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普被,凡聖齊收。」「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徹下,則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
「三根普被,凡聖齊收」,就是講淨土宗攝上、中、下三根。上根-是指利根的,如同文殊、普賢。中下根-就是指我們一般的凡夫,還有一些造惡的眾生及造五逆十惡的眾生。在《觀無量壽佛經》講,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他什麼壞事都做盡。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麼嚴重的過失。十惡這就是十善的反面,五逆十惡這是講的大樣。具諸不善,就是講這一個惡人五逆十惡都具足了,壞事無所不為,而且毫無羞恥心。「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個人臨終惡業要現前,地獄相現,斷氣之後必然下無間地獄。無間地獄就是受苦無有間斷,它是地獄刑罰裡面最重的一個。因為他生前做了很多的壞事,所以臨終感得的報應就是到地獄去,這個報應不是佛菩薩給他的,也不是閻羅王判的,經典上講這些閻羅王、鬼卒、獄卒都是由自己惡業所召感,你造惡業心裡就妄現十殿閻羅,地獄的苦報都是自己妄想為咎,所以眾生受業報都是自作自受,自己造業感召的果報沒有一絲毫是從外來的。所以佛教我們除心,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所以妄心若除,妄境怎麼會是實有?我們現在被境界轉,就是心裡沒有主宰、沒有定力,隨著自己的妄想、雜念去造作。一起念就隨著它去,隨得很自然,隨得很正常。所以我們要念佛要回頭,那想回頭也沒有那麼容易,是因為隨順煩惱習氣太習慣了。一個念頭一起,馬上就要造作,所以現在叫我們不要打妄想、不要動念,這反而成了生疏不熟悉的。所以祖師大德講:「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現在跟妄想很熟悉,跟煩惱習氣、貪瞋痴很熟,要藉由佛法的熏習力量來除斷,為什麼用熏呢?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以前沒有香水,這衣服要穿出去有香的味道,要掛著用沉香去熏,這是以前人的香水,用這樣子熏,由外而內,到後來自己發心轉,徹底的轉過來,所以生處要轉熟,熟處要轉生,什麼是熟處呢?跟煩惱習氣很熟,要讓它淡化,先從淡化開始,從剛開始還是個凡夫,一遇境緣就起念,慢慢來先克制,不要有動作,裡面還是翻騰,這妄想、貪瞋痴還是翻騰,先忍耐一下,至少不要有動作,不要有不好的行為出現,先這樣子慢慢把它淡化。再藉由聽經熏習,長時期的聽經、長時期的念佛,這要有耐心。大家都願意發心,願意熏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你知不知道這個是煩惱?你知不知道你現前的舉手投足是煩惱?這個動作出來是煩惱?能覺察這些這就是學問,要靠修行,我們講的微密觀照。微-就是細微,細密的觀察,心思要細密,這才能夠覺察得到自己的貪瞋癡、自己的我執、我見、我愛,它們在哪裡?我們講的「潛伏藏識、遊戲諸根」,在你的意識心裡面、在你的六根中展現,你才能覺察得到。所以為什麼要求大家動作要輕、要緩、要慢,呼吸要順暢不要有風,不要有很粗重的鼻息,這都是幫助大家把心定下來,有它的道理。為什麼《學佛行儀》很重要,這些行儀你去看,若能記得住你的心就會收攝,就會注意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叫因戒得定,當然戒不光只是有律儀,戒是調身,律是調心,這叫戒律。那麼我們總的來說,就是藉由這些律儀調伏我們身口意的行為,然後把心給定下來。很多人念佛念了幾十年沒有得力,我們仔細觀察他的威儀沒有學好、沒有注意到,就像蓮池大師講的隨口叫喊,可是他說我念佛的時候有專心,我有仔細念,字句分明,那是在念佛堂,如果離開念佛堂,佛號一停威儀就忘了,心中的雜念就上來了,這就是修行失敗的地方,你的心靜不下來,這個很有關係,所以律儀很重要。律儀-我們現在講的氣質,你用佛門的律儀就會得到佛門的氣質,人家一看就曉得這個是學佛人,不一樣,我們講身上有一種光明,這種光明當然不是放光,是那種氣氛、磁場,透出一種學佛人的氣氛、學佛人的樣子,一靠近他你的心是安定的,不會浮躁。如果你靠近一個世間瞋心重的、脾氣大的人,那你全身都會覺得不對勁,為什麼?因為他身上的光明氣氛帶的是貪瞋癡、是名聞利養、是五欲六塵,他帶著是世間的習氣,所以我們講的你學佛念佛要能得力,要能消業,這個律儀-學佛行儀很重要。不要認為它裡面只是教一些稱謂及進入道場的規矩,這些都有幫助,積小善、小福會成大福。《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因緣,福德就是你的行為福德莊嚴;善根就是你念佛,你的親因;緣呢就是你的修學環境、修學的時間多或少,念佛有沒有轉變自己的煩惱習氣,行為有沒有去轉變,再來決定你能不能往生。所以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只有淨土宗可以攝受。但是有一些人會心存僥倖,認為我有念佛就好,也不用看經,也不用學律儀、學戒,以為聽法師講幾座經就對佛法瞭解了,佛法要是這麼簡單,文殊師利菩薩怎麼每一會都去參加,我們的智慧有文殊高嗎?為什麼人家煩惱習氣都斷了只剩最後一品,還要去聽經,學不厭學不倦,因為他入了無盡藏解脫門,知道法門無量,性具無量功德,所以學習沒有疲厭,所謂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夏老 居士講的:「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你要持戒律,持戒是不是光拿五戒來看,那還不夠,拿菩薩戒、比丘兩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八十四條戒,還是不夠,展開來八萬四千細行、三千威儀還是不夠,那怎麼辦呢?你要見性要明心,這戒律才有幫助,要知道從外而內要調心,不能只鑽研在事相上,在事相上仍舊有持有犯、有對待,看這個人持、那個人犯,眼睛常看人家的過失,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相左。」左就是墮落,見他人的過失,自己心裡面又非,為什麼叫自非,自非是心裡動念,講到動念不是講自己心裡面有人家的是非,這個還太粗了,自非是心裡有動念,卻相左是不管你做得好、做不好也跟他一樣墮落。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是這樣的:「自非卻相左」,你見到一物,動念了就自非了,這非是什麼呢?與心性不相應你就跟他一樣墮落。所以遇到事情無論見人家好見人家壞,先審察自己有沒有動念,這個很難,講得大家都頭很低,沒有落處,如果我們不把標準提高,你就永遠會覺得自己很好做得不錯,不向六祖學習修行就不會有進步。所謂「取乎於上,僅得乎中;取乎於下,僅得乎空」,若取乎於下則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要從持戒做起,什麼叫做無持犯?即不見他人過,那常見自己過算持戒嗎?有自就有他,對待相,自他是不二的,不見他過亦不見己過,因為自性本自離過絕非,我們的佛性就是如此,這是持戒,這樣才圓滿,剛開始做不到但是你要往這個方向走。為什麼教你不殺生?為什麼會殺生?那是因為有對待,自性沒有對待,所以隨順佛性持不殺生戒,自性有沒有慳貪,所以隨順法性行布施波羅蜜,就這樣做,佛性裡面沒有這些貪瞋痴,所以隨順佛性,這就是我們講的「從性起修,全修在性」,這是修行,大乘佛法是這樣學。我常講大乘不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大家一定想沒有入手處,不是的,有入手處,你要有出離心,這是無論大小二乘共同的一個基礎。大乘的入手處不要把它當作有為、有造作,我來做個什麼,得個什麼,這就入不了大乘。大乘入不了沒關係,可以用漸次,但是不要把漸次當成是造作,永明大師《唯心五種》即《唯心訣》裡面講到:認漸次為造作,教你次第修學,你卻落在造作裡面那就麻煩了,見不了性成不了佛,煩惱還是一樣多,而且還有別的煩惱在你不知不覺當中增長不能覺察。所以大乘佛法講的漸次,不是像小乘那種造作,造作是有所作為,有煩惱可除、有菩提可證。你要先知道大乘有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你自己跟佛菩薩完全一樣,與佛如來無二無別,如同《華嚴經》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要知道,知道以後你才能夠發心,要知道如來智慧德相不從外得,我現在就有,現在就本具,這句話我們從講座一開始到現在常常用到,希望大家能夠謹記,要去體會。這個佛性每個人都有,為什麼能夠三根普被也是根據這個道理。萬法因緣生,法不孤起,仗緣乃生,如來法身為什麼能夠成就?也是從這個無量的功德莊嚴而生,他行六波羅蜜,行三十七道品,行慈悲喜捨,來開發自己的佛性,無論修什麼行,你的根本是什麼?就是「你本來是佛」,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乘佛法的根本不在人天,要是在人天,釋迦牟尼佛出世就不講華嚴了,為什麼佛出世先講華嚴,他是告訴我們大乘佛法,佛陀的教法就是《華嚴經》。所以弘一大師希望學人初學佛的經典是《華嚴經》。可是現在你們看此部經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很困難。《華嚴經》講的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本來的受用,所謂: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你不讀《華嚴經》就不知道佛有多麼富有,另一方面,我們要是不讀華嚴就不知道我們自己原來這麼清淨、這麼莊嚴。所以很明顯,大乘佛法的基礎在於本性,也是一切法的基礎。《圓覺經》講:「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虛空的華仍舊依著空,夢中的境界仍舊是依心,因為以心為根本,所以要明心就要從根本修。淨土宗也是本著這個道理,我們後面要講的本經體性就是這個道理,離開這個道理所有的思惟造作都是魔說。所以《楞嚴經》講:「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我們常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淨心之要無如念佛」,要明心見性就要知道我們本來的面目,就要讀大乘經典,為什麼叫「大」?它不在有無對待、不在一異對立裡面、不在能所裡,雖說能所但是是超能所之言,雖教你思惟是教你斷除妄想恢復本來而已。所以很明顯的,大乘佛法與小乘人天法有很大的差異,有人說學大乘要先學人天,或是先學儒家,學儒能夠成佛這是佛菩薩的境界,凡夫不行。我們現在連一點道力都沒有,還去學其他的經典,其他的經典不是不好,而是我們慧解力不夠,看什麼被什麼迷,看世間書就被世間迷,我們連看佛書都還迷在佛書裡,還著在文字上,如果看世間書那就更顛倒了,所以對那些主張學大乘要先學儒的人,要去看看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先學儒?永明大師在《萬善同歸集》講:「起世界經云,佛言,我遣二聖,往震旦行化。」這是釋迦牟尼佛派兩位菩薩來中國教化眾生,「一者老子,是迦葉菩薩。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薩。」讀過《涅槃經》的就知道老子是迦葉菩薩,老子自己也講我的老師是釋迦文佛。所以教大家學人天最終是為了向佛而已,先是捨惡歸善,再來轉迷為悟,最後要轉凡成聖,它是一個過程。所以說大乘佛法的基礎要建立在這個上面,釋迦牟尼佛也沒有先學小乘,也沒有先讀儒家的書,那為什麼在大乘法裡引用儒家的書?是為了補充我們的不足,因為我們沒有注意到它有攝善法戒的意思存在,五戒十善人天的基礎可以在這裡面找到。所謂攝善法戒是一切善法應當學,你看了可以注意到自己是否有沒做到的地方,但是不要起世間心,你起世間心、起世間意,罣礙了,那這個書就不好;讀佛書也是一樣不可著在名相上,著在名相上有時候還好處理,若著在知見上就完了。大乘實相講般若如同大火炬,四面碰觸到的都被它焚燒,又說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所以要小心怕你學了落在知見上。永嘉大師講:「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差一點就差了幾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他知道自心是佛,法華講龍女知道自心是佛,頓悟的當下就成就了;「非則善星生陷墜」,你要是搞不懂,沒有弄清楚,就像善星比丘妄說一切法空,雖然已得到四禪的禪定,但他知見出了問題,以為撥無因果,生身陷入阿鼻地獄,差一點就差那麼多。所以學大乘要理事雙融,不可執理廢事,也不可執事廢理,執事廢理增長無明,執理廢事增長邪見。理就是我們的理性、佛性,你如果只在事相上做那還不行,還要會理,如果會理而不行於事,那這個理也不圓,所以理事要雙照,入了要理事雙泯,泯就是泯除的意思,雙照則理事雙顯,顯發出來的意思。淨土宗為什麼能三根普被,就是因為本著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道理,這是剛才講的大乘佛法的基礎,要去體會,把它搞清楚弄明白。五祖弘忍禪師跟六祖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任你千般造作總在有為法當中,不入無為,為什麼呢?神秀大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懂得三十二部經論,五百人的首座,底下教五百個人,他是北方的高僧為什麼不得法?因為總在有為裡面、總在知見裡面,神秀大師的漸修也不簡單,但總是不明心,所以五祖沒有把法傳給他而傳給惠能大師,這有他的道理。我們今天為什麼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還能夠往生淨土,就是本著自性本來是佛之理。在《彌陀要解》裡面,蕅益大師說的六信,信願行這個信要具足六個條件,第一信自,相信自己本來是佛,再來才信他,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言決定不虛,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絕無虛願,所以是先信自再信他,才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才有後面的因果理事,所以我們要是不明白,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你這大乘的基礎就沒有了。現在外面有些課程,帶你從三皈五戒十善到深入的一些止觀,才來講心性,這是一個漸次的方式。但是你要入到大乘、入到一乘上面去,若不信自心是佛就入不了,任你前面學得再好,就是進不了門,仍舊是隔了一層,為什麼?因有所作為、有所造作,眾生很習慣學習師父的作為,我很想回他一句,你可不可以不要動念、不要造作,有動念有造作就入不了,你認為有一法可取,有一個境界可入,進不了,所以佛常說:「以無門為法門」,無門是真的門,真的行門。所以不能無心,無心就入不了這個境界,我們講的道理是深了點,體會起來會有一點困難,但是不要因為怕難而退心,要想到這個經典是怎麼來的,是祖師大德以捨身求法的精神,翻山越嶺,經過沙漠從印度帶回來的,看看義淨大師的那首取經偈,你就知道去的人很多,回來的沒幾個,「去成百人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現代印刷科技發達,印經書、請經書都很容易,甚至我們道場還幫你做宅配,這麼容易就取得你所需要的典籍,要做難遭想,請經典要有恭敬心,最好親自來道場請。我們為什麼要宅配呢?是對一些想學佛又沒有因緣的我們盡力幫助。像我們道場做的宅配,如果你家裡不方便收件,可以寄到附近的便利商店或是你公司,我們替你想足了、想周全了,幫你順利請到你要的經書。請法寶越是容易就越要有恭敬心,要想到在古代沒有那麼容易取得,所以有一句話叫做「莫因容易得,便作等閒看」,容易得到,你就沒有把它當一回事不知珍惜。我們現在為什麼有《無量壽經》這個會集本?因為在古代有五種本子,王龍舒 居士的第一次會集,他只看到四種本子,他是國學進士,家裡相當的顯赫,也只看到四種《無量壽經》的版本,他根據這四種版本做成會集本。到了清朝魏默深 居士才看到五種版本。《無量壽經》總共有十二種版本,因中國歷代戰亂,丟失了七種,只剩下五種。所以這個戰爭自害害他,搞得典籍統統都不見了。在以前要看到經典,確實沒有這麼簡單,反觀現代的人,我還聽到有人反應,你們不要再印了,印太多了。但是你們要想到,還有很多的地方沒有經典,我們去看看這世間,是學佛的人多還是不學佛的人多?是不學佛的人多,那表示什麼?推廣得還不夠,自己推廣積極的心還不夠,或是看到人家請心生障礙。像你們流通法寶人家願意受持不要障礙,他也許是一時興起你也送給他。一時興起願意請法寶這也不簡單,他為什麼不一時興起想造業?一時興起想請法寶這是好事,供養他。請回去哪一天善根發起來了他就會看。所以以前師父就特別交代,書一定要印得精美,一定要印得讓大家生歡喜心,請回去不看放在那裡當擺飾也好,哪一天善根成熟了他會看,看了大徹大悟,看了他真正發心學佛,那你印經流通法寶的功德就無量。不要想他是一時興起,我就碰過這種人,他管著法寶,你要跟他請千百個不願意不想給你,後來得現世愚癡的果報,跟他講話他完全聽不懂。後來我們觀察,他確實在流通法寶的時候給人家作了很大的障礙,不願意流通、不願意做事。所以他這一生馬上就得到果報,現在末法都是感現世報,報應是很嚴重的,不用等來生馬上就看到,因為他掌管的法寶流通量大,造的業就大,所以要幫助佛法流通,幫助正法久住。那些嫌法寶太多主張不要再印的人,就是得到容易不知珍惜,而且自己有也不想去幫助眾生聞法。你知道阿彌陀佛為什麼名聞十方嗎?他的願力是我作佛時,十方眾生,都能普聞我的名號,為什麼?他願意去幫助眾生。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名遍十方呢?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他願意幫助一切眾生,觀聽十方圓明,願意幫助眾生明心見性,願意幫助眾生脫離煩惱,脫離業障,所以他名聞十方,所行之處大家都歡喜,與人結好緣。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看法藏因地時發的願:「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就是念念都想幫助眾生,念念都想弘揚正法,跟眾生結最廣大、最殊勝的緣,他希望眾生能夠趕緊超脫輪迴。因為他知道輪迴的苦,這個苦眾生還不自覺知,沒有辦法體會到。你有所罣礙、有所執著就很苦,得不到時苦;得到亦是苦,愛保貪重怕失去。《無量壽經》講:「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只是勞心勞力而已,講到究竟沒有一樣帶得去,帶走的是自己對妄想境界的那個貪念,那個堅固的妄想,帶走的是業,那叫業隨身。他帶走的是對於妄境的貪取心,這貪取心牽引他去三惡道,牽引他去六道輪迴。所以為什麼佛才教大家不要貪愛、不要罣礙,無論是世間、出世間的事情都不要罣礙,你有所著那就出不了三界出不了輪迴。所以要除的是「貪心」,除的是「執著心」,不是除對象。你原來貪世法,現在學佛了不貪世法去貪佛法,想要多知多見以資談柄,顯示自己博學多聞,這就增長我慢。貪佛法一樣是輪迴,喜歡在大眾面前乍現威儀,假裝禪相,好像看起來很有定力,求彼恭敬,這也是貪佛法貪人恭敬,這些都要覺察。不知不覺習氣就冒出來,顯示自己懂得多、聽得多,很有見識這都不行,這都是我慢、都是我相,存這種心學佛不會有成就。或是有些人覺得自己是老修,在佛門是老修、在公司是老員工,這些要退休的人不要倚老賣老欺負新進,你要是新進的剛進去被欺負也不要滿心的怨恨,老了我一定要報復回來,存這些念頭都不對,這是冤冤相報,而是要往佛法上去轉、去想,不要整天就在愛憎分別裡面打轉,愛憎分別取捨都墮落,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就被不到你,因為你不想學,雖然三根普被,被想學的,所謂大地普降甘霖,難被無根之草,草沒有根不想學佛,不想轉,幫不了你,如果你想轉即使業障再重,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十念一念必然得生,這是真實話,真正的願意轉,我們發菩提心、發慚愧心、發勇猛心,要警覺不要隨順煩惱習氣,不要隨順貪瞋癡慢,我們講座即使再講一百年都還是講這個東西、講這個內容,但是我們貪瞋癡的業習太重,沒有辦法馬上轉過來,就要常常熏習,常常親近善知識、親近善友。我們心太粗不能覺察世間的苦,自己掉到苦裡面還認為這苦捨掉了不行,捨掉了難受,所以真正學佛會得到快樂,這種快樂不是世間欲求之樂,世間樂會樂極生悲,以苦為樂不是真的,它會變壞是假的是短暫的,好像短暫,實際上在大乘經裡面講根本連一絲毫都不可得,連短暫的念頭都沒有,沒有起時沒有滅時,為什麼?你受樂的感覺有起有滅,那樂的感覺滅掉了,既是滅相何來起相,何來生相?既然是起相就沒有滅相可得,沒有滅相那生相應該常相續,所以樂的覺受仍舊是假的,仍舊是虛妄,應該這樣子觀察,若認為這個樂是實有的,你去看它有起處嗎?有滅處嗎?若有起處,樂從何而生?生起應該常樂不應該滅,若滅了應有滅處,既已滅了應該不再生,所以它不是實有的,我們眾生不能覺察,不能覺悟,或是知道這個道理你不肯接受,不願意轉變,那三根普被就被不到你了,佛菩薩就加持不上。所以自己要肯轉、要肯發心,不要怕難怕苦,苦是什麼?告訴你這苦還是你這個妄想給自己的,還是自己給自己的,我們修行不是像世間人得到那種世間虛妄的快樂,那種快樂會變滅,有一句話講,樂是壞苦會變壞的,不能相續不長久。法性的真樂不從外得,不是從刺激感官而來,不是六根攀緣六塵而來,這種樂是捨妄,把妄想分別執著給捨掉,心不攀取,這種樂勉強說是一種安定,是一種輕安,實際上連輕安的境界都沒有,都不可得,這就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的地方,有人說佛法就是世間法,那是從體性上可以這樣說,無論是夢中的境界或是夢中的心,和你覺醒的心都是同一心,但夢境不會是覺醒的境界,不然永嘉大師怎麼會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那是不一樣的。會講這種話的人多半都是貪著這個世間,放不下、捨不掉、不肯捨,所以用這種話安慰自己,最後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認為這個法門既然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就可以懈怠一點,也不聽經、不看經教,認為念佛就好,一句佛號就能往生,心裡要是真的有這一句很好,大家可以試試看念佛一個小時不打妄想,能做得到嗎?有人念佛連十聲佛號都還打妄想,他的境界只能說: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我做不到,十聲佛號都還要打妄想,那要成就太困難了,最起碼十聲佛號不要打妄想,可以做得到,要有信心、要有自信我決定可以,我絕對做得到,我一定轉得過來,沒有疑惑,慢慢增進。但是叫你們不要打妄想,不是刻意壓念,不是以念止念,若刻意壓抑自己的妄想,到時候念佛會出問題會著魔,這話要先說在前頭,正確的方法是妄想起來不要管它,你就是念佛,跟著佛號走,不要跟妄想那裡,什麼叫跟著佛號走?注意力放到佛號上,不要看到妄想起來緊張,像看到蟑螂一樣趕快把它打死,不要亂殺生。你這樣常常練習,久而久之,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跟佛號越來越熟悉,功純自有佛加持,我們要有決定力,不要壓念,壓念會得病。李炳南老居士以前帶佛七,有幾個人發瘋,就是因為求快、求速又求成就,得了病,是要很自然的這樣去用功,所謂「外若遲緩,內獨駛急」,你們是外若駛急,內獨遲緩。「外若遲緩,內獨駛急」還有一種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定裡面亂七八糟,不是這個意思,很多學佛人緊張起來的時候外表看起來很定,裡面已經七上八下不知道幾回了,「外若遲緩,內獨駛急」不是這個樣子,外面安定徐為威儀不失,裡面呢用功綿密不斷,不間斷不夾雜,你會有功夫。你不要連十句佛號都還起妄念,那個斯義宏深非我境界,跟法藏比丘見世間自在王如來「斯義宏深,非我境界」可是大大的不同,你們要學六祖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要向法師說弟子心中常生煩惱,學了幾十年還生煩惱,那就不好了,發心決定可以做到,不要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