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識大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七大本如來藏 ─  識大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一開始佛說:「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識性以下對六種根塵,就是指前六識,「性」即是了別之性,此性無有根源。因於六種根塵為緣,虛妄顯現,乃為影塵,塵有則有,塵無則無,所以說「無源」。因為根攀緣色塵,虛妄發識,所以說「識性無源」,它如同交蘆一樣,「交蘆」是兩根蘆葦相交在一起,中間的支點是虛妄的。根攀緣色塵產生了妄識,識性實際上是沒有實體,沒有根源,是因為六種根塵相交而妄出。

「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你用你眼睛看這會中的聖眾,「但如鏡中。無別分析。」這就是什麼呢?要阿難看楞嚴法會聖眾,單舉眼根對色塵,包括用耳朵聽音聲,用鼻去嗅香。舉眼根,是包括耳、鼻、舌、身其他的五根。你用目循歷,就是用目去觀察,去巡視。按照圓瑛法師說的:這是根塵相對之時,一念未起,取現量境,但如鏡中的現像,沒有妍、媸、美、惡差別的分析。所以說「但如鏡中。無別分析。」這是說明眼根見物之時用第一念不分別,「但如鏡中。無別分析。」這是現量境。

如果按照蕅益大師所解釋:如果只是親緣文殊舍利等相。不帶名言的話。那就是眼識功能。如果起文殊舍利等名言。就是同時意識功能。又眼識所緣文殊舍利等相。但是托文殊舍利本質之境。變起眼識家自相分境而為所緣。不是緣彼文殊舍利實體。以文殊舍利之實體。乃阿難第八識之相分。是彼見大之所緣緣也。

再來,「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這是揀明識之相。即眼識及隨眼識同時而起之明了意識,此二者有不同。按照圓瑛法師所說,眼對色塵,初起第一念,不涉名言,是眼識名隨念分別;如果起第二念,計執名字,即是隨眼家俱起之同時意識,名計度分別。分別名相,緣境之後,將外境攝入,交內之獨頭意識。 

所以最初你一眼看過去的時候是現量,再來你就開始標指:這個是舍利弗、目犍連,這就是動念,產生了分別,這就是簡明「識」能識別、能了別的作用,就是隨眼識同時而起的明了意識,對於塵相它能揀別。所以起初第一念時不涉名言,即是剛開始的第一念是不隨名言。之後就在境中次第標指:這個是富樓那,這個目犍連,這個是須菩提,這個是文殊等等的,就產生了「了別」,就變成了,「計度分別」,這叫隨眼家跟眼根同時而起的「同時意識」,前面名為隨念分別,它不涉名言,即是眼識隨念分別,就是識家看是第一念,它是隨念分別,不涉名言。起第二念,計名字就隨眼家,就是隨眼根,同時起了同時意識,名為計度分別。分別名相,攀緣境界後,將外境攝入,交於內之獨頭意識,獨頭意識就是第六意識。因為前面的五識它算是同時意識,同時意識它能夠隨著眼根、耳根、鼻根……等根產生計度分別。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這裡佛就問:這識是生於見根?還是生於相?還是生於虛空?還是無所因突然而出?識從哪來?見合於相產生識,這個當中還有虛空,所以把虛空也涵蓋進來。「無所因突然而出。」還是無因就會生識。

再回到第一個。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識是從見根而出的話,這「見」不屬於明暗色空,這四種元素它都沒有,那見性尚無,你尚且沒見到明暗色空你怎麼發識?怎麼產生意識?你連第一念都沒有了,你怎麼產生後面的計度分別?因為見根不屬明暗色空,耳朵也是一樣,鼻根也是一樣。所以這裡它舉一個見根,你就要想到後面的,包括六根都是一樣的,意根也是,沒有前五塵,你也無法產生意識。

見根尚且不屬明暗色空,既然攀緣不到明暗色空,你怎麼發識?沒有相可攀緣,就沒有計度分別,沒有謝落的影子,意根沒有東西可以緣,意識沒有辦法發起。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如果你這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而生,既不見明,也不見暗。為什麼?因為你一定是先有眼根攀緣色塵,才能分別到底是明還是暗,對不對?可是你說這識直接就生於相中,那到底是什麼相?「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你明暗尚且都看不到,你怎麼分別到底是色還是空?因為識是了別的,尚且沒見到相,怎麼從相來發識呢?所以說不從相而生。

這一段看的人要仔細思惟清楚,剛才前面講的為什麼那麼重要?因為給你「現量」講出來,給你「計度分別」講出來,你在相上就要能夠了別。因為眼根攀緣色塵產生識,那眼根不屬色空,不屬明暗,為什麼你會知道相它有明暗色空,必然要有眼根攀緣,眼根如果不攀緣,你尚且看不到明暗,既看不到,你怎麼分別到底是色是空。所以你說意識是從相上而來,那是錯的。所以說「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再來,「若生於空。非相非見。」如果說這識是生於虛空,虛空既不屬相,也不屬色,就是講的「非相」。它不屬見,它也不是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沒有見,就無法辨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沒有明暗,滅除了你所對的境緣,所以叫「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從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既不屬見,也不屬相,所以說「處此二非」。有這虛空就等同於沒有,見沒有辦法從虛空而生。如果你把虛空當作一物,有這虛空又非同於一物,如何能生識?虛空是空空蕩蕩的,它是色空相對的。為什麼講虛空它非相,因為色相是有一個實體,虛空它是空空蕩蕩的,二者是相對待的,所以說「非相非見」,虛空不屬「相」也不屬「見」,這相是指色相。所以你要會唯識的名詞,包括我們佛教的名相你都要會用。你要是認為「相」是涵蓋色空的,那你這裡就會解得有點亂,這「相」就代表它是色的意思,色跟空相對的,所以空不屬於色,空也不屬於見,所以說「非相非見」。

非見則無辨,非相則滅緣,所以除此二非,「空則同無。」空又不屬一物,所以說「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縱然產生識,你要怎麼分別?它不屬於相,不屬於色法,因為它是空法,它是空,縱然有識,你要了別什麼?空色是相待,從空而出也是一樣的。從明而出,無法見暗,從空而出,無法見色,縱發汝識,欲何分別,道理是一樣的。前面已經講不從見,也不從相,也不從虛空。這「見」就是講眼根。這裡講得其實算詳細。

還有一個「無因而出」,下面說「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如果無因就會了別的話,你會不會把太陽看成月亮?當然是不可能。佛又說:「汝更細詳。微細詳審。」你要仔細地去思惟清楚。「見托汝睛。相推前境。」你有眼根,相屬於前境,就是眼根攀緣的,「可狀成有。」有一個形狀形貌,叫做相,「不相成無。」沒有相狀那就叫虛空,「如是識緣。因何所出。」這個識到底從何而來?「識動見澄。」什麼叫「識動」?識是分別,所以它屬於動,「見」是無分別的,它屬於澄,「澄」就是不動的,澄清不動,「非和非合。」一個動一個不動,無法和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聞聽覺知這五根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你也不能說這個意識是無因而出,若說無因而出,那你日中會別識明月。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這個識心無所從來無所從去,不屬因緣、不屬自然,所以應該知道包括了別見聞覺知,俱是本如來藏圓滿湛然,無有來處,無有去處,所以叫「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總合起來看,因為前面四科,這裡是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不屬生滅。

「阿難。汝心粗浮。」包括講我們的心粗浮,都是隨著見聞覺知產生了虛妄相想,所以不能悟了見聞覺知本來藏,所以他說「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不能從這裡開悟。佛說:「汝應觀此六處識心。」六處識心就是講的六識「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到底是同是異呢?是空是有?這個就又回到前面見大的地方,你去看你就知道,你說這識跟境界是一?還是跟境界是異?跟色是一?還是跟色是異?還是非異?是同?還是非同?是跟眼根同?還是跟色相同?同於色相則不屬眼根,同於眼根則不同於色相。如果相異,你又沒有辦法了知。所以到底是同還是異?是空還是有?實際上,不可說是同,不可說是異,不可說是空,不可說是有,這幾處俱非。才知道本如來藏當體無生,所以佛說:「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這「性識明知。覺明真識。」按照藕益大師講,他說「識與本覺。皆性皆真。」「明知覺明。」即下文所謂的「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就是指真如之理。識與知皆性皆真。「妙覺湛然。遍周法界。」本來就周遍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所以說十法界唯心所現,你不能說這心從何處而來,因為有來就有去,有生就有滅,所以說「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心包太虛,沒有方所,無生無滅,無去無來。但是「循業發現。」所以有九界的妄識與佛界的真識的差別,「九界妄識」就是八識,眾生在那裡流轉;佛界就叫菴摩羅識,也就是白淨識,皆是循業而發現。無論是九界的妄識還是佛界的真識,實際上識性沒有所謂真妄的差別,所以叫「性識明知」,性中本來就具有真明真知,覺明也實際上就是真識,所以「妙覺湛然。周遍法界。」但是「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世間人誤以為識是因緣所成,或以為是無因而出,這兩個「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上面是不生不滅會妄歸真以顯真空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