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修行從起心動念處下手



古人講:「千里之行,始於跬步」。就是說行菩薩道,就好比是行步千里,這千里之遙在初起步處,修行要知道怎麼入手,因為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謂「一方正後,方方正。初步迷時,步步迷」。《華嚴經》講「初發心便成正覺」。修學的發心、用心要是正確了,那佛果可期。正確的用心,甚至能當下成佛,所以不要小看學佛的入門。剛入門修學,要是沒有善知識提點、教導,沒有好的環境來學習,是沒有辦法建立正知正見的,那在學佛的路上會障礙重重,甚至會變成迷信,學成求神通、求感應、求平安、富貴。反而把佛陀出世的本懷,以及要讓眾生了生脫死,出離三界六道的佛法本質給誤解了,甚至是曲解,以至於大眾以訛傳訛,佛教也因此變質、衰敗了。所以學佛剛入門時,有善知識引領,能確立正知正見,是相當的重要。
古德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聽經聞法要「依義不依語」。看祖師大德的著作或聽經時,要知道佛講的每一部經,甚至每一會的時節因緣。例如:當時候的人,有什麼樣的毛病、習氣,所以佛要這樣說或那樣說。在每一部經典裡面,都有「正宗分」,也就是這部經最重點的部分,是這部經的宗旨,然後才有後面所謂的「流通分」。現在的眾生著在事相上,看經典容易斷章取義,譬如看到經典上講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心就著在這上面。像現在,有人講到香菜能不能吃的問題,那香菜到底能不能吃?在經典上是說可以吃的。那為什麼有人說香菜不能吃?那是因為有些喜歡練身體,著這個色身為實有的人,他想要修仙、想成仙人,所以他們有這禁忌,後世的人搞混了,以為香菜也不能吃。大家可以去看賢首國師:《梵網經菩薩戒疏》裡面就有說到。所以在讀經典的時候,要有智慧,不要只著在事相上。
修學想要有成就,要從心性上下手用功。心性相當的重要,心就是指真如本性,講淺白一點就是自己的起心動念。自己要能覺察自己的心念。譬如說,自己對哪一樣食物特別偏愛、貪著,不要因為佛制戒不能吃,只好忍痛割愛不吃,即使是佛制所沒有的,也不能吃,這就是自我約制、放捨心中的貪念。這就是「攝善法戒」。所以修行要學習觀照自己的心念,貪財的就要能捨財,這是藉由「捨財」把自己貪財的心捨掉。不能想,佛沒有制定在家人不能工作、不能賺錢的戒,那能賺就盡量賺,命工作,命賺錢,想方設法盡量地貪取、甚至用盡手段,用力的貪取,表面看來是工作賺錢,為養家活口,實際上是滿足自己對金錢的貪著不捨,這就不對了,要知道多欲為苦。
大乘學佛的行法,統統在於起心動念。即使事相上做得好像很如法,但是發心不真、用心不正、不純,那也不算持戒,也不算是真正佛弟子。所以為什麼講大乘的戒律,論心也論事,事跟理是一致的,也就是自己的存心要和所做出的事相要相應,俗話講的「表裡一如」,心是如法的,表現出來在事相上才會如法。心如果不如法,帶著貪瞋癡,帶著貢高我慢,即使表面做得再謙虛,做得再如法,跟真如本性也是不相應。雖然一般人看不出來,但是諸佛菩薩知道,天地鬼神曉得!你可以欺騙肉眼凡夫,但是不能欺騙諸佛如來。他們有神通,他們有道力,所以在結罪的時候,因果絲毫不爽。
佛門四眾同修,看經典或聽經時要善學、善聽,不要依文解義,更不要斷章取義。歷來祖師大德即使註同一部經典,雖都不離心性之旨,但有時候每一個朝代的註解,也會有不同方式的文表達。因為經典是無量義,佛教經典義趣無窮,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能同時適合每一個時代,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根器,真是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不光是當時候的眾生,乃至後世的眾生。佛法從傳到中國以來一直到現在,佛法的義趣,乃至修行的方法、準則,都能夠適合眾生。當我們知道佛法修行的原理、準則後,再來看註解,再看祖師大德的開示,再讀佛經,才不會錯看、會錯意,把不了義當成了義,把了義當成不了義,那就自失大利了。
這裡要再強調,學佛想真正「入門」,如果沒有建立正知正見,學佛過程中,犯的過失會非常多。看過有人雖然修學了幾十年,功夫沒有成就,學到後來甚至倒過來學世間法,搞名聞利養去了,搞他的家庭去了,還誤以為這也是在學佛。這就是在於初學佛的時候沒有碰到好的緣,沒有人給他正確的知見、觀念,所以學了幾十年之後,還是不了解學佛真正的意義和目標,學了幾十年反而退道心還不自知,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把這一生能夠成佛,能夠除斷煩惱的大好因緣,就這樣一念之差而喪失掉了。真的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如果大家不是往昔已修福慧,想要聽聞正法也是沒有辦法聽到,雖欲暫聞亦不能,想要聽到一字一句都沒有辦法。所以大家要照顧慧命,好好珍惜今生難得的學佛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