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如何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如何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悟顯法師開示

在修學佛法的道路上,無論是新學或老修,大家聽的佛法道理都很多,看的經典也不算少,可是一碰到境界來,心裡面雖然知道要用功、要修行,但正念就是沒有辦法提起來,因而使不上力,轉不過來,這就是凡夫與諸佛如來的差別。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完全一樣,無二無別。既然跟佛完全一樣,當知煩惱習氣本空,沒有根本,而且是虛妄不實的。真如本性是眾生本來具足的。所以當面對境界的時候,更要發奮用功,拿出堅定的意志力,這堅定的意志力就是所謂的「道心、菩提心」。不要隨順煩惱習氣,不跟煩惱相應,也不要跟懈怠相應,更不要跟我執、我見、貪、瞋、癡相應,久而久之就能夠轉變。

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覺察到煩惱,趕緊提起佛號,用念佛的方式,把自己心力全部轉移到佛號上,不論是什麼樣的煩惱,是順境也好,逆境也罷,是過去的也好,是未來的也好,統統都不要管它,絕不隨著煩惱去,也不要被境界拖著走。要下定決心,這一生必定要了生脫死,決定要有個著落!不能再讓這一生空過。



無量劫來在六道輪迴中,頭出頭沒,當眾生的時間非常長久,在這一生能夠遇到佛法,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多生累劫的生死輪迴給終結掉。最起碼要有這樣的決心和志氣。

所謂「了生死」,最起碼有兩種,一個是「了解什麼是生死」;一個是「使生死結束,叫終了。終了生死」。老實說,生死就是你的煩惱。

當煩惱起來的時候,會感覺這就是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看法,是自己應該的作法、說法,這就是凡夫。認六塵緣影落謝的影子為心,把煩惱當作是自己的心,把煩惱當作是自己的念想,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造作六道輪迴的業。這六道輪迴業,不光只是惡業,善業也是業;造惡業墮三惡道;造善業則生三善道,但都還是在六道輪迴繞轉不休。

所以,無論遇到好的境界、壞的境界,是如意的、或不如意的事,都要能隨時提起佛號來,把善、惡境界和所有的念想,全部銷融到一句佛號裡面,業障自然就會消除。印光大師講:「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把這句話倒過來看,會覺得更貼切:「宿業念佛方能消。凡心竭誠自可轉」。就看自己在最關鍵的時刻,要依靠哪一邊?依靠煩惱習氣多的,就會變成凡夫;依靠佛號多的,就會成諸佛如來。

人的妄心妄識也可以轉成大智大慧。所謂「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前五識的作用,應緣接物時,了了分明,心不罣礙,這就叫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是對境分別、打妄想,要是轉過來了,那就是「妙觀察」,也就是「分別亦非意」。雖然隨順眾生的分別,但自己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罣礙,即所謂「隨順世緣無罣礙」。把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第七意識轉成「平等性智」;第八意識轉成「大圓鏡智」。

第七意識叫末那識。迷惑顛倒、念念執著這個色身是我,有「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這都是第七意識,這是「俱生我執」。把它轉過來,不再執著為我,心是平等如如的。為什麼一定要轉?因為有我就有人,就有人、我相對,有人就有法,人、法相對,這個「法」就是境界、境緣,能夠照了諸法空,把它轉過來,萬境自如如,就叫「平等性智」。

阿賴耶識轉過來就是「大圓鏡智」,阿賴耶識含藏著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森羅萬象,所以叫「唯識所變」。只要肯念佛念至心清淨,完全轉過來了,那就叫「大圓鏡智」。本來凡夫所念的境界,事事不相容,處處相扞格。

所謂「大圓」,大就是平等、廣大,圓就是圓融無礙。所以「小能入大、大能入小」,如同《華嚴經》講的:「光光互攝」。所以叫「大圓鏡智」。這是眾生本來的面目,本來的作用,也是眾生本性圓圓滿滿的功德。只因為一念隨順煩惱習氣,隨順貪瞋癡,隨順迷情,不知迷情本就是虛妄,只是幻覺、幻受,包括眼所對的色,耳所聽的聲,身所覺受的觸,鼻所嗅的香,舌所嘗的味,意所緣的法,這些法塵,統統都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都是「相待妄成」。

相待就是相互對待,指心、境相對時所產生出來虛妄的覺受,就像兩根蘆葦相交在一起,這支點是假的,但雖是假的卻有幻作用力。因為眾生不曉得這是假的,認為真的有作用力,所以就被境界所轉了。

很多同修對這道理雖然都能明白,但是境界一來,就忘失正念,提不上道力,既放不下、也轉不過來,心全掉到自己的妄想境界裡面,掉到自己的煩惱裡面去,所以即使想要出離都沒有辦法。唯有靠一句佛號,把心從妄想大海裡面拉出來,渡煩惱流,登涅槃彼岸。

佛號的表法就像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垂下一隻慈悲的手,就看眾生自己肯不肯拉住。得要肯拉住,「憶佛、念佛」就是肯拉住。「念佛」就是接受佛的救度,接受佛的幫助,自然就能離開煩惱。在離開煩惱的當下,現前得到的就是解脫。所以,念佛是非常重要的。

念佛不必特別選時機,隨時隨地,在在處處,念念不要懈怠,不要中斷,要把念佛當成呼吸一樣自然。人沒有呼吸就會死亡,學佛人沒有佛號,法身就會隱匿。法身當然常住不滅,但是離開了佛號,就隱而不顯;即使顯現,也是眾生迷惑顛倒所起的作用而不是覺悟的。


所以遇到境界時,道心要能提得起來,而這裡也就是佛與凡夫的差別。佛菩薩在境界中提得起道力,提得起決心、毅力,無論什麼樣的境界,都絕對不會被境界轉。因為他們是不顧一切,萬緣放下,這也是成就的主要原因。

所有的經教講得再多,就是教大家「放下」而已。放下自己所罣礙的,放下自己所執著的,放下自己所貪戀的,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俱捨,心中單提一念佛號,能這樣子做,絕對會成就。說實話,不用三年,三年還太長了,《阿彌陀經》講,若一日到若七日。根器好的,一日一夜就萬緣放下了。根器差的,業障重一點的就七日。肯真正這樣下定決心,平平常常地做去,絕對會成就!不要悠悠忽忽、散散漫漫地,以為沒關係,今天不念明天念也一樣;明天又有事了,自己又給自己找藉口,明天不念後天念,覺得沒有關係,命長得很。


祖師教誡我們:「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至。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還有命光的時候,要常常想到自己即將要死去,要趕緊把握命光用功。不要等到臨終的時候,才想到要發奮用功,來不及了!《無量壽經》講:「悔之於後,將何及乎」。後悔都太遲了。何不趁著現在,有這麼好的因緣,一定要好好地把握,同修、善友們互相勉勵,大家一同精進,把煩惱習氣在這一生統統斷除掉,共同成就無上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