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準提菩薩聖誕-農曆三月十六 |
【準提神咒】
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具胝。
我今稱讚大準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具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
悟顯法師 講述 梵網經菩薩戒 四十八輕戒
![]() |
準提菩薩聖誕-農曆三月十六 |
【準提神咒】
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具胝。
我今稱讚大準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具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
悟顯法師 講述 梵網經菩薩戒 四十八輕戒
佛教漫畫(7)│清明掃墓要如何幫祖先迴向
(情境:山間祭祖場景 慧明居士捧祭品)
心香居士: 哎,師兄,千萬不要拿葷食來祭拜祖先呀!
慧明居士: 可這是爺爺生前最喜歡的,為什麼不行呢?
悟顯法師: 當然不行呀,用葷食祭拜對祖先不好,要用素菜來祭祀。《地藏經》裡說殺生祭祀,只會增加亡者的罪業呢!
慧明居士: 啊,原來我這錯誤的觀念,反而害到祖先了。
心香居士:那麼,在清明掃墓時,我們還能做什麼來幫助祖先呢?
悟顯法師: 以至誠心來讀彌陀經、往生咒,讚佛偈、念佛、三皈依、迴向,將讀經念佛的功德迴向先亡。
慧明居士: 請問師父,我們該怎麼迴向呢?
悟顯法師:簡易的迴向,可以這樣做:
願以此功德。迴向某氏歷代祖先
再接著念,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悟顯法師:依佛經的教導,也可以印經、供養三寶,請法師講說或播放大乘佛法的講座,流通大乘,來為祖先積功累德,對已故的親人有絕對的幫助。
心香居士:實在太好了,清明祭祖,念佛修行迴向,確實自利利他,冥陽兩利呢!
大乘定香精舍同修編製
悟顯法師 監製
【清明】 2025年4月4日 農曆三月初七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悟顯法師 開示 :清明祭祖要讀經念佛
諸位同修大家好。
馬上就是我們中華民族追思祖先的日子,也就是清明節要到了。那麼清明節的由來之前有講過。我今天要講的就是你們在掃墓的時候,其實是可以讀經念佛的,為祖先超度,至少可以讓他種點善根。
掃墓的時候一樣是用鮮花素果來祭奠,然後用素食,最重要是要講素食。所以要用素食去祭拜,不要用葷食。你不要人情,想說他之前喜歡吃什麼,你爸爸或是你媽媽或是你爺爺以前喜歡吃什麼,你就給他弄葷的,這個罪業又算到他頭上去了,不應該這樣子的。
在掃墓的時候,簡單的話,你可以讀《心經》,然後念往生咒,然後念讚佛偈,念六字的佛號,然後轉四字,最後做個三皈依。你要再讀長一點的,你可以讀個《彌陀經》,後面都是一樣的,就是配合往生咒、讚佛偈、六字四字佛號,然後做三皈依,最後做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這個迴向偈。
有沒有人就是想再做更長的,也可以,那就讀《地藏經》。一樣地,就是前面的經典換掉,後面都是一樣的,讀《地藏經》完以後念咒念佛,然後迴向。這個就是我們在掃墓的時候,除了我們世間的民俗禮儀以外,你還可以帶著大家一起來讀經,把讀經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你的祖先,甚至跟你同姓的歷代祖先,希望他們也能夠聽聞佛法、能夠往生善處,或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往生善處可能是生天,或者是生人道,還有更究竟的就是能夠聽經念佛,然後往生淨土。這都是做子孫的孝道能夠做到圓滿的地方,世間人的孝順,終究是有限的。所以佛在《大方便佛報恩經》裡面講,假設你左肩挑父、右肩挑母,縱然是經過很長遠的時劫,這個孝道都不算圓滿。那怎麼圓滿呢?就是要讓你的父母、你的祖先,或是你的長輩們都能學佛,你這個人間的孝才算盡得圓滿。這是以佛經的內容、佛教的內容來說,我們佛教裡面講的這個孝順,是希望說跟你有關係的人能夠往生淨土、能夠學佛、能斷惡修善、能夠超脫六道輪迴,這個才是孝道的圓滿。不然你世間法做得再好,都不算圓滿。所以經典要能夠去讀,你才知道佛要我們怎麼做,怎麼樣才是真正學佛,才是真正修行。
所以世俗人行孝跟佛教徒行孝不一樣,世俗人他就是一生,這一生而已,佛教是永劫。為什麼講永劫呢?就是盡未來際,盡未來際就是希望我給他的東西,包括到無量劫以後,對他都還是有用的。那什麼東西有用呢?就是佛法有用。因為它如同金剛一樣,不會被時間給消磨掉。很多事情是時間都可以沖淡一切吧,但是佛法就不是這樣子,你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一歷眼根永為道種。這就是佛法厲害的地方,不生不滅之法,念一句阿彌陀佛,聽一聲佛號,或是讀經典,或是一句,或是一偈,或是半句半偈都能種善根。所以你在掃墓的時候,你可以去為你的祖先來讀經念佛,就是這樣子。
那麼有一些人這個不了解的,他會有一些問題:法師,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讀《地藏經》呢?《地藏經》要不要晚上讀?說實話,沒有一定要晚上讀,你要晝夜六時讀都可以。但是一般一天來說就是讀個一部,有的人會排在下午,有的人排在晚上。你要晚上讀也可以,你要白天讀也可以,這個沒有一定的時間。
有些人還有疑問,念佛能不能晚上念佛啊?我說奇怪,為什麼不行呢?他說有些所謂的專家,現在專家太泛濫了!他說晚上念佛,鬼會來找你。我說念佛怎麼會鬼來找你呢?念佛當然是佛菩薩來找你啊,佛菩薩找你,肯定是安穩光、肯定是好事情,有什麼不好的。所以晝夜六時都可以念阿彌陀佛,不是只有遇上喪事才念,平常就可以念。平常念佛,這個人有佛光,照燭其身,一般的冤親債主或是鬼神不敢來害你,反而念佛才是安全的。所以你不要聽那些所謂的專家胡說八道,你要到佛門裡面來找法師,找正信的佛教徒去請問、正信的出家人去請問。
平常就可以念佛,晚上更要念,晚上念更能安穩、更能平安。這個佛號隨時隨地都能念,沒有時間的限制。那麼《地藏經》呢?就看你方便,一般多半會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再讀。你要白天讀也可以,白天讀也沒有問題,不必去擔心這個問題,重點是你讀經的時候有沒有妄想?這個才是個問題。讀經妄想太多,經讀下來,這個功德變福德,但是你常常這樣訓練,久了也就沒妄想了。還是可以這樣訓練的,可以這樣讀。
你讀經讀得熟,越熟越好,這樣子久而久之,這個經從你在讀的時候妄想滿天飛,到你後來讀熟的時候,一個妄想都沒有,那就是進步了,妄想少了,功德就大了,就能自利利他,你迴向給誰,對誰都有幫助,這個就是佛門你在讀經、在念佛,它善巧熏習的方便,什麼善巧熏習的方便?就是你剛開始是因為某些因緣來讀經,剛開始不熟,後來慢慢熟了,你這個功夫就越來越好,能利益的眾生就越來越多。
所以你看這做超度法會的,我不曉得你們懂不懂,做超度法會最重要是主法的和尚心地要清淨。主法和尚都還沒來做超度,就先跟你談價錢,那這個就不對了。他自己可能都超不走自己,為什麼而來?為財力而來嘛。你問文殊菩薩你從哪裡來?他說:「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你問這個來做超度的主法和尚,你從哪來啊?為什麼而來?他從寺廟來,為什麼來?為錢財來,這個心就不對,不清淨。所以你看有些道場做法會跟他談價格的,還看市場需求收錢的,什麼叫看市場需求收錢呢?你問,你跟他說我要寫一個超度牌位,他要問你這個亡者是剛往生嗎?人家這麼一問,我說這個有差別嗎?他說四十九天內往生收費要多加一點,看市場需求的,看你的需求來增加收費,這都是不道德的事情。這種道場沒有必要去,也沒有必要護持,你護持他也沒有功德。這種道場很不如法,希望能改正,等他改正了,你要護持再護持吧。
這種道場做超度,我跟你講,絕對超度不了眾生。主法的要背最重的因果,對不對?你收了錢嘛,沒超走就是詐騙,對吧?欺騙眾生,欺誑白衣,虛貪信施,濫膺恭敬,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你去看經文,這個欺騙白衣居士,騙什麼?騙他的錢,跟他說你看我這裡可以超度,還要加收費,是不是?沒超走啊,沒超走那怎麼辦呢?當然要找你,你跟人家開價的。所以為什麼說做超度法會不宜收錢,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希望大家要有一點正知正見,超度的事情不是用錢就可以買到的服務。它不是服務,它是要看修行。要是你們那個和尚有修行,千請萬請請不出來,那你倒是好心地去請,用真誠心去感動他,請他來給你迴向、給你超度,這真有效,因為他不要收費,他心是清淨的,他就是每天在用功。
你要是做那個超度都還沒來就先跟你談價格了,那個超度就是個儀式,沒有效。這是實話,也不是假話。不針對任何一個人,就是專門針對不如法的,就是這樣子。你看釋迦牟尼佛給人家超度有沒有先談價格?你是跟人家談價格,心就不對了。釋迦牟尼佛看到眾生有苦難,趕快分身千百億去救度,你看是不是?所以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佛菩薩也沒收錢,也沒有貪圖你的供養。你想想你自己什麼德行?你就先跟人家談價錢,先收錢,有的還看需求收錢的,這個是錯的。
我們能夠接受的這也算底線了,就是你在道場超度,道場總得買鮮花水果,再付點這個鮮花錢、水果錢,那再多一點,護持道場,可以了。再多一點點沒有,但是如果是惡求多求,那就不行。我有碰過一個居士,在我們中國香港,在香港他跟我講,他說他一個至親往生,他問我我有沒有做超度,我說我沒有做超度。他說他去香港有些道場寫牌位,哇!收的好貴的錢啊,他負擔不起啊。我說你不用去超,你直接自己做課。我跟他講你怎麼做、怎麼念,這樣就可以了。我說那種超度,坑人的超度沒有效的。你就放寬心,你聽我的絕對沒有錯。超度是憑功夫的,不是看錢財的,絕對不是看錢財的,這個是最可恥的,這種道場沒有替眾生想,也不算正法,講得再好聽都沒有用,實質上沒有利益到眾生,都是想著從這個亡者的親人身上,看能不能再要點供養。看到人家有苦難,沒有慈悲心,還落井下石,這個是錯的。已經失去了一個做出家人、做佛弟子的慈悲心了,這種道場沒有功德。這不是惡意地謾罵,就是告訴你們,你要會選擇。有些人不會選擇,因為在世間,商業模式看太多,待太久了,以為說我花錢能買,花大錢就一定能買到好東西,實際上未必,尤其是佛門,佛門看的是這個和尚的修行功夫,這個一定要知道。
希望大家清明節的時候,能夠為自己的祖先或是已故的親人讀經念佛。
悟顯法師 講述 梵網經菩薩戒 四十八輕戒
四明山大方廣無生居士胡幽貞刊纂
大乘定香精舍義工白話翻譯......
【原文】
第十篇
儀鳳年中。西域有二梵僧。至五臺山。齎蓮花執香爐。肘膝行步。向山頂禮文殊大聖。遇一尼師在巖石間松樹下繩床上。端然獨坐口誦華嚴。時景方暮。尼謂梵僧曰。尼不合與大僧同宿。大德且去。明日更來。僧曰。深山路遙。無所投寄。願不見遣。尼曰。君不去某不可住。當入深山。僧徘徊慚懼。莫知所之。尼曰。但下前谷。彼有禪窟。僧依而住。往尋果見禪窟。相去可五里餘。二僧一心合掌。手捧香爐。面北遙禮。傾心聽經。聆聆於耳。初啟經題。稱如是我聞。乃遙見其尼。身處繩床。面南而坐。口中放光。赫如金色。皎在前峯。誦經兩帙已上。其光盛於谷南可方圓十里。與晝無異。經至四帙。其光稍稍却收。至六帙都畢。其光並入尼口。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云。震旦國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恆於中住。今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萬菩薩俱。其山在岱洲南折洲東北。名五臺山。首楞嚴三昧經云。文殊是過去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佛。又央崛摩羅經云。文殊是東方歡喜世界摩尼寶積佛。彼神尼之境界。必文殊之分化。以示梵僧也。
【白話參考】
第十篇
儀鳳年間。西域有二位梵僧。到五臺山。持蓮花拿著香爐。肘膝行步。朝山要去頂禮文殊大聖。途中遇見一位尼師在巖石間松樹下的繩床上。端然獨自坐著,口誦《華嚴經》。
當時天色已暗,尼師見到了僧人,便對梵僧講,天色已晚,女眾法師不便與男眾法師同住處在一室。說畢,便請僧人白天時來。明日再來。梵僧就說,若白天再來,這深山離此地路途遙遠。且無地方方便可投寄住宿。希望尼僧不要拒絕,要求遣返他。尼師就說。若你不能先離開,我也不能留下來住這兒。那麼我也應往深山去,離開這裏。這位梵僧聽完,還猷豫不決,慚愧不安的對尼師說道,他不知該往何處?尼師對他説,但凡往下走會看見前面有一個山谷。哪兒會發現有禪窟。僧人依照指引前往入住。到達時果然尋見禪窟。距離尼師位置大約有五里餘距離。二位僧人一心合掌。手捧香爐。面向僧人而安住下來。並予面向北方禮拜。專心聽經。聆聆於耳。初啟經題。稱念「如是我聞」。就遠遠地看見這位尼師。她身位坐有在一繩床。面向盛於山谷南方約方圓十里距離。與白晝無異。誦經至四帙。其光稍稍回收減少。到第六帙經誦畢。發現這個光就並入到尼師的口中,《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有說道:在震旦國東北方,有菩薩的住處。名為清涼山。過去諸菩薩。恆常於中住。今有菩薩,名字叫做文殊師利。還有許多萬眾菩薩也居住在此。其山在岱洲南折洲東北,又名為五臺山。首楞嚴三昧經就有說道:文殊菩薩是過去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佛。又在央崛摩羅經也有提到,文殊菩薩是東方歡喜世界摩尼寶積佛。那位神聖的尼師的境界,必是文殊菩薩所化現身。而來示現給梵僧見到的。
悟顯法師 講述 梵網經菩薩戒 十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