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五戒十善不可少



學佛無論是在什麼環境裡面,心都要保持著佛號,不要間斷,除了不間斷佛號還要精、純,不要有妄想夾雜,然後具足信願心,這樣就是真正的做到精進,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若懷疑,「願」就喪失掉了。先是不要間斷,再來是要求念佛的品質,這兩樣都有了,再來就要發願求生淨土,不然我們念佛,縱然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不亂,你都沒有辦法到極樂世界去。事一心,雖然是斷除了見思煩惱,可是還有塵沙跟無明沒破,還是苦。念到了理一心不亂,無明也破了一品,總還是不如到極樂世界去親近如來的殊勝。所以在念佛的當中,要有「願生西方淨土中」的心,你的佛號就是從你對淨土的信願而發出來的,要去想一想,我們念佛到底是不是真信切願而念?是不是為了要求生淨土而念?是不是為了要斷除煩惱而念?確認了,這才做到了不懷疑,你的每一句佛號都念得很懇切,臨終之時自然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佛及聖眾就來迎接你了,這時的境界是如入禪定,心念不亂,實際上念佛臨終的境界,比你得禪定還要殊勝。我們講定功最好的---非想非非想處天,能定八萬大劫可是時間到了,還得墮落,他真能夠八萬大劫心不動亂;四禪八定得到的是第八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壽命有八萬大劫。念佛是甚深的禪定,佛在經上講:「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所以比世間的禪定來得殊勝,也許你感覺不到心已定下來,但是你就這樣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的念著念著,一切時、一切處都如是,念到你證無生法忍自己都不知道,這叫做默契。真正成就的人,心不隨境轉,六根不隨妄念轉,不是坐在那裡、定在那邊幾個月、幾年不出定,那還不是真正的功夫、不是真正的大乘定。真正的功夫,在一切時、一切處,心都不亂。除了念佛還要加「持戒」,大家把這個都忽略了,持戒最基本的---持五戒,大家一聽到持戒就害怕,心想:我不要學了,受個三皈就好,就開始引用印光大師的文鈔,說祖師叫我們不要受戒,印光大師ㄧ輩子不勸人受戒。他不勸人受不是說不用受,受戒要自己發心,勸也沒有用。所以大師有智慧,讓你能自己發心、自己受持,他不勸人,他告訴你戒律的重要性、告訴你持戒的好處,讓你自己發心,所以他不勸,不是祖師大德不重視,相反地,歷代祖師大德都重視,尤其是五戒,因為五戒是三世諸佛的通戒,是最根本的,再不學那就不行了。況且五戒你守得好,是正常,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這五條可以幫助我們成就無上菩提,不要把戒律看成約束,就好像小嬰兒,要把他放在娃娃車裡面,娃娃車的護欄就像戒律,是為了保護他,不讓他受傷、不讓他摔倒,那麼小的小孩,身體各方面的發展都還沒完全成熟,怎可不保護?因為初學功夫不夠、道力不足,我們現前的道力就像小嬰兒一樣,外面的境界大風大浪,如果沒有五戒、沒有菩薩戒來保護我們,我們會很慘、很糟糕。所以要了解,守「五戒」不是在約束而是在增進,讓我們的心更清淨,讓我們的佛號念得更純、更好。現代的念佛人就是因五戒沒有持守好,所以佛號沒有辦法念好。有些念佛人心想阿彌陀佛很慈悲,一定會接引,所以敢照樣起殺心,照樣不與取,不與取就是: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想盡辦法逢迎巴結,或是用妄語、種種的手段,包括得到錢財、名利,這都是偷盜。偷盜不是強盜,大家都不會當強盜,可是會有自己想要貪取的東西,這就很微細。所謂邪淫,就是心著色相,男女都一樣,著什麼色呢?這世間不是只有男貪女、女貪男,連買東西、用東西要求質感、要求這些花樣,這都是心執著、心在散亂、放逸,這是邪淫。當然對東西品質可以要求,重點是要「用而不著」,要怎麼用而不著?這四個字不容易做到。所以五戒裡有大學問。在事相上,不殺生是指一切有命的不得故殺,殺人的罪最重,殺其他的動物在事相上還沒有那麼重。但實際上罪都一樣重,因為眾生平等本來成佛,殺害眾生就是殺佛。偷盜是不與而取,不是我們的東西,連看都不要去看,非經過人家的同意不要去拿、不要去動。最後一條是不飲酒,雖然說是遮戒,勸你們還是不要喝,雖說喝了不亂不算犯,但有幾個人喝了不會亂?所以不要喝!這是從事相上講。廣而開之,一切會令人心昏亂的,都不要接觸、不要喝、不要吃,這是第五條「不飲酒」。所以要了解戒律,它是活的不是死的,可以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不再輪迴,可以讓我們獲得無量功德、無量福報。你要修福報功德要這樣修。現在很多人到道場發心做點事,就認為這樣可以有功德,當然是有一點福德,可是如果不守戒、不念佛,很快就會報掉,而且還會不知不覺增長罪業。要是能持戒、念佛,這是真正跟隨你永遠不會消滅的功德,所以一定要注重念佛、持戒,不要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