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經當中常常說到,念佛念到後來是不起心不動念,大家對不起心不動念,可能還不是理解得很清楚,幾乎以為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心不會動,念頭也不會起了。如果是這樣,那念佛念到後來不就變成跟石頭或木頭一樣?那是錯解了!在佛法裡面講的不起心不動念,是內不起心,心不被貪瞋癡所染。而對境界的時候,心的作用是任運隨緣,該如何表現還是怎麼表現。如果是演父母親,該要教訓小孩的時候,還是得照樣教導他,可是在這當中,自己的心不會被對方轉。在生活中心裡不是被自己的貪瞋癡好樂牽著走,這樣才算有一點點小功夫。所以念佛念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說裡面的貪瞋癡被伏住不起,而不是說對於好壞、是非、善惡都渾然不知,完全不明瞭。如果是這樣,那心還是在迷,這種境界叫迷悶,是了無所知,所以不是覺悟的狀態,念佛是念念覺悟,時時刻刻覺悟,所以只是心裡沒有自己的好惡、得失,沒有利害,這叫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並不是對於事物懵然無知,連東西好不好吃,有沒有毒,或屬性如何統統都不知不管,這不是不分別,而是分別不出來,真正有功夫是都能清楚分別,但是心裡面絕對不起好惡,譬如說飲食,不會好吃的就多吃一點,不好吃的就厭棄它、捨離它,完全沒有這些念頭,因為這樣都還是起心動念,或是完全不明瞭,這都不算真正的功夫。所以修學淨土不是念到後來跟個佛呆子一樣,簡單說明不起心不動念的意思是這樣。
實際上人人的真心本性,本來不動本來不起,這一點要能夠去體會明瞭,而不是靠念佛才讓心念不起,念佛如同藥,除的是病,要把你的貪瞋癡給除掉,等把自性本來沒有的毒除掉之後,真心本性本來就是清淨不動的,就如同鏡子能夠照萬物,照就是它的作用,它能夠了知,不是像木頭一樣無知,又像水沒有一定的形象,在圓則圓,在方則方,該是作用的時候就是這樣應緣接物,該是認真修行的時候,心裡也絲毫不煩不亂,不會沒有耐心,這才是真正的功夫,就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那就現什麼身,現在是國王的身分,就示現做國王,現在在家是扮演父親、在家扮演母親,就示現做父母,對於長輩自己示現做兒女,那就做出兒女應有的樣子,但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貪染,沒有一絲毫的執著,沒有一絲毫的煩惱,這才是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功夫。不是只在事相上,對於這些境界的放捨,這還沒有從心裡放捨,所以真正看破放下是從心地上去放下。
若從根本來看,也沒有東西可以放,沒有煩惱可破,因為煩惱的當下全部都是真性,所以永嘉大師講:「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這是大乘佛法。又念佛法門是止觀雙運,也就是止觀並用的法門,但不是定死在那裡不動,而是正在念佛的時候,心裡沒有煩惱這是「止」,佛號清楚明白,在一切境界當中,都能不失正念,「不失正念」不是指佛號一直在,而是心不會被境界轉,這才叫不失正念。如果只有佛號在,那只是功夫成片,還沒有達到真正的見性,也就是說還在吃藥,不是真正的病好了。所以不起心不動念是剛才講的,該怎麼樣表現就怎麼樣表現,這就是觀,這就是慧。念佛,是止觀雙運,也就是定慧等持,這點大家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