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華嚴法門,多談事事無礙法界,如至寶遺於路旁,無人識得。今略講普賢菩薩十大行願之稱讚如來,大家都天天念了,而少修觀行,所以少有識得的,深為可惜。
這八句頌,前四句為所讚,後四句為能讚。在一微塵中,有無數佛轉大法輪,各佛處於無數菩薩眾中,無數佛為主,無數菩薩為伴。小至無數的塵是依報,而在個個微塵中,有正報之佛菩薩在說法聽法。這是前兩句。
第三句,法界無盡,全法界所有無盡的塵中皆有佛說法,菩薩聽法。
第四句如普賢菩薩的智慧才深信,否則信不及。諸佛皆充滿於法界的微塵,則佛多得無量無邊,一佛又有無量菩薩為伴,則菩薩更多得很,一塵中如是,塵塵中皆然,則主伴重重,充滿充滿。
第五、六句是普賢讚佛境界。普賢菩薩於法界微塵中,佛及菩薩面前,用無盡的聲音,無盡的言辭,稱讚如來的功德。
讚歎功德,並不是一時的稱讚,刻刻讚,天天讚,年年讚,劫劫讚。而劫無盡,讚亦無盡。盡法界微塵中的佛菩薩,說法聽法是盡未來的,普賢菩薩的音聲言辭,也是盡未來的。讚佛甚深的功德,功德是深無底,廣無涯的,所以比喻作海,這是七八兩句。
此文雖然天天念,而不修觀行,便可惜了法寶了。今於一塵上推廣之,以便修觀之下手。
一塵,在眾生看來,是一極小的依報。在諸佛菩薩分上,無明破盡的緣故,惟是一大光明藏,稱性大的智慧光明。因智慧光明大,一切萬物皆變為自己的智慧光明。故一切依正二報,在佛均為一大光明相。這大光明相就是妙有境界。妙有非實有,也就是真空。
一塵,就是妙有,也就是真空。那麼塵小也無小相了,故一塵亦為一法界。一塵為一事法界,也是一理法界。理是豎窮橫遍的,諸佛證得本心理——一真法界心,對一塵之小也平等平等,故塵亦豎窮橫遍。故一塵中,無法不具,因一切法皆在一心中,一切法亦皆在一塵中。一切法在一心中,是理不礙,一切法在一塵中,是事不礙。
唉!不要聽聽,光照字句上想,必定要修觀,才可得好處。
一塵如是觀,一毛孔也如是觀,那「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於一毛端現寶王剎。」亦即此意。不過毛端是就正報的少分上說,微塵是依報上的少分說是了。
進一步,一微塵如是,一切微塵亦如是。若一塵想不到,一切微塵便都想不到。今就現量境說之,如日光由屋壁的一隙照入室中時,迎日觀之,即見擾攘之微塵滿布。此現量境,一經提醒,便人人可以知之。
各各微塵中有佛說法,說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各各微塵中有菩薩聽法,就是華嚴海會諸菩薩。須知諸佛說法,不動而遍。佛成道日,稱性與華嚴大士說華嚴經。在菩提場不動,而各處各會聽者均見佛在眼前。雖說者不動,而一時遍現於各處。以佛有妙有的大光明相,菩薩亦有妙有的大光明相,皆是光明,猶如眾星拱月。誠以佛菩薩將法界內大小事相無明去盡之故。若眾生分中身毛塵剎,皆障礙性,是黑暗的不能現物,一迷一切迷,實相現不出來。佛菩薩森羅萬象皆轉為光明相,故釋迦牟尼佛在菩提道場說法,竟能遍於剎剎塵塵光光相攝,無處不現。
一佛如是,佛佛皆然。各佛成道,皆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各有華嚴海會佛菩薩。一毛一塵皆現佛說華嚴經,華嚴海會諸菩薩聽華嚴經。........過去還有過去。亦皆如此說聽。——如是則橫遍法界豎窮三際,皆如是說聽。(按:此段講說最妙最快,愧未能錄全也。)
大家就此境界觀念,能念所念,打成一片,極為有趣。
再就自己一身,從頭至足,各塵中有佛說華嚴經,有菩薩聽華嚴經。各毛孔有佛說華嚴經,有菩薩聽華嚴經。各各正報,總相是身,別相是毛孔。各各毛孔都有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則吾人於「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還能擺得脫離得開嗎?行住坐臥,一切處橫遍十方,一切時豎窮三際,皆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有善根的,一定信得及這微妙的境界;信不及的也要種善根的。一念妙有中(妙有的境界)無有惑業苦啊!
今天佛成道說此法,借此機會提倡提倡,希諸位多向此處用功。一向念佛,普通都念一句阿彌陀佛。此法無人觀進去,如能念進去,則阿彌陀佛亦在其中。阿彌陀佛成道時,亦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亦有華嚴海會諸佛菩薩。亦在一微塵中說聽,乃至十方世界塵塵如是,一毛孔如是,孔孔皆然,重重無盡,說不能完。
吾人自身一毛孔中亦然,通身整個都是,只是被無明障住了。菩薩們,要借此念消無明、業障、苦障。人妙,法門才妙;心不妙,法門也不妙。妙心即觀行智慧。觀起來很容易,因無明無自體,寔易破之,怕人不肯作耳。智慧本有,肯用,人人可破無明。
自家念成佛轉法輪時,無量菩薩親近自家,是本來事也不稀奇。說易行難,念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不易,念阿彌陀佛亦不易。觀成華藏,該攝極樂。好好提起觀行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