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圓覺經講義序
自序
圓覺經講義卷第一
圓覺經講義卷第二
圓覺經講義卷第三
圓覺經講義卷第四
圓覺經講義卷第五

圓覺經講義序

清涼云: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用則稱體而周。具此三義,故名圓覺。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機故。契經中有:了義、不了義。如來為人天二乘說不了義教,以器小不堪擔荷大法故。唯佛一人,獨得覺性。為菩薩乘,說了義教,以根大能擔荷大法故。一切眾生皆得作佛,然對機說教,雖各不同,而契理契機,實無有二也。此經直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名為圓覺。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此則契經中,了義之契經,非不了義契經也。

圭峰曰:余心宗圓覺,但以競辨屈於妙義,龍藏倦於靈文,顯性之教沉埋,名相之宗鼓舞,由是革舊風規,成新教化,黜權抑小,立頓張圓,使第一義天,星辰羅列,大圓鏡智,影像昭彰。況復偏宗此卷,誓廣弘宣,二十餘年,三復玄致。輪王髻寶,大雲心傳,長者家珍,清涼手授。所以內依觀智,外託誠文,冥己身心,隨應解釋。

今我瑛兄,始契楞嚴三觀,次精圓覺三身,造茲講義,普被上根,諸輪綺互,單複圓修,四相潛神,非覺違拒,四病出體,心華發明。慈願追隨末後,長中下期,克念攝念而加行。別遍互習,業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靜寂覺遍,百千世界,佛境現前。是以聞五種名,超剎寶施福,說半偈義,勝河沙妙門,實由無法不持,無機不被者也。如善財不出道場,遍歷百城之法,猶海幢常冥寂定,廣開佛事之門。圓覺宗通,第一義諦,大悟而豈假他求,內證而應須自決:似冰含水,融通而豈有凡聖等殊;如金與鐶,展轉而更無佛生差別矣!

公元一九五二年仲冬  拈華老人應慈 謹撰

自序

夫圓覺一法,冠以大方廣三義。大者,當體得名,橫絕邊涯,豎無底止。方者,正也,以正智照了,恒沙功德之相。廣者,多也,有自在無礙,任運隨緣之用。聖凡同秉,生佛一如,為諸佛之本源,實眾生之心地。自從元明失照,枉受輪迴,眾生日用不知,迨至復本心源,證入涅槃,諸佛究竟無得。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譬如水隨冷氣之緣,結之成冰;冰隨暖氣之緣,溶之為水。然冰水雖殊,而濕性如故。本覺湛然,眾生終日罔覺。法身流轉,如來所以興嗟,知萬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實際。今圓覺經者,玄妙難思,蓋稱性之極軌也。寂光無土,依受用而現身;妙德啟請,說因地之法行。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覺之性,實無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離念頓入,當處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無明,無體可得,則無明頓斷,佛道方成。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夢瘡之人,即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次告普眼: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次告金剛藏:聞前章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難:一、以真難妄: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唯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二、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三、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此乃真能生妄,一切如來,已經返妄歸真,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即答云:虛空本不生華,真金理無重礦。次告彌勒:一切眾生,由無始際,種種恩愛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續。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次告清淨慧: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次告威德自在:無上大覺,本無二相,隨諸方便,便有三類;所謂奢摩他,如鏡照像,三摩提,如苗漸長,禪那寂滅,如器中鍠。此三法門,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次告辯音:一切菩薩,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依頓漸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單複無非圓修,別遍意在互習。若能隨順修習,不久便證涅槃。次告淨諸業障:眾生由執我故,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因此便生憎愛。不了迷識與迷智,二種四相,無始妄流轉,不得成菩提。若能除滅貪瞋癡,法愛不存心,自可漸次成就。次告普覺: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心遠二乘,除作止任滅四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證於涅槃。次告圓覺:眾生欲求無上道,先要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次告賢善首:是經為如來守護,菩薩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雖為頓教大乘,亦攝漸修群品。是經力用廣大,無機不被,從可知矣。余也,頻年鑽紙,心心惟仰大乘;一覺傳燈,處處咸依自性。既詮楞嚴奧旨,妙妙心聞;復注圓覺契經,塵塵智入。布舟航於覺海,敢詡為鼓棹之人,數名於義天,自笑乃擔板之漢。忘言默契,願為執鞭;入海算沙,從茲擱筆!是為序。

  壬辰仲冬  阿彌陀佛聖誕良辰  七五老衲圓瑛宏悟 序於上海圓明講堂


圓覺經講義卷第一

今講此經,依賢首宗開啟十門。賢宗十門,前八門是懸示,第九門總釋名題,第十門講解經文。今為便利聽眾起見,移第九門,總釋名題,而為第一,令人一聽,即得領知總題名義。然後研究諸門,有所標準,不致茫然。十門者:

甲一  總釋名題        教起因緣        藏乘攝屬       體性深遠      能詮教體       所被機宜       宗趣分別        力用殊勝       傳譯流通        講解經文

甲一  總釋名題

此經共有五名,乃如來金口,親自命名。一、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二、修多羅了義,三、秘密王三昧,四、如來決定境界,五、如來藏自性差別。為要事周義盡,如來故說五名,求其簡略切要,結集且標兩號,而於第一名,復略陀羅尼三字,第二題全取,共十一字。上十字是所詮法義,後一字是能詮文字,能所合成一經名題。名者,實之賓也,循名務必核實。題者,經之綱也,解經貴在提綱。今先解前五字。

大方廣三字是義,圓覺二字是法。如大乘起信論所云。摩訶衍(此云大乘)者,當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即眾生心(圓覺在纏,即是眾生如來藏心);所言義者,即體、相、用,三大之義也。大疏云:凡欲解了義經論,先須明釋法義,依法解義,義即分明,以義照法,法即顯著。今先講大方廣三義,後講圓覺一法。


大者,當體得名,即當圓覺全體。此體豎窮三際,無始無終,歷塵劫而常住;橫遍十方,無邊無表,超象外以孤標;無名立名,強名曰大。當體者,非對小言大之大,若大外有小可對,則非至大。亦非先小後大之大,若大是由小而成,則非本大。今圓覺之體,絕對待,無前後,是至極之大,是本來之大,斯為大義。方者,就相得名,即指圓覺德相。此相本不離體,即體中所具功德之相。又方者,正也,即正智圓照。一切諸佛,因地法行,皆依正智圓照。「文殊章」云: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圓照,即自性大智慧光明,返照自性清淨覺相。諸佛依此圓照之正智,照空無明,得成佛道,是為方義。

廣者,從用得名,即指圓覺妙用。此用亦從體起,謂此覺體周遍,本有過恒沙等,不可思議之用。潛興密應,廣多無盡。不獨諸佛已證覺體,大用繁興,即眾生在迷,運轉施為,亦頭頭是道。古德云:「搬柴運水,盡是禪機,豎拂拈槌,無非妙用!」故有廣義。以上所明大方廣三義,即體、相、用,三大之義也。畢竟是何法耶?故下直指是圓覺一法。此乃如來,先立法義,後出法體。法義既明,當講法體。

圓覺者,圓滿覺性也。具足眾德曰圓,照破無明曰覺。此圓覺,即諸佛之本源,眾生之心地,而為十法界所依之體,具有不變隨緣二義。本來清淨,不動不變,而能隨迷悟之緣;隨迷緣而成六凡法界,隨悟緣而成四聖法界。雖為迷悟所依,不為迷悟所變;如水隨冷氣之緣,結之成冰,隨煖氣之緣,復溶為水,其性始終不變。圓覺平等,在聖人分上,不曾增一絲毫,在凡夫位中,未嘗減一些子,即「金剛經」所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也。「金剛經」是法,指實相般若,即此經之圓覺也。

圓覺,並非他物,即人人本有之真心,而非肉團之假心,亦非意識之妄心。世人皆認假為真,或認妄為真,卻將本有圓覺之真心,迷昧不知,故為不覺之眾生。眾生迷昧真心,可以試驗。且問於人:汝有心否?必答曰:有。再問:心在何處?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這裏。此但認肉團為心,乃是認假為真。不知肉團心,本無功用。若有功用,此心存在,應皆有用,何以世人乍死,此心尚在,即無知覺,足證無用也。或曰:此心死時無用,生時而能思想分別,何謂無用?答曰:此則一迷再迷,又將第六意識之功用,認作肉團心之功用。非特肉團心,是假非真,即第六意識,亦是妄非真也。楞嚴會上,阿難認識為心,如來斥為非心,指名妄想。後向根中指出不動、不變、不失、不還之如來藏心,即是圓覺真心。

圓覺一法,是大陀羅尼(譯云大總持),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起信論」云:「心為大總相法門體」者是也。圓覺真心,能生一切法,能攝一切法。一切諸法,無不從心建立。佛告文殊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在解後文)又告普賢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如是則一切諸法,不離圓覺。圓覺,即一心之別名;一心,為諸法所依之體;諸法,乃一心之用。此心一法多名。「華嚴」則曰:一真法界。「楞嚴」則曰:如來藏性,「淨名」則曰:不思議解脫;「法華」則曰:一乘實相。或云真如實際,或謂寂滅一心。在有情分中,名為佛性,在無情分中,稱為法性。名殊體一,無非圓覺一法也。圓覺一法,通因徹果,十法界不出圓覺一法,本具圓覺,而迷背圓覺者,六凡也;雖聞圓覺,而不悟圓覺者,二乘也;分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滿證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十法界,離十法界,不成圓覺。體周十界,用等恒沙,不即諸法,不離諸法,是之謂無上心法。

修多羅,是梵語,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機之教,上契諸佛所說之後,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是諸經之通名。凡經藏,無論大小乘,同名修多羅。

了義者,大乘究竟顯了之義。徹法流之源底,謂之究竟。談理至極,顯現明了,非同小乘,權漸方便,隱密之談,說不究竟也。昔順宗皇帝,問清涼國師云:諸經中,何者了義,何者不了義?答曰:佛一代教,若約唯為一事,則八萬度門,莫非了義;若圓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了義。此二皆不必揀,今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有了不了。故「淨名」、「涅槃」、「寶積」等經,皆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者,大乘教也,不了義者,小乘教也,此乃一往之分。若大乘中,雖然六度齊修,智悲並運,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若會三權歸一實,以玄鑪陶於群像,智海總乎萬流,無二無三,無不成佛,方為了義。

「大寶積經」:「佛告舍利弗:若諸經中,宜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煩惱業盡,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此經如來住法性土(寂光淨土),現受用身(他受用報身),凡聖同源,主伴俱會,為十二法身大士,直指眾生,本來成佛。圓滿覺性,與佛無別,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是契經中,了義之法,非不了義之法也。上十字所詮之法義講竟。

經之一字,是能詮文字,即契理契機之教。問:題中上有修多羅,譯為契經,下經字,即契經之略稱。一題雙舉,豈不重複耶?答:上指諸經,下指本經,必須雙舉,方顯此經,為諸經中了義經也。卷上者,上古之經,皆裝成卷,舒之以便讀誦,卷之以便供奉。後代易製,未易其名,故仍稱卷。此經分為上下兩卷,今當上卷,故以卷上稱。一總釋名題竟。

甲二  教起因緣

如來教法,決不孤起,起必有由。究其教起因緣,有總有別。總,即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因緣者,就是如來要開示眾生,本有佛之知見,要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而得成佛是也。此為一代時教總因緣。

別,即就本經,有十因緣。乃以本覺真如,內熏為因,十二菩薩,請問為緣。
一、為示因地法行故。修證佛果,不離因心,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文殊創問本起之因,如來答以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佛為示因地法行,故說此經。

二、為示離幻即覺故。佛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既已離幻,即名為覺;如人處夢,不知是夢,一知是夢,即已離夢,離夢即名醒覺。佛為示離幻即覺,故說此經。

三、為示修行漸次故。佛告普眼: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佛為示修行漸次,故說此經。

四、為示窮盡深疑故。金剛藏聞前章,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乃興三問——一問: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二問: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三問: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善說譬喻,答以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若明此義,諸疑自釋。佛為示窮盡深疑,故說此經。

五、為示離障順覺故。一切眾生,依事理二障,而現淺深,遂有五性差別。故告彌勒: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若能離障,隨順圓覺,根無大小,皆成佛果。「清淨慧章」,亦是隨順覺性,覺與未覺,漸次差別,故云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佛為示離障順覺,故說此經。

六、為示修必依觀故。大凡行人,欲奮真修,須假禪觀,修不依觀,未免錯入歧途,故答威德所問,皆以悟淨圓覺,依悟起修。悟即慧觀,雖有奢摩他、三摩、禪那,三種分別,無非隨順覺性而修。佛為示修必依觀,故說此經。

七、為示輪觀隨修故。圓覺清淨,本無所修習,及能修習者。依於未覺,幻力修習,便有二十五輪。以能修之機不一,致所修之門亦多,故答辯音所問,或單修,或雙修,或圓修,或先單後雙,或先雙後單,各隨根器。常持此輪,隨順修習,不久得證涅槃。佛為示輪觀隨修,故說此經。

八、為示窮盡四相故。一切眾生,未除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成菩提。四相有二:(一)、迷識四相,依第六識,枝末無明所起,能障小乘涅槃,不出分段生死。(二)、迷智四相,依第八識,根本無明所起,能障無上菩提,不盡變易生死。佛告淨諸業障: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由此不能入清淨覺。此示迷識四相,又明修行所證,便生證、悟、了、覺,四種法執,此示迷智四相。二種四相顛倒窮盡,乃入如來清淨覺海。佛為示窮盡四相,故說此經。

九、為示四病應離故。四病者:作、任、止、滅是也。此四本來是藥,執藥又復成病矣!以此四者,藥病雙通,執之,能為入道障緣,即是病;不住,則為進修方便,可為藥。又四者互為藥病,以作則止治;止則作治;任則滅治;滅則任治。故告普覺當知: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佛為示四病應離,故說此經。

十、為示真修實證故。此經文殊創問:如來本起因地發心之後。如來答以圓照清淨覺相,結以知是空華,即無輪轉。自下正宗十位菩薩,相繼發問,不出信、解、修、證四字。此上八種因緣,而於生信、開解、教修諸義,已經極力發揮,更無隱覆。惟是聞說良藥,不能濟病,見陳嘉饌,未克除饑,故於圓覺章中,示以真修,方得實證。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上期一百二十日,中期一百日,下期八十日),剋期取證,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即是真修。同入(證入也)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即是實證。佛為示真修實證,故說此經。以上十種別因緣,已盡一經之要義,故賢善首,請問經名流通。二教起因緣竟。

甲三  藏乘攝屬

已知此經,教起因緣,未知藏乘,何所攝屬?藏有三藏,如來一代時教,不出經律論三。經,為定學之藏;律,為戒學之藏;論,為慧學之藏。此皆從正不從兼(如經正詮定學,亦有兼詮戒慧),從多分不從少分(如律多分說戒學,亦有少分說定慧),此經是經藏攝,其中所詮,正屬定學,雖有少分之戒(如普眼章中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等),及少分辯論之慧(如普賢,金剛藏各申三問,皆含辯之義),此皆兼帶而已。乘有二乘:一、聲聞乘(去聲,是喻車乘也),二、菩薩乘。聲聞乘:聞佛說法之聲教,而得道果,故名聲聞。以其機小,談理狹隘,凡三藏中,有談小乘教、理、行、果,俱屬聲聞乘。菩薩乘:以菩薩有大根大智,佛為說大乘,談理深遠。凡三藏中,有談大乘教、理、行、果、俱屬菩薩乘。此經佛與十二菩薩,說圓頓教,從因至果,遠離二乘,皆依圓覺。踞菩薩乘,修寂滅行,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乃屬菩薩乘。三藏乘攝屬竟。

甲四  體性深遠

已知此經,屬經藏,菩薩乘攝,但未知以何為體?然諸大乘經,皆以實相(即真心之別名)為體。此經以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為體。佛依法性土(音度),現受用身,與諸菩薩,皆入三昧,凡聖一源,身土不二,即是一真法界。此經始終,皆明圓覺,圓覺在纏,即是眾生如來藏心。經云:「入於神通大光明藏。」即如來藏清淨心體,平等不二,故為一真。文殊請問:如來因地法行。世尊首告之曰:「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即是圓覺。如來藏心,有此功能,此心「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此經亦從如來藏心之所流出,故以如來藏為體。其體性深遠,非大乘智慧,不能解悟。四體性深遠竟。

甲五  能詮教體

已知此經,體性甚深,未審何為教體?「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釋迦牟尼佛在世,以音聲語言,而作佛事,則聲為教體。如來滅後,紙墨之教,則以名、句、文為教體,此但略說。而聲、名、句、文,但是能詮,若無詮之義,不成教體,故必通攝所詮,文義相隨,而為教體。圭峰大師,以能詮教體,略作四門。第一、隨相門:以聲、名、句、文,通攝所詮。第二、唯識門:以若文若義,皆是識心所現。第三、歸性門:性是真如妙性,以識心無體,體即真如。第四、無礙門:以隨相屬境,唯識屬心,合之則成心境無礙。前二門屬事,第三屬理,合之則成理事無礙,故以無礙為教體。此經圓覺,即如來藏妙真如性,應屬歸性門。又「普眼章」,根、塵、識等,一一清淨不動,遍滿法界,無壞無雜,則成事事無礙法界,應屬無礙門。此經應以歸性無礙為教體。五能詮教體竟。

甲六  所被機宜

已知此經,能詮教體,未審所被何機?蓋眾生根機不一,教不對機,不能成益,機不對教,亦不得益,務必機教相當,方成法益。但此經收機最廣,有正有兼。經云: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此正當被之機也。又云: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蟲,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如是則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被此圓頓教法一薰,但得聽聞,無不獲益。謂宿根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宿種者,亦得聞熏,而成圓頓種性,如華嚴食金剛之喻。此經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甲六所被機宜竟。

甲七  宗趣分別

已知此經,所被機宜,未審何為宗趣?當部所崇曰宗,宗之所歸曰趣。當部者,即此部之經,崇者、崇尚,即重要之謂也。此經重要之點,即在圓照清淨淨覺相。此一句,為十方如來,成佛之因地心。諸佛因地,皆依圓覺自性之光明,還照寂滅清淨之覺相。圓照光明,是自心之智;清淨覺相,是自心之理。以智照理,照到惑淨智滿,永斷無明,法身理顯,方成佛道。則此經以圓照覺相為宗,成就佛道為趣。七宗趣分別竟。

甲八  力用殊勝

已知此經,以圓覺真因,菩提極果,為宗趣,未審何為力用?此經以離妄證真為用。承前圓照清淨覺相而來,既能照到,本來清淨之覺相,則知世界身心,皆如空華;空原無華,病目妄見,本無所有。故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又無明妄惑,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不可得。故曰: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即離,是離妄;即覺,是證真。「彌勒章」中,勤斷諸愛見,離妄也;便歸大圓覺,證真也。乃至「圓覺章」中,諸障若消滅,離妄也,佛境便現前,證真也,故以離妄證真為用。八力用殊勝竟。


甲九  傳譯流通

已知此經,力用殊勝,未審譯自何時誰人所譯?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唐,紀時代。在我國唐朝,長壽二年。罽賓,此云賤種。以此國開基,由末田底迦立五百伽藍於此,買異國賤人,以充役使,後生育繁盛,自立君長,鄰國鄙之,故以賤種名焉。此國在北印度。沙門,印度出家修道之通稱,譯為勤息。謂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癡三毒。又有四種沙門:一、勝道沙門:斷惑證真,已得道果者;二、說道沙門:宏法利生,代佛宣揚者;三、活道沙門: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門:破齋犯戒,既壞佛門者。佛陀多羅,此云覺救,以自覺覺他,救人救世也。罽賓國人,於東都白馬寺,翻譯此經。按「開元釋教目錄」及「古今譯經圖記」,皆同此說,不載年月。據道詮法師疏云:羯濕彌羅,三藏法師,佛陀多羅,於長壽二年,龍集癸己,持梵本(印度經本)至神都白馬寺翻譯,分為上下兩卷。譯者,易梵語為華言也。「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彼時北方譯官,兼善西語,梵本西來,請其翻譯,遂以名焉。有翻字不翻音,如各種神咒;有翻音不翻字,如卍字△(上萬下伊),有音字俱不翻,如貝葉經;有音字俱翻,如各種經律論。此經音字俱翻之一。以其文法雅善,義理明顯,可與「楞嚴經」聯芳並彩,流通特盛。九傳譯流通竟。

甲十  講解經文(分三:乙一  序分,二  正宗分,三 流通分)

上古解經但隨文釋義,並無分科立分。此三分始於晉朝道安法師,將一經分作三分,當時學者,多不依從。後有親光菩薩「佛地論」,流傳此土,亦具有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方信彌天(道安法師自號彌天釋道安)高判,今古同遵。又以一部經,譬喻一個人,序分如首,五官具存,觀其五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惡;一見序分,便知此經頓、漸、權、實。正宗分如身,腑臟無關。六腑五臟為一身之要,正宗法義為一經宗要。流通分如手足,運行不滯;經有流通分,自可流傳萬世,通達十方,不滯一時一隅矣。

乙一  序分
丙一  六種證信序

(丙一分三:丁一 信聞時主,丁二  說處依真,丁三  同體法眾。此三科不出信、聞、時、主、處、眾,即六成就。具足六種,方能成就法益。亦云證信序。證信者,證明此經六種成就,乃為佛說,可以生信。又云通序,通於諸經皆有故。又名經後序,如來滅後,結集者,依佛囑所安故。更有斷眾疑,息諍論,揀異教諸義不錄。)

丁一  信聞時主

如是我聞:

一切經首,皆有六成就序。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據佛地論:阿難結集經時,諸菩薩咸共請云: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之曰:
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既是如聞而說,自屬可信,故曰信成就,聞而不忘,故曰聞成就。結集者,稱為菩薩,以佛在淨土說故,屬摩訶衍藏(大乘菩薩藏),是文殊與阿難海,在鐵圍山間結集。又如是者,指法之辭。即指此圓覺心法,今當依圓覺解釋如是。圓覺,即眾生如來藏心。清淨本然,如如不動,故謂之曰如,心即是佛,與佛無二,故謂之曰是。佛說此經,即說如是圓覺心法,雖說心法,具足佛法,及眾生法。「清淨慧章」,隨順覺性,乃有五性之分。眾生法,佛法,皆不離圓覺一心故。

我聞者:授受之義。佛與阿難,一堂晤對,佛教授,而阿難領受,面命耳提,親從佛聞也。聞法必從耳根發識,聞佛聲教,不曰耳聞,而曰我聞者,廢耳根之別,從一身之總,故稱我聞。阿難乃隨順世間,假稱為我,不同凡夫妄執之我,亦非外道妄計之我。若約本經旨趣,傳法菩薩,以無我之真我,聞無礙之法門也。

一時,婆伽婆,

一時,為時成就。不有良時,安成法會?乃是師資道合,機教相契,說聽始終,名為一時。若約本經,則是身土、主伴、心境、理智、聖凡、皆一之時;平等本際,隨順不二是也。婆伽婆,為主成就。不有教主,群機何歸?諸經皆云佛,此經云婆伽婆,即是佛之別稱。因一名而含六義,所以不翻。一、自在:不為煩惱所障,生死所繫故;二、熾盛:身光之與智光,熾然照耀故;三、端嚴:具足微妙相好,端正莊嚴故;四、名稱:名聞普遍十方,稱揚無盡故;五、吉祥:威德冥加顯護,消災滅罪故;六、尊貴:乃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故。具此六義,多含不翻,即五種不翻之一。(一、秘密不翻,神咒等。二、莊重不翻,般若等。三、此方所無不翻,庵摩羅果等。四、多含不翻,婆伽婆六義,比丘三義等。五、順古不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

他經有云婆伽梵,乃梵音清濁不同耳。「智度論」婆伽云德,婆云有,合云:德有。即是佛具有智斷二德,以智德證菩提果,斷德證涅槃果。又「涅槃經」云:「能破煩惱,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煩惱;以有解脫德,能了二種生死,以有法身德,能證究竟涅槃,圓證三德秘藏,名婆伽婆。一信、聞、時、主竟。

丁二  說處依真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此為處成就。欲說一乘頓教,必依法界真境。佛有三身:一、法身佛:依常寂光土,是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一如;二、報身佛:依實報莊嚴土,即盧舍那,住華藏世界等;三、應化身佛:依凡聖同居土,即釋迦牟尼佛,或在天上,或在人間,靈山、舍衛、竹林、鹿苑等處,為人天說法。今經說處,如來入法性源,現無礙境。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者:入字,對三昧正受說。無入為入,乃是以智契理故,入無入相可得。神者,神妙莫測,不可思議。通者,通達無礙,得大自在。此是解脫德(用大也)。大者,統十界而無外,含萬象以有餘,是法身德(體大也)。光明者,智光圓滿,耀古騰今,慧照分明,窺天鑑地,是般若德(相大也)。藏者,含藏,含藏體、相、用三大,是為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密之藏,即圓覺本體,如來藏心,法界真境。

如來入此三昧(此云正受)是以智契理。又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而得正受,不受餘受。現自受用身,乃法報同體之佛。自受法樂之處,三昧正受,華梵並舉也。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者:以釋迦所住真境,即十方如來,智光莊嚴之境,非餘寶物莊嚴,此境為如來所住持故。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者:是字,即指上文,如來果地,所住法界真境,就是眾生因地,本具圓覺妙心,是謂果徹因源。面眾生本具清淨覺地,即是如來所住法界真境,是謂因該果海也。問:神通大光明藏,既是生佛同等,如何如來稱入,眾生不入?答:眾生亦未嘗出此大光明藏。臨濟祖師上堂云:「有一無位真人,在汝諸人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看!看!」祗因眾生,向為六塵所蔽,六識所錮、而神不通,光不大,故不言入,非不入也。下文經云:「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此明我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之中,稱體起用。身心寂滅,平等本際;此二句,正顯體深。言佛住寂光真境,是法性身,本無身心之相,故曰寂滅。寂滅者,不生不滅也。既無生滅,自然平等一相,復歸本源,實際理地,諸佛眾生,皆不離此大光明藏中也。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此二句,乃明用廣。其用則稱體而起,圓滿周遍,含裹十方,廣大無外也。不二隨順,作二種解:一、體用不二,用隨體遍,體用一致,故曰不二。二、謂身土、聖凡、自他、動靜,一一皆是一真法界。身土圓融,聖凡不隔,自他平等,動靜一如,隨順一真,無有二相,是為隨順不二。故於一真不二境中,現諸淨土。不二境,即寂滅真境,諸佛自受法樂之地。現字,即稱體起用。以無身心之相,那有說聽之事?今云現諸淨土者,正顯從自受用身土,現出他受用身土。「唯識」云:「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故云現諸淨土,為十二位法身大士,說此圓滿修多羅教。據此,則他受用身土,仍依圓滿覺性為緣起耳。二說處依真竟。

丁三  同體法眾
戊一  舉類標數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此舉同體法眾。皆證法身理體,故名同體。與者,共也、同也。大菩薩,是一類圓頓大機。菩薩,梵語具足云:菩提薩埵。我國人多好略,簡稱菩薩,菩薩,超過阿羅漢、辟支佛二種聖人之上,本不易稱。現見世人對灶君土地,皆稱菩薩,,此是我國神教與佛教混而不分,故有如是錯誤。菩提,譯覺;薩埵,譯有情。分自利、利他、兩利,三種解釋。一、已經覺悟之有情(此自利也),二、而能覺悟法界之有情(此利他也),三、智悲並運,以智慧劍裂煩惱網,上求佛覺以自利,以大悲心,度眾生界,下化有情以利他(此兩利也),故曰覺有情。

菩薩有:權教、實教之分。權教雖然六度齊修,但修事行,未明理性,不足稱大。實教稱圓覺體,修六波羅密,所修離相。如布施時,內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輪體空,是大菩薩。大菩薩,具足多義。一、有大根:已於無量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二、具大智:以真智了空,俗智照有,中智不著空有二邊;三、信大法:深信圓覺,即心即佛之法,一切眾生,本成佛道;四、解大義:了解圓覺一心,具足體、相、用三大之義;五、發大心:乃發廣大平等慈悲心,視大地眾生皆如一己,普為與樂拔苦;六、修大行:即修四攝六波羅密行,自他兩利;七、求大果:念念趣向無上菩提之果覺。具此諸大,故名大菩薩。摩訶薩者:梵語摩訶,此云大。上既稱大菩薩,此復加摩訶薩者,謂是地上大菩薩中之大菩薩也。以文殊等十二位,皆是等覺法身大士,復居十地以上之人。併其同行眷屬,其數約有十萬人俱。同心同德,和合聚集,故云俱也。一舉類標數竟。

戊二  列上首名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

其字,指下列十二位上首菩薩。名曰文殊師利,正云曼殊室利,譯為妙吉祥。降生之時,室滿祥光,更有種種瑞相。又譯妙德,謂智德深妙。華嚴表根本智,為諸菩薩之上首。「華嚴」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此菩薩深本難思,為七佛之師,乃古佛倒駕慈航,影響釋迦會下,示同菩薩,助佛揚化。過去為龍種尊王佛,現在北方,號摩尼寶積佛,未來成佛,名曰普現。本經為發起眾,若非大智,安能發起圓頓大教。普賢菩薩者:梵語邲輸跋陀,華言普賢。行彌法界,德無不遍,曰普。住居等覺,隨心益物,曰賢。按「悲華經」云:「我誓於穢惡世界,行菩薩道,使得嚴淨。我行要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曰普賢。」此菩薩行門廣大,與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資,堪入圓覺故。

普眼菩薩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照事法界,事無不盡;照理法界,理無不徹;照理事法界,真俗圓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無障無礙,故稱普眼。金剛藏菩薩者:金剛是金中之剛,具堅、利、明三義。菩薩,證法身堅固不壞之理(堅也),持甚深般若智慧之劍(利也),斷歷劫無明煩惱之惑(明也);即同金剛三義。經中備起三問,頓斷群疑,能生無量功德之藏,故名金剛藏。彌勒菩薩者:彌勒譯慈氏,是姓。過去遇大慈如來,修習慈心三昧,故以為姓。本名阿逸多,華言無能勝,因修唯心識定,識心圓明,照徹生死根源,以愛為本,慈濟眾生,斷除細惑,慈無能勝,故名慈氏。清淨慧菩薩者:慧覺清淨,無住無著,照了諸法,猶如虛空,故能隨順,得入圓覺。威德自在菩薩者:有大威勢,足以折伏魔軍,有大慈德,堪能攝濟群品,功由三觀成就,所以折攝自在。

辯音菩薩:具足四無礙辯,能以音聲,而作佛事,請宣輪觀,饒益眾生。淨諸業障菩薩者:眾生之障有三,曰惑障(即煩惱迷惑心),業障(即善惡不動偏空等),報障(即苦果受報身)。報由業感,業由惑造。此三能障三德,故名為障。菩薩能淨諸業障,必由斷惑功成,四相既除,業根自淨矣。普覺菩薩者:普覺生死涅槃,皆如昨夢。末法之世,魔強法弱,眾生修行,須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故請佛為說,饒益眾生。圓覺菩薩者:因能圓照清淨覺相,證入圓覺,故得是名。請示末世修行,最初方便,佛說建立道場,分上、中、下期,以令三根得益。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者:既賢且善,而為上首也宜矣。經中請名流通,利益今後,厥功甚偉。等字,等前十一位法身大士,而為十萬菩薩眷屬之上首。二列上首名竟。

戊三  與伴同會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與者,同也。諸眷屬,即十二上首菩薩同行眷屬也。時時為上首護念曰眷(眷即眷念),攝令從道曰屬(屬即攝屬),當此圓覺法會,故相與偕來。皆入三昧者,主伴同入也。所入三昧,即神通大光明藏。皆入有二義:一、佛力加被故:以如來既入自性三昧,乃是以法性身,住法性土,而此眾人,皆在法性之中,仗承佛力,智契法界,故得皆入。二、智同於師故:十二上首,皆法身大士,與如來同一法身。佛入三昧,大士亦入,而此眾人,向為大士眷屬,智同於師,因見師入,亦與從入,故云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者:即前於不二境,所現之淨土,凡聖一源,主伴同會,身心寂滅,平等一相,故謂之曰:平等法會。所說第六眾成就者,以此。一六種證信序竟。

丙二  一經發起序
丁一  文殊啟請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六種既經成就,法會自爾當開,於是文殊啟請,以為本經發起之眾。有謂序闕發起,細研文義,文殊一章實具發起全經之意。初問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次請菩薩發清淨心,遠離諸病,後及末世,求大乘者(人也),不墮邪見。觀如來答處,先總標真宗,即總冠下文,正宗分中,信、解、修、證諸義。細研十章文義,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遠離諸病,則正修自然可成矣!至「普覺章」末云:「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無證,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此語與文殊啟請之語,遙遙相對,故判本章,為全經發起序。

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本座而起,頂禮佛之雙足。以至尊之頂,禮至卑之足,以表身業恭敬。禮已右繞三匝,長跪叉手,收攝意根,以表意業恭敬。而白(仰白)佛言,以表口業恭敬。此段三業恭敬,為請法之儀,乃結集者所置。一文殊啟請竟。

丁二  正陳請詞
戊一  問如來本起因行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大悲世尊,是讚佛語。稱讚如來具廣大平等之悲心,橫豎該徹,為眾拔苦。橫則普利現在十方,豎則饒益未來末世,故稱大悲;能為六凡有情世間,三乘正覺世間,九法界二世間,所共尊崇故,惟佛一人,具足十號,超越九界,堪當此稱。願為此會者:即求佛為此現前,平等法會。諸來法眾:即十萬菩薩,皆入三昧之眾。說於如來下,乃請說之意,有三:初請說如來因行;次請說菩薩發心;後求利末法眾生。

初請說如來因行。先釋如來二字,是佛具足十號之第一號。如,是不動、不變之義。來,是去來隨緣之義。今以九界料簡釋之:六凡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來而不如,以其隨業緣而來,三界受生,心為境動,見色被色動,聞聲被聲動,此心轉變不常,故曰來而不如。二乘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如而不來。以其分段生死已了,安住化城不動,沉空滯寂,得少為足。雖經如來訶斥,不肯涉俗利生,視三界如牢獄,觀生死如冤家,故曰如而不來。菩薩法界,非如非來。非同二乘,耽著涅槃,不肯從空出假之如;非同六凡,隨業受報,終日被境所動之來。而菩薩廣運悲心,往來六道,處塵不染,乘願利生,不住涅槃,不畏生死,故曰非如非來。佛法界,亦如亦來,故稱如來。不為一切煩惱所動,不被世間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動,觀察眾生,機緣成熟,示現八相(下兜率、託母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般涅槃,小乘無住胎,大乘多住胎,小乘降魔,大乘無降魔,了知魔即是佛)成道,故曰亦如亦來。此但約應身如來解釋。更有報身如來:安住第一義諦,如如不動,名如;依理起智,以智照理,惑淨智滿,成等正覺,名來。更有法身如來: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梵語毗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既遍一切處,則無去來。如「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本起清淨因地法行者;即如來在凡夫位,最初根本,所起之因地心,及所修無漏法行。因心而曰清淨者,即自性清淨,如來藏本然之心。本經所云:清淨覺相,為諸行所依之因地心也。此心寸絲不掛,一塵不染,故曰清淨。即六祖大師所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依此心為因地心,即「楞嚴」所謂:「依圓湛不生滅性,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是也。法行:乃稱圓覺法性,所起之六度行。稱(去聲)圓覺法性,本來無貪,故修布施行;稱(合也)圓覺法性,本來無染,故修持戒行;稱圓覺法性,本來無瞋,故修忍辱行;稱圓覺法性,本來無身心等相,故修精進行;稱圓覺法性,本來無動,故修禪定行;稱圓覺法性,本來無癡,故修般若行。又正念真如,離一切念相,離相妙行,即清淨法行。

又「大集經」說:「若有比丘(出家修道之通稱,名含三義故。),讀誦如來十二部經,樂(去聲,好也。)為四眾敷揚演說,思惟其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觀身心,乃至境界都息(內脫身心,外泯世界),永離煩惱,其心寂靜,我則說之,名為法行。」文殊之意,欲求佛果,必依真因,倘若因地不真,難免果招紆曲,非但徒勞無益,而且有損。如造金像,必依真金,成像之時,體無增減。今請佛說本起因地者,以佛是過來人。正所謂:「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方得明示不謬。一問如來本起因行竟。


戊二  問菩薩發心離病

「及論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及者,併及。既問發心,請說離病之法,菩薩智悲雙運,運智上求佛道,運悲下度眾生。大乘者,一心之理也,即是本經圓覺一心。以具足體、相、用,三大之義,能運載眾生,從凡夫地,至如來地,故名大乘。一心三大,解見在前。乘有運載之功,菩薩當依此發心,依此修證。中、即圓覺體中。發清淨心者:即發菩提心也。梵語菩提,此翻為道,即發上求佛道之心。如云:「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是也。又即「起信論」,所發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正念真如,清淨本然,纖塵不染,是為發清淨心。二者、深心,樂(去聲)集諸善法故:樂集善法,可以對治一切染法,是為發清淨心。三者、大悲心,廣度諸眾生故:終日度生,不著度生之相,離相清淨,是為發清淨心。此清淨心,即一真法界,本源真心。依之為因地心,自可圓成果地修證。

遠離(俱讀去聲。)諸病者:病,即眾生心病。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執此身心,以為實我,是我執之病。執一切萬法,以為實法,是法執之病。我法二執,各有分別、俱生,頭數無量,故曰諸病。若能發清淨心,不存我見,不起法見,知是空華,即得我法二空真理,併空亦空,則藥病雙袪(除也),諸病自然遠離耳。上請近益現會,下請遠被當來。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以上所問,如來因地法行,及菩薩發清淨心,如來指示分明,不僅有益現會菩薩,能使未來末法之世,求大乘之眾生,得正知見,不墮邪見。末世者,法末之世。如來滅後,正法住世千年,像法住世千年,末法萬年。末世眾生,障深業重,法弱魔強,縱有求大乘之人,若不知如來因行,與菩薩發心,難免錯亂修習,墮落邪見。「楞嚴經」云:「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二種根本者:一、真本,二、妄本。妄本是識心(虛妄生滅),真本是根性(常住不生滅),若依生滅心,為本修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若以圓湛,不生滅性(即圓覺清淨
因地心),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是則因真果正,自然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五體投地三請者,輕身重法也。此四句,亦是結集家所敘,請法之儀耳。二正陳請詞竟。

丁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乃文殊慇懃三請,已竟之時。世尊因其為法心誠,利生念切,乃重言善哉以讚之。一、讚其能為現前菩薩;二、讚其能為末世眾生。復稱善男子者,以其具大智慧,利益今後故。汝等者,汝,指文殊,等餘大眾。乃能為諸菩薩者:此指初發心菩薩,不知發何等心,修何等行,是以諮決詢問。下牒問詞。如來因地法行(解見在前),及為末世求大乘者得正住持。若知如來因地法行,及大乘菩薩,所發清淨心,自然得正知見;明白正修行路,得正住持,即是安住一真圓覺妙心,任持萬行無失,不落空有二邊,是為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者:誡以諦實而聽,勿雜餘緣,許以當為宣說,不負眾機。「智度論」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歡喜,如是之人可為說。」當如時雨化禾,春雷躍鯉,會眾以及末世眾生,當得不可思議之益。三如來讚許竟。

丁四  承教靜聽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文殊承教歡喜,願聞了義之教。在會法眾,莫不皆然,忘塵息慮,靜默佇聽。如「十地經」云:「如渴思甘露,如飢思美食,如病思良醫,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此即奉教喜聽之義。二一經發起序竟,併前六種證信序,一序分竟。

乙二  正宗分
丙一  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丁一  總標真宗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此段即圓覺真宗。一經要義,不出信、解、修、證。自下正宗十一重問答,分作二科。初一問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後十問答,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初者頓悟本有圓覺妙心,本無無明生死,方為真正信解,不認妄念,不執異見故也。成本起因者,成為最初發起之因,然頓教因地,總有三重:初,了悟覺性;次,發菩提心;後,修菩薩行。故重呼善男子者,令其注意也。無上法王:即是佛證究竟無上覺道,而為諸法中王,於法皆得自在故。王,即自在義,更無有上也。然雖眾生,無一不具有圓覺,而塵經未剖,寶藏猶埋,既不自知,宛受貧苦。惟佛全得其用,故但標大覺有之。有大陀羅尼門者:此舉其體也。即是大總持門,能總一切法,十界依正,悉皆依此為體故;能持無量義,染淨因果,悉皆執持不失故;一切凡聖出入所由,故謂之曰門。陀羅尼,有多字、少字、一字、無字之別。今取無字陀羅尼,一心之法,方名為大。以其包太虛,周沙界,總持無量法義故。又門有出入之義。依本起末為出,攝末歸本為入。眾生迷之則出,諸佛證之則入。此一說也。又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門流出,此門為眾妙之門也。上舉其體,下出其名。

名為圓覺者:此出其名也。圓覺,即大陀羅尼,為大總相法門。圓覺是總相,一切諸法,是其別相。別相不離總相,如金器是別相(種種相狀,千差萬別),金是總相,一一金器,皆不離金也。此如來舉自己所證法體,對機演教,以示文殊等。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者:併下皆約流出淨法。以文殊所問,是一期修證,返染還淨之事,故總標當約淨法。一切(去聲)是包括之辭。以圓覺,具足恒沙稱性功德,故能流出無窮,而未嘗有竭也。清淨真如者:清淨本然,由來無染,並非澄之使清,浣之使淨,乃是自性本來清淨,以其離一切相故。如「起信論」所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真者,無可遺。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不可說此法是真,彼法非真。如者,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不可說此法是如,彼法非如。若真外有非真,如外有非如,即是其性不遍,尚有對待,有對待便非真如,以真如是絕諸對待,其性無外故。又清淨真如,乃諸佛之法身,眾生之佛性。名雖有二,其體不二,人人本有,個個都迷。雖然在迷。處染不染,故曰清淨;本來無妄,不遷不變,故曰:真如即因地心也。

菩提涅槃者:梵語菩提,此云覺,亦云道,是諸佛所證之智德。依本覺佛性,起始覺真智,以智斷惑,惑淨智圓,名得菩提。梵語涅槃,此云不生不滅,是諸佛所證之斷德。以本覺出纏,不受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之繫縛,名得涅槃。即果覺也。諸波羅蜜,或云波羅蜜多,此云彼岸到,若依此方,順義回文,當云到彼岸。常途實教菩薩,修六波羅蜜,所謂檀波羅蜜(布施)、尸波羅蜜(持戒)、羼提波羅蜜(忍辱)、毗梨耶波羅蜜(精進)、禪波羅蜜(禪定)、般若波羅蜜(智慧),此六波羅蜜,乃以般若為先導。般若,即能照之智,以智照理,稱理起修,所修離相,修即無修,即因地法行也。教授菩薩者:以上所流出諸法,乃教授菩薩之法。菩薩求證菩提涅槃之果地覺,必須依此清淨真如,為因地心,修諸波羅蜜,為因地行,依因感果,自可圓成果地覺也。上屬標宗,下乃酬請。一總標真宗竟。



丁二  別以詳示
戊一  長行
己一  酬答初請
庚一  明真因有力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一切如來:是已證果覺之人。果覺不離因心,故曰本起因地;即成佛根本,起於因地之心。皆依下,即因地所修之法行。佛佛皆然,故云一切如來。皆依圓照清淨覺相者:此一句,正答文殊所問,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下二句,乃法行之功能力用。圓照,是能照之智;覺相,是所照之理,一切如來,本起因地,並無別法,皆依圓覺自心之智照,還照清淨本然之覺相。覺相,即圓覺妙心,實相理體。依理體起智用,以智用照理體,照徹心源,究竟清淨。妄惑空,名為永斷無明;法身顯,故曰方成佛道。一明真因有力竟。

庚二  明無明本空
辛一  先示其相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此徵釋無明體相,以顯圓照功能。上云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佛恐眾生不知,無明為何物,故自徵云何名為無明?下則釋出根本、枝末二種無明,令眾生覺悟。無明,為生死之因;圓照,是涅槃之本。今於如來解釋之外,先略明無明字義,以及行相等,庶於下文容易了解。無明者,無所明了。不明圓覺真心;不明諸法幻相;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故曰無明。亦名曰癡。癡,即根本不覺心。最初一念妄動,為獨頭生相無明,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從迷積迷,以歷塵劫。亦名曰迷,即迷真起妄。如「楞嚴經」所云:「晦昧(迷也)為空。」將真空本性,晦昧而為頑空。又云:「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此二句亦無明初起之相。余解「楞嚴」以必明二字,即是從真起妄。謂性覺本具妙明,不假明而明之,若必加明於覺體之上,此必明,即無明初起之相也。以有必明,則是妄為,將妙明變為無明,將性覺轉成妄覺。必明二字,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立字義同。為萬妄之根源,是三道(惑、業、苦)之托始。

「起信論」云:「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不覺,即無明也,故云無明不覺生三細(業相、轉相、現相,第八識具此三相)。但無明不覺之相,不離本覺之性;如冰不離水,冰性全是水性故。若無慧日圓照之功,安識無明妄體本空,圓覺真心本有。現在依惑造業,依業受報,輪轉不休,皆無明之咎也。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者:一切眾生,通指六凡、二乘、權教,以未破我法二執故。從無始來,是追究無明之源。一切眾生,本元真如,與諸如來,無二無別,祗由最初一念妄動,而有無明,謂之無始無明。以無明無因,無有始相可得,故曰無始。無始無明,即萬法之妄本也。無明無因,「楞嚴」詳示:富樓那欲窮生妄之元因,即究無明之始相。佛曰:「妄元無因,若有所因,不名為妄;既稱為妄,云何有因!」後舉喻演若達多,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無狀狂走,到處尋頭。此即喻迷真起妄。迷本無根,所以無始,亦復無體。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即前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顛倒而曰種種者:無明,即是顛倒,迷真起妄,不動而動,是為顛倒。根本無明,是一種顛倒,枝末無明,又一種顛倒;又於本來無我中,妄執實我,是一種顛倒;於本來無法中,妄執實法,又一種顛倒,故曰種種顛倒。此但略言耳,實則無量種種也。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者:以顛倒之義難明,故佛借喻以顯。舉一迷方之人,迷失方向,以致四方(東西南北)易(改也)處,迷東作西,惑南為北,迷人心中,方向已改,而方實在不曾移動,東還是東,南還是南。迷,喻無明,將東作西,以南為北,即是顛倒。東南本方,喻覺性,無明雖然顛倒,覺性依然不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者:妄認,乃不當認而認,即無明顛倒,迷真認妄,執妄為真也。四大,即是地、水、火、風。吾人此身,乃四大假合所成。皮、肉、筋、骨,屬地大;津、液、精、血,屬水大;周身煖觸,屬火大;氣息出入,手足運轉,屬風大;風之為性屬動,若風大有病,則不能動,瘋癱之人,可以為證。此身即屬四大假合,本來無我,而眾生遺失本來清淨,平等法身,妄認四大假合之身,以為自己真實身相,執為實我。此即我執顛倒。妄認二字,雙貫下二句。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上句指第六意識心。此心「楞嚴經」呼為前塵分別影事,外依六塵所緣之境,而起六識能緣之心,分別好醜,而生憎愛。前塵(現前塵境)如形,此心(第六意識)如影,隨塵起滅,塵有則有,塵無則無,本無自體,故曰六塵緣影,畢竟非實。而眾生遺失本妙明淨,寂滅真心,妄認緣塵分別之心,為自己真實心相,有大功能,亦即我執顛倒,以妄認真心,為實我體故。即認身心,以為實我,必認四大、六塵,以為實法,即是法執顛倒。我法二執,都由妄認而來,正如棄海認漚,是一顛倒;目漚為海,又一顛倒,故曰種種顛倒。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此舉二喻,以顯妄認身心。如目有翳病,則見空中有華,真月之旁,更見二月。空,喻圓覺真理;淨眼,喻般若正智;病目,喻無明妄見;狂華,喻四大身相,似色可見;二月,喻六識心相,似心能照。若認為實華真月,即是顛倒;若知病目,見空華、二月是妄,則知淨眼,見澄空一月是真也。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惟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此段但約空華,而略二月,以其可以例知,故不必雙約。謂空中實無空華之相,由病目人,妄執實有。妄執與上妄認對映,由妄執實有之故,非惟(獨也)惑此虛空自性,本無華相,亦復迷彼,實在空華所生之處。二月例知云:月實無二,亦由病目妄執實有,由妄執實有之故,不獨惑(迷也)此虛空,本無二月,亦復迷彼二月,所生之處。若明空華、二月是妄,便可覺悟圓覺自性,本無身心。迷者妄認,由妄認故,非惟惑此圓覺自性,亦復迷彼身心生處矣。今既不知圓覺自性,本無身心(如虛空本來無空華二月),又不知身心幻相,從何而有(如迷彼空華二月生處),由是顛倒,認妄為真,隨順無明,起惑造業,故妄見實有身心,捨生趣生,輪轉生死。古德悟此,故曰:「涅槃生死等空華。」故名無明者:因顛倒妄執之故,遂乃理事雙迷。於理,不明覺性之無生;於事,不明身心之如幻,故名無明。一先示其相竟。

辛二  後顯本空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此顯無明無體。上文明身心本無,由無明妄執而有,喻如空華二月,雖有實無。今進一步,非唯所執之身心本無,即能執之無明,亦非實有體性。何以故?以是依他起性故,有迷有覺,迷之似有,覺之即無,而覺體本無生滅也。譬如夢中人:非指做夢人,乃指夢中所現之人,正在夢時非無,及至一醒,了不可得。永嘉云:「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做夢人,喻本覺;夢,喻不覺;醒,喻始覺。因睡而夢,睡熟而醒,總與本人無干。則知因迷,而無明生,是為不覺;因悟,而無明滅,則為始覺,亦與本覺無干也。法合:無明無體,但由一念妄動而有,非實有自體可得;如迷位人,在迷時非無無明,到了悟後,無明了無所得。再進一步,此無明,不獨悟後方空,正在迷位,為眾生時,何嘗實有!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此明無明無因之義。此義難解,佛再舉喻以顯之。但所舉空華之喻,與前雖同,而所喻之法不同。前以空華喻妄身,此以空華喻無明。承前難(去聲)云:悟後無明,了無所得,畢竟滅向何處去?舉喻答曰: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一定華滅之處。何以故下,徵釋。徵云:何以故空華無有定滅之處?釋曰:虛空本無生華之故,若有生處,方有滅處,生既無生,滅何所滅!因無生處,所以無因。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此乃釋疑。前說身、心、生、死,由於無明;又說無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釋之曰:一切眾生,於圓覺本無生滅之中,妄見有生有滅,以是之故,說名輪轉生死,非圓覺性,實有生死輪轉也。上喻空華滅時,不可說言,虛空有一定華滅之處,因本無生處故也。法合:無明滅時,不可說言圓覺性中,有一定無明滅處,亦因本無生處故也。華起華滅,總與虛空無干,無明起滅,亦與圓覺無干。「楞嚴經」云:「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此正是無生之理。二明無明本空竟。

庚三  明妄盡還覺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此明以智斷惑,確示頓悟妙門。牒合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以顯圓照之功,惟在一知字耳。謂如來本起因地修圓覺者,而圓覺實無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離念頓入,當處了知。此一知字,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無明無性,其體本空,同如空華,無體可得;則無明頓斷,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者:根本既斷,枝末自枯。前迷時,妄見身心,實有生死;如病目,見有空華、二月。現以離念真智,圓照清淨覺相,五蘊皆空,故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者:作,是作意,加以功用也。此言本無生死,非若聲聞,析之使無,非同緣覺,推之使無,非如三賢菩薩,修種種幻行,以幻除幻,滅之使無。但以圓照清淨覺相,身心寂滅,本性自無,故不隨生死輪轉;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也。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此泯智合覺,特顯覺體,靈靈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無,方為大徹大悟之真知也。上文所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必須不存知相,若存知相,便是幻知。而非真知也。彼知覺者:乃指知是空華之知,此知,乃稱覺體所起之真知,即圓照覺相之智光,本來離念,不落有知,不落無知,故曰猶如虛空。以真知之體,猶如虛空,不可以有知論,亦不可以無知論。如「起信論」所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性自神解,不落有無。

若存有知,知覺性如虛空,為有知者,即是執藥成病,同於凡夫之知,故曰:知虛空者,即空華相。如「楞嚴」所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是也。若存覺性無知,即是斬頭覓活,同時土木無知,故曰:亦不可說言,無知覺性。如古德云:「死水不存龍。」趙州云:「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而此真知,不同妄識,仗境託緣,作意之知;不同太虛,空廓曠蕩,斷滅無知。以真知無知,無所不知,不落有無二相。永嘉云:「若以有知、無知為知體,即是隨順無明,不名隨順淨覺;必須坐斷兩頭,有無俱遣,方是隨順清淨覺性。」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首句徵,下釋。徵云:何以故,必須有無俱遣,方為隨順淨覺?下釋云:真心絕待,照體獨立,不但不曾迷,亦且不曾覺!以是常住寂滅相,喻如虛空性故;一法了不可得,湛然清淨,常自不動故。如來藏中者:承上如虛空性,常自不動,乃是如來藏。此一句是法,下五句是義,末句出名。如來藏,即是圓覺真心之別名。「楞伽經」云:「寂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經圓覺,即迷位眾生,如來藏心。淺顯言之,謂如來之性,含藏其中,故曰如來藏。如來之性即佛性。佛性,含藏在眾生心中,故諸大乘經皆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但知是心是佛,不知佛本是而須修,未免流為狂慧。若但知是心作佛,不知但向己求,休從他覓,未免騎牛尋牛。以如來藏,具有不變隨緣二義。若隨染緣,從真起妄,遂成世間,六凡法界:若隨淨緣,返妄歸真,便成出世間,四聖法界。雖成十界諸法,不出如來藏心之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者:此二句明空如來藏之義。以藏性用雖隨緣,而成六凡法界,生死染法,四聖法界,涅槃淨法,而體本不變,染淨諸法,無起無滅。本經云:「生死涅槃(六凡生死,四聖涅槃),皆如昨夢。」夢時諸法無起,醒時諸法無滅,故曰無起滅故;諸法當體全空。承上句,既無起滅,惟是一真心體,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所有知見,無從湊泊。即「楞嚴經」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故曰: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此三句明不空如來藏之義。法界性,與如來藏,體同義別。別則有二:一者、在有情分中,名如來藏,在非有情分中,名法界性。如智論明佛性法性之異。二者、謂法界性,則統攝有情無情,包括佛性法性。若稱如來藏,但語諸佛眾生,清淨本源心體,故指如來藏,如法界性。此法界性,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所有十界,不離一真,故曰究竟圓滿(萬法皆備,不空如來藏也),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者:此出其名也。上說因地,以圓智照圓理,照空所幻身心之境,照破能幻無明之惑,併將能空之智,亦復不存,惟有如如照體獨立,是則名為: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一酬答初請竟。

己二  酬答次請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此如來酬答文殊次請。前文殊請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故酬答云:菩薩若能因(依也)此如來所修因地法行而修,自可圓成果覺,惟是大乘中,須發清淨心。大乘者,以一心三大之義為乘。「起信論」云:「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是以教發清淨心,即直心正念真如,可離種種顛倒之病。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則為正行,得正住持,自然不墮邪見。一長行竟。

戊二  偈頌
己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乃佛說長行已竟之時。世尊欲重宣此中如來因地法行、菩薩發心離病、末世眾生不墮邪見等義而說偈言。此三句是結集家所安。偈,是偈頌,有二分別:一名伽陀,此云:諷頌;又云:孤起頌;又云直頌(不頌長行,故曰孤起,直以偈說法,曰直頌)。二名祇夜,此云:應頌;亦云:重頌(應上長行之義,而為重頌)。此為十二分教之二,今頌惟屬第二,重頌長行之義。

古德於頌中,分超頌、追頌、廣頌、略頌、補頌、義頌六種。超頌者:長行在後,超前而頌故;追頌者:長行在前,更追而頌故;廣頌者:文略頌廣故;略頌者:文廣頌略故;補頌者:補長行之闕故;義頌者:但取義而頌故。經說重頌,佛有三意:一、應機施教,以應一類樂略之機也。二、慈誨諄切,恐乍聽遺忘,重說偈頌也。三、法益普及,令後至之眾,得沾法味也。一標頌竟。

己二  正頌
庚一  酬答初請
辛一  明真因有力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

重呼文殊,誡以當知者:以文簡意周,不可或忽也。此四句告以十方諸佛通修之法。諸佛從於根本,最初因地發心,皆以(用也)圓覺體中,所起之智慧,時時覺照,照徹清淨覺相,故能了達無明,無非顛倒,本無實體,猶如空華。無明有:生、住、異、滅四相,又名四種夢心。輾轉相起,從細至麤。生相無明,即是最初一念不覺,故心動,即名為業(業相)。業,是起動義,轉如來藏,而成藏諸。住相無明,依於動心,則能見(轉相)、能現(現相)、能取境界(智相),起念相續不斷(相續相);三細後二,六麤前二、皆住相攝。異相無明,於所緣境,取著轉深(執取相),分別種種假名言相(計名字相);六麤中二,屬異相攝。滅相無明,第五麤起業相,依惑起業;無明之功用,到此而止,故為滅相。欲破四種無明,但用智慧覺照,照破無明無性,則四相頓破矣。一真因曰有力竟。

辛二  明無明本空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知,是能照覺智;彼,是無明。以真智照真理,惟一清淨本然之體,本無無明。以無明本空,但如空華,病眼妄見,如以淨眼觀空,惟一晴空,迥無所有,空華即滅。無明既滅,則不見身心之相,那有生死?故云: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二句,喻無明無體。猶如做夢之人,正在夢時,非無做夢之人,及至醒時,夢人了不可得,惟是醒人;喻無明無體,體即圓覺,迷之,則成無明,悟之,無明即滅。迷悟只是一心。二無明本空竟。

辛三  明妄盡還覺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

覺者,乃能覺之真智,即自性之光明。自性廣大周遍,猶如虛空;此智稱體而周,故如虛空。泯智合覺,平等一相,體既不動,智亦不動。三際不能遷,諸法不能移,故曰: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覺,即能覺之智,與所覺之理,能所不二,理智一如。理隨事遍,事得理融,證極圓滿覺性,故能遍滿十方,即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眾幻者:幻身、幻心、幻惑。惑,即無明。無明本空,故亦如幻。圓照之真智現前,無明之幻惑即滅。長行云:「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無生處故。」眾幻元無,並非滅於真如;佛道本成,到此亦無所得。末句證釋:謂本來佛性,圓滿具足故。一答初請竟。

庚二  酬答次請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此中,即圓覺性中。菩薩能於圓覺性中,發大菩提心,圓照清淨覺相,真智一照,妄惑頓空,諸病自離。末世諸眾生,如有修習大乘之者,亦應依此進修,可免邪見。若不依此,總是旁蹊曲徑,而非真菩提路矣。此章最為緊要,文雖不滿四百言,而如來一代時教,所有性相二宗之旨,攝盡無餘。若約性宗,據「起信論」:「依一心法,開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生滅門中,復有覺、不覺二義。」此章圓覺,是一心法,大總持門。清淨覺相,是真如門,真如界內,不立一塵故清淨。無明顛倒,妄認妄執,是不覺義。知是空華,此知即是覺義。因本覺,而有不覺(從真起妄),因不覺,而有始覺(返染還淨),此二是生滅門。今欲令行人,頓悟真如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若約相宗,不出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此章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緣影之心,但有其名,而無實體,名也。四大身相,相也。妄認妄執,不當認而認,不當執而執,妄想也。知身心如幻,無明本空;知,是正智。覺心不動,是如如。此章五法皆具。若約三性:身、心是依他起性;妄認妄執,是遍計執性;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能斷無明,能成佛道,是圓成實性。此章三性亦復皆具。

此章既具一心、二門、五法、三性,我佛諄諄善誘,欲令眾生,但依圓照之功,照破生滅門,復歸真如一心,又依圓照之功,照見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復歸圓成真實耳。一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竟。

圓覺經講義卷第二

丙二  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丁一  徵釋用心
戊一  普賢啟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為請法進問威儀,以表三業恭敬,可知。

戊二  正陳請詞
己一  總問云何修行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此就機請修。大悲世尊,解見前章。前章佛答文殊,已顯頓悟法門,悟必依智,故以文殊表智。此章悟後請修,修假立行,故以普賢表行。此經以二菩薩居前者,正以智行相資,得入圓覺故。

普賢因聞佛答文殊: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此;不假修行,亦無方便,非上上根人,莫能領荷。現在未來,此等根器眾生不多,若不假修行,必難悟入,若不假方便,不能造修。故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凡修大乘者,聞此因地法行,云何依解修行?先問修行,後問方便漸次。聞此圓覺清淨境界者:即文殊所問,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佛答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此乃頓悟頓了之境界,纖塵不立,無事修證矣。

然宗門悟修,亦不一概。有頓悟漸修,如日出冰消。頓悟,如朝曦忽出,大光普照;漸修,如煖氣所熏,堅冰漸化,此為解悟。有頓修漸悟,如學射中鵠。頓修,如射箭,一發即發;漸悟,如中鵠,久習方中。有漸修頓悟,如起程入都。漸修,如每日行路;頓悟,如一旦入都。有漸修漸悟,如登高遠眺。漸修,如步步登高;漸悟,如所鑑漸遠。此三為證語。更有頓悟頓修,此是上上根器,如以刀斬繩。此通三義:一、先悟後修:先悟則豁然貫通,頓了一切;後修則不著不證,任運合道,此為解悟。二、先修後悟;先修則如人服藥;後悟如病除愈,此為證悟。三、悟修同時;如發電話,隨發隨到,此通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法為悟(如飲大海水),一念萬行為修(自得百川味),亦通解證。此「圓覺經」,如上悟修諸義皆具,細研自知。「文殊章」,圓照清淨覺相,是頓修,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是頓悟。餘章隨文研究,不難明了。一總問云何修行竟。

己二  別難幻幻何修

「世尊!若被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此因聞知是空華,即無輪轉而起疑。空華是幻。知如幻者:知,即能照之智;如幻,即無明不實如空華。既知無明如幻,則身心亦皆是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者:上幻字是幻智,下幻字為幻惑(惑,即無明)。無明身心,既皆是幻,則不必起幻智,而消幻惑矣!云何,是反難(去聲)辭,謂云何更要依圓照清淨覺相,起幻智,還修治如幻之無明,而求成佛道耶(下佛答:眾生幻心,還依幻滅,不妨以幻修幻)?

己三  別疑斷滅誰修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者:幻性,指無明,為能生幻法之性。一切,指幻法,即身心世界,一切諸法。因聞上章,以幻智滅除諸幻,故難(去聲)云:若諸無明幻性與一切幻法悉皆盡滅,則身心亦不可得。心為修行之因,若無有心,則將誰為修行?故反難: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耶(下佛答: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不入斷滅)?

己四  別遮不修永失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若諸眾生了知無明本空,佛性本有,自恃天真不肯修行斷惑,則於生死輪迴之中,起惑造業,隨業受報,輪轉不休,故曰:常居幻化。既在幻化,並不曾了知(覺悟也)如幻境界。又不知以求離幻,則妄想顛倒之心,云何而得解脫耶?

己五  結請方便漸次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上舉三疑,總請開示,此專為未來,請示應修方便,故曰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之下,文意太略,當為補足,分別演說一句,則文意連,義理顯。普賢之意:求佛說示,既知是幻,作何方便,漸次修習,方能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下佛答,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請法之儀,義準前釋。戊二正陳問詞竟。

戊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重讚善哉,以普賢權示有疑,當場一問,能益現未眾生。文中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下,應加問於如來四字,其義方足。修習菩薩,如幻三昧者:聞說如幻境界,即以觀智,觀察諸法如幻,本身自體;身心世界,皆無明幻力所幻現。無明幻師,亦本是幻,觀力既深,時至頓悟,如睡夢覺,當下一念不動,智與理冥,名入三昧,而得正受,身心寂滅。方便漸次,即修習如幻三昧,下手之方便,以及程序之漸次(如入門升堂入室),此二明了,方能進修,而得離幻。本科是佛牒普賢之問辭,遂即許說,故囑云: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三如來讚許竟。

戊四  承教靜聽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戊五  正答所問
己一  長行
庚一  標幻生覺中以示義本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此佛標示,諸幻義本。因普賢但問修幻之法,未問幻之所生,故佛先為標示,以為修幻離幻之義本。憑此以顯,幻盡覺圓,諸幻滅盡,覺心不動。如「大乘起信論」云:「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乃至若無明滅,相續(諸識相續而生,皆因無明之力,若無明一滅,所有相續即滅)則滅,智性不壞故。」立喻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乃至風若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一切(去聲)眾生,指六凡三乘。種種幻化,即九法界:聖凡、染淨、依正、因果諸法,不一而足,故云種種。悉皆幻化不實,猶如空華,非但六凡染法是幻,究竟三乘淨法亦幻,於是當究諸幻之所從生。

皆生如來圓覺妙心者:此句最關緊要,須加詳釋。先將字義辨清。皆生者,無有何法,不是生此心中。當知是諸幻生於心中,不是心生諸幻,如空華生於空中,不是虛空生出空華。空華本無生處,病目妄見,故謂之幻。如來二字,不指住世諸佛,乃指妙心,不變隨緣二義。如,是不變之體,湛然常住;來,是隨緣之用,無為寂滅。體雖不變,用恒隨緣,用雖隨緣,體元不變,是之謂如來。具此如來二義者,其唯圓覺妙心也。

妙者,不可思議之謂也。口欲談而詞喪,心欲緣而慮亡。正由此心,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離言絕思,不可思議,故稱妙心。妙心本無種種幻化,種種幻化皆生妙心。此即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可思議。「楞嚴經」云:「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任從諸相發揮,空體不動。

再明種種幻化,隨緣而生之義。如來藏心海為因,無明風動為緣,生三細;業識為因,境界為緣,生六麤。此明從真起妄,生六凡眾生,種種幻化之法。如真如內熏為因,如來教法外熏為緣,發起信、解、修、證,此明返妄歸真,生三乘眾生,種種幻化之法。六凡生死染法,三乘涅槃淨法,皆不離心也。一標幻生覺中,以示義本竟。

庚二  明幻盡覺滿以釋前疑
辛一  舉喻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此以種種幻化,喻如空華。空本無華,病目妄見。華從空有,原非實有,翳生華生,翳滅華滅,空性不壞。都緣眼中有翳,空裏華紅。

辛二  法合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

幻心,指本末無明。還依如幻身心,借假修真,而得除滅。此一解也。又眾生隨染緣,所起之幻心,還依隨淨緣,所起之幻智,而得除滅。前疑云: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此中答意:以身心無明,皆幻也,不妨起幻智,以除諸幻。

「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前疑云:若諸幻性,一切滅盡,則無有心,誰為修行,恐落斷滅?故此答云:如幻之身、心、無明雖滅,尚有幻智,不致落空。惟是幻智,亦須不立,故曰:諸幻盡滅。雖然諸幻皆滅,能所雙亡,畢竟顯露,圓覺妙心,常住不動。合前喻中,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辛三  疊拂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覺,即覺幻之智。乃依如幻身心無明,而說此智為覺,是對幻所立之覺,亦名為幻。此拂幻智也。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者:此承上云,對幻之覺,亦名為幻,若說有個離幻獨立之覺,仍屬對待,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者:此又承上對幻之覺,離幻之覺,二者皆未離幻,以為無覺,乃名為真。豈知說無覺者,此亦是幻。何以故?圓覺不屬有無之故。但有起心動念,均未離幻。是故幻滅,名為不動者:是有無俱遣之故,諸幻滅盡,妙性天然,泯絕無寄,名為不動。二明幻盡覺滿,以釋前疑竟。

庚三  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
辛一  離幻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此下離幻之文,輾轉四重,此第一重遠離幻境。由前普賢疑問有五:二、云何以幻,還修於幻?三、幻心斷滅,誰為修行?四、若不修行,云何解脫?上文幻盡(以幻心離幻境,以幻智離幻心,以幻空離幻智,即是以幻修幻)、覺滿(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不至斷滅),可釋前二疑。此段正示用心,乃釋第三不修之失。遠離二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觀之功,先止息攀緣,亡情息念,次觀察諸法,虛幻不實。以此止觀之功,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此第二重遠離幻心。由前離幻境時,堅固執持,有能離之心故,此心亦是如幻,亦復遠離。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此第三重,遠離幻離。此遠離是智,因前幻心已滅,此為幻智。若愛此智,亦即心病,故曰:遠離乃為幻智,亦復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此第四重,遠離離離。謂能離遠離幻智之離,此離猶未離幻,亦復遠離。以上四重遠離,即修行甪心之階級,步步升高,以後後位,覺前前非。故離之又離,離之又離,中途不住。辛一離幻竟。

辛二  顯覺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此密顯真覺,由輾轉遠離,離到得無可離境界,即滅除諸幻,契合真覺。真覺,則不可離也。此段離幻顯覺之文,全是禪宗頓悟漸修工夫。由淺及深,行布分明。即同「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修習耳根圓通,解六結、越三空工夫,若合符節。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者:即亡塵也(境界屬前塵)。所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也。心如幻者,亦復遠離者:心,即根也。亡塵盡根,所謂如是漸增,聞所聞盡也。遠離為幻,亦復遠離者:即空智也。所謂盡聞不住,覺所覺空也。離遠離幻,亦復遠離者:即滅空也。所謂空覺極圓,空所空滅也。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者:還覺也。所謂生滅既滅(諸幻盡滅),寂滅現前也(真覺顯現,覺心不動),以上離幻之功,同觀世音,耳根圓通無異,即圓照清淨覺相,有以成之。辛二顯覺竟。

辛三  舉喻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譬如鑽火鑽字,從金旁,似是金屬,鑽木求火。上古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以自熟食。今云:兩木相因者,則能鑽所鑽,俱是用木。按五行,木能生火,獨木不生,亦必兩木相因方生。因者,依也,相依磨擦,煖極火出。兩木,喻發智之心境;火,比離心境之幻智。由智發,而心境皆離;如火發,而兩木俱盡也。灰飛煙滅者:有謂譯之倒也,應以煙滅在前,灰飛在後。若木雖盡,而煙未滅,木化為炭,猶有炭在。如心境空幻智在,即是智愛之病,其智亦應遠離。此病未離,猶未了當。若煙雖滅,而灰未飛,此亦是病,亦未了當。以其智愛雖離,空愛又起,亦應遠離。故修行之法,必如鑽火,火出木盡,煙滅灰飛,纔是到家消息。

辛四  法合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以者,用也,用後後幻,修治前前幻。如以幻心,離幻境;幻智,離幻心;幻空,離幻智:幻滅,離幻空。亦復如鑽木出火,火出木盡,煙滅灰飛。諸幻悉皆盡滅,幻盡覺顯,不入斷滅。庚三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竟。

庚四  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前問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佛既示用心之法,乃結答云:既知是幻,即已離幻。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作方便也),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既已離幻,即是真覺,如夢瘡之人,既已離夢,即是醒覺之人。亦無漸次者: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施藥,漸次求愈也。又知幻,是對不知幻者,開方便也。遠離,是對有取著者,示漸次也。離之又離,離之又離,至無可離,即此乃是假說方便。前章重在知字,此章重在離字,均為大乘頓教,為上根人,說頓悟、頓斷、頓修、頓證之法。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果能依此修行,乃能永離諸幻而證真覺矣。本科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竟。己一長行竟。

己二  偈頌
庚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證偈言:

此義,即長行如來所答,幻從覺生,幻盡覺滿,離幻顯覺,幻覺不俱諸義。一標頌竟。

庚二  正頌(科同長行,故不重列。)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

此告以當知,非普賢不知也。以普賢明知故問,乃代眾而問,佛告以當知,實告現未菩薩當知也。一切(去聲)諸眾生,通指九法界眾生,以三乘聖人,枝末無明雖盡,根本無明,猶未盡也。無始幻無明者:以無明無因,故稱無始。最初一念妄動,無有初相可得,名曰生相無明。亦無生處可得,無生則無因,無因故無始。幻者,不實之謂也,以本末二種無明,皆無自性,故名為幻。

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者:以普賢但問離幻之法,未問起幻之源,故此示之曰: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諸字,助語詞。如來二字,當約義釋,莫作佛解。何以故?因佛幻盡覺滿,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故不可說無明從果上如來,圓覺心中建立,祗好說從如來藏,圓覺心建立也。圓覺妙心,在眾生迷位之中,名曰如來藏。如者,不變義:來者,隨緣義;藏者,含藏染淨諸法。由含藏染法故,無明得依之建立,雖為染法所依,隨緣也。不為染法所染,不變也。故「楞嚴」云:此心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本經名為清淨覺相,又曰淨圓覺心。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此舉喻無明無體,猶如空華,因眼病之人,見亦成病,依清淨虛空(喻圓覺心),妄有華相發現。病眼若愈,華於空滅,任從眼病眼愈,華生華滅,而虛空本性,始終不動。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此以法合喻,解釋前疑。幻,指本末無明;諸字,助語詞;覺,即圓覺妙心。謂本末無明,皆從圓覺妙心,隨緣而生。生本不曾生,如虛空隨病眼之緣,而生空華,生實無生。幻滅二字,莫作無明滅解,當作以幻滅幻,諸幻滅盡解。長行云:幻心還依幻滅,諸幻滅盡,覺心不動。如是方與下節之文相合。幻滅覺圓滿者:幻境,依幻心滅;幻心,依幻智滅;幻智,依幻空滅;幻空,依幻滅滅。幻依覺生,能障於覺,覺已被障,似不圓滿。諸幻滅盡,絕待圓融,覺性圓滿,不至斷滅也。覺心不動者:任從諸幻生滅,而與覺心無干,本來不動也。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諸幻悉皆離,則幻盡也。離無可離,如鑽木出火,還自燒木。木盡則火滅,煙灰俱盡,滅無可滅也。諸幻既離,覺心顯現,即長行所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覺則無漸次者:既已離幻,當下即覺,自無漸次之可言,方便亦如是。此句追頌,既已知幻,即離諸幻,不勞再作方便。如前喻如夢身生瘡,求醫施治,既知是夢,瘡不可得,何假方便求治也。一徵釋用心竟。

丁二  廣明行相
戊一  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
己一  開示觀門同佛
庚一  普眼啟請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一普眼啟請竟。

庚二  正陳問詞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大悲世尊:讚佛悲心平等,所以稱大。願為下,備陳問意。因聞前二章,悉談頓教法門(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皆頓悟頓證,不歷程途,不落階級,一超直入如來地。若是上上根人,尚嫌多口,但根器稍劣者,若無方便漸次,何由悟入?故乘機發問,欲請如來,為頓教菩薩開方便門也。請云:願為此會,同入三昧,諸菩薩眾,及為末世,求大乘眾生,演說菩薩,因地修行漸次,於無次第中,指示次地進修之法。云何思惟者:非識心分別之思惟,乃八正道之正思惟,以智慧照察,如何用心,方知身心是幻。云何住持:謂如何遠離諸幻,方得覺心不動,而能安住任持也。凡眾生未悟淨圓覺心,作何種方便,下手用功,普令開解悟入。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此述請法所以。若彼眾生,指現未菩薩。倘無正方便,則無門可入。方者,法也;便者,宜也;即對機便宜之法。及正思惟下,略正住持,即最初下手,安心止觀工夫。雖聞如來,說此如幻三昧(即前說離幻法門,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即能全身安住,神通大光明藏中),心中反生迷悶(迷者不了,悶者不通),安望其能悟入哉!

「願佛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願求我佛發慈悲心,拔其迷悶之苦,與其悟入之樂,權巧施設,於無方便中,假說方便;即是於此圓頓,如幻三昧,本無階級次第中,說出次第進修之法,令得悟入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問詞竟。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重讚善哉,現未獲益。善男子!汝等乃能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因地漸次,於無漸次中,以指示漸次進修之法。思惟,非意識分別,乃正思惟,身心是幻。住持,乃安住任持。遠離諸幻,乃至假說種種方便者:於圓頓如幻法門,無方便中,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聽而。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起行方便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還離諸幻。

此為新學(初發心)菩薩及末世修大乘眾生,略通一線消息,假說方便,以明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者:謂欲求十方如來,本起清淨,圓覺因心者,應(平聲)當直心,正念真如。正念,即不起諸念,即是正思惟。惟是一心觀察,必欲知此身心是幻,又欲遠離諸幻,正念為方便之始,亦即起行之本也。又正念者,無念也。「智度論」云:「有念,是魔業;無念,為法印。」又正念即離念也,遠離一切虛妄念故。如「起信論」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離念相,即淨圓覺心之相,故囑以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壬一起行方便竟。

壬二  觀行成就
癸一  戒定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此文承上,要離諸幻,須依戒定慧,三無漏學,於無漸次中,方便漸次而修。先依如來,奢摩他(此云止)行,即定學之行。以此為先者,必先制心一處,方可無事不辦也。「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室,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不依見、聞、覺、知。」如是,名依奢摩他行。堅持禁戒者:禁,是禁止,屬止持。戒,是戒法,兼作持。謂四重律儀,三聚淨戒,十無盡等戒。四重,通大小乘,為一切戒根本。能持四重,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又一解:先修奢摩他行,一念不生,眾戒具足,故曰堅持禁戒。此則即定之戒也。安處徒眾者:即同修法侶,安心辦道,共處一堂,互相策勵也。宴坐靜室者:宴然安坐,以攝其身,身住則心安。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靜室,即阿練若(此云無喧雜),令工夫易成就也。又宴坐靜室,必先堅持禁戒,此則由戒生定也。一戒定竟。

癸二  觀慧
子一  明二空觀
丑一  破執
寅一  我空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此段觀身無我。承前文,由戒定所發之慧觀也。恒作是念者:此念,即是正思惟,不是六識思念,乃以智觀察,非以識分別也。恒作者: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常作如是觀也。觀察我今此身,乃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所成,假名為我,實在無我可得。此總觀,下別觀,四大各別觀察。何者是地大?地有質礙之相,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骨中之脂)腦、垢色(垢膩顏色),以上皆歸屬於地。何謂水大?水有潤濕之相,唾(從口而出)涕(從鼻而出)、膿血、津液(血之精華內會者為津,外泄者為液)、涎(垂絲下墮為涎)沫(浮聚口角曰沫)、痰(咳嗽喉出)淚(悲哭目流)、精(腎之所藏)氣(精之所化)、大小便利,以上皆歸屬於水。何謂火大?火有煖熱之相:周身煖相,皆歸屬於火。何謂風大?風有動轉之相,通身動作運轉,皆歸屬於風。四大各離者:非指臨命終時,四大各各分離也。乃指作觀時,四大各皆歸屬,謂之各離。四大,乃有堅、濕、煖、動之相,今此妄身,離卻四相,畢竟當作何相,我在於何處?若在一大,則三大非我,若在四大,應有四我,豈有是理哉!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此示觀身無我也。即知知字,與上恒作是念,念字相照應。念,是慧觀;知,是慧悟。悟知此身,畢竟無有實體,乃是四大和合,而為其相,實同幻化無異。身既叵得,我相何在,則知向之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者妄矣!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此段觀心無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者:此承上文,謂四大因緣,假和合之故,妄有六根身相。於無生中,虛妄有生,故曰妄有。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者:身,是六根之總相;六根,是身之別相。因要對六塵,故言六根。此四大二字,即指六塵。上六根,是四大所成;六塵,亦四大所成,故言四大即六塵也。中外中字,即內也。內六根,外六塵,根塵相對,合成十二處,由是識生其中,則成十八界。妄有緣氣三句,指識心,妄有能緣之氣分,於六根中積聚。但似有能緣之相,本非實有,故曰似有。根,是識之所託;塵,為識之所緣。識,乃能緣,能緣慮分別也。本來非心,假名為心而已。心,而曰假名者,以心無自體,仗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妄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皆名為心,皆能緣境。而前五識,只能緣本根所對之境。如眼識,只緣眼根所對色塵之境;耳識,只緣耳根所對聲塵之境,乃至身識,只緣身根所對觸塵之境,不能緣他根所對塵境,其能緣力俱弱。

意識,能通緣六根所對塵境,其能緣之力偏強。眾生多妄認第六意識,為自心相。因此識有二部分:一、明了意識:能緣前五塵之境,緣過、收歸意根。又名同時意識,與前五識,同時而起故。又名五俱意識,與前五識,俱緣五塵之境故。二、獨頭意識:不能外緣五塵,但內緣法塵。法塵,即同時意識,所緣五塵之境,吸入意地,合為法塵。同時意識,只有明了分別,而獨頭意識,則有計度分別。種種計較籌度,是好是醜,而起憎愛之惑,而造取捨之業,故依業受報,輪轉生死。此心是生死根本,最關緊要,故特為說明,令大家認識,不被所誤也。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

此二段,正示觀心無我。明言此心,虛妄不實,託塵似有,若無六塵,此心則不能有,因無自體故也。「楞嚴經」:「佛告阿難!我非飭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此則前塵,分別影事。」(但是託前塵所起分別,塵有則有,塵無則無,前塵如形,此心如影,名為分別影事之心)四大分解,無塵可得者:前云六塵,亦四大所成,四大分解(即分離也),塵尚不可得,何況託塵似有之心耶!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於中所緣塵境,既各歸散滅。此二句承上無塵可得而來。所緣既無,畢竟(推究到底)無有能緣之心可見。如「金剛經」所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即知此心,亦無有我。而向之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亦妄矣。一切眾生,皆認身心,以為實我。今以正思惟,慧照觀察,發明知幻之義,了知身心俱不可得,則我執不破自破。一我空竟。

寅二  法空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此修法空觀。彼之眾生,指修奢摩他觀之眾生。以智觀察外身,畢竟無體,實同幻化,則幻身滅。觀察內心,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則幻心亦滅。身心已滅,既無能對之六根,安有所對之六塵,故幻滅亦滅。所觀之身心世界既空,能觀之智亦泯,故能滅之幻滅亦滅。當知此滅,不同四空天,滅色歸空之滅。但由觀慧,照見五蘊(六根、六塵、六識不出五蘊)皆空,能空之智,亦復不立,無滅而滅,故謂之曰滅。此乃正住持,惟憑慧照,發明即離之義。滅字,即遠離為滅,非實有所滅。本科法空竟,併一破執竟。

丑二  顯理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此乃我法二空,所顯圓覺真理。由前二執既空,到此真理斯顯。幻滅,即是能滅之幻智,下一滅字,將幻智亦復不立。工夫到此,法執已破。此滅不滅,法執未盡,此滅亦是幻,故名幻滅。能將幻滅亦滅,則為打破末後牢關,方顯非幻之圓覺,真常不滅也。更應當知:諸幻雖復言滅,實無可滅,何以故?無生故;如幻故。但知是幻,即離幻。離幻,即是真覺。圓覺之性,本妙明淨,向為諸幻所蔽,今諸幻皆離,圓覺獨露,即發明離幻即覺之義。故譬如磨鏡,圓覺真心,猶如銅鏡,本具光明,雖為塵垢所蔽,其光不減,但是隱而不顯而已。今云磨鏡,卻是磨塵。塵垢,喻人法二執,尋伺如實二觀喻磨。磨得塵垢既盡,鏡光即顯,合諸幻滅盡,非幻不滅,而圓覺本具之光明斯現矣。二法空竟,併一明二空觀竟。

子二  明法界觀
丑一  印前顯後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當知知字,是以真智照見真理,清淨本然,元無身心等相。當知身心皆屬虛幻,無有實體。倘若妄認實有,皆為塵垢,染污自性。諸佛菩薩,雖有身心,不執身心,為實我體;了知如幻,故無垢染。此印前文,知幻即離之義。垢相永滅,十方清淨者:垢相,總指一切幻垢之相,幻身、幻心、幻塵、幻滅,皆淨圓覺心之幻垢。倘若幻垢永滅,則我法二執已破,二空真理已顯,十方法界,普皆清淨。此顯後文,離幻即覺境界。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此復舉喻。以前喻磨鏡,垢盡明現,顯以幻離幻。此喻摩尼,隨方現色,顯即幻即真。清淨摩尼寶珠,龍王髻中所有。梵語摩尼,此云如意。能如人意,雨一切寶故。此珠具足體、相、用三大之義。其體,則清淨寶貴;其相,則內外明澈;其用,則隨方現色。由珠體清淨,珠明明徹,故映於五色,其用自在,隨方各現也,珠,喻淨圓覺心;五色,喻五蘊身心;隨方各現,喻隨業所感,各現五蘊身心;愚人,喻迷位眾生,不了如幻,妄執實有五蘊身心。「華嚴經」云:「凡夫見諸法,但隨諸相轉,不了法無性,以是不見佛。」

此珠可喻三性:摩尼,喻圓成實性,即前所顯之理;現色,喻依他起性,即前所有諸幻;愚人定執實色,喻遍計執性,即前妄認身心。此亦印前文,若對摩尼,所現之色,不執實有,則種種色,一一同體清淨,皆屬圓珠妙用,無色可離,但能了依他如幻,不起遍計妄執,當體即是圓成。以喻後文,根身器界,一一清淨。此亦顯後文。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此約法以合。圓覺淨性,合摩尼珠,即圓成實性。現於身心(即五蘊幻軀),合現五色。隨類各應者:即隨十二類眾生之業,各應以十二類,五蘊身心。此即圓覺隨緣,循眾生之業以發現。各類五蘊,合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即依他起性。彼愚癡者:指我法未空之眾生。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合諸愚癡者,妄見實有五色,即遍計執性。故總合云:亦復如是者,亦如摩尼現色,妄執實有者是也。丑一印前顯後竟。

丑二  拂跡入玄

「由此不能還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

由此乃承上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由此不能遠離諸幻化相,是故我說身心,皆為淨圓覺心,所現幻垢。凡妄認身心為己,未離幻垢者,名為眾生。對此眾生,則已離幻垢者,說名菩薩,以不執身心實有,了知身心如幻故。

「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幻垢如珠中之色,本無可離,但了達即空,即是垢盡。所對之垢既盡,能對亦除,故曰:垢盡對除。此拂跡也。即無對垢,及說名者:此二句,諸家所解不同。今按本文解釋,上文云對離幻垢,說名菩薩,此則眾生之幻垢已盡,即無所對幻垢之眾生,及說名離垢之菩薩。者字,即指菩薩。到此對待情亡,乃成絕待,不獨所對幻垢之眾生,了不可得,即能對之菩薩,亦不可名,以歸平等本際,此入玄也。丑二拂跡入玄竟。

丑三  圓彰法界
寅一  一真法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此承前啟後。菩薩及末世眾生,皆指求淨圓覺之人。觀行已成,證得如幻三昧,則一切諸幻影像,悉皆得滅。不妄執隨方所現之五蘊,以為實有,破除我法二執,如不執摩尼珠,實有五色也。爾時便得無方清淨者:爾時,即證得圓覺,滅除幻垢之時。便得者,即得也。無方清淨,乃周遍清淨,不定方所,非一方二方清淨,所謂無處(方,即處也)不清淨也。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者:圓覺妙心本淨,昔為無明諸幻所障,但見諸幻,妄執實有,不得周遍清淨。到此幻盡覺顯,不但空中,所有身心世界,了不可得,即無邊虛空,皆為覺性之所顯發,亦不可得。如「楞嚴經」所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十方頑空銷殞而圓覺真空顯發,廣大圓明,無有邊際,即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本有大光明藏,寂而常照,含裹十方虛空,皆成寂滅真境。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了無一法當情。此即眾生清淨覺地,亦即如來因地,圓照清淨覺相是也。一一真法界竟。

寅二  三重法界
卯一  真空絕相觀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

此下,顯淨圓覺心,周遍清淨之相。本科顯真空妙理,絕相清淨。下二科,廣顯互遍互融,攝入無礙。極顯題中,大、方、廣三義,體、相、用一一不可思議。首句承上云:覺心圓滿明淨故,則無有一法,而不清淨。即一清淨,一切同時清淨也。所謂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惟一覺性圓明寂照,但以語不頓彰,文中不得不次第而顯也。顯心清淨者:此指賴耶心(第八識),非指意識心(下文有意識故),今觀行成就,無明幻滅,圓覺清淨,遂顯此賴耶心,同時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者:承上賴耶心,既已清淨,則依自證分,所起之見分,亦同時清淨。見分由無明力,轉本有智光,而成能見之妄見,即六種染心之一,故以塵名,非眼根所見之色塵,為見塵也。心、見二皆清淨故,一一周遍清淨,唯一妙明,圓照法界,自內及外,自近及遠,自凡及聖,以顯究竟清淨之相。非見塵清淨之後,聞塵、覺塵等,相繼清淨。亦非眼根眼識,清淨之後,諸根諸識,相繼清淨。文雖前後次第而說,祇因語不頓彰之故。此等自應當知。如「楞嚴」所云:「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即顯心清淨),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即見塵、聞塵、覺塵、知塵、悉皆清淨)。」以元是一精明,分作六和合故也。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見分清淨之故,眼根同時,與之俱淨。根不能自見,因有見分,分作六和合。在眼曰見,故見淨,根即與俱淨也。根清淨故,眼識清淨。由來根識難分,故唯識云:愚者(指聲聞愚法之人)難分識與根。當知根是所依,識是能依。由根對塵,識依根起。前五識緣自分境(如眼識緣色塵等),惟第六識,能遍緣六塵之境(明了意識,與前五識俱起,緣前五塵境,獨頭意識,緣法塵之境),根既清淨,則根不緣塵。根境不偶,識無從生,故眼識與眼根,而同時清淨。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

第一識字是眼識。接上文起,此處當知,並非眼識清淨之後,聞塵纔清淨。此聞塵與見塵,同為六精,(「楞嚴經」:名見精,聞精,乃至知精。是帶妄之見分,總名為見分,別名為六精。帶妄即帶同分別業,二種妄見,故此經名為見塵、聞塵等。名雖有別,體則無殊,故皆名塵)見精清淨,六精同時清淨。耳根與耳識,亦同前眼根與眼識,隨見分同時清淨也。

「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此文,例前眼根眼識,俱與見塵,同時清淨,其餘覺塵知塵,乃至鼻、舌、身、意,諸根諸識、無不同時清淨。此先約內身清淨,下推至外境清淨。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六根清淨故,自內及外,六塵亦復如是,同時清淨,此外清淨也。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此承上內外根塵既淨,內外四大,亦同時俱淨。不取根發識,塵牽心之義,直取根塵,四大和合之體也。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此約世間諸法。十二處,即內能緣根六處,外所緣塵六處。十八界,即根、塵、識,三六十八,各有界限。二十五有者: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亦名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名九有:以三界有九地(六欲天以下,是五趣雜居地;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此色界四地。無色界、亦有四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廣言二十五有。古德頌云:「四洲、四惡趣,六欲、併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阿那含。」通稱有者,以其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謂之曰有。是三界內眾生,所依住故。此二十五有清淨,即三界六凡依正,悉皆清淨。此世間法清淨也。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此約出世間諸法。首句彼清淨故,彼字,總指世間諸法,既已清淨,則由凡而聖,故出世間法,亦為圓覺所顯,一一清淨也。十力者:如來證一諸法實相智力,有十種用,故名十力。以有能摧怨敵,不可屈伏之力用故。法數云: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善因得善果,名是處;作惡因求善果,名非處(謂無有是處也),則能降伏無因邪因。二、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善、惡,不動諸業,及所受三種果報,知所度有障、無障。三、定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垢淨(有愛見慢等為垢,無則名淨),及知依此所得諸果。四,根智力:知一切眾生,信、進、念、定、慧五根,有上、中、下差別。五、欲智力:知一切眾生,樂(去聲)欲不同(如迦葉樂頭陀,阿難樂多聞等),令捨不淨增淨。六、界智力:界者,性義,即種子。上欲為現行,此為貪、瞋、癡等性。知即時異時,誰可度、誰不可度。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善道,處在人、天:惡道,處在三途;無漏道,處在涅槃。八、宿命智力:知過去本生、本事等,雖百千世劫,皆明了無礙。九、天眼智力:知眾生死此生彼,善惡業緣,受報好醜等,亦以極遠無礙。十、漏盡智力:知自他漏盡,永不受後有(即後世受報身)之身。

四無所畏者:具四無畏精神,離諸怖畏,功由智力之故。一、具一切智無畏:於一切法,盡知盡見,得無所畏。二、諸漏已盡無畏:五住已盡,二死已亡故。三、說障道法無畏:於障道惑、業、苦等法,能知能說。四、說盡苦道無畏:於盡苦(即出離諸苦)道,悉皆能說。如四諦、十二因緣,能盡分段生死苦;六度、四攝、一心,能盡變易生死苦。通稱無畏者,眾中說法,無所畏故。四無礙智者:以智緣境應機,悉皆無有滯礙,即四無礙辯。前二是緣境,後二是應機。一、法無礙智:一切諸法,若名若相,悉皆能知能說。二、義無礙智:如地是堅義,水是濕義,火是煖義,風是動義等。三、詞無礙智:有二釋——一、隨順各方言詞(佛一音具足眾音),智辯無礙,隨類得解。二、以一義而演多詞無盡,以少詞而顯多義亦明。四、樂(去聲)說無礙智:隨眾生心所好樂而說,樂聞大者,為說大法,樂聞小者,為說小法,隨機受益,皆得悟入。

佛十八不共法者:唯佛獨具,不與二乘菩薩共也。故冠(去聲)以佛字。一、身業無失:歷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莊嚴,證五分身。二、口業無失:因修善語,具無量德,故得成就八音四辯。三、意業無失:修甚深法,證究竟覺,一切無著,得大安隱。此約佛,修成最勝三業無失(不可約化他三業,因後更有三業,隨智慧行故)。四、無異想心:於諸眾生,平等普度,冤親無間,恩有咸資,心無異想,誰度誰不度。五、無不定心: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六、無不知捨心:於一切法,慧照覺知,當捨則捨,無不知而捨。七、欲無減:常樂(去聲)積集,一切善法,具修眾善,心無厭(平聲)足。八、進無減:身心精進,無有疲倦,恒度眾生,不休不息。九、念無減:常念眾生,大悲不捨,恒思度脫,令入涅槃。十、慧無減:具一切智,力無所畏,隨宜說法,慧辯無盡。十一、解脫無減:遠離執者,一切無礙,有為無為,悉得解脫。十二、解脫知見無減:解脫能生知見,知見能保解脫,更互相資,一切無礙。十三、身業隨智慧行:現種種身隨智應機,調伏攝受,普令得益。十四、口業隨智慧行:以微妙音,隨智而轉,巧說諸法,令眾悟入。十五、意業隨智慧行:以清淨意,微妙觀察,對機施教,入眾生心。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慧照過去,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如過去本生、本事、時劫、國土、名字等)。十七、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慧照現在,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如楞嚴經云: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等)。十八、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慧照未來,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如法華授記、未來成佛、劫國、莊嚴、名號、將來必應是也)。唯佛功德智慧,超越九界,故得如是十八不共之法。

三十七助道品者:助,是資助,謂資助正道也。正道,即真正發菩提心,以求菩提道。必以此三十七品為助,方能得成。品者,類也,分作七科。一、四念處:念,是能觀之智;處,是所觀之境,修行,以此為下手工夫。一、身念處:念身不淨。以智觀察,此身種種不淨。初觀根本不淨,是父精母血,結合而成。次觀住處不淨,在母胎之中,與糞穢雜處。再觀現前不淨,九孔常流不淨。更觀將來不淨,死後降脹、血塗、膿爛等,令生厭離,不起貪著。二、受念處:念受是苦。以智觀察,六根領受境界,無非是苦。苦受,是苦苦;樂受,是壞苦;捨受(不苦不樂),是行苦(乃行陰遷流之苦),令知覺悟,不至認苦為樂。三、心念處:念心無常。以智觀察,六識之心,攀緣六塵,念念生滅,無常不實。令知虛妄,不認為真。四、法念處:念法無我。以智觀察,諸法本無我,亦復無我所,從緣生滅,不能自主。令知一一,皆如夢境。

二、四正勤:精進為體,總名為勤。非同外道無益苦行,故名為正。(一)已生惡令永斷:如治疾病。(二)未生惡令不生:如防火災。(三)已生善令增長:如培果木。(四)未生善令速生:如灌種子。

三、四神足:大疏謂欲勤心觀。「法數」云:欲、念、進、慧,名雖有異,義則無殊。勤,即是進;心,即是念;觀,即是慧。由前正勤,只顧生善滅惡,恐忘失本所修之正道,故繼之以四神足(如神通而能遠到故)。亦名四如意足,謂能如其意,速疾遠到,所求菩提之正道也。(一)欲如意足:謂於所求境,樂(去聲)欲速疾能到。(二)勤如意足:謂勤勇無間,恒常進修,不懈不退(法數列在第三)。(三)心如意足:謂不雜異緣,一心趣向,所求正道(法數列在第二)。(四)觀(去聲)如意足:恐定太過,須假觀慧以扶之。

四、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也。根有能持,能生二義。如樹有根,對已生之枝葉,能持不枯,對未生之花果,能令得生。(一)信根:謂初發心時,即具信心。今既修念處、正勤、神足,信心堅固,如樹生根。(二)進根:謂修正勤時,即具精進。今既修神足中勤,進修無間,故名為根。(三)念根:謂修神足中心,繫緣一境,到此念更增進,故名為根。(四)定根:謂修念處時,即有定義(其心專注不散),復經正勤、神足,到此定力愈深,故名為根。(五)慧根:謂修念處時,即具慧照。今更修正勤、神足,到此慧觀增明,故名為根。如一株菩提樹,已生五條大根,此樹必開花結果也。

五、五力者:即前五根深種,而成五力。樹大根深,牢不可拔。不為魔梵等之所屈伏,而能破不信等障,故名為力。(一)信力:能破不信、邪信障。(二)進力:能破懈怠、故逸障。(三)念力:能破失念、妄念障。(四)定力:能破掉舉、散亂障。(五)慧力:能破昏沈、愚癡障。

六、七覺支,亦名七覺分。覺者,善能覺了,即是正智分明。七法各有支分不雜,謂擇、進、喜、安、定、捨、念。前三屬慧,次三屬定,後一調和定慧,令得均等。(一)擇覺支:謂緣諸法時,善能覺了,揀擇真實,不謬取虛偽之法。(二)進覺支:謂修道法時,善能覺了,進趣正修,不謬行無益苦行。(三)喜覺支:謂心得法喜,善能覺了,不隨法喜,而生住著。(四)輕安覺支:謂身心輕安,善能覺了,不取輕安,而不前進。(五)定覺支:謂發諸三昧,善能覺了,不於定中,心生愛見。(六)捨覺支:謂捨所緣境,善能覺了,當捨則捨,不生追憶。(七)念覺支:謂修道法時,心若沉沒,念用擇、進、喜三支以起之,心若浮動,念用安、定、捨三支以攝之,務令定慧均等,不致偏重也。

七、八正道者,亦名八聖道。是無漏聖法,故名為正,能通涅槃,故名為道。(一)正見:以無漏智,見理真正,無有錯謬。(二)正思惟(非六識思惟):以無漏智,起正思惟,策動真修。(三)正語:以無漏智,常攝口業,說正法語,令他生信。(四)正業:以無漏智,除身邪業,住於清淨正身業。(五)正命:以無漏智,如法乞食,常知止足,住於清淨正命。(六)正精進:以無漏智,淨除煩惱,直趣涅槃。(七)正念:念正助道,其心不動不失。(八)正定:安住無為之道,決定不移。依此八法修行,自可得至涅槃。亦名八正筏,以能從生死際,渡煩惱河,至涅槃岸也。

以上三十七品,總喻菩提道樹。法性,如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枝葉增長;開七覺之華;結八正之果。如是乃至:如是,指上所舉,出世間法。乃至,是超略之詞。(超略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法)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者:因對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染法,故立此淨法,而對治之。「起信論」云:「不覺念起,見諸境界,故說無明。乃至具有過恆河沙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即有過恆河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對治未亡,不是真淨。今有漏染法之影像既滅,則能對亦復不立,故曰一切清淨。以上明出世諸法。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此明自他正報同淨。前二句承上。一切,包括上文,世間出世間,一切諸相,無不是實相。此句義現幽玄,應加詳解。「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世間染法是妄,即出世淨法,對染說淨,淨亦成妄,故曰:皆是虛妄。妄無自體,執之成有,了之本空,則相即無相(實相),全妄即真,如摩尼所現五色,愚者執為實有,悟者了之即空,當下即是真空(無相)實相矣。「金剛經」又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即離也。若能離相而見,即見清淨法身如來(此如來、作不變隨緣二義解,不作佛解。法身無相,而能隨緣現相;如摩尼現色,雖然現相,如如不變,即是清淨實相)。又如「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智照現前,照見五蘊,一切諸相,皆是真空實相。如見摩尼五色,色體全是珠體。故「智度論」云:「照色等空,名為實相。性空實理,離於顛倒,非虛偽故。」於空見空,亦名顛倒。於空無著,乃是實法。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無遷無變,究竟常住。一切世出世間諸法之相,雖復千差萬別,會相歸性,惟一實相,自性清淨,故曰:一切實相,性清淨故。此實相從本以來,清淨無染,迷時非染似染,今諸幻盡滅,為覺性圓明所顯。一切同成一實相清淨之故,託法顯已,融會一己之身,心見清淨,根識清淨,與彼諸法,同時清淨,是名一身清淨也。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者:此由自及他。於自身,既證清淨實相,觀一切眾生,同一清淨實相,不取眾生相故。志公云:「人如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乃由自己,證得平等法故,因己會他,亦融會得眾生多身,悉皆平等清淨也。

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者:此由近及遠,擴而充之,自一方眾生身,乃至十方眾生身,同一圓覺清淨。上言實相,此言圓覺,以圓覺乃實相本體,亦即諸法本體。今證圓覺清淨,則十方眾生,正報之身,自應咸同清淨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此由正會依,以明一多依報同淨。前一人清淨,融顯多人,以成一界清淨。此一界清淨,融顯多界,以成一佛剎土清淨。復由一剎清淨故,會得塵塵剎剎,盡於虛空,橫遍一切處,圓裹三世,豎窮一切時,悉皆平等,清淨不動。此即觀行成功,會相歸性,攝事歸理,以顯清淨覺地,為十方三世,根身器界之體,即屬圓覺體大義。一真空絕相觀竟。

卯二  理事無礙觀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此文融會色空,與覺性平等一如。覺性,是理;色空,是事。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以成理事無礙法界。虛空如是平等不動者,此句承前啟後。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不動,此以事顯理,理亦同事而平等不動。理事互不相礙,故曰:虛空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亦應有平等二字。文略意該。乃謂不獨無相之虛空,與覺性無礙,即有相之四大,亦與覺性無礙,故曰:四大平等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世間事相之法雖多,五大攝無不盡,皆與覺性不相妨礙。如是乃至超越十力、四無所畏等,乃至八萬四千陀羅門,出世法,平等不動。當知覺性亦復如是,以顯清淨覺地,真俗二諦圓融無礙之相。即屬圓覺相大義。二理事無礙觀竟。

卯三  周遍含容觀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此明事事無礙法界。上文色空事相,與覺性對顯無礙,此科事與事,對顯無礙。六根、六塵、四大,皆事也。前三句承上文,圓覺之性,本來遍滿、清淨、不動,向為無明所障,不局而局(不周遍),非染似染(如摩尼似有五色),不動而動(妄見生滅)今觀行成功,復本心源,究竟清淨,十方虛空,以及世出世法,為覺性之所顯發,同時清淨不動,周遍法界。圓無際者:即圓滿十方,圓裹三世,橫遍豎窮,無有邊際,理事無礙之故,遂成本文事事無礙也。

當知六根遍滿法界者:六根由覺性顯發,則一一根,稱性周遍法界,圓滿無際。如「楞嚴經」根大文云:「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六根悉皆如是,彼此不相妨礙。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者:塵性亦不離覺性,亦得稱性周遍,彼此無礙,四大亦復如是,各各遍滿法界。

此當釋疑。疑云: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釋云:地空實在相容,譬如鑿地,出土一尺,則有一尺虛空,出土一丈,則有一丈虛空。虛空淺深,但看出土多少而定,虛空本遍於地中也。又疑:水火二性相剋,云何俱遍法界?釋云:水火亦實在相容。如油本是水,一點則完全是火。地、水亦然。五金是地大之屬,一鎔全成汁水,豈非地水各遍,相容無礙耶!世間法如是,出世間法,乃至陀羅尼門,一一皆遍滿法界,圓無際故。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雜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首句總承上文,由彼妙圓覺性,周遍圓滿之故。此先舉所依覺性,為事事遍滿無礙之由。根性塵性,一一悉皆遍滿,並非泯相歸性。若泯相歸性,是攝事歸理,但成理法界。此乃即一一事相之法,更互遍滿,互不相礙。以一入多,而一無壞;以多入一,而多無雜。根塵相入相攝,無壞無雜故,如是世出世法,一一皆然;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此明事事無礙之境,乃十玄門中,一多相容不同門。觀下喻自知。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百千燈,喻一切事法。光照一室,喻一切事相之法,遍滿法界。其(百千燈)光遍滿,無壞無雜,喻一根入諸根時,一根無壞;以多根入一根時,多根不雜;以一塵攝多塵時,一塵不壞;以多塵攝一塵時,多塵不雜。其餘諸塵、諸法互相攝入,例此可知。一光容多光,多光容一光。光光相容,光光不同,皆無壞雜,是為:一多相容不同門。妙用難思,即屬圓覺用大義。本科周遍含容觀竟,併二觀行成就竟。

壬三  頓同佛境
癸一  用心同
子一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此明用心與佛同。承上證知,覺性遍滿一切法,悉皆無壞無雜故,呼善男子,名為覺成就。蓋此成就,全由觀行成就之功。當知菩薩,到此境界,不與諸法作繫縛。不求諸法成解脫,深知縛脫無二故。而於生死則不厭,而於涅槃則不愛;而於持戒則不敬,而於毀禁則不憎;而於久習則不重;而於初學則不輕。四對之法雖殊,因其心平等,而無勝劣之分。經自徵云:何以故?釋曰:一切覺故。論云:「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前與求、厭愛、敬憎、重輕諸念,以覺性遍滿,迥離分別,寂滅無二,無法不覺也。一法竟。

子二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眼光,即眼根照境,現量所得,不落思量,不起分別,曉了現前境界。如「楞嚴經」云:「但如鏡中,無別分析。」其光圓滿普照,以其平等故,得無憎愛。徵云:「何以故?釋曰:光之體,即妙覺明之體,妙覺圓照,法界一相,同是一覺,故無憎愛也。一用心同竟。

癸二  見境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此承上既用心同佛,故見境亦同。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即依圓覺妙觀,觀照自心,日久月深,功用純熟,而一旦豁然貫通,頓悟此心,朗然虛靜,寂滅真境,一味平等,本無行之可修,亦無果之可證,故曰:無修、亦無成就。圭峰大師云:泯前心跡,起後依正  聖凡平等之文。若不泯之,則雖無憎敬,尚見持毀等,故須泯之,方同佛見。自此以下,正顯其同。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由自己心跡已泯,惟有妙明覺性,圓照法界。普照,即圓照也。冥一如之無心,即萬物之恆寂,故曰:寂滅無二。普照,是如如智;寂滅,是如如理。佛之所極,極於寂照。故「瓔珞經」說:「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云同佛境界,是等覺義,故云普照寂滅,方歸一心本源也。

「於中百千萬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於中,即寂滅無二,圓覺真境之中;隨緣現起照用,照澈恆河沙數,諸佛世界。不是一恆河沙,乃有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不是一不可說,乃有阿僧祇,不可說諸佛世界;況且不是一阿僧祇,乃有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然此中意旨,蓋直指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數量,是引機造詣無邊境界,故假增積多數耳。云佛世界者,以淨穢等土,皆佛所統也。

猶如空華者:喻現起世界,從緣無性。一切世界,皆依妄念,念既剎那不住,界亦起滅紛紜。成、住、壞、空,曠觀世界,變遷不定,故曰:亂起亂滅。總顯空華無實,世界非有,惟有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也。不即不離者:明此世界,不即圓覺,以本無自性故;不離圓覺,以全體即真故。如空華無異,由不即故,所以虛幻起滅;由不離故,所以華處即是空處。上約依報世界也。

更約正報身心。無縛無脫者:於寂滅無二,圓覺真境之中,隨緣現起,十種法界。因惑、業、結縛,而成六凡有為之法界;由修、證、解脫,而成四聖無漏之法界。雖縛脫不同,俱是從緣無性,當體即真,故雙無也。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者:始知者,昔日迷而不知,今日觀行成就,悟後方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眾生個個具有本覺佛性,由始覺有功,本覺方顯,與佛無異,故曰本成。然說眾生,本來成佛,惟華嚴與本經有之。但以語驚凡聽,理越常情,佛既罕言,生多不信。當知諸佛,言皆真實不虛,只怪自己未悟,並非諸佛妄談。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者:以既知眾生,本來成佛,返觀從前,六凡之輪迴生死,四聖之取證涅槃,皆無明夢中之事。今無明夢破,返觀往事,如昨夢耳。二見境同竟。

癸三  稱實同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去無來。

此躡前,既見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即稱合圓覺實性,同佛境界也。但了夢體本空,則一切自無。了生死空故,無起煩惱,而成生死;了涅槃空故,無滅生死,而證涅槃。無漏聖法非新來,有為凡心非滅去,而如來藏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其所證者:約理,無得真失妄,無取妙捨麤。其能證者:約行,其心平等,離諸分別,無作、止、任、滅四病。由所證得、失、取、捨四相既空,而能證之作、止、任、滅四病自遣。於此證中,無能無所者:即躡前,於此能證所證之中,悟得能證之行不立,而所證之理自無,故曰:無能所無。據此則能所雙亡,對絕悉泯。故華嚴云:「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一切法性,平等不壞者:總結稱合圓覺實性。一切法性,即圓覺實性。寂滅無二: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一真法界之心,平等無二,常住不壞也。三頓同佛境竟。

壬四  結合問詞

「善男子!彼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重呼善男子,令其注意也。彼諸菩薩,指現會新學,求淨圓覺之菩薩,併及末世,初心之眾生,亦在其中。如普眼問云:願為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此為當被之機,故佛答如是修行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修,如幻三昧。如前云: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是也。如是漸次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立初漸次。如前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是也。

如是思惟者:謂如我所說,初觀身、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次觀心、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身心俱空,究竟無我,即我空觀也。次法空觀者:如前云,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乃至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是也。

如是住持者:謂如我所說,住持進修之法。如前云:由此不能,遠(去聲)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乃至一真法界科止,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是也。

如是方便者:謂如我所說,真空絕相觀中,由內身根識清淨,乃至外境,六塵清淨。內外四大清淨,世間諸法清淨,出世諸法清淨,自他正報清淨,一多依報清淨,以及色空同如。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清淨是也。又如理事無礙觀中,如前云: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六塵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是也。

如是開悟者:謂如我所說,周遍含容觀。如前云: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乃至頓同佛境科中,一用心同云: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乃至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是也。

求如是法,亦不迷悶者:謂如我所說,見境同科中,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乃至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又如稱實同科中,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乃至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求如是法,何迷悶之有哉!一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壬二  正頌(唯略起行方便,餘如長行。長廣偈略,故不重列。)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

此頌闕少起行方便,即修行漸次。彼新學菩薩,及末世初心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因地修行漸次,於無次第中,指示次第進修之法。如前云: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正念二字,即是正念真如,為修行之本。漸次者:以戒定為初漸次。如前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等是也。

次修觀慧,先修我空觀。即起正思惟,思惟一切眾生,妄身妄心,皆如幻化,無有實體。身相,屬於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心性,指六識妄心之性,名為分別影事。塵有則有,塵無則無,故曰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非指臨命終時,四大體各各分離,乃謂作觀時,堅、濕、煖、動各皆歸屬,故曰:誰為和合者。妄身既無,妄心亦滅。則平日所妄認身心為我者,至此畢竟無有我相可得。此我空觀也。

「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

如是我執既空,漸漸修行,一切悉皆清淨。何以故?法空觀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乃至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故曰:一切悉清淨也。

「不動遍法界,

頌法界觀,長行廣偈略。長行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乃至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此句頌,含義甚廣。言無方清淨者,即無有那一方而不清淨也,亦即遍滿義。既然遍滿清淨,自然寂滅不動。根塵一切諸法,同時遍滿法界,清淨不動。因語不頓彰,故作次第說也。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此頌稱實同科。其能證之心,離於作、止、任、滅四病,都無分別,無能無所,畢竟無有所證之法,亦無能證之人。者,即人也。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者:一切諸佛,所有依報世界,虛幻不實,猶若空華,畢竟是妄。華處即是空處,妄即是真。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者:過現未來,如夢中境,求其來去之相,皆不可得。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初發大乘心,而行菩薩道,及末世發心眾生,欲求如來圓覺之道,應當照上來所示,六種如是之法修習始可!一開示觀門同佛竟。

圓覺經講義卷第三

己二  徵釋迷悟始終
庚一  金剛藏啟請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請法之儀,表示三業恭敬可知。

庚二  正陳請詞
辛一  慶聞述益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此慶聞述益。大悲世尊,指世尊具大悲心。善為一切菩薩,循循善誘,宣揚如來,圓覺清淨者:宣揚如來藏,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此即如來圓覺妙心。大陀羅尼,因地法行者:而此心、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故曰:大陀羅尼。依此心、普照法界,寂滅無二,是謂:因地法行。由頓至圓,無漸次而立漸次,無方便假設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者:此等道理,眾生不知,如童蒙之迷昧。今承我佛之慈悲訓誨,開示發明。在會法眾,幻翳朗然:幻者、無而忽有,虛幻不實之義。眼中忽起翳病,空中妄見空華,非但所見空華是幻,即能見翳眼亦幻。於諸幻法,妄生執取,故名幻翳。故佛前云:猶如翳目,見空中華,空本無華,病者妄執。而今信知,幻身、幻心、幻智,諸幻滅盡,所見之幻既盡,能見之幻亦亡,故曰朗然。眼翳已除,則為慧目。如「楞嚴經」云:「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惟一晴虛,迥無所有。」此即圓照清淨覺相也。

辛二  正伸難問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此正伸難問。由觀行成就,頓同佛境,始知眾生,本來成佛,觀行未成之時,並不知也。然此中之意,難免有疑,是以金剛藏,代致三難,冀佛解答,俾令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一、以真難妄:若眾生本來成佛,惟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耶?二、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之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耶?三、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眾生形貌各異,故曰異生。本來成佛,後再起無明,此真能生妄,一切如來,已經返妄證真,何時復生一切煩惱耶?煩惱、即妄惑。根本煩惱,即無明;枝末煩惱,即六識。前佛云:妄認身心,故有生死,且云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後云:眾生來成佛,儼然自語相違,故興三難。

辛三  結請通釋

「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此結請通釋。惟願者,求之親切也。如來具大慈心,平等無遮,惟願不捨此平等無遮大慈,乃為現會菩薩,開秘密藏。非器不傳,謂之秘藏,說不顯了,謂之密藏。今為開之,令現會得益,兼復遐被未來,及為末世,一切眾生等,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乃經藏之通名,以此經是經藏攝故。了義法門者:顯明究竟之義,乃顯了之談,非覆相而說。聞者、自可永斷疑悔,得生正信矣!

「大疏」云: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信心善品為業。別有三種:一、疑自:謂疑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疑師不能善教;三、疑法:謂所學法,能令出離不出離?今三疑成難,即疑法也。悔者,是不定之法,悔善則惡,悔惡則善。今永斷疑悔,即屬斷惡,惡斷,則善生矣。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請詞竟。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重言善哉者,乃讚歎金剛藏,能為現會新學菩薩,及為末世初心眾生,斷疑生信;因此三難,乃如來所證甚深境界,為秘密之藏。今者秘密雙開,不捨大慈,是為究竟成佛方便。非金剛藏不能問,如來因問而說。是諸菩薩,最上教誨,顯了之義,大乘之理,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聞之而得大乘正信,永不退轉,故曰: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乘默然而聽。

四承教靜聽竟。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反覆起疑之端
癸一  總指輪迴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以十法界,迷、悟;依、正;因、果,皆生死邊事,從妄見有,圓覺性中,本無此事。一切世界:總指三世間;始、終、生、滅,別指正覺世間。始,謂隨緣示生;終,謂緣盡現滅。前、後、有、無,別指有情世間。前,謂隨業受生為有;後,謂業盡則滅為無。聚、散、起、止,別指器界世間。聚,謂成劫,聚塵為界則起;散,謂空劫,散界為塵則止。所有三種世間,皆依妄念而得建立,念念相續,生、住、異、滅,以妄心對妄境,循環往復,週而復始。種種取捨:取正覺世間,而捨情器世間,皆是顛倒妄心,變現輪迴之相。「楞嚴經」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一總指輪迴竟。

癸二  真隨妄轉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未出輪迴者:此法說,仍用生滅妄心,而起分別妄見,辨於圓覺淨性,彼圓覺淨性,亦同流轉於生死耳;欲免輪迴,斷然無有是處。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此喻說,譬如數動之目,能搖澄湛之水。動目,喻生滅妄心;湛水,喻圓覺自性。湛水本不搖動,因數動其目,妄現搖動之相。圓覺自性,本非流轉,妄現流轉亦然。又如定眼,能迴轉火者:「略疏」云:眼識遲鈍,旋火成輪。其意:眼識遲鈍,瞪定其眼,迴旋久觀,彼火本不轉,因迴旋久觀,而火亦轉而成輪。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者:雲飛如駛,只見月有運相,月實不運,因雲駛所顯而成運。舟行似箭,只見岸有移相,岸實不移,因舟行所顯而成移。以上湛水、定眼、月岸,通喻圓覺自性。水波、火輪、雲駛、舟行,通喻生滅妄心。以生滅妄心,辨於圓覺,而圓覺性,即同流轉,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被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不旋復?

諸旋者:指動目、定眼、雲駛、舟行也。未息者:正動、定、駛、行時。彼物者:指水、火、月、岸。先住者:求其先行止住,尚不可得。何況以淺況深,通責迷倒也。意謂:世間淺近之事,若諸旋未歇息,而求彼物先止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者。顯是無始妄識,出生入死,起惑造業,莫不依之,故曰: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自性,而不迴旋轉復者,無有是處。二真隨妄轉竟。

癸三  結指前疑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是種種取捨,皆是輪迴之故,汝等便生三惑。即指前三難,是分別妄見,非真實知見耳。一反覈起疑之端竟。

壬二  喻釋現起之疑
癸一  空中華無起滅喻
子一  喻釋
丑一  翳差華亡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以清淨眼,觀晴明空,是謂無翳。今云幻翳者,從無而有,故謂之幻。喻六識妄心,依八識虛妄變現,翳既是幻,見亦非真,故名為妄。此喻妄生分別之見。空華者:妄見空華顯現,此喻分別所辨妄境。空本無華,即妄見空華時,亦本不生,皆因翳眼妄現。幻翳若除者:翳病若遇良藥,得以除滅。此喻聞佛法,頓悟識空。識空翳滅,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此喻顛倒分別妄見已滅,何時更起一切妄見:猶如問佛,何時復生煩惱耶!何以故者:乃徵問之詞。釋云:翳華二法,非相待故者:翳時空不生華,但因翳妄見,非華實有所生。翳華二法,皆無實體,非是對待安立之故。眾生迷時,妄見生死,究竟眾生,性自涅槃,故曰本來成佛。一翳差華亡喻竟。

丑二  空不生華喻

「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亦如空華:喻生死涅槃。虛空,喻圓覺淨心。若悟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是空華本無故。以何以故徵釋云:空本無華者:喻淨眼不見空華,而如來已了識空,不見有法起滅。以既不見華,孰為起滅?喻如來於圓覺淨心,真空實相之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焉。一喻釋竟。

子二  法合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迷見生死,似華起;悟得涅槃,似華滅。執則成有,不執成無,空本無華,起無起處,滅何所滅?妙明覺性,圓照法界,寂滅無二,離於生死涅槃,無明妄見,惟有空性獨存,故曰:離於華翳。二法合竟。

子三  結成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上云:惟有虛空,離於華翳,即以虛空為喻。故告以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不是因離華翳而暫有,亦不是因有華翳而暫無。此中虛空,喻圓覺淨性,恆常不變,即是成佛真體。即此一喻,前二難自然而解矣!虛空非暫有無,覺性何關迷悟。此不因離華翳而暫有,顯有華翳時,即有虛空。覺性,即是作眾生時,我法二執正熾,而佛性如故,故曰:眾生本來成佛,復有一切無明。又不因有華翳而暫無,顯虛空本有,不過為華翳所障覆。法中即是佛性本有,但為我法二執障覆,不妨說無明眾生本有,復說本來成佛。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者:此約在纏之圓覺。如來,約心真如生滅二門,因隨順真如生滅二門之故,而能成立虛空,及一切法。猶言虛空尚不因幻華起滅而為有無,何況圓覺真常之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又豈隨生死涅槃而起滅耶?初空中華無起滅喻竟。

癸二  金中礦不重生喻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即此一喻,第三難亦渙然冰釋矣!如銷鎔蘊金之礦,令成精金,金在礦中,銷礦金現,非銷始有,雖假爐冶煆煉之功,金性要須本有。既已銷去礦滓,而成真金,再不重為礦耳。經無窮時,金性不壞者:此明在礦則隱,出礦則顯,縱經無窮之時劫,而金性仍然不壞,不應說言。非本來成就。此釋成金性本有也。

如來圓覺,亦復如是者:此法合。如來證極圓覺妙性,亦復如是。最初修行,須假般若觀照之功,照破無明,以顯覺性。礦喻無明;金喻覺性。金非銷有,謂覺性非因修觀照而有,未斷無明時,本來具足,不是修生,但是修顯。既已成金,不重為礦者:謂既證極圓覺妙性,再不復重起無明。解答三難,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二喻釋現起之疑竟。

壬三  顯示淺難深造
癸一  所造離念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一切如來:約出纏妙覺果體,其所造離念。如「起信論」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謂之妙。圓照法界,靈覺不迷,故稱圓覺真心。絕諸對待,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以菩提涅槃,皆屬對待。轉煩惱而成菩提,轉生死而證涅槃,體雖即真,名因妄得,故皆無之。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此的示圓覺性中,本無生死涅槃之相。成佛,是涅槃不生不滅,非輪迴相。不成佛,是生死有生有滅,妄輪迴相。前云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故皆無之。若有少見,則迷圓覺。「華嚴經」云:「於法若有見,此則未為見,若無有見者,如是乃見佛。」所造離念竟。

癸二  能造帶情
子一  舉勝彰劣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此示圓覺妙性,非心思可及也。前聞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此舉聲聞人,已斷見思,已出輪迴,想必能辨於圓覺,不致流轉也。故呼善男子而告之曰: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者:諸聲聞指一切小乘人,聞佛四諦聲教,所圓滿取證,偏真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者:以聲聞人,斷六識分別之心,七識已伏不行,現前身心語言,皆悉斷除滅盡,沉空滯寂,灰身泯智。但所證涅槃,乃第八識全體無明,認作涅槃。以小乘人,無明名字,尚且不知,但保守偏真,不前寶所,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分別之凡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耶?意謂小聖真智,尚不能至自證境界,何況凡心,不及真智真覺,又超前理,輾轉懸隔,其何能造耶!一舉勝彰劣竟。

子二  舉喻顯情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舉喻如螢蟲之火,似火而非是火。喻有作思惟,非是出世正慧。欲燒須彌之山,須彌,此云妙高,世間第一山,八萬四千由旬高,是四寶所成。劫火方能焚燒,而凡火莫燒,況螢火乎?故云:終不能著。此喻圓覺為四智之總,欲證圓覺,惟憑佛慧方可。下以帶情。以輪迴心:即顛倒分別妄心。生輪迴見:即顛倒分別妄見,均屬於情。入於如來,大寂滅海者:即如來所證,一切種智之海。豎窮橫遍,廣大無比,寂然不動,滅諸形聲,不可以相顯,不可以言詮,即不思議境界。萬用具含,謂之曰海。此顯分別心,不能證入圓覺,密責前三種問難之非,故云:修不能至。二舉喻顯情竟。

子三  誠息妄心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此警誡止息顛倒分別妄想之心。是故者:是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之故。所以我常說,一切修大乘行菩薩,及末世發菩提心眾生,先斷無始以來,輪迴根本。此指第六意識,顛倒分別,妄想之心。依惑造種種業,依業受輪迴果報,故謂之根本。「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即指輪迴根本也。三誡息妄心竟。

子四  重明妄義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

此明妄無實體也。有作意之思惟,乃從有意識之妄心而起,皆是緣六塵之妄想,妄有能緣之氣分。於中積聚似心非心,非是真實心體。若果是真實心體,離根脫塵,本來無念。今此識心,託塵似有,離塵實無,故言:已如空華。空本無華,病者妄見。用此思惟者,識心也。辨於佛境者:離心、意、識之境界,猶如邀空華,復結為空果也。輾轉妄想者:如前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輾轉皆是妄想,而求其不輪轉,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此顯無勝用也。以六識之心,虛而不實,妄而不真。浮泛之心,不是實真之心。多諸巧見:善能種種思量分別,故謂多巧見。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以圓覺之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三顯示淺難深造竟。

壬四  結答問不當理

「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如是三種,顛倒分別,非是正理之問,乃屬邪思所測。一、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由不知眾生,本來具足成佛之覺性,因隨染緣,故有無明。雖有無明,佛性不失!二、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由不知眾生,雖起無明,乃屬幻有,究竟非實,達妄本空故;而說本來成佛者,知真本有故。妄性無體,真原還在也。三、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由不知佛性,有在纏出纏之差別,在纏許有無明,出纏如金出礦,不重為礦。故責其非正問也。初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標頌竟。

壬二  正頌(四段,前三全同長行,後二句全別。)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此以偈頌。長行先舉妄相,此中先標真性。呼以當知者:令其留意也。如來
寂滅性:即真性。寂,無聲;滅,無形,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然有感則通,神妙莫測,非但無有形聲,併亦無有終始之相可得。生,為始,滅,為終,離卻生、滅、始、終,常住不動也。若以輪迴心,種種分別思惟,則圓覺之性,亦即旋復。此即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也。縱使盡思共度量,但至輪迴邊際,正見其生死垢心,未曾清淨,不能入如來妙圓覺海,所以汝等,便生三惑。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礦,不復重為礦。

長行云:譬如金礦,金非銷有。此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謂金本在礦中,非銷而始有。雖然本來是金,到底以去渣滓,而得成就。一成真金體,一成永成,不復重為礦;眾生成佛之後,再不復生煩惱。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凡夫生死,諸佛涅槃。生死本空,如翳眼妄見空華,涅槃亦復如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長行云: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者:此義頌輾轉虛妄。長行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空華即幻化。長行云: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何況以此詰辨圓覺,豈不至虛至妄哉!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此義頌非為正問。長行云: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意謂:若能了達此心,乃是六塵緣影,虛浮不實,離卻此心,以般若智光,圓照法界,然後求成圓覺,庶幾可已。二徵釋迷悟始終竟。

己三  深究輪迴根本
庚一  彌勒啟請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乘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請佛之儀,用表三業恭敬。

庚二  正陳請詞
辛一  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佛具同體大悲,為有情、正覺二世間之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者:菩薩,指現前所為之機,如金剛藏等皆是也。圓覺覆於輪迴,非機不說,故為秘藏。縱說亦不顯了,故為密藏。前致三難,喻說法說,重重開示,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等,悟得真隨妄轉,分別邪正。不僅利益現會,兼亦遐被當來。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者:能施末法之世,發菩提心,修行圓覺之眾生,辨識修道之眼,以正慧決定,邪正分明,得無所畏也。涅槃、是佛所證斷果,轉二種生死而成,故名為大。生決定信者:於此大涅槃,生決定信心,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而起月運、岸移等循環之見。一慶前竟。

辛二  請後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

據前章,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彌勒聞說此語,心已明悟,代為新學菩薩:及末世初心眾生致問: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前云: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此云遊於大涅槃海,具含萬德,故喻如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者,前章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是的指六識,未曾顯了而說,故請問: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按世尊答處,而云由有諸欲,助發愛性,能令生死相續,此總陳所請也。

「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此別陳所請有三:一曰:於諸輪迴,有幾種性?因前章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故此問輪迴之性,共有幾種?二曰:修佛菩提,幾等差別?意謂既識輪迴之苦,必須依解起修,速求證入佛果菩提,未知其中,有幾等差別?三曰: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上問大智修證菩提,此問大悲迴入塵勞世間,當設幾種方便,教化眾生。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惟願如來,不捨救世大悲心,使斷愛欲之因,得出輪迴之苦。令諸修行,一切新學菩薩,以及末世初心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者:慧目,即能照之慧眼,不向外出流,攀緣塵境,乃向內返觀,照耀心鏡,以心淨如鏡,而能映現萬法,了知法法惟心,故曰:圓悟如來,無上知見。是謂正知,無所不知,正見、無所不見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請詞境。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爾之時,彌勒請問已竟,即告之曰善哉善哉者:讚其所問,近益現會,遠被末世,故重言之。汝等,指彌勒等,乃能為諸新學菩薩及末世初心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者:謂一乘如來知見,此是甚深幽奧秘密之義,微妙難思。佛於漸教門中,久默斯要,不常演說。今既廣為菩薩開秘密藏,能令諸新學菩薩,潔清正慧之目。愛欲不萌於心,無有翳病,及令一切,末世初心眾生,永斷輪迴。如下文云: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愛欲既已不萌則翳病既除,空華自滅,故曰: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者:實相無相。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離相而見,即見清淨法身如來。眾生未悟,翳眼妄見空華,實則空華本不生,畢竟亦無滅。今心悟無生,實相妙理,於三界內外,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如是忍可於心,名具無生忍。汝今諦實而聽,吾當為汝宣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四承教靜聽竟。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云何當斷輪迴根本
癸一  略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善男子!一切眾生:指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之眾生。因界外法愛不亡,故下文云: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從無始際者:自從最初一念不覺,妄起無明之時。心無初相可得,故謂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者:由發業根本無明,引起潤生枝末無明。如,「楞嚴經」云:「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以是因緣,故有生死。」由於欲境,引動愛心,能令眾生,生死不絕,故有輪迴。一略明竟。

癸二  詳示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此詳示,指依報諸世界,及正報一切種類之性。卵、胎、濕、化,四類受生。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皆因淫欲而為受性稟命之正也。情、想、合、離四生,更相變易,當知皆在輪迴;輪迴之事,貪愛以為根本。二詳示竟。

癸三  結成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由有諸欲者,境也。不獨色欲,而六塵皆在其中。助發愛性者,心也。由有塵欲之境,助發能愛之心,貪愛於境,則屬惑。心境和合,則造業。依業故受報,無邊生死,從此相續。故「肇論」云:眾生所以久流轉者,皆由著欲故也。一云何當斷輪迴根本竟。

壬二  於諸輪迴有幾種性
癸一  顯愛相續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欲,即淫欲;命,為身命。淫欲,原因貪愛而生,不愛則無欲。身命,只因淫欲而有,無欲則無身,身尚不有,命將安寄?然眾生既已受生,莫不愛命,既已愛命,還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為行欲之本故。是知愛欲,為將來受生之因;愛命,為將來成身之果。此愛心所以不斷,而生死所以相續也。一顯愛相續竟。

癸二  依輪分性
子一  惡種性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此由於可以行欲之境,如男,以女為境;女,以男為境。起諸違順者:言境有相背愛心,名違;相合愛心,名順。若順境、則恣情縱意,著樂無厭,必至為惡,姑置不論;若境違背愛心,便生熱惱憎嫉。由憎嫉、故生瞋恨,殺害逼惱,打罵凌辱等,造種種業,極重則墮地獄。謂地下有獄,拘繫罪人,受諸苦報。次墮餓鬼,飢火交然,五百生不聞漿水之名,千萬劫常受饑虛之苦。次墮畜牲,亦云旁生,旁身橫行故,愚癡成性,合為三惡道。文中不言者,取其文潤成句,以二例知故。一惡種性竟。

子二  善種性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知淫欲一事,實屬可厭,近則損身敗名,遠則招愆致墮。或閱經教明言,或聞善友開導,淫欲為惡業道之因,深生厭離。設有離淫之行,深生愛慕。捨惡樂(去聲)善者:由於捨十惡業,樂修十善道,便生六欲中天,復現天人勝報。二善種性竟。

子三  上善性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又知諸愛可厭惡者:諸愛,指上品十善,為生六天之因。天上五衰卒至,甚可厭惡(去聲),由是棄彼愛心,樂(去聲)修捨定。捨定,即四禪、四空、八定。樂,是好樂。還同彼愛,故云還滋愛本。愛本,指上界身心。謂修色界定時,漸次捨下下麤身,受上上細身。修空界定時,漸次捨下下麤心,受上上細心。既有身心,還能生愛,故以愛本稱之。便現有為,增上善果者:以修捨定為因之。便現有為,漸次增上善果。雖修捨定,終是有漏有為,非是無漏無為,故不得解脫。二依輪分性竟。

癸三  結斷應先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首二句結上文,以愛捨愛,生死不斷。所謂:「饒君修到非非想,也落禪家第二籌。」報盡還來,散人諸趣,況其下者,故曰:皆輪迴故。所以不成聖道,常隨生死流轉也。是故眾生,有心脫離生死,免諸輪迴,先斷除貪欲之心,則下界之生因迥脫。及除愛渴者:愛心臨境,如渴思飲之狀,及其斷除,則上界之生因絕分,故結斷應先也。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此防難。恐難云:菩薩涉世利生,示有父母妻子,其於欲愛何?故防之曰:言菩薩,多皆變化,示現世間,不因父母所生,非是欲愛,以為根本,設有妻子,心恒清淨。但以大慈大悲,愍念欲愛眾生,令彼捨愛,欲行教化,須現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假諸貪欲,而入世間生死,故菩薩常不離世間。現示者、悲深也;非愛者、智深也。二於諸輪迴有幾種性竟。

壬三  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癸一  斷迷成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修佛果菩提之道,能捨種種貪欲,及除憎愛。此言愛而兼憎者,何也?憎、愛是對待之法,境違於心,故生憎,是知憎亦由於愛,故雖兼憎,意但在愛。欲愛是迷,且是輪迴根本。今永斷輪迴根本,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捨欲除愛,令心清淨。心既清淨,便得開悟,圓覺境界,清淨本然,由來無有染污故;不悟圓覺,終滯有為,不能修佛菩提也。一斷迷成悟竟。

癸二  因修顯別
子一  總標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無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善男子!一切眾生:指厭凡愛聖,已發心修菩提之眾生。平時只知六道眾生,而說輪迴,何以發心修菩提者,亦在其中?然厭凡愛聖,未離取捨,由厭捨凡夫,取證聖位也。前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因此本所貪愛,以為根本、發揮無明:助發揮揚,欲斷無明。是以又顯出五性差別,或凡夫性,或聞緣性,或菩薩性,或不定性、或外道性,種種差別不等。凡、聖、大、小,不得齊等也。依二種障,而現深淺者:若依凡夫性,我法二執,極為堅固,名之為深。若依二乘人,已證我空,法執尚在,對前為淺。若依菩薩及佛,深淺相望可知。一總標竟。

子二  別名
丑一  別明二障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首句徵,下釋。理障者:唯識名所知障。所知二字非障,被障障所知之理,致令知見成礙,故云:礙正知見。事障者:唯識名煩惱障。能障真如,起諸煩惱,致令生死不斷,故云:續諸生死。一別明二障竟。

丑二  別明五性
寅一  凡夫性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首句徵,下釋。先釋凡夫性,本以發修佛菩提之心,約斷二障,故成五性。此二障未得斷滅,故非五數。亦未發心遇教,故言未熏,名未成佛。若據「楞伽」之文,即當第五無性。一凡夫性竟。

寅二  聞緣性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二熏成五性,文四,而二乘性,合而成一。若諸眾生,仍指初發心人,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止息攀緣,永捨貪欲,但斷六識三毒,先除事障,而出分段生死,保守偏真,止住化城:不肯進趨寶所,故云: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法界,與緣覺法界。「法華經」云:「雖至長者之家,猶在後園除糞,止宿草庵。」未能顯住菩薩境界,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此科攝五性之二。二聞緣性竟。

寅三  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菩薩性。雖言末世一切眾生,獨指發大乘心之眾生。志在菩提,故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泛者,浮木行也。入於如來,大圓覺海。取喻如海者,明其橫無邊涯,豎無底蘊。先當發願精勤,以斷煩惱、所知二障。然二障,有分別、俱生二種。同伏同斷,非同二乘,根器狹劣,先斷事障,急於脫離分段生死。三賢位、已伏分別二障,現行、種習,已能次第治伏,進成見道,故云:即能悟入,菩薩境界。此指初地名見道位,初地而至十地,漸次斷滅事理二障俱生,至等覺後心,金剛道後異熟空,則二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者:謂證入佛位,以稱妙覺故。滿足菩提,及大涅槃者:此二轉依號。謂轉煩惱滿足,五住究竟,以成菩提,轉生死滿足,二死永亡,證大涅槃。三菩薩性竟。

寅四  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若言一切初發心眾生,皆得證入圓覺,以其各各皆具如來種性故,何有不定之差耶?但彼各人所逢遇善知識,依彼知識,各各所修因地法行,而開導之成種也。頓教皆當成佛,非不定性。漸教菩薩,三祗行滿,亦得成佛。聲聞緣覺,有迴心、不迴心。迴心者成,不迴心者不成,故此名不定性。若更求最勝大善知識,得遇如來,無上菩提,即最上一佛乘也。亦即不生不滅之因地心,依此因心,而成果覺,因該果海,果澈因源。「楞嚴」所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故云正修行路。依此開圓解,起圓修,得圓證,根無大小,圓融無礙,皆成佛果,以同具圓覺性故。上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者,即此也。四不定性竟。

寅五  外道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此外道種性。既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無不成佛,何得有外道耶?若諸初發心眾生,為求菩提,必求善友引導,是則內心雖勝,外緣不足,竟遇邪見者:謂知見不正。既遇邪宗,聞教熏心,積習成種,起諸邪悟:未得正悟,而於聖道,難起信心,是則名為外道種性。心遊道外,邪執不移,由此障佛種性,不得成佛。邪師過謬,非眾生咎者:意顯此性定是新熏,屬於邪師之過謬,非是本有故,非眾生之罪咎也。是名眾生,五性差別者:眾生本同覺性,但以遇教成差,遂有大、小、邪、正之分,故知發心求菩提者,必須善辨宗途邪正,不可不審也。三修佛菩提幾等差別竟。

壬四  迴入塵勞幾種方便
癸一  大悲下化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前問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今答此問,乃呼善男子而告之曰:菩薩自覺已圓,而欲覺他,乃迴入塵勞,唯以大悲方便為主。雖遇種種機緣,應化不同,但有大悲,必能普化,而以方便,必稱機宜。「思益經」云:「眾生行世間,而不知世間,菩薩行世間,明了世間相。世間虛空相,虛空亦無相。菩薩如是知,不染於世間。」入諸世間,開發未悟者:世間、即塵勞。入廛垂手,開示發明,正知正見,令得正悟,不為邪知邪見所惑亂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者:變化示現,世間種種形相,或現同類身,或現異類身。逆順境界,與其同事者:或現正信男女,依戒、定、慧,修諸淨行,名順境界。或現外道邪魔,起貪、瞋、癡,作諸非法,名逆境界。與其同事,密結其心,令易信從故。「起信論」云:「或為眷屬親友,或為怨家,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化令成佛者:唯依最上乘,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法華經」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者:遙指多劫,初發菩提心時,乘此願力,所生之處,便不退轉。心若疲倦,即憶昔願力,以自策勵,所為不是隨情,故云:皆依願力。又非圖報,亦非愛見之悲,故言清淨。一大悲下化竟。

癸二  大智上求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此言不但菩薩利生:依大願力,即末世修行,一切眾生,亦當大願持心,不墮邪見。於大圓覺,起增上心者: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對前大悲,下化眾生也。因大智故,信知一切眾生,自具大圓覺性,本來成佛,雖因迷故,覺性不失。由此起增上心,即菩提心,有大力用,決定趨向。當發菩薩,清淨大願者:以願導行,彌綸諸行,速至成佛,若無願力,則多退轉。應作是言者:即發願之語也。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本住如來圓覺性中,發心趣向,此則內心既勝,外緣須湊。求善知識,莫值外道邪師,及二乘劣器,壞我善根。願得菩薩知識,假彼正知正見,開示無上菩提,正修行路,依願修行。但依願力,而自策勵,精進修行。願是總相,能通悲智故。此二段中,皆說願力,具悲智願,即菩提心也。

漸斷諸障者:理雖頓悟,事必漸除。先伏二障,若二障已伏,則能悟入菩薩境界,由三賢而入初地。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則障盡願滿。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俱生皆盡,成佛之願,亦得滿足,由十地而至等覺也。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者:等覺進證佛果,不隔餘位,故云便登。如「楞嚴經」云:「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釋云:如來因圓果滿,得證涅槃果海,因不捨眾生,倒駕慈航,逆涅槃流而出,入生死海度生。如是等覺菩薩,順涅槃流,修行而至,覺際入交。菩薩始覺,與佛妙覺之際,分劑正齊,但有逆順之不同耳。譬如入海採寶,前商已得諸寶,逆流而出,到於海門,後商方以進取,順流而入,亦到海門。是二船恰齊,但前商船頭向外,後商船頭向內,為不同耳。

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者:解脫,自在義。即指常寂光土,二死永亡,故曰解脫。清淨,無染義。亦指常寂光土,五住究盡,故曰清淨。法身所依,故以法殿稱之。便登者,不待移時也。證大圓覺,妙莊嚴域者:證者,證入,昔為眾生,本具大圓覺性,今依願修行,而得證入,大圓覺妙莊嚴域,依自受用土,現微妙莊嚴,自受用身之所受用耳,故名曰域。域者,疆域,即境界也。一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壬二  正頌(科同長行。)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初五句頌輪迴根本。彌勒汝應當以智知,一切九界眾生,不得無餘涅槃大解脫者,皆由無始貪欲故,以為輪迴根本,所以墮落於生死流轉。次四句頌輪迴有幾種性。長行云:有惡種性、善種性、上善性、棄愛樂(去聲)捨,以愛捨愛,還滋愛本。若能斷憎愛之心,立志勇猛,勤修戒、定、慧,永斷貪、瞋、癡,自可不因二障而受差別之五性,皆能得成無上菩提之佛道矣。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

此四句頌修佛菩提,幾等差別。長行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求師而得最勝知識,正知正見,正悟菩提。依之修習,二障已永銷滅,隨順菩薩願,滿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約義略頌也。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此頌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十方諸菩薩,迴入塵勞,教化眾生,皆以大悲願力為主,變化種種形相。或現同類身,或現異類身,皆以妙觀察智之力,觀機施教,入於生死。即現在菩薩修行,及末世發菩提心之眾生,當依十方菩薩,發大悲願,勤斷事理二障,不墮愛見之悲,障盡願滿,即便歸於大圓覺。圓覺稱之為歸者,以圓覺乃眾生本具,昔日雖迷不失,如暫離,今日既證為得,如便歸。三深究輪迴根本竟。

己四  略分修證之位
庚一  清淨慧啟請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一清淨慧啟請竟。

庚二  正陳請詞
辛一  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大悲世尊,解見在前。為我等輩,廣說如是者:於一味圓覺,重重分析,輪迴根本,五性差別,染淨等法,融通無礙。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如來為眾演說;本所不聞,如來為眾宣揚。我等今者,蒙佛循循善誘,迥異尋常,立相之教,染淨攸分,破相之宗,染淨雙絕。今者顯出覺性,染淨融通,不禁圓解內發,輕安外形,故得身心泰然,安舒之貌,得大饒益也。一慶前竟。

辛二  請後

「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願為十方,諸來一切法會聽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味平等,凡聖無差。因何現在一切發心修行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從凡至聖,其所證之覺性,與所得之位次,前後竟有差別耶?前云:因二種障,而現深淺差別。良以如來在世,三業殊勝,諸來法眾,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聾耳全聲。至於末世,恐未能爾,故再問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時至機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者:謂隨順聖教,心得開悟,所證之理,聖凡平等,漸次伏斷,隨順覺性,而能得入差別之位矣。如「楞嚴經」所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於一圓覺妙性,一味平等,而現差別之位,雖現差別,還是平等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請詞竟。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告清淨慧者,因是請主故。重讚善哉者: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既悟所證之理,本來平等,復悟所入之位,漸次差別。此二者,均可讚善。汝今諦聽,吾當為汝解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四承教靜聽竟。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明圓覺無證
癸一  正明無證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呼善男子而告之曰:汝前請重宣法王,圓滿覺性:當知圓覺自性,清淨本然,本非修證差別之性。今性有差別者,皆由循順諸性,隨緣現起差別之性。諸差別性起時,全覺性而起,故曰法身流轉五道。誰為能取所取,誰為能證所證,故曰:無取無證。於清淨實相理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菩薩眾生,同歸圓覺故。初正明無證竟。

癸二  徵釋所以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此徵釋。何以故,實無菩薩眾生?因菩薩眾生,不過假名,皆是幻化。約有幻垢,名曰眾生。對離幻垢,說名菩薩。今幻化滅故,是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故無取無證。譬如眼根,不自見眼者:猶如眼根,能見一切諸物,而獨不能自見其眼。又如眼光,照境之時,境有千差,見唯是一,故云平等。但約於聖凡,無有分別勝劣之心,而說平等,亦無有能作平等之者。一明圓覺無證竟。

壬二  明對機說證
癸一  總標大意
子一  功用有殊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眾生迷惑顛倒,以為差別之因,故先標此。然迷倒之體,即根本無明,三細、四麤。「起信論」中,亦約此以顯始覺階位。未能除滅,一切幻化者:上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猶執為實,故曰:未能除滅。於滅未滅,妄功用中者:滅、則漸次斷滅;未滅、則漸次治伏。如論中,前三位「覺前不覺後。」謂障習漸盡,如一分塵盡,一分鏡明,以不達如幻本空,均為妄加功用中。七地已還,皆是夢中修道。故「華嚴」有夢渡大河之喻。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則見能斷智慧功用,亦是虛妄。如夢中以藥治病得差,寤後則藥病俱遣,故言妄功用也。於此妄功用中,便顯有眾生、菩薩之分,故云差別。一功用有殊竟。

子二  功極不異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若得二障永盡,一性圓明,即是如來寂滅。寂滅者:復本心源,究竟清淨,隨順本來覺性,始覺與本覺合,更無理外智,能證於理;亦無智外理,為智所證:隨順圓覺,寂滅無二。到此無能無所,一念不生,實無寂滅之法,亦無能寂滅者,滅之令寂。如上科云:性自平等,無平等者。一總標大意竟。

癸二  證位階差
子一  明依位漸證
丑一  信位
寅一  標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此明依位漸證;分信位、賢位、聖位、果位。即是「起信論」中,逆次息除,生、住、異、滅,四種夢心,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劑。然心性本來離念,本無生滅,祗因一念妄動,而有無明,迷自真體,妄上加妄,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麤,微著不同。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中間二三,名住、異相,後際最麤,名為滅相。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熏於無明,起厭求心,又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益信解力,損無明能,反流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寂滅一心,平等平等,無別始覺之異。大意如此,今以論意釋之:初信位寄息於滅相,分文為三:一、標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者:此由妄成迷。一切眾生,先從博地凡夫說起,自從無始,晦昧真心,而為頑空以來,三細、四麤,輾轉而起,乃有虛妄身心。由妄想我者:我體元無,妄想而有。一切眾生,由妄想我執,執妄身為我。及愛我者:我見堅固不捨,便生愛著。上句我體,即所執也;下句我見,即能執也。曾不自知者:謂一向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我體本無,唯心故有,心既念念無常,我亦念念生滅。故「淨名經」云:「是身如電,念念不住。」「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故說無始無名。」由迷執故,念念造諸惡業,境違於情,則生憎惡;境順於情,則起貪愛。耽著五欲者:深心耽戀染著,五情欲境;如美色嬌聲,奇香厚味,以及細滑之觸,皆可欲之境。一標具足凡夫竟。

寅二  明聞法覺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此遇教得悟本覺內熏。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見,善能開覺於人也。淨圓覺性,人人本具,無奈久迷自性,因貪欲而造業。今既逢善友教化,一向依惑造業,自必依業受報,生死不休。今既開悟,不造諸業,即論寄息於滅相,發明無分別智,慧照朗然,無始妄習,一時頓現,心冥真覺,不以妄念起滅為我;起之與滅,念念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念念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者:即知此生,皆是於圓覺性中,自勞自慮,而圓覺無與焉。二明,聞法覺悟竟。

寅三  明息妄隨真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此緣悟成礙。若復有人,圓伏五住煩惱,了達惑妄空寂,故云:勞慮永斷,以絕求作之心。得法界淨者:若理法界,則法界體中,絕諸勞慮,塵境不生,名之為淨。若事法界,則分別念慮之心,差別塵境之法,當體不生,名之為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者:麤念既盡,得少輕安,於彼淨時,心生愛著,於淨起解,名為淨解。繫心在淨,不更求斷,故成障礙。非外塵所擾,故言自障礙,障礙圓覺,不能自在任運增證也。此名凡夫隨順覺性,結名信位也。一信位竟。

丑二  賢位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此賢位,論寄息於異相。文云:「覺於念異,念無異相」等。一切菩薩見解為礙者:謂見彼淨解,為自障礙,而欲斷之,是躡前位,以辨明此位之相,即覺於念異也。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者:以三賢觀智增明,雖斷淨解之礙,然雖之云者,雖超前位,猶劣後位,即念無異相。所斷雖亡,猶住著於能斷之觀智,名為見覺。此能見之見覺未亡,不復前進,則覺亦成礙,故元覺礙。而又云為礙者,以其為圓覺之礙,故不得自在無礙,而任運搬趣入圓覺性也。此名菩薩,顯上求之心,已超凡位,而下化之功,不及賢位,故云未入地者,隨順覺性。結名賢位也。二賢位竟。

丑三  聖位
寅一  悟前非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此聖位,論寄息於住相。文云:「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今悟前非。善男子,有照有覺者:照,是所照之境,乃信位中,淨解為礙;覺,是能觀之智,乃賢位中,覺礙之覺。俱名障礙者:以二位對待未亡,覺前前皆非也。即論中覺於念住。一悟前非竟。

寅二  明證相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地上菩薩,已證平等真如,以即理之智,還照於理,理智冥符,如珠有光,還照於珠。是以歷位常覺,不成障礙;以不生住著心故,照而非照,不住照功,理智一如,能所契合。故「唯識見道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智都無所得,則此常覺不住。常覺,即是無分別智;不住,即不取種種戲論相故。離二取相,即此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智與真如之理,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此則念無住相,覺住相無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此以喻顯,故曰譬如有人。人,喻能斷之智;首,喻所斷之境。今有誓死之人,以刀自斷其首,首未斷時,則首為所斷,人為能斷。至首已斷,則所斷之首已落,能斷之人亦亡,故無能斷者。更以法合:則以礙心,即覺礙之覺。自滅諸礙,即所覺之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即觀智俱泯,能所雙亡也。入地菩薩,以滅礙之心,自滅諸礙。礙未滅時,則礙為所滅,覺為能滅。至礙已斷滅,則所滅既空,能滅之覺亦盡。故上云: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即斯意耳。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此顯登地菩薩之實證,不住名言。地前未證實理,難亡言教,故佛假種種言教開示,為悟心之方便。修多羅教,通指佛說一切經也,故喻如標月之指。謂見月須藉指端,悟心須假佛教。因指見月,見月亡指。因教詮心,悟心亡教。今既了悟自心,則一切言說,皆剩法矣。如既見月,了知所標之指,畢竟非月也。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此明諸佛,同以言詮顯理,開示菩薩,凡有種種言說,皆標月之指。今既證一心,則能所雙亡,絕諸對待,唯一寂滅真境矣。二明證相竟。

寅三  結成位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此結成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論亦結云:名隨順覺。此一科文,謂覺性平等,理本一味,今因眾生迷倒,幻化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此顯六即差別,因迷而有,若究竟窮源,寂滅無二。若悟明六字,不生上慢,若悟明即字,不生退屈。此天台之圓旨也。上總示圓理,下別示六即,經義相符,故以釋之。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此理即也;以眾生全體在迷,約佛性在迷,故云理眾生即佛,遂云:理即。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此名字即也:以眾生迷已,不知本有佛性,若遇善知識開導,了悟自性,生即無生,知本是佛。以知名識字,即知一字,即佛性也,故云:名字即。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此觀行即也。天台圓教五品觀行位人,圓伏五住,惑息妄除,故云,勞慮永斷。三毒不行,故云:得法界淨。耽著淨境,故云:淨解為礙;無明全在,故於圓覺,而不自在。天台判圓觀行位,別信位,同伏見思,名為外凡,故結名凡夫。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此相似即也。三賢位人,觀智增明,已見前淨解為礙,今已斷之,所斷雖亡,能斷觀智,名為見覺。此能見之見覺為礙,能所未亡,故於圓覺,而不自在。結名未入地者,正指三賢也。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此分真即也。照,是所照之境,乃淨解;覺,是能觀之智,乃見覺。即前二位,對待未亡,故俱名障礙。今地上菩薩,以證平等真如,以即體之智,能照寂滅之體,故照而非照,不住功照,故云常覺不住。以理智一如,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此以喻明,觀智俱泯,能所兩亡也。人,喻能照;首,喻所照。所照既亡,能照亦泯,故喻無能斷者。然以照為礙者,「楞嚴經」云:「圓明照生所」,以圓明體中,本無能所,但起照心,則形所相,故以照為礙也。以諸無明,通名諸礙,非照不滅,所以礙滅礙也。若諸礙已滅,則照亦不立,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顯地上菩薩之實證也。謂菩薩修行,未悟自性,故佛假種種言教開示,為悟心之方故,如指指月,今既了悟自心,則一切言說,皆剩法矣,故如見月,知指非月也。以凡有修證觀智能所之說,皆標月之指耳。今既證一心,則能所雙亡,觀照俱泯,同時寂滅矣。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此結位也。

此經單以圓照覺相為宗,故位次不說所斷,但約觀行淺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對「普賢」章中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即淨解未亡,當觀行位。心如幻者,亦復遠離,即見覺為礙,當相似位。有照有覺,同時寂滅,即遠離為幻,亦復遠離,當分真位。下言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即遠離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名究竟覺,當究竟即。經旨了然,幸深思之!以上六即之文,配合甚妙,謹錄直解,俾得發明。三聖位竟。

丑四  果位
寅一  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四、果位,論寄息於生相。文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前三位是因,但以觀智淺深,用顯證位差別。此位是果,以究竟極證,故是究竟即,以示平等佛慧也。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者:此總標以下十對,每對上句是障礙,下句即究竟。若見有障可斷,斷已名覺,即非究竟。若見一切障礙無不是覺,方稱究竟矣。即論中:「得見心性,心即常住也」。得念失念無非解脫者:一、智識對。無念則得正念,智也;有念則為失念,識也。故論中說:「覺則離念,念則不覺」等。今則了達念性本空,若得若失,同歸圓覺,以圓覺即解脫德故。成法破法,皆名涅槃者:二、成破對。眾緣聚會曰成,離緣毀謗曰破。今則了達緣無自性,成破一如,同歸圓覺,以圓覺即涅槃不生滅法故。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者:三、智愚對。真解佛法即是智慧,妄生分別即是愚癡。對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顯愚,愚非真愚。今則了達,二俱叵得,同歸圓覺,以圓覺即般若德故。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者:四、邪正對。依正解修證為菩薩所成就法,即是正道;依邪心取理為外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思益經」云:「住正道者,不分別是邪是正。」同歸圓覺,以圓覺即是無上菩提法故。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者:五、真妄對。如地中歷位所斷,即無明,歷位所證,即真如。無明無性,全體即真,真如隨緣,任運現妄。迷則真如是妄想,悟則妄想是真如。二俱不立,同歸圓覺,以圓覺即諸法,無異境界故。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者:六、染淨對。戒、定、慧淨法,淫、怒、癡染法;染法本空,何異淨法。「諸法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道。」即是圓覺,以圓覺即清淨因故。眾生國土同一法性者:七、依正對。依報,是無情國土;正報,是有情眾生。「涅槃經」云:「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皆悉究竟。」即是圓覺,以圓覺即諸法實性故。地獄天宮皆為淨土者:八、苦樂對。地獄是十惡苦果;天宮是十善樂果。苦樂之念由心,地獄天宮豈定,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既本空,同歸圓覺,以圓覺即常寂光淨土故。有性無性齊成佛道者:九、有無對。以三無二有決定性及不定性,二種眾生有佛性;定性二乘及無性闡提,三種人無佛性。諸大乘經云:大地眾生,皆當作佛,無論有性無性,皆已齊成佛道故。一切煩惱畢竟解脫者:十、縛解對。一切昏煩之法,惱亂真性,即貪、瞋、癡等,八萬四千是繫縛之法,能繫眾生受生死苦。今了達苦即法身,無苦可捨,故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上十對,名相雖異,其意不殊。但緣佛證圓覺,心無取捨,故得諸法普融,同歸圓妙矣。一明境竟。

寅二  明心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法界即一真法界;迷時從一真法界而起十法界。今證佛果,還歸一真法界,深廣如海。慧是照用,稱法界而起,故名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者:今海慧為能照,諸相是所照,以離分別念,相即無相,猶如虛空。「楞嚴」云:「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上句指體不變,非為群相:下句指用隨緣,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正不變而常隨緣,雖隨緣而仍不變,則圓覺妙性,亦復如是。二明心竟。

寅三  結名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此名如來者:指能隨順人。隨順覺性者:謂如來從初發心修行,大開圓解,於無修證,而起修證,漸次隨順,而證圓滿覺性,是為究竟覺。一明依位漸證竟。

子二  明亡心頓證
丑一  亡心入覺
寅一  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前者漸次隨順,位有高下,證有淺深,皆為不了,寂滅心體,能所未亡,恐存分別,則悟入無期。今者的示平等一心,任運合道,乃為圓頓妙旨,成真隨順。前是隨相法門,今為離相法門。亦如華嚴,先說差別位地因果,後以平等因果融之;此中意趣,正相同也。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者:此的示一類圓頓菩薩眾生,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以眾生日用現證,全是如來平等法身,若一念不生,全體自現,故居於一切時中,行、藏、語、默,見色、聞聲,不起絲毫妄念,以纔起一念,即迷現量故。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謂眾生妄心,本無自性,全體即是真如,若息妄求真,何異離波覓水。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境從心現,元是自心,以妄想境界,本是一真,豈容擬議。舉心即錯,動念即乖,若加了知,如「楞嚴經」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且心體本具靈知,何必更加了知耳!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者:謂於無了知處,則能知既寂,即真實知,真實即知,誰知真實?如眼有見,不自見眼,故不辨真實也。此道人日用安心之法,苟能任運如斯,則心心合道,念念證真,隨緣而現利生事業矣!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則事不礙於理也。此云:於無了知,是理法界,不辨真實,則理不礙於事也。理事無礙,名為圓覺隨順。謂從此任運修習,自可到事事無礙,圓滿諸佛境界矣。一指示安心竟。

寅二  依法頓入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彼諸眾生者:指上根眾生。聞是居一切時等法門,乃直指圓頓安心,修行要訣。聞已能生深信,信已能解義趣,受以自修,持以化世,不生驚疑怖畏之心,則坦然合道。亦同「金剛經」中:「不驚、不怖、不畏,甚為希有」也。初亡心入覺竟。

丑二  驗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此結上頓悟,任運合道之機。囑以汝等當知,如是眾生,皆因夙植深厚,故得信解受持。已曾供養恆沙諸佛及大菩薩者:如「金剛經」云:「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也。及大菩薩者:供其主以及其餘也。植眾德本者:以供佛則必聞法,供佛得福,聞法得慧,福慧雙修,已植萬德之本。以佛果萬德,惟以福慧為種故。二驗果知因竟。

丑三  印成佛智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佛說,信其不虛也;此等之人,雖居因位,決定成佛無疑。一切種智,即是佛智,成就此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種智為名也。一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壬二  正頌(科初二全同長行,末二句總結,長行無也。)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清淨慧!汝等應當以智知之。圓滿菩提性者:依圓覺自性而修,自可圓滿菩提之性。無取亦無證者:圓滿菩提時,寂滅無二,無有能取所取之人,及能證所證之法。無菩薩眾生者:以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所以故無。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長行云: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幻化滅一分,則顯一分覺性,故云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今言覺未覺時者,前約所滅之幻說,今約所顯之覺言,如一分塵盡,自得一分鏡明也,故云:漸次有差別。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此明漸次差別之相,雖現差別,不違覺性。眾生為解礙者: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於彼淨時,心生愛著,於淨起解,故名淨解;不更求斷,故成障礙:此信位也。菩薩未離覺者:以三賢觀智增明,雖能斷淨解之礙,然猶住著於能斷觀智,名為見覺。此能見之見覺未亡,亦成障礙:此賢位也。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者:以入地菩薩,已證平等真如,寂滅一心,故歷位常覺不住,不生住著之心。長行云:礙已斷滅,無滅礙者,故云:不住一切相;此聖位也。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者:以大覺世尊,萬德悉皆圓滿,無不具足。長行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若見有障可斷,斷已名覺,即非究竟覺。若見一切障礙,無不是覺,方稱究竟覺矣。故得念失念,無非解脫等,十對諸法普融,無取無捨,遍皆隨順,同歸圓妙,故云遍隨順:此果位也。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

末世頓根眾生,聞法領解本具覺性,心不生虛妄者,不惟妄念不起,全體都是本地風光。即於妄心亦不息滅也。何以故?以妄元是真故。若如是,則終日住在妄想境中,但對妄想境,不加了知之心,則妄境即是真境。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者,於無了知處,即是真知,不必起心,更辨是真實;此正道人日用安心妙法,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也。佛說如是人者:指末世頓根眾生,現世聞是法門不生驚畏,即是菩薩乘願再來,已曾供養恆沙諸佛,功德悉已圓滿,即能成就一切種智故。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此二句,長行無,故此總結。雖有多種度生方便者,皆名隨順權智故也。一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竟。

圓覺經講義卷第四

戊二  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
己一  二問答三觀修行
庚一  示三觀行相
辛一  威德啟請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二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言別明者,其有二意:一則由一類人,已依前門證入,不必修此,故名為別。一、則此門各各自別,如三觀,或單修、或複修、或交修、或全修,成二十五輪,各應一機,故名為別。其所離障,亦各不同。如四相四病,皆是別相,不同前通明觀行也。於是威德自在菩薩,起座啟請。經家敘儀,三業恭敬如前。

辛二  正陳請詞
壬一  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大悲世尊,準如前釋。廣為三句:謂為我等廣開分別如是,而說次第隨順,圓頓隨順諸文,令諸現前菩薩圓覺妙心,慧照光明,照見次第則妄盡覺顯,照見圓頓則當下離言。承佛圓音者:佛音具足眾音,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不因修習而得善利,謂亡心頓證,識得自心,即是圓覺;不因修習觀行而得如斯善利。暫聞已得善利,況勤而行之。一慶前竟。

壬二  請後
癸一  問所修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此問所修之行,由上但聞所證之差別,未聞所修之行門,故此請問。大城,王都也,王所依故。以喻圓覺妙心,為清淨法身所依故。外有四門者:從外來入王都,乃有四名,以喻菩薩欲證圓覺,修四法界行皆可入故。但隨彼四方所來入之人非止一條路徑,以喻菩薩欲證圓覺,依四法界修,隨彼根性,其發覺初心,乃有多種方便。一切菩薩者,謂欲證圓覺之人,合隨方來者。莊嚴成佛國土及成就無上菩提,隨其根性,非一種方便。如「楞嚴經」云:「方便有多門」,合非只一路也。

「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併修行人總有幾種?

古德云:「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故云惟願世尊,以世尊乃過來人也。廣為我等,宣說最初發心之方便。所謂隨方取便,即下手之工夫也。漸次者,以初圓照二字為成佛之因地故。初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又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此乃上上人圓修頓悟之行。今為中下之機,故請應用何等方便,漸次增進,併能修之人總有幾種?一問所修竟。

癸二  明所為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令此現會菩薩以及未來末世眾生,一心求大乘之者,速得大開解悟,發覺初修方便,以及漸次增進之法。遊戲如來大寂滅海者:建水月之道場,作夢中之佛事,遊戲諸佛如來,大寂滅海之中。作是語已,如是三請。二正陳請詞竟。

辛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重言善哉者:乃讚其當場一問,利益今後也。汝等乃能為諸現前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者:指初修方便,准問詞還有漸次二字,今不言者,以初步定千里之程,趣向既定,漸次可知。誡以諦聽,許以
當說。三如來讚許竟。

辛四  承教靜聽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四承教靜聽竟。

辛五  正答所問
壬一  長行
癸一  標本舉數
子一  約稱性之行以標本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此示法性圓滿,平等無二。體居萬象之先,故稱無上。本妙覺性,周遍十方一切處故,隨緣出生,一切諸佛及諸有情,與一切諸法,並及無情,同一體性。如前所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故得同體平等,即所謂「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則佛性即是諸法之性,諸法之性即是佛性。如「金剛般若」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也。於諸修行實無有二者:謂於彼諸佛修行一切法,法法平等,悉皆無有二相。如前所云: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貪瞋癡,同是梵行。但契一真,實無有二。一約稱性之行以標本竟。

子二  約隨機之行以舉數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此正入證之門。然覺性遍滿一切諸法,則法法皆為入證之門。如「楞嚴經」所云:「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故方便隨順,其數無量。但圓攝所歸,循順根性差別,證入淺深,當有三種。然眾生根性雖復萬殊,而此三觀收無不盡。一標本舉數竟。

癸二  正示觀門
子一  泯相澄神觀
丑一  示立行之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若諸菩薩發心修行,必以悟解為先。先要悟解本有真淨圓覺妙心,以為觀行之本,即成佛正因。依此不生不滅為因地心,然後淨治無明習氣,稱性而修耳。先修奢摩他。此三種梵名,同「楞嚴經直解」云:二經列三名,同一梵語。謂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古釋奢摩他,此翻云止,以寂靜為相,義當空觀。三摩缽提,此翻云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為相,義當假觀。禪那,此翻云靜慮,雙離靜幻,以寂滅為相,義當中觀。然修證必須三觀者,以如來藏心具三諦理,謂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空,即空觀,真諦也。不空,即假觀,俗諦也。空不空,即中觀,第一義諦也。三觀各照一諦,圓攝一心,故曰圓照。以一心圓照,則為頓;以次第各照,則為漸。此憨山依天台三觀義,略順於「楞嚴」。「正脈」不翻,但約義釋云:奢摩他,謂開解照了不生滅之自性,微密觀照。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為體,是為即定之慧。三摩缽提,謂躡解起行,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全取正因佛性,略兼緣因為體,是謂即慧之定。禪那,謂歷位修證,如是中中流入薩婆苦海。全取正因佛性,略兼緣了二因為體,是為定慧均等。此交光依「楞嚴經義」,似有揀於天台。惟我圭峰密祖疏,依本經另立三種觀名,冥符楞嚴;質之憨山、交光,亦不相違,今準用之。第一、奢摩他、為泯相澄神觀。自釋:泯相者,謂身心客塵永滅;澄神者,取靜澄念;觀者,心冥所觀之境也。第二、三摩缽提,為起幻銷塵觀。自釋:起幻者、謂起諸幻智,以除幻境,變化諸幻,而開幻眾。銷塵者、從此自覺,根塵無累,自他一體,幻相永離。幻相屬塵,永離謂銷,非但所觀是幻,能觀之智亦幻,故皆永離也。第三、禪那,為絕待靈心觀。自釋:非關真妄,不對有空,直照靈知,而為觀行。如文云:不取幻化,及諸靜相。又云:超過礙無礙境,又煩惱涅槃,不相留礙,皆絕待靈心義也。一示立行之本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