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中國唐代高僧玄奘頂骨舍利將分供台灣玄奘大學



新華社南京九月三十日電南京市靈谷寺珍藏的中國唐代高僧玄奘頂骨舍利,將分送一份給台灣省的玄奘大學供奉。日前靈谷寺為此舉行了隆重的迎送法會。


玄奘法師(公元六00年──公元六六四年)又稱唐僧、唐三藏,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翻譯家、旅行家,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公元九九八年,其舍利被迎請到金陵天禧寺。一九七三年被移供於靈谷寺。


應台灣了中法師請求,並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今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南京靈谷寺舉行了玄奘法師頂骨舍利分供法會。當時,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茗山法師和南京市佛教協會代會長真慈法師打開內盛玄奘頂骨舍利的密封真空玻璃器皿,從中取出一粒。經檢測,這粒頂骨舍利重二點八八六三克,體長二十八點二毫米,寬十七點九毫米,高十四點二毫米。這粒舍利被安放於一紅木寶鼎中,再放入台灣了中法師帶來的三十八厘米高的捨利塔中,再將該塔放入錦盒中。錦盒當場貼上由茗山法師親筆書寫並蓋有靈谷寺印鑑和茗山法師私章的封條。這粒舍利將由江蘇省和南京市宗教界三十人組成的護送團護送抵台。


國家宗教局、江蘇省宗教界有關人士和台灣玄奘大學的創辦人、台灣省台北市善導寺住持了中法師率領的台灣玄奘頂骨舍利迎請團全體成員等共六百餘人參加了日前舉行的法會。 (星期三,09/30/98)21:22


 


歷經千年戰亂全球僅存5塊
 
【記者邱恬琳特稿】一塊玄奘三藏法師的頂骨舍利即將在十月二日恭迎回台。根據紀錄,玄奘舍利歷經一千四百年的戰亂,目前全世界僅存五塊頂骨,十分珍貴。


玄奘三藏法師就是一般俗稱的唐三藏,「玄奘」是他的法號,「三藏」則是佛教界對最具貢獻法師的尊稱。


玄奘三藏法師在唐高宗麟德六年(西元六六四年)圓寂於陝西銅川玉華宮,安葬在□水之濱的白鹿原,後來奉旨葬在陝西樊川北原的興教寺。興教寺的三藏舍利塔因毀於黃巢之亂,玄奘遺骸被從塔內取出,遷於終南紫閣寺。北宋太宗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金陵天禧寺住持演化可政大師朝山時,又在毀於戰禍的紫閣寺內發現玄奘頂骨,因此千里迢迢地護送玄奘頂骨至金陵,葬於天禧寺內。


到了明朝洪武十九年,西元一三八六年,玄奘頂骨被遷葬在天禧寺之南,並建三藏塔供奉。明成祖永樂六年(西元一四○八年)天禧寺毀於大火,明成祖再建大報恩寺,並繼續供奉玄奘頂骨。


清朝,大報恩寺又毀於太平天國戰禍,自此玄奘頂骨舍利便埋沒了一百​​多年。直到民國卅一年二月廿三日,對日抗戰期間,因日軍在南京整地建造神社,才被無意中挖掘出來。當時一位篤信佛教的日軍部隊長高森隆介,在南京中華門外雨花台旁的金陵建□神社,結果在挖掘整地時,發現一個石函,供奉著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並有眾多佛像、佛器及珠寶,石函兩側則刻有記載玄奘舍利遷移的淵源文字。


原本日方想將挖出的捨利及文物全部運回日本,但經汪精衛政府交涉,決定將玄奘頂骨分成六份處理,分置在日本、廣東、天津、成都、北京及南京。位於廣東與北京的頂骨,已在文革中遺失。


台灣日月潭的玄奘寺目前保有一份玄奘頂骨,是在民國四十二年秋天,由章嘉大師、印順老法師、趙□惕長老及李天春居士向日本爭取,才歸至台灣供奉。不過,當時台灣各地的信徒又加入一場爭奪戰,後經內政部與台灣省協商後,才決定奉安在日月潭。


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玄奘舍利在倉持秀峰等五位日本高僧的護送下,回到台灣。先總統蔣公並親題尊為「國之瑰寶」,後又指定在青龍山頂興建寶塔,命名為慈恩塔。


至於即將恭迎回國的玄奘頂骨舍利,玄奘大學將在校園中建立玄奘三藏法師寶塔,專門記載大師事蹟。此外,玄奘大學也將成立佛學研究中心,完整收藏玄奘大師一生最大成就:研究唯識宗的學說。並設置翻譯中心,把漢文大藏經,以各種文字傳送到世界各國。


玄奘大學創辦人了中長老說,此次大陸國家宗教局也願意將日軍當時挖地整建發現玄奘頂骨舍利的照片贈與玄奘大學,屆時這些珍貴的照片將展現文物出土的真實鏡頭。 (星期五,09/25/98)


 


李瑞環會見台灣玄奘頂骨舍利迎請團
指迎請玄奘頂骨舍利到台灣安奉有利促進兩岸同胞交流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台灣玄奘頂骨舍利迎請團的主要成員。


台灣玄奘頂骨舍利迎請團由名譽團長悟明長老和團長、台灣善導寺主持、玄奘大學創辦人了中法師率領,將由南京靈谷寺迎請玄奘頂骨舍利到台灣玄奘大學安奉。


李瑞環對台灣佛教界人士的此行表示歡迎。他說,迎請玄奘頂骨舍利到台灣安奉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盛事,不僅有利於促進海峽兩岸佛教交流和文化交流,也有利於促進兩岸同胞在各個方面的交流。他祝這項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李瑞環說,兩岸民間宗教交流活動,是兩岸交流活動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台灣許多佛教界有識之士,包括在座的各位法師,為推動兩岸佛教交流和兩岸關係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對此表示讚賞。希望兩岸佛教界繼承和發揚玄奘等高僧大德踐行的愛國思想和獻身精神,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通過文化交流形成更多的共識,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偉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李瑞環說,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衰,壓不垮、打不散,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具有悠久而強大的文化紐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佛教文化對中國倫理道德等產生了很大影響,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佛教許多主張和我們現在提倡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比如今年抗洪救災中,大家積極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捐物,“慈善”就是佛教中的“慈心救人,善奉濟事”。希望佛教界的朋友們把佛教中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的內容挖掘出來,在現實中發揮積極作用。


悟明長老等表示,相信此次迎請玄奘頂骨赴台安奉,將增進兩岸同胞的情誼,促進兩岸佛教界的交流。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兆國、趙樸初,以及有關方面負責人鄭萬通、李德洙、陳方林、王永海、葉小文等參加了會見。 ?


 


台灣僧俗二眾完成恭迎玄奘大師舍利交接儀式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二十九日電)由二百多位台灣信徒組成的「玄奘三藏法師舍利恭迎團」,今天上午在南京靈谷寺完成玄奘大師舍利交接大典。舍利恭迎團團長釋了中法師表示,台灣恭迎團和大陸護送團預定本週五抵達台灣,週六上午在玄奘大學舉行玄奘大師頂骨舍利奉安大典。


為了參加舍利交接大典,台灣恭迎團昨天自北京出發前往南京,上午九時抵達靈谷寺,寺方不僅敲鐘打鼓,還動員大批出家法師、在家信徒夾道列隊歡迎。


此外,大陸「國家宗教局」副局長楊同祥、「江蘇省宗教局」局長周加材、南京市副市長周學柏、「南京市宗教局」局長楊榮良、「對台辦公室」副主任丁德厚,也在大雄寶殿迎接台灣團。


在大雄寶殿隆重舉行的捨利交接大典,由六名兩岸的佛門高僧共同主壇。他們分別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釋茗山長老、「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靈谷寺住持釋真慈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理事釋無相法師,以及台灣的釋悟明長老、釋了中法師、釋淨良長老。


儀式之後,釋真慈代表大陸佛教界致詞。他除了說明奉贈台灣的捨利歷史傳承,同時表達希望藉由類似活動,促進兩岸密切交流的期望。


隨後,釋真慈將舍利奉交釋了中,釋了中慎重地將玄奘大師頂骨舍利放進預先準備妥當的木盒內,並再三向中國佛教協會、江蘇和南京佛教界表達感謝之意。


據了解,靈谷寺的大雄寶殿西側,有一間玄奘三藏法師的紀念堂,周圍畫有玄奘赴西天取經圖,紀念堂中間,存放玄奘大師遺著和南京報恩寺的琉璃磚瓦,上述這些文物,都是對日抗戰期間,日軍「高森部隊」在挖掘玄奘舍利和報恩寺遺址之後,遺留下來的部份內容。


自從玄奘舍利在一九七三年移到靈谷寺供奉之後,為了妥善保存大師的頂骨舍利,寺方特別將舍利置於真空的玻璃器皿當中,並且外罩佛教協會贈送的十三層簷(木南)木塔;由於這座木塔原是北京廣濟寺供奉佛牙所用,所以又名「佛牙塔」。


至於這次大陸佛教界特別從佛牙塔中迎出,贈送台灣玄奘大學的大師頂骨舍利,長二點八公分、寬一點七九公分、厚一點四二公分、重量二點八八六公克。


台灣佛教信徒組成的「玄奘三藏法師舍利恭迎團」上週五啟程,首先前往北京與促成這次贈送玄奘大師頂骨舍利的相關人士會面,隨後並與「中國佛教協會」及北京當地的佛教重要人士進行交流。


兩岸佛教徒交流期間,除了受到「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熱情款待,中共政協主席李瑞環也親自設宴款待舍利恭迎團成員。李瑞環在席間指出,希望透過這次兩岸佛教團體的交流,能夠進一步拉攏兩邊人民的情感,進而促成台灣關係的良性互動。

~內容轉載自~萬世佛香 佛骨舍利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