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二)-電子書

 


目 錄

善導大師教授淨土法門

放下世間心  

佛陀教學的目的  

如何迴向才算如法  

生滅六識與不生滅八識   

往生的次第

流通法寶不可思議的功德

好營世務學道障礙       

哪些是修行的障礙  

圓頓止觀    

無明本空

釋迦牟尼佛的恩德  

什麼是心性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

悟顯法師講述 

善導大師教授淨土法門

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第二代祖師,他在他的著作裡面教我們後世的學佛人,他告訴我們:念佛的人,學習淨土宗的人,要有信心、願心,同時還要念佛,不能只有信願,而不念佛。你發願求生淨土,如果沒有透過念佛修行,那是不能往生的。這很重要,因為有一些人覺得只要有信心,願意去,那就能去。但是我們淨宗歷代祖師都是這樣教的,教我們具足信願行。

這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你少一樣都沒有辦法成就,所以不能說我只發願就能夠往生。像一些搞本願念佛的,善導大師是完全否定本願念佛。他說這些人是投機取巧,用這種心態,想說臨終十念,就想要往生淨土。以為自己發個願,發了願以後,那就不再繼續念佛了。那他這個願就等於是間斷,這個信願就不具足,這不能夠往生淨土,這樣子也可以算是偷心未死。善導大師講:這一種修行,是錯解經論,是依論不依經,他不聽佛的,依的是論典。所以我們學習淨土法門,你要看淨土宗的經典。有一些是其他的修行方式,你修學還是要依淨宗,因為有一些菩薩講的論,你看不懂,你還是要依淨宗的經典修學,你不能夠依論來修,要依經而修。像這些以為只有信願就能往生的人,善導大師說這是錯解了菩薩造的論,錯解了這些論典,才衍生出這樣一個錯誤的修行方式。

如果你念佛沒有願能不能往生呢?一樣不能往生。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發願,你只是念佛而已。你念阿彌陀佛,念得再好,沒有發願,那西方淨土你一樣去不了。所以說信願行這三個缺一不可。所以為什麼念佛,像你們剛才念佛的時候,先念六字,六字這是讓你提起來,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稱「南無」,南無就是「歸命」的意思,這歸命就是願往,就有信願,念阿彌陀佛,這就是行。所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信願行就具足在其中,念到後來轉板,越念越直捷,就改稱四字。

為什麼在佛門裡面,先稱六字?六字提起你的信願,讓你皈依阿彌陀佛,你這樣子念佛才功不唐捐,因為你是帶著信願在持名,而不是只是持名而已。如果你熟悉了,你的信願不退了,可不可以直接念四字?也可以,因為念佛,你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要求生淨土。所以你不要在外面聽人家胡說八道,跟你講只要有信願就能往生,戒也不用持,佛也不用念,臨終靠個十句佛號就能往生淨土,這個說法,這種修行的方式是不對的,而且是祖師大德所喝斥的,因為不符合我們淨土宗修學的方式。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所以他說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口所說,絕對不會錯。所以你不要聽信這些外道所說,講的這些東西似是而非,剛好又符合你們的習氣。眾生最喜歡懈怠,看能不能少念一點佛就能往生。在現實生活當中,你又想要得個快活,又想要順心如意,佛號也不想念,戒也不想持,行也不想修,臨終還想要往生淨土,你想這個因果正確嗎?這個因果,你造世間的業、造世間的因,你就是輪迴的果;你造出世間的因,你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是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你現在要是不修行,你要是想要偷懶,想說我懈怠一點,看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能夠把阿彌陀佛騙過去,那你只是自己騙了自己而已。所以你要去看祖師大德教你的,教你怎麼修才是正確。你要看經典怎麼說,善導大師說的,他都是引經據典,他說的都是經上有說,他也不敢依自己的意思,所以他教我們要依經不依論。

你們不要再亂聽,聽到這些修「本願念佛」的,他說他只要第十八願,臨終十念一念,只要我相信,其他的他都不要,他也不持戒,也不修行。他覺得只要相信了,就能往生,這是祖師大德否定的,而且是完全地否定,你要是這樣修不能成就。所以我們念佛的人,在這一聲佛號當中,你就是具足信願行,就是願生淨土。這個世間你再有錢、再有名;你沒有錢、沒有名,這些都是虛妄的。你事業做得再好,你事業做得不好,我說的事業不光是世間的事業,即使是佛教的、佛陀的事業,你是個大法師、大居士,你做得再好,統統都是虛妄的,沒有一樣你帶得去。所以學佛、念佛要帶著信願,要求出離。出家是來修行的,在家到佛門也是來修行的,不是要來做大法師,不是要來做大居士的。你做大法師,什麼大?業障很大;大居士也一樣。你有這一念心,你的心就不清淨。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求了生脫死,了脫生死是學佛的目的。

在末法,你沒有能力斷除惑障,所以教你念佛;有能力斷的,修念佛法門也能斷,所以非常方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沒有比淨土法門更好的方法,但是你的心態要正確,方法要正確。心態是什麼?信願求生,發出離心,一向專念。你的心態,要有出離心;你的方法,要一向專念,僅此一向別無雜念,久而久之,你的心就清淨了。這個心清淨不是定在那裡,它虛靈寂照,它有作用的,對境能不迷,遇緣能不亂,在境界當中做得了主,不會被境界給拖走,拉去輪迴,你的心可以算是漸漸清淨,這是我們修學佛法能夠得到的利益。

所以跟大家強調心態要正確,不要整天想一些投機取巧的方法。聽人家講好像很簡單,結果那個方法是錯的,你還拼命地相信,還覺得自己撿到便宜,其實你虧大了。念佛這一聲佛號當中,就是有信、有願、有行。這心態很重要,你不能只發願,你沒有念佛這個願是虛的;你有念佛,沒有發願,這個佛號也是虛的,不是真正能夠讓你往生淨土,所以需要信願行這三個都具足。這是善導大師教我們的念佛法門,教導我們怎麼修學淨土宗,大家一定要記得,不要被這些錯誤的知見給汙染。其實你若是真正一個老實人,他們也汙染不了你。為什麼?因為你不會投機取巧,你是真正想修行的,真正老實的。希望大家能夠老實念佛,祝福大家能夠得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

放下世間心

有人去受戒回來很殊勝,要能夠一心來持菩薩戒。這眾生的習氣、煩惱,一波接著一波,你念佛、打坐、修行,好不容易靜下來,我們先不談除煩惱,你好不容易靜下來,可是沒個兩分鐘,妄想又出來了,而且它比小偷還厲害,讓你都沒有辦法覺察到它已經在那裡妄動。所以佛在經上講,眾生的業習,如隔日瘧。什麼叫「隔日瘧」?這瘧就是疾病的意思,中醫講的「時疫」,就是現在講的瘟疫,有季節性變化,時間到它就出現。為什麼說隔日呢?你今天把它伏住了,它明天又出來了;你上一分鐘伏住了,下一分鐘不知不覺又生出來了。就好像你感冒一樣,有一些感冒你知道你可能受寒,吹了風著涼了;有一些你沒有辦法覺察。所以在念佛的過程當中也是一樣,有時候你知道你的妄想存在,你可以專注;有時候你覺得很清靜的時候,它突然冒出來。我們之前講到的,你在念佛的時候,要帶有信願之心,這個心態很重要。

信願的心在念佛,你這一聲佛號就具足信願行。這三個字說起來很容易,但是你真的做得到、做得好,那需要一段時間的熏習,你在生活當中就要注意,就要能夠用功。真正修行人他是怎麼來做?他無時無刻都想要修行,即使工作很忙,那是不得已,不管你做什麼樣的事業,什麼樣的職位,那是不得已的,混口飯吃,三餐吃飽了,欲望都要把它放下,一有時間,甚至逮到一分鐘、三十秒的時間,你都要提起佛號來,即使你整天都沒有時間;我常講的,你上廁所總有時間吧,吃飯總有時間吧,喝茶總有時間吧,喝茶水,不要講喝茶,現在人他喝咖啡,這些時間你都可以拿來用功精進。

在每一聲佛號的當下,就是願生淨土,相信自己能夠成佛,這是信的根;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四十八願,絕對不虛假,絕對不虛妄;再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言真實,所以這佛號當中就有信;自己對於世間要能放下,心念想到要求生,這叫有願;透過口念、耳聞、心聽,這樣子來落實、來實行,這就叫做行。所以淨土宗很強調的信願行,我們分析起來,需要一段時間,但是你在使用它的時候,它是非常地快速,你一聲佛號當中它就具足了。為什麼強調要解行並重,因為你解得不夠透,你的信願不真。信願不真,你力行就不切,你在念佛就沒有真正的信願在裡面,你只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念佛,菩薩保佑賺大錢,菩薩保佑發財,現在很多寺院都是如此,你去那裡拜拜投功德箱,法師給你敲大磬,菩薩保佑發財。那你念佛,你自己檢點看看,哎呀!是不是兒子怎麼樣了、女兒怎麼樣了,趕快念佛,佛菩薩保佑,能夠考上好的大學、好的學校、找個好的工作、買到好的房子,各方面的欲求。所以一般人念佛是把欲求心帶入佛號裡面,他不是真信切願。因此他念佛念了幾年、幾十年,他不會得利益。相反地,你要是像我們剛才講的,你真信切願,這世間是虛假的,你要看清楚《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你對於世間就有這一層的覺悟,你在念佛,這個叫具足信願行之人。有信願沒有行,那不能往生。

現在有些人學淨土,他以為只要相信淨土,願意往生,他就能往生,那個願叫一廂情願。他說我依賴阿彌陀佛,那個叫耍賴,不叫依賴。你既然依佛了,你不皈依外道典籍、不皈依外道徒眾,什麼是外道呢?我們不要講印度九十六種外道,就拿你現前執著的錢財是外道,財、色、名、食、睡是外道,而且還是家賊,你們家有賊,那家賊一直把你的功德往外偷,往外送掉;你在那裡積功累德,你的習氣煩惱在那裡漏失你的功德。這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有一條你就跟地獄沒有辦法脫開關係,所以一定要把它捨掉,這個就是外道。

你不要看其他的宗教是外道,你自己搞不好就是個大外道,學佛學到後來變成一個大外道,天天罣礙的就是家庭能不能和樂,整天就是在想著我怎麼維持夫妻關係良好、婆媳關係良好;學佛不好好學,盡想著這些事情,那你這個佛號在念的時候,你帶的是欲望。慈雲灌頂大師講的,念佛的人有一百種果報。你帶著世間心念佛,你得的是人天福報,你出不了三界,脫離不了六道輪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覺察,能夠發真信切願,念佛了生脫死,不要悠悠忽忽;習氣煩惱會忽起忽滅,你要多用功,多多念佛,多多修行,才不會它今天滅了,明天又起,這麼樣的一個輪迴相續,又如果使它常常現前的話,那是不能夠成就的。

眾生有煩惱不怕,就怕你不肯用功、不肯學、不肯放下,那就很辛苦了;等到你業報現前的時候,什麼時候業報現前?你這一生的受用是你過去生的;這一生的造作,基本上在你臨終的時候會現前,牽引你去受審輪迴,業報現前的時候,你就瞥爾隨他去,沒有做主往生淨土的能力,那就是三界六道輪迴。

這六道輪迴是真的有的,你不要不相信,你不要輕看了它,要懂得害怕。所謂「人必知苦方思出」,你知道六道輪迴很恐怖,那你就會認真地念佛,具足信願地念佛。所以大家應當要警覺,要認真努力地修行。

佛陀教學的目的

近代有一位法師,我們一般人稱呼他為「鍋漏匠」。他是沒有因緣,也不認識字,各方面的狀況都比人家還要不如意,但是他專修念佛法門,預知時至往生淨土。

我們後面淨土宗的學人,有些人想要效法他,但是你要知道,佛法是要你學般若,你要跟佛學習。今天如果他的因緣殊勝,能夠讀書識字,相信這一個鍋漏匠,一定很樂意學習大乘佛法,一定很樂意學習大乘方等經典。所以我們後面的學佛人,你要了解,你不能學不認識字、學笨笨的、學愚癡的。當然我不是講他笨,也不是說他愚癡,他這個人是真的很老實;可是後面的人不會學,有習氣不曉得對治,整天想說我用一句佛號,我來搪塞、來推託,讓自己不能學經教。可是你有沒有反省,你在看報紙、看新聞的時候,鍋漏匠他在做什麼?他在念佛;你在罣礙的時候,鍋漏匠還是在念佛,所以你有沒有他老實?你沒有他老實啊!他是真正老實、真正用功。

在末法,尤其在現代,你有能力讀書識字,那你一定要學大乘經典,一定要學如來的智慧,因為這鍋漏匠沒有因緣。你看還有一位,像曬蠟燭的「持律法師」,他也是剛開始的時候不認識字,但是他後來跟著在佛學院的旁邊,有因緣他就學習,他認真努力學習經教,自己有成就又能夠講經說法,所以可以接一個道場的副主講,這就證明這些有成就的人,他不是不願意學習,不是不願意學習大乘、學習般若,他是因為沒有因緣又年紀大,或是有其他的狀況。

你看,同樣是一個時代的人,同樣一個和尚,這一位持律法師,他就很樂意學習經教,雖然他不認識字,但是後面的學習,他很認真、很努力。所以你不能夠拿不識字當作藉口,人家可以變成講經的大法師,自己又能了生脫死,自在往生。所以我們學佛,你不要想說我整天學下根,整天學這種假裝笨笨的樣子、愚癡的樣子,就這麼混個一句佛號,這不是裝模作樣學得來。他是真正的覺悟、真正的放下。如果你還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就像我剛才講的,人家只要說你,你還起煩惱,你還有很多事情掛在心頭,你的想法很多、看法很多,那你就要藉由經教的熏習,除了念佛以外,還要熏習大乘佛法,讓自己了解道理,所謂「心開意解」;你的意本來是受這個境界給束縛住的,但是你藉由熏習佛法,你心地開通,你的意根就不再受六塵所束縛,所以稱之為「心開意解」,你就能夠自在了。

那麼,這當中只靠看經典,那是不行,還要搭配念佛,這叫「解行並進」。你不能夠整天想說我要學下根,佛法不是要你學鍋漏匠。釋迦牟尼佛出世,是要大家開般若智慧,要開上上智,讓你從下根轉成中根,從中根轉成上根,這是佛教學的目的。就像你從小學一年級,慢慢往上升,讀到博士;不會有教育體制是希望你永遠讀小學,那這個就不叫教育了。

佛教是佛陀對於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這個教育是宗教教育,不是世間的教育、不是搞學術、不是搞名相,也不是推論,它是要求你實地的修行。實地修行,就是現代人說的實驗,他告訴你理論,那你要自己去打坐、去經行、去思惟行道,這麼用功下來的,這才叫做佛教。所以讓你從凡夫轉成阿羅漢,從阿羅漢轉成菩薩,從菩薩轉成佛,不是要你只學下根的人,更不會要你學鍋漏匠。現代人學他,學得不像,變成拿來作為推託、作為搪塞的一個說法。大家自己在用功的時候,你就要檢點,你不要自暴自棄,整天認為自己是下根,還要學下根。所以你看這裡的眾生,業障確實比較重,說你有佛性,你不肯相信;說你業障深重,每個都點頭,但是也不想改,想改也不一定可以改掉,因為你沒有那個決心、沒有那個毅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裡教化非常地辛苦。須彌燈王如來那裡的菩薩很好奇,他說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教化這邊的眾生,為什麼有這麼下劣的眾生,為什麼這裡的眾生不學大乘,愛樂小乘,得少為足,他們很難想像。這麼殊勝的法他不要,他覺得當個下根的人,他就很滿足。所以這個世界稱之為「堪忍世界」。

堪忍世界就是你安於忍受現況,被煩惱所惱亂,你覺得你可以承受,而且在這裡面還如魚得水,還過得很自在;但是你不是真的自在,你只是被它麻痺、被它束縛住了,以為你天生就是如此,所以我們學佛要打開的是般若、打開自性本具的德能,念佛也是如此,念佛就像吃藥一樣,把你的煩惱習氣給除掉,把它除掉以後,這般若智慧就現前了。

我們除了念佛以外,你還要學大乘經教。你不要認為自己是下根,你就學個「鍋漏匠」、學個不認識字的,或是學個「百不管」,也不看經,也不學佛,也不聽講經,想說我念佛這樣就行。我用清涼國師講過的話跟你講,他在《華嚴三聖圓融觀》裡面說:「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你的無明天天增長,你不能見性;所以你不能只有行而不解。那「有解無行」呢?是增長邪見,這個解就不是正解,因為他沒有真正去實修。所以要解行相應,對於佛法你要了解、對於淨土你要修持,佛號要認真地念、經要認真地看;不可以學鍋漏匠,這個不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你要學,要學佛、要學祖師,鍋漏匠沒有辦法,他做不了祖師啊,他只能做大德,那你要學祖師。淨土宗的祖師,各個都是深入經藏。深入經藏,沒有人是像鍋漏匠這樣子的;他不認識字,沒有辦法,也沒有這個福德因緣來學大乘這樣的一個經教,但是他念佛到極樂世界去,他去那裡學了。所以你不要排斥,你不要想說:我就是學個鍋漏匠,學這種下根的,也不想看經,為什麼呢?因為你嫌很煩,看經典太長。你看新聞、看雜誌都沒時間,看經這個太長、太囉嗦了。人家要求你,叫你讀經、叫你研教、叫你懂道理,你就拿這個話來給自己開般若智慧做大障礙,那這個是不可取的。

你們學佛,要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不在了,你學祖師大德。淨土宗有十三位祖師,你每一個都可以學,都是你學習的對象,學他們的用心、學他們的用功,真正地努力。佛教不是要你只做一個中根人或是下根人,佛要你做上上根,要得上上智,這個是佛法。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稱為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這一件事情,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還要入佛知見,這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佛法教學核心的宗旨。佛不是要你只往生淨土,他要你明心見性,他要你作佛。往生淨土並不等於作佛,去那裡還要修行,所以你在這裡就要多認真、多用功,不能只學下根,希望你們大家能夠清楚。

如何迴向才算如法   

你們做課、念佛都會迴向,而這「迴向」的意思,大家要能夠了解。我們佛教講的迴向,跟其他宗教講的不一樣。不是把榮耀歸於上帝,或是讚美主啊,這個不是我們佛教講的迴向。

什麼叫「迴向」?不心外求法,名為迴向,所以叫「迴」,這迴就不心外求了;「向」什麼呢?銷歸自性。這個自性、佛性,不是講你心外別有一物叫做佛性、叫做真如。佛告訴我們,佛法就是要你明心見性,學佛最重要的是明心見性,所有的法門都一樣。所以把你修行的功德,我們不求別的,不求人天福報,但求成就無上菩提。

迴向的意義是要你明心見性。教你心不外緣,讓你知道你今天所讀的經、所念的佛,都是性具的功德,本性具有的。你今天放下的煩惱、業習,都是你本性當中本來沒有的。所以顯現出的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佛性,這個是迴向的意思。

很多人迴向,求平安、求事業順利等等的,都是有所求。這心外求法,那你修行就變成福德,沒有辦法變成功德。為什麼?你總是心外求法,貪著世間、貪著名利、貪著親情、感情,那這個迴向所得到的利益非常地小,因為你具有《金剛經》上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具有這四相,你來迴向,那你所做的就變成有漏的福報。所以為什麼說,持戒你要不銷歸自性,你生天而已;住相布施你得的是天福,天上的福報;你心裡面有所住著、有所希求,你得到的是人天的福報。人天的福報會消盡、會用完,就像你們世間的存款一樣,你要是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再多的錢都會有用完的時候,世間的福就是如此。

佛教我們迴向是銷歸自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讓眾生明心見性;不在物質上、不在於自己的妄想上、感受上去做希求,那你的煩惱才能解脫。解脫了煩惱,那性具了─本性具足了,無量功德寶藏自然顯現。你去讀《華嚴經》,你去看西方淨土,阿彌陀佛、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就是盧舍那佛,他們就是迴向把所有的功德銷歸自性,你看其顯現出來的莊嚴妙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這是真正功德莊嚴。所以說你不讀《華嚴經》,你不知佛家的富貴,你不知道如來的福報有多大,他的受用有多好。你只是求人天的小善、小福;但是諸佛如來如是迴向,也不是求這些受用,只是明心見性而已。

佛法修學就是講求明心見性,你不管修學哪一個法門都一樣,包括你持戒、吃素。我要求學佛的人都要吃素;你吃素,這些都只是為了把你本性具有的慈悲心顯現出來。慈悲心對於眾生他不殺害,不惱害眾生,慈能滅苦,悲能與樂;滅苦與樂就是慈悲心。所以為什麼要修不殺生,為什麼要吃素的原因,這就是讓你把本性的功德開發出來。所以,你要會迴向,你就能顯示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性德。所以這是從不殺生上來講迴向。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乃至菩薩十重四十八輕、六重二十八輕,都能如是銷歸自性迴向,不心外求法,那都能夠顯示出自性無量功德寶藏,就像盧舍那佛坐在千華臺上,顯示出功德莊嚴。所以我們學佛,你要懂得迴向的意思。

迴向,每一個學佛人天天都在做,但是他所希求的各個不同。他不曉得怎麼樣迴向是跟真如本性相應,所以往往求的都是人天有漏的福報,這個有漏的福報,你們不要想說你講求現實,其實真正的現實你沒有認知到、你沒有感受到。你的現實只是一時的感覺,一時的錯覺、錯誤,這感情用事,所以你的現實不是真正的現實。

佛法講的「現實」是不生不滅;世間人講的現實是生滅的,上一秒鐘喜歡,下一秒鐘他就生氣了。他是建立在生滅變異的妄心之上,他這個現實不是真的,不會長久。所以為什麼結了婚會離婚、兄弟會變仇人,這就是因為他用的是生滅心。佛法給大家的是要大家明心見性,明白你的心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真如。明心見性以後這就是佛。所以要懂得銷歸自性,這個迴向才是真的,不同於其他宗教的迴向,不是向玉皇大帝求,不是向造化主求。你向他求,他也沒辦法給你,因為他還是在三界六道輪迴當中,自己解脫都有困難。俗話講:「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他怎麼能夠幫得了你?如果你求他,他就給你,那這個世間上就沒有因果了。佛法講的是因果,講的是因緣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以因緣為宗,佛教以因緣為宗,從因緣當中你就能夠了解,什麼是迴向。希望你們能夠去體會、能夠去落實,把它做到。

生滅六識與不生滅八識

我們佛法講的大乘、小乘,大家要能夠明白。大乘所說的就是不生不滅,你的心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大乘佛法所要教導的,所要告訴我們的事實真相。現代有人搞不太清楚,認為大乘佛法是從小乘演變出來的,這個想法以及說法,包括考據都是有問題的,大有問題而且是嚴重的錯誤。

在小乘經典裡面,有部分極少篇的經文,講到菩薩六波羅蜜,這是釋迦牟尼佛為了接引小乘,在他們的經典裡面,略說了菩薩六波羅蜜的形像而已,只說了一些名詞,沒有詳細說明如何來用功。所以在小乘經典裡面,所說的都還是依生滅六識,依生滅六識去作修行、去作觀,包括四念處等等的這些觀法,所以跟大乘佛法不同,只是略有提到。略有提到,就好像小學的課程,略有提到博士班的課程,那你不能說小學它就等於博士,它只是先做一個預告,說你這是小學,你還不夠,你還要再往上進修。但是佛在《法華經》講:「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智慧淺,不能相信自心是佛,所以愛樂寂靜涅槃不能捨離,所以雖然跟他說大乘,略提名相,他還是不願意學習。所以在小乘經典裡面有少部分,非常少的菩薩六波羅蜜,它只有這個名詞而已,並沒有真正講菩薩行的行法,縱然有說,也是大乘通教。

天台家判佛一代時教為藏、通、別、圓,藏教就是小乘;通教就是有通大小乘,頂多講了一點點。所以你不能夠依這小乘經末後所略提的內容,你就說大乘是從那裡演變過來的,這說法完全錯誤,不符合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佛在《法華經》講:為什麼要講小乘,因為眾生不自信作佛。他一出世就告訴你,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可是你不相信,所以就方便說三乘佛法;雖然有三乘,但是目的是要你了達一乘,這一乘就是大乘。你不用在名相上作解、作分別,所以你要能夠了解,大乘跟小乘的不同。你不能說大乘從小乘這樣演變過來,這兩個的根基根本就不一樣,一條路往北,一條路往南,你不能夠說它是相同的;雖然都在同一個點上,但是你不能夠說它目的相同。所以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亦復如是,大家要能夠清楚地揀別出來,尤其是淨土宗。

淨土宗,祖師讚歎是大乘當中的大乘,了義當中的了義,這方便中的究竟方便,所以你要知道,不是小乘著相那一種修行的方式。大乘,它就是持名,這持名就是妙有,一心稱念是真空,即心即性這是絕待圓融,這是真正一乘了義的用功方式,所以不是通途的經教,或是一般的漸教的大乘所能理解的,所以你們要能夠明白。

你要是說大乘是從小乘演變的,小乘有很多部,你不要管它,什麼部都一樣,如果你這小乘能演變成大乘,那這個小乘也不要學了,為什麼?因為終究是演變成大乘,所以小乘既然會演變成大乘,那小乘就不是小乘,就好像菩提樹的種子,終究變成菩提,它不是其他的樹,所以你也不必再學這種小乘,直接學大乘就可以了。

你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不要隨意相信現代什麼考據、研究,他們那個研究都是自己猜測、推論,用推論、用猜測的,文章這邊抄過來那邊抄過去,抄來抄去。祖師大德教我們的佛法是什麼?佛法叫實修,教你實修,實際的修行斷煩惱。實際修行斷煩惱,它就不是猜測、不是推論,也不是研究。他們猜測、推論、研究,甚至去考察,看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這眼睛會騙人,《四十二章經》講到:未證阿羅漢不可信汝意。這些人提出來的言論,他證阿羅漢了嗎?我們大乘的祖師各個都是大阿羅漢、大菩薩,他們是真的有功夫。你看南嶽慧思大禪師,他就算是大阿羅漢;歷代祖師像清涼國師─華嚴菩薩。所以你要清楚,善導大師、歷代的祖師大德都是諸佛如來再來,不是現在這些人用心意識、妄想心,去猜測、揣測這大乘怎麼來、小乘怎麼來所能相比的,尤其像現在的人很迷信這學位,迷信這種學術,但是學術並不是佛法;佛教講的是實修,實際的修行,你依經教放下煩惱習氣,親證境界。所以大乘經典很多都是菩薩記錄的,甚至這個世間沒有的,你看像《楞嚴經》、《華嚴經》,這都藏在龍宮裡面;《圓覺經》那一般人根本沒有辦法聽,如來入神通大光明藏,參與的都是法身大士,文殊、普賢、彌勒、金剛藏,都是這一類的菩薩,真正的菩薩摩訶薩—大菩薩。所以一般凡夫,他要去這個成住壞空的世間,生滅意識心所變現出來的世間,他要去考察、去考據,他查不到,沒有任何蛛絲馬跡。你學佛,你對於祖師大德你要相信,我們佛教講叫信「聖言量」。因為聖言量所說的是現量親證的境界。現量就是親自見到,不是比量的,比量是什麼?猜測、推想的,比量而致的。所以諸佛如來、祖師大德所說的是親證的現量境界,故稱為「聖言量」。

你要知道,這大乘佛法絕對不是從小乘那邊演變來的,是諸佛如來在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有說大乘經,不是龍樹菩薩假造的。還有人說是龍樹菩薩假造的,那就越說越離譜了!所以你要知道,佛法經典不是講進化論,從小乘演變過來,它也不是一般的民間信仰,從前怎麼拜,現在又怎麼拜,它的祭祀工具怎麼演變,它不是這樣子來的。在形像上、形式上也許會有一點點不同,但是在實質上、在經典上、修證上,它不會改變。因為為什麼叫「經」?經叫修多羅,具「貫、攝、常、法」,就是講亙古真常不變的真理,我們稱為經,所以叫修多羅,你要清楚它的用意。

我們的同修,你聽了我這樣講,你就能夠明白大小二乘,這大乘跟小乘的差異性,以及大乘絕對不會是從小乘演變的。所以你要清楚,不然你要是相信這種錯誤的講法,你信心動搖了,那你就背大向小,你就放棄大乘去學小乘了,說那個叫原始,原來的佛法;然後反謗大乘為變質的佛法,那你就要造無間地獄的罪報了,縱然不到無間地獄,你也可以去拔舌地獄逛一逛,拔舌地獄不會放過你啊!所以當時候,天親菩薩就是小乘的論師,他就是造小乘的論毀謗大乘;他的哥哥是大乘的論師,開導他,他才相信、才接受修學大乘、修學淨土法門。我們的《往生論》就是天親菩薩造的,《優婆提舍願生偈》也是他造的,他就造千部論來讚歎大乘,懺悔自己從前所做的罪過,自己造的這些重業。所以他相信,他也知道大乘絕對不會是從小乘演變的,於是他放棄小乘直接學大乘。

玄奘大師在曲女城做三支比量,破小乘以及外道,他這個金牌寫了十八日,來了近萬人,都是當時候我們現在講的宗教家、哲學家,沒有一人能破佛法,沒有一個人可以打破玄奘大師的論典,這真是確立大乘佛法是這個世間的至論。至論,這萬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可以確立這是至論。所以你對於大乘佛法要有信心,要能深信大乘,心不退轉。

往生的次第

善導大師說過:「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凡是往生淨土有九種不同的緣,你不要把這九品當作是一種次第,當作是修行的次第。你要看清楚經文,以及了解善導大師的用意「總在遇緣不同」。

如果這九品是修行次第的話,也就是大家從來錯認的修行次第,那應該先修下品,再來下品中生、下品上生。可是下三品,《觀經》講的下三品是惡業凡夫,這是造惡業的。那造惡業,這不能作為修行的次第,所以大家應該很清楚。

中品,是修世間善業的,或是人間的孝道、五戒十善,他造作的是人間的善業,他一生沒有遇到佛法,但還算孝順,可是他孝順的目的,不是為了求生淨土,不是要求生淨土的,他只是做一個世間人,就盡了他的本分,一輩子沒有遇到佛法,臨終得遇善友教他念佛迴向,他求生了,這屬於中品。所以你不能夠說這世間的善業,可以當作修行的第二層次第,這是不對的。

上品,他就是緣非常好,就像你們一樣,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大乘佛法,甚至能解經教;這一類人在佛門當中,認真努力修行用功,往生淨土生上三品。所以它只是講九種不同品類的眾生、不同品類的緣,也可以說分為這九種。你不能說這九品是往生或是淨土宗修行的次第,我這樣講大家就很清楚了。

世間的業,當然不能作為出離六道輪迴的根基。所以你不要以為你在家裡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這就當作是出離。我常講的,做一個人,你孝順父母是應該的,你學不學佛,都應該孝順;有一些壞人他也很孝順,他對人不好,但是他對他的父母很好,那你說他有沒有學佛的根,這就不一定了。你說他能不能成佛,理上講是可以,但是這一生,他沒有學佛的緣,為什麼?他做的是惡業,他雖然對他父母慈孝,但是孝順這些都是世間業。你不能學了大乘反而退心、反而退轉,說我先建立人天、先做到孝道,把根基打好,才能求生,這說法是倒果為因,甚至是倒說經律。

佛法講的修行,講次第,有所謂的禪定,禪定的功夫從人往上,人都屬欲界;往上,欲界的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六欲天;到六欲天,他的欲望非常地少,那邊的人,他行淫的時候,不像世間人一樣,他只要心裡動念眼睛看一下,就能夠完成這個世間的這些欲事─欲望之事,所以他的欲望是非常地淡 。

再往上,初禪天離生喜樂定,二禪天離喜妙樂定,乃至四禪的捨念清淨定,這麼往上到四禪定;再往上,一層一層突破到四空定,這也就是我們講的無色界。無色界—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是世間的四禪八定,到第八次第定,還不算出三界,要再修斷三界九地,見思煩惱斷除以後得第九次第定,漏盡通要發出來,證四果阿羅漢,這樣子才算出三界。我們且不論他大乘、小乘,這修行的次第是這麼樣來的。所以往生淨土,有人、有天、有阿羅漢,有聲聞、緣覺、菩薩,這是講他修行的位次。所以你不能夠把《觀經》的九品,拿來當修行的準則。有一些人不懂,他想說我學佛沒有根基,我就先學人天,其實這想法是錯誤的,善導大師不這麼教;你學淨土你要跟祖師大德學,善導大師沒有教、歷代祖師也沒有這麼教。所以你自己要能夠用功,遇到大乘,你就不要退心,我們講:「深信大乘,心不退轉。」遇到了,你還退回去學人天乘,甚至有的搞鬼神去了,這就不是成佛的因。

往生淨土,三輩往生的因都是什麼?你在《無量壽經》第二十四品就可以看到,皆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往生淨土絕對的關鍵,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絕對不是做世間事。那你說我帶著出世的心來行孝道,行不行?講這話有點矛盾,你們去想一想,出世的心還會貪戀世間嗎?你對於家親眷屬放不下、你對於兒女放不下,這是出世的心嗎?就好像說我用出世的心,來行世間事。出世的心不會做世間事,你看釋迦牟尼佛他的心就是出世的心,他會不會做世間事?他不會;雖然做,心沒有這些罣礙。可是一般人剛開始沒有辦法,你看他的弟子,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這些人根器非常好,他剛開始修行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叫他出家,叫他住阿蘭若,叫他離世間意,先斷絕外緣,不做世間事了。所以你要清楚,佛陀怎麼教學生的,你不要自己心裡放不下,聽到《觀經》講這中品,孝順父母往生的,你就以為我可以先孝順父母,然後再慢慢學上來,學到大乘去,那你是把這個次第搞錯了,甚至是非因計因,不是往生的正因,你把它當作是往生的正因。

你要清楚這淨業三福講的是善乘,就是每個人緣不同,可為助修,但是不是正行,這都是善導大師教的,念佛發菩提心,專念是定善,也就是你念佛一定往生。你修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第一福世間福,也就是世間業,如果你執著,那不能往生;第二福講的是戒善,所謂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有相的戒善,若是著相,愛戀小乘,得少為足,也不能往生;第三福「發大乘心。讀誦大乘。深信因果。勸進行者。」這三福,第三個才是真正與大乘相應。所以我說這三福你要合起來看,釋迦牟尼佛講:「如此三事。名為淨業。」這三件事要同時做,一個學佛人在家人,在家孝養父母,心不執著,處事不忘菩提,在家裡要「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不能人情,不能隨意開緣,而自己的用心呢?要深信大乘,心不退轉。勸人學大乘叫「勸進行者。」這「深信因果。」不是一般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講簡單的。深信一切眾生皆有正因佛性,這是因,透過緣因、了因修行必然成果,這是果;深信因果,要藉由緣因跟了因的熏習,這眾生有正因佛性,但是沒有緣,沒有把你的煩惱給斷掉,了這二性你不能成就,你正因顯現不出來,這是講修行上的因果。

再來相信自己能成佛,這是因,認真努力修行,從體起用,全用是心,全用是性,你才能真正成佛。所以得到的是不生不滅的佛果,經典上講:「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因就是眾生有不生不滅的佛性,從體起修,成就的是不生不滅的佛果。所以這是深信因果。這出世福、大乘福,你能做到了,這叫淨業正因。不然你第一福是世間,這業不淨,如果世間孝順、尊師、修十善,這是淨業的話,我告訴你,不要說你們,忉利天王第一個出三界,這些他都做到了,他福報很大,那為什麼還在欲界?煩惱沒有斷,所以第一福世間福,也就是世間業,你如果覺得只要第一福,那你是在做世間業。所以為什麼講三福一起看,以上這是助行。助行什麼?助發你的正行,讓你的心更清淨。

你在孝順父母的時候,你要看到你的心有沒有染著?有沒有貪戀?還是拿孝順父母、拿這世間的這些倫理道德,來增長自己的愛欲;我講這個話是實修的人,才能體會得到。所以修行就是要從這上面去勘驗,你不要拿著《觀經》講的九品往生,九品的這個品類,把它當作是修行的階漸、修行的次第,那你就搞錯了。善導大師講:「總在遇緣不同。」遇緣不同才有九品的差別,還有人甚至更錯解善導大師,像一些本願念佛的,其實在善導大師那個時候,善導大師就告訴我們,這個「本願念佛」不能修,那是錯的。他說這些人,曲解佛經的意思,而且害人非常深,自失誤他,這種謗佛之言,他們也敢講,所以善導大師是否定的。那這些人怎麼說呢?他們說:淨土法門,是為了接引下品的凡夫,這話善導大師說,所以你們修行不用這麼認真、不用那麼用功,只要相信就好,臨終靠十句佛號就能作佛了,講這些投機取巧的話,毀謗三寶的話。很多不願意修、不好好念佛的人,他相信了這些人的謊言,所以導致這一生雖遇淨土,可是沒有辦法成就。反觀,你看現代很多修本願念佛的,他都說他是依善導大師、依親鸞聖人|日本的高僧。你看善導大師三十年不暫睡眠,從來沒有睡覺,念佛非力竭不休,這種用功的程度,天天這麼做,三十年從來沒有間斷。要是按照他們說要學善導和尚,那是不是也應該,我們不要講三十年,一年好了,不然七天不要睡覺,認真努力念佛,怎麼會教人懈怠呢。所以可想而知,這些人不是真正用功,只是出來胡說八道而已,毀謗祖師大德,讓大家以為善導大師還跟他們一樣懈怠。

親鸞聖人為了對治昏沉,冬天跳到冰河、冰水裡面去打坐用功,為什麼?不讓自己睡,他知道他自己有昏沉蓋,北方很冷啊!他還到水裡面去。我看你們只有洗三溫暖的時候,會跳到冰水裡,貪生怕死,想健康、想說促進血液循環。親鸞聖人可不是,他是為了對治昏沉,因為他念佛、修行剛開始的時候會打瞌睡,親鸞聖人也是真正的高僧。這都是現代所謂的「本願念佛」,他們依止的高僧大德,那麼是不是應該要向這些高僧大德學習。你不能說我是向他學的,他教我們不要這麼用功,那沒有這回事。

所以大家要曉得淨土法門,大慈大悲接引中下根人,你還是得勇猛精進,學祖師大德真正的用功。要學習經教,這些人他不教你經教,為什麼?因為你去看了經教,你就知道他講錯了、他誤會了。所以他告訴你不用學經教,經教太難了,學了經教,那個淨土就不純了,要學他那種懈怠、放逸、懶散的淨土才是純的;我告訴你,這種人連邊地疑城都去不了,你以為他深信就能往生?所以祖師善導和尚舉一個比喻,他說譬如你要存一千塊,一千金,我們不要講黃金,我們就講現代人知道的一千塊,每天存一塊,是不是要一千日才能到達,豈是一日可以到。念佛修行想要作佛,亦復如是,你發願以後,如果不念佛、不用功、不相續,那你這個信願是假的;就好像你發心要存錢,發了心以後,你每天支出大於收入,那你哪一天才能存到,這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像他們錯引祖師,使大家誤會,大家把善導和尚都看錯了,他們要負完全的因果責任,而且這一種謬論,不是現代才有,在唐朝善導和尚還在的時候就有,所以他註《觀經四帖疏》破斥本願念佛。破斥這個裡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完全否定本願念佛的方式,這大家要清楚。

我所說的話有憑有據,你可以去看《觀經四帖疏》,白紙寫黑字講得一清二楚。所以大家要能夠清楚、能夠明白,要用功、要持戒、要能夠勇猛精進。對於世間完全放下,一絲毫都不要在意,家庭放下、事業放下、種種的恩愛統統放下;一心一意就是辦道、就是用功,沒有自己個人的利害得失,一心一意地修行,這樣才能成就、才能往生,這個是實話,絕不虛誑。

流通法寶不可思議的功德

《普賢行願品》裡面告訴我們,它說:「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也就是說,一切的供養當中,以佛法來供養眾生,這個是最殊勝的。所以我們學習大乘佛法,心量要大,不能只有想自己得到利益;你還要想到,眾生聽聞佛法可以了生脫死,可以解除一切煩惱。身為一個學習大乘佛法的學人,就應當發大心流通正法,你的心才上契諸佛如來,下契一切眾生的本性,就是跟佛心相契合,符合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同修有機會到外面去,自己隨身就要帶著法寶,跟眾生結緣。因為眾生聽聞佛法,可能一個念頭轉了,他再也不殺生,再也不吃肉了,甚至一念迴心,明心見性,那這個功德都不可思議!

你能這樣做,你就是在修菩薩行,流通正法、流通法寶這個功德,等於「六度」,為什麼?因為你自己去流通,這是布施,布施佛法;自己在流通的時候,不忘佛教,這是持戒;流通的時候,有一切順逆境界,這是忍辱;在順逆境界當中,能夠保持精進不退,這是精進;對境不動是禪定;善巧方便是般若,所以你自己在修六度,同時幫助眾生行六度波羅蜜。為什麼?因為眾生聽聞佛法,自然懂得怎麼來修,自行化他,所以稱為功德無量。

我們要發大心,不要想說自己聽聞就好,自己得到利益就好。在二六時中念念不忘,為佛教為眾生,不要只想自己的感覺,不要只想自己的感受,這都是我相。《金剛經》講的:「四相具足。」你的「我」非常地大,非常地重,這樣子沒有辦法開悟,沒有辦法解脫。所以希望每一位同修,你出門都能帶著法寶在身上,跟眾生結緣。如果自己有做一點生意,在能力範圍做得到,在自己的店面,或是自己管理的空間,放上法寶與往來的眾生結法緣,這個法緣是最殊勝的,只要你一念轉,你也可以跟眾生結這個清淨的緣。你不會講經沒有關係,祖師大德幫你講好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大家可以接觸到祖師大德所說的正法。不然就像經典上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放眼望去幾乎都是與佛陀教育相違背的。所以學大乘的同修更應該發心,在自己做得到的範圍之內流通大乘佛法,要去推廣、要去流通,自己身上也帶著。在自己家裡附近的店面,跟鄰居有熟識的,你都可以勸他一起來成就這一份無量的功德,讓大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六塵都聽聞到正法。同時你自己因為這樣子流通,這樣子護持相得益彰,你自己也會道業增進,那你過去生障礙佛法流通,謗法的罪都能夠消滅,現世得到的果報就是智慧增長、業障消除,甚至以世間福來說,你的兒女智慧都能打開,不會誤入歧途,為什麼?因為你做父母的,為他積了這一份不可思議的陰德,這一份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為什麼我們這樣說?因為你流通的是大乘了義之法。

大乘了義這個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知曉,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知道的。我們知道這樣的一個功德,這樣的利益,我們不執著;我們只有一個心念,希望正法久住,希望佛法能夠廣為流傳,希望大家手上拿的都是正確的佛法,耳朵聽到的都是祖師大德的開示,當下這個娑婆世界就轉為西方淨土,不離本處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轉五濁惡世為五清淨土。永嘉大師講的:「不離當處常湛然。」就看你怎麼做,這是自行化他的功德。所以每一位學佛人,你都要去想怎麼讓佛法能夠流通,不要只想到我自己聽就好,自己修就好,害怕人家嘲笑你。你流通正法的時候,人家會嘲笑你,你就當消業障,為什麼?因為你過去生也是這麼嘲笑人家,現在被你嘲笑的那個人,已經成佛作祖了,你還在這裡六道輪迴,還在這裡墮落,沒有辦法出離。所以你就要曉得,如果你碰到障礙,你就當消業障想;也只有真正覺得佛法好的,認識佛法的人,他才會希望這個正法可以廣為流傳。我常講絕對不能障礙人家聽聞正法,不能障礙人家修行,不能障礙人家請法寶,這些都是要去注意的。

我以上所說是佛法,佛法才稱為法寶,因為這個覺悟之法能幫助眾生破除無明,只有佛法能破無明,其他的法沒有辦法。你要是流通《弟子規》、《了凡四訓》這些外道典籍,甚至《群書治要》,這是政治書,乃至這些儒家的經典,這些都不稱為法寶,這些的功德並不在我今天所讚歎的範圍之內;你要是去流通,讓大家誤以為這些東西就是佛法,那你有罪過。因為有很多在家人不懂事,不曉得因果,他想說:這個是好書是善書,就把它當法寶來印,當法寶來送,導致很多人對佛法的誤解與誤會,甚至有的佛學院裡面都還要教《弟子規》,你看恐不恐怖!佛教大學裡面,他要教《弟子規》啊!用《弟子規》作為修行的基礎,那我告訴你不能成就,為什麼?有一本經,你們常常在讀的《心經》,《心經》裡面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信大家都清楚,沒有說依《弟子規》,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觀自在菩薩為我們開示的,怎麼樣成就般若智慧,怎麼樣成就無上佛道,教你依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才能夠成就。

你用世間法絕對不能成就。所以這些人天天讀經,都是沒有專心在讀,沒有認真在用功,不知道經典講的義趣,連講得這麼白了,他都還聽不懂,確實業障深重。我們修學大乘的人,要多流通大乘佛法,不要把這些世間典籍當成佛法,當成是法寶,那個不能出三界。這就是我們剛才用《心經》跟大家說明的,你要依般若波羅蜜多,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光現在佛依般若波羅蜜多,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才是真正破無明的根本,破無明的辦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整個佛法講的就是般若,就是眾生本具的般若智慧,你要讓它發揚。

佛法講因果,你流通佛法讓眾生開般若智慧,你自己同樣也會打開般若智慧。你要是流通這些世間典籍,讓人起貪瞋癡,讓人起愛欲心、起愛著想,在這個福德罪過上計較得失,分別計度,那你當然出不了三界,你看袁了凡出三界了嗎?他沒有出三界,達摩祖師講:「造善造惡,俱是輪迴。」所以不要流通這些輪迴的東西,他好像有一時之善,但是終究感得無量的苦報。《無量壽經》講的「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這個「世間之事。更相患害。」也沒有說是善法、是惡法,就是告訴我們無論造善,無論造惡,都是患害。你造善生天了,生天福,得到了天上的福報,你享福的時候就開始造業,造業以後馬上就墮落了,所謂「三世怨」。釋迦牟尼佛看得很清楚,「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雖然你還沒覺察到,但是你要有這一層的覺悟;你還沒有遇到,你要有這一層的覺悟。所以就「雖不臨時。應急想破。」後面講:「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無論你造善造惡,追逐所生統統都是輪迴,「何不於強健時,努力念佛,欲何待乎。」這努力修善,就是努力念佛。

在《無量壽經》第三十三品裡面跟我們講得非常清楚,你要真正流通佛法,幫眾生破迷開悟。那你自己因為流通大乘的功德,也能夠破迷開悟;除此之外獲無量福,這個福報不可稱量,為什麼?因為稱性的緣故,你流通的法稱性,這個福報不可計,所以要知道要發大心,自己要做,見他也要隨喜幫助他,自作還要教他,見作隨喜,教你的朋友做,教你的同事做,教你的同學做,教你的親戚做,教你的鄰居做,大家一起來流通正法,這個就是菩薩戒,饒益有情戒;你推廣佛法,攝善法戒;這個善法是真正能解脫的,眾生看了能夠破迷開悟,這是攝律儀戒,不行凡夫律儀,行聖道律儀,這佛道律儀,攝律儀戒,這是涵蓋著菩薩三聚淨戒。

所以流通佛法一法總攝出世間法,總攝世間法,真的所謂具足一切功德。你真的了解這一層道理,你必然努力不懈,認真為正法久住。希望大家能夠了解,能夠發心,不要只想到自己,這都是我相,你想到自己,你是二乘,甚至是凡夫,這些你都要清楚。

好營世務學道障礙

祖師大德開示,世間情要是淡得一分,於佛法便有一分相應處,便有一分得力處。這一段話就是要告訴我們,對於世間,自己的色身、家親眷屬等等的不要執著,不要什麼事情都以世間事為重。你要是以世間事情為重,你修行成道便不能相應,你沒有辦法相應。相反地,如果你對於世間事情放得下,放下一分便與真心本性相契合,放下的越多,你的真心就顯現得越為明顯。所以我們學佛,對於世間要能夠放得下,不可以以世間事為主,因為你已經受三皈,已經受菩薩戒,甚至已經出家了,你所有的處事待人接物就要想到佛經上是怎麼教的。佛教我們一切隨緣,教我們一切放下,不與人計較,不與人爭,自己用心全部都安住在佛號上,沒有雜念,沒有雜想。如果有念頭跑掉了,你就趕快收攝回來,繼續用功,這才像是一個學佛人的樣子。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了生脫死,沒有別的目的。學佛人不用去搞世界和平,不用起這些世間妄想,這些統統都是雜念;你也不要求家庭和樂,兒孫滿堂,不要去希求這些,自己要老實念佛,業障才會消。你不老實念佛,你的心散亂,你的心沒有在道上,那你的世間意就會越來越重;一樣的道理,此消彼長,彼消此長。你在佛法上用功,世間的情見、事情自然就銷落;你要是在世間上用心,你的佛念,佛知佛見,自然消亡。所以要修行,就要放得下,就要看得破,要看透自己身心世界,知道這個世間是虛妄的,沒有一絲毫真實的,都是妄心變現出來的境界。能變的妄心是虛妄的,所變的境界也不真實,如同作夢一樣。永嘉大師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在作夢的時候,好像有六道輪迴,就好像你現在有家親眷屬,有父母師長,但是畢竟是夢,世俗人講「南柯一夢」,畢竟不是真的,在夢中也不長久;縱然長久也是虛妄的,都是你心所現的,一念而已。像這樣起觀,這樣作如是念,你對於世間自然就看得淡。人家對你好、對你壞,種種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是八風,讚歎你的、給你利益的、毀謗你的、譏笑你的,你都不會在乎,久而久之你這麼觀照,這麼樣用功,你就有定力;有定力了,再來漸次深入,你就能降伏煩惱,就能斷除煩惱,這樣修行才算是得力,才算是有在用功,也得到了佛法的利益。

學佛不是要你求世間名聞利養,不是要給你五欲六塵。為什麼我很反對在佛門裡面搞世間法,不光我反對,十方諸佛都反對,那些都是諸佛如來不要的東西。在末法魔強法弱,總是有這些魔子魔孫要把世間法帶到佛門裡面來,在佛門裡面教你求世間的福報、給你搞佛教婚禮等等的,把佛門搞得就像世間一樣,他說這個叫做不離世間法。你看釋迦牟尼佛成道,他離不離,他是太子,古人講,太子具有王儀,什麼叫具王儀?就是將來一定做國王。他雖然是太子,對於金銀財寶,對於五欲六塵、權力,他都放下,他都不要,選擇出家這條路;也就是說你要認真修行,你才能了脫,不是在佛門裡面用這些世間意,起這些世間事作為接眾。這是釋迦牟尼佛做給我們看,他一生講經說法,沒有去辦這些世間的活動。所以接近他的人各個都成就,各個都能解脫。你看《無量壽經》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他也是天天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就是引導西方淨土的清淨海眾,使他們各個成佛;他絕對不搞世間事,一佛如此,千佛都如此。

所以你對於世間要放得下。不要起世間意,不要做世間事,所謂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相應處,自能相應得一分;你要是世情增長一分,你對於心性就多一分迷悶,這句話大家一定要謹記,非常地重要。在生活上你要能檢點,看看自己,你的心跑到哪裡去?是不是又貪著了?是不是又起顛倒想了?如果是,那趕緊回頭,趕緊安住佛號,安住你修行用功的法門,這才是真正能夠了脫生死的人;而不是處處以世間事為優先,以世間的這些人情,迎來送往作為優先,這個不能成就。

印光大師講:學佛人最忌好營世務。學佛人好營世務,這是最大的障礙,你修行很難成就。喜歡在世間攀緣,跟人家這樣子做這些世間事往來,這個不能成就,這是印光大師給我們的真言。真言就像咒語一樣,陀羅尼,你要記住不要忘失,不要好營世務,不要起世間意,這對我們道業都有很大的損傷。希望大家能夠謹記,能夠好好用功。

哪些是修行的障礙

在末法,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為什麼修行的人很多,成道卻非常地稀少?所謂「學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猶如牛角。」其原因就是廣欽老和尚所說的,念佛太少,念佛念得不夠,看什麼事情,你的第一念都是世間念,都是世間的見解,所以佛念不綿密,都是世間的意念。祖師大德勸我們要念佛、要修行、要用功,少看、少接觸這些世間法,這些世間的人、事、物,能夠避免的,就完全避免;不能夠避免的,想辦法避免。為什麼說要想辦法避免?就是因為無法避免,所以才要想辦法,不是說不能夠避免的,你就隨著它去。

每一個人都是乘業再來這裡輪迴,一但業力現前,你當然沒有能力去做迴避;所以我剛才才講的,要你想辦法把你的道心提起來,要知道怎麼來迴避這些障道的因緣。干擾你修道的這些人事,能夠做到少一分是一分,可以完全避免的那當然是最好,因為人命非常無常。這個命不是你的,是屬於無常的,你要從無常大鬼手中,闖出一條生路來,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很少人可以從這裡成就,可以超出輪迴,所以一定要用功精進,把這些退緣、障緣全部排除,這樣子你才有一個空間,有時間來用功,才能夠談說要成道要來成佛。不然這個外緣─外面的染緣過於強盛,內心的煩惱又非常熾然,所以一遇緣馬上顛倒,尤其是你們世間的緣─家庭、妻子、兒女,這些家親眷屬,幾乎各個都在障道,每一位他都不希望你學佛,不希望你出三界,為什麼?因為他也帶著愛欲心,你要是學了佛,他就沒有辦法討債,沒有辦法找你一起去輪迴了,所以他不會放過你的。那你自己就要有相當深刻地覺悟,這些都是障道因緣,障道因緣都要捨棄掉。家庭的聚會、朋友的聚會,這些能夠減少要完全減少,能夠避免要完全避免;給自己時間,給自己空間來修道,這是大家現前要做的。

你不要太過於講人情,古德有一首偈子叫:「寸香齋銘」,他就是講學道的人,學佛的人,以寸香為期,二人相談唯道是語,全部的偈頌是這樣:「尊客相逢。勿談世諦。」這二人在一起,或是你跟你的朋友,跟你的同參,或是跟你的家人接觸,不要講世間話,唯道是語,勿談世諦。「不近人情。不拘俗禮。知我罪我。聽之而已。」他要責怪你,那也是他的事情,你不要在這裡放鬆,不要在這裡跟他一起搞人情,一起講是非,否則耽誤的是你修道用功,這一生成道無期!所以以前的祖師大德看到人,有人遠遠走過來要找他攀緣,他馬上回頭,他也不跟他講話,你找他問話,他隨便應付你,隨便跟你說兩句,看你不注意,他馬上就離開繼續用功,所以這是古大德的風範,這是學佛人的樣子。

你不要在家親眷屬當中,在親戚朋友當中跟他搞人情,跟他談這些世諦,所以告訴你「尊客相逢。勿談世諦。」那麼時間多少呢?「寸香為期。唯道是語。」一寸香,我們講的一柱香的時間,以這個時間作為你接眾的期限,而接眾當中就是講佛法,這些都是大家要學習的。你跟世間人接觸不要講世間話,不要閒談,不要閒聊,多勸他們吃素,多勸他們學佛;自己平常要多念佛,佛號念得太少,念得不夠勤,念得不夠專,那很難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你不要以為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你想想看,你現在在靜中的時候,安靜的時候,你能不能念;你不能念,你在動中的時候那更不能念,何況是在病中,何況是臨終,臨終就是你要死的時候,那你要怎麼念,你沒有辦法念!靜中、動中、睡夢中、在病中,最後臨終,你睡夢中能不能念佛、能不能用功,沒有辦法啊!那你說你想要成就無上佛道,在臨終的時候,這個時候病苦交加,甚至死亡在佛門講這是一個大昏沉,小昏沉你都沒有辦法用功,何況是大昏沉,那你怎麼還能夠散漫,還敢放逸,還不提起佛號。

所以真正要超出生死輪迴,就是要這麼做,就是要這樣用功努力下去,你才能夠真正成就。這一件事情沒有人可以代替,佛菩薩加持你也沒有用,因為諸佛如來再慈悲也沒有辦法為眾生斷煩惱,他沒有辦法幫你把煩惱消除;這得靠你自己去轉變,自己去放下。你雖然相信自心是佛,但是在這上面你還是得認真努力用功。希望大家能保持精進的道心,用功精進,勇猛不退。

圓頓止觀

《圓覺經》講:「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一段話是講我們修行的依止。要依止「圓照清淨覺」,過去佛如是依,未來佛也如是依,現在佛亦如是。三世諸佛都依「圓照清淨覺相」,依了以後,從此起觀,名為「圓頓止觀」。修止觀要用圓頓止觀,才能達至究竟成佛。

什麼是圓頓止觀?釋迦牟尼佛以佛眼觀一切眾生,雖具如來智慧德相,但是有深重的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於自本心不能證得。所以他觀機,對於三界內,鈍根的凡夫,他教他析空觀,就是觀苦空無常無我,這是析空觀;對於利根的呢?教他體空觀。體空就是了達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對於三界外的菩薩,鈍根的菩薩,教他次第一心三觀,先觀空,後出假,再入中,這是對於鈍根的菩薩。對根器利的菩薩,則教他一心三觀,也就是我們講的圓頓止觀。圓頓止觀,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修行不離止觀,這止觀是定慧之因;定慧之因,任何法門都一樣,它不會離開止觀這個原則,所以我們修學淨土亦復如是。

你平常的時候就要攝心,不讓心跟著境界跑,了知妄想本空,心性本自清淨,你這樣子持續下去修行,心不隨妄,不跟妄念走,也不除妄。很多學人在修行的時候,總是以心除心,以法除法,用心要來對治,這個不行。你要知道這妄想是虛妄的,無明非有,六塵本空。無明非有,你能夠這樣子觀照,了達心性本自清淨,一塵不染,每天這樣用功,從坐著、站著或是躺著、或是睡覺的時候,都這麼觀照、這麼用功,久而久之,能觀之心與所觀的這個境界自然銷落;越銷落,銷落得越多,你的定慧自然顯現,便能與真心本性相應,跟般若智照,般若心性相應。所以這種方式,大家要去使用、要去練習;你不練習,你沒有辦法成就。

修淨土的人也是一樣,日用平常當中,你就是單提一句佛號,提這一句佛號,念佛之時,了知妄念虛妄,了知自心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如此了知,這個叫做「開圓解」。起念的時候看到妄念,你的心不要跟著它跑。初學者無法直觀心性,所以教你念佛,等你佛號念熟了,再把佛號這一念也捨掉,自然與真心本性相應,這就是圓頓止觀。

所以為什麼講,教你念佛的時候,心不住於煩惱上,這是空觀;念佛的時候即受佛德加持,這就是妙用,心不住煩惱上,自然就是正念,這就是假觀;漸次透脫,能了中道實相,這就是中觀,漸次的,這是講一般根器的。如果根器利的,念佛一句即是三觀圓顯,你就圓滿證得一心三觀、圓滿證得般若智慧,就是屬於真正的圓頓,你要會修才行,所以這是圓頓的止觀。

止觀,我們分為三種。一種是「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它是屬於漸次止觀,在解上也是漸次的,行上也是漸次的。「六妙門」呢?它是不定止觀,解是圓解,行不定頓漸。「摩訶止觀」裡面教的就是真正的圓頓止觀,這是修行的綱領,修行的原理原則,你要知道。一切法當體即空,從體起用,就是般若智慧。用般若智慧來照破煩惱,就是寂而常照,念佛也是一樣;你們不要覺得我講這個跟念佛沒有關係,這是大有關係。佛法當中的修學,不會離開「止觀」二字,你離開了止觀二字,那你就沒有辦法成就定慧,所以你念佛亦復如是。觀想佛的相,從觀入止;單提佛號,止息妄念,從止起觀,所以妄念消亡,佛心全顯,一樣的意思,不會沒有關係。當一見佛之時,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你就真正見到了佛性,這是真正的修證。這是修證的,不是解悟。

所以修行,你要真實去修,不能打閒岔,每天都要用功,不光要固定時間用功,還要時時刻刻用功,你的煩惱才會減少、才會銷落;日久功深,就是用功的時間久了,功夫越來越深,自然能所消亡,到最後能念的心也沒有了,所念的佛也消亡了,自然打成一片,這時候你就與真心本性相應,真心本性的大用就會現前,你對事逢緣就不會起煩惱。所以為什麼《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一切境界無所住,自身無所住,自身之外的一切境界也無所住,無所住處即是真心,所以說為「而生其心。」「而生其心」這個身心不是起心動念,不是心性冒出來的,是它本來就光明,本來就透亮;可是你迷失了它,就像天空的太陽被烏雲遮住了,你現在以般若智慧之風吹散烏雲,日光自然顯現,不是天空又再生出個太陽,這個道理要懂。「而生其心。」只是講真心本性的妙用顯現出來,我們要清楚這圓頓止觀。

我們眾生,佛在《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面講:「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苦海。」你不能觀心、不能見性,所以在生死苦海裡面漂流,又說:「三界之內,唯心所現。能觀自性,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你不能觀心,你不能觀照,那你究竟沉淪;能夠這樣修行,能夠與自性相應,能夠觀心者究竟解脫,所以修學止觀非常重要,大家不要忽略。

止觀這一法,在淨土宗叫做「一心念佛」,就是念佛法門;在禪宗叫做「參究」;在華嚴宗叫做「法界觀門」;在天台宗叫「一心三觀」,所以都是止觀的異名,另外一個名稱,稱之為異名,所以不要在這裡妄起分別。《金剛經》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修淨土者應當一心念佛,你不要放逸、不要懈怠,碰到什麼境界都一樣,心不要跟著它走;你心跟著它走,為境所轉,被境界轉,你要回頭就不容易。你常常被轉,常常心隨妄想、心隨妄念,你想要成佛、你想要了脫生死,這是不可能的,沒有辦法了脫生死。實際上也無生死可了,但是你現在就是迷失本性,所以需要藉由這些方法,這叫「借假修真」。藉由這些方法,就像你出國你要坐飛機,沒有飛機,你沒有辦法到達國外,一樣的意思;一旦到達,自然你就要下飛機。念佛修行一旦見性,自然這個方法,那就不用了;就像人生病一樣,生病的時候需要吃藥,病好了,藥也不必吃了,所謂「藥到病除,藥病俱亡」,也沒有了藥、也沒有了病,佛法亦復如是。

你修學這些法門,教你執持名號,不是教你執著名號。執持名號,你用這個方法,就像醫生給你開藥,天天按時吃藥,等到你病好了,這個藥自然不用吃了,念佛也是一樣,所以天天都要用功,大家要清楚。

這念佛確確實實是了義的方法,是究竟了義,而且非常方便、非常直捷,是止觀當中的圓頓止觀,那要看你會不會用。你不會存心、你不會用,這念佛就變成了有我能念、有佛所念,不能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你用功起來,要斷除煩惱非常困難。如果你對於心性能了解、對於實相能了達,作用起來,確實《楞嚴經》講的:「日劫相倍。」你修一日等於人家修一劫的時間。這個「劫」,你們自己去查,我們講經當中有講過非常多次,所以要懂得怎麼來使用這個念佛的方法。

你不要輕視淨土法門,認為念佛是著相;聽了我們今天這裡講的,你就曉得它是圓頓的止觀。外面也有很多也說他是修禪的、修止觀的,但你去仔細看,很多都是小乘的止觀,是「析空觀」。析空觀,給你分析身上有毛髮、指甲、有鼻涕、口水、血液,給你分析,一個一個歸納,什麼歸地大、什麼歸火大,什麼歸風大、歸水大,把你分析開來,這個叫析空觀;告訴你這是因緣所生,不是實有的,所以你不要執著,你的心不要隨這個思量而走,你的心是空寂的,這是小乘的析空觀。小乘的空寂是斷滅空,同樣講空寂,它沒有作用;大乘講「虛靈湛寂」,虛靈湛寂它就有作用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大小乘不一樣。所以你要學止觀,不要學到小乘的,學小乘的,我告訴你,不能解脫,沒有辦法圓成佛道,這是大家要清楚的。

無明本空

《圓覺經》上講:「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這一段經文對於我們非常地重要。修行,你要知道這個妄想是虛妄的。佛在經上比喻如同虛空花,就像你現在眼睛往天空上看,天空有沒有花呢?天空沒有花啊!那你為什麼會認為天空有花呢?那一定是你的眼睛生病了。佛告訴我們:煩惱本空,就如同虛空,空中本來沒有花,只是你迷妄而幻見,所以這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虛空花。你所接觸到的人事都不可得,沒有一樣事情可以當真,可以認為實有的。你能了達一切法、一切的妄想、一切的境界當體即空,這個就是你的「智慧覺」照破無明。所以說「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而這個無明也空,所以講虛空花,他的比喻非常好,因為這個比喻直接表達的意思就是根本沒有,徹頭徹尾這個無明本空。

你修行修斷的是本無,顯發的是本有,所以念佛也是一樣。永嘉大師說:「也無人也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這三千大千世界如同大海中的水泡一樣,沒有一法當真;如同水泡,暫時而有。跟你說暫時,也都還沒講到究竟,根本虛妄。所以《金剛經》說的:「如夢幻泡影」,甚至你在妄心執持的當下,妄心對妄境,執著妄境的當下,也沒有一絲毫暫存。所以你不用分析一秒鐘多少生滅,這個生滅相也是虛妄的;一切法因緣和合,能和合的因跟緣也如虛空花。所以告訴我們:「萬法皆空」。這空就告訴你,能生萬法的這個無明根本是虛妄的,當你了達這一點,你修行才有一點相應。所以《圓覺經》上所說的是告訴我們,一切諸如來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就是用般若智慧照破無明。《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時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時」就是常常的意思,不間斷。所以他六根對六塵,他就了達如虛空花,本無所有。這一層道理、這一層意思,學佛的人要能體認得到,這是大乘的修行方式。

大乘講體空觀,當體即空如虛空花,這個無明沒有來處,沒有滅處。你說無明從哪來?佛告訴我們:「覺不生迷。迷本無根。性畢竟空。」只是你不明心見性,所以妄有無明,才有這個生死的根本。你要了達一切煩惱的根、一切生死的根如虛空花,從此你在菩提道上就能一帆風順。所以經典上講的:「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就好像風吹灰塵。你修行,如果能夠了達這一層道理,就不會遭遇到魔事,不會有五十陰魔,不會著魔,而且直趣菩提,與不了解的人日劫相倍。

什麼叫「日劫相倍」?佛經很多詞都很深。「日」就是一天;「劫」就是我們講的大劫,人壽八萬四千歲,這麼一增一減為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一個大劫。日劫相倍,一天跟一大劫相差甚遠!你修一天就等於人家修一個大劫。當然這個日也不屬日,劫也不屬劫。因為你了達這層道理,沒有時間相,只是就我們一般凡夫的認知,給你做個譬喻,是形容超脱的快速。如來的果德一念可以達到,就好像千年的暗室一燈能破,積劫的惑業一念能消。這一念是哪一念?不是你現在生死妄情,在那裡妄動的這一念;是你轉過來,恍然大悟的這一念,此一念能消億劫顛倒之想。所以學佛最重要的是般若智慧;沒有般若智慧,六度波羅蜜前面的五度都是虛設,所有的行法都是盲修瞎練。古德講:「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你都是盲修瞎練。《華嚴經》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沒有般若智慧,你就不能與菩提心相應,那等於是沒有菩提心。你所修的這些善法再好,都是魔業。善法是魔業,那何況是惡法;惡法那更是魔業,大魔業。

你們聽經要會聽,不要聽到善法是魔業,那惡法就不是了,惡法更是。所以不要自己的心裡面好樂貪瞋癡,深著五欲,堅愛不肯捨。聽到善法是魔業,你就貪圖到這些貪瞋癡上面、五欲六塵上面去了。貪瞋癡能感招苦果,它有招感的作用。所以佛教我們從根本修,這根本在哪裡?了達一切法當體即空,了達無明如虛空花,本無所有。你要有這一層的認識,要常常這樣觀照。妄想起來了,控制不住了,趕快提起觀照。所以一念迴光,這個妄想、這些雜念,當下就消除,念佛亦復如是。你在念佛,妄想起來了,你就要知道這妄想是假的,不必管它,不要滅它,也不要隨它。這妄想是虛妄的、是空的,你不要去碰它。你只要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這樣就可以了。你越碰它,就好像你看到水裡面有浪,你用手去撥它,想要把這個水波、水浪叫它靜止,那你只會越撥越大,越撥越大。所以達摩祖師講的,不要以心除心,以法除法。這些都是修行人應該要知道的修行重點。

你們要常常去熏習,不要到處放逸、到處去玩。現代人生活很好過,一有錢就想到去哪邊享受、去哪邊造業,當然他不會覺得是造業。我告訴你,你六根攀緣六塵,起心動念就是造業。《地藏經》講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就是告訴你,你只要起心動念就結了業果。而為什麼教你念佛,因為教你不起念,你沒有辦法,所以把你起念的這一念心,把它收攝回來歸到佛號上,自然你就不隨妄想了。

有因緣要多用功,對於修行的道理要常常熏習。你不能夠想說我有來共修,我有來參加講座,這樣子這個禮拜大概就夠了,實際上不夠。這些道理在佛陀時代,佛陀在的時候,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這些大阿羅漢、這些尊者,天天聽、天天熏習,都還未必能夠契入,熏習幾十年都還沒有契入!阿難尊者雖然能夠記憶如來四十九年所說的法,但是仍舊遭了摩登伽的大難;迦葉尊者雖然禪定第一,他的定功很深,但是習氣仍舊未除,聽到阿修羅女在唱歌、在跳舞,他也不知不覺出定跟著起舞。所以即使是富樓那天天講佛法,講說實相,講說大乘的義趣,仍舊沒有辦法契入。這些大阿羅漢尚且如此,何況是末法時期業障深重的凡夫,你怎麼敢還想要到哪裡去舒服一下、去放鬆一下。你就不曉得你後面有好幾隻大鬼追著你,生、老、病、死這四隻大鬼;後面還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統統跟著你。一旦他追上你了,你的處境是淒慘無比!你不能放逸,不能不關注這一件重要的事情,應當要了脫生死。這生死不了脫,這些大鬼從來不會放過你,而且從你一生下來,他就隨時準備找你麻煩。所以我講的這個就是把八苦比喻作這些惡鬼、厲鬼。大家要有這一份警覺心,也就是說你生下來,就被這些盯上了,甩都甩不掉,應該要有這一份覺悟;不要放逸、不要懈怠,趕緊用功,常常熏習佛法。要知道無明本空,六塵非有,單提一句佛號,直下立斷煩惱,這才是究竟之處,修行人應該要這麼做。希望大家能夠謹記。

釋迦牟尼佛的恩德

在佛門禮懺,也就是說拜懺,或是叫做拜願。一般我們都是禮拜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懺悔。現在有很多淨土的學人,對於禮拜釋迦牟尼佛會有疑惑,他會覺得這樣子拜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夾雜了?是不是耽誤了修行?實際上這種問題在以前古大德他們在的時候都沒有這樣的疑惑,甚至古代的淨宗道場,一樣都是禮拜釋迦牟尼佛,早課仍舊是持楞嚴咒、十小咒、大悲咒、念《心經》,甚至晚課拜八十八佛,不光只是拜釋迦牟尼佛而已,向八十八佛求哀懺悔;而你有這些疑惑都算是心不清淨,在諸佛如來當中妄分高下,你只要把這個高下心捨掉了,自然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你要想到《法華經》上說的,釋迦牟尼佛對於這個娑婆世界,尤其是南閻浮提眾生的起心動念、言行造作,惡業深重剛強難化,他來南閻浮提往返高達八千多次,目的都是幫助這裡的眾生,讓他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可謂是悲重恩深!所以應當要生起恭敬心,生起感恩的心。你今天能夠遇到淨土法門,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告訴你,你是永遠不會知道;你今天能聽到大乘了義,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說出來,那你也永遠不會清楚。所以在這個娑婆世界拜懺、受記都是以釋迦牟尼佛作本師,作得戒和尚。這是我們學佛人的根本,學佛人的根本老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好像你在學校,在班級上犯了錯誤,當然是跟你的導師作懺悔,作改過,不會向其他學校的老師去道歉、去懺悔,一樣的意思,在娑婆世界你造的業,很自然就是跟釋迦牟尼佛禮懺,這個是最直接的,也最符合佛陀的教育。

佛教我們要懂得感恩,教我們要懂得尊師重道。我們自己學佛想要成就,這個尊師,「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清涼國師講:「要取信於佛。」要相信釋迦牟尼佛,相信他所說的不會有問題,所以教我們依經典。

很多人在這個拜懺上,尤其是近代學淨土的人特別疑惑,我今天把原因跟你講出來。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沒有執持名號,你的心生分別,在佛菩薩當中妄分高下,這就是你疑惑的根本原因。如果你執持名號,你的心就不會有這些問題,為什麼?念阿彌陀佛,禮拜本師釋迦牟尼佛,沒有任何衝突,都是清淨心、都是恭敬心。如果你妄分高下,這一念心一起,那就是耽誤道業,就是夾雜,就是不清淨。所以真正修行人沒有這個問題,他懂得誰是他的本師。你看在《淨土聖賢錄》裡面廬山東林劉遺民居士,他是在慧遠大師的座下,可以說是有記載的,算是我們淨土宗往生極樂世界的第一個人,他臨終的時候,頂禮釋迦牟尼佛,他說要不是世尊講出來,他永遠也不會遇到淨土法門。所以應當禮拜,然後才往生淨土,你看他給我們做這樣一個好的示範、好的樣子,我們後面的學人就不應當起疑惑,不應當生分別心、生高下心。所以你是要執持名號,不是執著名號。執著名號那你心裡就會妄生分別,你有這個疑惑,就表示你心裡面是執著名號,《華嚴經》講:「執一非餘。魔所攝持。」你認為一定是念阿彌陀佛才是最清淨,其他諸佛如來都不如你持這句佛號,那這個是魔所攝持,為什麼?因為你心裡面有執著。有所著、有所在意、有所高下,這都是不清淨的心。你越念佛,你的心越清淨、越平等,沒有這些問題;沒有阿彌陀佛殊勝,釋迦牟尼佛不殊勝的。你要知道佛佛道同,不要妄分高下,你沒有這樣的智慧,不可以隨便在這裡面分別取捨,否則必然造很大的罪業,而且諸佛如來他的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每一尊佛成佛,他的神通道力完全一樣,根本不用去做分別,所謂「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相信現在沒有幾個人可以證到聲聞果位,所以你就不要再起這樣的分別心,起這樣的高下心。這樣的高下心只會障礙你修行而已,這就是障道因緣,你沒有辦法成就。所以我們拜懺,一樣是禮拜釋迦牟尼佛。你自己在家裡拜懺,你要拜阿彌陀佛可不可以?一樣可以,沒有問題,只是你不要心生分別排斥。實際上佛門裡面都沒有這些問題,就是你心不清淨,才有這樣的一個疑惑。我今天把你們的疑惑給講出來,並且給予你們解決的方法,你們自己心念要去做轉變,不要在這裡打妄想,在這裡打轉,應當跳脫出來。希望你們能夠去反省、去檢點。

什麼是心性

我們講經常常跟大家講到,學佛明白心性是最為重要。我們所說的「心性」,不是你在那裡打妄想、在那裡思考,這些都不是真心本性。所謂「心」跟「性」,它其實是一體;性是心之本體,心是性的作用。有體沒有用,那這個心如同斷滅;有用而離體亦復如是。所以為什麼常講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要講寂的時候就是講我們心的本體,講照的時候就是講心的作用。所以這兩個沒有辦法分開,就如同波浪跟水,沒有辦法離波求水,也沒有辦法離水求波;只是眾生不了解這一件事實真相,所以我們稱之為「迷失本性」。

你要悟了了,其實你眼前所見、所聞,一切色相、一切音聲相,六根對六塵都是真心本性的顯現。為什麼不悟呢?就是因為你六根對六塵的時候動念。如果能夠不動念,教下講的保持第一念,這第一念就是現量境,就是真如佛性,不是比量,也不是非量。所以我們眾生迷失了本性,其實這個迷並不是真的有。你只要「識迷無因。妄無所依。」你知道這一念迷情本來是空,對境的時候,你就不要隨境轉,心不要動念。這個不動念不是壓念不起,刻意克制念頭,你刻意克制,那這克制又是一念,這一念克制,你只是了達它空而已。那麼剛開始你了達的時候,只能暫時離相,暫時觀空,慢慢地你功夫純熟了,自然能夠安住。所以其實很多人在念佛、在修行過程當中,常常見到本性,只是你不曉得,你不認識它。你以為本性、真心,有很多很奇怪的事情,神通、感應、放光等等的這些東西,摻雜在你心裡面,即使見到了,你沒有辦法認取它。所以不是沒有人見性,是你見到了,你不認識它。

常常有同修念佛能夠念到萬念不起,連佛念也不生,當下這一念不落前、不落後、不起一切念想,這就是真心本性。所以你迴光返照,一照你就能夠認取,你就能安住,久而久之功夫純熟,力量也就隨之增大,就能任運斷除一切煩惱,這是講真正的修行。你念佛你要怎麼見性?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有性可以給你見,也不是用眼見的,不屬於眼見,也不屬於耳聽;只是不循聲、不循色流轉。不循聲、不循色就是心不起念,心不起念當下真心本性朗然頓現,沒有先後、沒有次第的差別,這就是大乘頓教。所以大家聽到這樣的法門,應當心生歡喜。

眾生無始劫以來,就是因為沒有辦法見到常住真心,所以教你念佛、教你持戒、教你種種修行的方法,目的就是要讓你見性而已。像你們看到戒律,應當越看越歡喜,不能越看越害怕。越看越害怕,那這個是業障,你要轉過念來,回過頭來告訴自己:我這一生出離的因緣到了,即使我現前沒有辦法做,我也要努力去轉變。你不能越看戒律越害怕,看一條怕一條,看到後來不敢受、不願意受了,那就是業障起來了。所以你要懂得你有沒有善根,不是決定在外境,而是決定在你這一念。你正念能提得起來,你知道看到了戒律、看到了這些學佛的行儀,包括修行的方法,應當生歡喜,不是生害怕,到處找找看,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偷溜過去,可以不要這樣做,世間事還可以照做,業還是可以照樣地讓它相續,臨終再來成佛。那你想一想,有沒有這種事?其實你不用問別人,也不用問我,絕對沒有這件事情,答案你都知道。所以為什麼我勸你們要去受菩薩戒,這菩薩戒是成佛的根、成佛的正因。成佛的正因你要是不受,那你沒有辦法成佛。

所以看到戒律,你要越看越歡喜、越看越法喜。剛開始是歡喜,後來法喜,為什麼?受持戒法而得歡喜,所以叫「法喜」。那麼能做的,當然依教奉行;還沒做到的,也要趕緊改往修來,因為這是你出三界的方法,應當要生歡喜心才對,不可以生退卻的心。很多人一聽到戒律都很害怕,害怕自己犯了戒,害怕自己沒有守好,那你為什麼不害怕你自己在造業。你想一想,你沒有受戒,你就是在造世間業;你沒有受戒,殺生一樣是有業報。你以為不受戒你就能逃得過?其實受了戒,你就能夠提醒自己,能夠保護自己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你就有提醒的念頭生起來。這戒相是所防的境界,才叫做戒相。能防的在於你的發心,所以為什麼說一定要受戒,這些方法、方式,都是幫助你成就的。你不要認為「我不受戒就沒有犯戒的因緣、犯戒的問題。」其實都犯,為什麼?菩薩戒、十重戒都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你謗三寶一樣墮落,都是違背「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這裡講這個戒不是外來的,是眾生心性本具的。你現在發心能受,「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是毗盧遮那佛說的,你不能看到戒法就害怕,看到戒相就更害怕,退得更遠,這不是真正的好樣子。你要轉過頭來,回過頭來,念頭要轉,不能夠害怕。要知道我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的因緣到了,我才遇到佛法,遇到了菩薩大戒。所以勸大家都要去受,因為「有戒可犯名為菩薩,無戒可犯名為外道」。說外道還是好聽,無戒可犯那是無惡不做,你無所不為,甚至有的逃避戒律。所以這一些大家都應該要清楚,不可以隨著自己的業習去走,從這裡你要能回頭,回頭你就能夠到達彼岸。希望大家能夠在這上面去用心,在佛法上去用功,這一生一定能超出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