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十五卷
圓瑛大師著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講義
福建鼓山湧泉禪寺圓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暘日新敬校
丑二 觀音廣陳 分四
寅初 陳白古佛授法 二
次第解結修證 三 詳演稱體起用 四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爾時,乃大勢至菩薩,陳述根大念佛圓通已竟之時。以上諸聖,但皆略說,惟有觀世音,殿後廣陳者,有三意存焉:一、以此方眾生,耳根最利。如文殊選根偈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二、因聞佛教示悟圓入一科中,已密選耳根為圓通本根,故引古觀世音佛,教示從聞、思、脩法門,正是從耳根下手;三、以阿難偏於多聞,不勤定力,故詳談修證,次第解結之法,令阿難得以就路還家,下偈文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是以從容陳述也。 觀去聲世音是以能觀之智,觀所觀之境;得名因緣有二:一、約因中修行自利釋:依耳根本覺聞性理體,起始覺觀照智用,不出流緣塵,但入流照性,觀照能聞世間音聲者是誰?此以能聞聞性,為所觀境,下結答圓通文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國入流相,得三摩提。故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二、約果上應機利他釋:如法華經普門品,佛答無盡意菩薩所問: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答:十方無量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此所觀者,世間眾生,念菩薩名號音聲,而菩薩則尋聲救苦,故名觀世音。能觀之智是一,所觀之境有殊,乃繼大勢至之後,即從本座而起,頂禮佛足,仰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憶即記憶,念即思念,乃迴憶追念,過去無數劫前之事。此是菩薩所得,三明中宿命智明,劫以恆河沙稱,極言過去時之久遠也。於、即在義,在彼之時,有一佛出現於世間。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欲開示眾生,本具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為欲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彼佛亦名觀世音,或因中亦由耳根修證故,或鑑機宜,當從耳根得入故,以是立名,將自行之法,輾轉以化他也。 佛教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即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眾生,耳根聞性,即是不生不滅之佛性,此佛性即本具佛之知見。令眾生從聞、思、修;聞即聞佛開示、悟明本有佛性,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證入。本有佛性是正因,悟明為了因,思修屬緣因。緣了有功,正因方顯,得入佛之知見,此為彼佛出世之大因緣也。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此菩薩自述,最初發心。彼佛即觀世音佛,梵語菩提,此翻為道。發菩提心:即發大道心,不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即上求無上菩提道之心也。
梵語菩提,又翻為覺;覺有三義:本覺、始覺、究竟覺。本覺即眾生本有之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迷而不覺,將本覺佛性,埋沒於五陰煩惱之中。今始覺悟,雖迷不失,依此始覺智,發心勤求究竟覺之佛道,是謂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為心中之王,菩薩修行,此心為先,若不發菩提心,一切萬行,無從建立,《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昔有菩薩,往昔遇佛,己發菩提心,後在世間修行,將前所發菩提心忘失,並不記憶,如是所脩世出世善,皆名魔業。問:出世善法,何以亦為魔業?答:本經五十種陰魔,聲聞、緣覺,亦列其中,即此可知,皆由不發菩提心故;忘失尚爾,況不發乎? 菩提心、亦即《起信論》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此念之所以為正者,不著二邊,起智觀照真如正理,即契菩提心體。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好樂修習世出世間自利利他諸善行。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以平等大悲心,拔除一切眾生分段變易二生死苦,此二皆發菩提心用,今發此心,為求無上菩提也。菩提心最為貴重,初發即如王子處胎,貴壓群臣,諸佛護念,萬聖加被。《華嚴百喻》,未足以盡其盛德,故我於彼佛,先發此心,以為因地心也。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者;此明秉受法門,既發大心,須求佛示,彼佛即指觀世音佛,教我從聞、思、修三慧下手;此之三慧,不同常途,常途則以聞經解義為聞慧,其體即耳識,與耳家同時意識,所發之勝解;思修亦即獨頭意識,將所聞之聲教,思惟修習;此皆不離生滅識心,識心為圓通之障礙。本經以捨識用根為要旨,故三慧不同常途。
今此聞慧,即從耳根聞性妙理,所起始覺妙智,不聞所聞之聲塵,但聞能聞之聞性;思慧、即正智觀察,能聞者是誰,不著空、有二邊,一味反聞聞自性;修慧、即如幻聞熏聞修,念念旋元自歸,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解六結越三空,破五陰超五濁,全憑無分別智,反聞之功。
入三摩地:此即即慧之定,由聞教信解,而起修證。有修中三摩地,即從根解結工夫;有證中三摩地,即寂滅現前境界。此有入字,乃六結盡解,證入圓通之三摩地;亦即阿難所請三名中之妙三摩,經題中了義修證也。
寅二 次第解結修證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此是妙三摩,從根解結之正行,一門深入之次第。前佛令選擇圓根,已密示耳門,於解結次第中,但列三空,意含六結,故觀世音,陳述圓通,具示從淺至深,層次分明;解六結、破五陰,以彰修證了義。上發菩提心是願,此是依願所起之行;上秉受法門是教,此即依教所起之修也。
初於聞中者:即最初乃於耳根聞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為所入之妙門,以聞性為所照之理境。從根中本覺妙理,起如幻始覺妙智;以智照理,聞熏聞修也。 此聞中二字,首宜揀別分明,不可錯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塵色法,不合決定義門。二非耳識之中,以耳識隨念分別,固非菩提正因。三非意識之中,以意識生死根本,正是圓通障礙。故阿難請求佛定,佛即三番破識,欲令捨而去之;十番顯見,欲令取而用之。眼耳雖別,其性則同。今此聞中,即佛所顯之見中也;又即如來,廣會四科,遍融七大,所顯三如來藏性之中也;又即如來所顯,圓湛不生滅性,朗照萬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於此體察分明,依之為本修因,自可圓成果地修證。
入流亡所者:古觀世音佛,教示從聞、思、脩,入三摩地,觀世音菩薩,依教起修,初從聞中下手,即聞慧。此句至生滅既滅,即思、修二慧;寂滅現前,即入三摩地。入流是對出流為言,耳根順聞出流奔聲,即結縛之元,反聞入流照性,即解脫之本。故諸佛異口同音,告阿難言: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觀世音秉教所修之法門,正合本師釋迦,十方諸佛之意旨。 入流:以觀智為能入,耳門為所入,入即旋反聞機,不出流緣聲,而入流照性也。又即逆彼無始織妄業流,隨順耳根聞性真流,入流即是思慧,更兼修慧。用觀智思惟修非識心分別思惟,能聞世間音聲者是誰?亦即參究工夫,同前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而斷三緣。但提起一段疑情,驀直參去,參聞者是誰,綿綿密密,無有間斷。聲動時,參聞聲者是誰?聲靜時,參聞靜者是誰?即同宗門下,參看話頭,一切時,一切處,不離一句話頭。但彼多用意根,此專用耳根,為稍異耳。同是智光內照,如佛所言,汝但不循動靜等塵,脫黏內伏,伏歸元真,則智光不外洩,所有聲塵,不期亡而自亡耳,故曰:入流亡所。入流、即是合覺,亡所、即是背塵,背塵合覺,為本經妙脩行路,至簡要、至巧妙之脩法也。
亡所:但於六結中,先解聲塵之動結有聲為動,祗是初步工夫,而得相應。此之亡所,並非聲塵銷滅,惟定功得力,而得離塵工夫,則聲塵不亡而自亡矣!入流,是修證圓通總訣,亡所、是但得初步效驗;如永嘉禪師所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則入流而亡入流則亡所而入,凡修禪功者,貴在入流耳。 余二十一歲,由閩航海來蘇,參常州天甯開和尚學習禪功,參「如何是我本來面目」一句話頭,放下一切思想,提起一段疑情,連參三年,誓見自己本來面目,了明生死大事。至二十四歲冬,在禪七之中,專切參究,乃至飲食不知其味,一切時處,心光皆照一句話頭,至第十日下午,二板香止靜後,參究得力,身心忽空,內外虛融,定境法樂,非言語所能形容,一動喜心,定境即失。後於別枝香,欲求定境再現,皆不可得。禪七考功時,將是事陳白冶公和尚。則曰:「汝自後有求定境復現否?」答曰:「有」。乃警之曰:「切不可求,若求則魔得其便,汝將為魔眷矣!」復問:「如是境界好否?」公曰:「不作聖證之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此不過用心得力,暫得輕安,從此進修,不著不求,悟證有望。」後閱本經,五十種陰魔所述,知善知識,不可不親近也。至二十八歲,參浙江甯波天童寺寄禪和尚,亦在冬月禪七之中,勇猛精進,生死心切,於第八日晚,定境復現,較勝於前,其樂亦勝。自此深信,宗門中自有奇特事在,後閱楞嚴經,於向所未通者,無不明了,又信本經為禪門關鑰,更復悉心研究,定能發慧,其語亦有徵矣!余惜後為叢林供職,重興道場,辦理慈善,主持佛教會務,以致自誤禪功,未明本分上事,雖承緇素群推,楞嚴獨步,何異說食不飽,數寶常貧也。
又入流亡所,實非聞性斷滅,但以專切反聞,回光返照,心光內注,所有動塵,一一皆亡,聞性不滅。前佛有云: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也。然動塵已滅,諍塵方現,終日惟聞靜塵之境,當知靜塵亦是結,亦宜解除,仍舊不捨思、修二慧,不緣所聞靜塵,參究能聞靜塵者是誰?靜塵是境,聞性是心,若聞靜塵,還是出流,反聞能聞是誰?方是旋聞與聲脫也。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者:上亡所,是解「動結」,此三句乃解「靜結」,動相不過併言而已。首句所字,即牒上亡所;入字,即仍舊入流。謂所有動塵雖亡,仍是反聞入流,不捨本脩,不住靜境;此靜境即是色陰區宇,如明目人,處大暗室。既寂之寂,非是境靜之寂,乃是動靜二塵,到此俱寂之境。然所入既寂,則動結與靜結俱解,聲塵全泯,故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此瞭然不生,即動、靜二種塵相,了不可得也;此二句亦即既寂之註腳也。而工夫到此,聲塵動靜二結俱解,則色陰破矣!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者:此解「根結」。如是、指法之詞,指上反聞離塵,思修二慧,塵中二結已解,根結斯現,此根乃聚聞於耳,結滯為根之根,亦復是結,亦當解除。仍照如是本修之法,漸次增進,加功用行,定力轉深,所聞動靜二塵,既已瞭然不生,能聞之根,亦隨所聞以俱盡。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到此則根結亦解,無有能受所受,則受陰破矣!根塵既銷,識無從生,則想陰亦於此破矣!即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齊於此;以塵亡根盡識泯,人無所依故。此中三結,亦即佛示,六結生起次第中所云,勞見發塵,今麤三結已解,則塵不復發,見不復勞矣!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者:此解「覺結」。盡聞二字,是牒上能聞與所聞俱盡,根塵雙泯之境,六用不行,惟餘一覺。若住此境,但得我空,未得法空,則永墮無為深坑。不住者,仍復加功用行,進觀聞性。下句為新證之境,《正脈》云:盡聞之後,根塵迥脫,湛一無邊之境現前;故今言覺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覺者,即此湛一之境也。盡聞若住入則境智恆對,能所仍存,終為勝進之障,即溈山所謂:具足心境也。今言覺所覺空者,謂能覺之智,與所覺之境,二俱空寂,泯然無復對待也。覺是智分,乃屬般若,智能契理如何亦空?當知此破法執,若吝惜此智,不肯放捨,即是一種愛智之法愛,亦復是結,亦當解除。《圓覺經》云:「幻塵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智亦滅,幻智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彼文全同此之解結工夫。今此覺結,即彼幻智,亦即佛示,六結生起次第,智見妄發,發妄不息。今覺結已解,則知見不發,妄不相續矣!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者:此解「空結」。空即覺所覺空之空,覺即能覺之與所覺,由有此空,空彼能所二覺,則覺結雖解,空亦是結,亦當解除;以能空所空,二俱宛在,空性未圓,若恪惜空理,不肯放捨,即是愛理之法愛,還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參究空何所依?究而極之,以求圓滿空性。
空所空滅者:非惟所空之智境滅,即能空之空亦滅。如以木鑽木,火出木燒,二俱滅矣。今空結已解,則行陰破矣!亦即佛言,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正齊於此,已得俱空之境。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者:此解「滅結」。生滅二字,總指諸結而言。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六結皆生滅法,故滅結亦當解除。此結不解,恆住俱空之境,猶為圓通細障,即同「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法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剎土現全身。」惟是此結,最難解除,禪門謂之末後牢關,到此境界,不肯進步,又謂之貼肉布衫難脫,此結一解,則可親見本來面目矣。 同《圓覺經》,迷智四相之壽者相。一我相,心所證者,以所證涅槃,認為我體。二人相,心所悟者,悟知所證之非。三眾生相,心所了者,了前悟證俱非,四壽者相,心所覺者,覺前前非,認己為是,即住此相中,深生法愛。譬如有人,不肯斷命,祖師門下,謂之命根不斷也。 故仍須入流照性,返窮流根,滅相迥脫,至不生滅,方是到家時節。 既滅者,即觀智還元,一切生滅,悉皆滅已,此去更無可滅。此滅結,即佛前示,六結次第生起之第一結,由汝無始,心性狂亂;今六結盡解,五陰全破,狂心已歇,歇即菩提。亦即佛云:解脫法已,俱空不生,妄窮真露,寂滅真理現前。所謂寂滅者,此寂非對動之寂,從無始來,本自不動之寂也;此滅非對生之滅,從無始來,本自無生之滅也。虛心絕待,妙體孤圓,即如來藏,妙真如性,亦即一乘,寂滅場地,為真心之全體。前佛云: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上解六結,是從聞、思、修,此寂滅現前,是入三摩地,得證圓通。古觀世音佛,所授之法,與釋迦如來,解結修證,無二無別。既得寂滅現前,親證藏性,而入首楞嚴三昧,當登圓教初住之位。下忽然超越之下,皆稱全體所起之大用也。
《正脈》云:通前次第解結一科,會於四卷末節:入流,即守於真常,亡所,即棄諸生滅;盡聞即根塵識心,應念銷落;覺所覺空,與空所空滅,即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寂滅現前,即法眼清明,毫無差爽矣!若會永嘉奢摩他文,入流即息念,亡所即亡塵,亦應倣其文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則入流而亡,入流則亡所而入。」此四句可齊動靜不生。又云:「亡所而入,則入無能入;入流而亡,則亡無所亡。」此四句根塵俱泯,可齊於聞所聞盡。又云:「亡無所亡,則塵遺非對;入無能入,則念滅非知。」此四句無對無知,可齊於覺所覺空。又云:「知滅對遺,一向冥寂。」此二句可齊於空所空滅。又云:「闃爾無寄,妙性天然。」此二句可齊於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亦似吻合,而無聞矣!但永嘉似乎都攝六根,或專攝意根,此經乃專攝耳根為異耳。又永嘉方談最初銷顯,向後更有脩治,斯經已談深證高位,向後惟彰發用,今與合會而觀,節文宛似,令知圓頓初後,無有異心,行者不可委為高位,視為不切己也。
寅三 詳演稱體起用 分二
卯初 標列二本 二
承演三科 今初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上是菩薩修證圓通,自利之因行;下是菩薩稱體起用,利他之妙行。自利之行,言之甚略,利他之行,演之甚詳;中有二意:一、從根解結,佛於第二決定義門,已令選擇圓根,一門深入,脫黏內伏,併示解結次第,入三摩地,至為明晰,何勞多述。二、詳演果用、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乃為激發回小向大之機,令起羨慕,立志欣修,不得不為廣陳也。忽然超越者:即從聞、思、修,最後一剎那,證圓通體,發自在用時也。超越乃解脫無礙之義,寂滅真體,本自圓明,六凡為我執所礙,不能超越世間;三乘為法執所礙,不能超越出世間;菩薩入三摩地,我法雙空,俱空亦復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即四卷佛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菩薩亦復如是,《指掌》云:「十方所有諸法,無非自性光明,周遍圓滿。」古德云:盡大地是自己光明,無一法不在光明裏者。獲二殊勝:此總標大用,即上合下同之二,權、小莫及,故稱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此下二節,別明大用。菩薩已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故得上合十方諸佛,所證本來妙覺真心,此心佛與菩薩眾生,無二無別,即《金剛經》所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是也。上合即與佛同其體;同一慈力,即與佛同其用;佛運無緣無所不緣慈,度有情界,下三十二應,即同其用也。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下合眾生,亦應有本妙覺心一句,文略例上可知。此亦與生同其體;生佛雖殊,其體一致。同一悲仰:即與眾生同其用;眾生與佛,其體雖同,其用則異。悲者悲哀,仰者仰望,眾生身罹苦難,哀求拔苦,希望與樂;菩薩同其用,故施無畏力,下十四無畏,即同其用也。
卯二 承演三科 分三
辰初 三十二應
二
十四無畏 三 四不思議
辰初分三 巳初 標承慈力 二 條陳妙應 三 結名出由 今初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脩。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此為妙應體用洪源。世尊,乃稱呼釋迦,為六凡有情世間,三乘正覺世間,九法界之所共尊也,又即超九界以獨尊之稱。觀音如來,即菩薩因地本師。由我供養,不出二種:一、供養佛身:侍奉左右,執勞服役。二、供養佛心:依教起修,暢佛本懷。蒙彼如來:即觀音如來,傳授耳根修證法門。 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者:如幻是喻,聞熏聞修是法,金剛三昧亦然。上聞字,指本覺聞性內熏,熏起始覺之智;下聞修,即始覺反聞修習,入流照性之功。此種修法,無修而修,修即無修,喻如幻事,從無而有,有即非有;修成而得三昧,名曰金剛三昧。修即入流照性,照破五陰,解除六結,返窮流根,至不生滅,澈法底源,無動無壞,究竟堅固,喻如金剛,堅固不壞。三昧是梵語,此云正定,即首楞嚴大定,證此定為得圓通。 與佛如來,同慈力故:既證圓通,與佛同其體,故能與佛如來同其用。下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即應機所起之妙用也。此用,即菩薩所得,三輪不思議業用:一、身輪不思議:一身能現無量身,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溫陵曰:「三十二應者,現十法界身,圓應群機也。」二、口輪不思議:一口能說無量法,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說皆契理契機也。三、意輪不思議:一意能鑒無量機,一切眾生,根性不等,樂欲不同,或樂有為,或樂無為,或樂入世,或樂出世,菩薩鑒機既定,乃為現身說法,善巧方便。輪有運載之義,以此三輪,入諸國土,即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普載迷倫,同躋覺地也。
巳二 條陳妙應 分六
午初 應求聖乘 二
應求諸天 三 應求人趣 四 應離八部 五 應人修人 六 應離非人 今初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此應菩薩所求,以菩薩志在菩提,故現佛身。其餘前三,則現聖身;下皆現同類身。若諸菩薩:諸是助語詞,若作多解亦可;菩薩則該權實諸位,權實雖復不同,而希望成佛,則一而已。三摩地:即所修法門之正定,有相似位、分證位差別,無漏、勝解亦然。勝解現圓:各隨所修法門,無閒道,因行已滿,將入解脫道,所起殊勝之解,將現圓滿,而未滿之時。以下諸位,勝解之字雖同,其義有異;即本科亦當作二種解;若相似位菩薩,入相似三摩地,進修中道無漏,則分證勝解現圓。若分證位菩薩,入分證三摩地,進修金剛無漏,則究竟勝解現圓。大士即現佛身,為說頓入佛乘之法,令得分證解脫,或究竟解脫。
問:「大士證入圓通,但登圓教初住之位,如何能現佛身,而為等覺菩薩說法?」答:「初住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豈不能為等覺說法?又大士近跡,雖在初住,約其遠本,早成正法明如來,是為等覺說法,理無可疑。」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此現獨覺身。三科皆云,有學者,以未證無學位故。獨覺者,出無佛世,觀物變化,自覺無生,故號獨覺。若諸有學,志求獨覺者;寂靜妙明:即在修道位中,樂獨善寂,曰寂靜,求自然慧,曰妙明。勝妙現圓者:殊勝妙慧即自然慧將現圓滿之相,如鑽木取火,已得煖相,其火將出未出之時。我於彼有學之前,現獨覺身;應其所求,令易信從,為說無生之法,令其解脫,見思煩惱,而證無學之位。此非天然外道,以多生熏習小教,今出無佛世,覽物榮枯,觸境悟道也。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此現緣覺身。秉佛十二因緣之教,覺悟無生之理,故稱緣覺。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一流轉門,謂遷流不息,輪轉生死;二還滅門,謂復還本性,滅諸生死。順觀流轉門,乃知生起次第,有十二支,又名十二有支,不出惑、業、苦三。而成三世因果:無明緣行行即業行,由無明惑而來。此是過去世惑業二支因。;行緣識即投胎時第八識,識緣名色胎中心色和合,名即是心,以心無形相,但名而已,心即投胎之想愛,色投胎中父精母血;名色緣六入即一身所具六根,而能入塵;六入緣觸孩童時,六根觸對於六塵。;觸緣受稍長根塵相對,便知領受,此現在世五支果。;受緣愛成人時,對順境則生愛,逆境則生憎,說愛憎含其中,此是現在世之惑。;愛緣取;取緣有此二支,是現在世之業,取是業之初,有是業之成。;有緣生即未來世受生;生緣老死即來生由少而老,由老而死。此二支,乃未來世之苦果。此十二支,連環鉤鎖,相續不斷,從因感果,果上再造因,由因再感果,惑、業、苦三,循環無已,生死不息,故曰流轉門。 逆觀還滅門,得悟無生之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今云斷十二緣,乃約還滅門說。緣斷勝性者:勝性即無生理性,以超世間法故稱勝,此性必由緣斷而顯,故曰:緣斷勝性。勝妙、以悟因緣性空,故稱勝妙。正在勝妙將現圓滿,未滿之時,我於彼有學之前,現緣覺身,慰其所求,而為說緣生無性之法,令其解脫分段生死,而證緣覺之果。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此現聲聞身。若諸有學,在見道位中,以八忍八智十六心,斷四諦下惑,見惑已斷,曰得四諦空,而入修道位,斷三界思惑,八十一品,品品皆證一分擇滅無為,故曰修道入滅。勝性,即滅諦無生之性,將現圓滿之時,如未雨已先得雲。我即於有學之前,現聲聞身,投其所好,為說滅諦無生之法,令其解脫,世間諸漏,超出三界,而入方便有餘土涅槃。
午二 應求諸天 分二
未初 天王 二
天臣 今初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此現梵王身。若諸眾生,指在欲界之眾生。欲心明悟者:對婬欲一事,心得明悟,了知慾為招苦之本,欲由愛生,身因欲有,身為眾苦所集,無非婬欲之所招致,故持戒修身,不犯欲塵,令此欲身,而得清淨。清淨乃是生梵之因,故我於彼眾生之前,現梵王身,為說四無量心,及出欲論,教脩離欲定。此定若成,可以超出欲界,上生色界,不由胎生,乃是化生,身相莊嚴清淨,令得解脫欲界苦麤障,而得色界淨妙離也。
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帝釋身。若諸眾生,或為人道,或是初二天天人,願為忉利天主。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為六欲天第二天,在須彌山頂,東西南北各八天,帝釋天主,住善見城、居中一天,合成三十三天,不惟統領忉利諸天,兼統四天王。我則應其所求,故於彼前,現帝釋身,即忉利天主,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而為說法者,說上品十善,及種種善論,令其成就帝釋之果。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自在天身。若諸眾生,指人倫及欲界諸天;欲得此身,逍遙自在,遊行十方,而無阻礙。我於彼前,現他化自在天身謂此天樂具,他天化作,自在受用,福報超勝,居欲界頂。,而為說上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自在天福報。或云六天別有魔王宮,亦自在攝。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大自在天身。若諸眾生,指欲界天人,欲得此身自在,而能飛行虛空,上云遊行十方,不過六欲四洲之十方;此云飛行虛空,飛行較遊行為勝。此虛空,乃大千世界之虛空,因大千世界,上覆以四禪天,大自在天,即色界頂天,世間福報最勝,得大自在也。我應其所求,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上上品十善,四禪四無量心,令其成就最勝果報。有謂此天,即摩醯首羅天王,有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能飛行虛空者。
未二 天臣
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天大將軍身。若諸眾生:指人道及八部,心愛統領鬼神,乃八部鬼神。無福德曰鬼,有福德曰神。《正脈》云:「四王主帥,各有八將,韋馱為上首。《金光明經》,散脂為大將,統領二十八部,巡遊世間。」今云愛統鬼神,即欲求天大將軍身也。救護國土者:即巡視世間一切國土,除妖降福,賞善罰惡耳。我則應其所求,即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五戒十善,及秘密神咒,呼召鬼神之法,令其成就威勇,保護蒼生也。
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四天王身。若諸眾生,指人類眾生,及四天天眾,愛統世間四大部洲,保護各國眾生;我則應其所求,即於彼前,現四天王身,為說上品十善,及護國安民之法,令其成就,統領世界之願。四王居須彌山腰,為帝釋外臣,故列天臣。東方持國天王居黃金埵,領乾闥婆、富單那二部;南方增長天王居琉璃埵,領鳩槃荼、薜荔多二部;西方廣目天王居白銀埵,領比舍闍、莫呼落伽二部;北方多聞天王居水晶埵,領藥叉、羅剎二部。
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天王太子身。若諸眾生,指人倫及四天人民,有志愛生四天王宮,為太子,能驅遣使令一切鬼神。鬼即八部,神即四王,各八大將軍之屬;或有鬼神作祟,擾亂人間,四王太子,而能制止。設有違制,則遣大力鬼神,或天大將軍,而降伏之。輔助天王,保護眾生。我則應其所求,即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皈依齋戒,十善符咒之法,令得成就其志願也。
《大吉義經》云:「護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姿貌端正,有大勢力,即那吒之類。」《灌頂疏》云:「唐天寶間,西番五國,來寇西安,國軍莫能禦,玄宗詔不空三藏入內,持念《護國仁王阤羅尼》。方二七遍,忽見神將五百,荷戈殿前。對曰:北方天王,第二子獨健,往救西安;寇進攻,仰見無數天兵天將,布陳空中,寇畏歎曰:中國有聖人,未可犯也!即退兵。隨即表奏,帝喜,因敕諸道府州,各建天王殿以祀之。」海內大剎,皆有天王,即此由來矣。二應求諸天竟。
午三 應求人趣 分四
未初 王臣人民 二
秉教男女 三 世諦婦女 四 童真男女 今初
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王身。溫陵戒環法師曰:自金輪以至粟散,皆為人王。釋曰,世間人王有五:一、金輪王,即轉輪聖王,亦具三十二相,有七寶隨身,人中最上,無能勝者。即王位時,有金輪寶,從空飛下,而至其前。乘此輪寶,一日能遊行東西南北四大部洲,各國莫不服從,以十善化世,得王去聲一四天下。二、象寶有白象王。三、馬寶,名勇疾風。四、將軍寶,又稱主兵臣寶、名離垢眼。五、主藏臣寶,財寶隨身,同輪王出遊,不必帶諸財寶,王欲布施時,但有土地,藏臣令掘,取用不盡。六、寶藏瓶,王隨身攜帶,欲要何物,能如輪王之意,一一出生。七、女寶,即輪王第一夫人,名淨妙德,能輔王化,各國人民,受王之化,悉修十善,世無惡人,此亦福報所感也。 二、銀輪王,即王位時,有銀輪寶,從空飛至,乘之一日能遊行東西南三洲,除北洲,王去聲三天下,各國悉皆服從。三、銅輪王,有銅輪寶,能遊行東南二洲,各國歸其統領。四、鐵輪王,有鐵輪寶,能遊行南洲一洲,所有各國,皆歸統轄,如阿育王者是也。五、粟散王,即各國小王,如散佈其粟,遍地皆是。若諸眾生:指人倫;樂為人王:王者往也,懷仁布德,四方歸往,欲為有道之君,治理邦國者也。我於彼前,現人王身,為說五戒十善,以為生貴之因;及說帝王德業,熏成隔生之種,令其成就善因,而獲福果。問:「心懷篡逆,窺竊神器,未知菩薩亦為現身說法否?」答:「菩薩志在利生,豈肯助逆。」
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長者身。我國年高德重,即可稱為長者,西域長者,頗不易稱,須具十德:一、姓貴,謂剎利尊姓,貴族大家。二、位高,謂宰輔丞相,朝中老臣。三、大富,謂豐饒財寶,充裕倉廩。四、威猛,謂霜威嚴重,望之可畏。五、智深,謂心如日月,慧燦珠璣。六、年耆,謂耆年宿德,老當益壯。七、行淨,謂矩範堪親,楷模足式。八、禮備,謂威儀庠序,接物和光。九、上歎,謂上為王者之所稱歎。十、下歸,謂下為人民之所依歸。具此十德,方稱長者,故列宰官之前。 若諸眾生,愛主一族同姓,併願為世間所推重,到處讓居上首者;我於彼前,現長者身,為說博施濟眾,仁民愛物之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居士身。若諸眾生,愛談古今名人,嘉言典章,可以垂範作則,以訓於世.。清淨自居者:身處塵勞,心恆清淨,不染世欲,以道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為說清心寡慾,潔己脩身之法,令其成就。居士乃以道自居之士,即在俗修行者,有有德有位者,如蘇東坡之類,有有德無位者,如王通、邵雍之流,隱淪不仕者。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宰官身。若諸眾生,愛治理國家領土,輔佐政治。溫陵謂:三臺輔相是也。能為朝廷,整綱立紀,能為民間,易俗移風。剖斷邦邑者:大者為邦如省,小者為邑即縣,剖乃剖雪冤屈,斷則決斷是非,如片言折獄,訟簡刑清者也。我於彼前,現宰官身:宰者治也,官者公也,上自三臺輔相,下至州牧縣長,皆名宰官;菩薩現身,為說脩齊治平,護國愛民之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婆羅門身。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者:謂有一類眾生,愛好天文地理,陰陽度數,曰數;醫卜命相,咒水書符,曰術;調攝身心,節勞靜神,曰攝;保衛生命,固精養氣,曰衛。如前文所云:求太陰精,用和幻藥,可以益壽,可以脩世。以此數術,攝衛自居,不求他學也。
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婆羅門,此云淨裔,謂此是劫初梵天苗裔,苗裔即後裔。梵者淨也,又云梵志,以彼志在梵天故,菩薩現身,為說世智,調氣煉神之法,令其成就,數術攝衛之學也。
未二 秉教男女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比丘身。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此是在俗男子,心厭塵勞,好學佛法,是以割愛辭親,捨俗出家。持諸戒律:初出家所受之沙彌十戒,進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名含三義,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三義者:一、乞士:謂內乞法以資慧命,外乞食以養身命。二、怖魔:謂受比丘戒,登壇白四羯磨時,地行夜叉讚善,空行夜叉,天行夜叉,亦復讚善,輾轉聲傳六天,魔王聞之生怖,怖懼魔界減少,佛界增多。三、破惡:修持淨戒,能破身口七支之惡。我即現比丘身,為說戒、定、慧學,清白梵行之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比丘尼身。若有女人,既厭塵勞之累,復嫌五障之軀: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不得作帝釋;三者不得作魔王;四者不得作轉輪聖王;五者不得作佛。好樂學道脩行,出離世俗之家。持諸禁戒者:諸字包括之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餘諸八敬等法,皆為佛所制禁戒。尼此云女,比丘尼,女人出家,受具戒者。我現比丘尼身,合其所慕。而為說法:即離染清淨,精脩梵行之法,令其具足三學,成就五德也。上現出家,秉教二眾。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在家秉教二眾。設若有男子,志慕佛教,不能捨俗出家,但好樂去聲受持五戒。五戒為出家、在家,通脩之戒,即殺、盜、婬、妄、酒:一不殺害生命,恆存仁愛慈心;二不偷盜財物,見利自當思義;三不姦婬男女,在家之眾,惟戒邪婬,夫妻正婬,仍當節欲,克守世間禮教;四不虛妄語言,履踐信實之道。上四殺、盜、婬、妄是根本戒,又為性業,本性即是罪業,不特受戒者犯之有罪,不受之人犯之,國法亦皆治罪。五不飲酒昏迷,而失本有智性。酒本無罪,飲之昏迷失性,醉後糊塗,能為造罪之因,是為遮業,故佛遮止,不許飲酒。經中具說,飲酒有三十六種過失。
古時夏禹王,有臣名儀狄,制酒佳味,進貢於禹王,禹王飲之,知此酒能誤害於人,遂將儀狄貶於蘇海。又古有優婆塞,因酒而破五戒:因酒戒不能持,一日有酒無餚,鄰舍走來一雞,遂將盜藏。鄰舍覓雞,問曰見否?妄言不見,少頃殺而烹之,以酒燉雞,鄰婦聞氣味生疑,故來探視,遂留同飲同食,醉後調戲成姦,是則因酒,而五戒全破也。
此之男女,身處塵勞;樂持五戒:欲以五戒自居即自守也,以修其身。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此云近事男,可以親近承事三寶之男子;現優婆夷身:即近事女。為說五戒,為人道因,五戒全持,則為上等人,若持四戒,未免美中不足,若持三戒,則為中等之人,如持二戒,則為中人以下。但持一戒,亦可不失人身,此人前生,持戒太少,雖得人身,極為愚癡苦惱,應當持滿分戒即五戒全持。此五戒,即儒教仁、義、禮、智、信五常。不殺仁也;不盜義也,不邪婬禮也;不妄語信也;不飲酒智也。為說五戒,令其成就清信士女之身。
未三 世諦婦女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脩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音姑,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婦女身。內政立身者:女正位乎內,故曰內政。家門以內之事,女人主之,孝敬翁姑,教育子女,是為內政。貴而能勤,富而能儉,貞靜幽嫻,以修女德,名曰立身。閨門為萬化之源,關於國家之治亂興衰,曠觀自古及今,上自朝廷,下至家庭,無不皆然。女人又為教育之所係,母教更有力於師教,孟母即其證也。 以脩家國者:即內政立身,而身脩矣。感化家庭,關係國政,如岳武穆之母教,以成精忠報國之志。家通大夫以上,國通諸侯以上。女人如能內政立身,脩身,即為齊家治國之本。 我於彼前,觀其志願,或現女主身、即天子之後;或現國夫人身,即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國人稱之曰君夫人,一國主君之婦也。命婦,謂受朝廷誥命之婦,妻因夫榮、丈夫為官,女人受誥封也。大家、家訓姑,才德兼備,能為女主之師,如漢扶風縣名曹世叔之妻,乃同郡班彪之女和帝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之,世稱曹大家也。為說三從四德,端莊淑慎之法,令其成就。
未四 童真男女
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童男身。若有保守天真,不染欲塵之男子,天真未洩,男根不壞,有志終身持守,是謂童真。我於彼前,現童男身,為說守真抱璞,固精保元之法,令其成就童真也。
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童女身。若有處女,亦名處子,乃未出閨門,未嫁之女子,愛樂去聲好也處女之身,白圭無玷,不求婚嫁。縱有強施侵暴,迫之令嫁,亦誓所不從,願終身不字,永為處女之身。我於彼前,即現處女身,為說堅貞美德,清淨自居之法,令其成就。上自天主至此,乃是大士以如幻三昧之力,應眾生希求之心,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同事攝化之妙也。三應求人趣竟。
午四 應離八部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以上諸科,皆應希求,令得成就,出世入世之願望。以下諸科,皆應厭離,令得成就,出離本位,得生人道。問:「餘趣求生人道,是事不疑,天本勝人,何以反求,轉入人道?」答:「天道雖樂,樂有終盡,五衰相現,畢竟無常。又則天人著樂,不肯脩行。裴相國云:整心慮趣菩提,惟人道為能耳。所以諸佛皆從人中得道,三乘聖人,亦皆人身脩證。」故諸天樂出天倫,得生人道,既得人身,可成四聖也。我現天身,為說無常,苦、空、無我之法,令得成就也。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灌頂云:梵語那伽,此云龍。龍有四類:一守天宮殿、二興雲降雨、三開瀆決江、四守護伏藏。其類不一,故曰諸龍。過去亦曾修福,所住宮殿,亦為寶成,身能變化,多化人形,惟五時不免蛇形:生時、眠時、婬時、瞋時、死時。《長阿含經》明龍有三患:一熱沙炙身、二風壞宮衣、三金翅鳥噉。因有多苦,故樂出離。《阿含經》又云:就因先世多瞋,心曲不端,犯戒鬥諍,故墮龍中,由大行布施福力,故七寶為殿。我現龍身,為說布施持戒,正直柔和,仁慈謙讓等法,令其成就。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梵語藥叉,此云捷疾,其行捷疾故;亦名勇健,勇猛強健故;或云暴惡,其形暴惡故。有地行、空行、飛行三種。《最勝王經》云:是等藥叉悉皆愛樂如來正法,深心護持。樂度本倫者:因受佛法熏習之力,知暴惡為墮緣,故樂度脫本倫。我現藥叉身,為說持戒脩福,柔和善順之法,令其成就人淪;若能兼修慧業,亦可成就聖倫也。
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乾闥婆,此云香陰,在須彌山南,金剛窟住。此神不噉酒肉,惟食諸香,以資五陰,是帝釋樂神。帝釋須樂,燒沉水香,此神尋香而至。好樂脫離本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為說離於放逸,及五戒、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
若阿脩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脩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阿脩羅此云非天,有天福無天德故,此指化生阿脩羅,是天趣攝。更有胎生人趣攝,卵生鬼趣攝,濕生畜趣攝。亦云無端正,男丑女美,無端正男故。長阿含經云:南洲金剛山,有脩羅宮,六千由旬,欄楯行樹,每日三時,苦具自至,刀鎗劍戟,從空飛入宮中,脩羅若不躲避,必受殺傷,故生厭離,樂脫其倫。名義集云:由在因時,雖行五常,懷猜忌心,欲勝他故,作下品十善,感脩羅身。我於彼前現阿脩羅身,為說慈忍謙恭,虛心受教,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
按《法華經普門品》,此部之後有迦樓羅,此云金翅鳥,以龍為食,龍求佛救,佛授袈裟,俾纏龍角,乃至纏袈裟一縷者,金翅烏皆不敢食。鳥亦往佛求救,佛曰汝無人食汝,何為求救?鳥曰:我無龍食,則必餓死,佛安可不救?佛曰:汝遵吾教,不可食龍,我每日受食時,布施汝食。現在侍者施食,偈云:「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故亦樂脫其倫。大士現同類身,為說仁慈愛物之法,令其成就。此經無此部,諒係抄寫之脫漏也。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緊那羅此云疑神,其形似人,頭有一角,見者生疑,唐翻歌神,是帝釋唱歌之神,貌丑而音美。《菩薩處胎經》云:須彌山北,十寶山間,有緊那羅,於中治化,由昔布施之力,居七寶殿,壽命極長,天欲奏樂,腋下汗流,便自上天。帝釋請佛,諸天絃歌而頌法門者,即是此神。今樂脫其倫者,大士為現同類身,為說歌詠亂心,欲樂無常,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摩呼羅伽此云大蟒神,亦云地龍,而無神通,乃屬腹行,較之天龍,其苦自倍。此類因心中多癡恚,故所感之報,聾騃無知,常含毒傷生,必更墮落。今樂脫本類,求生人道,大士為現同類身,為說修慧、修慈,忍辱柔和,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四應離八部竟。
午五 應人修人
若諸眾生,樂人脩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眾生之名,本是六道通稱。此對下句,樂人脩人,即是人道,好樂生生世世為人。經云:人身難得,今生既得,好樂脩持人道,來生不失人身,故曰樂人脩人。六道之中,諸天著樂,餘道多苦,故樂得人身;又以人身,方值佛法,諸佛皆於人中成道故。又人道易於脩證,出世四聖,皆人道脩成,所以八部,皆樂脫本倫,轉生人道。人者仁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即是仁。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是則內教外教,皆重人倫。我於彼前,即現人身,為說五戒,中品十善,令其成就。五應人脩人竟。
午六 應離非人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指掌》云:上科人倫,統收人王宰官等,不盡之機。此科非人,統收天龍八部等,不盡之類。以彼所不攝者,皆此攝故。長水子璿法師云:有形有色蘊,如休咎精明等,無形無色蘊,如空散銷沉等;有想有四蘊,如鬼神精靈等;無想無四蘊,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有好樂度其本倫,轉生人道者,我於彼等之前,一一各隨其類而現身,各應其機以說法,令其成就。二條陳妙應竟。
巳三 結名出由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脩,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上三句指所現之身,下四句出起用之本。是字即應九界機,普門示現身相。上結列總標之名,名為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一時頓現,隨類各應曰妙;所現身相,不著於相曰淨;又妙者不可思議,淨者無所染著,即大士證圓通已,而得三輪不思議之明證也。先由意輪鑒機既定,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身、口、意三輪,皆不思議,曰妙,一一皆無染著曰淨,是為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即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以一身普入一切剎,一切剎中作佛事。如是妙用,乃稱圓通體所起,皆由耳門脩證三昧之力也。聞熏聞修者:由本覺聞性內熏,熏起始覺妙智,作反聞修習之工夫,時時反聞自性,熏變執習,解六結,破五陰,妄窮真露,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得成無作妙力:即不假作意,不可思議之力用;一身不分而普現,萬機咸應以無違,如一月在天,影臨眾水,月豈作意而臨水耶?千江有水千江月,世間之物尚然,何況大士,圓通妙力?自在成就者:即任運而應,有感斯通,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以上所現三十二應之身,與法華普門品,互為出沒,如天趣,此有四天王國太子,人趣此有女主及國夫人,彼經則無。八部中彼有迦樓羅,八部外彼有執金剛神,此並不列。大士妙應無方,神化莫測,三十二應,亦不過略言而已,實則應化無盡,故兩經隨意取捨,以成三十二數也。初三十二應竟。
辰二 十四無畏 分三
巳初 標承悲仰 二
條陳無畏 三 結名顯益 今初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此標自證圓通妙力,能與眾生同悲仰也。亦由大士返聞證性,下合眾生,本妙覺心,既同其體,遂運同體大悲心,故能與眾生同悲仰。乃稱呼世尊,自述我又因此,聞性內熏,熏起始覺之智:智光不外洩,反聞修習,以照能聞之性,是謂回光返照;照徹心源,無動無壞,是名金剛三昧。此二句乃證體,下則起用,用不離體也。 無作妙力者:稱性無作,任運成益,故曰妙力。由此不思議力用,所以得與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其悲哀拔苦,仰望與樂也。故字即大士與眾生,同悲仰之故,以為無畏之本。眾生悲仰之心,即大士之大士身心,獲得也十四種無畏功德;身、即大士妙應身,心、即大士妙觀心。若眾生在苦惱厄難之中,一心稱名,感應道交,正在怖畏之中,蒙救得脫,即獲無畏。無畏,約眾生說;功德,約大士言。由大士圓通妙力,功能德用,故令眾生脫苦無畏。普門品云:「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巳二 條陳無畏 分四
午初 八難無畏 二
三毒無畏 三 二求無畏 四 持名無畏 今初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此苦惱難無畏。八難中此一為總,餘七為別。逼迫外身曰苦,逼迫內心曰惱。上三句出自修之本,下四句彰利他之用。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觀為能觀之智,智光不外照,即不自觀世間之音聲,以觀能觀者是誰?上句是離塵,下句為照性,亦即脫黏內伏,背塵合覺,由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加被眾生;故能令十方苦惱眾生,但能一心稱我名號,我則觀其稱念音聲,尋聲救苦,令其即得解脫苦惱,則苦惱無畏矣!
此即觀世音菩薩,果上得名之因緣。《法華經普門品》,無盡意菩薩問佛: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即稱念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間稱念菩薩名號音聲,故名觀世音。。彼經但約菩薩,果上利他而立名,故不說菩薩因中所修自利之行。此經雙約兩利,由得自利行成,方能利他也。 或有以觀其音聲句,作眾生受苦惱時,自己觀其音聲。交師非之當矣!因此經苦惱眾生下,略去一心稱名等字,致有如是錯解,交師加蒙我二字,意即顯矣!眾生在苦惱難中,能有幾人解作觀?即使能作觀得脫,與總標之文,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亦不能合。試詳察焉。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此大火難無畏。知見二字,包括六根見、聞、嗅、嘗、覺、知。旋復:即旋妄復真,旋轉緣塵之妄知妄見,復歸自性之真知真見。大士用耳根,反聞入流工夫,旋聞與聲脫,既旋彼妄聞,而與聲塵脫離,則根塵不偶,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故諸根一一皆能旋妄復真。知見旋復,則內見覺之大火既息,而外世間之火,不能為害。 溫陵曰:內外四大,常相交感,見覺屬火,故見業交,則見猛火。今知見旋復,則無見業,是以火不能燒。令諸眾生,入火不燒,此即大士,自證之力,加被眾生。普門品言:「由是菩薩威神力故」。《正脈》云:「證極法界,威神無量,故令一心稱名者,即為大悲威光所攝,不墮火難,如入山陰,暑不能侵也。」此能令眾生,大火不燒,則大火難無畏矣! 大火不燒,是事難信,特為引證。《應驗傳》云:祝長舒,晉元康中,於洛陽住草屋,為大火延燒將及,鄰舍幾家,皆忙搬移物件,他在草屋中,一心稱念菩薩聖號,乃為菩薩威神加被,風回火轉,至鄰舍而滅,人皆奇之,草屋飛一火星,亦當燒滅,何以安然無恙?乃詢其故,答曰:惟念觀世音聖號。裡中有一人,不信稱名所致,特因風燥之時,夜間擲火燒之,一次不燒,連擲三夜,皆不能燒,方信菩薩神力冥加,乃向直言懺悔。
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此大水難無畏。觀聽旋復:此句是妙力,下是大用。謂由反觀聽聞之性,旋彼妄聞,復歸真聞,聽聞屬水,故聞業交,則見大水,今既旋聞復性,則無聞業,是以水不能溺。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亦即大士自證之力,加被眾生,故大水難無畏矣! 唐岑文本,字景仁,棘陽人,少信佛,嘗誦普門品,一日往吳江舟覆,文本亦溺水中,俄聞有人云:能誦普門品,水難應免。如是者三,遂浮水面,須臾水浪漂送岸邊,為人所救,得免於難。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此羅剎難無畏。妄想乃是第六意識,前佛破識非心文云:此非汝心,乃是前塵,虛妄相想,喻之如賊。能殺害眾生法身慧命,如同羅剎能食人,深可怖畏。大士反聞入流,外不緣塵,內不循根,根塵不偶,識心亦滅,故曰斷滅妄想。妄想既滅,心無殺害,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威力,加被眾生,故能令眾生,諸羅剎鬼國,但能一心稱名,鬼不能害,則羅剎難無畏矣!傳云:師子國有入商賈,一百餘人,航海而來,忽遇惡風即鬼風,將船飄墮羅剎鬼國,許多羅剎女來歡迎。內有一商人多智,知入羅剎鬼國,乃號召於眾曰:今者船入鬼國,汝等當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免於難。眾即依言稱念,忽起大風,將船吹出,速達我國,足證聖言之不虛也。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此刀兵難無畏。熏聞成聞者:大士反聞照性,本覺內熏,熏彼妄聞,而成真聞,耳根如是,銷妄復真,六根悉皆銷復。後偈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同於聲塵聽聞之性,一一復歸元真,塵亡根盡;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大士以此自證,金剛三昧,不動不壞之本,加被眾生,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即大士金剛三昧之力,加被被害眾生,身同金剛,故其刀觸身,刀即段段壞。縱然其刀不壞,其身亦無所損,使其兵戈,猶如刀割水,水無斷痕,如風吹光日光也,光不息滅。以能觸之刀,色塵即藏性;所觸之身,身根亦藏性;藏性合藏性,即同以空合空,性無搖動,則刀兵難無畏矣!齊書孫敬德,防守北陲,造觀音像,每日禮事,後為賊橫引,判處死刑。有一梵僧,教誦觀音經千遍即普門品,後臨刑刀成三段,其首無傷。丞相為奏免。又如六祖,刺客三揮利刃,猶如斬影,刃從頭過,頭無所傷,此乃六祖,自證之力耳。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旁,目不能視。
此諸鬼難無畏。聞熏精明,明遍法界者:反聞熏修,伏歸本元真精之性。發本明耀,耀性發明,遍周法界,則諸幽隱暗昧為性之鬼神,皆不以自全矣!此明能破暗故。大士以此威光,加被眾生,能令眾生,仗承威光,諸鬼雖近其旁,目不能視,以彼背明向暗,反不堪於光耀。如梟鳥晝盲夜視,羅剎向日不見,視尚不能視,何能加害耶? 藥叉,此云輕捷,有地行、空行、天行三種,是男鬼;羅剎,此云可畏,是女鬼;此二皆食人之鬼,人屍若臭,咒養令鮮食之,乃北方多聞天王管轄。鳩槃茶,此云甕形,是魘魅鬼,能魘魅於人者,乃南方增長天王管轄。毘舍遮,此云噉精氣鬼,能噉人及五穀精氣,乃東方持國天王管轄。富單那,此云主熱病鬼,乃西方廣目天王管轄。等者,以該其餘諸鬼。皆以陰隱為性,故雖近其旁,目不能視,如土地不見洞山者,既不能視,則諸鬼難無畏矣!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此枷鎖難無畏。音性圓銷者:音聲動靜二性,悉皆銷滅,即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故曰圓鎖。觀聽返入者:即觀照能聽聞之性,逆流而入,故曰返入。如是,則入一無妄,不但聲塵銷滅,則色等諸塵,亦隨聲塵以俱滅,故曰離諸塵妄。塵既不緣,根無所偶,見等諸根,亦隨聞以旋復,根塵雙泯。以此妙力,加被眾生,故能令被難人民,而能稱名即成感應,禁繫枷鎖,所不能著其身。因妄塵既離,妄身亦空,故禁閉囹圄,繫縛身體;在頸曰枷,練腳曰鎖,此皆治罪人之刑法;或誤入憲網,或屈遭陷害;若能一心稱念聖號,皆得解脫,則枷鎖難無畏矣!晉竇傳河內人,永和七年,為高昌步卒,呂護所俘。同伴七人,共繫獄中,不久將殺,僧道山時在護營中,與傳相識,乃往視之。傳曰:命在旦夕,能相救乎?山曰:「爾至心念觀世音菩薩,必有感應。」傳遂至心默念三晝夜,械鎖忽然自解械銷,即腳栲之鎖。。傳念同伴桎梏,何忍遽捨,復求菩薩神力普濟,乃勸同伴,同心稱念聖號,諸人刑具亦解,遂同遁回鄉裡,自是篤信奉法,一鄉之人,莫不敬事觀音也。
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此劫賊難無畏。滅音圓聞者:即大士反聞入流時,滅音、而解脫聲塵,圓聞、而證極根性。塵滅、則外無敵對,根圓、則咸歸一心,故能遍生慈力。乃至磣心毒人,亦不能起惡,悉化為慈悲眷屬矣!《法華》云: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是也。大士以此慈力,加被眾生,能令眾生,經過危險之路途,或曠野山隘之間,或盜賊衝出之處,皆險路也。但能稱念聖號,賊不能劫,則劫賊難無畏矣!昔尼宗本,高平金鄉人,幼有清信,日誦《普門品》,鄉黨稱之。後出家為尼,被虜所拘,急誦《普門品》,旋即得釋,歸路出冀州,復遇賊所逐,攀上枯樹,誠念觀音聖號,賊尋索不見,得免賊難。初八難無畏竟。
午二 三毒無畏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欲。
貪、瞋、癡名為三毒;以能毒害法身慧命,故名三毒,甚可怖畏!又貪、瞋、癡,是三途因:多貪眾生墮地獄,多瞋眾生墮餓鬼瞋心屬火,餓鬼則受飢火燒然之報。,多癡墮畜生,亦可怖畏!今言三毒無畏者,非縱惡無所畏,乃由持名離毒,大威神力,得無畏也。 此離貪毒無畏,諸貪之中,貪欲為首。惟此婬欲一事,人最易犯,見色動心,必落愛欲深坑,且最難斷,為害最大。若要離欲,《法華普門品》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由仗菩薩威神之力,及自己持名念力,以念力對治婬心,仗威神銷除業障也。
熏聞離塵者:此乃反聞照性之功,熏彼出流之妄聞,而成入流之真聞,入流則必亡所。聲塵之結既解,諸塵之結齊解,而色塵豈能劫於家寶乎?能令一切多婬眾生:婬而言多者,乃是夙習深重,數數入聲現起婬念,發為婬行,輕則損身失德,重則傾家喪命。其尤甚者,婬欲屬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多婬眾生,能常念菩薩聖號,由菩薩威力加被,即能遠離貪欲,則離貪毒,自可無畏矣!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
此離瞋毒無畏。純音無塵者:純一聞音妙性,別無所對聲塵。此句,即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既無所對之境,亦無能對之根,根境雙泯,惟一圓融,清淨寶覺,內外一如,無能對之與所對;以瞋恚生於對待違拒,大士自證境界,圓融一體,無對無礙;以此加被眾生,能令一切有忿怒瞋恨之眾生,但能常念恭敬觀世音,以念力而伏瞋機,仗慈風掃除恚熱,便得離諸瞋恚,則離瞋毒,自可無畏矣!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
癡由妄塵所蔽,無明所障。銷塵旋明者:銷除所緣之妄塵,旋復自性之本明,此即前文所云: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所以外之法界,內之身心,猶如琉璃寶,洞然朗照,內外明徹,無所障礙。大士以此自證智力,加被眾生,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昏鈍性,即是愚癡,愚癡、以昏迷暗鈍為性。能障智慧,故曰昏鈍性障。阿顛迦此云無善心,皆由癡習偏重,迷正知見,邪見熾盛,撥無因果。若能常念恭敬觀世音,以正念而袪邪執,仗智日以破昏蒙,便得永離癡暗,則離癡毒,自可無畏矣!二三毒無畏竟。
午三 二求無畏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此應求男無畏。世人無有男子,其畏有三;一年老無人服事;二後事無可囑咐;三宗嗣必至斷絕。故必求生男。《普門品》云:「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彼經但說求男之法,未說菩薩加被之力,此經但說加被,未說求男之法,兩經會合解釋,其義則全。 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此二句,指修行證理,銷融四大之幻形即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旋復一真之聞性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證入不動搖不生滅之理體。亦即佛所云:皆獲一乘,寂滅場地也。涉入世間,不壞世界七句;乃稱體所起之大用。菩薩身能善入微塵佛剎,以一身而現無量身,涉入三世間器世間,有情世間,及正覺世間。,隨類現身,不壞世間之相,依理成事,從真涉俗,即方便智,方便屬權,權能干事,有生男義。 能遍十方,供養微塵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供養有二:一身供養,執侍巾瓶,效勞服役,此求福足。二心供養,常隨佛學,代轉法輪,心能善順佛心,令佛暢慰本懷,各各佛邊,為法王真子:此求慧足。以此餘福餘慧,加被眾生,能令法界,無子眾生,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有福德,則富而且貴;有智慧,則廉而能明。若有福無慧,則識庸見淺。若有慧無福,則家貧力薄。凡有求者,菩薩令生福慧雙美之男,則求男無畏矣!
余亦父母向觀世音菩薩所求而生。余籍福建,古田縣吳氏,父為木商,年三十五歲,生二女而無男子,余父同母,即向觀音大士求男,家供奉大士像,余母每日禮拜,後有孕,禮拜益力,一夜夢見大士、抱一孩兒,授余母曰:此孩與汝作子。余母接之喜而醒,乃告余父,及余祖母。即日設供,供養大士,虔誠禮拜,越三日生余,加意撫育,不幸五歲父母雙亡,由祖母及叔父教養,至七歲入私塾,師及鄉黨,目余為神童,至十歲,好武力,與同裡兒童角力,將他打傷,其童哭而歸告其母。其母與余祖母交涉,祖母對其再三道歉,乃罵余曰:那裏曉得觀音大土,送汝這一個頑皮兒到我家裏來。當時聞之,不知其意。待祖母喜時,向詢其事,乃將父母求男相告。祖母曰:我以為大士送來,必是好子,那知汝乃頑皮兒,余即思念,倘若不立志學好,菩薩都要受累,乃跪向祖母言:望勿憂慮,必定學好。從此即專心求學,十四歲入考,至十五六,常思入山修行,當時亦不知為僧。十七歲祖母逝世,十八歲欲出家為僧,為叔父所覺,不許。至十九,方入佛門,二十歲,受具足戒,即出外參學。廿四歲,聽通智老法師,講《楞嚴經》即發願為法師,以利生為事業,弘法作家務,弘揚《楞嚴》大法,令得久住世間,前曾創辦圓明《楞嚴》專宗學院,赤本此志願也。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此應求女無畏。《指掌》云:男承內嗣,女結外親,有男無女,亦非全美。故半子亦有求者。《法華普門品》。約女人欲求生女,以是同類為親,故欲求之;求之之法,亦不外禮拜供養而已。 六根圓通:圓者圓融,六根互相為用,隨舉一根,皆具見、聞、嗅、嘗、覺、知。通者通達,六根根隔無礙。圓通二字,貫下諸句。由通達故,明照無二,六根靈明照用,無二無別,所以立大圓鏡,能承順十方,微塵如來,一切秘密法門。由圓融故,含十方界,而能含裹十方,諸佛世界,所以立空如來藏,能領受諸佛法門,大小權實,完全無失。《正脈》云:承順即坤儀柔德,受領即閨門能事,故能應求女也。 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大士以此自在妙力,加被眾生,能令法界,無有女子之眾生,欲求生女者,果能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得誕生,端正福德,柔順之女,外則品貌端正,窈窕莊重,則有福;內則性情柔順,貞靜幽嫻,則有德。有福眾人見之生愛,有德眾人見之生敬,有相即福相與德相也。若但端正,而不柔順,則可愛,而不可敬;若但柔順,而不端正,則可敬,而不可愛,福德二字,福字連上,德字連下,福德兼備,故得眾人愛敬,則求女無畏矣!三二求無畏竟。
午四 持名無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此明持名無畏。以但持觀世音菩薩名,不持諸菩薩名,恐一名不及多名,而生怖畏也。此三千大千世界:指娑婆世界,共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現住世間:即現住三界六道,隨類化身,乘願利生;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之多,此為聖人現量,所知所見。 修法垂範下:顯諸法王子,行化不一,有脩實行,自利之法,亦可垂範眾生,以為眾生模範。教化眾生者:有修權行利他之法,隨順眾生根性,示現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用方便權智者,各各則有不同。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此明一名能敵多名。其故何也?由我所得耳根圓通,即是圓通本根。本根有二義:一、為娑婆本利之根,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二、為諸圓通中之本根,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上但標名,下出體相;謂此圓通本根,發自妙耳門之中。耳門所以稱妙者,即古觀世音佛,所授從聞、思、修之法,依根中聞性,不生不滅之妙理,起反聞照性之妙智,照破五陰,解除六結,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證圓通體,發自在用。 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者:然後稱體起用,應化無方,身之微妙也;鑒機不謬,心之微妙也。含容、指妙心,謂心含十方,無量世界眾生;周遍、指妙身,謂身遍聖、凡、染、淨十界。故能令眾生,持我觀世音一名,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數諸法王子名號,二人福德,正等無有別異也。
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指掌》云:一名多名,單持共持,以二人之行跡論之,有類霄壞;以二人之福德論之,不異絲毫。其故何也?大士曰:單持我一名號,與彼共持眾多名號,福德無異,則持名無畏矣!此實由我脩習耳門三昧,乃得真實圓通故也。以具足圓通常三真實,故能超二十四聖而獨妙,當敵諸法王子以勿疑矣!觀後二句,菩薩密意,已將諸聖圓通,選己為獨最也。後佛敕文殊更選者,為不了佛與觀音密意者,添此葛藤也。二條陳無畏竟。
巳三 結名顯益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此結名。前總標文云:「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是即指上十四種,乃名十四施無畏力。菩薩以身心為能施,無畏力為所施,十四種眾生、是受施者。菩薩三輪體空,不住於相,無能施之身心,無所施之無畏力,無受施之眾生,生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故能周遍普及十方眾生,令得離苦受益也。 以上十四種眾生,機遍十方,八難眾生,身罹苦難,畏其性命不保,但能持聖號,即蒙大士以無畏力,福德周備,而全性命。三毒眾生,惑業深重,畏其將來墮落,但能持聖號,即蒙大士以無畏力,福德周備,令得離毒。二求眾生,無有後嗣,畏其老死無靠,但能持聖號,即蒙大士以無畏力,福德周備,令生男女。持名眾生,持念一名,畏其福德缺少,但能得一心,即蒙大士以無畏力,福德周備,令等無異。故十方世界眾生,皆稱觀世音為施無畏菩薩也。辰二十四無畏竟。
楞嚴經講義第十五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