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妄盡還源觀今說6




「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即事不滯於理。隨事成差。」

這是「起六觀」的第二個觀門,「從心現境妙有觀。」前面第一觀是講「攝境歸心真空觀」,讓你知道「境即是心」。

當知境即心,還要能夠作如是觀,「觀」就是觀照。所以說第二個「從心現境妙有觀」。因為心體本空,「從心現境」,心能現一切境界,這道理是一樣的。

「即事不滯於理。」事與理沒有相妨,所以說不滯於理。「隨事成差」,隨著事相上,能夠出現種種不同的妙用,所以說「隨事成差」。這心,能夠變現一切的森羅萬象,所以說「事不滯理。隨事而成差」。

「謂前門中。攝相歸體。今此門中。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報土。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今此門中。依體起用。修成報身。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


前面是「攝相歸體」,所以說「攝境歸心」。「今此門中。依體起用。」這裡講的是「從體起用」,所以要讓大家知道這「空」不屬於斷滅,它是有妙用,就是「依體起用」,能「具修萬行」,以此萬行莊嚴報土。這些「萬行」總的來說,不超過六波羅蜜。以六度對種種的境界、對種種的人事,所以稱為「萬行」。大家由此知道,六度也是依體起修。所以,慈悲不是只有一般的「愛緣慈」或是所謂的「眾生緣慈悲」,而是要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用這種心來修六度。能識得眾生心與我們的心,是同一心體,那你所行的六度都會「稱性」。不然,只是在做好事、善事,頂多得些人天福報而已,絕對沒有辦法了生脫死,所以講依體起修「莊嚴報土」。

「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前面是讓你知道「攝境歸心」,這「心體」講的就是「法身」。這「今此門中」,是說這裡講的,是從體起用來修而成就報身,就是解脫之相。法身人人本具,你從體起用,依體起修,斷除煩惱,就能成就圓滿的報身。所以說法身人人本有,各各本具,但是講到「圓滿報身」,那只有佛才能究竟,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他們就是圓滿證得,成就報身。所以總結:「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你要作如是「觀」,知道「境是心所現」,一切的萬法皆是心所現,心現之法,當體即空。所以要做到:「念念不生分別,念念不取著。」如此才能算是契入此觀。不然,你只是知道境界是心現的,那你只是念珍寶之性,就會像前面所講的「大摩尼寶體性明淨」,但是在這摩尼寶上有粗穢之垢,而你如果不加以種種磨治,終不能淨。所以不是只知道道理就好。

前面講的是讓你知道「一切境界體空」。這裡是讓你知道「境是心現的」,心現之法是幻有,是幻有之法。幻有之法,徹底唯心。所以你要依照此理而起修萬行,這就叫「從心現境妙有觀」。

「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者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

這裡是講「心境秘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所謂無礙心,就是「法身」,也就是「真如自性」。此心無礙,不為一切煩惱、一切業障所障。所謂:「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這是達摩祖師在《悟性論》中說的。講「心」,就是無礙心,眾生本具此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講「境」,就是無礙境,既然心是無礙心,心現的境界自然也是無礙。

可是現在眾生為什麼有礙呢?就因為不了「唯心」,認境為實有。眾生不曉得「地水火風」四大,只是心中一念妄想而已。一念妄想凝結,成為地相;一念暖相,成就了火;一念濕潤妄想,成就了水;全都是妄心所現。妄想不屬於物質,但是這些物質確實是妄心所現。就如同夢境一樣,你在夢中,能見火、見水、......見一切物象、現象......,所以就要知道「全夢是心」,在這境界當中的一切,皆由心所現。

所以眾生見到的地水火風,都是心中一念妄想所生。這個妄想,歸根結底是沒有自體的,稱為「無明」。無明它沒有根、沒有體相,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惡業是沒有體相的,所以妄想當體即空。那什麼叫「無明」?講得徹底,就是對於心性不明。此一念「不明」妄生有能見相與所見相,眾生繼續堅固此無明,就產生出了「六粗相」。所以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歸根結底,眾生的根本煩惱,徹底唯空,只是對心性不懂而已。所以修學大乘跟一般次第修的不一樣,是先破無明,再來斷除「見思煩惱」跟「塵沙煩惱」,消除你的「我執」,而後在境界上「歷事練心」,消除你的塵沙煩惱,成就「意生身」,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方式。所以《圓覺經》告訴我們,所有的修行方式是要先「悟淨圓覺」,悟淨圓覺就是破無明。不管你是修「奢摩他」、「三摩缽提」或是「禪那」,它一開始就是告訴我們要先「悟淨圓覺」,就是開悟淨圓覺心,也就是先把無明給打破,而後「保任」,所以要「取靜為行」,修「如幻觀」或修「禪那」,以頓見自性。一切的行法,亦復如是。

大乘跟一般次第修學不同,它是從根本先下手,「根本」就是讓你對於心性能夠明白。因為沒有辦法像禪宗祖師一樣「直悟本心」,所以就只能「藉教悟宗」。所以「聽經研教」對大家很重要,可以透過聽經教慢慢地了解,再搭配淨土法門用功,即使此生未了,也能藉念佛帶業往生。如果根器好,用功精進,業障消得快的,打開本來,這一生就可以明心見性,確實是一生成辦,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了。

這裡講「境者謂無礙境」,因為「境從心現」,所以「心無礙」故,境亦無礙。「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諸佛能證此無礙境,而成就淨土。那麼,這兩個有沒有先後次序的問題呢?實際上沒有先後,證心之時,即是證境之時,所以才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兩個是沒有障礙的,前面講「諸佛證之以成法身」,這裡講「諸佛證之以成淨土」,但不是說先證心,然後境界再轉成無礙,說之次第,但它是同時的。下面說「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是說如來的報身以及所依的淨土,是圓融沒有障礙。

下面仔細地分別。

「或身現剎土。如經云。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其中無迫隘。」

或是身現剎土。這是《華嚴經》裡的經文。一毛孔中,能現無量的諸佛剎土,這是如來證無礙心入無礙境,所以一毛孔能容無邊的剎土。這個剎土裡面,各有四洲四大海。「四洲」就是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跟北俱盧洲。「四大海」是這洲的旁邊都有鹹水海,所以叫四大海。這是講:一毛孔中能現須彌,一座「須彌山」的山腳下,有四個大洲。這就像我們這個世界,最外層有一重大鐵圍山。這個鐵圍山它是最高的,次第往下遞減。一個日月之處,有九山八海,在一毛孔中都能顯現。而且一毛孔中,不是只有現一個日月、一座須彌山,它能現無量的諸佛剎土,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剎土。所以說「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在中無迫隘」。

「或剎現佛身。如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

或是剎土現佛身,如《華嚴經》所講「華藏世界所有塵」,也就是所有的微塵,華藏世界所有的微塵,一一塵中佛皆能入,這就是身跟土沒有障礙,身土圓融。「普為眾生起神變」,能入這樣的境界,就是不思議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意思是「毗盧遮那佛」就是入此圓融無礙之法。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如玄談疏中說。」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為什麼說四句呢?因為前面說「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這「一毛孔中無量剎」是所謂的「正」內現「依」。那麼「華藏世界所有塵」是「依」內顯「正」。「一毛孔」,這毛孔是正報,能夠有四洲四大海,是正報裡面顯現依報。而「華藏世界所有塵」是依報裡面顯現正報。為什麼?「一一塵中佛皆入」這是依報當中顯現正報。那麼後面的四句,就有所謂的「正報當中顯現正報,正報當中顯現依報跟正報,依報當中顯現依報,依報當中顯現依報跟正報」,所以總共來說是有六句。因為這《妄盡還源觀》,祖師把它省略,所以他只說四句,實際上是六句。

「如玄談疏中說」,這「玄談」就是《華嚴探玄記玄義》,裡面講到的。


「如是依正混融。無有分齊。謂前兩觀各述一邊。今此雙融會通心境。故曰心境秘密圓融觀也。」

所以祖師說「如是依正混融」,依報能現正報,正報能現依報,沒有任何的差別。
這個「神變」不是講一般的神通變化,而是「毗盧遮那法如是」。法爾就有如是的作用,而且它的作用不是一次只有一種作用,它是同時作用。前面講「毗盧遮那法如是」就是講「法爾如是」,是自性緣起的實德,這是真實的德能,不是用神通或是用幻術所來變現的,這是真正契入「依正混融。無有分齊」  這樣的境界,依報跟正報是沒有任何的差別。後面總結說「謂前兩觀各述一邊」,最前面的一觀是「攝境歸心真空觀」,第二個是「從心現境妙有觀」。「今此雙融會通心境。」這裡是把它們合起來看,這「依正」能夠會通,是非常深密難知,稱為「秘密」。所以說「心境秘密圓融觀」。

一般凡夫、二乘是沒有辦法契入這樣的境界,即使你是久修功行的菩薩,所謂「積行菩薩」,仍舊「曝鰓鱗於龍門」,是沒有辦法契入這樣的境界,唯有見性才能夠知道。所以說:「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這「了因」就是智慧,唯有開啟般若智慧,你才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而不是你用其他的修行方式、種種的造修,所能夠證入的。所以稱為「心境秘密圓融觀」。這裡說的「秘密」,不是講佛法裡面有什麼秘密,而是這真相就在你眼前,但是你卻見不到。這樣來說真的算是秘密了。因為眾生不了心性,都是著相,貪瞋癡尚且轉不過來,何況跟眾生講依正圓融,無有前後、無有差別、無有分齊。這個「分齊」就是分限、界限的意思。這是說明第三個「心境秘密圓融觀」。

「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是第四個,「智身影現眾緣觀」。一智能現眾多之緣。


「謂智體唯一。能鑑眾緣。緣相本空。智體照寂。諸緣相盡。如如獨存。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有目之流。無不睹見。生盲之輩。亦蒙潤益。令知時節寒熱之期。草木無情。悉皆滋長。」

這是講「智身影現眾緣觀」,智體唯一,能鑑眾緣。這「智」能「鑑」,「鑑」就是照了眾緣。此智能夠了別眾緣,但是緣相本空。我常講「一切法因緣所生」,而所生之法當體即空,所以講的是「性空」。二乘人他雖然看到一切法是因緣和合,但他沒有辦法了達緣相本空,他必須用分析的,叫「析法入空」。而且二乘人他只知道有法,它是因緣生滅的,但不知道這法從哪裡來。
這裡講「緣相本空」,大乘知道這法從哪裡來,是從心所現之法,當體即空,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說為「緣起」。不用你去分析,不需要用析空觀,是當下即空。就像你作夢的時候一樣,你能夠如實了知這夢中的境界是假的、是虛妄的,所以說當體即空,這是大乘的體空,所以叫「緣相本空」。

這「智」能照「體」,「智體」能照寂,能照於心體,所以叫「智體照寂」。本性是寂滅的,要用智慧來契入,也唯有「智」才能夠契入。所謂「智體照寂」,就是以「智」來了達一切境界,以達「諸緣相盡」,就是前面講的,這本具的「般若智」能鑑眾緣,知道「緣相本空」,所以能讓你徹見本性。一徹見本性,則「諸緣相盡」。「諸緣」是指一切的因緣。「諸緣相盡」就是講「境如」,「如如獨存」就是講「智如」。一切的現象,皆悉空寂,所以叫「諸緣相盡。如如獨存」。這就是所說的唯「如如智」與「如如境」。

「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意思是:因為「諸緣相盡」,所以一切有為法,無不即是真如自性,所以叫「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就像太陽一樣,在虛空當中普照。
「有目之流。」指有眼睛的人。「無不睹見。」沒有沒看到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看得到」。「生盲之輩。亦蒙潤益。」即使你生下來就瞎,生下來就沒有能見的能力,但你也可以感受到太陽光的熱,知道時節寒熱之期。令草木無情都能夠得到滋長。以上是祖師舉一個比喻,說真性就如同太陽,在天空中照耀著大地,有情無情一切萬物悉蒙潤益。

「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故曰智身影現眾緣觀。」

如來的智慧,也是如此,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觀」。這裡就告訴你,其實歸根結底,你現在在看的,不是所謂的「見覺聞知」。歸根結底就是「智」在鑒照、在鑒察。所以達摩大師的師父般若多羅大師,也就是西天禪宗二十七祖,他那個時候到王宮去,達摩大師的父王供養第二十七代祖師皇宮中最珍貴的寶物。那祖師就問眾皇子,說:還有沒有比這個更珍貴的?大家雖然有學佛、聽法,卻沒有人可以回答。唯有達摩祖師講:以心為貴,所以說「心王為寶」。祖師問他:為什麼呢?達摩祖師說:因為世間種種的寶,再怎麼珍貴,如果沒有心來證知了別,那這個寶物也沒有用。所以,講「智身影現眾緣觀」,就是讓你知道:你現在在用的心,其實就是真心,從來就不曾墮煩惱當中,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只是這裡講得確實是複雜了一點,但是,說複雜並不是批評,只是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確實複雜,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你就知道祖師講得圓滿、透徹。所以知道,你所見的境界唯是你心所現的,跟前面說的一樣,《解深密經》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你現在見到的一切諸法,都是你的心所變現的。賢首國師說:「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心現之法,以智來照了,緣相自盡,一旦諸緣相盡,唯如如智獨存。這個世間沒有所謂的染淨,唯有「如如智」及「如如境」獨存,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確實稍微深了一點,如果還不懂,那就先這樣聽,多聽,慢慢會懂的。


「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即事事無礙法界也。謂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

這是第五個,「多身入一鏡像觀」,也就是事事無礙法界。前面讓你知道「理即是事,事即是理」,這裡教你「見事即是見理」。以次第來說,此觀就是承接前面,前面講「一切萬法皆以智來鑒察」,所以「萬法即心,心即萬法」。又前面的三個觀門已經告訴你「心境圓融」,唯如如智及如如境。這裡是告訴你「多身能入一身」,所以說「十身互用」,它是可以講得有關聯,卻又各個獨立。有次第有圓融,圓融又不礙次第,次第不礙圓融。所以先教你「攝境歸心」,再告訴你「從心現境」,而後「心境圓融」,再後是告訴你唯「如如智及如如境」,所以說「智身影現眾緣觀」。你既然知道唯如如智及如如境獨存,這裡就再告訴你「多身入一鏡像觀」,顯示無障無礙的作用,即「事事無礙」,所以說「事事無礙法界」。告訴你毗盧遮那十身互用,「毗盧遮那」翻作中文叫「遍一切處」,或叫「淨滿」,「毗盧遮那」就是「盧舍那佛」,清涼國師講:其實盧舍那佛就是毗盧遮那佛。是後人翻譯的時候或是梵音楚夏所導致的錯誤,實際上他就是「毗盧遮那」,並沒有另外一尊佛,那麼清涼國師是華嚴宗祖師,又參加經典的翻譯,所說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說「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

「經云。或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

這是解釋「十身互用」。以自身能現眾生身、能現國土、能現業報身、......,就像佛示現有馬麥之報,可是眾生不懂佛是示現的,所謂「於法自在為法王」,他已經於一切法皆得自在,所以並不是佛真的有這樣的業苦。而是他能夠顯現業報,乃至現聲聞身、現緣覺身......,所以,應以什麼身得度,他都能現。或現菩薩身、現如來身,現菩薩現如來。或能現智身,所謂「智身」就是以智為身。大智大慧就叫智身,所謂大智圓明。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其實就是如來的智身所顯現的,因為裡面所說的都是如來的境界,經典裡所說的也是如來的國土身,像《無量壽經》所講,就是阿彌陀佛的國土身。彌陀的身土,能夠有所謂的眾生,有所謂的聲聞、緣覺、菩薩,有種種的水鳥樹林,六塵說法,這就是《華嚴經》講的「十身互用」,所以不是小乘。極樂世界它是實報莊嚴土,是如來徹證心性,徹底頓脫煩惱所示現的。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一般外面不懂淨土又毀謗淨土的人所說的化城,所謂「化城」就是幻化不實的。那你看極樂世界對照《華嚴經》來看,確實是如來十身互作。所以有智身有法身,法身就是以法界為身,法界身,所以證無漏法界之體,名為法身。也能現虛空,能現虛空,所以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隨舉一身能夠攝其餘的九身,所以叫多身入一鏡像觀。如同鏡子裡面的影像,重重復重重,隨舉一身能攝餘九身,自己亦攝其餘九身在於其他的一一身中,所以說多身入一鏡像觀,猶如帝網珠一樣,所以告訴你是「事事無礙法界」。
下面再講得更清楚一點,不光一身能現十身,乃至

「如一一身有十身互作。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節中。皆有十身互作。」

不光一身能十身互作,一一毛孔,每一毛孔每一支節,這支節就是你身上有這個骨骼、關節、四肢,皆有十身互作,所以稱為「多身入一鏡像觀」。


「或以眼處作耳處佛事。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眼能作耳處佛事,這就是你們在《楞嚴經》看到的諸根互用。眼根能聽能聞,它能夠聽聞,眼根也同時能夠嚐,同時能夠憶,它六根諸根能夠互用,六根互用,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所以講十身互作,包括六根也能互用,這個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確實是解脫。一切的這些小乘經都沒有說到,所以這個大乘才是佛法的正宗,才是佛法的根本,一切法無不從大乘而出,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正是此意。

所以從這一句話你就知道,是先有大乘,而後眾生不懂才給你講小乘。《圓覺經》講:「從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乃至菩薩諸波羅蜜。」都是依淨圓覺心而得顯現,你現在看到的小乘法、聲聞法、緣覺法,還是依淨圓覺心來顯現,就像圭峰大師的《原人論》裡面講的。現在有些佛學院的,或是一些哲學教授他看不懂《原人論》,還寫了一大篇論文。《原人論》不是在合會儒釋道三教,它沒有合會,而是告訴你一切法從心所現,它還告訴你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就像你在夢中的境界,有善有惡,有天堂有地獄,都是唯心所現,這才是人本來的面目,所以叫做「原人」,本來面目即是真性。所以你要看得懂經典,要全面來看,不要斷章取義,辜負了圭峰禪師一片好心。所以他一開始就給你揀別外道、小乘,乃至世間的儒家、道家,告訴你那個不是,那個未達究竟,而後結歸一乘了義為究竟之法,再總收前面的儒教、道教、小乘,說它們皆唯心所現,這就是《原人論》。

因為我看到有很多學者在講《原人論》,越講越遠了。所以你要講佛法你就要注意,一不小心你講錯了,你問題就很大了。尤其現在的這些文章,都保存在雲端伺服器裡面,你的錯誤一旦造成,很難把你消掉,所以不懂真實義趣,不要隨便亂講。從前臨濟宗有八棒四喝,對於這些信口亂捅的、胡說八道的,能夠狠狠地痛打你一頓,所以沒有人敢亂說。那現在沒有了,這棒子全部都收起來了,所以那些胡說八道的又出來了。自己胡說八道被人家指出來,不懂得要懺悔,反而生起瞋恨,反過來批評毀謗,說:你怎麼一直都在說人家過失。這種人就是《法華經》講的:「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又護惜其瑕疵,是眾中之糟糠。這佛門裡面沒有用的東西叫做眾中之糟糠,斯人鮮福德,不堪學大乘,不堪受是法,是法即是大乘,這是順便講到《原人論》的部分。

「何以故。證此大止妙觀法力加持。得如是故。」

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不思議作用,就是因為證入此大止妙觀法力,你入此大乘止觀當中,它有力量能夠加持你,所以能得如是無礙的作用,所以有如是不思議事。


「經云。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所以經典裡面講的,或以多身作一身,多身能入一,或一身能作多身,一身能容納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入」就一身入於各各身當中,或以多身能入一身。前面就講「作」,這裡講「入」,華嚴宗在關鍵處差一個字,那就不一樣。像「作」跟「入」,「入」就是進入的意思,「作」就是以一身當作多身,此一身沒有所謂的和合變異,一身不壞本相,能作多身,多身亦不壞本相,能作一身。一身能入,他也不縮小,一身能入多身。也不是分身,即是「一身能入多身」,多身也不放大也不縮小,能入一身,所以說「悉現在中無迫隘」。不是一身沒多身生,這就證明剛講的完全正確,不是一個身消滅了,多身出現,不是多身消滅了,一身出現。所以觀世音菩薩可以同時現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像很多人到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去,同樣看一尊觀世音菩薩,有的人見到觀世音菩薩是男身,有的見到是女眾身,有的見是出家相,有的見是雙臂,有的見是四臂八臂......等等的不同,但是明明是同觀一身。就像你看佛陀的舍利,亦復如是。像我去寧波的阿育王寺瞻仰佛陀的頂骨舍利,同去之人同樣瞻仰佛頂骨舍利,同樣頂禮供養,有人見到的是咖啡色的,有人見到的是其他種種不同的顏色,也有人見到是金色的,確實佛陀舍利只有一顆,沒有其他的,但是它能夠隨眾生的心清淨與不清淨,或是誠心與不誠心,所現的顏色,有種種的不同。觀世音菩薩亦復如是,在法界當中,能夠現三十二應入國土身,他是同時入。阿羅漢就絕對做不到這樣的境界,阿羅漢可以有很多的分身,但是他一次只能現一種而已,都是同樣的一個人,因為他沒有契入華嚴無礙法界。可是觀世音菩薩契入,這皆由深定力故,為什麼?這叫法界定,故名「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或以異境入定同境起。或以同境入定異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也。」

所以同樣一句話,含有這麼多的義味,還有這麼深的道理。所謂「異境入定同境起」,這「同」跟「異」,它是相對待的,或是你在持咒,或是你在散亂,定跟亂,菩薩都沒障礙,他可以在定中,可以在此入定,在動亂中出定,示現動亂相,都沒有問題。在動亂當中,他也能夠入定沒有障礙,示現不同的身,能夠入定沒有障礙。或是「同境入定異境起」,「起」就是出定,他的定力,出入沒有障礙,而且不是只有一身,多身都是如是。這「同境」「異境」比較不好懂,佛在《華嚴經》上舉了一個譬喻,就如同「咒於死屍」,什麼叫「咒於死屍」呢?在我們中國,大家都知道江西有趕屍的,以前很窮,人到外地去工作,人死了總要落葉歸根,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可是沒錢送屍體回鄉,怎麼辦呢?那就叫趕屍的來念咒送亡者回老家。這屍體因為咒的緣故,它能夠起身,然後回到家裡。這在中國是有的。那麼在經典上講,我是聽一些長老講的,你們讀〈普門品〉裡面經文「咒詛諸毒藥」,咒詛這個「詛」就是用咒來驅動屍體,這屍體是剛死的人,因為你念咒,剛死的這個人神識離開了,念了這個咒,會有其他的鬼進到這個新死的屍體當中,可以用這咒的力量,驅使這屍體去殺人,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這個「詛」就是講的用咒語對這個屍體來加以控制,那麼進入這屍體的這個鬼叫「起屍鬼」。那麼這個咒就比喻作「同境」,屍就比喻作「異境」,一個是念咒,它是音聲相;一個是屍體,它是四大假合相,「同境」跟「異境」它不同,但是「同境」能驅動「異境」,你念咒,它這個屍體會動,我不是要講這些鬼怪的東西嚇你,是真的有這樣的事情,我也不是提倡要你去控制屍體,不是要教你去做趕屍的,只是舉一個例子讓你知道。
「或以一身能入定多身出定。或以多身入定一身出定,「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這樣看了,應該就很清楚了,一身入定多身出定,多身入定一身出定,都沒有障礙。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

所以叫做「主伴互現帝網觀」,以自身為主,其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就像以淨土為主,其他一切法門,就是它的眷屬,「伴」就是眷屬。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或以佛身為主,光中所現的其他菩薩、聲聞乃至六道種種之事,都是他的眷屬。

「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重重無盡。此表法性重重影現。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

所以這裡講,隨舉一法主伴齊收,重重無盡,因為主中有伴,此伴又能為主,因為他是隨舉的,所以即主即伴,重重無盡,這是要表法性有重重影現的功能。在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不光在佛身當中,菩薩身亦復如是,乃至六道四生亦復如是,一切的依報、正報亦復如是,隨舉一法都是重重影現。「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慈悲跟智慧重重無盡,下面舉善財童子的一個公案:

「如善財童子從祇桓林中。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入已。還閉如故。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

所以這裡主伴互現帝網觀,如帝釋天的羅網重重無盡,這是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在《四十華嚴》裡面,他參彌勒菩薩。「從祇桓林中」,這「祇桓林」就是「逝多林」。「漸次南行」,在《四十華嚴》裡面會看到很多「漸次南行」,為什麼一直講「漸次南行」?圭峰大師就是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大師說:所謂「漸次南行」,這「南」就表「中正」之意,因為由北向南是中正,東西是左右的意思,所以「漸次南行」是「行於中道」,不落偏邪,又可以代表「棄暗向明」。這「南」屬「陽」又屬「火」,表棄暗向明,所以說「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這是彌勒樓閣的一個名稱。「暫時歛念。」這話在此都有密意,「暫時歛念」就是攝心不落善惡。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法師即時開悟,確實契入毗廬遮那莊嚴大樓閣。「毗廬遮那莊嚴大樓閣」就是表「圓滿法界」,也就是表圓滿的心性。
這裡講:「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所以善財童子暫時歛念,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之時,這樣子來祈求彌勒菩薩為他開示。「彌勒彈指。其門即開。」一彈指,這彈指就是講「一念頓悟」。「其門即開」,就是契入心性。「善財入已。還閉如故。」所謂「入無所入」,所謂「識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所以說「還閉如故」。
「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在樓閣當中又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它這是表「法界重重」。「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這確實就是代表法界重重,主伴齊收,彌勒為主,善財為伴,隨舉一法皆攝主伴;主伴能夠互容,主伴也次第分明,所以「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這是帝釋天,妙勝殿的羅網,表帝網無盡,如同帝網珠一樣,重重無盡。

「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此舉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也。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也。」

這裡「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就是說明善財童子依華嚴法界觀,也可以說是依《妄盡還源觀》,因為《妄盡還源觀》所說的就是「法界之理」,依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能契入華嚴境界,所以舉一樓閣為主,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所以說「主即是伴,伴即是主」,因為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各有善財童子,圓滿具足,這是講「主伴互現帝網觀」。

「此上所述。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

這是做總結,「此上所述。六重觀門」,從前面所謂「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行四德,修五止,起六觀」,這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所以在這裡告訴我們,這個主伴互現帝網觀,用在這裡亦復如是,「舉一為主。餘五為伴。」其他的都是眷屬。
「主」就是你主要修的,其他的為「伴」,可以作助修。實際上這樣子講,理還不算純圓,只是順著你們想要有個落處,想要有個取捨處,那就丟個取捨、丟個台階給你上來,所以說「用」在行門上,修止觀,其他為伴,其他是助成。還有一個,你修一觀,其他的觀門,圓攝圓俱,就像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及善財童子,都圓攝圓俱。所以說這六重觀門「無有前後,始終俱齊」。你不要把它看成:它是眷屬或是它是為主之伴,它比較差一點。

        所以《華嚴》講的「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次第」,正是此意。隨舉一重觀門,皆能契入華嚴法界,只是眾生於第一個觀門不懂,不能直下悟心,所以後面開了五重的觀門來作為解釋,來讓你契入。實際上,真契入者或是了此觀法者,隨舉一門,無不該攝六門,所以說「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全證自心,沒有先後。

「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隨入一孔之中。及全收珠盡。」

就像一顆珠子打了六個孔,隨便從哪一個孔入,都能到達圓心,都能夠契入此珠,用這個譬喻就很明白了。

「此亦如是。開為六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法自爾故。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裡。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

這裡也是,開為六重觀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而且全收圓滿的教理,所以說「法爾如是」,這裡的法爾如是就是代表圓滿具足,沒有絲毫的缺減,而且圓滿現成,為什麼呢?因為法界之理都是眾生心具,你本來就具有如是性德,如今你修觀、你念佛,「但是本性光明顯發耳」,就是本性顯現,所以說「法自爾故」。就是我常講的「復本心源」而已,恢復你本來面目。

下面說:「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善財童子一生圓證無上菩提,「卷舒無礙。隱顯同時。」「卷」就是收起來,「舒」就是展開,收起來跟展開沒有障礙,就是「卷舒無礙」。隱跟顯是同時,就像你看月亮一樣,此方見半,他方見滿,我們在這裡看的月亮,跟其他地方在看月亮,同看ㄧ月,但是所見的月,月相雖然不同,所見的月體是一。所以說這月亮隱跟顯是同時,為什麼?月體是一,不管你是初一的月亮,還是十五的月亮,只是你所在的位置不同,但是它顯現的仍舊是全體之月,所以說「隱顯同時」。

「一際絕其始終。」既是「一際」則無有始終,就像你吃蜂蜜一樣,所謂「如人食蜜,中邊皆甜」,不管是從中間或左邊吃,還是從右邊吃,中邊皆甜。「初步到,即是步步到」,所以說「一際絕其始終」,「始」就是開始,「終」就是結束。「出入亡於表裡。」出則有表,入則有裡,內外透徹,則亡於表裡。「初心正覺。」初心即是正覺,所以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它悟」。「攝多生於剎那。」所以你念佛,功超累劫。稱佛名號,超於十地,這是「攝多生於剎那」。
「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從「十信位」,剛開始契入,一念就該於佛地,所以說「初心便成正覺」,這「信」就是信心。一切諸佛從信心起,所謂「十信」,信能示現一切佛,你信入此大乘法門,即與如來無二無別,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信能示現一切佛,所以講「十信道圓」,十信位即是圓滿成佛,所以說一念該於佛地。實際來看,十信位距離佛果還很大一段距離,但是《華嚴經》裡告訴我們「十信位就能圓滿成佛」,為什麼?因為與佛同證真心,剩下的就是習氣的問題,所以說,「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十信位的菩薩與佛同證真心,所以說一念該於佛地。

「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

這「地前菩薩」就是還沒見性的,沒有見道的,稱為地前菩薩。未入此華嚴法界的,所以觸事生疑。

「五百聲聞。玄鑒絕分。」

「五百聲聞」就是講五百阿羅漢,雖然與佛同在祇陀林中,但是「杜視聽於嘉會」,沒有辦法見到如來的華嚴法會,所以說「玄鑒絕分」。

「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圓證相應。名為佛地。」

唯有契入此理,融通無礙、一多無礙,所以說「一多交參」,此理「圓證相應」,這理圓證乃知,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

前面講頓超,所以說十信道圓能該於佛地,但是這樣圓頓之法,一般的菩薩以及聲聞,或是凡夫,沒有辦法契入。唯有你真正具大善根,能夠深信大乘,心不退轉,能夠了達此理,圓融無礙,能夠知道一切法本來一多交參,能夠於此實修圓證,方能相應,才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所謂的「名目無定」就是講又有多種的名稱。他說:「若據一體為名。」可以叫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名為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而言。」從三遍來說,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
「若準四德為名。」即是四攝攝生三昧門,所以要知道,「德行」是拿來攝生的,可以搭配四攝法來看,行四德,用四攝法來看,所以又叫「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從五止來說,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寂而常照,所以寂用無礙,照而常寂,也可以叫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這顯示圓滿的佛果,所以又可叫做佛果無礙三昧門。
所以他說名目無定,又有多種名稱,總攝前面六觀的義趣。

「如是等義。隨德立名。據教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攝法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思之可見。」

他說「如是等義,隨德立名」,隨這六重觀門裡面的德行以及義趣來建立它的名稱,所以說「據教說為六觀」,是依據經教來說,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所以隨舉一門即全收法界。講到法界,《華嚴》講法界,指的就是真心本性。這「法」就是法身、法性;「界」就是分界。法性能現森羅萬象,種種不同的差別,皆入法性之中,所以我們稱為「法界」。它能現一切差別萬象,又無障無礙者,這就是我們的自性,只是換個名稱而已,所以你不要聽到「法界」就感到茫然,這就是在破除你著相,在破你的文字相。所以說「隨入一門,全收法界,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一切法當體即空,真空之理你知道了,所以叫「無生既顯」。知道真空之理,那就不礙妙有,所謂「幻有非亡」。所以,攝法界而一塵收,全體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全在一塵。舉一身而十身互用,而十身現,一身能現十身。

祖師講,「如斯等義,非情所圖」,這個義趣,不是凡夫帶著你的情見,或是你用世間法作為基礎能來契入的,《楞嚴經》上已經講過,你用世語言想入佛知見,是無有是處的。意思是:你用世間的語言,想要契入佛知佛見,那絕對不可能。世間語言所說的就是世間的知見,甚至再告訴你明白一點,就是情見,這個「情」不光只是感情,還有就是它所謂的「能所分別、對待分別」,都是屬於情見。所以跟你講一能攝多,多能入一,你如果情見不除,愛見未忘,你沒有辦法契入,甚至你會覺得不可能,會覺得:釋迦牟尼佛在講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還不如持五戒。如果你動這種心念,你就是退大乘心,而且反謗大乘,這是有罪過的。你這種心念如果不斷地相續,你的根器就會越來越暗鈍。為什麼呢?因為下根可以熏習大乘佛法,變成中根、上根,但是因為你沒有達到「不退」,所以你本來是中根,也會退成下根。或你本來是上根,因你不解法,不能契入,也會退轉,所以說它是需要長時間的熏修。心要空,要把世間的情見捨掉,所以這裡講「非情所圖」。你現在聽不懂,很正常,就是要熏習,因為他講的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你現在聽不懂,就是因為情見太重,妄想太多,所以你沒有辦法合融,從文字上你尚且不能解得,何況你說要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所以唯有「識盡見除,思之可見」,「識盡見除」就是你的八識轉成四智,故名「識盡」;「見除」就是你的妄想顛倒,你的「我見」,你的種種邪見除滅了,那才能夠真的契入,不然只是解悟,那個都沒有用。即使解悟,如果不修,一樣沒有辦法了生脫死,所以一定要斷煩惱。

我們大家看了這華嚴《妄盡還源觀》確實能夠體會到《華嚴經》的殊勝與深奧,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確實不可思議。你能聽聞,就像經典上講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見聞為種。必然成佛。」你聽聞大乘,來生生生世世都能得遇正法,都能修梵行。即使你修念佛法門,你能聽聞大乘、聽聞一乘了義,都能夠作為你的助行,能夠增長你的蓮品,也許你現在不悟,但是臨終時佛力一加持,當下開悟。為什麼?就是因為現在種了這個善根。只是眼下業障重,暫時不懂,但是已經聽進去,所以你要多熏習。

前面講的玄妙境界,不是聽一遍你就能懂,也不是聽一百遍你就能契入,重點還是你要除習氣。但是,多聽聞、多熏習,你對於心性、對於如來的境界,你就不陌生,你就不會產生害怕,或是不敢學。多聽,業障也會消,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破除你的能所心,破除你的我執、我見,破除你的情執。所以不要覺得自己聽不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所以才要看。有一些人心想:我就是業障重,我不敢去道場。我告訴他:「就是業障重才要來道場。」講這種話就是很愚癡的人,你沒有正知正見。業障重都還不來,那你只有去三惡道,業障重才要來,來這裡念佛消業,來守道場的規矩,守佛門的戒律,你才能消業。業障重要想辦法消,不是繼續保留,不修、不改,習氣只有越來越重,所以要有正知正見。這就好像一個人生病,他說:「我生病了,我不敢去醫院」,「因為我生病了,我不敢看醫生」。那他只會越病越嚴重而已,不會因為不去看醫生,他的病就自然好,即使自然好了,也只是表面沒有現在這個症狀,症狀又轉變成另外一種症狀。

        眾生有煩惱業習才需要熏習大乘,你就是沒有契入這樣的境界,你才要熏習;你就是有貪瞋癡,所以你才要持戒;你就是會犯殺盜淫妄,你才要持戒;你就是沒有菩提心,所以才要去受菩薩戒。再者:你就是會犯戒,所以更要受戒,因為「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寧可犯戒,也不可無戒,「寧可有戒可犯,不可無戒可破」,所以要在佛法裡面熏習,這都是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你熏習《華嚴》,你看不懂,看不懂只是暫時的,日積月累一定看得懂,就像清涼國師疏鈔裡面舉了個例子,清涼國師是五臺山大華嚴寺的住持,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塔院寺。塔院寺有個白塔,那個是清涼國師住持的地方,它是東漢永平十二年建造的寺院,在他山頭裡面發生的事情:一位比丘尼,她讀《華嚴經》讀三十年,確實用功,她不解其義,但是讀了三十年,自然心通,她的業障消了,契入微塵相海身,契入華嚴法界,這是在五臺山裡面發生的事實。所以你只要肯用功、肯努力,一定可以契入,一定可以圓證。但是你不用功,你退心,想說:「哎呀!很難啊,法師你講的我聽不懂,還是念佛比較實在。」不是說你念佛不行,而是你起這種心就是退菩薩心。到明天你又在佛前發「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就是騙人的。昨天才說你不願增進,今天又再發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騙菩薩。所以你發願的時候,你就要發願對於這些難解的、難契入的,你都要發願能夠契入,只要你業障消,就能契入。


「余雖不敏。素翫茲經。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這是賢首國師的謙詞,他說「余雖不敏」,「余」就是他的自稱,他說他自己雖然不是利根之人。這話是勉勵我們大家,雖然根器不利,但是只要能夠長時的熏修。「素翫茲經。」「翫」就是研習,就是熏習的意思。
祖師確實有修有證,不是一般之人,以他根器這麼好,尚且熏習。何況是根器差的人,那更要熏習。要知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是世間人都懂的道理,學佛人不能不懂,所以你越是迷惑顛倒,越是業障重,越要學大乘佛法。因為大乘佛法講的就是眾生本來面目,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只要你熏修,必定成就,因為阿賴耶識具有覺與不覺之義,你現在是「不覺」帶著你走,只要你回頭,依於覺悟,那覺悟必然能夠引導你與不生不滅相契合。眾生即使迷惑顛倒,因為阿賴耶識具有覺義,一定能夠返本還源。你熏習佛法就開始始覺,「本覺」是本有,「不覺」是本無,所以一定能成就。
下面講:「聊伸偶木之文」,「聊伸」就是講說他自己敘述「偶木之文」,所謂「偶木」就是講「盲龜浮木」,就是大海裡的一隻烏龜,五百年才浮起來一次,茫茫大海上漂有一塊木頭,上面有一個洞,隨著大海水漂啊漂,剛剛好這隻烏龜浮起來的時候,牠的頭穿到木頭上的洞,這樣少的機率,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偶木」就是比喻《華嚴經》,是非常難遇,如盲龜浮木,所以說「偶木之文」。《華嚴經》是如來正法的象徵,在唐朝能聽到已經不容易,何況在現代能聽到,確實是難上加難。我們能夠看到《妄盡還源觀》、看到《華嚴經》裡面的這些句子,都是大善根、大福德之人,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善根,成就菩提的資糧。

     「式集彌天之義」,這「式」是一個語助詞,集彌天之義就是集此觀門,這是祖師的謙詞,說他自己不是利根,但是常常熏習佛法、熏習《華嚴》,依《華嚴經》來註解這一部《妄盡還源觀》,所以叫「式集彌天之義」。「彌天之義」就是《華嚴經》的義趣。

「頌曰。備尋諸教本。集茲華嚴觀。文約義無缺。智者當勤學。」

祖師說法都是依經典、依教理,沒有依他自己的意思。照理來說,他還是依著經教來講。
為什麼說他是祖師可以呢?因為他已經見性,已經有修有證,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境界。為什麼呢?大家尊清涼國師為華嚴菩薩,何況是華嚴菩薩的和尚。他有修有證仍舊是依著經教來說,「備尋諸教本。集茲華嚴觀。」就是寫下了這一本《妄盡還源觀》。「文約義無缺。」文章雖然短,但是義趣絕對沒有絲毫的缺減,「智者當勤學。」有發大心的,想要志求無上佛道的,就稱為「智者」。應當在這裡用功下手。

這一本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利用了幾個小時,簡單的講過一遍,以後有機會,會再安排時間把它講得再詳細一點。這次義趣與重點部分也都有講到,你如果比較沒時間,可以聽短的,以後我再把這一部《妄盡還源觀》作詳細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