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一)







目 錄
成就自心莊嚴的道場
見性後起修
放下我執
無相念佛釋疑
吃素放生是如來真實弟子
如何念佛才能攝心
念佛的訣竅
如何讀經才能契入實相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何謂人成即佛成
持戒的重要性
大家修學的功德從哪裡漏失了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
悟顯法師 講述 

成就自心莊嚴的道場
有學過《學佛行儀》的人就知道,法師一講話就馬上合掌,要法師說放掌才放掌。這是祖師大德教的律儀,非常地莊嚴,有的同修學過,這樣很好。和尚講話講一個小時,我們就合掌一個小時,講兩個小時,就合掌兩個小時。出家眾也是要合掌,這是律儀。
今天講:為什麼要來道場?為什麼要來共修?
什麼是「道」?「道」是清淨,是本性。就是我們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這是道。
「場」就是大家用功的地方。所以一個如法的道場,一定提倡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無論是什麼宗派,什麼修行法門,是淨土宗也好,是禪宗也好,都一定要讓諸位明心見性,這才是佛法的宗旨。所以《法華經》講:「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上告訴我們的。所以佛教的宗旨就是要「見性」,見性的方法有很多:像念佛、參究、觀照、或者是修習止觀、或是持咒、或是結印、或禮懺、誦經……。一個如法的道場,無論是什麼修行方式,它都有一個宗旨,就是要讓大眾明心見性,如果沒有,那這個地方就不能算是道場。所以道場是要幫助我們修行,幫助我們消除我執、我見、我癡、我愛、我慢。我們不是來道場看看這個人如不如法?看看那個人有沒有修行?結果到最後,來道場最沒有修的就是自己,有來等於沒有來。其實這樣也不算來道場,因為真正究竟的道場是遍滿十方法界!因為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圓融,沒有染著,沒有對待,是遍十方法界。諸佛如來證得此心,我們眾生具此心,所以說本自遍滿,本自清淨。
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此心,也就是念我們的常住真心,念我們本來的覺性。它有很多的名字,或叫真如、或叫如來藏、或叫真諦、或叫一心。念佛在功夫上叫理一心不亂,在禪宗叫明心見性,在教下叫大開圓解,在密宗叫三密相印。
它在修行、在經典上有很多的名詞。但是講的無外乎就是本性,就是佛講的眾生本來清淨的這一念心。所以來道場修行就是要讓我們恢復本來面目,這才是來道場的意義。
平常自己在家修行,也聽師父講經,但是你沒有來道場,就沒有辦法落實,因為你聽到的就像是軟體,軟體是程式,道場是硬體,硬體跟軟體要能配合,這個道才能夠運作,你學佛才真有學到,這是來道場的目的。常會碰到一些同修,他說有聽過師父講經,可是一來道場,看他威儀也不會,甚至還直呼老和尚的名諱,我們聽了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一般人在家不可以直呼父母的名諱,不可直呼兄長的名諱,怎麼會來到道場反而直呼和尚的名諱!何況是親教師。「和尚」翻作中文叫「親教師」,比「阿闍黎」還親,阿闍黎是軌範師,阿闍黎是做模範,就像現在的模範老師一樣。和尚是親教師,親自教導你的。絕不可以直呼名諱,這太沒有禮貌了。乃至到道場對任何一位法師,都應該要恭敬,不管他有沒有修,或是年紀大小,一律都應該恭敬。
像釋迦牟尼佛就這樣提倡:優波離尊者,在印度的種姓裡屬於「首陀羅」,在印度是比較低賤的一個「種姓」(出生的身分),可是他先出家入了僧團,後來出家的這些佛弟子,見到他也是作禮,因為他先進入出家僧團的行列裡面。所以後出家的婆羅門,即使像世尊的一些親戚朋友、一些王公子弟,來到佛門也都向優波離尊者禮拜。
釋迦牟尼佛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僧團是平等的,講求的是師道、是孝道。孝道是要孝於佛,「當孝於佛,常念師恩」這是釋迦牟尼佛教誨我們的。所以,如果沒有來道場,我們學不到這麼多東西,在家裡聽聽經以為好像懂了,但實際上,自己在聽經的時候,是不是前面擺了一盤水果,邊吃邊聽;還是吃飯的時候聽經?吃飯的時候聽經,除非是不得已,實際上吃飯最好不要聽經,吃飯的時候最好念佛,不然聽久看久了,對師父講的法就輕慢,對佛陀的教法就沒有恭敬心了。印光大師教給我們,要對法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的利益。」所以聽經不要吃東西,要端身正坐。釋迦牟尼佛做給我們看,他對法至誠恭敬,所以得滿分的利益。我們讚佛的相好,就是「滿分二嚴身」。他就是得到理事二嚴,福慧二嚴種種的功德莊嚴,所以學佛要從恭敬心中求。多數人平常在家裡都沒有辦法修行,一下先生的事情、一下太太的事情、一下小孩的事情、一下這個電話來、一下那個電話來,還有自己的事情,沒辦法用功,坐在那裡打妄想,一下想想這個、一下想想那個,這些統統都是障道因緣。所以要來道場共修,才比較有辦法靜得下來,也可以學到佛門良好的氣質。我們現在講的威儀,威儀是一種氣質,這是學佛人必須具備。說你學佛,人家看不像呀!你也沒有吃素,也沒有良好的威儀,走起路還是一樣東倒西歪。有人走路肩膀會搖晃,沒有行如風,行步也不從容,這在《學佛行儀》裡面都有提到。這本書有機會要多看,對學佛人來說很重要。外表要學得像佛,心裡面也要像佛,佛是最極清淨,佛是無住,是不執著,心裡面有煩惱時,你要想到自己要跟佛一樣,要放下這本無的煩惱,一切法本來就虛妄,妄性本空,煩惱性空,空性即是菩提性,所以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那為什麼我們現在只執著在生死?只執著在煩惱?就是因為忘失菩提。所以我們要來道場用功。因為在道場有法師帶,有大家共修的力量;若在家裡,念佛沒念幾分鐘,你就覺得腳會痠、又累,躺著呢等一下就睡著了。我們的命光,我們的生命就在睡眠時消耗掉了,我們的正念就這樣流失掉。
所以,在家裡懈怠的人多,精進的人少。你來道場可以幫助大家道業增進,這就是共修的功德利益,還有,來道場不要看人家的是非對錯,不要看哪一個人有修沒修,要一律恭敬、一律平等,大家來這裡都是向佛菩薩學習,用這種心來道場,那這個道場就如法,來供養護持這道場的居士,也就有功德、有福報。我們要是沒有要求,讓道場是非多,不如法,那護持的人就沒有福報。所以這個一定要要求,我在這裡帶大家修行,帶大家念佛、講經,一定要有這些的要求,不能沒有規矩,這樣才不會對不起十方的信施。大家供養道場會有福報,就是因為這地方是清淨的,它不屬於世間,不講人情,不是用關係,不是搞世間那一套,要打通關節、要送禮、要什麼的……,沒有的,來這裡大家都要把「我」放下,不論是做什麼行業,有什麼成就,或你是大老闆,甚至你帶的公司是全世界五百強的公司,你到這裡也是放下,跟佛菩薩學習,向無生中會去。這道場才是真正的道場,才是「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的道場。

見性後起修
大家都在念佛,那什麼叫「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佛?佛號要怎麼念才念得穩、念得牢?念不穩、念不牢,就是因為不了解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意義,也不懂得它寶貴之處。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專門解釋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道場每星期天有《無量壽經》講座,我們在這裡先略說。
「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什麼是無量覺?說「無量」其實是因為眾生迷惑,以為有個東西,或是光、或是壽、或是智慧是無量的,實際上「無量」就是指我們的佛性,就是指我們的法身,念這句佛號就是直接念我們的本性、念我們的法身,所謂「法身具造百界千如,法身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所以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己的本來面目。
「覺」是圓滿覺悟,不是小覺。只能覺察自己的過失,這是小覺,能夠覺察自己的見思煩惱,這個覺悟比凡夫大一點,這是阿羅漢的覺悟。菩薩能捨兩邊取中道,這是菩薩的覺悟,他入但中佛性。如來了知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名大覺。所以淨土宗是大乘佛法,它直念眾生本具的佛性,有人懷疑:我們沒有諸佛如來的境界,怎麼能念?當然可以念!所以《彌陀要解》才說「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作因地心。」這是諸佛如來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不是九法界眾生依靠自己的思惟、妄想、分別所能理解的,所以說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綱要,一切菩薩萬行之司南,「司南」就是指南針的意思,也就是說它是綱領、是佛法的宗旨。所以說,念這句佛號,就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無論大乘、小乘、人天乘,全部都念到了,你的功德都圓滿。因為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具造百界千如,所以是無量;不是只有光啊、壽啊,那是列舉。所以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即是我心,因為眾生心有所著,一定要對一樣東西,有「所對」、有「所取」,所以才告訴你有個光、有個壽,實際上光壽仍舊不盡其義,所以就直接稱「無量」,無量就是我們的佛性,具無量妙用。如《觀經》所講的:阿彌陀佛名號,能讓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者,一念頓超娑婆世界,一念頓超三界六道輪迴,化地獄猛火成清涼風。有這麼大的功德!所以《阿彌陀經》中讚歎:「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祖師說這就是心性之極致,才有如此大的力量,這麼大的功德力。所以念佛就是念自本心,念自己本來的樣子。我們現在嘴巴念佛,心裡卻沒有這一層感受,那就是迷失本來,所以要藉由經教來了解。像大乘的《華嚴》、《法華》、《圓覺》、《般若》、《金剛》等諸經,有機會我們就要涉獵,《朱子治家格言》講:「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我們說:「眾生在迷,大乘不可不學。」越是迷越是要學,迷得越深才更需要大乘,因為只有大乘佛法,能夠幫助眾生一生脫離輪迴,而大乘佛法裡,也只有淨土法門能普被三根,能利鈍全收。
所以禮拜天的講座,希望大家都來參加,因為這部《無量壽經》太好了,它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是眾生本具之化儀。化儀是化導眾生的方式,眾生自性中本就具有的修行方式,是眾生心性本具,不假外求的,不是心外另有一法或有一物,有個道可求,那是二乘,是心外取法,以心求心,以法除法,達摩祖師說這不究竟。老實說,大家的根器確實還不行修學禪宗,沒有辦法一念頓悟或頓超,也許這一生能見性就不錯了!即使見性還要再修行,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從見性開始算,沒有見性前不算,這叫頓悟漸修。歷代頓悟頓修的只有一個,就是六祖慧能大師,他也是多生累劫積下來的,也不是一蹴即成的。所以說,能夠讓眾生一生圓超輪迴,逕登四土的只有淨土法門。《法華經》的內容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告訴你自己這眾生身中就具有如意珠,就具有佛性。《華嚴經》是顯如來境界,諸佛如來及菩薩是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受用?這些境界相當殊勝,可是凡夫沒有辦法一下子受用到。唯有《無量壽經》總攝華嚴的奧藏、法華的秘髓,把《華嚴經》如來的境界給予我們眾生,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得到,只要你肯老實念佛,這一生就可以受用得到。而且《法華經》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我們的「直念佛」、「直念本心」,《彌陀疏鈔》裡面蓮池大師告訴我們:「這句佛號只要真老實念去,不假外求,更無心外之佛可得,你就是直念本心。」有人誤以為一心不亂還不究竟,蓮池大師說:「非常地究竟!因為既是一心就沒有妄想、雜想,怎麼會不究竟呢?」所以這「一心」是從理性上來說的。念佛確實是所有法門裡面最難得、最殊勝的,尤其在經典裡又屬《無量壽經》最為殊勝,世尊一代時教裡面,帶說淨土的經典有統計出來的就有兩百多部,表示它遍布在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化當中,無論大乘、小乘,裡面統統都有《無量壽經》的內容。佛把這麼高深的境界,全部授予我們眾生,現生就可以得到、可以受用,就可以入佛境界,能即身成佛。這即身成佛不是密宗的即身成佛,密宗的即身成佛是像禪宗一樣,明心見性以後開始算,經三大阿僧祇劫,那叫「悟後起修」,此時還沒有超出輪迴,「見性」不一定能超出輪迴,這是「頓悟漸修」。見性後仍要保任,要保持他的功夫,還要修行。這是印光大師在他的《文鈔菁華錄》裡面說的:「你明心見性、即身成佛,也都是見得佛性而已,你的習氣沒有除,習氣沒有除不能夠了脫生死。唯有淨土法門,習氣沒有除盡,也可以帶業往生,可以橫超三界,逕登四土。」由此可見這念佛的重要性。要出輪迴,要了生死,沒有這句佛號,絕對不行!就像人要活著就不能沒有呼吸一樣,所以希望大家要能夠珍惜這句佛號。
李炳南老居士說:「萬劫難逢無上寶。」你要是真懂得,你就會有這種感覺。「眼前滅罪除煩惱」,眼前可以滅罪還可以除煩惱,「他年功滿到蓮池」,一旦功夫成熟了、圓滿了,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與佛長生同不老」,可見這佛號的重要性。
很多的經文,無論是順說、逆說,都是在告訴我們:「生佛平等、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眾生心性跟佛完全一樣,怎樣能趕快徹底的、圓滿的跟佛一樣,就是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因為念佛的時候心無雜念,沒有能對所對,就是直念本心。
有人說念佛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中間有生有滅,實際上可以去看看開悟的大禪師,中峰明本國師「三時繫念」裡面講:「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只因迷悟之自殊,何有聖凡而彼此。」所以誰說阿彌陀佛是生滅?那正是中峰國師講的:「你是眾生、你是凡夫,若認為佛號『阿』是一念、『彌』是一念、『陀』是一念,那當然這就是眾生。」你要是能知道說,「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那你就是諸佛,因為你不見一切法有生滅相,連世間法尚且不生不滅,何況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如來把他最殊勝的功德直接送給我們,我們眾生要好好珍惜。如果說放棄不要了,那真是太可惜啦!李炳南老居士說:「有這麼便宜的大好事而不知珍惜,還不修淨土,非愚即狂。」那不是愚癡,就是精神有問題,而且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經》講:「皆得阿鞞跋致。」「阿鞞跋致」翻作中文叫「不退轉」,它是學位的名稱,要證到不退轉才能稱,阿鞞跋致是八地,是不動地,只有八地才可以稱「阿鞞跋致」,七地不可以,若你稱自己「阿鞞跋致」那叫大妄語。而七地以前那就更不行,所以羅什大師不翻譯「阿鞞跋致」,因為「阿鞞跋致」就是真正到達這個程度才能夠稱。所以一旦往生到極樂世界,佛說皆是阿鞞跋致,這沒有什麼好疑惑的。如來是真語者、如語者、實語者……,到極樂世界大家最低的學歷是阿鞞跋致,是八地法雲地的菩薩,才真正具有教化眾生的能力,距離一生補處只差幾個位次。八地確實離心意識分別,算了不起的成就,《華嚴經》上講八地菩薩有能力打破根本無明,只是如來會親現其前跟他說:「你還有如來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尚未能圓滿,所以必須留惑度生,繼續修行。」
到極樂世界有教化隨意願,修行隨意,「欲至足者,欲至膝者」……七寶池、八功德水,其水一一隨意。這都是八地菩薩的境界,這是非常殊勝的。所以希望大家認真地念佛、認真地修行,所謂「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
用警眾偈供養大家:「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放下我執
凡夫常常都用我執我見當作自己的想法、看法,學佛要懂得放下我執、我見。可是這又是最難覺察的。
所以在生活中,一旦聽到與自己想法看法相違背的觀念,或違背自己習氣的,就馬上會生煩惱,這時候就要覺察,這就是自己的我執我見又現前了。「學佛入門」最首要的就是要發心,發心把「我」放下,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有自己的看法。
我們看經讀經,就是在學著把自己的我見放下,不是想:「我來看看祖師大德怎麼說?或是我來看看佛菩薩怎麼說?或者說關於佛的思想、佛的見解。」這就是不懂的人才如此說,因為佛沒有「思想」,若有思想這就落意識心,佛菩薩也沒有立場,反而只有凡夫才有立場,自己的立場、自己的看法,這都要放下。佛菩薩是無我相的境界,無我相就沒有人相,沒有所對,也沒有所謂眾生相跟壽者相,四相全離。因為你有我相,四相就幻起,就一時具足,它只是虛幻的對應,所以這個「我」一定要放下。像在看經,「我」如果不放下,就沒有辦法入經典的境界,因為還保持著一個「我」。我們聽經、看經教,不是來聽聽這位法師是怎麼說的?這位祖師大德是怎麼講的?不是的!佛菩薩及祖師大德講的我們要完全接受。要百分之百了解自己的知見、看法都是錯誤的,自己的想法、說法、作法都是偏差的,百分之百地放下這念「我」,然後依靠經典,依靠佛菩薩的教誨。
淨土宗就是依照《無量壽經》,來改正自己的毛病習氣,依著《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發菩提心求生淨土,這樣修行才能夠得力,才會有成就。而在日用平常當中,要常常覺察自己的我見、我執生起,要學習放下。
像大家請法寶,就請個一、兩本,只想到我自己要看,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都在佛菩薩像面前跪著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只請一本給自己看,度自己這個眾生而已,所以這就是一個「我」在現前,不要只想到自己要看、要修學佛法,還要想到佛法也要流通。尤其一個學大乘佛法的人,要發大乘心要為眾生,不要到道場只請一本書,可以多請幾本,拿回去放在家裡,如果有因緣的,或是鄰居,或是朋友,或是你的客戶,都可以流通。要為眾生設想,不要只想到這佛書要送素菜館,要送到一些可以流通佛法的地方,還要想到有哪邊沒有佛法,要儘量往那裡送。而當人家拒絕我們的時候,我們心裡也不要難過,不要怕臉上面子掛不住,這個想法也是我相,也是我見。所以現代人講的與個人有關的一切衍生產品,其實都是在提倡我執我見,對我們學佛修道有很大的障礙。還有,人家講我們的過失,心裡要非常地歡喜,所謂「子路聞過則喜,大禹見善則拜。」子路聽人家說他過失時心裡很高興,他想:「人家告訴我,又可以改過了。」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那煩惱又消了一分,離成佛又更進了一步,這都是在日用平常當中自己要去覺察的。
所以無論是自己在修行或是當你在請法寶時,這樣微細的細節,都要去覺察自己的我執我見是不是又現前。
像在流通佛法時,要是我見現前。就會懶得做或怕被人家笑,笑自己在學佛或流通佛法,這心態就是「我見」現前;可以多請回去放著,只要有因緣或是去買菜或是去哪裡玩,身上帶一點小法寶跟眾生結法緣。
以前要印一本佛書都很困難,要用手抄的,全都是人工手寫。在更早期是用竹簡刻的,現代有影音、有出版印刷都很方便。
現在的人福報大,有更厲害的網路。現在網路很方便,流通佛法不要花一毛錢,你把佛教正法的連結做轉貼或是把祖師大德的法語貼在你的部落格上,或是你的臉書塗鴉牆上面,這也是在流通佛法。讓正法久住,你即使不出門,你的功德也無量,一般人沒有很大的財力來印經護持道場,因為法寶一批做下來好幾萬塊,縱然獨力做得出來,也不一定有地方送,也不知道要往哪裡送。那我們就用兩根手指頭,不費一絲毫的力氣,按個「複製、貼上」,系統就會直接幫你做處理,這簡單的動作就可以把佛法轉貼到全世界,弘揚到五大洲中。這樣就修得無量功德,無量福報了。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放下我執我見是多麼重要,不要整天只想我聽了多少經,我要聽什麼法,我看了幾本經、我怎麼樣……,要多想想:「我是不是該幫親戚朋友請一些法寶?是不是幫鄰居也請一些?」這樣法寶在流通、正法在流傳才會快、才會廣。人活著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盡一份安定的力量,這個力量就從我們這一念「我執」放下開始,從我們這一念「我相」放下開始。所以希望同修在出門時,身上都要帶著法寶或是小佛卡,或是一些佛教初階的書去接引眾生,像《心經》、《認識大乘佛教》、《向佛陀學習的第一步》。
我們流通法寶的方式,就是你可以打電話、可以發E-mail過來,或是你親自來精舍請也可以,如果你在外縣市,或是人在國外,我們一樣幫你寄過去,但運費是採用收貨方付款,精舍只負責包裝。如果說你真的在很遠,在其他的國家,像美國、加拿大,或是英國、德國,沒有關係,佛陀教育基金會的法寶可以流通到全世界,所以你都可以請得到,請法寶儘量請,不用客氣。不要害怕請了回去,認為現在看了又沒有用,《華嚴經》講:「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你吃了這一粒金剛,「金剛」是金屬裡面最堅硬的,你看一眼佛法就是金剛種子。就種到你的八識田中,或是現生或是來生都會起作用。所以流通佛法、法寶,有絕對的功德。乃至就算你丟到回收箱裡面去,丟到回收站裡去,這個做回收的人看了,他也種善根,連蟑螂、螞蟻爬過去也種善根,經典中有這類公案,經典功德不可思議,只要跟佛沾上邊,就功不唐捐。所以大家儘量發心,儘量請沒有關係,不要去打妄想說:「萬一他沒有看怎麼辦?」人家沒有看那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想方法讓他看,不要只把法寶丟給他,你送完後可以問問他:「你有沒有看啊?有沒有想要了解的?」或許你自己沒辦法解答,也可以請他到精舍來,道場一些老同修也會回答,同參道友可以詢問一些比較老修的,再不行的話就請問法師,問出家眾,自己要怎麼修行?要怎麼樣了生死?佛法是在教什麼?為什麼一定要學?為何不學就落伍了?這些統統都可以為他作解答。所以說我們自己要發心,不要想:「法寶送給他,他會丟掉這是浪費。」千萬不要這樣想。我們知道佛門裡面菩薩眾中,最有智慧的就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為什麼這麼有智慧?文殊菩薩自己說:「過去生我也是因為毀謗大乘的緣故才種下善根,受完果報以後,因為這善因,再出生就感得辯才無礙。」他的智慧能力是那個時代沒有人可以跟他相比的,他說:「我現在成就菩薩位次,回想當初要不是我接觸到大乘,種了一點善根,就不會有現在。當然,毀謗大乘一定有果報,但等果報結束以後,善根會發起,所以不必擔心。」所以佛菩薩及祖師都說:「或讚或謗都是利益。」你把佛法推廣出去,把正法弘傳出去社會才會安定,眾生的心才會安詳,才不會貪欲心重、我相重。
如果每個人都能多一分去替別人想,這個社會就會進一大步。可是相反地,若每個人只想著自己,每多一分想自己,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退步,人就越自私,社會就越不和諧。所以流通正法是有絕對的必要性,尤其是佛法,佛法不但能夠幫助社會,幫助國家,甚至可以幫助我們了生脫死,幫助眾生遠離災難。它不但可以解決現生,還可以解決來生的。
有時或許你現生的厄難不一定消,但你來生不會再輪迴,不會再遇到這些厄難。佛法不但可以解決你現在的痛苦,還告訴你「種善因得善果」的觀念,你要是真肯念佛,就不會再造惡業,佛法可以把「惡」的根斷掉,這是流通佛法的真實利益,佛法給眾生現前的好處。所以希望大家能發菩提心,為佛教,為眾生,為正法久住而流通佛法,這是相當重要的事。
無相念佛釋疑
經典上講:「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所發願。」這是一個學佛的修行人,應該要有的願心。我們總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看阿彌陀佛因地是怎麼樣發心為我們作模範,他說:「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又說:「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這都是《無量壽經》的經文。所以不可以因為自己身體的一點不舒服或是難過,就退失了菩提心。
有人問:「什麼是『無相念佛』?」
念佛本身就是無相,不用再另外立一個方式、用一個方法來達到無相念佛。念佛的時候自然離開一切相。有人說:「那還有個佛!」其實佛本來就無相,如果你認為佛有相,那是心外取法,心裡有二法,所以認為阿彌陀佛是有相。
你要是會得無生,你要是真得一心不亂、真正老實,那這持名念佛即是無相。所以說,淨土宗的四種念佛:持名、觀想、觀像、實相。「實相念佛」不是獨立在另外三門念佛方法之外的,它就含攝在持名、觀想、觀像裡面,因為實相無相,不可以有相的心來緣取,不可以以「離相」的心來證取,這是大乘,就是我們的本心。有人說:「要離開持名念佛來求個實相。」這是心外求法。要是離開持名,要是離開觀想、觀像,就好像一棟樓、一棟房子,離開了設計圖要蓋,那是不可能的。那就像執理廢事、執事廢理一樣。所以用念佛這方法,要達到無相的境界,無相就是你心裡沒有一切相,不起一念,唯是佛,這就是無相,自然就無相。淨土宗功夫分三層,一個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念熟了佛號現前,再來是「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有能力達到阿羅漢的境界,再來是「理一心不亂」,它統統稱為「一心不亂」,也統統稱為「實相念佛」,因為實相遍在一切念佛法門當中,遍在一切念佛的境界當中,你說功夫成片他不是念佛嗎?是。理一心不亂也是念佛,事一心不亂還是念佛。所以說,持名就是無相,你要離開持名念佛,再要去找個無相來讓你安住,根本沒有另外一個無相給你安住,沒有另外一個法給你安住,因為佛即是無相,你一心不亂,一心即是無相,這無相不是斷滅,不是離開阿彌陀佛,不是離開釋迦牟尼佛,也不是離開一法,你要有一法可離,有一法可取,有一法可修,那「相」就在,不是無相。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初學的念佛人,他也想進步,也想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他想要離開持名的方式去求個無相,祖師說任你怎麼求都求不到,越求越遠,因為既是無相的,本自無,你現在要去造作,那是造作不來的,所以只有你心「離念」才是無相。
念佛時心裡沒有任何一個妄念,是離世間相。佛不住世間,亦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不住出世間相,就是從持名你就能入無生的這個道理,這叫「入有得空」,也是淨土宗超越所有法門的地方,這是非常特別的,在大藏經裡面找不到比這方法更好的了,眾生執有,就教你老實念佛,心裡不要有妄想、不要起分別。對境的時候,不要隨境,仍舊保持這句佛號,這就是實相。
實相無相,求是求不到的,因為有求就有相,無求就又斷滅了。《圓覺經》講:「無作。止。任。滅。」認為可以造作,不對,任運隨緣也不對,因為你所謂的隨緣只是隨業流轉,有個要滅除煩惱再來求證個本心也不對,你刻意要止息煩惱,也不對,「作、止、任、滅」指出修行人有造作之心統統都錯。動念即乖,這是大乘佛法,一動念就落窠臼,就落二三,落到意識心裡去,所以念佛時,完全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就是無相。
無相不是斷滅空,也不是離開個有相去求個無相,這些事實真相都是佛在大乘經論裡面講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菩薩,常常誤以為空是有個「空」,那又變成「有」了,或是取「斷滅空」,以為什麼都沒有了,這幾種錯誤的觀念,初學的菩薩,或是未達深位的菩薩都會有這個問題,所以,如果你要離開「有相」再去求個「無相」,那絕對求不到,就像離開「生滅」要去求「不生滅」那是沒辦法的,就像離波求水,波是海中的波浪,你說:「我不要波浪,我只要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說要離開濕性,水的特性是濕,離開濕性要求波是求不到的,離開波要求濕,也求不到。所以不要認為刻意捨棄持名念佛,可以來修個無相念佛,那你絕對修不到!因為「相」既然是無的,那也不可修,若存心修即是有相,這道理非常明確。所以「無相念佛」不用刻意造作,刻意造作就錯了,這就不是淨土法門,也不是佛法。
因為佛法無一法,有一法就不是佛法,這是六祖慧能大師說的,佛法不是二法,解脫跟煩惱是二法,要是認為持名念佛跟實相是二法,捨掉持名要去求個實相,要去證入真如,那是不可能的,所謂不取一法即可。不取一法,不捨一法,這就是念佛,念佛的時候心裡有佛,此時不取法不取生滅法。如波跟水雖然不可以分離,但是「動義」非「濕義」啊!波浪是動的,海水是濕的,就像妄想煩惱是動的,佛性是如如不動的。
「如如」不屬於動或不動,「如如」是在動而不動,在靜而不靜,在染而不染,如如是這個意思,這其中沒有動靜二相,沒有能所相對相,這就是為什麼要大家念佛,你念佛才能跟煩惱脫離,才能跟知見、無明脫離。所以仍舊是持名、仍舊是觀想、觀像,不必離開現前所用的方式,再另外去用一個方法,去修習或是去證得這樣的境界,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講到一句:「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就是「藉由」的意思,你一假藉方便,就有落處,就有個著處,念佛是無著處,因為佛無所著,所以「以全體果覺作為眾生的因心」,祖師大德講:「念佛人不用想太多,就是老實念。」雖然不知道這就是實相,但你已經在運用了。就好像一台音響,音響買來我們馬上就能用了,雖然我們不知道它裡面的電路原理,但是我們已經在使用。同樣地,我們雖不知道念佛是什麼樣的原理,但是我們在念的時候,即是與實相相應,即是入無生法忍,這是頓超的法門。
眾生不覺,不覺想要「覺」那就要聽經、要聞法,仍是藉由經教,藉由聞法來明了,就像你要了解這台音響完整的功能,你要去看說明書,你要了解念佛法門的完整功能,你要看《無量壽經》,你要看大乘經典,你才能了解它完整的功能。但是如果沒有心力去了解,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煩惱一樣能夠解脫。所以才說念佛人不用看這麼多,不是叫你不要看經,也不是叫你排斥經教,排斥大乘佛法,或是淨土以外的經典。本意是說:「如果你不認識字或是年紀稍微年長了,沒有心力,那就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但是要知道,學經教仍舊有它的好處,聽經可以幫助你看破,在面對境緣時,你聽經聽熟了你就會起作用會放得下,這是過來人的心得,教給我們這些學人,一定要聽經要念佛,聽經幫助你看得破這個世間,放得下你的習氣,你面對境緣時要放得下,這才是真功夫。關於無相念佛就講到這裡。精舍每個禮拜六晚上八點到九點有念佛共修。每週禮拜天下午三點開始地鐘念佛,四點開始拜願,晚上七點半到八點半,有《無量壽經》講座,同修有空可以隨喜參加,大家同霑法益,能深入了解淨土的真實義趣,那對於極樂世界就有絕對的信心,對這個世間就能絕對地放下,所謂「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取淨土,取要取到究竟;捨娑婆,要捨得徹底、捨得乾淨,一樣都要達到最究竟才是。

吃素放生是如來真實弟子
《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有的眾生都與佛完全一模一樣,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是差在眾生於日用平常當中夾雜了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與如來就有所差異。因為同一體的緣故,我們要持不殺生戒。因為我們吃眾生肉就等於食諸佛如來,你殺害牠,就等於出佛身血,這觀念很重要。因為不殺生是大乘的根本戒,是很重要的一條戒律,在菩薩戒裡擺在第一位。學佛一定要吃素,吃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你吃素就不會再來輪迴,不會再來酬償業報。這是為你修行作一個正因。所謂「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不殺生要從吃素開始做起。
有人說:「在外面吃素很麻煩!」其實在台灣這不是理由,在台灣素食店非常多,上網搜尋一下資訊就很清楚。吃素是現代相當好的風氣。所以,不殺生你要從吃素先開始做起。然後再注意你的言語造作,身、口、意,再微細一點的不殺生,就是不要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因我而不自在,這也算是不殺生。若是會相歸性,如果你認為有法有世法、有佛法,要以佛法來破世法是名殺生,這一樣犯殺生戒。殺生還可分事殺和理殺,如果說事殺,就是事相上你認為有煩惱可破,有菩提可證,這也都算殺生。佛性本來就是:無所對、不可破、不可壞。現在認為有法可對,有法可壞,統統都算是犯了殺生。所以殺生這條戒,從現在初發心一直到成正覺,統統都可以用它去檢點。它涵蓋了三賢十聖及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它是非常深廣的。經典上講析空,所謂「析空」就是把法分析,以因緣觀把它分析,認為法是因緣和合。這樣析空名為殺生,體空名為不殺生。體空是說其體空寂,能會得空性、會得佛性,這樣叫不殺生。所以道理非常地深。我們學佛就是為了明心見性,要明見佛性。佛性就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講經中都有講到:「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可是我們現在卻不識得,因為帶著妄想、分別、執著。所以用而不覺,常用而自己不知。所以,中峰國師講眾生迷惑本性後「隨情造業,縱我為非」,所以才有身業則殺、盜、邪淫,口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起貪、瞋、深生癡愛。大家都有做過三時繫念,應該很熟,所以要去反觀自己為什麼會造十惡業,為什麼會犯殺生的戒律。這就是因為不明白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不明白一切法本來平等,不明白自己就是佛,與如來完全無二無別。所以才會隨情造業,縱我為非。
佛門講要放生,就有人開始反對放生,說「放生會破壞生態」,實際上如法的放生是不會破壞生態的。我們放的這些眾生是希望牠們能夠脫離死亡的恐怖,能夠長養自己的慈悲心。所以懂得正確的放生是不會破壞生態的,不要因為有少部分的人或是他不懂,或是他沒有經過專家的指導,不小心做錯了,我們就認為不應該放生。放生是人的善良天性,不應該被禁止,不應該被除滅的。當看到眾生有困難,將要面臨死亡,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有大悲心生起來,想要去幫助他,去救贖他。這是人本具有的慈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看到這種狀況我們就很自然會去做。
只是現在交通發達,物種非常複雜,也有國外的、有遠洋的,甚至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不一定統統是台灣的物種。所以你在放生的時候,就要注意小心,不要破壞台灣的生態,如果不了解,就要請教類似像生態環境專家或是動物學的專家,看這些動物適合生長在哪裡,放下去牠才能夠存活。不要把鹹水魚放到淡水去,把淡水魚放到鹹水去,把會破壞生態的物種放到不該放的地方,這樣就不叫放生。
所以你要持不殺生戒,但要配合著做放生,自己要吃素,然後還要時時幫助眾生,脫離面臨死亡的恐怖,這是最基本學佛人的樣子。我們聽經聞法聽開示要聽真實語,要聽了義法。了義就是能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能夠消除我們煩惱習氣,能夠增長我們的菩提心,增長我們的善心、善業、善行的,這個才叫了義。其實善心、善業、善行,還不算是真正了義,要能夠讓你明心見性,要能夠讓你見性成佛的大乘的經教,像《華嚴》、《法華》、《楞嚴》、《圓覺》,像《無量壽經》,能讓你一生成辦,位登不退,這才算是了義經典,其他的都算是枝末法輪,我們要慎重地揀擇。遇到了義經典,千萬不要認為內容很深,因為有人問李炳南老居士說:「為什麼佛法要講得這麼複雜,這麼樣難懂呢?」李老師回答他說:「不是佛刻意要講得這麼複雜,是因為我們的妄想實在太多了,把這世間造成這麼複雜。」
這世間森羅萬象,本來就是這樣複雜難懂的。佛只是把事實真相講出來,把眾生的問題講出來,這些不是釋迦牟尼佛自己創的,也不是釋迦牟尼佛要講一些讓我們聽不懂的話。所以遇到大乘經典,像般若部的經典,像《華嚴》、《涅槃》、《法華》,這些大乘經教千萬不要生退卻心,要勇猛精進認真地去學,要是你認為:「唉呀!我年紀大了,可能沒有心力了。」那你也可以只聽經,雖然經典非常深奧看不懂,但是聽經絕對可以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如果看不破放不下,那佛號是沒有辦法念得和佛相應的,因為阿彌陀佛是一個完全看破完全放下的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深信大乘,心不退轉,其實經教不深,它講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自己原來的樣子!
有人說:「大乘經教是談玄說妙。」其實他講的有相法才是談玄說妙。因為《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的,你還在那裡執著,那豈不是談玄說妙嗎?真性即在我們的六根門頭,就在我們當人不起心不動念處,離我們這麼近我們卻不肯認取,還捨近求遠,攀緣那個虛妄法,去著在這世間虛妄相裡面,這才是真正談玄說妙,學大乘不是談玄說妙,學一乘了義的經典,才是真正實在的。
我們道場絕對不談玄說妙,不說一些不實在的話,或不了義法,我們只講了義法,講的是《無量壽經》,祖師大德說這是了義中的了義、是經典中的經典。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向他學、向佛菩薩學也是釋迦牟尼佛推薦的,《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希望大家要發菩提心,認真努力學大乘。

如何念佛才能攝心
我們道場在靜坐念佛的時候,你可以單盤、可以雙盤、也可以散盤,沒有特別的規定。散盤就是沒有分哪隻腳在上面,單盤的話,比較建議腳要稍微換一下,譬如說你這次用的是左腳在上,下一次就換成右腳在上,或是在家裡有盤腿的話要稍微換一下,不然骨盆會歪掉。
念佛的時候下巴是內收的,不是往上揚,眼睛是開三分目,三分目就是有點半閉半開的那種感覺,半閉半開是最容易攝心的,眼睛不會隨便亂看,也可以幫助將佛號念得好、念得紮實,如果眼睛張開,雖有不容易昏睡的好處,相對地,它的壞處是容易亂看、容易散亂,如果全部閉起來,眼睛就不容易向外去攀緣,但是一不小心就會睡著,佛像的眼神就是最標準的三分目,等到你熟了之後,就可以視狀況運用。當你發現你的心很散亂的時候,你就要把眼睛閉起來,如果閉起來又睡著,那就要稍微張開一些。在念佛堂念佛有時候會昏沉,有時候會掉舉。昏沉就是想睡覺,想睡覺的時候眼睛就要睜開。掉舉是妄想多,妄想多那你眼睛就要閉起來。或是在昏沉的時候,捏自己一下、提醒一下,這都是方法。在念佛時坐念用的是地鐘,剛開始是慢慢念,到後來速度會越來越快,所以在咬字上面就不要咬得這麼死,只要滑過去就可以,但要確定自己有聽清楚、有念清楚,不是隨口叫喊,隨口叫喊念佛是不會攝心的,這是講在念佛堂念佛的狀況,念到後來速度變快,這叫「追頂念佛」,「追頂念」就是阿彌陀佛的「佛」字,很快地馬上就又接到下一個「阿」字,其中沒有間斷叫「追頂念」,追著下一句的字首,你念得很快,妄想不容易起來,但剛開始還是要慢,慢慢地加速,不要一下子就念快了,這是祖師大德提倡的。你慢慢地念,所謂「聲和韻穩,字正音圓」,你的聲音韻調柔和,要唱得穩,不要忽快忽慢,沒有音節,又不連貫,這樣念佛很難成片,「如是念法,永難成片」,所以無論是用四字四音的佛號,或是用四字五音,或是聽地鐘,或是自己念佛,都要有固定的速度,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要保持著這個速度,不要忽快忽慢,你在這裡面就可以檢點,當念佛的時候,本來是緩緩的速度,可是心一著急,一煩惱,你雖有在念佛號,但是會不知不覺越念越快,這也可以當作是覺察自己在境緣中,有沒有散亂的一個方法,就像一個人平常呼吸是正常的頻率,可是當他緊張的時候,就能夠覺察到心跳會加速,或是當他憤怒的時候,心跳呼吸會加速,我們念佛也是,你如果起心動念,如果在散亂的時候,佛號會越念越快,然後會越念越不明顯,就是沒有聽清楚就隨口念過,這樣念佛是不會有功夫的,尤其是在跟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邊說話邊撥念珠,這樣沒辦法定得下來,因為撥念珠這個動作,是讓你攝心的動作,可是如果你邊跟人家說話,或是邊看電視,還邊撥念珠,那這等於是另一種散亂,所以在念佛的時候,不要邊看電視邊念,當然電視是最好不要看,因為有一位居士說:「電視是魔鬼,最好不要看!」現在電視也跟電腦結合在一起,我們要運用這些科技、運用這些網路,拿來聽經用功,買個MP3、買個電腦,你要用它來幫助你修行,往修行的路上去走,用它來提醒你,像現在很多電子書很方便,還可以有標籤,看祖師大德的著作,還可以把重點畫起來,看到哪裡就做個記號,要看的時候,馬上一查就知道了,等於邊看書同時修行筆記也完成了,能利用這種方式,拿這些工具來用功,那就有價值了,所以要懂得善用這些工具,不要拿來讓自己散亂。
念佛一定要念得穩,不要忽快忽慢,心裡要懇切、綿密、沉著、安閑,懇切就是願意放下自己的妄想,願意放下分別執著,這是懇切,還要信得過,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量壽經》、淨土五經,裡面所說的內容決定不是虛假的,決定不是欺誑我們的,懇切就是要這樣子,綿密就是不要間斷、不要夾雜,夾雜以比較嚴苛的標準來看,一旦離開佛號就叫做夾雜。離開佛號的狀況就有很多,打妄想也算離開佛號,像有老同修念了幾十年,念佛的時候妄想和佛號並進,這也是很大的夾雜,一開始讀經就打妄想,從「如是我聞」一直到「信受奉行作禮而去」,讀一個小時就打一個小時妄想,這就是夾雜。這還是比較表相的夾雜,如果這種夾雜除不掉,那麼念佛、修行或是讀經,你想要能深入經藏,想要智慧如海,那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要訓練自己在念佛、讀經時都不要打妄想。
有的祖師是訓練自己一百零八顆的念珠,只要有妄想他就從頭計數,而我們在念的時候,就要要求自己念清楚、聽明白,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心,自己的佛號是不是清楚明白,這樣妄想就會減少,要依著佛號,不要依妄想那邊,你一隨順妄想去,就要趕快拉回來,安住在佛號上面,這樣念佛妄想才會慢慢地銷落、就會減少,其實這些只是雜想而已,還沒有說到我執、我見、身見這些層面。要破除是沒那麼簡單的,念佛是易行道,但是若不肯念,還是方法不正確,那要達到有功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念佛最忌諱的就是「求速成」,求速成就是想要趕快把妄想除掉,想要趕快有功夫,趕快有念佛三昧、要功夫成片,趕快要有事一心不亂、要理一心不亂,這個求快、求速的心,容易讓你在修行的菩提道上產生障礙,你會容易著魔,明明祖師說念佛會有佛菩薩護持你,為什麼會著魔?因為這魔不是外來的,不是外魔,是你自己心裡「意欲過分」,就是你作意去求取這些境界,所以你妄心妄識變現出這些境界來,你以為這些境界是善境界,自作聖解,《楞嚴經》講:「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所以仍舊是自己打妄想,仍舊是太求好心切,太想得到這功夫,念佛有功夫是自然而然的,是正常達到的狀況,而不是去求來的,所謂「佛性不從心外得。」你認為有一法可求,有一物可攀,這就是心外取法,念佛不會得力,也不會有大成就,也許可以得個小輕安,得個禪定,但是你想要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佛法不是二法,念佛是直念本性,直念我們眾生本具的阿彌陀佛,不在心外得,也不是有一法可得,你只要老實念,祖師大德說這「老實念」三個字是真傳,你要真的做到老實,沒有花一段時間是沒辦法達到的,要去體會一下到底什麼叫老實念,有的人認為老實念就是呆呆的念、笨笨的念,不是的,老實念是說你的心是覺醒、是覺悟的,所以念佛有很多的方式,除了方式,還有用心,還有念佛的境界,都要了解。所謂眾生心行無央數。眾生習氣各有所偏,他要注意的地方就不一樣,所以用功的境界就會產生出很多需要注意的狀況。所謂「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等大家到「無一切心」的時候,就不用再講這麼多了。

念佛的訣竅
想要道業增進,那念佛修行的方法就要正確。心要能夠定得下來,道業才能夠進步。念佛時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這些方法用了幾千年都非常有效,是祖師大德教我們的。譬如說,剛開始念佛的時候可以先調息,把呼吸調得穩穩的,再開始念,這個很重要。
因為大家在社會上都有工作,即使沒工作你也有家庭,煩雜的事情多,來到道場要念到一支好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坐下來的時候先調息,然後很快就會進入狀況。這是念佛的小訣竅。你們平常也要保持念佛,不要散亂。
念佛的方式有走路時念,就是經行念佛,邊走路可以邊配合佛號。一樣眼要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樣子專注地念,這是很基本的一個方式。也是很容易讓心定下來的一個方法,眼睛不要亂看,然後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動作。
乃至你在工作的時候,也都注意自身這些動作。你的身體在哪裡,你的心就要同時注意到,再配合著佛號,你的心就很容易定下來,這是平日在走路的時候,或在動中的時候念佛。
至於坐下來念的時候,像有的人在家會挑個時間,譬如說做課,早晚課都要做,沒有定課那心就容易亂掉,就會散漫會懈怠,久而久之不知不覺就會退轉。要知道「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一旦退轉,下一輩子想要遇到佛法,就沒這麼容易了。坐念的時候,腿可以單盤,也可以雙盤,也可以散盤或是掛腿坐,掛腿坐就是坐在椅子上然後雙手放在膝蓋上,就是正襟危坐的樣子,腰要打直不要駝背,下巴要稍微內收,這樣子就很端正,坐在那裡就像鐘一樣,手是結彌陀印。就是我們說的放掌。再教一個叫「金剛定印」,一般淨宗的道場較少教,就是右手握住你左手的大姆指,交叉合起來,然後放在小腹的位置,這樣你的心很快就能定得下來。那怎麼檢視自己是否在打妄想或是在昏沉?你們只要一昏沉,這個彌陀印就慢慢散掉了,或是坐姿就會開始不正。有人會往前晃或往後晃,坐不住,這就是要開始散亂,開始昏沉打妄想了,你們可以用這方式檢視自己念佛的狀況,隨時檢點就是保持覺察的能力。念佛人要有覺察的能力,因為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覺察得越晚,你的妄想相續的時間就越長。大家來這裡念佛,剛開始前半支香,是給大家攝心用的,把心給定下來,越到後面就越念越好。實際上,真正在佛堂念得好的時間大概也就十分鐘、二十分鐘,這就算很不錯了。所以平常要訓練念佛的功夫,行住坐臥都要有佛號,動作瞻視要保持安定徐為,安定,就是要看起來很沉穩的樣子,才能夠把心給攝住,不是說進道場來才把心攝住,那你收攝的時間有限,心就很難定下來。平時事情多,尤其是在繁忙的時候心很容易散亂,這時候可以瞬間把你的念頭全部放空,一切不管單提一聲佛號,這樣勇猛地念十聲。常常這樣在心中練習,你斷妄想的能力就會增長、就會提升。這是祖師及近代大德,教導我們修行的訣竅,也是他們的經驗。今天傳授給大家,希望大家道業真正能夠增進,業障能夠消除。
從這禮拜天開始,下午三點加一支香來念佛,還有拜佛。一樣是靜坐念佛,念完後就起來禮佛拜懺之後就迴向。晚上就講經,來熏習一天,也符合《無量壽經》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希望大家天天來這裡念佛,天天道業增進。到道場的時間多一分,你世間的業就少一分。不然待在家裡,動不動就懈怠,動不動就散亂。
如果問我新年的希望是什麼?我希望今年能夠有因緣,能夠到世貿去辦個書展,我們可以找淨宗的道場,像佛陀教育基金會,大家一起把正法推廣到書展,或到國際展覽活動,把它免費結緣出去,這樣大家學佛的因緣才會趕快成就。
我們學佛人應時時刻刻想到要幫助眾生,而最大的幫助莫過於讓眾生學佛,尤其是那些還沒有接觸到正法的,我們要為他們做得度因緣,要學釋迦牟尼佛,佛臨終的時候說:「所應度者,皆已得度,所未度者,皆已為作得度因緣。」所以有機緣就要幫助有緣的眾生來聞法,如果沒有緣,他不能學佛,我們也很歡喜跟他結個好緣,希望來生或是以後有因緣,他也能跟我們一起在菩提道上來精進用功。祝大家新的一年「道業增進。諸惡消滅。三障蠲除。復本心源。究竟清淨」。

如何讀經才能契入實相
清涼國師在《華嚴三聖圓融觀》說:「有解無行叫增長邪見,有行無解是增長無明。」希望大家要解行並重,解行要相應。在這裡跟大家說,如果去參加法會,當中會有讀經,那經要怎麼讀?
在家裡讀經你要先把手洗乾淨,桌面要整理整齊,不要還有水滴或是灰塵,或你剛吃過飯的湯汁,當然在辦公室也是。接著端坐坐好,收下顎,兩眼稍微閉目幾秒鐘,暫時收攝一下心。現代人喜歡解義,總想去了解經文中是什麼意思。但是祖師大德教我們,不要這麼學,讀經的時候你就專心讀,每個字都念清楚、聽明白,如果有妄想,段落就會念錯。所以這是從讀經裡面去用功,可以覺察你有沒有妄想。要解義是另外安排時間,剛開始重點在將經文讀幾百遍幾千遍,讀時都不要解義,專心讀誦即可。可以從一本經開始讀,一本讀熟了才換另一本,不要今天讀讀這本,明天又換另一本,這樣心不會定。關於解經義,重點在於要解諸法實相,要明白自己的本心,要明白什麼是佛性,什麼是本來面目,所有的經典,所有祖師大德著述,無論是淨土宗或是禪宗,是華嚴、法華宗,或是三論宗、唯識宗,它的目的就是要令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如果離開了這個宗旨,佛說:「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波旬就是魔王。所以無論你讀什麼經,都要往大乘實相上面去會入,這個教理通各宗各派。無論是從性宗,還是從相宗來說,像唯識宗說相。華嚴、天台是法性宗。但無論說性說相,統統都是講我們的真如本性。相即是性,性就是相,這兩個是不二的,是沒有兩樣的。是眾生分別,著於「有」上,所以它告訴你,有中之性,性空。若著於空,就告訴你空能顯相,能起作用。所以讀經要解義是往這個方向去學,你才真正能解得。法師講經要講這些才稱為正法,才能稱是講經的法師。所以我們要判斷一位法師,看他的知見正不正確,要看他有沒有告訴你諸法實相的道理?有沒有告訴你要了生脫死?有沒有告訴你世間是無常的,國土危脆。告訴你這世間是虛妄的,不可執取,要諸位捨離自己貪婪的心,捨離認境為實有的這妄念。眾生就在這裡錯認而迷惑,在這裡墮落。明明是虛妄的境界,卻認為是真的,如同作夢,夢中的境界,你認為是真的,這就叫做顛倒,就叫做迷惑。
所以你讀經就是專心讀,剛開始不要解義。再另外安排時間來解義,因為邊讀經邊解義,那是打妄想。當讀經時有意思生出來也不要停,繼續念下去,因為這是修定的時候。其他的一切,無論是聖解,無論是凡情,統統不要管它,修定才會有一點點成就。再講深入一點,要是你能解義,就能會相歸性,從這當中就知道,這定是我心本來清淨所本具的寂滅性,這就是經典講的「發本明耀」。這個定,就是法界定,是性定,《楞嚴經》中叫首楞嚴大定,是自性本定,你發自心性定,那定中必然帶慧,這個慧能照破五蘊,能照見五蘊皆空,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性之慧就發起了,所以要從這裡下手。
現在讀經都用一般世俗的讀法,這樣去解義不行,絕不會開悟,不會見性,要用祖師大德的方法才行。以前祖師大德教學人,學人想要進講堂,要先五年學戒,學戒不是只有學戒律而已,是要學老師的教誡。學經典,要先讀誦要讀熟,心先定才能入講堂,才能進去聞法解義,一貫都照這種方法學。所以,一聽經就能明白就能開悟。以前開悟見性的人多,但是悟後不起修的也很多。悟後一定要起修,沒有悟後起修,還是不行,什麼叫悟後起修?打開本來見性不難。但是有悟後迷,像秦檜,過去生也是了不起的禪師,他就是悟後沒有起修,所以福報很大做了宰相,但他還是在輪迴。蘇東坡過去生也是禪師,也沒有究竟解脫,哪一宗都一樣,不要悟後迷,這就很麻煩。
所以讀經要專心地讀,老實地去讀,不要今天讀讀《無量壽經》,明天《無量壽經》讀膩了,換換《阿彌陀經》,換換《法華經》,換換《華嚴經》,不要這樣換。你真的一部經這樣讀下去,讀熟了再來換,再來求解也可以,因為《華嚴》講:「無生智慧。從多聞而得。」你要識了無生,你不多聞不行。多聞不是亂看,是往實相上去看,因為實相無相,但是無所不相。無所不相就是你多聞之處,這個道理很深廣,但是還是要講,越是不懂我們越要講,越要去熏習,不能想說:太難懂了,不要熏習,這不行。這樣大家永遠都不會開悟,境界永遠都不會提升,永遠都還是在一個雖是學大乘的環境,但實際上是在學小乘的心態中,甚至最後只得了世間禪定,佛在《楞嚴經》上說:「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諸外道。天魔。皆由不知二種根本。」一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說你不識本心。還有一個是:「不識煩惱本空」,這兩個你不知道,所以你修行叫盲修瞎練,說你修行如同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六度裡少了般若度,般若要為前導,無論修什麼行,一定要開般若智,沒有般若智不行,那是盲修瞎練。那讀經讀完要迴向了,佛學名相中有句叫:「七周行慈。」是迴向你過去現在未來的親屬,迴向你過去現在未來的冤家等……還有最後一個,第七個,迴向跟你非冤非親的這些眾生,這叫做「七周行慈」,要這樣迴向。念佛是不迴向法門,那是說對極樂世界不迴向,因為念佛的因果,直接就是往生淨土,你不迴向也沒有關係,但你要迴向給你的冤親債主,迴向給你的宿世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最真誠的迴向是有機會就勸他們來學佛,帶他來道場,來跟佛結緣。不要只想自己:「我有學就好,別人不學沒關係,算了!」你要為他作得度因緣,為他設巧方便,令他得度。要學釋迦牟尼佛:「所應度者,皆已得度。所未度者,為作得度因緣。」這個很重要。要學法藏比丘:「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希望大家記得要發心。
古代有一位比丘尼住五台山,一輩子就讀《華嚴經》,她雖不解義但後來她讀到契入微塵相海身,見身體上的毛孔含攝十方微塵國土,親見這境界,她單讀《華嚴》就有這個功德,所以是相當殊勝的。你讀經不要急著解義,你一去想去解叫知見立知,知見立知後面一句就是:即無明本。古代有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對這段有另外一個解法:他讀《楞嚴》也是讀一輩子,讀不通,所以有一天心血來潮,他就把句讀換了一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他在這當下就徹悟了,所以叫「破楞嚴」。這個是讀經的公案,你看他不解義也無所謂,就是這樣讀。所謂微塵相海身,是真正見到身諸毛孔含攝十方國土,身心如同琉璃一樣,他讀一輩子有這個境界,真的是太殊勝了,在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鈔》上面有這公案的記載。這是給我們莫大的信心,所以希望大家讀經不要用世間的方式去讀,也不要急著求解義,你讀經的時候你就專心讀,萬緣放下,不要去想別的,也不要有所求,讀完了再迴向給你罣礙的,迴向給你所希求的。但最好是希求無上菩提,才能真正解脫,真正沒有煩惱,你求世間,求到這一樣,你還有別的求不到,還有別的煩惱。所以我跟你們講真的,你要真的無所求,那才無煩惱,迴向給你罣礙的,今天這樣罣礙解決了,明天還是罣礙,要迴向自己永遠對所有的事情都不要罣礙,這個才是真正圓滿,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你起煩惱的時候,要跟佛菩薩講,希望佛菩薩加持我們,讓我們以後對所有的事情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才自在、這才幸福。所以希望大家真的把我剛剛的話,把它記起來,然後跟別人也這麼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我們常常聽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句話。
現在有人傳錯了,他說成「不離世間法」,是「不離世間覺」才對。在《六祖壇經》裡面是這樣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所以學佛並沒有離開世間,但是你要在這世間覺悟,是覺不是迷,很多人對世間法放不下,家親眷屬放不下,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不下,事業、各方面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放不下,他就用祖師這句話,掩飾自己離不開世間法,想繼續貪著,繼續輪迴的心念,可是祖師講的這句話原意不是這樣,是告訴你在這世間要覺悟,沒有辦法像六祖慧能大師這樣聰明利根,能大徹大悟,那至少要有點小覺!至少要知道人世的變遷是無常的,心念是無常的,是不可得,不可取的,終不常住的。在不常住的世間裡面,想要有得一法的心,那就要生煩惱了。你想要占有,想要控制,想要顯示自己很厲害,我的能力,我的財富,我有什麼才能,有什麼超於常人的能力,若有這些心念,那生活中你就容易起大煩惱了。所以祖師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要知道世間無常,這無常之法不可取、不可著,至少要有這樣的覺悟,觀察世間法要發菩提心、發捨離心,在家居士要學維摩詰,佛在《維摩詰經》告訴我們:「示有眷屬。常樂遠離。」維摩詰居士示現有眷屬,但是心從來不貪著,他也示現飲酒,但他告訴我們飲酒的過失。他告訴我們要怎樣在這世間,保持你的正念,不離菩提。所以佛弟子處世,不忘菩提,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念佛堂念佛的時候要能真正地放下,要能夠一心來念,你念佛時心裡有很多妄想,你去分析這些妄想,它是念念不住的,根本沒一個妄想是我,你迷失了本性所以你認妄想為我,佛說這叫「認妄為真。迷己逐物。」所以你認妄想是我,那這個妄想就干擾著你,實際上佛在經上講,妄想是虛妄的,不是真的,因為你著為實有,它就擾亂你、障你的菩提道。在念佛堂你有妄想,要試著讓它化空、不能隨著它念念相續,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來了,趕快回過頭來安住在佛號上面,在正念上面,就這樣用功,其實你們打的妄想,都是自己心裡面罣礙的事,都是平常所接觸到的,只是你這罣礙存在心裡面,自己不自覺,那你平常處世的時候要學著放下,不要再這麼罣礙、這麼執著,越執著越煩惱,越罣礙心就越亂,所以在罣礙的時候,要提起佛號,提起正念,這樣子用功,這樣學佛才真正有好處,能夠得力,不要用一些世間的觀念來看佛法,不要用世間的觀念來處理煩惱、處理問題,要用佛法。如果你罣礙了,就要知道是什麼在煩?是罣礙的心在煩惱,不然別人跟自己碰到一樣的境界,他卻不罣礙!因為他沒有這個業,所以這煩惱沒有到他心上,所以是罣礙的心、欲求的心在讓自己生煩惱,這個妄心用佛號把它消滅掉,不要隨它,你依止佛號,依止你的正念,依止清淨,這樣子學佛才有用,在《學佛行儀》裡面說:「學佛的人碰到世間的知識、學問,你要用佛法來看它,不能用世間法。」你用世間法那就變成一個在家人,變成一個凡夫,你用佛給我們的觀念、給我們的知見來看,叫「佛知佛見」。佛告訴我們一切法,皆是虛妄的,皆是不實的,我們就要這樣看,要這樣認為。因為眾生「著有」比較嚴重,所以我們常講「空」。這個空是真空,念佛就是真空,見佛是妙有,「真空妙有」是沒有障礙的是一體的,如同月亮,「此方見半,他方見滿」,半月跟滿月是同一月體,根本沒有兩個月亮,天空唯有一月,法界唯有一心,無論是說真空或是說妙有,講的都是真心,並沒有分開來,所以念佛成就也是要恢復你的本性,恢復你原來的樣子而已。所以在念佛堂,在日用平常當中一定要放得下,一定要轉得過來,不要依你世間的知見,要用出世間法,很多學佛人學到後來也不念佛,也不吃素了,都是因為知見不正,他認為學了佛一定要得到什麼感應,學佛確實會有感應,但是你要先放得下,你才會感應到,你越執著,你跟佛越不相應,你既感應不到佛的慈悲,也感應不到佛的威神,佛最大的感應就是幫你斷掉煩惱,離開了煩惱就什麼罣礙都沒有,什麼問題都沒有,連生死都能了,能轉法界,能轉穢土成淨土,這是佛最大的恩德,佛最大的慈悲,不是滿我們的欲望、滿足我們的想念。我們求佛菩薩,來念佛,都會有一些希求心。但是大家要求無上菩提,不要求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要把這些從心上徹底放下。現在有些人在講開示、講經時,都夾雜著世間法在裡面,惑亂大眾的本性,把佛法顛倒講,明明是要教你出離的佛法,他卻告訴你不用離開世間法,對修行還沒有成就的人而言,菩提跟煩惱是兩樣的,如同兩個不同形狀的冰塊,都是水,都是濕潤的,但是形狀就是不一樣,相用不同,佛門的專門術語叫「業用不同」,它的業用、力用不同,所以你不能把煩惱當作是菩提,如果煩惱是菩提,那就不用立個菩提,就直接說煩惱就可以了。所以要有正知正見,要看祖師大德的著作,祖師大德都是真正有功夫的人,我們看祖師的著作就好像祖師親自指導教我們,開示我們這部經是何義理、修行當往何處而去、怎麼走才會真正地走上菩提路,怎樣是世間知見,怎樣是佛知佛見,祖師大德在他的每部註解中,都講得非常地清楚,佛法只有一個理,就是真如,就是本性,沒有二法。
所以希望大家要真正放下,學佛放不下,念再多的佛號,讀再多的經,就算你可以把整套大藏經,都背起來也沒有用。如果不契入,那只是文字知解而已,是沒有辦法得到佛法殊勝利益的,想要契入就要發心、要放下,要轉過來,如果還放不下,就要常常在佛前懺悔自己著相的心很重,這叫「罪從心起將心懺」,把這念「有」心給懺除掉,就是「心若空時罪亦亡」,這樣修行才會有成就。

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佛門常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講的就是我們本有的覺性,本有的佛性。佛性有起智照的作用,能照破無明,我們叫「如如智」;佛性體是空寂的,我們叫「如如理」。理與智是一如的。所以我們稱為本性或佛性。佛性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所以叫「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無明,無明本無。無明不從因緣而生,因為它無有起處,沒有生它的本因;就好像大家迷路一樣,你說這迷從哪裡來?大家都迷過路,無論是走路或是開車。此迷是無根由的,一念無明是迷情,《楞嚴經》第四卷講到:「此迷無本。性畢竟空。」下一句說:「昔本無迷。似有迷覺。」本來就沒有這個迷情,你只要覺了迷,迷就滅,覺不會生迷。真如佛性從來就沒有迷過,就像迷路的時候,「方實不轉」,方位不會因為你迷路了,它就改變了原來正確的位置,東還是東,西還是西,南還是南,北還是北。所以迷人「四方易處,方實不轉。」方位還是沒有變,所以無明是佛性當中本來就沒有的,叫不覺本無。我們現在所有的煩惱,都是從無明妄起的,你念佛時打的妄想,對境生的所有想念,無論是好的、是壞的,它本來就都是虛妄的,我們眾生不了達這道理,所以一直作實為有。這妄念又念念相續,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才造成根身器界這種十法界輪迴的現象。要是你能悟得本心,那就沒有所謂十法界,也沒有所謂一真法界的問題。
本覺是我們本有的,不覺是本無的,大家常常聽到,所有的煩惱都是從無明而來,但是,佛又在經上告訴我們,這無明根本沒有根,就是沒有來處,也沒有滅處,更沒有煩惱可斷,從來沒有「起」,怎麼會有「滅」!要有起處才會有滅處,有起有滅那就是實有;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無明是徹底的虛妄,縱然是現在仍舊是虛妄的。永嘉大師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裡好像有六趣的現象,就像現在大家在無明中,妄有我人,有我有眾生,好像也有眾生在跟我們說話,也有善法、惡法、出世間法,但是,畢竟都是一場夢,這夢是無明在執持,而無明是虛妄的,一旦你覺悟,明心了,打破煩惱,這個大千世界,也就根本消殞了。所以大家在念佛的時候,起了妄想、雜念,不必去管它,這是淨土宗歷代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妙法,「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
不用去管煩惱的起處,因為根本就是虛妄的,你在念佛的時候打妄想,不要理會它,安住你的佛號就好,安住你的正念,因為妄想沒有自體,沒有來處。妄想如果是從你心裡面來,那心裡面現在想著這個事,它就不會再想別的事了,所以你現前的想念是虛妄的,不是你的心,若是從你心所生的話,它應該有覺知,妄想不是心,這裡講心是指第六意識,意識是了別的作用,妄想不是從意識心生,不從你腦袋而生,不從你身上某一處而生,乃至也不從六塵境界當中生。若有生,譬如說從六塵生,那應該每個人接觸到六塵,所打的妄想就都應該一樣。但是卻都不一樣,妄想根本不從六塵生。妄想不在身中任何一處,它沒有生處,也沒有滅處。所以永嘉大師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佛性就在你六根對六塵當中,妄念本來就是虛妄的,本來就是空寂的。所以你念佛時覺察到妄想,就已經掉到無明裡去了,因為本來清淨,本來寂滅,根本沒有妄想可讓你覺。這也是釋迦牟尼佛德號所代表的意義,釋迦翻作中文叫能仁,牟尼叫做寂滅。能仁就是常照,寂滅就是常寂,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寂照不二,故名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就是我們本性另外一個名號,所說的法都是要我們明心見性。所以你念佛時打妄想,不用去理會它,只要安住佛號,這佛號就是你的正念,念到「能所銷亡」: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打成一片,一片就是沒有對待。這樣你可以算是有一點點小功夫了,但只是小功夫,所以「日暮途尚遙,何堪再蹉跎。」不要再懈怠,要知道妄想本空,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既然本無,就不要再去執著它。你現在罣礙的、在意的,統統都要放下,因為是本無本來就沒有的,若去把它作實,認為它有,那叫迷惑顛倒。佛在《楞嚴經》上有個譬喻:「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大海就比喻作我們的本性,你動念就好像有波浪,波浪產生出水泡,一浮漚,海中的一個水泡,你誤認為這個水泡是自己,執著這個根身是我,佛還說:「眾生還認為水泡裡的水就是全部的大海水。目為全潮。」所以我們眾生迷惑得很深,真的很顛倒,所以佛說:「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迷得非常地深,「如來說為可憐愍者」,真是可悲可愍啊!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心取自心相,本來都是你自心現的,你現在迷惑本心了,以為有能有所,在那裡取,在那裡捨,這就是眾生,這就是不覺。我們應該要曉得自己迷惑的地方。不覺本無本來沒有,所以既然是本來就沒有的,一定要放下,迷情也是空的,無有迷情可以讓你消滅。所謂「雖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在經典上都有講到,沒有眾生被佛滅度,是眾生自性自覺。《楞嚴經》這部經真的太好了、太重要了,每一個學佛的人都應該看,你不看不知道佛陀一代時教的宗旨,我們講開智慧的《楞嚴》,能開你本有的般若智慧。
所以念佛和大乘實相,要是能夠了解,那真的是如虎添翼,對我們修行有絕對的幫助。你念佛不會再掉到妄想裡面去,因為是本無,是本空的,你要是掉到裡面去,那就不對啦!一旦打妄想,你可以馬上離妄想,你可以馬上覺悟起來。所以大乘的實相理地非常地重要,大乘的義趣一定要了解,這是所有學淨土的人都應該知道的,不然你念佛很難得力,這個是看破的功夫。你能轉過來就是放下,沒有般若智慧你看不破,對什麼都著為實有,夢境畢竟是虛妄的,我們現前這個境界是不實的,所以大家要是想要了解實相,自己要多看經,要多念佛,要向佛菩薩發願:我弟子某某,想要能夠學習一乘了義,祈求佛菩薩加持我,讓我能夠看得懂,讓我能夠在學習的菩提道上,不遭歧路,不要學錯了,學偏了。相信諸佛如來、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定會很歡喜來幫助你了解,幫助你悟入,因為大乘實相對我們修行非常地重要,你不明了,真的沒有辦法把佛號念好。就算你念得再好,仍舊是心佛相對,仍舊會有我、有佛、煩惱放不下。有人念了幾十年,仍舊放不下,仍舊轉不過來,妄想還是相續,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例如你的心不懇切,你的心不老實啊,「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雖說要求生淨土,但我們自己的習氣就暗藏在六根當中,秘密的在那裡運作,時時刻刻在貪戀,自己卻都不能覺察,這也是一個不能成就的主因。但是無論是什麼因素,你要能夠把本性明了了,實相的道理能夠清楚,那看破放下就不是問題了。
「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把灰塵、灰沙撒在順風之下,風吹灰塵是沒有什麼阻礙的,「如湯銷冰,如刀斷水。」

何謂人成即佛成
來到道場,不要把其他道場的是非搬來這裡講,不要說看人家道場如何……,這些統統都是是非,是沒有必要去講的,聽到人家講也不要去附和,乃至於到別的道場去也不要講是非,在道場就是要用功,就是來修行的,大家就念一句佛號就好,有不懂的可以向義工菩薩請問,但不要講世間話,說家裡閒事,哪裡又如何的,這些都是破壞修行人的清淨心。學佛要放下習氣,不要像個世間在家人一樣,要學得像佛一樣,要出家要離欲,要離開貪瞋癡慢疑,離開這些煩惱。
同修在問:「什麼叫人成即佛成?」
這話是太虛大師講的:「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我們知道太虛大師是民國初年的一代龍象,八宗並弘。所謂人成即佛成,這話用淨土宗來看最貼切,我們講的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所謂帶業往生,也就是說你不用破身見,你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或是最基本的功夫成片,那就可以即人身而轉換成佛身,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是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真實的利益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不僅說人成即佛成,畜生成即佛成,地獄成即佛成,餓鬼成即佛成都可以。這說法在淨土宗都能用得上,所以求生淨土是一件非常殊勝的事情。你的煩惱習氣沒有斷乾淨,但是卻能夠超出三界六道輪迴,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叫做橫超,祖師大德有一個比喻:就像一隻白蟻在一根竹子中,直接從橫向壁面咬開一個洞爬出去,叫橫超,這是比喻淨土宗橫超三界,豎出就是一個竹節接一個竹節咬,這個竹節咬破了再下一個竹節,繼續往上爬,直爬到頂端,這是豎出,淨宗是橫超,人到極樂世界那裡就是人,這樣的往生,當然隨著個人修學淺深不同,還有臨終佛威神力的攝受,品位會不一樣,也許有人煩惱輕,臨終見佛的時候,有可能會證阿羅漢果。有可能會證須陀洹果。這個不一定,四土三輩九品,以後我們在《無量壽經》會詳細說明。所以不能說人到那裡一定是人,那這樣還不夠完美。
有些人認為:把人做好就能成佛,來解釋這句話,這說法是誤會太虛大師的意思。說人做好了就能成佛,這個人,我們要看什麼叫人,眾生所做的一切,起心動念,無論善法惡法,都落在有為法裡面,有為法,是有所作為,心有相,心有相就有所對,有對待,有能所。佛法是無為法。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是做而無做,無所不為。雖然做卻沒有一法留在心裡面。無論是善境界,惡境界,順境界,逆境界,統統都不會起心動念。不會分別執著,所以簡單地講人與佛,就有很明顯的差異。果地的佛,有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才。這些都不是一般的菩薩所能夠測度,你看像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位菩薩都無法測量佛智慧。經典上講,如來的智慧:「假使滿天下。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華嚴經》講:「剎塵心念可數之。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人能讚佛功德。」這是說佛有圓滿的德行智慧,跟一般人不一樣,人有愛欲有貪欲,有貪瞋癡。有這些世間的種種妄想,比如想要家庭美滿幸福,連這個都是妄想、都是雜念。你心裡一定想:學佛不就是要求這個嗎?學佛,是要求除斷煩惱習氣,不是要求這些,這些終歸變滅,不是實在的,不會恆常不變,你好像有得到,實際上你只是在作夢而已呀!在夢中有這幸福美滿的妄覺錯覺,都不是真的。
所以不要想:我把人做好,就是佛,差太遠了。那還有天界大梵天王、忉利天王,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他們對佛都是至極恭敬,他請佛去天宮講經說法,而不是請人去說法,所以這二者不一樣。
人成即佛成這句話,在淨土宗來看比較貼切,因為念佛可以橫超三界,逕登四土。就實際理地來看,眾生都具佛性,講人成即佛成,是因為人跟佛的本性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從修德上來看那就不一樣了,佛具有性、修二德圓滿,人具有性德,修德還不圓滿。凡夫還有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及八十八品見惑,不但有見思煩惱,有塵沙煩惱,還有無明煩惱,凡夫通途修行必須經歷五十一品,直到等覺妙覺,只要還有一品沒有斷就差很多,所以我們要用功努力,要精進。
佛法很深很廣,不要認為佛法中五戒十善做好就能作佛,沒有那麼簡單。五戒十善做好你最多可以生天,上品十善,當然以此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但是講到要成就圓滿佛果,那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楞嚴經》講:「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即使對於實相的道理能夠頓悟,能夠明了,但是煩惱來時你還需要提起觀照。淨土宗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時時刻刻違背你的貪瞋癡,違背你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才能夠出離輪迴。所以說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事相上煩惱沒有辦法立刻除滅,要久修得力方能滅除,所以要有耐心。很多人念佛念一念就沒有耐心了,妄想念幾句佛號,就要得三昧,得一心不亂,念佛是需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長時用功。能一心一意地用功,才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所謂「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至;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極樂世界雖說是易行道,但是也沒有這麼容易去。老是懈怠,總是隨順煩惱習氣,心想:「沒關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嘛!十念必生,佛會接引我。」存這僥倖的心態,那就不對。就辜負佛發的第十八願。他是要我們至心信樂,至心信樂不是只在臨終的時候,平常就要至心信樂,所以為什麼唱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
當在起煩惱的時候看看,自己有沒有願生西方淨土中?還是掉在煩惱裡面、掉在自己的執著裡面?那這個「願生」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了。所以不管是修什麼法門,「放得下」又「願意修行」是最重要的,還要時時刻刻能夠覺察,能夠對治自己的毛病。對自己要稍微嚴格一點,而對別人,不要總看人家的過失,看人家有沒有持戒,有沒有守法?我們自己要發心去做到。

持戒的重要性
佛門常常講:「因戒得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戒定慧是修無漏業的基礎次第。有戒才能得定,而定能起照,所以說能「發慧」。
把水比喻作你的心,風是妄想,水面有波浪,就比喻成心不定。如果水上沒風,無波心自然定下來,就能夠起照用,照萬物,這就是發慧。發慧最重要是在於「戒」,戒的基礎在事相上就是五戒,這五戒:「殺、盜、淫、妄、酒」,學佛人要能夠受持五戒。
第一條不殺生。一切有命不得故殺,「故殺」是故意殺。故意殺就犯殺業,連不小心殺也都要懺悔。
第二條不偷盜。無論你用合法的或非法的行為,佔人家便宜,使人家生命或財產受損失,都不可以,這就是盜戒。如果是盜世間、盜國家的,到時候要還整個國家。盜一個人的,就要還這個人。盜常住物,盜三寶物,這個罪過是無量無邊。要是盜十方三寶,就結罪十方。佛在經上講,你犯五逆罪,佛能救,教你懺悔;但若是你盜十方僧物,佛就沒有辦法救你,所以要小心,千萬不要犯,犯了一定要發懺悔心。一般人不會刻意去犯,都是不小心誤犯居多。如果是故意犯的,那這個罪障很難懺掉。
第三條不邪淫。在家五戒是夫妻可以正淫,但夫妻以外的淫行則不可以。出家人是根本不淫,這些應該都沒有問題。所謂「淫心」,淫心從何而起?從「能所相待」才妄有淫念,所以說是心隨境轉,一定要能夠降伏得住。要知道一切法皆是虛妄的,不是實有的,根本無實有的境界可以吸引你。沒有「所」,怎麼會有「能」?所以就這樣把淫欲念頭給破掉,這觀念要常常使用,不然境界現前,仍舊是顛倒。
第四條不妄語。這是最容易犯的,我常聽到:「有工作,難免要打個妄語。」大家都有工作,既然你學了佛,要能夠守這條戒,這條戒不守,小妄語會打成大妄語,大妄語就不好了。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由小漸大,最後果報不可思議。將來果報夠你受的。
第五條不飲酒。不要去喝酒,因為喝了之後容易犯前面的四條戒。「酒」還可以做其他解釋,凡是讓你心散亂、顛倒的都是酒。不光是指你們喝的啤酒、紅酒之類的。凡是讓你心地發狂的、顛倒的,不論是人、事、物,都可以看作是酒,這是事相。「因戒得定」,所有戒律中最重要的,叫三聚淨戒。有受過菩薩戒的同修就很清楚,第一個是「攝善法戒」,第二個是「攝律儀戒」,第三個是「饒益有情戒」。一切的善法,我們都要發願學,一切惡法都要斷除,一切律儀都要持守,能夠不毀犯,能夠隨順各地的風俗習慣,這個是攝律儀戒。眾生有緣想要了解佛法,有困難需要我們幫忙,我們要發菩提心,饒益有情。所有的戒律不出這三條總綱領。做到三聚淨戒,你的心才真能夠定得下來,沒有對待,沒有惡念。有關於三聚淨戒,《無量壽經》講座中也會講。
戒定慧三學太重要,絕不能夠忽略,尤其是戒律,狹義的,就是指五戒、八關齋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八十四條戒。廣義的是指:眾生本來就具足如來上品的戒德,這是稱性的。「戒」還可以當作是「教誡」,人家看到我們有過失,教我們、喝斥我們,我們要很歡喜接受,要存感恩的心,想到有人可以告訴我、可以教我。絕不要心生傲慢,善言難入,不願意接受,這就損失了能夠改過向善的機會,能夠提升道業的機緣。古人講,人上了四十歲,就不能再講他的過失了,要讓他自己去看書。所以,現前大部分的人都已經上四十歲,都不能再說了;但如果你遇到有人肯講你,你要把他當善知識,可是他所說的一定要和經典相應才行,不要心很堅固很傲慢,想說:「你有什麼了不起,你是什麼學歷,你在世間才賺多少錢。」千萬不要這樣想,這是把世間的意念夾雜在修行當中。也不要想:「你才初學,怎麼懂得方便善巧?」千萬不要這樣想。看對方年紀,看修學的年資,這都不對。要看你自己有沒有犯過失?有沒有問題?如果有,即使是小孩,即使是初學,跟我們講,提醒我們,我們也要歡喜,要感謝他。善財童子去參學,有一位年紀比他小,但是德行比他高,他也是恭敬禮拜,繞無數匝,他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你去參學,第一、見一切善知識皆是如來,就是:要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應作如是想。你不要看對方年紀,不要看他在世間的財富權勢如何,或是他在佛法上懂得什麼,或是他在佛教中拿到什麼學歷,這些都不管,因為佛法是講修行。所以,佛陀對我們的教誡,一定要聽,善知識對我們的開導要虛心接受,當然這開示要如法,不是沒有宗旨的亂聽,這就不屬於「戒」。所以戒要受持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能受持得好,心對境界時就不會起心動念、能不分別執著,這就是定。
所以,三學是一如的,是不分別而能常起分別。永嘉大師講的「分別亦非意。」對於境界你能夠了知無生,又能夠隨機教化眾生,心不隨境轉,這就發慧了。所以,這三學是一體,不是拆開來學的,如果不了達,只有從戒轉成定,再轉成慧。如果你知道三學是一如的,就沒有所謂先戒後定再發慧的漸次。所以,受戒是很重要的。不要認為:「我不受戒,就沒有過失。」
戒有分:性戒跟遮戒,性戒是指只要違背你的真如本性,哪怕你沒有受戒,動個念頭都算犯。遮戒,是有受才有犯,才算是犯戒,當然你受戒有受戒的功德,持戒有持戒的功德,破戒有破戒的罪報,所以,一定要發心持戒,真的很好,可以防非止惡,讓我們不敢胡作非為。
所謂「失去戒珠易入魔。」要是沒有基本的要求規範,你修學很難成就,不會得定,不會發無生之慧。這個定不是世間的四襌八定,而是你本性的寂滅,又叫「首楞嚴大定」翻成中文叫「一切事究竟堅固」。你能了知一切法的本性是寂滅的,你就能得定。戒定慧三學,一般都是從戒去入手,所以,一定要懇心來學習,要仔細檢點,尤其聽到人家說我們過失,或是背後講我們壞話,你不要一聽就不高興,要聽聽看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改過,這都是善知識在教導我們,要生歡喜心。若是上了年紀,還有人肯跟我們講真話,有人肯得罪我們,那真是太好了!要懂得珍惜並希望大家能夠發心學習。

大家修學的功德從哪裡漏失了
念完佛,口業很善。《無量壽經》上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是善護我們身、口、意三業,明明念佛具足功德,那為何《無量壽經》卻說要先「善護口業」?就十惡業來看,眾生的口業有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我們觀察到,妄語是現代人很容易就犯到的,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意無意地打妄語,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論是什麼樣的目的。說妄語一定有它的罪報,無論是欺騙他人,或是欺騙三寶,若是欺騙三寶那他的業報就更重了。不要以為說一點小謊、打點小妄語沒有什麼關係。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你說了一次謊就要再說另外一次謊來圓你之前說的謊,越騙越多,越說越離譜,越來越嚴重,這個果報將來都在拔舌地獄或是耕舌地獄。去看看《地藏經》就清楚了,所以,為什麼說「念佛」功德會漏掉,就是從口業漏掉的,這地方漏得最多。我們的身可以用戒律、律儀來調伏。意念要是有警覺性,你可以覺察得到,但是這張嘴一不小心就會說謊話,無論謊話是大是小,在事相上都有它果報的輕重差別,但是在理體上來看,無論謊話是大還是小的它都算是重業,為什麼?因為你一旦動念,那你要出輪迴就很困難,所以經上講:若不斷妄語,想要出三界,那是不可能的,去看看《楞嚴經》中講「妄語」這部分。綺語就是一般講巴結、討好人的話,但終究也是為了達到自私自利的目的啊,多半都是這樣,還有的人很喜歡顯示自己的功名財富,說自己與誰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樣特殊的往來,心中想透過炫耀讓自己得到特殊待遇,喜歡講這些也算是綺語。總認為自己很特別,跟人家不一樣,所以要說這些話來讓對方恭敬你,就是經典上講的「求彼恭敬」,這在《沙彌律儀》也都有講到:「故作禪相,求彼恭敬」或「誇耀己能」誇耀自己有多厲害,這都是綺語。所以大家去反省看看,是不是有意無意就會講到這種話?如果有就要趕快懺悔,不然你念佛的功德都從這裡漏掉。阿彌陀佛為什麼叫做無量覺,「無量覺」就是怕你一念迷,一念不覺那些功德就漏掉。所以禪宗祖師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起念要趕快覺悟。
至於兩舌,會有兩舌就是我相太重,常常想要講講自己的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聞,把這裡的事情搬過去講,那裡的事情搬過來講,在家居士、甚至出家人,在佛門到這個道場說那個道場的是非,到那個道場說這個道場或法師的是非,在同修之間、親戚朋友之間說是說非造口業,那他是不是故意的呢?當然不會是故意的,多數不是有意的,但也有少數一些是故意的。無意的一樣不可以,故意就更不行了,無意犯是感愚癡的果報,為什麼是愚癡報?因為不能覺察而造業,不要以為「不知者無罪」不是的,不知者得的是愚癡報,因為自己在做什麼都不曉得,不能覺察是愚癡。所以有時候貪瞋癡,會夾雜在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造作裡面,貪念或是瞋念刻意從口裡起發,發起的相狀是兩舌,所以不要講人家的是非。來道場好好念佛、聽經用功。不要講家裡的事或別人家裡的事,甚至說其他道場的事,或別的道場的法師又如何。佛門有句話說:「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僧團不是只有指出家人,在家人也是,「僧」翻作中文叫「和合」,來道場的四眾弟子要能和睦,佛門的四眾弟子能和睦,整個佛門是個大僧團。不是哪個道場算一個僧團,整個佛門是個大僧團。要讓佛法興旺,就不要講道場的是非,不要刻意去講,當然也不要無意去講,無意地說出來,這都算兩舌。
惡口,現代人學佛了應該不會說髒話。但說一些因自己瞋恨而挖苦人的話,說些使人生瞋恨、難受的話也是惡口。這都是被禁止的,尤其是學佛人從經典中學到一點小智慧、小辯才,就喜歡到處批評,這個道場如法,那個道場不如法,法師如何如何,那位比丘如何如何,這就是惡口。在這裡沒有去注意,你的功德會從這裡流失掉,那麼這算不算是智慧呢?這個不算,只是學佛有一點點小小的感應,一點小小的智慧,但不是究竟的,因為這智慧沒斷了你的惡口。你不曉得講這些話會影響大眾和合,所以學佛的人要注意不要去挖苦人家,不要惡口去傷人。這是簡單講這四條口業,過患無窮。佛號念不好,要想想是不是從這四條漏掉?是否心還是散亂?還是我相很重?所以念佛的功德守不住,你的功德法財積聚不住,這功德法財要讓他增長,不然哪天無常境界現前,你才發現你的功德庫房裡什麼都沒有。現在說的這些,功德簿上沒有功德,那就要去輪迴,會下三惡道,所以這問題相當嚴重,一定要重視。
善護我們的口業,不要讓它隨便造業,這樣功德才能守得住,念佛才是修無漏業,不然功德都從嘴巴漏掉。
關於口業還有口腹之欲,貪吃、貪口味、吃葷腥的,吃葷腥的人又間接犯到殺生戒,這都是間接損害我們的道業,所以要注意。所牽涉的層面很深、很廣,我們講的只是事相上的,若要講到理體上,講到心性上的層面,開展出來,一法普攝一切諸法,所以犯一妄語戒即是犯一切戒,大乘是這樣看的,大乘在守戒律方面是重事相也重心地,事相上要講求開、遮、持、犯的智慧,但沒事不要自己亂開緣,別想說我打個小妄語沒關係,菩薩戒裡講到:「菩薩犯有小過,即心懷恐懼,何況是凡夫。」所以不要想說:「我有智慧,我來開個緣。」這是錯誤的。學守戒要先從不犯「妄語戒」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