之眾,廣修菩薩兩利之行。

「五忍功德妙法門,十四正士能諦了。
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

此二行歎五忍功德。五忍微妙法門,凡情莫測。唯十四位中聖人,方能諦實了明。正士即聖人也。三賢伏忍,只作三位,十地稱十聖,全在忍中行,雖至法雲地,同登寂滅忍,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未證一心本源,如同十四夜月。故云唯佛一人,能盡一心本源也。

「佛眾法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攝在中。

此一行歎一體三寶。佛即自性佛寶,法即自性法寶,眾即自性僧寶。自性廣大,取喻如海。性中含藏恒沙稱性功德,故曰藏、曰攝。海中含藏眾寶,亦復如是。

「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

此下四十五行,別頌十四忍。初二行頌伏忍前方便。從習種下七行,頌伏忍三品功德。從善覺下十行,頌信忍三品功德。從燄慧下八行,頌順忍三品功德。從遠達下十行,頌無生忍三品功德。從灌頂下八行,頌寂滅忍上下品功德。十善菩薩:指十信位。大心: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信位菩薩,由真如內熏之因,教法外熏之緣,因緣具足,能發大心,求出三界。雖未能即了生死,漸次自斷無明,定出三界,故言長別三界苦輪。三界六道,備嬰眾苦,故喻如海。

後二句:乃內秘菩薩行,外現人王身。中下品善粟散王者:以其散步各洲,如粟之多,故以名焉。上品為鐵輪王:能王南洲一洲。其鐵輪寶,廣一俱盧舍,王乘此寶,一日得周行南洲,故能統治各國。

「纓絡經」云:住前名信根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上品善鐵輪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此經中下品善,皆粟散王,所以異也。

「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
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
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堅心。

此頌伏忍,共有七行,前三行頌下中上三品,為三種輪王,與十聖為胎。十住為習種性,作銅輪王,在東南二洲稱王。其銅輪寶,廣二俱盧舍,一日能周行二洲,故各國歸服。十行為性種性,作銀輪王,在東西南三洲稱王。其銀輪寶,廣三俱盧舍,一日能周行三洲,故各國皆歸統治。十回向為道種性,作金輪王,在一四天下稱王。具足七寶:一、金輪寶:廣四俱盧舍,名勝自在。王若出世,海水減淺,海邊現出輪王道路。王乘此寶,一日可以周遊四大部洲。又云此寶乘之,可以遠行虛空。二、象寶:名青山,其力勇健,善能作戰。三、馬寶:名勇疾風,所往諸處,其疾如風,一日亦能遍行四洲。四、神珠寶,即如意寶。凡有所求,能雨眾寶。五、主藏臣寶:名大財,隨王遊行,王需財寶,向取之時,祇要有土,掘之便得。六、女寶:名淨妙德。不由胞胎,清淨化生。七、主兵臣寶:亦名將軍寶,名離垢眼。善識兵法,名聞四洲。王身金色,亦有三十二相。

慈恩云:金輪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震威乃服,鐵輪奮戈始定,皆無殺害耳。

伏忍聖胎三十人者:十地為十聖,伏忍三十位,能與十聖為胎。十信即十住,信心滿足,脩從假入空觀。十止即十行,廣行佛事,脩從空入假觀。十堅心即十回向,修中道正觀,求登十地。

「三世諸佛於中行,無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薩行本源,是故發心信心難。
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
教化眾生覺中行,是名菩薩初發心。

此頌伏忍功能,為諸佛聖賢之根本。當知諸佛萬德之果,不離伏忍三賢之因,故云於中行。因心為聖胎,方能生果覺,故云無不由此伏忍生。即一切菩薩,所修六度萬行,亦以此為本源。此忍為入道之初門,成佛之基礎也。

是故發心信心難者:發心指初發心住,欲登初住,必由十信信心滿足,善根成熟,方能入住。伏忍前信位菩薩,雖發大心或進或退,名為毛道眾生,隨風而轉,心未決定。以是之故,初發心固難,而信心不退更難。若得信心圓滿,名決定聚眾生,必定不更退墮凡小地也。

證入無生初地道者:謂信心滿足,入伏忍位,得位不退。漸次增進,至信忍位,證入無生法忍,登初地聖人之道也。

問:「本業瓔珞經」說:十住中第六住正觀現前,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則出七住常不退轉,七住以前名為退分。如舍利弗欲入七住,值惡因緣,退落凡夫等;今此經中,不言退者何也?答:如來說教,隨機差別。彼經云: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乃屬藏教義;今經信滿入住必不退,乃圓教義也。上頌自利行。

教化眾生覺中行者:此頌利他之行。菩薩觀他如自,常行教化。眾生依本覺理中起始覺智,修自覺覺他之行,故云是名菩薩初發心。按「起信論」初發心住菩薩,發三種心:一、直心,謂正念真如本覺之理。二、深心,謂樂修一切諸善之行。三、大悲心,謂救拔眾生生死之苦。教化眾覺中行,全同起信三心。自覺覺他,大乘妙行,屬初發心住,故曰是名菩薩初發心。頌伏忍竟。

「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
權化眾生遊百國,始登一乘無相道。
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
初住一心足德行,於第一義而不動。

此頌信忍,共有十行。此四行頌初地信忍下品。前三句:明統化功能,以初地破無明,見法身,善覺中道理性,菩薩遊三摩地,示作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者:以中道觀智雙照真俗二諦,達真化俗,智悲並運,圓融無礙,是為平等道。大權示現,教化眾生。百國者,舉化土也。

始登一乘無相道下五句:明入地功能。一乘即最上一佛乘,實相無相,中道妙理,初地初證此理,名為始登。善覺中道,生大歡喜,又名歡喜地。

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者:以般若妙智,契入實相妙理,即名為住。此則住無所住,以無所住而生其心,故生出有為功德,無為功德,故名為地,以地有能生義故。

初住一心具德行,於第一義而不動者:初住證入中道一心,三德秘藏,具足恒河性德,無邊妙行。雖然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安住於第一義諦,不為空有所動故。

「離達開士初利王,現形六道千國土。
無緣無相第三諦,無無無生無二照。

此二行,頌二地信忍中品。離達者:離破戒垢,通達三觀,眾戒清淨,永離過失,又名離垢地。開士:即菩薩之別稱,開覺眾生之士也。權作忉利王,功能漸勝,化境漸寬,能現形六道千國土也。

無緣者:無能緣智。無相者:無所緣境。境智俱泯,真俗互融,雙捨二邊,全歸中道。第三諦:即中道妙諦。

無無無生無二照者:無無即無無緣,無無相;將二無亦無。真得無生。故無能照之智,所照之境,境智俱泯,故曰無二照。

「明慧空照燄天王,應形萬國導群生。
忍心無二三諦中,出有入無變化生。

此二行,頌三地信忍上品。三地亦名發光地。明慧者:即發明智慧之光也。照了人法二空,曰空照。權作燄天王,即夜摩天王。應形萬國,化導群生,較前地,竟達十倍。

忍心無二三諦中二句:明忍功能。無二者:無真無俗,不滯空有,全歸中道第三諦中。涉俗利生,曰出有。一一離相,曰入無。神通改易,曰變化生。又即有即空,曰出有入無。即空即有,曰變化生也。

「善覺離明三道人,能滅三界色煩惱。
還觀三界身口色,法性第一無遺照。

此二行,總頌上信忍三地。善覺,是初地;離,即離達,是二地;明,即明慧,是三地;故云三道人。第二句:即色是空,故能斷三界變化色煩惱也。第三句:即空是色,故還觀三界,變化身口色也。末句法性者:諸法實性,觀一一色法,無非法性。既皆法性,全歸中道第一義諦,故得真俗雙照無遺。不著色法,無遺真。不壞色法,無遺俗。頌信忍竟。

「燄慧妙光大精進,兜率天王遊億國。
實智緣寂方便道,達無生照空有了。

此頌順忍有八行。此二行頌四地,順忍下品。燄慧者:智慧熾盛,猶如火燄。妙光者:慧光遍照,空有不羈,故得稱妙。大精進者:四地於三觀精進增上故。第二句:權依兜率天王,遊化億國。比前地化土,又竟達十倍。

實智者:理智也。緣寂:即緣空寂之理。方便道者:事智也。即緣俗諦之事。達無生照空有了者:一一了達無生,故能雙照空有。了知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真俗圓融無礙也。

「勝慧三諦自達明,化樂天王百億國。
空空諦觀無二相,變化六道入無間。

此二行,頌五地順忍中品。五地亦名難勝地,以殊勝智慧,觀照三諦,自得通達明了。權作化樂天王,教化百億國土。

空空諦觀無二相者:上空字生死空,下空字涅槃亦空。如古德云:涅槃生死等空華。以此正智諦觀,無有生死涅槃二相可得,故能垂形六道,一一變現,乃至無間地獄,亦復入之。即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也。

「法現開士自在王,無二無照達理空,
三諦現前大智光,照千億土教一切。

此二行,頌六地順忍上品。法現:即現前地,開士解見在前。自在王者:權作自在天王。無二無照者:無真俗二諦之境,無空假二觀之照,達中道一心之理,第一義空。

三諦現前大智光二句:悟即真即俗,即俗即真,真俗圓融,無非中道。則三諦現前,大智慧光明,遍照千億佛土,教化一切眾生。

「燄勝法現無相定,能洗三界迷心惑,
空慧寂然無緣觀,還觀心空無量報。

此二行,總頌上順忍三地。燄:即燄慧,是四地。勝:即勝慧,是五地。法現:即六地。此三地菩薩,得中道觀,不起有無二相,故曰無相定。以此正觀之慧水,洗滌三界迷心之惑垢。惑即無明也。

空慧寂然無緣觀者:空慧,即真空智慧。寂然乃境智雙泯,無所緣之境,與能觀之智,故曰無緣觀。還觀心空無量報者:此乃方便智,還觀心空,能斷三障。四地斷微細身邊二見障,五地斷二乘樂涅槃障,六地斷三界集囚集業障。昔日迷心,即成三障。今還觀心空,三障蠲除,而成無量功德果報也。頌順忍竟。

「遠達無生初禪王,常萬億土教眾生。
未度報身一生在,進入等觀法流地。
始入無緣金剛忍,三界報形永不受。
觀第三義無二照,二十一生空寂行。
三界愛習順道定,遠達正士獨諦了。

此頌無生忍,共十行。此五行,頌七地無生忍下品。首句遠達,即遠行地,達者到也。大品名深入無生,無生者,此地菩薩,修無相觀。以此觀智,證無生忍。權作初禪王。方便善巧,常在萬億國土,教化眾生。

未度報身一生在者:報身,即分段果報身。盡此一生,即離分段生,而入變易生。故「智度論」云:七地菩薩,未捨肉身。又一解,二十一生中,未度末後一生。

進入等觀法流地者:以七地猶有功用,進入八地,真俗等觀,無有二相。亦可作色心等觀,無差別相,無功用道,中中流入薩婆若海法性真流,故名法流地。到此始入無緣金剛忍,無緣者,無能緣,及與所緣也。心色不二,緣觀俱寂,堅固莫壞,猶如金剛。離三界習,故言三界報形永不受。此二句,預說八地功德,以其必能致也。

觀第三義無二照者:恒觀中道第一義諦。中道本屬第一義,以真俗中次第居三,故名第三義。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無不中,故無二照。二十一生空寂行者:從初地至七地,每地各有三生,合為二十一生。生生皆觀諸法空寂,以為進趨佛地之行。

三界愛習順道定者:愛謂癡愛,即無明。習是習氣。此地菩薩,煩惱麤重,早已斷盡,惟無明習氣未斷。由愛佛智,故習未斷。不名有煩惱,但名順道定。遠達正士獨諦了者:正士亦菩薩之別稱,惟此菩薩,獨能諦實了知,勤修無生觀行,進斷此習。

「等觀菩薩二禪王,變生法身無量光。
入百恆土化一切,圓照三世恆劫事。
反照樂虛無盡源,於第三諦常寂然。

此三行,頌八地無生忍中品。等觀,即八地真俗等觀;無功用道,遍修萬行,入大法流,故名等觀。又名不動,於色而得自在,不為色所動故。權作二禪王,已離七地分段生,三界報形永遠不受,變彼分段報形,而得變易生之法身,故曰變生法身。證法性理以成身故。具足無量光明,故稱無量光。

三句:明利他行。而能遍入百恒河沙國土,大作佛事,教化眾生。四句:明利他智。其智圓照三世,恒河沙劫之事。五句:八地真得無生,恒受法樂。反照此樂,亦非真實,故曰反照樂虛。無盡源者,今欲盡於無盡之源,而得寂滅之樂,雖然未至寂滅,於第三諦,常得寂然不動。第三諦,對真俗而言,中道則為第三諦。

「慧光開士三禪王,能於千恆一時見,
常在無為空寂行,恆沙佛藏一念了。

此二行,頌九地無生忍上品。慧光,即九地善慧發光。權作三禪王,能於千恒河沙國土,同時現身,教化眾生。上文云,現十阿僧祇百千佛土微塵數身,化土亦然,即是一時現也。此言千恒者,略言耳。能於二字,因得上品無生忍,方能有此利他勝用。於此諸土,一時現身。此即一身不分而普現,群機咸應以無違。譬如一月在天,影現眾水也。

常在無為空寂行者:承接上句,雖然妙用繁興,常在無為空寂。即動靜一如,並行不悖,無功用行也。恒沙佛藏一念了者:即此無功用智,恒沙諸佛法藏,一念心中,悉能了達。頌無生忍竟。

「灌頂菩薩四禪王,於億恆土化群生。
始入金剛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
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常湛然。
等慧灌頂三品土,除前餘習無明緣。
無明習相故煩惱,二諦理窮一切盡。

此頌寂滅忍有八行,此五行頌寂滅忍下品。灌頂菩薩,即第十法雲地菩薩。灌頂者:譬如輪王,太子成就王相,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即名灌頂太子。菩薩亦如是,受佛職時,諸佛以智水,灌菩薩頂,名灌頂菩薩,是名菩薩入智慧職。權作四禪天王,於億恒河沙國土,教化群生。

始入金剛一切了者:到此地,始入金剛心。用金剛觀智,能破無明堅惑。一切了,乃四十二品無明,已斷四十一品,從此進破,一切皆了。二十九生永已度者:從初地至此十地,地各三生,合三十生。今但言二十九生者,以第三十生,即本生之身。前二十九生已過去,故云永已度。

寂滅忍中下忍觀二句:寂滅忍中,分上下二忍,此當下忍觀,乃因滿之位。若於此無礙道中,一轉而入解脫道,破最初一品生相無明,即成妙覺,寂滅現前,湛然不動。故曰一轉妙覺常湛然。

等慧灌頂三品土二句:總頌前三品。等即等觀,是八地。慧即慧光,是九地。灌頂是十地。此三品菩薩,共除前色心餘習無明之緣,而住果報土。

無明習相故煩惱二句:謂無明習氣之相,是舊煩惱,故者舊也。二諦即真諦俗諦,全真即俗,全俗即真,是謂理窮,乃為中諦。得此三諦,現行習氣,一切皆盡。故曰二諦理窮一切盡。

「圓智無相三界王,三十生盡等大覺,
大寂無為金剛藏,一切報盡無極悲,
第一義諦常安隱,窮源盡性妙智存,

此三行頌寂滅忍上品。圓智者:圓滿一切種智;又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無相者:無和合識相,無相續心相。無明盡淨,能為三界中王。「法華」亦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三十生盡等大覺者:十地共有三十生。第十地受三十生時,不名為盡。至此金剛道後異熟空,三十生悉皆已盡,等十方大覺世尊也。大寂無為金剛藏者:得大涅槃,名大寂,證極無為之理,四魔不能壞,名為金剛藏。

一切報盡無極悲者:前三十生,皆有因盡果生。今大覺圓滿,不復更生,二死永亡,故云一切報盡。盡未來際,救拔苦惱眾生,出離苦海,悲心無有窮極,故曰無極悲。

第一義諦常安隱者:安住第一義諦,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示現生死,無異涅槃。無有罣礙,得大自在,故曰常安隱。

窮源盡性妙智存者:窮極一心本源,究盡諸法實性。生死涅槃,皆如昨夢。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惟有妙智獨存。前來四十五行,別頌五忍已竟。

「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
一切眾生暫住報,登金剛原居淨土。

此總頌五忍,有八行,此二行頌報土分齊。三賢是住行向,十聖是十地,果報有依有正,此言住者,當指依報。三賢住凡聖同居報土,十聖住實報無障礙報土。唯佛一人,居住常寂光淨土。一切眾生,皆是生滅無常,故曰暫住報。登金剛原者:金剛,是不壞義。佛以法性身,居法性土,身土圓融,究竟不壞,是真淨土。

「如來三業德無極,我今月光禮三寶。

此下六行,頌歎如來三業功德。如來三業皆不思議,善能饒益眾生,其德無極。下句可知。

「法王無上人中樹,覆蓋大眾無量光。

佛為法王,於法自在,超九界以獨尊,故稱無上。如人中之樹,可以覆蔭眾生。身光無量,能破黑暗。又現無量身,放無量光,加被眾生。此歎身業。

「口常說法非無義,心智寂滅無緣照。

口常說法,以法利生。有時說空,有時說有,或說是常,或說無常。皆隨機設教,對症施方,深有所以,非是無義。此歎口業。心智寂滅者,其體本寂。無緣照者,其用無方。無緣,無所不緣故。此歎意業。

「人中師子為眾說,大眾歡喜散金華。

師子為獸中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佛為人中王,為眾說法,得大無畏,喻如師子。大眾聞法歡喜,散華供養。

「百億萬土六大動,含生之類受妙報。
天尊快說十四王,是故我今略歎佛。」

百億萬極言其多,土即國土。六大動者,大地六變震動也。含生,謂含情抱識之眾生。蒙益得果,而受微妙果報。

天尊快說十四王者:佛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故稱天尊。求法之殷,故請快說,即及時施教也。十四王者:習種銅輪王,性種銀輪王,道種金輪王,十地六欲四禪王,佛為三界王,共十四王。是故我今略歎佛:有二意:一、自慧淺薄,不能廣歎。二、佛德眾多,無由盡歎。

時,諸大眾,聞月光王歎十四王無量功德藏,得大法利。即於座中有十恆河沙天王,十恆河沙梵王,十恆河沙鬼神王,乃至三趣,得無生法忍。八部阿須輪王,現轉鬼身,天上受道。三生入正位者,或四生五生乃至十生得入正位。證聖人性,得一切無量報。

此明大眾聞法益。時,即月光王說頌已竟之時。大眾聞歎十四王無量功德藏,得大法利,以法利能出生死,能獲果證,故座中有無數天王、梵王、鬼神王,神即福德之鬼,乃至三趣,均得無生法忍也。無生忍,通教三地以上,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若真得無生法忍,當在圓教八地以上也。

八路阿須輪王,(即阿修羅王):按「三藏記」四天王下,有四阿修羅王:一、羅侯阿修羅王,二、毗摩質多阿修羅王,三、般利阿修羅王,四、毗樓闍阿修羅王。須彌山下,復有四大阿修羅:一、恐冕,二、富樓摩,三、婆羅阿,四、兜率樓。故云八部阿修羅。

現轉鬼身:現生聞法,即轉鬼身,上生天趣,而得受道。入正有二:一、人空正位。二、法空正位。從三生至十生,有延促不等者,乃因善根智慧,深淺不同故也。證聖人性:乃十地聖種性也。得一切無量報者:因位次無量,果報亦應無量。此段乃屬結集經家敘益。

佛告諸得道果實大眾:「善男子!是月光王已於過去十千劫中,龍光王佛法中為四住開士,我為八住菩薩。今於我前,大師子吼。

上文月光歎佛功德,此下如來述讚月光,先發其本跡,告諸在會賢聖。得道果,加一實字,指實行而言,非權行也。以權行,乃菩薩大權示現。自知月光本跡,實行不知,故告之曰:是月光王遠本,在過去十千劫中,龍光王佛法中,已發大心,已居四住。我字佛自稱,佛居八住。當時同事龍光王,今則乘願同來,故同年同月同日而生,示為主伴,唱酬般若。今於我前,作師子吼,決定說,其義顯了。智者疏云:四住即燄慧開士,八住即等觀菩薩。

「如是如是!如汝所解,得真義說。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此印可其說。如是如是!即印可之詞。重言者,謂如是而悟,如是而說也。二三句即釋重言如是之意,如汝所解,得真實義,如解而說。不可思議,不可度量,非中下之智所知。唯佛與佛,乃能了知此事。

「善男子!其所說十四般若波羅密,三忍,地地上中下三十忍,一切行藏,一切佛藏,不可思議。

此下述十四忍功能。其所說其字,指月光王。十四般若波羅密,牒前所說十四忍,名異而義同也。三忍二字,但指伏忍中:一信忍、二止忍、三堅忍。地地上中下者:謂十地中,地地有上中下三品,合為三十忍。一切行藏者:一切菩薩因行功德,含藏其中。一切佛藏者:一切諸佛果覺功德,含藏其中。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名不可思議。

「何以故?一切諸佛是中生,是中滅,是中化。無生無滅無化。無自無他。第一無二。非化非不化。非無無相。無來去。如虛空故。

何以故徵問之詞。問云:何故十四忍不可思量?以一切諸佛,依十四忍修證成佛,曰是中生。不違世諦,有生必滅,曰是中滅。對機施教,說法利生,曰是中化。

無生無滅無化者:恐著相眾生,執有生滅化導,偏於有邊;故救云:以諸法本自無生,今亦無滅,如虛空華。生本不曾生,滅亦何所滅,都緣病眼妄見生滅。既無生滅,則化亦無化。無自無他一句:補足無化之意,無有能化之自,及與所化之他。能所雙亡,自他不立也。

第一無二五句:又恐破相眾生,聞無生滅、化導、自他,偏於空邊;又救云:唯是第一義諦,絕待無二。空有皆屬對待,遂雙遣二邊以救之。非化者:非定有能化所化。非不化者:非不有能化所化。非無無相者:上應有非無有相一句,謂非無有生滅化導自他等相。非無無相者:謂非無無生滅化導自他等相。一切諸佛,化度眾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法身常不動,故曰無來去。如虛空故:喻上諸義,虛空湛然不動,無有生滅,渾然不分,無有自他,體非群相,故非相。日照則明,雲屯則暗,故非無相。圓滿周遍,故無來去。

「一切眾生無生滅,無縛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煩惱我人,知見受者,我所者。

此下明空,文有五段:初明生空。一切苦受下,明法空。從境界下,明境空。從無三寶下,明聖凡空。般若無知下,明智空。

一切眾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生滅既皆虛妄,即無生滅。眾生為煩惱所縛,求得涅槃解脫。了知煩惱性空,故無縛。涅槃如幻,故無脫。

非因非果者:眾生惑業為因,苦報為果。惑業無自性,故非因。此身本不有,故非果。如夢中人,豈實有耶?此非因非果,不同邪見,撥無因果,乃是論其理性。若撥無因果事實,能壞眾生心理落於斷見,陷人於罪,當墮地獄,不可不善會也。

非不因果者:更約佛性為因,涅槃為果說。一切眾生,非無佛性,故非無因,性自涅槃,故非無果。

煩惱者:依天台教共有五住。見惑一住,思惑三住,塵沙無明合一住。皆是昏煩之法,而能惱亂眾生心性,故名煩惱。

我人者:五陰積聚,假名為我。外身屬色陰,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所成。皮肉筋骨,是地大。津液精血等,是水大。身中煖氣,是火大。氣息出入,手足運轉,是風大。若風大不調,則成瘋病。內心,屬受想行識四陰。色心八法合成,又假名為人。一切之人,皆認身心以為實我。我執堅固,所以因我而起貪瞋癡,諸不善心,造種種業,致成社會濁惡,國家擾亂,世界不得和平。故釋迦如來,說無我法,我空觀等,以為救人、救國、救世根本之要圖。凡國家欲護其國,宜護佛教,使之流通普及,則國不護而自護,世界不求和平而自得和平矣。

知見受者:即六受用根。眾生具足六根,六根中,有六用: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今云知見,但舉首尾。受者:因六根有見聞嗅嘗覺知六用,領受六塵違順俱非等境,故曰受。

我所者:以上煩惱、我人、知見、受者,總屬於我。我所,則指身心之外,所有諸法,以為我所。例如我所有財物、家宅、田園、眷屬等,眾生亦皆一一執之為實。所以看不破,放不下,而起貪瞋癡等心,亦為致亂之源。

此段文明生空之文,細究文法,末後應有「一切空故」一句,唐譯此經則有之。恐係抄寫之誤,解者當補足文意,庶不致文無結束著落矣。

「一切苦受行空故。一切法集,幻化五陰,無合無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此明法空。首句苦受行空者:苦有三苦,受亦如是。苦受是苦苦,此身本來是苦,更加苦境逼迫,為苦苦。樂受是壞苦,樂不久長,須臾變滅,為壞苦。捨受是行苦,雖然苦樂雙捨,而行陰念念遷流,為行苦。觀苦當體性空,故曰一切苦受行空故。

一切法集,幻化五陰者:因緣和合,名法集;以無實體,名幻化。五陰之法,乃是如是。緣盡則滅,故無合;緣會則生,故無散。五陰之法,本同法性,即俗即真。「楞嚴經」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又云: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故曰法同法性,寂然不動,離一切相,故曰寂然空故。

「法境界空,空無相。不轉,不顛倒,不順幻化。

此明境空。上已明法空,則依法所現之境界亦空。此空,非同凡夫所執之頑空,及外道所計之斷空。乃是自性真空,實相無相之理,故曰空無相。不轉者:空體不動故,轉即動也。不起顛倒分別之見,亦不隨順幻化境界,而生執著故。

「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

此明凡聖情盡。佛法僧三皆貴重,故名寶也。無聖人者:凡情當斷,聖見亦亡,故無聖。無六道者:契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無凡。聖凡十界,無非假名,故如虛空。

「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相,斯行道相,如虛空故。

此明智空。上明諸空,皆依能空之智故空。如果此智不空,即為智障。今般若妙智,真知無知,真見無見,併能空之智亦空。「楞嚴」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第三句知見無見,乃是無知見,知字含在其中,與此無知無見全同。

不行不緣,不因不受者:不行,乃觀智不行;不緣,乃緣境不立,即緣觀俱寂。無因可依,故云不因。無法可受,故云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者:釋上無知見等,並不是無心,而無知無見,以惟一實相妙理,離能所,絕對待,故能照之智相,與所照之境相,皆不可得。謂之曰不得一切照相故。

行道相者:謂十四忍修證行道之相。斯行道相,即疊上句。此行道相,乃稱性之修,修即無修;稱性之證,證亦無證。喻如虛空。

「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無心得

法相如是,總結上來生空乃至智空,離一切相。以離有相故,不可以有心得。以離無相故,不可以無心得。

「是以般若功德,不可眾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陰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

是以二字,承接上文,以釋般若空行,般若真空功德。以生空故,不可依眾生中行而行。以法空故,不可依五陰法中行而行。以境空故,不可依境中行而行。以智空故,不可依解中行而行。

「是故般若不可思議。而一切諸菩薩於中行故,亦不可思議。一切諸如來,於幻化無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議。

首句歎十四忍功德。離言絕思,是謂不可思議。而三賢十聖,不依生法境解而行,於此忍中行而行,亦不可思議。一切諸如來,依此忍中無化而化,化而無化。法中化三字,雙連幻化無住二者。無化而化,是幻化法中化。化而無化,是無住法中化。上一即無生可度,終日度生。下一即雖度眾生,不著度相。故其化,亦不可思議。

「善男子!此功德藏,假使無量恆河沙第十三灌頂開士,說是功德百千億分中,如王所說如海一滴。

此功德藏,即十四忍般若,含藏一切功德,說不能盡。故校量云:假使無量恒河沙數,第十法雲地菩薩,說此般若功德,百千億分中,如月光王現今所說,猶如大海中一滴,不及第十三灌頂開士所說,如大海。法雲地菩薩,當第十三忍,得如來智水灌頂,受大智職,故得灌頂名。

「我今略述分義功德,有大利益一切眾生。亦為過去來今,無量諸如來之所述可。三賢十聖,讚歎無量。是月光王分義功德。

此述益。我者,釋迦自稱。略述月光所說少分般若功德之義,有大利益一切眾生。不獨我釋迦如是說,亦為三世諸佛之所讚述印可。三賢十聖,亦復讚歎般若無量功德。是月光王能說少分般若功德之義,雖然如海一滴,已具百川之味。

「善男子!是十四法門,三世一切眾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之所修習,未來諸佛亦復如是。若一切諸佛菩薩,不由此門得薩婆若者,無有是處。何以故?一切諸佛及菩薩,無異路故。

此下結勸修學,文有三段。先歎法門要勝。是十四忍法門,三世一切發心修行眾生,此眾生是指大心凡夫,一切三乘聖人,一切過現諸佛,所應共同修習之法。未來諸佛,亦不能捨此法門,故云亦復如是。

若一切諸佛菩薩,一切二字,包括十方三世。若不由此十四忍法門,而能得一切種智者,無有是處。此明賢聖同修。何以故下三句,徵釋同修之意。一切諸佛菩薩,捨此法門,更無第二路故。異即二也。如「楞嚴」所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

「是故,一切諸善男子!若有人聞諸忍法門:信忍、止忍、堅忍、善覺忍、離達忍、明慧忍、燄慧忍、勝慧忍、法現忍、遠達忍、等觀忍、慧光忍、灌頂忍、圓覺忍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恆河沙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得報。」

此歎利益勸修。是故二字,承上起下,是諸聖共由之路故。我再告知諸善男子:若有人聞此十四忍法門,能超百千劫無量生苦難,此離苦益。若能修入此忍法門者,不待隔生,現身即得果報,此得樂益。

文中信忍,即習種性十住位。止忍,即性種性十行位。堅忍,即道種性十回向位。善覺忍至灌頂忍,即聖種性十地位。圓覺忍,即因圓果滿,位登大覺,佛地也。

時,諸眾生,有十億同名虛空藏海菩薩,歡喜法樂,各各散華;於虛空中變成無量華臺,上有無量大眾,說十四正行。十八梵,六欲天王,亦散寶華;各坐虛空臺上,說十四正行。受持讀誦解其義理。無量諸鬼神現身,修行般若波羅密。

此述聞法獲益。虛空藏者:以離相為虛空,空有包含之義,能包萬有,故稱曰藏。菩薩以此為名,乃所修離相,具足萬行故也。名同,行亦同。十億以標其數。聞法歡喜,心得法樂,故各各散華供養。其華於虛空中,變成無量華臺,臺上有無量大眾,信解而說十四忍正行。其行名正者,以是正修行路故。

十八梵天,解見在前。六欲天王,亦復如是。併能受持、讀誦、解悟其中義理。文之所詮曰義,義之所依曰理。

無量諸鬼神等,現身修行般若者:般若即十四忍。似其過去乘急戒緩。由戒緩故,墮在鬼趣,神即福德之鬼;由乘急故,聞法即能修行。上文答月光第一問:護十地行菩薩,何行可行?第二問:云何行化眾生?此二問已答竟。

佛告大王:「汝先言云何眾生相可化?

此答第三問。因文隔太遠,故再牒問詞而答之。

「若以幻化身,見幻化者,是菩薩真行化眾生。

此正答第三問。幻化身者:知一切身相,本自不生;無生而生,方便現身,故名幻化身。見幻化者:者字指眾生,眾生雖然隨業受身,依幻業,而感幻報,此身亦幻,故名幻化者。菩薩以幻身,而化幻眾,能化所化,皆從緣生,故名幻化。如「淨名」云: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是真行化眾生也。此乃以幻化相眾生可化,答之。

「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初一念,金剛終一念,於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成眾生色心,眾生根本。

此約俗諦幻有,以明眾生相。眾生識者:眾生唯依幻識而有,積聚五陰為身。初一念識異木石者:即最初真如不守自性,忽動一念,生相無明;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為初一念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故異於木石之無知。

生得善,生得惡者:第八阿賴耶識,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具有善惡染淨種子。生得善,即從真如自性正因,所生善種子。生得惡,即從無明熏習生因,所生惡種子。

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者:依惡種子為因,復遇惡境界為緣,能生惡識分別,故曰為本。善種子,亦復如是。

初一念,金剛終一念者:初,即最初一念無明,不覺妄動,起成業識,此一念即無明業識是也。現今要返迷還覺,返本還源,到金剛後心為終,斷生相無明,破和合識相,盡此一念,方成大覺。

於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者:即於無明業識之中,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由業識,復生七轉識,識相無量分別,故曰不可說不可說識。

成眾生色心,眾生根本者:成就眾生五陰身,五陰前一陰為色,後四陰為心,色心和合,而成幻身。心法,依第八識見分而有。色法,依第八識相分而有。故一念識,為幻化眾生之根本。

「色,名色蓋。心,名識蓋、想蓋、受蓋、行蓋。

此出五陰名,蓋即陰也。陰以蓋覆為義。真如佛性,眾生本具,被此五法覆蓋,以致不得現前。

「蓋者,陰覆為用。身名積聚。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眼所得為色,耳所得為聲,鼻所得為香,舌所得為味,身所得為觸。堅持名地,水名潤,火名熱,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根。如是一色一心,有不可思議色心。

此下廣解成眾生色心之義。蓋者,陰覆為用:妄用現前,真體隱覆。身名積聚,由積聚五陰,方成幻身。大王下:此一色法,指第八識相分之色。生無量色,六根所對六塵,無非色法。今不言法塵者略也。即四大所成五根,亦色法攝;唯意根屬心法。堅持者:堅住為性,能持一切,名為地大。潤濕為水大。煖熱為火大。輕動為風大。四大和合,能生五根。

生五識處名根者:五識依五根而生,根為生識之處。如是一色一心,能生不可思議色心者:一切色心皆依妄識而有,俱無實體,悉皆如幻。

「大王!凡夫六識麤,故得假名青黃方圓等,無量假色法。聖人六識淨,故得實法色香味觸,一切實色法。

此明聖凡色心差別,因六識麤淨不同,故所見假實不等。凡夫六識,遍計執著麤,故見得皆假色法。聖人六識,遠離遍計,滅無常色,獲得常色淨,故見得實色法。

「眾生者,世諦之名也,若有若無。但生眾生憶念,名為世諦。世諦假誑,幻化故有。

上明五陰是法假:計有眾生,即受假也。眾生者,乃世俗諦之假名,非真諦實有眾生,即名假也。若有若無者:約俗諦,非有似有,如夢中人,故曰若有。約真諦,雖有實無,如水中月,故曰若無。但由眾生憶想妄念分別而生,名為世諦。世諦悉皆假誑不實,如幻師所化幻人,故曰幻化故有。

「乃至六道幻化,眾生見幻化,幻化見幻化。婆羅門、剎利、毗舍、首施、神我等色心,名為幻諦,幻諦法。

從一眾生如幻,乃至推窮六道一切眾生皆幻。有眾生見是幻,進一步,而幻化見亦即是幻,故曰幻化見幻化。

梵語婆羅門,此云淨裔。剎利,此云王種。毗舍,此云商賈。首施,此云農夫。西域分貴賤智愚四大族。神我指外道,外道有二十五諦,最後一諦為神我。此舉凡外等色心,名為幻諦。眾生乃幻諦中之法,故曰幻諦法。

「無佛出世前無名字,無義名。幻法幻化,無名字,無體相。無三界名字,無善惡果報、六道名字。

此釋名假,先說無名,後說立名。佛未出世前無名字,乃無義名也。何為義名?說名是假,即是義名。除佛之外無人說過,故曰無義名。幻法幻化下三句:一切妄幻之法,猶如幻師化作之法,無實名實體故。

無三界名字下三句:佛未出世,無人能說三界是善惡果報之處,善業生三善道,惡業生三惡道。無佛說故,無三界、果報、六道名字。

「大王!是故佛佛出現於世,為眾生故,說作三界六道名字。是名無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

是故者,是無善惡果報、六道名字故。眾生不知捨惡從善,是以我佛大悲示現,出生世間,為眾生說出三界是眾生依業受報之處。由眾生業有善惡之不同,故報有苦樂之差別。六道中,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是善業所感之果報。地獄、鬼、畜生為三惡道,是惡業所感之果報。六道苦樂果報,全由眾生善惡之心所造成,故曰:心造天堂,心造地獄。

佛說五戒十善,人天乘法,欲令眾生,斷惡修善,永離惡道。此即救世之法,亦即護國之法。國家果能提倡佛教因果之說,使之普及,自可範圍人心,輔助政治法律之不及,何難挽回世道,而固國基。各國都能提倡,則世界大同,即是人間淨土矣。

三界六道,是總名。每界每道之中,復有無量差別名字,故曰是名無量名字。末三句:即舉例無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等名字,其名非一,無非是假。

「相續假法,非一非異。一亦不續,異亦不續。非一非異,故名續諦。

此明相續假法。而非一非異三句:即解相續之義。非一非異者:非常見斷見也。常見外道言,人則生生世世為人,畜則生生世世為畜。此撥無因果,能壞眾生心理,故非之。斷見眾生言,死後斷滅無有後世。此亦撥無因果,不是真正知見,故亦非之。又生滅遷謝,故非一。前後相續,故非異。

一亦不續,異亦不續者:若言是一,即常見。常則不相續,何以故?無斷絕故。若言是異,即斷見。斷亦不相續,何以故?不連綴故。

末二句釋正義。我佛知前法生後法,前法為因,後法為果。後法更復次第生起,此明因緣相續正義,離常離斷,非一非異,故名相續諦。

「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緣成,假成眾生。

此明相待假;有二種:一相對待,二相形待。一切名相待者:是相對待。如眼識,對眼根色塵而定。此對待之法,暫生即滅,故曰假。亦名不定相待者:是相形待。如青對黃而顯,長對短而形。不定云者,如青對赤白,是青非赤,是青非白。又長對方圓,是長非方,是長非圓等。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相形不定,故曰不定相待。有無、斷常、增減、一切等法,例此可知。

一切法皆緣成者:一切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成。即眾生,亦由眾緣假合而成。如由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五根成眾生,故曰假成眾生。

「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一切幻化,是幻諦眾生。

此釋生因假,因既不實,果亦如幻。俱時因果者:當時作善惡業,同時即得苦樂報。例如大發悲心,捨財救災,因也。眾人重視,讚揚恭敬,果也。因果同時,如谷應聲。又若忽起貪心,奪財害命,因也。官廳逮捕,加刑治罪,果也。因果報應,如影隨形。

異時因果者:此時作善作惡,他時受苦受樂。三世善惡者:即前因後果。前世作善,今生受樂。今世作惡,來生受苦。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因若果,纖毫不昧。

一切幻化者:以善惡因果,從心建立,本無自體,亦皆幻化。由幻惑造幻業,依幻業受幻報。妄理相應,現有苦樂。如夢中境,苦現苦受,樂現樂受。不可因見幻化,而撥無因果也。是幻諦眾生,亦不離因果。由善惡之幻因,所感之幻果,故曰是幻諦眾生。

「大王!若菩薩如上所見眾生幻化皆是假誑,如空中華。十住菩薩,諸佛五眼,如幻諦而見。菩薩化眾生為若此。」

此文喻顯結歸。眾生幻化,如空中華,虛空湛寂原無華相,因病眼,妄見而有。法界清淨,本無眾生,因無明妄識而有。十住菩薩以去,以慧眼觀空,法眼觀假,諸佛五眼具足,雖見眾生,如幻諦而見。汝問菩薩云何眾生相可化?而菩薩所化眾生即若此。若者如也,如上來所說。

時,諸有、無量天子、及諸大眾,得伏忍者、得空無生忍、乃至一地、十地不可說德行。

此聞法獲益。因大眾根機不等,故得益亦有淺深。諸有,即二十五有;無量天子,舉天道六欲梵天。及諸大眾,併及餘趣。或得伏忍三賢位,或得空無生忍十地位。末句不可說德行者,以德行廣大,猶如虛空,不可思議也。

二諦品第四

二諦者,世諦之與真諦也。諸法本來不二,為因緣故,得說為二。以因緣從空而有,為世諦;以因緣雖有即空,為真諦;故稱二諦品。此品由上文觀空、教化二品,明實智方便,皆空不二而來。智為能觀,境為所觀。能觀之智不二,而所觀之境有二,故說此品,問難辨明。中有三番問答,論辨二諦不二。初、正辨二諦不二,二、辨明說法不二,三、辨明法門不二。

爾時,波斯匿王言:「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

第一義諦,乃最上一乘中道之理。雙遮二邊,雙照二邊。王問有世諦不,以有無俱失為疑。若言無者,無有世諦,則智不應二;二,即真俗二智。若言有者,既有世諦,則智不應一;一,即第一義諦。有無之旨未定,一二之義莫明,故諮問其事云何。

佛告大王:「汝於過去七佛,已問一義二義。汝今無聽,我今無說,無聽無說,即為一義二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此文先出匿王本地,於過去七佛,已問一二之義。汝今下正答。汝今聽而無聽,我今說而無說。聽說皆空,即不二,是為一義。無聽而聽,無說而說,聽說宛然,即不一,是為二義。所謂妙高頂上,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諸祖略容話會。諦聽諦聽三句,誡敕勤修三慧。

「七佛偈如是:『
無相第一義,無自無他作。
因緣本自有,無自無他作。

此計七佛偈,共有三十四句。前十二句,正申二諦。次十二句,釋不二義。三八句,就喻明義。四二句:結勸屬人。今初偈,無相第一義者:即實相般若也。實相非有相,非無相。此無字,即非字義。非有無染淨諸相,雙捨真俗二邊,全歸中道第一義諦。又無相,即離相,離一切相,即名第一義:中道、實相,非真非俗,具足真俗。

無自無他作者:絕待義也。若有自他,即成對待。今靈心絕待,本來無相,非同有為造作之法,真諦也。又無為法非自作無自作也,非他作無他作也。作字雙連,上無自無他,迥離自他有為之相。

因緣本自有二句:依因緣故,得成諸法,俗諦也。此亦本來自有,非今始有,不假造作。「大智度論」云:十二因緣是誰所作?佛言:非佛作,非菩薩作,乃至非一切聖人所作。故亦云無自無他作。

『法性本無性,第一義空如。
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

此偈,即釋上偈之義。法性者:諸法實性也。實性即實相,名異義同。實相本無相,故此云實性本無性。無有無染淨等性,全歸中道第一義空,如如不動,清淨本然。

諸有本有法二句:諸有者,五陰色心等,一切有相俗諦也,亦屬本有之法。唐譯言:諸有幻有法,其義更顯。下句釋義,因是法假、受假、名假,三假合集而成,是謂假有,非實有也。若執實有,即名法執。

『無無諦實無,寂滅第一空。
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

此結前二諦義。首句第一無字,無有相,則俗諦實無。第二無字,無無相,則真諦實無。真俗雙遣,而歸寂滅第一義空。

諸法因緣有者:恐疑既是真俗雙遣,何以現見聖凡染淨諸法?故釋疑云:諸法乃由因緣和合,虛幻而有故。

有無義如是者:有義謂俗諦,無義謂真諦,欲知真俗二諦之義,如上偈所說者即是。此句總結也。

『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
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

此下十二句,釋二諦不二之義。上半偈約情見,則有為俗諦,無為真諦,本來自二。譬若牛有二角,分明對立。

照解見不二者:此半偈約解見,則真諦本空,俗諦亦空,畢竟不二。照,即般若智照現前。解,即解悟諸法清淨。依解而見,真俗原自不二,惟是第一義空。如牛二角,惟是一頭。既不見二諦之相,則離相寂滅,豈可言即耶?若有真俗二相,方可言即,如言照像即是我。今見無二,故曰二諦常不即。

『解心見不二,求二不可得;
非謂二諦一,非二何可得?

解心者:解悟之心,故見真俗不二。第二句釋不二之義。因所見離相,而求二相不可得故。非謂二諦一二句,恐聞不二,而執是一。故復破云:非謂二諦是一。非二何可得者,非二二字,即是一字,意謂本來對二,而說非二。二相既無,一何可得?正顯無二之義。

『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
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此結歎。於解悟心中無分別智見之,二諦本來無二,故曰常自一。然真俗二諦,條然不紊,不因解一,而遂壞真俗二相,故曰於諦常自二。後二句正結歎,果能通達二諦無二之旨,真入第一義諦矣。

『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華,
如影三手無,因緣故誑有。
幻化見幻化,眾生名幻諦。
幻師見幻法,諦實則皆無。

此八句,就喻明義。世諦即俗諦,皆由幻化而起。非無似有,雖有實無,為幻化。譬如空華有名無實。又如鏡中影子,三手亦但有名,本無三手可現。由因緣故,虛誑而有,本非實有。如因病眼之緣,誑有空華。因造作之緣,誑有三手。唐譯為幻有,文義更明。

幻化見幻化者:以幻化眾生,見幻化諸法。能見所見,悉皆如幻,故眾生名為幻諦。

幻師見幻法者:諸佛菩薩,譬如幻師。諸法不實,名為幻法。幻師所現幻法,餘眾觀之,不了為幻。幻師見之,乃知是幻。諦實則皆無者:俗諦之法,以實智照之,則皆無自相可得。

『名為諸佛觀,菩薩觀亦然。』

此二句結勸屬人,謂能觀二諦不二,名為觀智圓明,是諸佛觀。菩薩分證佛智,所觀亦然。引七佛偈竟。

「大王!菩薩摩詞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

前引證,此正釋所難,明二諦不二。文有三段:初、舉果對因以明。二、五眼下,偏就果上以釋。三、菩薩未成佛下,雙結因果以釋。今告大王,菩薩摩訶薩:舉實教菩薩而言。實教菩薩,方稱大菩薩,方見第一義。

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者:第一義,雙遮二邊,雙照二邊。此云常照二諦,即約智悲並運,真俗雙照說。照俗諦,則終日運悲,廣度眾生;不同二乘,沉空滯寂。照真諦,則終日運智,無生可度;不同權教,著相修行。「金剛般若經」云: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即常照二諦,化眾生也。

「佛及眾生,一而無二。何以故?以眾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眾生空。

此明生佛不二,舉佛果以對眾生。若虛妄分別,則見有生佛之殊。達理之士,了知佛及眾生,本來寂滅,故云一而無二。何以故,徵釋之詞。先徵云:何故生佛無二?下釋明:以眾生空故,得置佛果菩提亦空。此以因例果,既無所化,安有能化。又以菩提空故,得置業報眾生亦空。此以果對因,既無能化,安有所化。生佛雖有二名,本來一體故也。又眾生空是人空,菩提空是法空。

「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諦虛空。般若空於無明。乃至薩婆若,無自相、無他相故。

此明境智不二。以,因也。一切,包括義。不特俗諦空,即真諦亦空。因一切諸法空故,則能空之智亦空,故曰空空。佛為眾生處處著有,故借空智以遺有。恐滯於空,故復以空治空,名曰空空。

何以故下,徵釋空空之義。徵云:何以併智亦空?釋云:般若真空妙智,本來無相。真俗二諦,猶如虛空。畢竟清淨,離諸名相。

般若空於無明下,以智惑對顯無相之旨。般若是能空之智,無明是所空之惑。以般若智,空無明惑,從因至果,乃至薩婆若海;所修離相,無有般若自相,及與無明他相也。

「五眼成就時,見無所見。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

此明能所不二,偏就佛眼以辯。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通收十界。人與修羅畜獄四趣惟具肉眼。天仙鬼神,有業報五通,則具前二。羅漢辟支少後二。菩薩具前四。惟佛五眼全具。五眼成就時,即佛道圓滿時。

五眼頌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惟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見無所見者:上見是無見之真見,以真見故無所見。若有所見,則能所俱妄,如病眼見空中華。真見如清淨眼,觀澄明空,惟一澄空,迥無所有。

又言見者隨俗諦故,如「法華經」云:佛眼見六道眾生。無所見者稱真理故,如「大品」云:五眼不見眾生。此經顯二諦圓融,隨俗則無見而見,即是上一見字;稱真則見無所見,即是下三字。

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者:行與不行,悉皆不著故。「大智度論」云:行亦不受者,治其有見。不行亦不受者,除其無見。說無為有治,非謂有此無。說有以除無,非謂有此有。談無未曾無,說有未曾有。對治因緣,故有此說。欲使兩見之徒,俱得正觀。夷有無,均生滅,亡道俗,泯二際,故云行不行,皆不受也。非行非不行,亦不受者:非行,即離相無修;非不行,即隨相有修;二非皆不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者:即亦行亦不行,非行非不行,亦皆不受。一切二字,包括聖凡、依正、染淨,一概皆不著也。依「大智度論」,即是不受,亦不受也。

「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於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法如故。」

此結因果不二。菩薩未成佛時,即因地為眾生時,迷而不覺,轉菩提為煩惱,譬如結水成冰。菩薩成佛時,即果地成正覺時,覺則不迷,轉煩惱為菩提,譬如溶冰為水。冰水雖有二名,冰水本來一體。因心不離果覺,果覺不外因心。祇在迷覺之分,因果何嘗有二。

何以故,徵釋因果何以不二?釋云:於第一義而不二故。於者在也,在第一義諦體中,煩惱菩提本無所有。迷覺生滅,悉是假名,惟是一真實相,故云不二。

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者:諸佛併該有情正報。一切法,包括無情依報。意謂:非但生佛迷覺一如;即一切諸法,無不皆如。正辯二諦不二竟。

白佛言:「云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

此辯明說法不二。匿王因聞上說:一切法皆空皆如,故興辯難。既是諸法皆空,文字亦空,云何諸佛菩薩,又說法度生,不離文字,而說十二部諸法之名相耶?

「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誦如;受記如,不誦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議如;是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此答文字般若,不離實相。十二部經如,即二諦教如。法輪者:如來教法,取喻如輪。向以輪取運載之功,此以輪表圓融之義。如來所說之法,真俗無礙,二諦圓融故。法本如下:列舉十二部,一一皆如。法本:即長行之文,能詮教法之與理法,故曰法本。如者:文字性空,不離文字,而得解脫。重誦如者:以偈重誦長行之義,收縮簡略也。受記如者:記□當來成佛劫國莊嚴等事。不誦偈如者:不誦長行之文,孤起而說故。無問而自說如者:觀察機緣既熟,不待請問而說故。戒經如者:即因緣經,以因事制戒故。譬喻如者:以喻說法,藉事顯理故。法界如者:即本事部,以說十八界事故。本生如者:以說本生事跡故。方廣如者:以說法空方廣理故。未曾有如者:以說法時,放光現瑞,得未曾有故。論議如者:以問答發揮,辯明理趣故。

是名味句音聲果者:是十二部名言章句義味,是音聲之果;依音聲,而成名句文三身。味即文句中義味,句字應在味字上。文字記句一切如者:以所有文字,當體性空,即俗即真,不離實相。

若取文字者:即執著文字,不了性空,被文字所障,而不行空也。如來所說十二部經,不離文字,不即文字。「金剛般若」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亦此義也。

「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

佛呼大王而告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上一如字,十二部經如。下一如字,文字記句,一切皆如。文字能詮顯理性,文字即般若。依文字般若,修觀照般若,照實相般若。般若能生十方諸佛,而為諸佛智母,諸佛無不從般若智母生。智即般若,母有能生義。「金剛般若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其義一也。

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者:一切眾生性,指本具佛性,此性即是實相般若,乃為根本智母,能生一切諸法。一切諸法,悉皆依此為體,亦即為諸佛一切智之體。

「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為智母,未得為性,已得為薩婆若。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故。

上但云實相般若為薩婆若體,此歷明為十法界體。諸佛未成時,本具實相般若;以定當作佛,故為智母。

未得為性者:未得成佛以前,實相般若,埋沒於無明煩惱之中,但名為本具佛性。如摩尼珠墮在污泥之中,雖不能發其照用,而寶性不壞。

已得為薩婆若者:已得成佛時,本覺出纏,佛性方顯。如理智、如量智,無不具足,為一切智。如摩尼珠出於污泥之中,瑩淨光潔,體用畢彰。

若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者:承上豈惟諸佛以實相般若為體,即三乘聖人,修因證果,亦是依實相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以為其體。不生不滅二句,即解釋實相之義。

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故者:又不獨三乘以此為體,即六道一切眾生,起惑造業,雖終日迷,而終日不離實相般若。亦以此實相,為本覺之性,成佛之體故。

「若菩薩無受無文字。離文字,為非文字。修無修為修。修無修者,得般若真性,般若波羅密。

若菩薩無受,則受空;無文字,則文字空。離文字二句,釋無文字義。謂離文字相,不著文字,即真諦也。為非文字者,為非全無文字,即俗諦也。

修無修為修下四句。修字,乃不廢修學;無修,乃不著修相。即所謂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此為稱性之修,修即無修。修無修者,牒上句。果能修無修者,方得實相般若真空法性。由此般若,得到涅槃彼岸。

「大王!若菩薩護佛,護化眾生,護十地行,為若此。」

此結答。若菩薩護佛者:護果也。護化眾生者:護利他行也。護十地行者:護因也。汝問云何?乃為若此也。辨明說法不二竟。

白佛言:「無量品眾生,根亦無量,行亦無量。法門為一?為二?無量耶?」

此辯明法門不二。匿王之意,真性是一,而護化之眾生,品類無量差別。品既無量,而根行亦復無量。未知能化之般若法門,為一耶?為二耶?亦為無量耶?

「大王!一切法觀門,非一非二,乃有無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

此正答法門不二。一切法觀門者:如來所說一切法,皆以能觀之智,而為入道之門,故曰觀門。非一非二者:因機施教,有如對症開方;機既不定,故教非一二。

乃有無量,應作二解:一、照本文:因眾生品類無量,故所說觀門,乃有無量。二、照問意:為一?為二?為無量耶?上句非一非二,答為一為二。此句應是非無量,答前為無量耶。文中乃有無量,恐是非有無量,抄寫時,落筆之訛。因如來說法,惟為一事,非有無量。一事,即一大事因緣也。

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者:此重舉四句咸離,以顯不二。謂一切法觀門,亦非有相,此破有相也。中間應有非無相,非亦有相,非亦無相,非非有相,末句方是非非無相。但舉首尾,中間略去也。如來說法,本來離四句絕百非,有何無量之可言。

「若菩薩見眾生,見一見二,即不見一不見二。一二者,第一義諦也。

此舉非顯是。若菩薩見眾生,有見一見二者:即同凡夫,以分別心,見實相是一,見二諦是二。乃是取相妄見,即不能真見一乘實相,不能真見真俗二諦也。

一二者,第一義諦也:此一二者,即真見一二,了知一原非一,二本無二。又了知實相非定一,二諦非定二。如是解悟,真見第一義諦,無二法門也。

「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我人知見五受陰空,乃至一切法空。

此諸諦本空。若有若無者:非有似有,曰若有;雖有實無,曰若無。如鏡像水月,此即世諦也。

以三諦攝一切法者:此非指真俗中三諦,乃指世諦具有三諦。即出其名曰:空諦、色諦,無情世間,不出色空二種。心諦,有情世間之心法也。色空心法,包括世間諸法無遺。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

我人知見下:顯三假。我人知見者:諸法本無我,不過假名曰我,因我顯人。所有人我知見,俱屬名假。五受陰空:五陰而曰受者,眾生因受五陰和合成身,照見五蘊皆空,則屬受假。乃至一切法空者:一切法本性空故,則屬法假。足顯世諦,還歸於空。

「眾生品品根行不同,故非一非二法門。

此總結酬對。眾生品品根行不同者:謂眾生一品一品,品類無量。故根機之與行相,亦彼彼不同。因是之故,所說法門,亦非一非二也。

「大王!七佛說摩訶般若波羅密,我今說般若波羅密,無二無別。

此明佛佛道同。七佛者:過去莊嚴劫千佛末三佛,現在賢劫千佛前四佛。釋迦居第四,即七佛之一。明己所說,同於諸佛。顯法真正,同無所得,無二無別。

「汝等大眾,受持讀誦,解說是經功德,有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一一眾生皆得成佛。是佛復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皆得成佛。是上三佛,說般若波羅密經,八萬億偈,於一偈中復分為千分,於一分中說一分句義,不可窮盡。

此持經功德。受持者,「大智度論」解云:聞而奉行,曰受;久久不失,為持;對本曰讀;佩本曰誦。解說者:解釋宣說經中義理。果能如是,自得不可思議功德。同「金剛般若」云: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有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者:無量,與不可說不可說,皆印度十大數之名。一阿僧祇,為無數;二無量,乃至第十為不可說不可說。極言其佛之多。一一佛皆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一一眾生,皆得成佛。一一佛復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齊成佛道。是上三代諸佛,同說「般若波羅密經」。八百萬億偈,顯所說之廣。於一偈中,復為一千分,於千分之一分中,說此一分句義,所得功德,不可窮盡。末句當指功德,文略也。

「況復於此經中,起一念信;是諸眾生,超百劫千劫十地等功德。何況受持讀誦解說者功德,即十方諸佛等無有異。

此校量殊勝。承前說一偈千分一之義,功德尚且無窮。況復於此經中,能起一念淨信,不生疑慮,以此經為真實了義。是諸眾生,當得無量無邊功德。頓超百劫千劫生死苦難,亦超十地等功德。一念信心,尚能超凡軼聖,何況受持、讀誦、解說、自行化他者,其功德豈有涯哉。即同十方諸佛功德,平等無異。

「當知是人即是如來,得佛不久。」

當知是人,佛證明此人同佛,故告大眾當知。即是如來者:以能受持讀誦實相之法,以自覺。為人解說,以覺他。自覺覺他,全同佛行。如圓教初住,而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故曰即是如來。然猶在因位,未登果覺,故曰得佛不久。不久云者,即當得無上正等正覺也。

時,諸大眾,聞說是經,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十地性。

此聞經獲益。十億人得三空忍者:即三賢位,分得我空、法空、俱空也。百萬億入得大空忍,十地性者:即得第一義空,證入十地聖種性也。

「大王!此經名為『仁王問般若波羅密經』。汝等受持『般若波羅密經』,是經復有無量功德,名為護國土功德,亦名一切國王法藥,服行無不大用。護舍宅功德,亦護一切眾生身。即此般若波羅密,是護國土,如城塹牆壁,刀劍鉾楯。汝應受持般若波羅密,亦復如是。」

此結定經名。此經名為「仁王問般若波羅密」者:是能請人立名。結集家從功能立名,名為「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實則通護一切衰惱等事。因護國為重,故以名焉。一切眾生,皆應受持是經。以是經復有無量功德下,顯經功能。名為護國土功德者,護國之法,須假般若。以般若化民,則民善。民善,則俗良。俗良,則國治。民者,國之本也。般若,又為化民之本。護國,若能宏揚般若,則得其本。既得其本,則四海清夷,萬民安樂,何患國之不治也。

亦名一切國王法藥者:世間之藥,能醫眾生身病,可以救人。而般若能治身心二病。王能依此般若,則為仁王,所施悉皆仁政,心中諸惡之病,悉能化除,故名法藥。服行無不大用者:能服此般若法藥,依法而行,無不得此經之廣大力用。力用者何?以可護王身,而得自在安樂,離諸怖畏衰惱等事。既可護王,而護國亦在其中矣。

護舍宅功德,亦護一切眾生身者:此明通護之力用。王依般若,可以護國護身,一切眾生能依般若,無不皆然,自可護家護身矣。

即此般若波羅密,是護國土最有力之法。般若如城塹牆壁,堅不可破。般若如刀劍鉾楯,利不可觸。汝應當受持此經。本文之詞,似與前重複;細究佛意,前是通囑大眾,此乃別囑國王:此經功同如城塹牆壁,刀劍鉾楯,可以護國,故曰亦復如是。結勸受持也。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下

護國品第五

前如來入定放光,現不思議事。後從定起,知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因緣。佛先為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此品方明護國。前為內護,此為外護。因內護既彰,故外護當顯。夫國者,眾生共業所感之果報土也。國運之興替,皆以人心為轉移。若上自王者,下及人民,各各能順般若正理,則舉國無爭。若全世界人類,能順般若正理,則全世界無爭。般若正理,乃明真空,離一切相。無我相、無法相、無眾生相、無國土相,亦無能護所護之可言。今言護國者,依俗諦門中,隨緣建立世界眾生,乃有人我之見興焉。彼此對待,封疆各立,互愛其群,互尊其國,故有鬥爭侵略之事起。人心日積日漓,世道愈趨愈下。僉欲益己,不顧損他。人與人爭,國與國戰,以致國界不得安甯,人民日受痛苦。可見世界之擾亂,皆由人心所造成。故佛說此經,以挽救人心,為護持國土,人心能順般若正理,宏揚般若大教,則稱可佛心。天龍鬼神,咸生歡喜,願護國土,故說此品。

爾時佛告大王:「汝等善聽,吾今正說護國土法用,汝當受持『般若波羅密』。

佛告大王:雖告匿王,即併告十六大國王。誡以汝等善聽者:冀其皆能耳聞心領也。吾今正說法用者:明護國行法力用,勸令受持般若。

「當國土欲亂,破壞劫燒,賊來破國時。

此論須護時節。人心不順般若正理,則百善不成,諸聖隱匿。七難將起,災害迭生,國土欲亂。國王若不修德禳災,必至破壞國土,如同劫燒,難以保存。劫燒者乃大三災,劫火洞然,大千燒壞也。賊來破國,賊有內賊外賊,外賊即叛國之賊,有欲破壞國家。內賊即王民心中煩惱之賊,各各擾動,違般若正理,釀成破國之時劫。時,即當護之時。

「當請百佛像,百菩薩像,百羅漢像,百比丘眾,四大眾,七眾,共聽。請百法師,講『般若波羅密』。

此明護國行法,先請三寶。佛像是佛寶,般若是法寶,餘皆僧寶。四大眾者:影響眾、當機眾、發起眾、結緣眾。七眾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後五眾亦未來僧寶。三寶是大福田。先請者,乃祈求福力加被,禳除災難也。七種皆用百數者,以百為滿數故。

「百師子吼高座前,燃百燈,燒百和香,百種色華,以用供養三寶。三衣什物,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亦復以時。

次修供養。師子座:座上師子名,表說法無畏。燈能破暗,以表智;香能辟穢,以表戒;華能結果,以表因。用此供養三寶。

三衣什物,供養法師者:三衣:一、僧伽黎:此云雜碎衣,即大衣。有九品:上三品,四長一短;中三品,三長一短;下三品,二長一短。二、鬱多羅僧:此云入眾衣,亦二長一短。三、安陀會:此云作務衣,一長一短。什物:即缽具等諸物,以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亦復以時:小飯,即小食。中食者,中午之食。亦復以時而進,不得過午。以表事師之誠。

「大王!一日二時講經。汝國土中,有百部鬼神。是一一部,復有百部。樂聞是經。此諸鬼神,護汝國土。

此明感護。二時分午前午後。能講此經,必得感護。

汝國土中,有百部鬼神者:按「金銀仙人義經」云;鬼神根本有十部,一大神部,至十羅剎神部。一一部,各有十部,故云百部也。

一部復有百部者:合成萬部。彼等樂聞是經:若能講演,故感擁護,令無七難。七難既無,可以常時講演,常得聞法也。

「大王!國土亂時,先鬼神亂。鬼神亂故,萬民亂,賊來劫國,百姓亡喪。君臣太子,王子百官,共生是非。天地怪異,二十八宿,星道日月,失時失度。多有賊起。

此明七難俱起。國土亂時,先由鬼神亂:鬼神不聞正法,惡心增長,所以擾亂。因鬼神亂故,惱亂萬民,所以萬民復亂。惡賊而來,劫奪國土。百姓因而死亡殂喪。此屬鬼神難,與劫賊難。

君臣太子,王子百官,共生是非者:因人我意見分歧,上下利祿是競,故致互生是非,彼此不睦,以為禍國之因。此屬君臣難。

天地怪異者:由人心不善,致傷天和,致感地震。怪異:即風雨愆期,江河汎溢等。種種不祥之災象見焉。

二十八宿,星道日月,失時失度者:天上星宿極多,二十八宿,以為其主。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北方七星,斗牛女虛危室壁。星道:即金木水火土五星,與太陽太陰之日月。度數錯亂,時候失準,故曰失時失度。天象之顯現,以應人間之災兆,故多有賊起。如月暈七重,漢明帝有重圍之難等。此屬星宿難。

「大王!若火難,水難,風難,一切諸難,亦應講此經。法用如上說。

火難,水難,風難,為三災。此非大三災,若大三災,不獨一國受難,劫火洞然,能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掃三禪。此之三災,但此國受,彼國不受;一方見,他方不見。此屬小三災難。一切諸難,總括之詞。如遇七難起時,亦應講此經。法力之功能力用,亦如上說。此明護國行法竟。

「大王!不但護國,亦有護福。求富貴官位,七寶如意。行來求男女,求慧解,名聞,求六天果報,人中九品果報。亦講此經。法用如上說。

此明般若法用,不但護國,亦有護福,能護臣民,令得九福。求富得富饒。求貴得官位。求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是為七,所求如意。求行來,即行止去來,安樂無病。或求男女,或求慧解,或求名聞,或求六天果報,得生欲界。或求人中九品者:上中下三品,各分三品,合為九品。上上品道種性,金輪王;上中品性種性,銀輪王;上下品習種性,銅輪王;中上品鐵輪王;中中品粟散王;中下品小國王;下上品剎利大姓;下中品婆羅門;下下品居士等。諸果報,亦講此經,法用皆如上文所說。

「大王!不但護福,亦護眾難。若疾病苦難。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破四重罪,作五逆因。作八難罪,行六道事。一切無量苦難,亦講此經。法用如上說。

此明般若法用,不但護福,亦護眾難。先病難,次刑難。杻械枷鎖,是刑具,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項曰枷,練身曰鎖。檢者:封檢;繫者:繫縛。以身閉囹圄,不得自由。

破四重罪者:指殺、盜、淫、大妄語,四重律儀,破之必獲重罪。作五逆因者:一弒父,二弒母,三弒阿羅漢,四破轉法輪和合僧,五出佛身血,作此五逆重罪,必墮五無間地獄。作八難罪,行六道事:八難,不出六道。三途為三難,四生在佛前佛後難,五生邊地難,六盲聾瘖啞難,七世智辯聰難,八生長壽天難。

一切無量苦難者:總括其餘。亦講此經,法用亦如上說。若講此經,仗此般若經功法力,能滅眾難。問:般若一經,何以能滅眾難?答:般若如火能燒眾薪,如燈能破諸暗,雖無間重罪,亦不難滅除矣。

當知:斯經雖有滅罪之功,切不可故作四重、五逆、三途等罪,而求倖免。講讀此經,須依般若智以常明,自可宿罪銷除,新罪不作矣。以上明護國行法已竟。

「大王!昔日有王,釋提桓因,為預生王來上天,欲滅其國。時帝釋天王,即如七佛法用,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般若波羅密』,頂生即退。如『滅罪經』中說。

此引古為證。先引帝釋天,證明般若能護國土。從昔有天羅國下,證明般若能護身命。釋提桓因,譯為能主。「賢愚經」『頂生王品』云:於過去世,有大國王名善住,時頂上欻生一胞,其形如璽,後漸轉大。一日豁開,便得童子,甚為端正,頭髮紺青,身紫金色。即召相師占,知有大德,必為聖王,統領四域,因立名字頂生。年已長大,年德遂著。父王既崩,諸王臣等,願付國位。頂生答言:有福應為王者,要令四王、及帝釋來相迎,爾乃登位。立誓已竟,四天王下,各持寶瓶,盛滿香水,以灌其頂。時天帝釋,復持寶冠,來為蓋之。於閻浮提,五欲自恣,經八萬四千歲。時夜叉神,從地湧出,請遊東洲、西洲、上四天王天。復領象馬車步四軍,昇忉利天。諸天怖畏,王城重關。頂生兵眾,直趣不礙。帝釋尋出,與共相見,自請入宮,與共分座而坐,天上受欲。頂生出,遂發惡心,欲滅帝釋。

帝釋天王,即如七佛法用者:如,即依也。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般若波羅密」,此即七佛法用,帝釋依而行之,頂生王即退兵。如「滅罪經」中說者:即「涅槃經」第十二說。

「大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塚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

此證明般若能護身命。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因足班駁,名曰班足。欲登王位,禮外道羅陀為師,即受其教。外道曰:塚間有神,名摩訶迦羅,此譯大黑,係天神。若禮彼神,可以增加威德,舉事如意,戰則勝,攻必取。唯其饗祀之物,非人之血肉不可。太子應取千王之頭,以祀塚神,而神必愈加護佑也。班足聞信邪說,即起惡念。自登位以來,已捉得九百九十九王,惟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復捉得一王,名普明王,千數已滿,欲行殺祭塚神。

「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

此普明王乞假踐信。時普明王泣曰:生平持戒,今日失信。班足問言:汝有何言?普明王白班足王言:我允入布施,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班足王遂許一日之假,語曰:放汝行施,事畢就我。普明王歡喜,速歸本國,作大施會。

「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密』,八千億偈竟。

普明歸國,即依過去七佛般若行法,請僧講讀「般若經」。

「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設偈言:
『劫燒終訖,乾坤洞煞,
須彌巨海,都為灰颺。
天龍福盡,於中凋盡,
二儀尚殞,國有何常?

其第一法師,即百法師中,道高德重之人。為普明王說偈開示,共說八偈,無常、苦、空、無我,名二偈。先說無常偈。

劫燒者:梵語劫波,此云時分,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吾人所依住之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劫。按人壽,從十歲,過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歲,有云八萬四千歲。增極,則過百年減一歲,至十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番增減,為一中劫。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合八十小劫為一大劫。此世界壞時,大三災起。先火災,有七日出現,江海枯竭,山石爆火,焚燒宇宙,曰劫燒。終訖者:劫火燒時,一切終盡,初禪天以下俱壞,故曰乾坤洞然。

須彌巨海,都為灰颺者:梵語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曰妙;迥出群峰,曰高;世界山之最大者。巨海水之最深者。劫燒時,都為灰颺。

天龍福盡,於中凋喪者:火災燒至初禪,初禪以下,天、人、及天龍、山龍、海龍等,其福都盡,於中凋喪。凋喪即死亡也。

二儀尚殞,國有何常者:二儀,一陰一陽,能生能成,名為二儀。尚且殞滅,世間國土,有何常住之可言。當知諸法無常,無可愛樂。

『生老病死,輪轉無際,
事與願違,憂悲為害。
欲深禍重,瘡疣無外,
三界皆苦,國有何賴?

此二偈明苦。中有八苦:首句具四苦,生居胎獄,老為衰變,病時悲痛,死則殞滅。由生而老,而病而死,輪轉不休。死而復生,生而復死,死死生生,無有邊際。未證聖果,莫能解脫。

事與願違者:即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大凡恩愛,欲合偏離;若有所求,不得如意;俱屬事與願違。憂悲為害者:冤僧會苦,世間冤家,欲離偏合,會者合也。如眷屬中,同事中,冤憎聚會,無法可避。每日憂愁悲惱,恐為陷害。

欲深禍重,瘡疣無外者:五陰熾盛苦。眾生五陰煩惱,熾然焚燒,妄起貪著。貪著五欲之心既深,其受禍害之報必重。如生瘡疣,必由自身有毒氣方生。能生所生,皆不離於身外。毒氣喻貪欲,瘡疣喻禍害。自作自受,故曰無外。

三界皆苦,國有何賴者:三界依正,無非是苦。欲界五趣是苦苦;六欲天,初二三禪,是壞苦;第四禪及四空,是行苦。諸天三界,尚且無安,人間國土,穢惡充滿,有何可賴。

『有本自無,因緣成諸,
盛者必衰,實者必虛。
眾生蠢蠢,都如幻居,
聲響俱空,國土亦如。

此二偈明空。一切有為法,無非幻有,本自無體可得,如虛空華。因緣成諸者:由因緣和合,虛妄所成;如虛空華,由病眼所成故,本無所有。諸字,是助語詞。盛者必衰:世間有為諸法,有盛必衰。實者必虛:眾生不了,妄執為實。內執五陰為實我,外執三界為實法,究竟非實必虛。

眾生蠢蠢都如幻居者:眾生愚蠢無智,無我空智,不知此身本不有,都如幻居一般。無法空智,不知諸法亦非真,如聲響俱空。響是谷響,本來空故。諸法如是,所以國土亦如是。

『識神無形,假乘四蛇,
無明供養,以為樂車。
形無常主,神無常家,
形神尚離,豈有國耶?』

此二偈明無我。識神無形者:指八識,本無形相。假乘四蛇,即神識託居四大色身之內。四蛇喻四大,地水二蛇,其性就下;風火二蛇,其性上昇。四大和合,假名為身。依無明力,保養此身,以為樂車,為識所乘。

形無常主,神無常家者:四大幻形,有生必滅,故無常住之主宰。神識依業受報,捨生趣生,輪迴六道,故無常家。形神尚離:離即滅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此正明無我。滅則一切都無,我尚回得,豈有國耶?

「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

下明聞法悟解,起化他行。法師說偈已竟,當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悟知諸法性空。王自身得證空三昧,聞法悟解。遂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此還至有二意:一則、踐約就死,持不妄語戒。儒云:朝聞道,夕死可矣。釋氏云:甯有戒死,不無戒生。二則、自得法益,欲行化他。欲以般若正法,覺悟諸王,並轉班足之惡心。

「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密經』中偈句。

此勸化諸王。告言:就命時到,即死期已至,應誦般若妙法。諸王依言同誦。

「時,班足王問諸王言:『皆誦何法?』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聞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聞法已皆證三空門。

此感化班足。時班足王問誦何法,普明王即說前偈。班足王聞法即得空三昧,可謂善惡本無定,聖凡轉念間。

九百九十九王,亦聞法得定,證三空門;即三解脫門,三三昧也。諸王久植善根為因,得聞妙法為緣。因緣俱勝,故悟證亦速也。

「是時,班足王極大歡喜。告諸王言:我為外道邪師所誤,非君等過。汝可還本國,各各請法師,講『般若波羅密』名味句。

極大歡喜:是法喜充滿。空定既證,慧眼頓開,知為邪師所誤,枉屈諸王。故深自悔責,各放還國。以自得般若法益,故勸諸王,各請法師,講解「般若波羅密」名味句。名即名言,句即文句,味即義味,俱屬文字般若。欲冀一切眾生,因文字而悟實相,故廣令流布也。

「時,班足王以國付弟,出家為道,證無生法忍。如『十王經』中說:『五千國王,常誦是經,現世生報。』

班足王既得空定,視天下國家,有如敝屣。故即以國付弟,出家為道,頓證無生法忍。不見有少法生滅,名無生法忍。如「十王經」中說,五千國王,常誦是經,由經功法力,現世生中,即得果報利益。

「大王!十六大國王!修護國之法,應亦如是,汝當受持。天上人中,六道眾生,皆應受持,七佛名味句。未來世中,有無量小國王,欲護國土,亦復爾者,應請法師,說『般若波羅密』。」

此勸持般若,先勸十六大國王,次勸天下人中,後勸未來小國王,欲修護國之法,應依七佛行法,請法師說「般若波羅密」。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般若波羅密」時,眾中五百億人,得入初地。復有六欲諸天子八十萬人得住空地。復有十八梵,得無生忍,得無生法樂忍。復有先已學菩薩者,證一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復有八部阿須輪王,得一三昧門,得二三昧門。得轉鬼身,天上正受。在此會者,皆得自性信,乃至無量空信。

此大眾得益。初、人道五百億人,得初地。二、六天八十萬人,得性空地,在四地以上。三、十八梵,得無生忍,及無生法樂忍,在七地以上。四、復有已學菩薩,證初地,乃至十地。五、八部阿須輪王:即八種阿修羅,解見序品。得一三昧門,得二三昧門者:即三三昧,或得一或得二也。六、鬼趣,聞法獲轉鬼身得天上正受,即有漏禪定。七、在此會者,皆得自性信:即四不壞信,信自性三寶,及戒,在十信位。乃至無量空信者,習種性以上,名空信。

吾今略說,天等功德,不可具盡。

此總結。略說如此,廣說無盡。

散華品第六

正宗文有六品。前觀空品、菩薩教化品、二諦品,此三品明內護。而護國品,明外護。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已蒙如來廣說,聞法得益,故此散華供養,以表敬佛之誠,因以名品。從序品起,次第在第六。此品文有四段:一散華供養,二發願印讚,三現通成益,四普勸修持。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說十萬億偈「般若波羅密」,歡喜無量。即散百萬億行華,於虛空中,變為一座。十方諸佛共坐一座,說「般若波羅密」。無量大眾共坐一座,持金羅華,散釋迦牟尼佛上,成萬輪華蓋,蓋大眾上。

此散華供養。華表因行,供佛表以因趣果。爾時,即佛說內護外護已竟之時。諸王聞法得忍,歡喜無量,即散百萬億行華也。地前三十心,因行之華。於虛空中,變為一座,表法空座。十方諸佛,共坐一座:諸佛皆以法空為座,說般若空法,利益眾生。

無量大眾,共座一座者:同證法空之理。持金羅華,散釋迦牟尼佛上:華名金羅,是寶華。表因果同時,堅固不壞。成萬輪華蓋,蓋大眾上:表眾行成就,一乘果德,蔭被大眾。

復散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華,於虛空中變成白雲臺。臺中光明王佛,共無量大眾,說「般若波羅密」。臺中大眾,持雷吼華,散釋迦牟尼佛,及諸大眾。

復散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華,表初地,具足八萬四千波羅密門。於虛空中,變成白雲臺,表般若性空中,無量為一。變成一種白雲臺:白有清淨之義,依清淨無染之心,以為萬行根本。

臺中光明王佛,共無量大眾:共者與也,與眾講說般若妙法。大眾持雷吼華,散釋迦牟尼佛,及諸大眾,表生佛一如,普同供養。

復散妙覺華,於虛空中,變作金剛城。城中師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薩,論第一義諦。

妙覺華,表佛智慧華,於性空中,踞涅槃城,作大師子吼。共諸佛諸大菩薩,共論第一義諦。

時,城中菩薩,持光明華,散釋迦牟尼佛上,成一華臺。臺中十方佛,及諸天人,散天華於釋迦牟尼佛上,虛空中成紫雲蓋,覆三千大千世界。蓋中天人,散恆河沙華,如雲而下。

菩薩持華供佛,表因華上契果覺。華成臺臺現佛,十方佛與諸天人散華結蓋,蓋三千大千世界者,乃一佛化土。三次言千,方是大千世界,非是三千個大千界也。一個小世界,有一須彌山,在大海之中,東西南北,有四大部洲,上有日月宮。六欲天,與初禪天,合一千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上有二禪天,此一次言千。合一千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上有三禪天,此二次言千。合一千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上有四禪天,此三次言千。故曰三千大千世界。

蓋中天人,再散恒河沙數之華,如雲而下。問:前後多番散華,何故於中,有佛說法,有不說法?答:諸佛方便,約緣不同,未可定準。

時,諸國王,散華供養已。願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常說般若波羅密。願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般若波羅密」。

此有二段文,發願印讚。初願三世諸佛,常說般若,無有間斷。二願受持四眾,常得如意,離諸苦惱。常行般若者:即依文字般若,常起觀照般若,常照實相般若。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如王所說,般若波羅密,應說應受;是諸佛母,諸菩薩母,神通生處。」

重言如是者:印證二願,稱可佛意。如王所說,「般若波羅密」是諸佛應當常說,眾生應當受持。

是諸佛母三句:讚歎般若應說應受之所以。般若能出生諸佛菩薩。諸佛無不依此而成佛道,菩薩無不依此而證聖果。故是諸佛母,諸菩薩母。此應前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之文。

神通生處者:諸佛所有不共功德,菩薩所有無作功德,種種神通妙用,無不從般若生。

時,佛為王現五不思議神變。一華入無量無華,無量華入一華。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無量佛土,入一佛土。無量佛土,入一毛孔土;一毛孔土,入無量毛孔土。無量須彌,無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無量眾生身,入一佛身,入六道身,入地水火風身。佛身,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

此二段文,現通成益。佛為諸王現五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力,令悟事事無礙法界。前文所顯,以般若智,照實相理,一切法皆如,乃理事無礙法界。今顯事相法門,事與事亦復無礙。一多互攝,依正不隔,小大相容,生佛交徹,非擬議思量之所能及。

世間依正有相之法,皆事也。一華入無量華,一佛土入無量佛土,此以一入多,無量華入一華,無量佛土入一佛土,此以多入一。二皆依報入依報,以顯一多互攝也。

佛土,是依報最大者;毛孔,是正報最小者。以無量佛土,入一毛孔土;一毛孔土,入無量佛土,此依正相入,以顯依正不隔也。

無量須彌大海,皆依報之大者,入芥子中者,此亦依報入依報。以大入小,以顯小大相容也。

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此亦以一入多。無量眾生身,入一佛身,此亦以多入一。二皆正報入正報,以顯生佛交徹也。

入六道身者:入有情身;入地水火風者:入無情身。佛身:無量功德之所成就,不可思議;眾生身:本具恒沙性德,故亦不可思議。正報不可思議,依正本來同一體,故世界亦不可思議。

佛現神足時,十方諸天人,得佛華三昧。十恆河沙菩薩,現身成佛。三恆河沙八部王成菩薩道。十千女人現身得神通三昧。

此會眾成益。神足即神變,諸天得佛華三昧,是華嚴三昧,第十地菩薩得之。十恒河沙菩薩,得成佛道者:因圓果滿也。三恒河沙八部神王,成菩薩道者,轉凡入聖也。十千女人,現身得神通三昧者,得五神通也。

「善男子!是『般若波羅密』有三世利益,過去已說,現在今說,未來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此普勸修持,以般若能利三世,三世諸佛同說故。諦聽諦聽下三句:是佛苦口婆心,勸依三慧,勸修般若。

受持品第七

此品明十三法師受持般若,又令他人受持,故名受持品。「大論」云:信力故,聞而奉行為受。念力故,久久不失為持。十三法師,從習忍十住起,至第十三灌頂菩薩止。此品明弘經德行之與相貌,勸未來眾生,要奉為楷模。

爾時,月光王心念口言,見釋迦牟尼佛,現無量神力。亦見千華臺上寶滿佛,是一切佛化身主。復見千華葉世界上佛,其中諸佛,各各說「般若波羅密」。

爾時:即如來現通已竟之時。月光王心念口言,心念者:從前品睹神變相,心生疑念。口言者:乃本品發言諮詢修學方法。

見釋迦牟尼佛現無量神力:當指法身佛。何以知之?「普賢觀」云:釋迦牟尼佛,名毗盧遮那。「大經」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

亦見千華臺上,寶滿佛者,當指報身佛。智慧圓滿,光明遍照,如寶有光,故稱寶滿。是一切化身主者:千華臺上,一華百億國,舍那為主故。

復見千葉世界上佛者:當指化身佛。即一華百億國中佛,其中諸佛,各各說「般若波羅密」。睹此瑞相,心生疑念:此三處佛,為一耶?為異耶?

白佛言:「如是無量『般若波羅密』,不可說,不可解,不可以識識。云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了覺解,如法為一切眾生開空法道?

月光王白佛言:如是無量「般若波羅密」;如是:指前所說般若之法。無量者:讚歎甚深無量也。般若離相為宗,離言說相,故不可說;離心緣相,故不可以智解,不可以識識。上識字識心,下識字分別。此三句,簡言之,即不可思議。

云何下呈問意。諸善男子,於此經中,離言絕思,云何能得明了其旨趣,覺解其義味,依法而為眾生開示真空法性之道?又依般若大法,而為眾生演說,令得開悟真空實相之法,趣入佛道?

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而供養之。應持百萬億天華天香,而以奉上。

此下佛答月光所問。大牟尼:即釋迦牟尼,言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為大法王者:此勸修觀門,略歎其德。十三觀門:即三賢與十聖所修五忍觀門。前四忍,各三品,四三十二,第十地寂滅下忍觀,合為十三觀門。若再經寂滅上忍觀,即一轉妙覺常湛然,而為大法王。

從習忍至金剛頂,習忍:即十住位;金剛頂:即灌頂位。舉首尾二名,中略十一忍,是十三忍。皆為法師:即依止般若受持力,建立正法,而為人師也。

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而供養之:此乃勸供。以法師能弘正法,不斷佛種,能生未來諸佛,故應如佛供養,而供養之。應持百萬億天華天香,而以奉上。

「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若在家婆蹉、優婆蹉,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信。

此下廣答十三忍。其法師者:指十三法師。是習種性菩薩,從下向上第一位,內凡位,伏忍下品,十住菩薩。何謂習種性?習者熏習,於三寶真淨法中,起十種信心,熏習成種,以為趣向佛道之性。

若在家婆蹉、優婆蹉者:即優婆塞、優婆夷,梵音清濁不同耳。併出家比丘、比丘尼,乃佛門四眾弟子。修行十信:即十種信心。解見在前。

「自觀己身,地水火風空識,分分不淨。復觀十四根,所謂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根,有無量罪過故。

十住菩薩,修行十信,起觀照般若,修不淨觀。先觀自身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次觀十四根,即二十二根中,除三無漏根,不生過患,信等五根,不斷善根,不須觀之,但觀五情根,五受根,男女二根,意根,命根,此十四根,是生死根本,能生無量罪過故。

「即發無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行八萬四千波羅密道。

即發無上菩提心者:梵語菩提,此翻為道。菩提有三:一、真性菩提,此以理為道也。二、實智菩提,此以智慧為道也。三、方便菩提,此透機施教為道也。三菩提是佛所證,此即發無上菩提心,乃發成佛之心。

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者:常修不淨觀,非獨觀外身不淨,而觀內心緣三界一切之念,念念貪著塵勞,起煩惱,污真性,故皆不淨。觀力成就,故得不淨忍觀門。又念念起見濁,煩惱濁,渾濁自性故。住在佛家者:以能常修諸觀,為佛弟子,名住佛家。修六和敬者:所謂下二句,即解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受,見和同解,學和同修。即同學修行八萬四千波羅密道為第六,他經以利和同均為第六也。

「善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

此明伏忍下品。習忍十心前,修行十善,外凡菩薩,猶有進退。譬如輕毛一般,隨風所吹,東西不定,此舉喻。是諸菩薩,亦復如是二句,法合。

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者:即經一萬劫,修行十信道,能發趣向三菩提心,三菩提,譯為正覺,即發成佛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下中上三品,伏忍法。而不可即名決定聚人,是不定聚人。

「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輕。佛法經書,作反逆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

上云不定人,以修信未滿。此云是定人者:乃信心滿足,善根成熟,是決定聚人。破我空,入初住,得位不退。生空:即我空也,亦名人空。聖人性故者:對前內凡,已超凡入聖,得聖人之性。對後十地,伏忍三品,猶稱三賢。

必不起下,明難過。五逆,解見在前。六重者:殺盜淫妄四重,再加第五沽酒,第六說四眾過。

二十八輕者:出「善生優婆塞經」——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耽樂飲酒。三、不能瞻身病苦。四、有乞食不能隨多少與,而令空去。五、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等不起禮拜問訊。六、若見四果犯戒,生憍慢心。七、月月不能持六齋,受八支戒,即八關齋戒,殺盜淫妄酒五戒,加第六坐高廣大床,第七著花鬘纓絡,及香油塗身,第八自歌舞唱伎,及故往觀聽,持此八戒,能關閉諸惡趣門故。八、四十里有講法處,不往聽。九、受招提僧臥具床座。十、疑水有蟲故飲。十一、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十二、無伴宿尼寺。十三、為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十四、殘食施四部眾。十五、畜養貓狸。十六、畜養象馬牛驢,一切禽獸,不作淨施。十七、不儲僧伽梨衣,缽盂、錫杖。十八、為身田作。十九、不得自為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不得前卻,捨賤取貴。二十、若在非處非時行欲。二十一、商賈販賣,不輸官稅,盜棄而去。二十二、若犯國制。二十三、得新果菜,不先奉三寶,先自受用。二十四、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便自作。二十五、若在沙彌、比丘前行。二十六、僧中行食不得選擇取美,過分而取。二十七、不得養蠶。二十八、行路時,遇見病不瞻視,方便付囑,而捨去。

佛法經書,言非佛說者:對佛法結集經書,本是佛說,而言非佛說者;對餘經實非佛說,反言佛說。無有是處一句,對上必不起三字,相照應。既然必不起,若再作二十八輕罪,無有是處。

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者:能於一阿僧祇劫中,修行伏道下忍行。始得證入僧伽陀位。梵語僧伽陀,此云習種性,十住位也。即以十信心,熏習成種,能為趣向佛道之性。

「復次,性種性,行十慧觀,滅十顛倒,及我人知見,分分假偽。但有名,但有受,想有法,不可得,無定相,無自他相故。修護空觀,亦常行百萬波羅密,念念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十正道法,住波羅陀位。

此明伏忍中品。性種性者:上性字,即前習種性;下種性二字,乃因性。以前性為因性,修行十慧觀,即教化品中十止心。四念處、三善根、三世忍、全憑智慧觀照,故名十慧觀。滅十顛倒者:滅即止也。四念處:滅常樂我淨四倒;三善根,滅貪瞋癡三倒;三世忍,滅無因、無果、無因果三倒。合為十顛倒。

及我人知見,分分假偽者,不獨能滅十倒,併及我人知見,分分悉皆虛假偽妄。但有名五句,釋假偽之義。以是三假皆不可得,無有定相,無自他相故。無自相者:觀無我相;無他相者:觀無人相。

修護空觀者:即三空觀。未得名修,已得名護。亦常行百萬波羅密,念念不去心者:即念念常修般若,而無一念捨離般若之心。

以二阿僧祇劫,行十正道法者:從初心至此,經二阿僧祇劫,常行正道。住波羅陀位,譯為性種性義,又翻守護,所修十行堅守不失也。

「復次,道種性,住堅忍中。觀一切法,無生、無住、無滅。所謂五受、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如實性,不可得故。

此明伏忍上品。道種性:道即地上平等之中道,種性是因性,能為中道因性故。住堅忍中者:即教化品中十堅心觀,一切法本無生住滅三相可得。所謂下解釋觀境。觀五受陰無相,得五分法身,一戒忍,二知見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脫忍。觀三界因果無相,得三解脫門,空忍、無願忍、無相忍;觀二諦,無自相、無他相。如真實法性,不可得故,得無常忍、無生忍。

「而常入第十,第一義諦,心心寂滅,而受生三界。

而常入第十者:先觀五陰,次三界,後二諦,由前向後,次第而入,為常入。第一義諦者,顯明究竟之義。又勝義中真勝義。世諦是不了義,真諦是勝義。此中道第一義諦,乃勝義中真勝義。心心寂滅,即念念無生。前所觀諸境無生,此能緣之心,亦寂也。

而受生三界者:地前三賢菩薩,留惑潤生。以無始願力為因,大悲為緣,發心入廛垂手,和光同塵,種種方便,教化眾生,乃至三途無所不入。如釋迦過去為鹿王等。地藏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等。

「何以故?業習果報,未壞盡,故順道生。

何以故?徵云:心已寂滅,何故受生?釋云:未登初地,未破無明,所熏見愛,業習果報,未曾壞盡,壞即斷也,故得受生。此乃乘願而來,恒順菩薩大悲救世之道而生。

「復以三阿僧祇劫,修八萬億波羅密,當得平等聖人地。故住阿毗跋致正位。

復經三阿僧祗劫,修八萬億諸度。在十回向位,回佛心,而向佛果,將入初地,故云當得平等聖人地。平等乃二諦圓融,中道平等。十地得聖種性,為聖人也。

故住阿毗跋致正位,譯為不退地。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初地得念不退,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故稱正位。

「復次,善覺摩訶薩,住平等忍,修行四攝,念念不去心。

此明信忍下品。初地菩薩,善覺法身中道之理,故曰摩訶薩。住平等忍者,標實相智也。以初地雙觀空有,不著二邊,故曰住平等忍。修行四攝二句,標方便智也。常行四攝,念念不離心,廣修布施度。

「入無相捨,滅三界貪煩惱。於第一義諦而不二,為法性無為。

此下先釋實相智,後釋方便智。入無相捨者:入無相觀,實相智現,了知一一無相。能捨一切,不生執著。以布施度慳貪,故能滅三界貪煩惱。

於第一義而不二,為法性無為者:此下明三無為。此虛空無為,雙觀有無,不偏真俗,全歸中道第一義空,故不二。法性無為即虛空無為也,以清淨法性,猶若虛空故。

「緣理而滅一切相故,為智緣滅。無相無為。

此擇滅無為。緣理而滅一切相故者:緣中道理,而滅一切虛妄之相故。能緣是正智,以正智緣境,滅諸妄相,為智緣滅。妄相既滅。煩惱亦滅,故得無相無為。

「住初忍時,未來無量生死,不由智緣而滅故,非智緣滅。無相無為。

此非擇滅無為。住初地信忍下品時,已破無明,於未來無量生死,不由正智緣境,滅諸煩惱故,為非智緣滅。無相無為。

「無自他相,無無無相故。

此明離相之離亦離。無自他相者:自他本屬對待之法,今靈心絕待,故無自他二相。自他之相雖無,若有無相在,如宗門所云:有心用到無心處,無心猶隔一重關。故無無相,以一無字是雙遣,以此無字,遣卻二無無無自相,無無他相也。即以空空空之意。

「無量方便皆現前。觀實相方便者,於第一義諦,不沈,不出,不轉,不顛倒。

此釋方便智,有無量差別,皆現在前。此中略舉六種:一釋實相方便智。觀實相方便者:觀方便,不離實相也。於第一義諦,即釋實相為中道第一義諦。不沈者:不同二乘之沈空。不出者:不同凡夫之出有。不轉者:不為空有所轉動。不顛倒者:不起顛倒執著心。此即釋非離實智外,別有方便:故曰實智方便。

「遍學方便者,非證非不證,而一切學。

此釋遍學方便智。非證非不證者:即無證而證也。初地稱性起修,修即無修。稱性而證,證亦無證。即所謂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一切學:即大小遍學也。

「回向方便者,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薩婆若故。

此釋回向方便者。非住果者:不住人天福報,聲聞緣覺果。非不住果者:非不住初地果。中中流入,而向薩婆若海。

「自在方便者,於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動。

此釋自在方便智。於非道而行佛道者:即行於非道成就佛道。常在塵勞隊裏廣作佛事,饒益眾生。四魔者:一、欲魔:愛欲未斷故,又名煩惱魔。二、身魔:受五陰身故,愛欲為因,愛命為果,又名五陰魔,即五陰身也。三、死魔:無常生滅故。四、天魔:惱亂進修故。初地菩薩,四魔所不動者:得無生忍,斷無明惑,不為煩惱魔所動。得法性身,更不受身(不受業報身)不為五陰魔所動,得道法力,承上無身則無死,不為死魔所動。得離內魔(即前三魔),自不為天魔所動,故能自在無礙。

「一乘方便者,於不二相,通達眾生一切行故。

此釋一乘方便智。一乘:即最上一乘。不二相者:惟是平等一相,真俗不二。依此不二法門,通達眾生一切之行。

「變化方便者,以願力自在,生一切淨佛國土。

此釋變化方便智。變化即身業現通,種種變化,因乘願力,自在變現。生一切清淨佛土,教化一切眾生。

此即菩薩三種意生身: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以三昧力,得自在樂,普入諸剎,隨意無礙。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覺了諸法,自性如幻,本無實性,故能普入。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隨諸眾生種類顯現,如鏡現像,而無作為。

「如是。善男子!是初覺智,於有無相而不二,是實智照。

如是指法之詞,指上文所說之法。是初覺智者:理觀也。理惟是一,故於有無相而不二:有相是俗,無相是真,真俗平等不二,此是實智照理也。

「巧用,不證,不沉,不出,不到,是方便觀。

巧用者:權巧方便,大用繁興,事觀也。不證者:不著證相。不沉者:不沉涅槃。不出者:不出生死。不到者:疑是不倒,因前文有不沉、不出、不轉、不顛倒句。此是方便智照事也。

「譬如水之與波,不一不異。乃至一切行波羅密、禪定、陀羅尼,不一不二故,而一一行成就。

此喻二智不二,譬水之與波。不可言一,動與不動異故。不可言二,彼此溼性同故。以水譬實相智,以波譬方便智。

乃至一切行波羅密者:即所修兩利之行,是事行,屬方便智。禪定、陀羅尼者: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是理觀,屬實相智。不一不二故者:此以法合喻,亦不可言一,以事行有相,理性無相故。亦不可言二,以事行之體,即理性之體故。

而一一行成就者:又明一一行,悉皆體同。如波與水,成就不一不二之義。不同他說,實相智外,別有方便智也。所云實:即方便之實;方便:即實中方便,有何一異之可言哉。

「以四阿僧祇劫,行行故,入此功德藏門。無三界業習生故,畢故不造新。以願力故,變化生一切淨土。

此明進行入位。以經過前三忍,故云四阿僧祇劫。以久行是行故,入此功德藏門,此即方便智之行。無三界業習生故,畢故不造新者:無三界宿業陳習,業習既無,但了畢故業所感之報,不造新業之因,更不受三界果報身也。

以願力故,變化生一切淨土者:此釋疑。或問:既不受三界果報,何以菩薩常不離世間?答云:以乘願力,來度眾生故,非業繫受生,乃變化生一切諸佛淨土。

「常修捨觀故,登鳩摩羅伽位。以四大寶藏,常授與人。

常修捨觀者:乃常修施度,捨離慳貪煩惱,而得施度圓滿。登鳩摩羅伽位者:此名童子地,以生在佛家,為佛真子,亦名離欲地。

以四大寶藏,常授與人者:以經律論三藏,及雜藏,常授與人,令其修習。又以人天善根藏、聲聞藏、緣覺藏、大乘菩薩藏,常化眾生。或有以四攝,為四大寶藏。

「復次,德慧菩薩,以四無量心,滅三有瞋等煩惱,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故。

此明信忍中品。二地菩薩,持戒清淨,住於三德,觀慧增明,故名德慧。前云離達,離破戒垢,通達三觀,義同也。以四無量心,滅三有瞋等煩惱者:此修行除障。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除滅瞋等煩惱。三有即三界欲有、色有、無色有,因果不亡,曰有。依薩婆多宗,瞋唯欲界,上界不行瞋。此依成實宗,瞋通三界。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者:住信忍中品中,修行一切般若功德故。

「以五阿僧祇劫,行大慈觀,心心常現在前。入無相闍陀波羅位,化一切眾生。

此明進行入位。前經四阿僧祇劫,此以五阿僧祇劫常行大慈觀。以慈治瞋,故得滅瞋煩惱。心心常現在前者:即慈心,心心相續無間,故曰常現。

入無相闍陀波羅位者:此譯度黑暗,能度破戒之黑暗故。亦名無畏地,修持尸羅圓滿,得無所畏。以戒法教化一切眾生。

「復次,明慧道人,常以無相忍中行三明觀,知三世法,無來、無去、無住處。心心寂滅,盡三界癡煩惱。得三明一切功德觀故。

此明信忍上品。三地菩薩,有大智慧光明,故名明慧道人。常以無相忍中行三明觀者:智緣無相,名無相忍。於此忍中,修行三明觀: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得三世智,知三世法,悉是無生。無來者:未來無來。無去者:過去無去。無住處者:現在無住。觀三世不可得,心心不動,歸於寂滅,能盡三界癡煩惱。因得三明一切功德觀智,故能令癡盡。

「常以六阿僧祇劫,集無量明波羅密故,入伽羅陀位,無相行,受持一切法。

此明進行入位。前經五阿僧祇劫,此常以六阿僧祇劫,集無量明波羅密故。此由修三明觀,得集無量明般若智。入伽羅陀位,此云度邊。無相行者:即無相忍中行,受持一切諸法。

「復次,爾燄聖、覺達菩薩,修行順法忍,逆五見流,集無量功德,住須陀洹恆。常以天眼、天耳、宿命、他心、身通,於念念中,滅三界一切見。

此明順忍下品。四地菩薩,爾燄聖:此云智母。覺達菩薩:即燄慧地菩薩。修行順法忍者:修行順趣無生法忍之行。

逆五見流者:四地菩薩,能滅五見煩惱習氣,對治小乘五見:一、生滅見,大乘無生故。二、四念處見,大乘離不淨等四倒故。三、善惡見,大乘入無分別故。四、眾生見,大乘不見眾生相故。五、正法見,大乘了知無有少法可得故。乃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逆彼小乘五見之流,而趣薩婆若海法流,能集無量功德。

住須陀洹位者:釋有二義——一者、就修道位中,二地、三地修有漏道,厭伏煩惱。四地修無漏道,能斷煩惱。因初修無漏,名須陀洹。二者、三地已還,修有漏道。初地行施,二地持戒,三地修界內八禪。四地以上,修無漏道。斷三界惑,逆生死流,入法性流,名須陀洹。似小乘初果,就相似立名,借小說大也。常以天眼下,以三地菩薩,在有漏位中,修得五通。四地菩薩,在無漏位中,修得五通,分得漏盡通。能於念念中,滅三界一切見煩惱也。

「亦以七阿僧祇劫,行五神通。恆河沙波羅密,常不離心。

此明進行,不結入位者,文略也。前經六阿僧祇劫,此亦以七阿僧祇劫中修行五神通,恒河沙波羅密,常不離心,念念修行般若也。

「復次,勝達菩薩,於順道忍。以四無畏,觀那由他諦,內道論,外道論,藥方、工巧、咒術故,我是一切智人。

此明順忍中品。五地菩薩,勝達者:以殊勝智慧,觀照三諦,自得通達也。前文名勝慧,他經亦名難勝,於順道忍中,修隨順中道觀忍。先標觀總名。以四無畏者:欲度一切眾生,須具四無畏觀也。

觀那由他諦下,先明一切智無畏。那由他諦者:此云千萬億諦,以世出世法,行相無量,一法不知,則被一法所縛,故當遍觀。內道論:即如來所說十二分教,顯密頓漸,自應了解。

外道論者:即四圍陀典,譯為智書。書有四分:一曰阿由,謂衛生攝養之類。二曰殊夜,謂祭祀祈禱之類。三曰婆磨,謂禮儀占卜,軍陣兵法之類。四曰阿達磨,謂技能算數,禁咒醫方之類。藥方者:即醫方。工巧者:即技能。咒術者:即禁咒。此略舉外論三項,非是只知此三項,乃博通四圍陀典故。

我是一切智人者:因通內外典籍,知己知彼,而能折服諸外道輩,故稱一切智人。

「滅三界疑等煩惱故,我相已盡。

此明漏盡無畏。疑是根本煩惱,屬心煩惱。而云三界者:以從三界生,不離三界故。等者:等餘煩惱。據「嘉祥疏」云:一者身見,即執身為我,保愛身故。二者戒取,即非因計因。如外道崇火事水,持牛戒雞戒等,非是修行正因,取以為因也。我相已盡者:無有我慢也。

「知地地有所出,故名出道。有所不出,故名障道。

此前二句,明盡苦道無畏。後二句,明說障道無畏。知地地中有二道:一出離道,二障礙道。如依真修證,則有所出,故名出離道。若著相而修,則有所不出,故名障礙道。

「逆三界疑,修集無量功德故,即入斯陀含位。

此明除障入位。逆彼三界疑煩惱,修集無量功德,即入斯陀含果。此云一往來,亦借小說大也。

「復集行八阿僧祇劫中,行諸陀羅尼門,故常行無畏觀,不去心。

此明進行。復集行者:增進修行,經八阿僧祇劫中,行總持門。故常修無畏觀,念念不離心。

「復次,常現真實,住順忍中,作中道觀。盡三界集因集業,一切煩惱故,觀非有非無,一相無相而無二。證阿那含位。

此明順忍上品。六地菩薩,常現真如實相之理,即現前地。住順忍上品,作中道觀,無相思惟悉現前,故曰現前地。

盡三界集因集業,一切煩惱故者:三界輪迴,由於煩惱之集因,與善惡之集業。一切煩惱及業,有麤細,有現行種子差別。今此地菩薩,能盡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淨麤相現行障。

非有者:諸法本空故。非無者:不壞幻相故。一相者:有無俱一實相故。無相者:實相無有相,無無相故。而無二者:即有無二者皆無,不著二邊,全歸中道故。證阿那含位,譯為不還,更不還來欲界受生故。此亦借小說大。三藏師云:六地菩薩,有四不還:一不還二乘心,二不還魔事,魔事即六塵也。三不還法愛,四不還味禪。

「復作九阿僧祇劫,集照明中道故。樂力生一切佛國土。

此明進行。復作中道觀,經九阿僧祇劫。集照明中道故者:盡集因集業,以觀智照明,無非中道。集因集業既盡,果報自然不受。樂力,樂字去聲,即願力。隨其願樂,受生一切諸佛國土,教化眾生。

「復次,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滅三界習因業果,住後身中。無量功德皆成就。

此明無生忍下品,七地菩薩,玄達即遠達,又云遠行地。經十阿僧祇劫,修無生忍,七地始得無生,有法樂適悅心神,故名無生法樂忍。

滅三界習因業果者:前六地滅因,此七地滅果。又云六地斷正使,能盡麤相現行障。七地斷習因與業果,能斷細相現行障。住後身中者:二十一生,尚餘一生,前云未度報身一生在。住後身中,功德不一,故曰無量功德皆成就。若盡此一生,即離分段生,而入變易生矣。

「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皆滿足。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常行三空門觀,百千萬三昧具足,宏化法藏。

此別明功德。無生智者:此位得無生忍智,入無生故。盡智者:破俱生我執已盡,捨藏識之名,故名盡智。五分法身者: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悉皆滿足。

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者:此結位次。第十地非法雲地,乃按十四忍中,正當第十。住此地得阿羅漢,初禪梵天王位。

羅漢有三:一、三界極名羅漢,見三界煩惱盡。二、結盡名羅漢,七地見三界惑,非有非無。三、生死極,佛地名羅漢,見一切惑,非有非無。又云分段生死盡,名阿羅漢。此亦借小說大。梵天位即初禪天王。前云遠達無生初禪王,常萬億土教眾生。

常行三空門觀者:即三解脫門觀,空、無相、無願,此無漏慧也。百千萬三昧具足者:具足無量三昧,此無漏定也。以此定慧相資,宏揚教化,佛法寶藏故曰宏化法藏。

「復次,等覺者,住無生忍中,觀心心寂滅。而無相相,無身身,無知知。而用心乘於群方之方,憺怕住於無住之住。在有常修空,處空常萬化,雙照一切法。

此明無生忍中品。八地等覺菩薩,真俗二諦,平等覺照,故名等覺,亦稱不動。非法雲地後之等覺也。住無生忍中者:此地真得無生法忍。住此忍中,雙觀空有,寂而常用,用而常寂。

心心寂滅者:即寂然不動,念念無生,此明寂義。而無相相,無身身,無知知者,此明用義。無相而相,無七地有功用相,有八地無功用相。無身而身,無知而知,亦復如是。合之則寂而常用,真空具足妙有也。

用心乘於群方之方者:從心起用,乘願利生。乘於群方之方,即無剎不現身也。憺怕住於無住之住者:雖然萬行繁興,畢竟纖毫不動,憺怕自安,住於無住之住。此乃用而常寂,妙有不礙真空也。

在有常修空者:在有,則不捨六度;修空,則不染一塵。處空常萬化者:處空,則一念寂默;萬化,則十方普應。此乃用而常寂,寂而常用,真俗互融,方能雙照一切法也。

「故知是處非是處,乃至一切智,十力觀故,而能摩訶羅伽位,化一切國土眾生。

此承上,在有不有,有不礙空;居空不空,空不礙有。故能知十智力。是處非是處,即第一是處非處智力。知眾生因緣果報,作善業得樂報,名為是處。若作惡業,望於樂報,則名非處,即所謂無有是處。

乃至一切智者:指餘九種智力。二、業智力:知眾生三世諸業。三、定智力:知一切諸禪三昧。四、根智力:知眾生諸根上下。五、欲智力:知眾生樂欲不同。六、界智力:知眾生種種界分。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八、宿命智力:知百千萬世之事。九、天眼智力:見眾生生死所趣。十、漏盡智力:知漏盡不受後有。此十力如來所得,八地菩薩,亦能分證十力觀故。由是能摩訶羅伽位,此云大得,以無所得心,是為大得。教化一切國土眾生。

「千阿僧祇劫,行十力法,心心相應,常入見佛三昧。

此明進行。經千阿僧祇劫,修行十力法。心心相應者:即念念與法相應。一切諸法,體即法界。心佛一如,自他不隔,故得常入見佛三昧。

「復次,慧光神變者,住上上無生忍。滅心心相,法眼見一切法,三眼色空見。以大願力,常生一切淨土。

此明無生忍上品,屬第九地。慧光神變者:即善慧光明煥發,具大神變。住上上無生忍者:此位在八地之上,又為無生忍上品,故曰上上。滅心心相者:九地將入寂滅忍,故得心心寂滅,無相為相,於心而得自在也。

法眼見一切法者:明法眼觀俗,能緣俗諦一切諸法。三眼色空見者:肉眼見麤色,天眼見細色,慧眼見空理,故曰色空見。地前三賢具三眼,登地方得法眼。以有大願力故,乘願利生,常生一切諸佛淨土。

「萬阿僧祇劫,集無量佛光三昧。而能現百萬恆河沙諸佛神力,住婆伽梵位,亦常入佛華三昧。

此明進行入位。經萬阿僧祇劫,集無量佛光三昧,明證入佛光定。能現百萬恒河沙諸佛神力,利益有情。

住婆伽梵位,此翻為世尊,有云多含不翻。梵語婆伽梵,具有端嚴、熾盛、自在、名稱、吉祥、尊貴六義。此位非真佛世尊,但得入補處位。亦常入佛華三昧,即首楞嚴大定。

「復次,觀佛菩薩,住寂滅忍者。從始發心,至今經百萬阿僧祇劫,修百萬阿僧祇劫功德故,證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

此明寂滅下忍。觀佛:即第十法雲地菩薩名。住寂滅忍者:與佛同住一忍,此屬寂滅下忍。從始發心:即初發菩提心。至今經百萬阿僧祇劫者:謂從習種性,至灌頂忍,顯修行時長。修百萬阿僧祇劫功德者:顯自行化他,起行眾多也。

證一切法解脫者:處因位之極,故證一切法解脫。得金剛三昧,故曰住金剛臺。

「善男子!從習忍至頂三昧,皆名為伏一切煩惱。而無相信,滅一切煩惱,生解脫智,照第一義諦,不名為見。

此校量顯勝,先簡因異果。從習忍十住起,至頂三昧,即第十地灌頂菩薩止。皆名為伏一切煩惱者:以最初一品生相無明未破,通名為伏。又云以因對果,心內帶惑,非是永無,故言伏也。

而無相信,滅一切煩惱:此指初二三地,信忍位中,修無相觀,滅貪瞋癡一切煩惱。生解脫智,亦照第一義諦,皆不名為見。以在十地因位,不見果性,故不名為見。「涅槃」云:十地菩薩,見不了了。

「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是故我從昔以來,常說惟佛所知見覺。

此彰果異因。所謂真見者:惟佛五眼圓明,無所不見,故云是薩婆若。下引古證今。是故二字,承上是惟佛真故見。我從昔以來,常說惟佛果,徹法流之源底,理無不知,事無不見,得究竟覺。

「頂三昧以下,至於習忍,所不知不見不覺

此釋因異果。從灌頂三昧以下,即十地以下。至於習忍者,至十住位。雖有知見隨分覺,而於一心本源佛性,不知不見不覺。

「唯佛頓解,不名為信。

此釋果異因。頓解者:萬行斯圓,二智具足,照窮法界之理。故為頓解,不名為信也。

「慚慚伏者,慧雖起滅,以能無生無滅。

此結因異果。慚慚伏者:從習忍而來,慚慚以觀慧伏。慧雖起滅者:明因道無常,觀慧時起時滅。以能無生無滅者:明能破生滅煩惱。

此心若滅,則累無不滅;無生無滅。入理盡金剛三昧,同真際,等法性,而未能等,無等等。

此結果異因。此心若滅者:此無明住地心若得滅者,則無始生死之累,無有不滅。至此則無生無滅。入理盡金剛三昧者:入一心本源,理無不窮,惑無不盡,證金剛定,同真如實際,等真空法性,而未能有與相等。菩薩位至此為極,故云而未能等。無等等者:即無有何等菩薩,可與相等也。但與佛相望,猶隔一等。

「譬如有人,登大高臺,下觀一切,無不斯了。

此譬說,如人登大高臺者:即譬此地。下觀一切無不斯了者:即四方洞覽,無不了然明白。

「住理盡三昧,亦復如是。

此法合。本地菩薩,住理盡三昧,觀下地菩薩,若修若證,無不了了。亦如登高臺下觀也。

「常修一切行,滿功德藏,入婆伽度位,亦復常住佛慧三昧。

此明進行入位。常修一切自他二利之行,圓滿功德之藏,入婆伽度位。此云施德地,能以大法如雲,普蔭一切。亦復常住佛慧三昧者:即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定慧均等,故名佛慧三昧。

「善男子!如是諸菩薩,皆能一切十方諸如來國土中化眾生。正說正義,受持讀誦,解達實相。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此總結。如是諸菩薩,指前十三法師。各各皆能現身十方諸佛國土,教化眾生。

正說正義者:稱中道正理,而說實相般若正義。受持讀誦,約自行;解釋通達,以利他。實相者:無相無所不相,是之謂實相。十三法師所說,如我今日無二無別,故曰等無有異。

佛告波斯匿王:「當我滅度後,法滅盡時。受持『般若波羅密』,大作佛事,一切國土安立,萬姓快樂。皆由此『般若波羅密』。

此下大章勸持。以般若功德無盡故,如來不惜苦口婆心,勸令受持。先明付囑國王,以王者有力,若能護持,則舉國無不尊奉,自可福國佑民。佛言:當我滅度之後,正法不得久住世間,必有壞滅之時。諸佛正法住世,或長或短,各隨願力不同。釋迦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法欲滅時者:乃正法有欲壞滅之時也。

法為人天眼目,法滅則眾生必苦,故當受持宏護。若能受持般若波羅密,大作佛事,則一切國土,皆能安立,下致滅亡。一切萬姓,皆得快樂,不受痛苦。皆由般若殊勝之功能,方克臻此。

問:何為佛事?答:諸佛因中果上,所修所行之事也。大作佛事:即是受持般若波羅密;受持般若波羅密:即是大作佛事。作前十三忍般若,為諸佛因中自他兩利之佛事。作第十四忍,為諸佛果上乘願利生之佛事;非應赴僧誦經拜懺之佛事也。

「是故付囑諸國王,不付囑比丘、比丘尼、清信男、清信女。何以故?無王力故,故不付囑。汝當受持讀誦,解其義理。

是故二字,承上是般若有福國佑民功德之故,與國王有極大之關係,決定不可任其壞滅,必定要護持。所以付囑國王,不付囑四眾弟子。

何以故下,出其不付囑之所以,因四眾弟子,無國王威力之故,是以不付囑。汝當受持讀誦,解其義理者:即付囑國王之旨。受持讀誦以自行,解其義理以化他。若不解義理,非僅無由化他,即自行亦不澈底。

「大王!吾今所化,百億須彌,百億日月。一一須彌,有四天下。其南閻浮提,有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千小國。

此明如來化土。所化百億須彌四句,指大千世界,為一化土,總計有百億小世界。一小世界,有一大海。海中有須彌山,上下大,中腰小,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忉利天。山腰四萬二千由旬之處,有四天王天,日月宮環繞其處。海中須彌四面,有東西南北四大部洲,為一四天下。南洲為閻浮提,是樹名,洲中多此樹,故以為名。譯為勝金洲,此樹汁水入地,沙石成金,勝於餘金,其洲有無量小洲,大國十六,中國五百,小國十千,此據一南洲而言也。

「其國土中,有七可畏難。一切國王,為是難故,講讀『般若波羅密』,七難即滅,七福即生。萬姓安樂,帝王歡喜。

此明法力滅難。其國土中,即百億閻浮提。諸國土中,有七種可畏難。一切國王,為(去聲)欲滅除是難之故,應當講讀「般若波羅密」。講則化他,讀乃自行。果能如是,則七難即可滅除,七福即能生起。萬姓難滅福生,自得安樂,帝王自可歡喜。功由受持般若,故得轉畏為喜。

「云何七難?日月失度,時節反逆。或赤日出,黑日出。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蝕無光,或日輪一重二三四五重輪現。當變怪時,讀說此經。為一難也。

首句徵問何為七難,下則列舉。一、日月時節難:日月循行,均有常度,失度者:不依常道也。時節反逆:時節循環,亦有定準,如夏暖冬寒等。反逆者:反變悖逆,不順定例也。

或赤黑日出,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蝕無光,或日輪一二三四五重現。當災變怪異之時,無非眾生同業所感。此等變怪,皆是饑饉、疾疫、刀兵、災難之相,亟宜讀說此經,可以滅除。

「二十八宿失度,金星、彗星、輪星、鬼星、火星、水星、風星、刀星、南斗、北斗、五鎮大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如是等星,各各變現,亦讀說此經。為二難也。

二、星宿失度難:二十八宿,解在前。四七二十八,不依常道而行,謂之失度。金星:即太白星,外國名天師星。依常道行則國豐,若失度則國儉。彗星者:星芒遍指,俗呼掃帚星,外國名閻羅王星。此星出處,必有災難。

輪星:有暉如輪,若日月五星,破輪星中央而行,則國土分散。右行則國安,左行亦不吉。鬼星者:九月十五日,沒在東北。若行駛失時,則鬼神來破國,而施病於人。火星者:熒惑星也,此主賊。此星若高在午處則賊起,若下在子處則賊伏。

水星者:即是濕星,亦是太白星,主水。在申為高,在寅為下。一歲行一週,從酉戌亥子四處行,無水。從卯巳未申四處行,多水。從丑寅辰午四處行,平水,即不多不少。

風星者:即是昴星,主風。在寅為高,在申為下。若高,多風無雨。若下,多雨少風。隨日行,有三種分別:二、三、八、九月,同日行。十、十一、十二、正月,在日前行。四、五、六、七月,在日後行。此為常度,異此則失度也。

刀星者:即是滿星,在卯處最高,在酉處最下。每處行經二年半。若高,多刀兵,眾生饑餓疾病。若下,少刀兵。

南北斗,是曜非宿。五鎮大星,即金木水火土五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即應人間王臣。若善星來此諸星處,則大安隱豐樂。惡星來入,則大苦惱。

如是等星,各各變現者:總言諸星不依常道,故為變現。此等災象,皆由王臣治民非道,縱逸無度,災患將生,上應天象。亦應講讀此經,祈禱禳災,方可挽回劫運。

「大火燒國,萬姓燒盡;或鬼火、龍火、天火、山神火、人火、樹木火、賊火,如是變怪,亦讀說此經。為三難也。

三、大火燒國難。前二句總言,下別列七種火災:一鬼火:鬼瞋眾生為惡,則放陰火,令人熱病。二龍火:龍雨毒火,令人癰腫。三天火:即雷火所燒,以雷屬天故。四山神火、五人火、六樹火,可知。七賊火:即賊人縱火圖劫,故以賊名。此七火難,亦應讀說此經,方可消滅。

「大火漂沒百姓。時節反逆。冬雨夏雪,冬時雷電霹靂,六月兩冰霜雹。雨赤水、黑水、青水,雨土山、石山,雨沙礫石。江河逆流,浮山流石。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四難也。

四、諸水為患難。其中冬雨以外,所有雨字皆去聲,作落字解。雨雪、雷電、霹靂、冰霜雹等,不適其時,謂之反逆。雨赤水,多刀兵。雨黑水,多疾病。雨青水,多飢餓。雨土山、石山、沙礫石,為仙人羅剎瞋故。江河逆流,海水溢滿,主有賊起。

「大風吹殺萬姓,國土山河樹木,一時滅沒。非時大風——黑風、赤風、青風、天風、地風、火風。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五難也。

五、各種風災難。世界風力最大,小則撼屋拔木,大則傾湫倒嶽,故云吹殺萬姓,國土山河樹木,一時滅沒。非時大風,即颶風。黑風者:吹海邊黑沙、遮蔽天地,覿面不見。赤風者:即赤沙。青風者:即青沙。天風地風可知。火風:即熱風也。如是災變起時,亦應讀說此經,祈消災厄。

「天地國土亢陽,炎火洞然。百草亢旱,五穀不登,土地赫然,萬姓滅盡。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六難也。

六、亢陽為災難。亢陽者:旱曰亢陽。日光熾盛,故曰炎火洞然。百草下皆旱災之現象。如是災變起時,亦應讀說此經,禱賜甘霖。

「四方賊來侵國,內外賊起。火賊、水賊、風賊、鬼賊。百姓荒亂,刀兵劫起。如是怪時,亦讀說此經。為七難也。

七、賊來侵國難。賊者如文可知。亦應讀說此經,可以轉危為安。以上七難,皆由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諸惡,有是難起。倘能讀說此經,自行化他,悉依般若正法,縱或災象不祥已現,亦不難消弭矣。此經猶如阿伽陀藥,能療眾病,誠救世之寶也。

「大王!是『般若波羅密』,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一切國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護國珠,亦名天地鏡,亦名龍寶神王。」

此讚歎般若,能為十界所依,能滅七種災難。諸佛因地法行,皆依圓照清淨覺相。能照即般若,故般若為諸佛之本。菩薩所修諸度,以般若為先導,故般若亦為菩薩之本。

一眾生心識之神本者:一切,包括二乘六道。以一切眾生,皆有心識。集起名心,了別名識。而實相般若,又為心識所依之本。神字,靈妙不測之謂也。

一切國王之父母者:般若能護王身,故如父母能護於子。亦名神符者:有神妙威德之符印也。世有此符,可以遁妖辟怪。般若能袪諸惡,能持眾善,故以名焉。

亦名辟鬼珠:此珠能辟邪妖鬼魅,而使遠遁潛逃,禍亂不作。般若能辟邪導正亦如之。亦名如意珠者:有云此珠,為金翅鳥王精氣所成,具足眾寶。誠心拜求,悉如人意,雨降諸寶,故以如意珠名。

亦名護國珠:國有此珠,不被侵害。般若能護國土,亦復如是。上文所云:如城塹墻壁,刀劍鉾楯等。

亦名天地鏡者:般若之智,能照一切,如以天地為鏡,無所不照故。亦名龍寶神王者:以般若之智,能生一切諸善之法,猶如龍王髻中寶珠,能雨諸寶,故稱龍寶神王。

佛告大王:「應作九色幡,長九丈;九色華,高二丈;千枝燈,高五丈;九玉箱;九玉巾。亦作七寶案,以經置上。若王行時,常於其前,足一百步。是經常放千光明,令千里內,七難不起,罪過不生。

此勸修供養,幡華燈,皆供具。玉箱、玉巾、寶案,亦供器。幡有高顯義,作九色幡,長九丈者:表九有眾生,建般若勝幡,超出九苦。九色花,高二丈者:表九有眾生,修般若因行之華,而明二諦。千枝燈,高五丈者:表十善功德,以般若展轉相資,成千智慧。高五丈,表照明五道也。

九玉箱,九玉巾,表九有眾生,以清淨為法器。七寶案,以經置上,表七方便人,以文字觀照二般若,而契平等實相之般若。

若王行時,以經前行,表重法之義。又以般若為先導。放千光明,表般若智光,有殊勝脫難滅罪之功能。

「若王住時,作七寶帳,帳中七寶高座,以經卷置上。日日供養,散花燒香,如事父母,如事帝釋。

此明住時供養,寶帳寶座,以經置上,亦尊重意。日日以花香供養,如事父母,如事天帝,以明孝敬之誠,未敢或忽也。                                                            j

「大王!我今五眼明見,三世一切國王,皆由過去侍五百佛,得為帝王主。是故一切聖人羅漢,而為來生彼國,作大利益。若王福盡時,一切聖人,皆為捨去。若一切聖人捨去時,七難必起。

佛具五眼,故能明見三世十方,一切國王,往昔因緣,皆由過去侍佛之多,深種善根,故得為王。故感往昔同行,一切聖人羅漢,來生彼國。同心同德,上下相輔,教化眾生,作大利益。若王福盡時者:有漏之福,必有終盡。若不依行正法,安望福祚延長。其福若盡,諸聖捨去,則國是日非,災害隨至,七難必起。

「大王!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護持三寶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相輪,往護彼國。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輪燈,往護彼國。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持金剛杵,往護彼國。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往護彼國。五、無量力吼菩薩,手持五千劍輪,往護彼國。五大士,五千大神王,於汝國中,大作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此明未來國王,若能依教護持三寶,故得感佛,遣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如是,則護教即所以護國,次出五大菩薩名號,併五千大神,主伴同臨,非小因緣。能於國中,大作利益,則彼神力,冥加顯被,有以相之,其災難自然消殞。囑以當報護國之恩,設立形像而供養之。

「大王!吾今三寶,付囑汝等一付諸王。憍薩羅國、毗舍離國、舍衛國、摩竭提國、波羅奈國、迦夷羅衛國、鳩尸那國、鳩睒彌國、鳩留國、罽賓國、伽羅乾國、乾陀衛國、沙陀國、僧伽陀國、健拏掘闍國、波提國,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受持『般若波羅密』。

此勸持般若。般若具足三寶:經典所在,即如來舍利之身,是佛寶。般若為摩訶衍法,是法寶。經中十三法師,皆修般若,是大乘僧寶。付囑諸王,受持此經,即護持三寶。

憍薩羅國,又云拘薩羅國,譯曰工巧,或譯無鬥戰:在南印度。對北憍薩羅國,此謂南憍薩羅國,或稱大憍薩羅國。龍樹菩薩多住此國,為娑多婆訶王所皈敬,於山中營造五層大伽藍。又「玄應音義」二十二,引「西域記」,作中印度古國名,對南憍薩羅國而謂北憍薩羅國,十六大國之一,首府即舍衛國,佛久住之。據上二者,南北不同,未知孰是。

毗舍離國,又作毗耶離國,譯曰廣嚴。在恒河南中印度境。維摩大士住此國。佛滅一百年,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處。

舍衛國,波斯匿王都城之名。其國本名憍薩羅國,因有南北二國同名,故多以舍衛都名稱國號。新作室羅伐悉底,譯曰聞物,以此城多出名聞之人,多產珍貴之物。佛之祇園精舍,在此國中。

摩竭提國,即摩竭陀國,此云善勝國,或云無惱害國。此國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置寒林耳。在中印度。五印度中,此國最大。王舍城,即在此國。

波羅奈國,又名波羅奈斯國,譚曰江繞城,因在恒河流域故也。乃中印度境。鹿野苑在此國,即古帝王養鹿之處,亦名鹿苑。

迦夷羅衛國,又名迦維羅衛國,又名迦維羅閱國,譯曰妙德。是淨飯王兄弟四人所居之處,即如來降生之國,淨飯王所治之境。

罽賓國,即迦濕彌羅國,舊曰「罽賓」,訛也。北印度境,周七千餘里,四境負山,山極峻峭,雖有門徑,而復隘狹,自古鄰敵,無能攻伐。都城西臨大河,南北十二里,東西四五里。宜稼穡,多花果,出龍種馬,及鬱金香,火珠藥草等。氣宇寒勁,多雪少風,服毛褐,衣白氈。

乾陀衛國,「西城記」二日;乾陀邏國,舊日乾陀衛訛也。北印度境,此云持地國。謂昔此國多有道果聖賢,住持其地,不為他國侵害也。此國多生香氣之花,又名香遍國。

此十六國名,八有翻譯。其餘鳩尸那國、鳩睒(音閃)彌國、鳩留國、伽羅乾國、沙陀國、僧伽陀國、健拏掘闍國、波提國,此八國無翻譯。

時,諸大眾,阿須輪王,聞佛說未來世七可畏,身毛為豎,呼聲大叫而言:「願不生彼國。」

此聞經發願。時,諸眾中,阿須輪王,聞佛說未來世七難,甚可怖畏。毛骨悚然,大聲疾呼,而發願言:願不生彼七難之國。

時,十六大國王,即以國付弟,出家修道。觀四大色,勝出相。四大四色,不用識空,入行相。三十忍,初地相;第一義諦,九地相。是故,大王!捨凡夫身,入六住身。捨七報身,入八法身。證一切行,『般若波羅密』。

此國王悟道。時十六大王國,聞法之後,了知世間國土,皆同夢幻。即以國事付弟,發心出家修道。

觀四大色,勝出相者:即八勝處,修此八法,能得勝利,能伏境界,其心對境,不被境牽,故名勝處;此明修道。一、內觀色,外觀色少。即內觀四大不淨之色,外觀少許淨色。以其觀力微,不能多觀。二、內觀色,外觀色多。以其觀力慚增,故能多觀。三、內無色想,外觀色少。四、內無色想,外觀色多。五、內無色想,外觀色青。六黃,七赤,八白。此六勝處,由久修觀行。能伏內心之色想,故云內無色,觀外淨色。自少而多,能現青色光等,轉變自在,不生法愛。八勝處觀成,名勝出相。

四大四色,不用識空,入行相者:即十遍處,又名十一切入。謂地水火風四大,青黃赤白四色。不用識空者:不用是無所有處,識是識處,空是空處。法數無無所有處,祇有識處、空處、此十遍一切處,故名十遍處。又一切悉能入,故名十一切入。如作青色觀,即遍一切處皆青等。上言勝處,是能伏境界之謂;此言遍處,即廣大周遍之謂。以所依空,能緣識,皆無邊故。此十一切入觀成,名入行相。

三十忍下,次明入道。初地以上,十地各三忍,合成三十忍。初地相者:破無明證法身,得第一義諦。九地相,非指第九地。乃謂初地,得第一義諦,為以上離垢地等九地,作方便相。初地一登,餘地易進。「攝論」云: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成。

是故大王!捨凡夫身,入六住身者:是入道之故,得捨外凡位凡夫之身,而入習種性六住之身。捨七報身,入八法身者:有二解——一、捨地前七方便身,得初地第八法身。二、捨前七地分段報身,入第八地無功用法身。

十八梵天、阿須輪王得三乘觀,同無生境。復散華供養:空華、法性華、聖人華、順華、無生華、法樂華、金剛華、緣觀中道華、三十七品華而散佛上。

此下明會眾得益,有凡有聖。此梵天修羅,得三乘觀者:得小中大三乘觀。同無生境者:得大乘觀也。所以散華供養,其華即三乘因行之華。先散五忍大乘華;空華表人空,法性華表法空;地前三賢,伏忍華也。聖人華者:初二三地,已證聖位,散信忍華。四五六地,順無生忍,散順忍華。七八九地,真證無生,散無生忍華。四辯自在說法,散法樂華。十地證金剛心,能斷結使,散金剛華。

次散二乘華——緣觀中道華者:緣覺中乘,觀察十二因緣,而得無生,故散緣觀中道華。三十七品華者:聲聞小乘,依三十七道品修學,得證涅槃,故散三十七品華。而散佛上者:供養也。又以此因行之華,上求佛果也。

及九百億大菩薩眾,其餘一切眾,證道跡果。散心空華、心樹華、六波羅密華、妙覺華而散佛上,及一切眾。

併及菩薩大眾,得證道跡果者:得初地解悟,證中道法身之理,名證。道者能通之義,即證能通,名道。跡者進修事跡,即道能進,名跡。果者圓滿成熟,悟修滿足,名果。

散心空華者:即是理空無生華也。心樹華者:即意樹華也。六波羅密華者:即菩薩行華也。妙覺華者:即佛地果華也。而散佛上及一切眾,生佛平等供養也。

十千菩薩,念來世眾生,即證:妙覺三昧,圓明三昧,金剛三昧,世諦三昧,真諦三昧,第一義諦三昧。此三諦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亦得無量三昧。七財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

十千菩薩,憫念眾生,本具佛性;祇因背覺合塵,所以不能證得。今聞說十四忍法門,大悲熏心,護念來世眾生,欲令即證妙覺三昧,即究竟妙覺極果,最上一乘三昧也。圓明三昧者:照徹一心本源之理。金剛三昧者:即入剛定,堅固不可破壞也。

世諦三昧者:即入俗諦三昧,涉有不染一塵,所謂百花叢裏過,葉葉不沾裳。真諦三昧者:即二乘所入滅盡定。第一義諦三昧者:即菩薩所入,中道圓妙大定,亦名實相三昧。此三三昧,是三昧之王,總攝一切三昧,故云亦得無量三昧。

七財三昧者:得七聖財: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多聞、六智慧、七捨離。二十五有三昧者,四洲四惡趣,六欲併梵天,四禪四空定,無想阿那含:是名二十五有。入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故。得無垢三昧,能破地獄趣有。得不退三昧,能破畜生趣有。得心樂三昧,能破餓鬼趣有。得歡喜三昧,能破阿修羅趣有。

得日光三昧,能破弗婆提州有。得如幻三昧,能破閻浮提洲有。得月光三昧,能破瞿耶尼洲有。得熱炎三昧,能破鬱單越洲有。

得一切法不動三昧,能破四王天有。得難伏三昧,能破忉利天有。得悅意三昧,能破燄魔天有。得青色三昧,能破兜率天有。得黃色三昧,能破化樂天有。得赤色三昧,能破他化自在天有。

得白色三昧,能破初禪天有。得種種三昧,能破大梵天有。得雙三昧,能破二禪天有。得雷音三昧,能破三禪天有。得雨雨三昧,能破四禪天有。得如虛空三昧,能破無想天有。得照境三昧,能破淨居阿那含有。

得無礙三昧,能破空無邊處定有。得常三昧,能破識無邊處定有。得樂三昧,能破空無所有處定有。得我三昧,能破非想非非想處定有。菩薩得二十五有三昧,能破二十五有。有者:三界之內,因果不亡,曰有。

復有十億菩薩,登金剛頂,現成正覺。

此明十億菩薩,登金剛山頂,以虛空為座,現成正覺,得究竟益。正宗分竟。

囑累品第八

此一品為流通分。佛將般若正宗之法,付囑國王;煩累護持,故稱囑累品。又付囑此經,相累流通,故名囑累品。

此經不同「大品般若」,付囑聲聞。不同「妙法蓮華」,付囑菩薩。而付囑國王者,何也?其意有三:一、此經為護國之寶,能除國難,故付囑國王。二、因國王有大威力,易於宏揚,應付囑國王。三、必王臣道合,一德一心,正法得行,故兼付大臣。

佛告波斯匿王:「我誡汝等,吾滅後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無佛、無法、無僧、無信男信女時,此經三寶,付囑諸國王、四部弟子,受持、讀誦、解義。為三界眾生開空慧道,修七賢行、十善行,化一切眾生。

此總勸流通。佛誡敕波斯匿王等,先明付囑宏法時節。吾滅後,乃佛自說滅度之後,有三個時期:初八十年,次八百年,後八千年。無佛無法無僧者:非八十年即無三寶,若果無三寶,付囑何用?今應依次配之:滅後八十年,佛不住世,故曰無佛。八百年,正法之末,邪法熾盛,以邪奪正,人多信邪,故曰無法。八千年,末法過半,所有僧眾,形似比丘,行同白衣,故曰無僧。

無信男信女者:道在人宏,若無僧,則佛法無寄。因見僧眾,無異世俗,不能起信。由不信僧,併不信佛法。現在已有如是之事。世人見出家人,無有僧行,無可皈敬,全不信三寶。故曰無信男信女。時者:在此三個時期。此經三寶,付囑諸國王,四部弟子流通。

受持讀誦:即自行流通。解義者:開解經中義理,即化他流通。如來苦口叮嚀誡敕,欲令宏護三寶,使不斷絕也。

為三界眾生開空慧道者:為眾生開示人法二空,觀慧之道。二空即般若聖賢之行。修七賢行者:七方便行,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四、煖地,五、頂地,六、忍地,七、世第一地。

十善行者——身三善:不殺、不盜、不淫。口四善——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意三善——不貪、不瞋、不癡。上二聖賢之行,此為人天之乘,以此教化一切眾生。總勸流通竟。

「後五濁世,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天龍八部、一切神王,國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貴,滅破吾法,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作佛像形、佛塔形,立統官制眾,安籍記僧,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兵奴為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為一心親善,比丘為作齋會求福,如外道法;都非吾法。當知爾時,正法將滅不久。

此七門別誡,一、誡不得障人出家。五濁世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云何為濁?「楞嚴經」云: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礙,水忘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我佛悲心特切,生於娑婆五濁惡世,救度眾生。

劫濁:劫者——梵語具足,應云劫波,但云劫者,略也。譯為時分,乃長時分,有大中小之分。人壽從十歲過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增極,則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番增減,為一中劫;八十番增減,為一大劫。人壽減至二萬歲時,眾生具下四濁,名為劫濁。減至百歲,名為惡世。劫濁無別體,四濁交湊,即其相也。劫濁時,眾生善根淺薄,業障深重,易墮惡趣,故名劫濁。

見濁者:五利使為體,諸見熾盛即其相也。五利使者:五種妄見,能使眾生造業受報,故名為使。此後五鈍,幾微迅速,故名為利。一者、身見:執身為我,而起我身之見,妄生貪愛。不悟四大假合,夢幻無常。二者、邊見:執斷執常,而起二邊之見,一味偏執。不悟見解既偏,失乎中道。三者、邪見:撥無因果,而起邪外不正之見,疑誤眾生。不悟墮豁達空,必入地獄。四者、戒取:非因計因,而起我能持戒之見,錯亂修習。不悟蒸沙作飯,塵劫難成。五者、見取:非果計果,而起自負所見之見,未證謂證。下悟有漏天中,下是涅槃。此五種妄見,昏昧汨沒,渾濁自性,故名見濁。

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三災感召即其相也。五鈍使者,五種妄心,能使眾生造業受報,故名為使。比前五利,稍為重滯,故名為鈍。一者、貪心——於順情境起諸貪愛,不能看破。二者、瞋心——於拂意境起諸瞋恨,不能含忍。三者癡心——於一切境起諸癡迷,不能覺悟。四者、慢心:於諸眾生心起驕慢,不能謙遜。五者、疑心:於諸善法心起疑貳,不能決擇。此五種妄心,煩動惱亂,渾濁自性,故名煩惱濁。

眾生濁者:攬五陰見慢果報為體,惡名穢稱即其相也。眾生攬地水火風而成身,受想行識以為心。見是橫計主宰,妄執我見。慢是俱生主宰,妄起我慢。前世所作業因,今世所受果報,以為其體。眾生之名鄙惡,色心劣穢,故名眾生濁。

命濁者: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色——即地水火風之色法。心——即見聞覺知之心法。人生攬地水火風以為身,四大本無知之物,因有八識見分,旋令覺知。見分本一精明之體,因被地水火風,壅令留礙,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由此色心互相連屬,息煖識三,相持不散,是為命根。一不連持,命根即斷,故以為體。催年減壽者:即寒暑遷流,變化密移,催促年齡,減少壽命,故云命濁。

後五濁世中,人多弊惡,信邪惡正,持戒修福者少。而能覺悟人生幻化,世相無常者,抑又少也。況此大乘般若正法;故須付囑國王。總勸之後,還宜別誡。

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解見在前。天龍八部者:一、天——三界諸天。二、龍——海龍王、山龍王、守天宮殿龍、守護伏藏龍、行雲施雨龍。三、夜叉——此云輕捷。四、乾闥婆——此云尋香,天帝樂神。五、阿修羅——此云非天。六、迦樓羅——此云金翅鳥王。七、緊那羅——此云疑神,天帝歌神。八、摩呼羅伽——此云蟒神。一切神王,是世界諸神王。

國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貴者:自恃權勢,不重佛法。惟逞一己之私欲,頓忘護國之觀念。破滅吾法,明作制法:制者,禁也,以正為倒,世間許多惑世亂人,傷風敗俗之舉,而竟不禁,反禁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修行正道。戒定慧為正道,修戒能出三途,修定能離六欲,修慧能超三界。不聽出家修學,即是壞滅佛法。亦復不聽造作佛像形、塔像形:佛塔形像,能令眾生求福,不聽造作,即是壞滅福田。

立統官制眾,安籍記僧者:佛世出家之眾,祇有依佛所制戒律,範圍身心,隨其自行修道,並無立統官制度,另安簿籍,記錄僧眾之事,若違佛制,即屬非法。

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兵奴為比丘者:比丘身著緇衣,為佛弟子,理宜高座。王臣雖貴,身是白衣,不應高座。而竟比丘地立,白衣高座,是以兵奴之法待比丘。兵事將,奴事主,皆地立。地立即兵奴法。

受別請法者:或求名聞利養,不依僧次,受別請法,皆不合佛制。古,鸞輿及門,稱疾不起,丹詔三至,堅不出山,較之受別請者,其相去為如何耶!

知識比丘,共為一心親善,比丘為作齋會求福者:此指相知識比丘,同心親善,欺罔檀那,為作齋會求福。此如外道法,都非吾佛法所應如是。當知爾時,邪法既興,正法將滅,不久於世。

「大王!壞亂吾法,是汝等作。自恃威力,制我四部弟子。百姓疾病,無不苦難。是破國因緣。說五濁罪過,窮劫不盡。

二、誡不得俗官治僧。壞亂吾法者:即是不依佛制戒律,以勵僧眾,更立俗官治僧。自恃國土威力,制佛四部弟子,以致護法善神瞋怒,散災降禍,遂使百姓疾病,全國無不苦難。是破國因緣者:國王不敬三寶為因,設立非法制度為緣,破壞國土,是此之故。五濁罪過,窮劫不盡者:五濁熾盛,眾生多造罪過。若欲說之,窮劫說不能盡。

「大王!法末世時,有諸比丘、四部弟子、國王多作非法之行。橫與佛法眾僧作大非法,作諸罪過,非法非律,繫縛比丘,如獄囚法。當爾之時,法滅不久。

三、誡得繫縛比丘。多作非法之行者:總指非法之行,不可計數。橫與者:對佛法僧眾,不應如是,而竟如是,謂之橫。非法者:不依國法。非律者:不依戒律。拘繫束縛比丘,如待獄中囚犯之法待僧眾。當爾時,法滅不久。

「大王!我滅度後,未來世中,四部弟子、諸小國王、太子、王子,乃是住持護三寶者,轉更滅破三寶。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非外道也。

四、誡不得自滅佛法。諸小國王、太子、王子,乃是住持護三寶者:依律中,國王、大臣、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以此止惡防非,既受菩薩戒法,即是佛門弟子,故為住持護三寶者;乃轉更滅破三寶,是自滅也。

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者:此譬喻也。師子乃獸中之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聞聲悉皆藏竄孔穴,誰敢近旁,況敢食其肉耶?惟有獅子身中蟲自食其肉,喻佛法至高無上,世間學說,莫與比倫,一切外道,不能破壞,惟負有護持之責,四部弟子國王等,而自破滅,則與師子蟲無異,豈不悲哉!

「多壞我佛法,得大罪過。正教衰薄,民無正行,以漸為惡,其壽日減。至於百歲,人壞佛教,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惡鬼,日來侵害。災怪首尾,連禍縱橫。

護三寶者,反多壞我法。一切罪過,莫大於破法。破法即破壞眾生正知正見,令正信不生,所以正教衰薄。有正教,方可範圍人心,使不放縱;教衰則民無正行,以漸為惡,惡業日增,壽命日減,至人命百歲時,為五濁惡世。人壞佛教,故無孝子。佛云孝為戒,教壞而子之於父母,尚且不孝,況六親乎?故亦不和。

孝為百行之先,父母有生成之德,昊天罔極;粉骨碎身,尚難圖報。如若不孝,是則滅絕於人倫,乖違乎天理。天神所以不佑,疾疫惡鬼生瞋,日來侵害,故有種種災異變怪。從首至尾,連續為禍,縱橫不一。

「死入地獄、餓鬼、畜生。若出為人,兵奴果報,如影如響。如人夜書,火滅字存,三界果報,亦復如是。

地獄餓鬼畜生,是為三途苦趣,亦名三惡道,乃惡因所感之惡果。破壞佛法,得大罪過,惡因也,依因感果,理所當然。猶云:天作業,猶可違;自作業,不可活。「楞嚴經」云:地獄罪畢,上出為鬼,鬼業罪畢,則為畜生;畜生罪畢,還復為人。若出為人,餘報未盡,則受兵奴果報,如影之隨形,響必應聲。此喻果不離因也。

如夜書,火滅字存著:喻隱處造業,如人夜書,唯憑已造,如依火而成。身雖已死,而業不亡,如火滅而字存。三界眾生,所造之業,所招果報,亦復如是。此喻因必感果也。

「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太子、王子,四部弟子橫與佛弟子,書記制戒,如白衣法,如兵奴法。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立籍為官所使,都非我弟子,是兵奴法。立統官攝僧,典主僧籍,大小僧統,共相攝縛,如獄囚法,兵奴之法。當爾之時,佛法不久。

五、誡不得立籍制約,如兵奴法。典主攝僧,如獄囚法。當爾之時,佛法滅亦不久。

「大王!未來世中,諸小國王、四部弟子自作此罪。破國因緣。身自受之,非佛法僧。

六、誡不得非法得罪。若自作此罪,破壞國土。自身受報,非關三寶之事。

「大王!未來世中,流通此經,七佛法器,十方諸佛,常所行道。諸惡比丘,多求名利,於國王、太子、王子前,自說破佛法因緣、破國因緣。其王不別,聽信此語,橫作法制,不依佛戒,是為破佛破國因緣。當爾之時,正法不久。」

七、誡不得不依佛戒。未來世中,能流通此經者,皆是七佛弟子,佛門法器,乘願再來,依十方諸佛,常所行之道。有諸惡比丘,多求世間名利,於國王等,自說破佛破國因緣,國王不知三寶,三別是非,聽信此言,橫作非法制度,不依我佛戒律。此即破佛法國因緣。當爾之時,正法不久即滅。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七誡,所說未來世事,悲號涕泣,聲動三千。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失光不現。時,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語,不制四部弟子出家行道,當如佛教。

此諸王聞說破法即為破國,嗟末世之蔽惡,愍眾生之痛苦,感悟悲泣,聲震大千世界。天地昏暗,三光不現。諸王各皆至心受持佛語,不制止四部弟子出家行道。出家有三:或出世俗家,或出三界家,或出五陰煩惱之家。行道亦三:或行小乘道,或行大乘道,或行最上一乘之道。當如佛教者:當依佛教教敕也。

爾時,大眾、十八梵天王、六欲諸天子歎言:「當爾之時,世間空虛,是無佛世。」

爾時者:法會圓滿之時。在會大眾及四禪六欲諸天,歎正法滅盡,當時世間無有三寶,故曰空虛,即是無佛之世。

爾時,無量大眾中:百億菩薩——彌勒、師子月等;百億聲聞——舍利弗、須菩提等;五百億十八梵王、六欲諸天、三界六道、阿須輪王等聞佛所說,護佛果因緣,護國土因緣。歡喜無量,為佛作禮,受持「般若波羅密」。

此時,眾聞法,歡喜奉行。無量大眾,總表其多;別列菩薩、聲聞各有百億,更有五百億十八梵王、六欲諸王、三界六道、阿須輪王等。聞佛所說內護、外護二種因緣,不離般若。以般若有大功能,不僅可以護國護身,兼能療治眾生我、法二執之心病,而成十四忍之法門。故歡喜無量,為佛作禮,以表謝法之誠。受持「般若波羅密」:受者,領受不忘;持者,任持不失,即終身奉行此經。此經為苦海之舟航,七難之世,猶如苦海,捨此般若之舟航,安到涅槃之彼岸。願在會法眾,聞經之後,各各發心受持。齊乘般若之舟航,同登涅槃之彼岸,庶可上慰佛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