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 卷二十四(經文卷五之三)



明 交光大師 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二十四(經文卷五之三)
明京都西湖沙門交光真鑑述 
蒲州萬固沙門妙峰福登校 

丑四七大圓通。前五大即塵。後二大即識與根。雖不出前根塵識三。而特具用遍廣大之象。故別得大名。就分為七。寅一烏芻火大。分為三科。卯一作禮陳白。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

溫陵曰。烏芻瑟摩。此云火頭。即火頭金剛。

卯二陳白之言。又三。辰一因欲得觀。又二。巳一宿生多欲。

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

欲。即婬欲。諸聖遠劫俱有在凡實因。不可作別端迴互而釋。

巳二遇佛授觀。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

溫陵曰。多婬之人。本由煖觸迫發。生為欲火。死為業火。業力增熾。故成猛火聚也。○教我下。即令觀身火大也。末句冷字。譯文誤耳。應云諸煖觸氣。方順火大。而且合結文。蓋多婬之人。既火大增熾。而業火將起。故令遍觀百骸四肢中火大。先欲其知懼。而頓息婬心。然後將錯就錯。可成妙觀。

辰二觀成得名。

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禪觀中。遍見身中惟一火聚。既怖且厭。而遠離欲念。然火雖熱惱。而體具光明。今婬心息而無復熱惱。惟見光明。即智慧火。故曰神光內凝等也。末三句雖表得名。亦顯其為諸佛同印許矣。

辰三證果發心。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住火光三昧者。遍十方界惟一火光。從此三昧成阿羅漢者。由此正定。發如來藏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成因地心。證七信以去。入於住位也。末三句發心護法者。良以火光三昧。雖是內境。能現外相。溫陵曰。佛陀本傳云。師入火光定。其室如焚。○近世亦有梵僧至京師。住是三昧。人於夜見火光滿寺。遠近奔救。足知威力能怖魔怨。

卯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觀百骸四肢中火大。即是觀身。察其皆由婬心熾盛所發。即是觀心。暖觸。總目火大也。婬心已息。而不成業火。故無礙也。神光智火。融於藏心周遍法界。故流通。漏銷者。以智慧火。燒煩惱薪。何所不盡。生大寶燄者。火大圓通之妙用。摧魔護法。無量威力也。登無上覺。則顯明大本齊佛。而示居輔化之位矣。大抵諸聖德位相侔。而跡有權實。言有隱顯。學者當略跡取本。得意忘言。不可妄分大小。而岳師必待如此文明說。方成半許。何執泥之深乎。且解中為一冷字所誤。平釋四大觸塵。濫五圓通。安有此理。火大圓通已竟。

寅二持地地大。分為三科。卯一作禮陳白。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先平外地。因了心地。遂持本悟圓證藏心。故名持地。

卯二陳白之言。又三。辰一積平地行。此科全敘平外地也。又分為二。巳一正取平地之行。又三。午一從古佛世。

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

午二出家平地。

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

要路指陸地言。眾所必由之路也。津口指水處言。即渡頭也。田地不取種植。但重行路。俯仰高深曰險。左右迫狹曰隘。不如法者。不寬平也。隘則必妨。險則多損。高則平之。下則填之。橋梁以利津口。沙土以治要路。

午三經多佛世。

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

正取平地之行一科已竟。

巳二兼敘效力之行。又分三。午一豐時全捨。

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闤。市垣也。闠。市門也。詣。往也。不取其直。不受僱價。蓋別希勝報。不邪命活也。

午二饑年節取。

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惟取一錢。

吳興曰。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意以饑世乞食則難。略取存命。不多貪也。

午三神力拔苦。

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願行所在。而助以積劫福報。故感具神力。遂其願行耳。積平地行已竟。

辰二蒙平心教。夫平地之行。志在普利。效力之行。不檢親疏。其心亦久平矣。何至此而方蒙平心之教乎。蓋前屬事相平心。未能悟理。今令悟知內心外地本惟一體。故惟務平心。不分情器。則境隨心轉。無有不平。較前豈不天淵乎。又分二。巳一因平地待佛。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

時。即佛在世時。平地者。即修佛過之路也。

巳二領平心之教。

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摩頂者。憫其事行久勞。攝受加持。令其歸理也。平心地者。通達有情無情俱為一體。正報依報無分自他。乃至凡聖因果等一切皆如。是也。世界地平者。外由內感。物隨心變也。天台云。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沈。故知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地平之如掌。此其驗也。故如來因其惟務平地。而特教平心。令知要也。

辰三權實雙證。因其文中有迴心。故知由權入實。以漸而入。蓋不定性中。聲聞菩薩不定者也。良由多劫願行偏主利人。非純求自利之輩。分二。巳一悟取權乘。先取小果也。又三。午一悟內外地同。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

此之心開。便與聲聞不同。既達地大平等。非惟不復執身為我。亦將達法唯心矣。

午二於諸觸自在。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此即分達法空。知微塵自性空無所有。則知能觸地大。與所觸地大。一切皆然。故刀兵為外地大。身為內地大。以身觸刀。如斬光截影。了無所傷也。肇法師云。將身臨白刃。猶若斬春風。彼但證性無傷。六祖延頸。刺客三揮利刃。俱如斬影是也。

午三悟無生證果。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

此無生忍。且取生空。達蘊中畢竟無我也。譬如打鐵。麤垢先落耳。以分達法空時。尚悟地大了不可得。況地大中我。豈不速空乎。此阿羅漢實證四果。悟取權乘竟。

巳二迴證知見。

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蓋雖暫取生空。而利人習性。惟樂菩薩願行。是以速即迴心也。言今入者。蓋指賢劫為今。未必獨指釋迦會中。蓋曠劫為事行菩薩。至莊嚴劫尾。方斷見思。成阿羅漢。賢劫初。即迴向真乘。諸如來。意指賢劫四佛。及十方現在如來也。法華會上聞知見地者。蓋法華知見。即此經如來藏性。悟此為地。所謂一乘寂滅場地。首先證明者。由其從凡入聖。自權向實。皆持地大為起行入理之門。而今復聞此究竟性地。機緣契合。是以為法華證明上首也。

卯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此備敘前悟而已。二塵。即內外二地大也。虛妄發塵者。蓋悟地大相妄。而其性但是如來藏性。循業妄現而已。人知持地為法華上首。而不知如來知見。契彼究竟地大。此經方以顯其大本矣。塵銷智圓者。相盡性現。理智一如也。成無上道者。已入最上一乘之知見也。持地地大已竟。

寅三月光水大。分三。卯一作禮陳白。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童子乃菩薩別名。表童真德也。世人即作幼童之想。如塑畫善財是也。又儒者聞大權經說孔子為定光童子。則怒其卑小。不知文殊為釋迦九世師祖。而亦稱童子。何有卑小之意乎。月為水摩尼所成。故號月光。

卯二陳白之言。又三。辰一古佛授觀。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水天者。證水大徹於性天也。或此佛亦從此大入圓。或佛具萬德。而但觀時機當從此入。故示號與觀相應耳。末三句。總示所授觀法。其詳在下修習中當自見之。

辰二依觀久修。又二。巳一習觀初後。初身後界。以漸而入。觀之序也。分二。午一初觀身中。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

首二句總一略標。無奪二字。作不相乖異釋之。與下一同二字相為叫應。初從以下。釋成無奪之意。涕唾便利。近外水相。津液精血。涉內水相由外及內。自內而外。故曰身中旋復。又涕唾津液。水之清相。精血便利。水之濁相。清濁雖異。水性無別。故曰水性一同。即無奪之謂也。然發解入觀必始身中者。欲其深觀成時。則我法二執俱空。

午二後合界外。

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觀內既熟。引伸外廣。資中曰。準華嚴經。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中有諸香水。一一香水海。為諸佛剎世界之種。華藏世界在香水中。故云浮幢王剎。華藏二十重。累高如幢。最為高大。故稱王。今觀身水與彼海同。故曰浮幢王剎諸香水海也。○須更知華藏是總一大香水海。其大蓮華是總蓮華。其蓮華中有無量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華。上擎二十重剎種。每重世界。皆以剎塵增數紀之。今觀水大。惟論於海。幢剎但帶言耳。即此觀境大不思議。誠非凡小權乘可及。然充擴至此者。欲其深觀成時。則了達性水真空云云。乃至周遍法界。則我法二空不待言矣。

巳二觀成淺深。上方領旨習觀。此科乃觀成之相。然先淺後深。亦成之序也。就分二。午一初成未得忘身。分二。未一標身未忘。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是時。即初授習時。成此觀者。即成身中水性一同之觀也。但見其水者。蓋入定之時不見一物。但見湛水遍十方界。此句便是觀成之相。末句。正表初成尚淺。未至空身也。

未二即事以證。證其尚為身累也。又三。申一定中現水。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惟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

首句。時也。次句。即作水觀。入正定也。滿室現水。資中謂為定果色。然此色係獨影境。惟自見之。而前之火觀。今之水觀。皆能令他人見之。亦觀力殊勝。不思議境也。

申二投物心痛。又二。酉一正敘痛由。

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

舍利弗水邊入定。由宿冤故。被違害鬼一掌。出定頭痛。今出定心痛。故言同彼。

酉二無知起惑。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欲知羅漢有病無病。當明子果二縛。夫宿種。今種。應召來果。而尚未受身者。謂之子縛。宿種所召。今已受身。即身應受。謂之果縛。若實行聲聞。新證四果。已將子縛斷盡。不受後有。然現身尚未灰滅。則果縛猶存。所有病苦。即身應受。故舍利頭痛。畢陵身痛皆斯類也。問。前言舍利古佛。豈有果縛。答。既示同實行。但依實行論耳。若入滅後。悲願再來。則二縛俱無。更無實病苦矣。今此菩薩久證再來正同此類。故起斯疑。

申三除去如初。如初。謂無痛也。分四。酉一童子具陳。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

捷。速也。

酉二教以除去。

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

酉三復見依除。

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

酉四出定無恙。

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溫陵曰。漢州綿竹縣水觀和尚。跡同月光。

午二後方亡身合界。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

逢無量佛。則所經多劫可知。住於淺定。經時甚久。而上敘久得羅漢。則知羅漢果位雖具神通。而受身不免身累。且在定癡暗。進果遲鈍。悉可見矣。如是乃至下。明深觀方成之時也。亡身合界真空無二者。觀境極深且大。性合真空。所謂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周遍法界。回視此身。如巨海一漚。豈不易忘而得自在乎。夫論觀行位中。淺觀深觀。皆難定於果位。今約前淺觀。已言久證羅漢。則斯深觀成時。合是超過七信而證於初住圓通之境。大抵詳此菩薩。亦是先權後實。以漸次而入者也。

辰三今證菩薩。

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如來指釋迦。預。在也。菩薩會蓋是深位。非前信住可局也。

卯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一味。即身中水性一同。流通。即界外剎海無二。得無生忍即性合真空。是因地心。圓滿菩提即證徹法界。是果地證也。似與佛位齊矣。月光水大已竟。

寅四琉璃風大。又分三。卯一作禮陳白。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取後所悟洞徹。得琉璃號。

卯二陳白之言。又三。辰一古佛示觀。又分為三。巳一標遠劫佛名。

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

聲。乃臍輪風起。鼓之而出。此亦名合風大。

巳二示能觀本智。

開示菩薩本覺妙明。

本覺妙明。具含三德。本覺即法身。妙即解脫。明即般若。據此科。但是本智。望下科所觀故此作能觀。為發照之源也。

巳三示所觀風力。

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此科尚是佛所示觀。總言依正皆屬風力所轉。詳在下科別示。妄緣二字發風之端。人知世間有風。不知妄心緣動所感。所謂搖明風出是也。

辰二觀破群動。即從本覺妙明發照而觀。故此為所觀之妄境也。又三。巳一歷觀動同。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吳興曰。界為方位。故安立。世為遷流。故動時。○界之安立。風輪執持。時之遷流。風氣宣使。身之動靜。風力所轉。心之動念。風起之源。諸動總該界等。無有差別。原歸上文通一風力。

巳二了動虛妄。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

首四句。自覺妄也。來無二句。同空華也。若實有從有至。即非虛妄。末三句。覺他同妄也。十方微塵者。且舉廣多眾生同一妄也。

巳三閱世喻狂。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

上科是法。此科是喻。如是乃至者。擴充極盡之辭。三千下。盡一世界。喻意有二。一喻其小而非大。二喻其妄而非真。良由以本覺妙明為體。故空生大覺。如海一漚。極大成小也。微塵國土。漚滅本無。諸有虛妄也。觀心境同。但偏風大耳。觀破群動已竟。

辰三頓證徹悟。上科總是觀行。此科是彼觀行所證也。又三。巳一逢佛速證。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逢佛。即逢無量聲如來也。未幾。明取證之速也。既了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萬法當體皆無生滅。即本覺體。故速入無生忍位矣。

巳二心開事佛。

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

已悟無生。故本覺心開。見動中不動。而親於東方不動如來為法王子。乃至遍事。克肖諸佛。

巳三身心無礙。

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此得名之由也。了妄身心皆屬風力。見法身真心洞徹。如淨琉璃也。

卯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觀察風力。了妄也。悟菩提心。達真也。入三摩地。證圓通也。合十方佛。同佛果也。傳一妙心。化眾生也。妙心。即性空真風性風真空心也。琉璃風大已竟。

寅五空藏空大。分三。卯一作禮陳白。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卯二陳白之言。又三。辰一標同佛證。

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無邊身。即佛十身中虛空身也。與法雖無異體。而義相須別。法身離一切相。而遍融一切。此虛空身。帶目前空一顯色。而遍融空大。清涼云。混虛空為體性是也。此科略以標盡。下乃詳明。

辰二詳明神力。由後文總結云此大神力。故取為科名。亦明所證無邊身相。非同凡小所取頑斷沈冥無用之境也。又二。巳一空色無礙。又為二。午一會色歸空。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

此科於三大中先得體大。證法身德。如珠體。如淨金也。四大寶珠舊註誤。因後文四大無依之句。而斷四大二字作地水火風。即以此為四珠。不知四大是所觀之境。須取能觀之智。方有珠義。按華嚴取海中有四寶珠能消海水。今菩薩有四智珠。以消散善法愛等性海中波浪也。今此約照空塵剎之智。應是人空。法空。俱空。真空。四珠也。當以大寶二字連珠字讀之。大者表其稱性洪廣。寶者彰其利用可珍也。手執者。明授持有自也。然前三破迷。第四證體。下十方塵剎。方是統言四大成空也。塵剎具足依正。即內外四大也。虛空兼含遮表。遮謂遮惑空無。表謂表性空淨。問。所表真性何亦言空。答。妄盡真純。成第一義空。所謂彌滿清淨。中不容他。非謂真體亦斷滅也。

午二融空即色。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此科於三大中次得相大。證般若德。如珠之光。亦如將前淨金成諸妙相也。大圓鏡。即大圓鏡智。內放十光者。從一鏡智而現十智同真。如華嚴三世智。乃至知無邊諸佛智。或即十力亦可。以十力元即十智。況經明言神力。問。與前四智何別。答。前屬趨體智。此屬起用智。而大圓鏡乃總智體也。灌十方空者。照十法界。窮極空理。悉成嚴妙所謂大智慧光明遍一切處矣。

巳二依正無礙。此科於三大中後得用大。證解脫德。如珠之影。亦如將前金相種種運用成妙莊嚴也。問。前言十智。已屬起用。與此何別。答。十智雙屬體用。望上科真空之體。乃為照用。望此科運為之用。復為照體。又與此科並稱為用亦無不可。蓋彼是鑑照之用。了因所成。如燈照物也。此是辦事之用。緣因所成。如燈下作為也。分二。午一攝剎入身。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首三句。剎入身也。圓鏡智即稱法身智體。故能攝諸剎海悉入其中。由理攝故。事亦能攝。故下言涉入我身。此身即色身。所謂菩薩於一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也。末二句。身包剎也。所謂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也。一毛尚然。況全身乎。極小同大。優有餘地。故不妨礙也。總顯能包之用。

午二分身入剎。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上科雖有入有包。而獨顯身之能包。此科更顯身之能遍也。所謂無剎不現身也。於一一剎隨機普應。現十法界身雲彌滿無盡也。廣行佛事者。於一一身上弘下化。遍行無量諸利益事也。得隨順意兼自他。隨自。即如意神通。得大自在。隨他。即恆順眾生無量機緣也。詳明神力已竟。

辰三總由觀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神力。總收上會色融空攝剎分身四科也。由我下出神力之本。蓋凡外小乘執四大心外實有。成大障礙。此菩薩觀四大離自心性無體可得。故曰無依。妄想生滅者。所謂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念起似有。念息全無也。虛空無二者。言四大既同虛空。虛空豈有差別。佛國本同者。蓋四大為能成。佛剎為所成。四大既空無二相。佛剎亦平等皆空。所謂虛空為同。同即空也。於同發明者。即悟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也。末句即寂滅現前入圓通境也。

卯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我以三句。即空色無礙科。妙力圓明。即依正無礙科。圓通極境也。空藏空大已竟。

寅六彌勒識大。分三。卯一作禮陳白。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溫陵曰。彌勒。正云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為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愍物迷識。故示跡發明也。

卯二陳白之言。分三。辰一上古得定。分四。巳一上古佛世。

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

巳二出家求名。

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此蓋敘古在凡夫地。內輕外重。身雖出家。心慕豪貴。好遊族姓者。喜親近國王大臣也。此遠因實事。不必回互解為貪著名相等意。且前之多婬。復作何意回互之乎。況唯識正是名相。豈不增病。

巳三教修惟識。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惟心識定。入三摩地。

因其重世名族。外求馳散。故授以惟心識定。令其通達萬境惟我心識變現。一如夢幻。生滅非實。豈可不究明心識。而反重其所變之境乎。由是但自觀察惟識。止其外慕馳散。而定心成就。所謂因病而藥者也。

巳四久習忘名。

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惟識定深。萬境如電。外輕內重。無復馳求。故求名心滅。此先顯對治悉檀。破惡益也。

辰二中古定成。分三。巳一確指佛世。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

巳二惟識極成。

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積功雖歷多劫。入理在一剎那。蓋前所習者。不離五位惟識。尚屬權宗。至此窮極識理。所謂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融入如來藏性。故曰無上妙圓。此方顯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

巳三一切惟識。上科方極惟識之體。此科乃極惟識之用。又為二。午一世界惟識。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國土。舉無情器界之總相。有無。即成壞也。此雖以唯識為入門。上科既曰無上妙圓。則今所謂變化者。亦非同相宗但由妄發。乃達緣起即是性起種種變化。皆生於妙圓真心矣。

午二諸佛惟識。

世尊。我了如是惟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

吳興曰。流出如來者。從法身識性。流出報應佛身也。○此說妙圓識性即為法身。從法身而起應化其身無量。雖理趣頗通。然此但約自己。不盡他佛。似是無量身。而非無量如來。又須極果方能。非是本具頓悟之境。今解。如來者。有情根身之總相。首句。了即悟也。承上結定。轉起下文。言我悟達惟識。至於窮界萬法如此。由是不但祇見世界惟識。乃見藏識海中。三世十方無量諸佛皆從流出。所謂眾生心內諸佛時時成道是也。又如華嚴中菩薩證真。見佛無邊皆在自心出沒。末當云。如來尚惟識性流出。況餘九界眾生。流出可知。

辰三得補處記。

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夫窮極唯識。圓證法界。既見諸佛依正皆是自心。而自心豈不成佛。故得授補處記。即補釋迦佛位。次當作佛也。

卯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惟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清涼引護法釋三性云。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皆依他起。遍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計所執。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資中引喻圓成如麻。依他如繩。遍計如蛇。○遍計有名無體。依他有相無性。惟圓成實是彼體性。今言入後一者。悟證真實體性也。遠離前二者。不復為名相所迷也。此經圓成實性即如來藏心。所以結入圓通。彌勒識大已竟。

寅七勢至根大。又復分為三。卯一作禮陳白。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溫陵曰。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名大勢至。○又言此菩薩舉足下足皆動一切世界。震蕩三途。令成解脫。凡入諸佛會中必先震動。故得是名。且悲華經言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乃其次子。今在極樂。居於彌陀左右。倫者。類也。

卯二陳白之言。分四。辰一古佛親授念佛。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本彌陀自具十三號中。有斯二名。詳彌陀勢至同時發心所師佛號乃古如來。非即彌陀。二號既同。餘十佛名或亦多同十三佛號。以師資一道。不異古今。如釋迦觀音之類。念佛三昧。據下文。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

辰二詳喻感應道交。此取天台觀經疏科名。以眾生對佛。此感彼應。不同解入相應。生佛一體也。分二。巳一先以二人為喻。又分二。午一單憶無益。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一專為憶。喻佛念眾生也。佛作菩薩時。自果未圓。尚於念念不捨眾生。何況果後。更無餘事。惟念眾生。豈非專憶之至乎。一人專忘。喻眾生不念佛者也。以如來專念眾生之力。故若逢或見。如諸聖不違本願。遊化娑婆。故令眾生偶逢偶見之類是也。以眾生無心念佛之力。則雖逢不逢。如佛在世時。亦來此國住七日。而眾生冥然不知。良由不念業障。佛亦無奈何矣。是冥中或逢。而顯中實不逢也。雖見不見。如見文殊者。但睹老人貧婆之類是也。是聖豈作意詐隱。實由業覆而妄見劣相耳。如薄福見寶為蛇為蛙。豈彼無情之寶亦能變化。詐隱其本相耶。吳興引舍衛九億家證此。略而未詳。嘗聞九億分三。三億見佛聞法。三億但聞名字。三億名亦不聞。不聞名者不與此例。其但聞名字者。即逢而不逢者也。以但逢佛在世。與之同國。而未遭遇形聲也。其前三億。若更分之。當亦有見佛而不聞法者。即是或見不見。以徒見不蒙法利故也。諸義皆通。取要言之。以如來專憶。故或逢若見。以眾生專忘。故不逢不見。不能成決定逢。決定見。正意示人不想念佛者。決無見佛往生之益。

午二雙憶不離。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二人相憶。喻生佛念同也。意言眾生念佛。能如佛念眾生。非惟必成決定逢見。且如形影。常不相離。正意示人想念佛者。決定獲見佛往生之益矣。

巳二後以母子合喻。又二。午一合單憶無益。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首三句。合一人專憶也。世間慈念最切者莫過於母。然子若悖逆過甚者。母念或衰。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愈甚者。佛念愈深。故佛大悲心相常照阿鼻眾生。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惟己惡而疑佛不來接引。此乃不達佛心。自生疑阻。殊可憐也。若子逃逝。合一人專忘也。雖憶何為。合若逢不逢雖見不見也。

午二合雙憶不離。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首二句。合二憶念深。末二句。合從生至生等三句也。詳喻感應道交已竟。

辰三合喻顯示深益。合喻。謂兼合前二喻。然但合雙憶不離。不合單憶無益也。深益。即往生成佛二大利益。分二。巳一必定見佛益。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憶佛。兼事相圓融二種觀門。念佛。兼事一心及理一心二種三昧。現前見佛。謂不離現身。於定中見。或於夢中見也。當來見佛。謂報終陰壞。見佛接引。及彈指往生。華開見佛也。事相觀。謂注心一方。緣佛金身相好而已。圓融觀。謂以假空中三觀。觀佛法報化三身。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圓融也。詳在觀經疏中。事一心。謂專心念佛。無一毫雜緣而已。理一心。謂達法界一相。舉一聲佛。則全包法界。圓住三身。詳在彌陀略解。所見之佛。亦隨觀念理事而不無勝劣矣。問。勢至敘古。今何全取西方法門證釋。答。菩薩明說此界攝人歸於淨土。而所示觀念。豈非導人觀念極樂。應不必疑也。

巳二速得開心益。上益雖具理觀理念。皆可開心。然且專說得見他佛。未及正明自心開發。顯露自佛果體。故知上科但論見他佛。此科乃說成自佛也。分三。午一近佛故開。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去佛不遠有二意。一者未獲往生。在觀念中。須取理觀理念說其不遠。以全住三身。圓持法界。與佛同身共命。故曰不遠。不假方便者。不用別門方便。但由悟達他佛三身。而本覺果體豁然顯現。二者已得往生。常親近佛。不假方便。自然心開者。以近佛聞法。及加被威力。故速令心開。果體顯現也。所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又解。先見色身而睹相佛。則將鄰法身。而真佛不遠矣。夫本覺顯現。則顯是自佛彰明。奚止於惟見他佛耶。

午二喻以香熏。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喻中以近香故。身亦成香。法中以近佛故。心亦成佛。故知心開非同淺淺。應即是本覺佛現也。

午三出三昧名。

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三昧名。亦法門名。不離觀佛念佛。以佛法身香光莊嚴自性佛也。

辰四述己自利利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首三句。自利也。此之述己念佛。便非用分別識心所念。乃攝根念也。其法以一念不生。六根湛寂。不妨圓照三身。洞徹四土。遂至信滿入住證無生忍也。由此反觀前之心開。正相似覺發耳。下三句。利他也。此界即娑婆界。淨土即極樂界。攝者。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又臨終接引。令其必獲往生。

卯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都攝六根者。令六根不動也。淨念相繼者。即圓照三身四土也。得三摩地。即三昧成而證圓通境也。若約現位。跡在等覺。或本已齊佛。今追論初心。亦同眾之信滿入住矣。夫各攝一根。則屬六根圓通。都攝六根。則屬根大圓通。舊註釋為意根。當濫須菩提所修矣。通論二十五門。尋常六塵皆始於色。今始於聲。而復留耳根在最後者。正以諸門雖均是教體。而不盡當此方之機。偈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今始於音而終於聞。所以為教體之綱領。而獨當此方之機。且權小入門。多循音教。圓實法要。直反聞根。故二聖示跡。淺深不同也。又七大本先始於地大。而此中火大為先。以多婬召火。合此經墮婬起教。所以警多聞人先除欲漏也。又七大終於識大。而今終於根大者。以勢至念佛圓通。稍次觀音。大本彌陀經云。極樂清淨。次於泥洹。觀音所修。乃諸佛一路涅槃之門。正是泥洹極果。今令不能修自心泥洹者。其次莫若念佛求往生也。此固經文不終彌勒。而終於勢至之深意也。諸聖略說已竟。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