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五十八)
諸位同修請掀開《無量壽經》卷首筆記,看第二十六頁玄義的第六部分:「六、藏教所攝」前面講的淨宗所被的根器,那麼根器啊,其實每一個人只要你肯學,都有得度的因緣,無論你的習氣是重是輕,沒有消不了的業障!所以呢?只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真信切願,老實念佛,都能夠往生!所以呢?這是我們在前面五個大段裡面所要學習到的!那麼這一段呢?叫做藏教所攝。藏呢?就是指二藏或是指三藏,也就是它在大藏經裡面是屬於大乘或者是小乘!教就是五時八教或是華嚴的五教,天台宗講的四教。那麼它是屬於什麼樣的一個義趣?這部經我們必須在學習以前要來了解,了解它的好處,你對於《無量壽經》,你對於信願持名的方法,你就能生起無比的信心!那麼我們有很多同修都是初學,甚至呢?沒多久才接觸經教,所以我們講這部經,用玄義作為開頭,說實話,對初學的同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一開始就講到相當深的義理!但是呢?不要氣餒,這麼深的東西你都能夠聽得下去,後面呢?就容易了!也對於佛法有基礎有認識,所以要有耐心,要能夠發長遠心!所以這個十門開啟啊,用現代話來講它是相當的專業,十門開啟,在講經前一定要說明的,所以這藏教所攝,我們今天就來了解它。我們看第一小段:「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在佛法,釋迦牟尼佛說法,沒有分這個所謂的四教或是五教,也沒有分所謂的五時,都沒有,釋迦牟尼佛觀機逗教,應以什麼樣的法,來令眾生得解脫,他就說什麼樣的法。那麼為什麼要來判教呢?這個清涼國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就有說到,他說:「最主要的是要幫助眾生,知道什麼是契合他的根器」還有呢,就是怎麼樣是方便說?什麼樣的是真實說?所以呢才來判教!才來分為五時,所以是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為眾生來判的!因為大家學佛,初學剛接觸總是不了解,該依什麼經來修?經典它裡面的分門別類,所以祖師大德為我們作這個分判,以他實證實修的經驗為我們指條路出來,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經典是了義?什麼樣的經典是不了義?哪一部經是圓教?哪一部經是這個別教?是通教?圓教就是圓滿教。別教呢?就別於通教,別於小乘,也可以說是別於通教;通教呢?就是通大小乘;那藏教?就是完全是小乘。這是我們在學習經典以前必須要了解,你才能夠知道,我現在學的這部經是大乘經典?還是小乘經典?是圓教的?還是屬於藏教的?那麼是佛在什麼時候說的,這個我們有一個應該是說透過這一章,我們有一個大略的了解,但是在裡面呢?不要作分別,心有高下,分的再對,還是妄心,還是顛倒。為什麼呢?一樣是引《華嚴疏鈔》裡面講的,釋迦牟尼佛在五時當中,這後面玄義部分會說到,五時裡面,即使是在阿含時也有講大乘,因為底下有一類眾生,他的根器是大乘的根器,也同時幫小根的眾生種大乘的善根,所以不能作為定解,你認定哪一部經一定是小乘,一定是大乘,那是自己的心在分別,在分高下,所以佛法它就是這麼樣不可思議!在事相上、差別上可以分出大小乘,在理性上又是平等。所以一般人要來理解佛法,剛開始確實有點摸不著頭緒啊,到底是了義?還是不了義?是大乘?還是小乘?是圓?或是偏?所以沒有辦法一下子理解。那麼我們在看經典的時候,這觀念相當的重要。無論你學的是什麼樣的宗派,不要去互相的詆毀,以經典來謗經典,要以經助經,不要以經謗經,用經典來互相毀謗,那就不是佛弟子了。所以我們自己在學,不可以認為,說我學的《無量壽經》是最高的,其他的經典都不如啊。那是自己的心有高下,這高下心,就是輪迴心。你是被經轉,你不是轉經,學了經典,被經典轉,沒學經典被境界轉,同樣都是被轉,只是轉你的對象不同,所以你的心,還是凡夫心,你的見解,還是凡夫的見解。所以我們看到判教,我們自己就要清楚,不可以在這裡面生高下。這是在進入正文以前,應該要跟大眾先做個說明,免得以後你們沒有學好,怪到我頭上來,說你沒講清楚,我已經講清楚了。所以你們要是在這裡分別,那不能成就,不能怪我。好!所以凡體究經典,要先知道這一部經是屬於何藏?在什麼時候說的?是屬於何教?這個「教」,後面再來做說明。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那麼這是第一小段。第二段,「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有二,」就是可以分為兩種。包含蘊積文義,就是含攝義趣在裡面,所以叫做藏,那也可以當作寶藏。不過現代的人還是比較喜歡寶藏,不會喜歡經藏,除非這個經藏可以幫他找到寶藏,有什麼密碼這樣子的,可以幫他找到寶藏,不然他不會喜歡經藏。那麼我們學佛人呢,要學著喜歡經藏,我不能勉強你們一下就喜歡經藏,因為大家還是蠻喜歡寶藏的喔。所以你剛開始接觸你會覺得很生澀,但是日積月累,你這樣熏習看下來,你會法喜充滿,我有碰過有的同修,當初在提倡《無量壽經》的時候,他說他《無量壽經》一頁都讀不了,他說他翻一頁書,一頁的經文,就如同千斤這麼重。你看他的這個業障,他讀一本經,《無量壽經》,我們一般剛開始初學讀,兩個小時,讀到後來,我聽過快的二十五分鐘,他心裡面可以背,二十五分鐘,一天可以讀二十五部,一天啊,從早讀經讀到晚,那麼這是快的。那你看他這個業障,剛開始不要說他能夠看經,他翻一頁都沒有辦法,他說他一本經,讀一天,才讀完,他也是這樣耐心去讀,讀到後來,越來越快,越來越快,這就叫「業障消」。所以他這個是真正我聽過比較奇特的,他說他翻一頁書他翻不過來,可是人家有耐性、有毅力,他就讀得下去,他就學得到經典裡面的東西。所以這個讀經、研教要有耐心,不能求速成,現在很多人想要速成,多半都是沒有耐性,看個幾頁、聽個幾句、幾分鐘,他就認為他對佛法懂了。他有沒有想過是法師講經講得好啊?所以用真誠心、用你的耐心,來學習。你就能夠發現這裡面,有無價的珍寶。而且這個珍寶不在經典上,就在自己身心當中,我們現在就好像《法華經》裡面講的,那個乞丐,在衣服裡面有一顆如意珠,可是他自己不曉得,到處流浪,就比喻做六道輪迴,到處流浪跟人家乞討。有一天他碰到有一個有智慧的,他告訴他,你的衣服裡面有如意珠、摩尼珠啊,你怎麼不拿出來用呢?他一看才恍然大悟,這個有智慧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就是經典。它讓你能夠反觀自照,你就能夠知道,自己身中有如來不生滅性。這「摩尼」翻作中文叫「如意」,摩尼珠叫如意珠,它什麼功用呢?還是得講一講,佛門常把如意珠比喻做佛性,那它的功用確實有點類似,這如意珠,你跟它講說你要什麼,它就能給你什麼,就能顯現出來,這就是如意珠的功用,這功用就相當大了,你要有錢它可以給你錢,你要有名它也可以給你名,要有房子它可以給你房子,這是如意珠它的一個我們講的神奇的作用。所以把它比喻做佛性,代表佛性具足一切,能夠隨眾生的心,隨心滿願,令眾生隨心滿願。所以佛門裡面常把它當作「佛性」或是「法性」,這是如意珠。它的珠體清澈,我們講透明的,它能夠映照萬物,代表佛性能夠「周遍含容」,但是不會執著在某一個色相上,「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一樣的意思。那麼我們眾生呢,「諸愚癡者,謂彼摩尼,實有五色。」 6%;� � - a )j ��� �明體;mso-bidi-font-family:細明體;color:#0099FF'>他毀謗大乘啊,所以你們不要毀謗大乘,對於一些不懂的佛法,不要用自己的意思解啊!你即使學了幾十年、幾百年都一樣,你也不要想說,我這幾百年來我都沒看過經典有這樣說,有太多的方法不可思議啊!自己不懂絕對不要毀謗,你就只是學你懂的、講你懂的,這樣就可以了。你要是惡意的批評、惡意的毀謗,那這個方式如果是真的是如法的,那你就真的是毀謗大乘。時下很多人自以為聰明,毀謗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自作聰明,夏蓮居老居士,自在往生啊!黃念祖老居士在他的註解裡面講,他很多在會集時候的瑞相,在當時他不敢公開啊,他公開你們毀謗,那你們的果報不可思議啊,黃老居士講,夏老居士會集的時候,可以說是阿彌陀佛親自到他面前教他的啊,甚至他有能力入定到極樂世界去啊,他講,他當時候要是講出來,那必然遭到攻擊,所以很多人他不瞭解夏老居士的程度,所以恣意的批評,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來毀謗,為了自己的名利來毀謗大德。雖然他也種了一點善根,但是呢苦報絕對有,絕對的,逃不掉的,所以這個《無量壽經》的本子我們在用,我們就是用《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本子會集的相當圓滿,那麼有一些人喜歡斷章取義,不光是取《會集本》斷章之義,也取印光大師斷章之義。以為摩尼珠真的有顏色,以為佛性當中真的有一法可得,這都是經典裡面常常在引用的。所以你看經典,你可以從經典裡面證入真如本性,這是佛要送給我們的,只是現代的人他不想要。學佛、看經典都想說自己根器很差、很沒有善根,其實大家都有善根,沒有善根怎麼會來到佛門呢?都有。只是你的心比較急了,所以就廣求知見,想說看一點粗淺的、入門的,永遠都在入門,學了二十年還說我要學最簡單的,那這個就沒有發心啊,沒有真正在用功,心裡面還是喜歡金銀財寶,不會喜歡經藏。還有一個意思,這經藏能夠幫助你開發佛性,有開發的功能,不光裡面所說的是佛性,你依著它去修行,它有開發的功能,能夠蕩除你的煩惱習氣,能夠掃除你的業障,這是經藏它含有的意思,所以故名為「藏」。那麼分為兩種,我們看第一個,一,三藏,第一個是契經,第二個是律,第三是論。那麼本經屬於經藏,我們佛門裡面有一個我們講的一個學位的名稱,你們看讀《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這三藏法師就是代表他通經、律、論,三藏。也就是說他對於經典、對於戒律、對於論,都通,這是三藏,我們常看到。這玄奘大師也是三藏法師,就是他通經、律、論,三藏。那三藏裡面第一個,叫做契經,梵語叫修多羅,修多羅翻作中文叫繩子。可是這個繩子在中國不被人家重視,所以祖師大德就把它翻譯成「經」,經典。一講到經典,中國人就重視了,四書五經,所以就把修多羅翻成「經」。那麼為什麼叫契經呢?契就是契機、契理。契理就是契合實相之理,大乘一實相印、小乘三法印。契機就是契合眾生的根機、眾生的根器。第二個是律藏,裡面所說的就是戒律,也就是大家最不喜歡的,講到戒律每一個人都不喜歡,為什麼呢?因為連世間的法律你們也不喜歡,最好都不要有人管。那麼離開了戒律,有沒有可能成佛呢?不可能。這戒律是佛的行持、佛的行為啊,你有佛的知見,這是契經、這是經典;再來要有佛的行為啊,不能說我有佛知佛見,行為還是跟凡夫一樣,那你還是凡夫啊,所以這「律」也很重要。那論呢?這論就不光只是只有佛說,佛也說論,那麼菩薩也造論,像你們看的《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這都是菩薩造的;比較短的---《唯識三十頌》,這個也是論;這都是菩薩的著述。那勉強祖師大德的,也可以說論,這是有修證的,那祖師大德客氣啊、謙虛啊,不敢說他寫的是論啊,所以就弄個「疏」、弄個「鈔」,或叫「演義」,這是祖師大德客氣啊、祖師大德謙虛啊,那麼一般我們看到的論,都是菩薩所寫的,菩薩所寫的,比較有名的---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無著菩薩,這些大菩薩,他們都有留這個論下來。龍樹菩薩比較有名的---《大智度論》,還有我們講的《大不思議論》,《大不思議論》就是《華嚴經》的註解,可是已經失傳了,相當的可惜。《大不思議論》裡面有我們講的完整的《華嚴經》,現在傳到中國來的《華嚴經》只有十分之四而已,很少。那麼《大不思議論》裡面是完整的《華嚴》,可是也都因為戰亂,也都散失掉了,這個是龍樹菩薩的。那麼彌勒菩薩也有造論,講到彌勒菩薩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就《瑜伽師地論》,這是唯識宗最主要的經典,《瑜伽師地論》。裡面講世間、出世間,總共分為六百種法,六百法。那麼《百法明門論》呢,是從《瑜伽師地論》裡面再把它精簡出來,稱為《百法》,就是這樣子精簡出來的,所以也都是菩薩註解,都是真正有修行的、真正有功夫的。好,這是大概介紹一下這論典。那麼本經屬於經藏,屬於經,是佛親口宣說。那麼在民國初年,由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現在很多人對於夏老蠻有意見,有很多的批評,那麼這些批評都是出於嫉妒障礙,都是心裡面有所分別。他不看看人家的功夫,夏蓮居老居士是坐化的,是真正有功夫的,他只批評毀謗認為居士不能會集。那居士要是不能會集,那前面的王龍舒居士、魏源居士,他們會集得都相當的好,甚至印光大師怎麼學佛的?印光大師就是看到王龍舒居士他註的《龍舒淨土文》學佛的。
� � � )j ��� �乘,對於一些不懂的佛法,不要用自己的意思解啊!你即使學了幾十年、幾百年都一樣,你也不要想說,我這幾百年來我都沒看過經典有這樣說,有太多的方法不可思議啊!自己不懂絕對不要毀謗,你就只是學你懂的、講你懂的,這樣就可以了。你要是惡意的批評、惡意的毀謗,那這個方式如果是真的是如法的,那你就真的是毀謗大乘。時下很多人自以為聰明,毀謗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自作聰明,夏蓮居老居士,自在往生啊!黃念祖老居士在他的註解裡面講,他很多在會集時候的瑞相,在當時他不敢公開啊,他公開你們毀謗,那你們的果報不可思議啊,黃老居士講,夏老居士會集的時候,可以說是阿彌陀佛親自到他面前教他的啊,甚至他有能力入定到極樂世界去啊,他講,他當時候要是講出來,那必然遭到攻擊,所以很多人他不瞭解夏老居士的程度,所以恣意的批評,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來毀謗,為了自己的名利來毀謗大德。雖然他也種了一點善根,但是呢苦報絕對有,絕對的,逃不掉的,所以這個《無量壽經》的本子我們在用,我們就是用《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本子會集的相當圓滿,那麼有一些人喜歡斷章取義,不光是取《會集本》斷章之義,也取印光大師斷章之義。所以,不是說居士不能做會集啊,要看他的功夫啊,要看他有沒有成就。那麼夏蓮居老居士確實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所以你要是出於嫉妒的心在毁謗,你一定會下地獄。即使是出家人也不例外!不要想說我出了家披了個袈裟,七眾之首,又是比丘,能舉其他人的過失,你就到處批評、毁謗。要知道夏蓮居老居士是金剛阿闍黎,是真正有功夫的,他可以教出家人,可以當上師,可以受十方的供養,所以你要是批評他,你要是毁謗他,惡報很快就會現前,你造的惡業非常的大,所以不要想說你披了個袈裟,這叫袈裟之下失人身。不能想說我披了袈裟,方袍大領,貢高我慢。去批評有德的人就是殺阿羅漢,五逆罪啊,他寫的經那你就是破壞三寶,這個罪過都非常的嚴重。這個是跟大家說明的。那麼我們看第二個,「二藏:(1)聲聞藏(2)菩薩藏。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聲聞藏,一般講的就是小乘經典;菩薩藏講的就是大乘經典。這裡說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都是大乘佛法,因為小乘人他不信有他方佛,這一點就跟大乘不一樣,他只承認有釋迦牟尼佛,所以才有一個說法叫「大乘非佛說」,那是他們誤解,因為如來說法我們看到他是坐在那裡說法,實際上隨著眾生的根器不同,聽到的經典有異,會有不一樣,所以小乘藏,像我們大乘有一部經叫《楞嚴經》,那麼在小乘人他聽到就是《佛說缽吉蒂經》,他聽到,就是講阿難和缽吉蒂,這個摩登伽女,他過去生是什麼因緣,這樣的,這是事相上,但是在大乘菩薩他聽到的就是《楞嚴》。所以真的像《維摩詰經》裡面所說的:「如來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所以有人就毁謗《楞嚴》,考據不到啊,找不到啊。你當然找不到,它從龍宫裡面出來的,不是乾隆大藏經,是真正的龍藏。由龍勝菩薩把它帶出來的,看到這個《楞嚴經》相當的好,菩薩記憶力好,看到之後把它背下來,《楞嚴經》有十卷,就這麼看一看就記下來了,到人間把它抄寫出來。所以我們才有《楞嚴經》可以看啊,不然《楞嚴經》它是收錄在龍王的龍宫裡面,它的龍藏,真正的龍藏。龍藏有多大?我們這部乾隆大藏經眼睛這麼一晃就看完了,他呢那個龍藏,龍樹菩薩去過,去過他的龍宫,龍王給他一匹馬,快馬,好的馬,他很懷疑,他說你給我這馬要做什麼?他說:「你要看藏經呀,我帶你看藏經,你用這匹馬去看。」龍樹騎著快馬騎了三個月才看完,他總該看完了吧?沒有,這只是目錄啊。走馬看花看了三個月,目錄而已,所以你看這個龍藏,真正的藏經要搬到這娑婆世界來,放不下啊。一部《華嚴經》就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講的偈頌,偈子一般看到的是七言或是五言,它的偈就是四行算一偈,一行大概是三十二個字,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把十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多大呢?一百億個日月,一百億個日月再乘以十倍,那裡面所有的東西都磨成微塵,每一個微塵當作一偈,叫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是它的裡面的內容,品數呢?一泗天下微塵品,一泗天下就是,像我們現在是南贍部洲,東邊是東勝身洲,西邊叫西牛貨洲,北邊是北俱盧洲,一泗天下。把這一泗天下裡面所有的東西都磨成微塵,每一個微塵當一品,這一品就是品題,像《無量壽經》的法會聖眾第一,這麼多的品題,這是一部《華嚴經》。還有其它的經典,龍宫我沒有去過,所以我也不知道,就光《華嚴經》要搬過來都放不下,可見這個經典的浩瀚。那麼回到玄義裡面來,聲聞藏它是講的小乘跟大乘最大的差別是它不承認有他方諸佛,他只承認有釋迦牟尼佛。他認為只有六識。大乘講八識,在唯識裡面,小乘是生滅六識,大乘是不生不滅八識。我們一般認為我們的意識心是生滅的,佛說這個意識不生不滅,當體是你真性的作用,這是大乘,所以明顯的跟小乘不一樣。所以「本經廣演大乘」,裡面所說的都是大乘佛法。「詳陳信願往生」,詳細地說明信願往生,乃至念佛修行,殊勝的因果,甚至說到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淨佛國土依正莊嚴,乃至彌陀無邊願海,攝受眾生之事、之道,這個是《無量壽經》的內容,所以呢這部經判為菩薩藏所攝,所以你們不要看念阿彌陀佛那麼簡單,誰都會念,三歲的小孩也會念,不要說小孩會念,畜生都會念,狗啊、貓啊、雞啊,都會念,你們去看《影塵回憶錄》,裡面有一隻公雞念佛站著往生,在內蒙古有一隻鸚鵡念佛,火化之後,舌頭是舍利不壞。眾生往生,甚至在中國有一隻貓念佛往生,都有公案存在。這麼簡單就能成就的方法多數人看輕它、輕視它,甚至認為那個是小乘。把淨土宗當做小乘來學,你去看《無量壽經》的經文,你能學佛、學淨土,你就是如來第一弟子,四十三品裡面:「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你真正能信,那是大善根,你是可以算是預菩薩位,什麼叫「預菩薩位」?準備做菩薩,這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不要看輕了《無量壽經》、看輕了《阿彌陀經》。有很多學經教的,看輕淨土,認為淨土大概沒什麼高妙,或是學禪的,老是說空,真的是像夏老居士講的:「說來句句空,行時步步有。」嘴巴講空,言語造作全部都墮在相上、墮在自己的煩惱裡面,「行時步步有」。這是現代學禪、甚至學教的人的一個通病,夏老居士喝斥為「掩耳盜鈴漢」,真的是自欺欺人啊!所以這部經是屬於菩薩藏。那麼後面呢?要看五時裡面是屬於哪一時?第三個,「說時有五」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可以分為五個時段,第一是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是佛成道三七日的時候講的,判為根本法輪,也有人說是二七,那要看他依據的《華嚴經》的版本不同。《華嚴經》基本上兩個版本,一個是晉朝翻譯的版本、一個是唐朝武則天下令翻譯的版本,由實叉難陀大師翻譯的,稱為《八十華嚴》,也叫做新經,新舊的新;《華嚴》舊經叫晉經,在晉朝的時候翻譯的,是在謝司空寺,又叫道場寺,謝司空就是謝靈運,他往生以後,他兒子把他爸爸的房子捐出來,作為寺院。那麼當時候翻譯《華嚴經》就在那裡,後來因為《華嚴經》翻譯出來,改名叫興嚴寺,這間寺院在應該是屬於現在的南京,在乾隆時代的時候好像又更名為天寧寺,所以寺院的名字都會換,天寧寺,這是華嚴。一般我們看到《華嚴經》在中國就是主要就這兩個版本。那還有一個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就是《華嚴經》末後的一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也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他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也就是把《華嚴經》的內容演一遍給我們看,他的一個參訪的一個記錄,學習的過程,他做示現,給我們做榜樣,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求生淨土,這是《華嚴經》最初三七日說。再來第二個,阿含時,次十二年說,也就是十二年說阿含,《阿含》一般它是小乘,小乘經,裡面的內容最主要就是依小乘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阿含時,裡面這十二年主要說《阿含》。再來是第三個方等時,「方」是廣的意思,「等」就是普遍、平等,就是包含大小乘他都攝受,這是次八年說。《阿含》說完了說方等,廣演四教,均被眾機。四教,可以說是天台宗立的四教,藏、通、別、圓他都有說到。再來就是般若時,次二十二年說,我們常看到的《心經》、《金剛經》,甚至《大般若經》,這都是屬於般若時說的,用了二十二年的時間,最後呢法華涅槃時,後八年說《法華》,一日一夜說《涅槃》,這個《法華》講的就是「開權顯實」,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允許斷善根的人成佛,他是把真實的現象說出來,真實的道理為我們說出來,所以叫「開權顯實」。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所以稱之為成佛的法華,所以它這個《法華經》不是只有我們看到的
這個—法華時不是只有我們看到的這個的《妙法蓮華經》,他是講它的內容符合「定性闡提,能成佛」,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觀念,他就判為《法華》,所以用了八年,最後一日一夜說涅槃,《涅槃經》。下面說的,「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這個是講《無量壽經》判在第三時,方等時。那麼很多人就會有疑惑,《無量壽經》不是圓教嗎?不是頓教嗎?怎麼會在第三時說?因為第二時阿含時大眾不能接受,不信有它方佛,只能說一點,沒有徹底的說出來,到了第三方等時的時候,大家善根漸漸成熟了,佛才宣說,所以《無量壽經》是方等經典,「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不應限於一時也」。《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也講到求生淨土,華嚴時他就說了,那麼其它的四時裡面都有帶說到淨土。我們根據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裡面說的,他說釋迦牟尼佛一輩子講淨土的經典,他說大概有兩百多種,所以遍於一代時教,所以善導大師他才講:「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話是有它的根據,是有道理的,那麼這一部《無量壽經》是屬於方等時,知道這樣就可以了。再來我們看第四個,判教:「天台宗立四教:(1)藏教(2)通教(3)別教(4)圓教」。藏教就是指的小乘教,那麼通教呢就是通小乘、大乘,講的呢是這個諸法如幻,這通教的觀念。那別教呢?別於小乘,完全說的是大乘,完全說的大乘,所以他講的內容就有講到中道實相,中道佛性,這別教。那圓教呢?總攝諸法,唯是一心,沒有大乘跟小乘的分別,沒有善沒有惡,善惡宛然,這是圓教,叫圓滿教。那麼這一樣我們看過這樣大概曉得就可以了,詳細的說明可以去看這個《無量壽經》的《大經解》,如果你還想要更詳細的說明,我們上面有流通《天台四教儀》,慢慢看。下面第二個,賢首宗立五教。這賢首,就是華嚴宗,那麼,華嚴宗是由賢首國師,可以算是由他發揚的,由他發揚的,所以一般說華嚴宗我們也可以稱為賢首宗,賢首國師,賢首法藏國師,他是華嚴宗第三代祖師,他立五教,所以華嚴宗立了五教又叫賢首五教,我們樓上也有《賢首五教儀》,這是華嚴宗判這個一代時教,五教儀。那他也是判五時,日出先照高山,照高山再來照這個高原,再來照平地,再來轉照,轉照時,再照這個高原,再最後法華涅槃,基本上一樣,基本上相同,所以我們前面講的這個,五時是用天台的,那麼賢首宗也有他的五時。這兩宗啊是佛門裡面比較常用的,那實際上在歷代祖師大德分科判教裡面總共有十二個說法,十二個,十二種不同,那麼傳到現代最常使用的,大家所知道的就是所謂的天台宗跟賢首宗,華嚴宗。我們這樣看過就可以了。賢首宗一樣立小乘教,大乘始教,第三個是終教,第四是頓教,第五是圓教。那麼第四,頓教跟圓教,其實就是他從圓教裡面再分出來有一個頓,講他特別強調,即心是佛,這個部份,這是頓教。那麼前面的小乘教就等於藏教,大乘始教就等於通教,剛開始,大乘終教,終教就是最究竟的,最算是圓滿的,那麼後面呢這個頓教跟圓教顯示這個我們眾生本具佛性,乃至一法即是一切法重重無盡的道理,這是華嚴宗判的圓教,那這大概這樣說一下。好我們看第三個,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淨影疏曰:「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大佑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這個是說明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是呢頓教跟漸教諸家同攝,也就是說天台宗跟賢首宗他們對於如來一代時教的說法有所不同,但是呢在分頓、漸上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諸家同攝。那麼在《淨影疏》裡面,《淨影疏》就是《無量壽經》的《淨影疏》,我們這裡也有流通,他是人稱小慧遠大師,小慧遠不是真正的慧遠,不是慧遠大師,慧遠大師是淨土宗的初祖,《淨影疏》也是慧遠大師,但是我們後面稱他小慧遠,就是在慧遠大師之後,隋朝的,隋朝慧遠大師。他說:「今此經者是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什麼叫根熟人頓教呢?就是他厭離生死,想要求解脫,所以就稱為根熟人頓教,也就是說只要你們肯學,只要你們肯修行,遇到淨土法門沒有一個人不得度的。這一段話看起來有一點困難,但是呢他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在講,你只要肯學習、肯願意放下,那麼淨土宗都能幫助你成就,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底下講:「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求正定就是求三昧,三昧翻做中文叫正受、正定,你要得到出離,你必須要有三昧,像我們淨宗講的念佛三昧,這三昧透過念佛來得到,那你對於一切境界就不會動亂了,你就不會被境界所轉,這個是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教我們發心求生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所以淨土宗是頓教法門,不是漸教,漸教是漸次,先學小乘後學大乘,所以你們這個學淨土,都是直接學大乘,這個是我們早上在講這個拜懺的時候有講到的。要不要先學小乘再學大乘呢?這裡祖師大德就為我們說出來了。你只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真正具足信願行,學淨宗就直接是學大乘,不從小故大,沒有從小乘學到大乘,所以淨宗是大乘。所以大乘有他入門的一個基礎在,但是呢不是說每一個人都需要先學小乘,小乘是為不信大乘的人說的,不信嘛!那先跟你說這個小乘,讓你有一點點出離的概念、觀念,想要出離了,給你證個偏真涅槃,最後再告訴你,你這個偏真涅槃是化城,不是真正的寶所,你們要到寶所去,要迴小向大,所以最後才法華涅槃,法華涅槃時,開權顯實,這個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手段,他悲心的展現,所以不從小故大,這裡講的「故知是頓」,淨宗是頓超法門。說實話沒有一個法門比我們更頓的了,你們去看《觀經》,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個人一輩子都沒有聽到佛法,臨終念佛十念一念就能往生,還有什麼法門比這個更頓的?甚至斷了氣以後,你勸他念佛,他只要肯回心,中陰身一樣能往生淨土。所以稱為頓超,禪宗再頓也沒有我們頓,說實話,禪宗是專接上根,中下絕份,淨土宗呢?這個頓超,「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真的像祖師講的為門廣大,不可思議,這接引眾生的門大開,確實不是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一般人想像不到。所以淨土宗尤其是這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面尤其是《會集本》,特別值得我們來學習。這是頓教法門,所以這些妖魔鬼怪他很清楚,他知道這《會集本》能夠幫助眾生成就,他就趕快來毀謗,惡意的來批評,造謠生事,他恨不得你不要出三界,恨不得你繼續輪迴,希望呢你不要成就,那你要是聽信他的話,那你就被他給騙了,而且毀謗《會集本》同時毀謗五種原譯本,因為他是從五種原譯裡面會集出來的,你謗裡面任何一句,你都等於謗經,他是完全照五譯裡面會集出來的,所以呢這《會集本》能不能毀謗?不能毀謗啊!你以為毀謗《會集本》你就沒有果報?有啊!等於毀謗經典。那毀謗經典能不能往生?大家都讀過第十八願,唯除五逆、毀謗正法,五逆罪還可以救,毀謗正法不能救。尤其毀謗正法裡面你特別毀謗《無量壽經》,那是誰都救不了你,為什麼?能夠救你的最後一個法門你還毀謗,你還不信,那就沒有辦法了。什麼《華嚴》、《法華》、《楞嚴》啊!《圓覺》啊!《金剛經》、《般若經》都救不了你,《無量壽經》還可以幫助你,可是連最後要幫你的,你都毀謗了,那沒有,沒得救啊!所以毀謗《會集本》罪過不可思議啊!這個幾劫都說不完啊!好,那我們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就先講到這裡,下一次接著再來說,我們來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