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 |
佛遺教經解 節錄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 開示
持戒的重要性~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比丘」,此翻除饉,即福田之稱也。又 含三義: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惡。然佛之遺教,通誡一切四眾弟子,而經中處處獨舉比丘者,亦有三義:一者,示遠離相故:二者,示摩訶衍方便道,與二乘共 故;三者,比丘為四眾之首,舉其首以該四眾,亦皆同遠離行故。
言「滅後」者,即示現遺教義。「波羅提木叉」,此翻保解脫,亦翻別別解脫,亦云處處解脫。此 即是不盡滅法。依此法身,度二種障:得度煩惱暗障,故云「如闇遇明」;得度空無善根障,故云「如貧得寶」。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不能 持戒,則同堂猶隔萬里;苟能持戒,則百世何異同時。金口誠言若此,奈何捨此別求!
言「滅後」者,即示現遺教義。「波羅提木叉」,此翻保解脫,亦翻別別解脫,亦云處處解脫。此 即是不盡滅法。依此法身,度二種障:得度煩惱暗障,故云「如闇遇明」;得度空無善根障,故云「如貧得寶」。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不能 持戒,則同堂猶隔萬里;苟能持戒,則百世何異同時。金口誠言若此,奈何捨此別求!
引用自大乘定香精舍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