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四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卷第四)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四

三感果二  初佛現我前。二我往佛處。

初佛現我前

【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疏】其人。指持名者。承上但能一心不亂。命終之時。佛必現前也。以自力佛力。感應道交故。如二部經。及諸經中說。

【演】感應道交者。念佛功成。眾生機熟。為感。無心扳緣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為應。道交者。即所謂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盡。菩提影現中也。

【鈔】自力者。凡人命終。前有將謝。後有未生。平生善惡。自然現前。如十惡五逆。地獄現前。慳貪嫉妒。餓鬼現前。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現前。今專念佛。一心不亂。則淨念成就。清淨心中。寧不佛現前乎。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也。

【演】前有將謝四句。凡人命未終時。善惡之境未現前者。以宿業未完。今業未熟。故現果未盡。當果未現也。臨命終時。則夙業已盡。今業已熟。當果現前矣。唯識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是也。

【鈔】佛力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我剎。臨壽終時。我與大眾現其人前。三輩往生中又云。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悉來迎致。觀經九品。或言阿彌陀佛至行者前。或云至其人所。皆現前意也。

【演】大本法藏下。是引二部證佛力。

【鈔】言諸經者。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又鼓音王經云。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住其人前。令其得見。又華嚴四十六經云。如來有十種佛事。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等。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也。

【演】言諸經者下。是引諸經雙證二力。一心信樂。是自力。與諸比丘住其人前。是佛力。能正受持。是自力。阿彌陀佛住其人前。是佛力。專心憶念。是自力。佛現其前。是佛力。

能正受持者。凡人念佛。心帶異計。或雜餘想。不名正受持。正受持者。離乎四句。不雜餘緣。是名正受持也。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觀經第九佛觀中文。攝取不捨者。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眾生不念佛則已。念則為佛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

【鈔】若依般若。則自力復二。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兼以佛攝取力。乃成三力。本有如舟船。念佛如帆楫。佛攝取如便風。三事周圓。必登彼岸矣。

【演】本有佛性力者。真如內熏力也。真如內熏。人人皆然。今不得此力者。如木有火。不假鑽燧。火終不現。雖具真如。不藉師友教誨。真如亦不現也。

【疏】佛及聖眾者。佛兼報化。聖眾兼菩薩聲聞等。

【鈔】兼報化者。觀經明佛。先言六十萬億。後開丈六。次言下品化佛來迎。則知九品所見不一。攝論亦云登地方見報身。展轉細妙。今但言佛。不分報化。以一攝多故。

【演】六十萬億是報身。亦名尊特身。亦名勝應身。丈六。亦名劣應身。亦名常身。化佛。是隨類化身。

登地方見報身者。十信三賢菩薩。不斷無明。不證真如。但見應身。登地已去。分斷無明。分證法性。乃見報身。展轉細妙。若無明已盡。位窮妙覺。則無佛可見。以菩薩機忘。如來應息。諸佛無有彼此迭相見故。故曰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也。

又起信論云。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離分齊相。常能住持。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非受樂相。故說為應。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

前說依別教。起信依圓教。圓教十住。即別教十地故。別十地見報身。展轉細妙。圓十地見報身。更展轉細妙也。

【鈔】兼菩薩聲聞者。如觀經上品上生云。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現其人前。而亦有佛不來迎。菩薩來者。今從多分。

【疏】問。臨終佛現。亦有魔否。答。古謂無魔。脫或有之。貴在辨識。

【鈔】無魔者。單修禪定。或起陰魔。如楞嚴止觀諸經論中辨之甚悉。今謂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然亦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須預辨識。如經論說。行人見佛。辨之有二。一。不與脩多羅合者。是為魔事。二。不與本所修合者。是為魔事。所以然者。以單修禪人。本所修因。唯心無境故。外有佛現。悉置不論。以果不協因故。今念佛人。一生憶佛。臨終見佛。因果相符。何得概為魔事。若或未能了決。但如前辨別察識而已。

【演】楞嚴止觀辨之甚悉者。楞嚴開五十種陰魔。而受想二陰。是鬼神魔。天魔。止觀開十境。三障。四魔。而魔事境。是業障天魔。

不與修多羅合者。修多羅中謂。應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若相好之數。或多寡不定。悉為魔事。

不與本所修合者。如本所觀西方之佛。今佛從東來。唯觀坐相。今見臥相等。

【鈔】問。既曰非魔。當是真佛。而古謂佛無去來。云何有佛現在其前。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故永明謂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又經云。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演】如幻非實下。是永明語。此乃如來下。是大師出從真起化之意。

如鏡中形非內非外者。若言形在鏡內。不妨當體全空。若言形在鏡外。不妨鏡中顯現。佛現亦然。若言佛在心內。不妨實在西方。若言佛在心外。離心實無有佛。

如夢中事不有不無者。若云夢事是有。及至於醒。了無所得。若云夢事是無。正當夢時。原有夢境。佛現亦然。若言是有。自心顯現。當體全空。若言是無。感應道交。不壞幻相。

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者。謂水雖清。天上無月不能現。如心雖淨。無佛悲願為緣不能現。又如月雖明。地中無水不能現。如佛雖有悲願之緣。眾生心垢不能現。執佛從心現。不信西方有佛。執佛西來。不信自心顯現。皆邪見也。

【疏】故知臨終設像助念。文載聖經。法傳西域。不應疑阻。

【鈔】華嚴十五經頌云。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於佛所深歸仰。是故得成此光明。疏云。西域法。有欲捨命者。令面西。於前安一立像。像亦面西。以旛頂掛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腳。作隨佛往生想。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非直亡者得生佛前。亦終成見佛光也。若神遊大方。去留無礙者。置之言外。不爾。勉旃斯行。如上。則特為設像。以助往生。何況一心不亂。感佛現前。乃慮為魔。自生疑阻。

【演】華嚴十五下。是釋文載聖經。疏云西域下。是釋法傳西域。神游大方下。是釋不應疑阻。

華嚴頌者。經云。又放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將歿者。令彼隨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淨國。見有臨終等。

【疏】稱理。則自性妄窮真露。是臨終佛現義。

【鈔】妄心未盡。幽幽綿綿。是為命根未斷。惑斷執空。情消見謝。人亡家破。煙滅灰飛。命終之謂也。諸妄盡除。不真何待。求佛不現前。不可得也。然而佛慈無限。豈必臨終。是故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演】幽幽綿綿。即是第五顛倒微細精想。所謂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也。命根未斷者。若識陰盡。則能超越命濁。識陰未盡。則十二類之命元未斷也。

又幽幽綿綿命根未斷者。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百尺竿頭人也。人亡家破。煙滅灰飛者。人空法空。空空亦空。百尺竿頭重進步也。此約斷惑證真說。
然而下。謂佛體本然。不因斷顯。時時顯現。物物全彰。但人自不覺爾。此約本然性德說。

是故下。古偈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是也。

二我往佛處

【經】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疏】上言臨者。是將欲命終。今言終時。正煖靈識去。心不顛倒者。以一心不亂。故不顛倒。以不顛倒。故不生他處。即得者。言其速也。

【演】暖盡識去者。眾生息暖識三緣和合。假立命根。識。即賴耶見分。息暖。即賴耶相分。此八識者。來為先鋒。去為後殿。暖盡識去。正八識離體時也。

【鈔】顛倒者。繇其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如前所謂將捨煖觸。一生所作。俱時現前。心神惶怖。動止揮霍。應入地獄者。刀山劍樹。視作園林。應墮畜生者。馬腹驢胎。認為堂宇。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愛父母。乃至小聖初心。猶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謂顛倒也。乘此顛倒。三界七趣。隨業受生。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又言一切國土。唯想所持。淨想成就。必得往生。固無疑也。

【演】心神惶怖動止揮霍者。溈山云。臨行揮霍。怕佈慞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未免憎愛父母者。經云。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

小聖初心不能正知出入者。古云。菩薩有隔陰之昏。羅漢有出胎之昧。是也。

隨業受生者。七賢女經云。雀來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穿雀飛去。識心隨業走。謂業識成形。依四大住。四大分張。業識隨業轉也。

一切國土唯想所持者。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無明妄心而得住持。若離妄心。則無一切諸法自相可得。楞嚴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等。

【鈔】他處者有三。一者娑婆世界。二者餘佛國土。三者彼國邊地。今皆揀之。

【演】彼國邊地。即是疑城。在九品之外者。以其無真實信心故也。

【鈔】速者。不經中陰。不隔時日。觀經所謂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也。又智者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動念。則往生淨土時。所云在定者。今心不顛倒是。所云動念者。後願生彼國是。

【演】在定之心即是淨土。此據寂光而言。然亦不妨實有事相。

【疏】大本云。其身體非世人之身體。亦非天上人之身體也。皆積眾善之德。自然虛無之體。蓮華中化生。亦無乳養之者。

【鈔】積善者。即是善根福德成就之身。非以欲愛為因。四大為體。故不繇胎獄。託質華池也。

【演】非以欲愛為因四大為體者。經云。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又云。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眾生愛命。還依欲本。西方上善。皆承淨因力。隨願往生。若有若無清虛微妙之身。豈此因此體耶。

【鈔】亦無乳養者。明自然增長。非如北洲。猶待指端出乳而為養也。

【演】指端出乳者。北洲男女。左右分行。其男女夙有緣者。路傍樹林下垂覆之。成夫婦事。事畢樹起。即分散去。無復相認。婦乃有孕。產子道傍。不顧而去。其往來者。以指端置兒口中。指即出乳。須臾長大。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亂。作三九因。更細分之。亦應無量。

【鈔】三九者。大本三輩。觀經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事理亦復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三輩者。如大本謂上輩者。發菩提心。事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命欲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便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寶宮宇。在虛空中。去佛為近。是名上輩生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者也。中輩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發菩提心。專念回向。命終生彼。功德智慧。次於上輩。是名中輩生者。配前。則得事有餘。得理不足者也。下輩生者。不能作諸功德。而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生彼宮宇。惟在於地。又次中輩。是名下輩生者。配前。則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九品者。觀經所云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羅尼門者。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有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淺。故成三品。例上輩也。

【演】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陀羅尼者。此乃從空出假。別十回向。道種性人。及圓教十信滿心人。陀羅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惡。是總持也。

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此乃侵斷塵沙。已入別十行。已得性種菩提。及圓教八九信人。到彼一劫。始入聖種性。證無生忍。無生忍。言登別圓初地初住也。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者。此乃初破見思。已入別十住。已得習種菩提。及圓教第七信人。到彼三小劫。始入聖種性。得百法明門。言百法明門者。於相宗百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為明達三諦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心大歡喜。名歡喜地也。

【鈔】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配前。則事盈理歉。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中輩也。

【演】中之三品百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乃小乘退失大心之內凡忍位。及世第一人。於臨命終時。聞讚方等。回心向大。得生淨土。因無漏道熟。便證小果。然回向心。須至別教七信以上。圓教觀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

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是小乘之暖頂二位人。其回向心。能至別教六信以下。圓教觀行二三兩品。方是中品中生人也。

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乃小乘之外凡。其回向心。能至別教初二兩信。圓教觀行初品。方是中品下生人也。

【鈔】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國。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經於六劫。蓮華乃開。發無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者。配前。則有事無理。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下輩也。

【演】下三品人。若論階位。全未伏惑。但聞法稱佛。能滅業障。而得往生。乃名字人也。隨功淺深。分於三品。

問。何中三品生。皆是小聖。下三品生。乃云得入初地。發無上道心。發菩提心者。豈中品。乃皆劣器。下品反皆大根耶。答。中品往生行人。德行有餘。智力不足。皆在此土勤修戒定。不發大心。特於臨終。發大乘心。乃得往生。故順其先習。但證小果。若下品行人。則五逆十惡。乘急戒緩凡夫。特由臨終。善友開發。而得往生。由戒緩故。生居下品。由乘急故。後皆不經小果。直入大乘也。如龍女八歲成佛。廣額屠兒。放下屠刀。千佛一數。是也。

【鈔】細分者。如前階品中。分之又分。則百千萬億無盡輩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淺。而為次第也。

【疏】如觀經以上品上生為得無生忍。天台判屬初地。而華嚴明無生忍。自有淺深。則上上品中。信有多品。況復餘品。

【鈔】淺深者。八地淨忍分中疏云。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約行。則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如渟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前說猶通諸地。後唯八地所專。餘如前序中辨。故知無生忍位。自有淺深。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餘可知矣。故細分之。亦應無量。

【演】約法下諸無起作之理。即不生滅性本覺理也。慧心。即離垢出纏始覺智也。安此者。以始覺之智。契本覺之理。如智不二也。忍者。如忍事人。心不懷疑。亦不說出。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意也。

約行下。報行對集行說。集行者。念念勤修。心心趣入。加功用行。乃有功用道。屬前七地之行也。報行者。不必舉心運意。任運流入薩婆若海。無功用道。乃第八地之行也。智冥於理。出行體也。行無別體。以智為體。無相三句。明行相也。理無相無功。故行亦無相無功。理曠若虛空。湛如渟海。故行亦曠若虛空。湛如渟海。心識下二句。明用。行體如日。妄惑如暗。報行現前。妄惑不起。故經云。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如前所說。

【疏】又三輩九品。二經相配。諸說稍異。如輔正所解融之。

【鈔】觀經疏云。此經九品。為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輩也。孤山謂大本三輩。止齊觀經六品。以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也。靈芝判三輩止對上品。故云諸說稍異。草庵輔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輩者。乃約位次相同。不約行因而言。則孤山。靈芝。皆不違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約位次。則輩品正同。二師唯約行因。則止齊中上。各有所據。取義不同。故不違也。剋實而論。則煩惱不異菩提。始惡何妨終善。惡人既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演】孤山三輩齊觀經六品者。以大本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觀經下三品人。皆五逆十惡人故。靈芝三輩對上三品者。以大本三輩。皆發菩提心。觀經後六。皆未及故。

剋實而論下。謂前三說。乃據行據位。取義不同。非剋實之論。若剋實而論。則煩惱菩提。皆無實法。煩惱之性。即菩提性。前念是惡。後念是善。又何礙也。惡人既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如阿闍世弒父害母。應墮阿鼻。後因重悔。得無根信。即上品攝是也。況中下耶。

【疏】又華嚴明念佛者。數與心等。即是三輩九品隨因不同義。

【鈔】數心等者。華嚴二十三經。離垢幢菩薩偈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捨。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釋云。數與心等者。謂隨念隨現。隨念有二。一隨念多少。佛亦如之。如念佛一聲。有一化佛從口中出等。二隨念淺深。佛應稱之。如臨終見佛有勝有劣等。多少淺深。即輩品分別也。此人得見佛者。即阿彌陀佛現在其前也。專念者。即一心不亂也。

【演】隨念淺深佛應稱之者。事一心念則淺。理一心念則深。淺則以事識見佛。但見應身之劣。深則以業識見佛。乃見報身之勝。

【疏】又志眼二種淨業。亦三輩九品義。

【鈔】志眼法師云。往生一門。有二淨業。一曰正觀。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備修萬善也。二事俱得。則了達四淨土矣。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遠作三土因耳。故知淨土。正究理薩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眾生耳。

【演】正觀默照本心者。以一心三觀。照三諦一境。如智相應。隨流識性也。古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是也。

助行備修萬善者。雖照本心。不修萬善。則性亦不朗。如論云。如人但念摩尼寶珠。不加種種磨治之功。珠亦不淨。但念真如。不假種種萬行磨治。真如亦不明淨。故雖了知自性本無慳貪。不妨隨順無貪修檀波羅蜜。以修行萬行。自然隨順真如故。

二事俱得了達四淨土者。如此正助雙修。事理雙備。先伏見思。生同居淨。次斷見思。生方便淨。次斷塵沙無明。生實報寂光淨。

如止得事善者。謂不修正觀。徒修事行。能伏見思。生同居淨。遠作三土因耳。故知淨土下。尋常以淨土一門。唯攝鈍根凡夫。禪宗圓頓法門。乃究理菩薩境界。若如上論。則淨土正究理菩薩境界。悠悠眾生乃兼容耳。

【鈔】又。圓機體道。是最上淨業。茍加願以導之。即預優品。愚朴之輩。但稱佛發願者亦生。觀淨土一門。則聖人無棄物也。按所云正觀。通乎上中。所云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師此論極善。觀者毋忽。

【演】圓機體道最上淨業者。圓聞妙理。起圓信解。解入寂光。苟加願力導之。如輕帆得遇順風。上品上生何疑焉。愚樸之輩。不明理性。但信心稱名。發願往生。亦得生彼。故知淨土一門。上及不退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被。上下兼收。無不度也。

正觀通上中者。默照本心。能斷見思塵沙。即上品。但伏不斷。即中品。

助行通中下者。修萬行時。能伏見思。即中品。全未能伏。帶惑往生。即下品。

【疏】有言九品。八從蓮生。以第一品云金剛臺故。今參合經論。仍以九品皆屬蓮生。

【鈔】八從蓮生者。據觀經上品上生文云。自見其身。乘金剛臺。獨無蓮華二字。故言下之八品。乃從蓮生。然經論所明。歷歷皆說生西方者。俱從蓮生。大本法藏願云。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蝡。生我剎者。皆於七寶池內。蓮華中化生。言皆。則概舉九品矣。又云。他方諸大菩薩。欲見阿彌陀佛者。徑於彼國七寶池內。蓮華化生。言大菩薩。則必非中下矣。又云。其上輩者。命欲終時。佛與聖眾。悉來
迎致。即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言上輩。即正對上品矣。並無最上不蓮之意。又法華云。聞此經典。如說修行。命終即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夫得無生忍。非上上品乎。又行願品。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歸極樂。而曰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夫普賢往生。非上上品乎。又寶積明十心回向。後得蓮華化生。夫十心菩薩。非上上品乎。以是參考。確有明證。

【演】自經論所明。至確有明證。三引大本。三引諸經。皆證上品。從蓮花生也。

【鈔】問。果爾。則上上文中。何以曰金剛臺。不曰蓮華。答。文互有無。不足泥故。何以知之。上品中生。亦曰乘紫金臺。又將曰七從蓮生乎。況中品之下。亦但云此人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文中並無蓮華二字。又將曰六從蓮生乎。夫既以不蓮為勝。則中下劣品。何以不蓮。又中品之上。獨曰蓮華臺。其金剛臺紫金臺之類乎。其蓮華之類乎。錯雜不倫。進退無據。灼知文互缺而義必周也。

【演】自果爾則上上文中至義必周也。是反覆辯明。無蓮華二字之意。錯雜不倫。進退無據者。若曰蓮花之類。不應下有臺字。則進從蓮無據。若曰金剛臺。紫金臺。
之類。不應上有蓮花二字。則退從蓮又無據。

【鈔】愚意各有蓮華。華各有臺。臺各不同。而金剛為臺之最勝耳。如懷玉銀臺初來。金臺繼至。可驗也。且臺之義二。一者基臺之臺。則臺在華下。如世刻像。下作寶臺。臺上安華。華上安佛。是也。二者房臺之臺。則臺在華內。如法華玄義。以蓮表十如。至如是報文云。譬如蓮實圍繞房臺。又云。實依於臺。實者蓮子。子藏臺中。則世所謂蓮房是也。又華嚴十地蓮華文云。琉璃為莖。栴檀為臺。瑪瑙為鬚。閻浮檀金為葉。並稱莖臺鬚葉。而涅槃亦云。付如莖葉鬚臺。合為蓮華。此所謂臺。皆房臺也。即法華甄叔迦寶以為其臺之意也。觀是。則知觀經華座觀中。先言作蓮華想。次云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則華內之臺也。又云。一一金色。處處變化。或作金剛臺。或作珍珠網等。則華下之臺也。故上品中生。先言紫金臺。次云足下亦有七寶蓮華。則紫金臺在華下明矣。華必有臺。臺必有華。言金剛臺。不言華。與言華不言臺。文前後互顯耳。

【演】愚意至前後互顯耳。詳明文缺義周。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切諸法。不離此十。亦各具此十也。如是者。指法之辭。謂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窮盡。無非實相也。報者。答果曰報。

【鈔】但上上品一生蓮中。即時華開。即時見佛。即時證道。其餘則華開漸晚。見佛漸遲。證道漸遠。以是分別。知上上獨勝。非為無蓮也。若以無蓮為勝。有蓮為劣。是薄蓮也。何取於蓮邦。而華座觀。明佛坐蓮華。則佛亦劣矣。理云何通。

【演】但上上品下。是明上品殊勝之義。華開漸晚二句。上品中生。經宿花開。即得見佛。上品下生。經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乃至下品上生。經七七日。花開見佛。下品中生。經於六劫。花開見佛。下品下生。經十二大劫。花開見佛。證道漸遠者。上中。經一小劫。上下。經三小劫。得無生忍。住歡喜地。乃至下上。經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中。經於六劫。發無上道心。下下。十二大劫。發菩提之心。

【鈔】問。極樂九品。八從蓮生。四明何為有是言乎。答。四明只說八從蓮生。未說不蓮為是何品。以中下品亦無蓮華故。若果上上不蓮。當必有說。而乃徒開其端。不竟其說者。何也。或此八字傳寫之誤。安知不是極樂九品。必從蓮生。俟高明更辨之。

【演】問極樂九品下。是釋明妙宗鈔或有差誤。

【疏】問。下品之外。復有胎生。為實有否。答。表信力不堅故。實無胎生。

【鈔】非胎生者。大本云。佛告彌勒。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不了佛智。志意猶豫。臨命終時。方悔己過。以是生彼。纔入邊地。見七寶城。即使止住。於蓮華生。亦有自然快樂。如忉利天。惟於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以此為苦。故名胎生。非實胎育如人間也。

【演】不了佛智志意猶豫者。若了佛智。則知非淨非穢。淨穢歷然。無彼無此。願生彼國。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違不決也。又猶豫者。利根執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不信十萬億外。有世界極樂。鈍根執事。不信自性唯心之旨。皆猶豫也。

臨命終時方悔己過者。直至四大分離。空無所獲。方悔平日。不修淨業。故云。看教參禪逐外尋。未曾回首一沈吟。前程黑暗路頭險。始覺從前錯用心。是也。纔入邊地見七寶城即便止住者。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兼了佛智。則徑生極樂。不修功德。願生彼剎。又不了佛智。則竟滯娑婆。今因修諸功德。又臨終自悔。故得入邊地。不滯娑婆。以不了佛智。志意猶豫。故見七寶城。即便止住。

亦有自然快樂如忉利天者。古云。花中快樂如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是也。

故名胎生者。胎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不見不聞。今不得見佛聞法。故名胎生。

【鈔】又云。如剎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內宮。處以華觀。層樓綺殿。好飾奇珍。寶帳金床。服御所資。悉皆豐備。而以閻浮金鎖。繫其兩足。不得自在。即胎生喻也。又云。若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本處。即得往詣無量壽佛所。又菩薩處胎經云。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七寶。其樂無比。發意欲生彌陀佛國。而染著於此。不能前進。亦疑城邊地類也。如是皆繇信不切故。

【演】如剎帝利下。喻胎生也。犯法。喻信力不堅。幽之內宮等。喻疑城自然快樂。閻浮金鎖。繫其兩足。不得自在。喻五百歲不見佛聞法。如處胎也。

識其本罪。謂志意猶豫之罪。能了佛智。方名深自悔責。

【疏】問。既云七日。彼臨終十念。特俄頃耳。何得往生。答。正以一心故。如智論中說。又自力他力。如那先中說。

【鈔】智論云。臨死少許時心。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曰。雖時頃少。心力猛利。是最後心。名為大心。當知即是一心不亂故。

【演】是最後心者。此心之後。更無餘心故。 名為大心者。以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勝百年願力。是心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又復大心。亦可即是菩提心。以此心之後。更無餘心。則是頓入無心三昧。即是頓離念相。豈不為大。豈不即是菩提心。蓋以九品行因。行行通乎九品。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若能伏惑。即中品。若根器大利。頓能斷惑。如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三所攝。豈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也。且十念得生。皆是夙有靈根者。十疑論云。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並是宿善業強。始遇知識等。妙宗鈔云。此雖造惡。已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則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故得往生。故今大心。說即是菩提大心。亦無不可。況本鈔文。當知即是一心不亂。若事一心。猶未為大。若理一心。豈不即是菩提心。是故名為大心。

【鈔】那先經云。王問那先。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於船上。因得不沒。人雖本惡。因念佛故。不墮泥犁。而得往生。亦復如是。則己之心力。佛之願力。交相成也。

【疏】問。既云往生。昔人又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是乃有生無往。今日往生。二義相戾。答。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名為往生。如華嚴解脫長者說。

【演】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者。既云自心則無往。既云生於自心。則無往而往。無往而往。生則決定生。往而無往。去則實不去也。今之往生。與昔人何礙耶。

【鈔】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楞嚴十方虛空。皆汝心內。是知極樂之生。生乎自心。心無界限。則無西無東。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淨。脫舊而新。離一得一。似有所往。名之為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

【演】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者。重重法界不出四法界。四法界不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當人自性也。

心無界限等者。此心廣大。無有方所。無有彼此。去至何所。釋上不往。狀其易穢等者。乃離穢往淨。離舊往新之往。非離此往彼之往也。釋上而往。

【鈔】解脫所說者。入法界品。解脫長者言。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若欲願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既云隨意。則不越一念而生彼國。故知狀其得生。名之往生。實無所往。不往而往。不妨說往。究極而言。非但無往。亦復無生。不生而生。不妨說生。

【演】解脫所說者。善財童子。第五於住林城。參解脫長者。長者即入普攝一切佛剎三昧。次從三昧起。告善財言。我見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乃至隨意即見等。以佛來去隨心現故。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是也。

【疏】問。兜率內院。昔人亦願往生。今何偏示極樂。答。因難易故。境勝劣故。主師資故。又問。勝蓮華世界。甚超極樂。何以不往。答。樂邦在近。不應求遠故。

【演】兜率內院。昔人亦願往生者。兜率乃欲界第四天。分內外院。外院是天人所居。內院是菩薩所居。三災亦無所損。昔人願生者。如白香山云。海山不是我歸處。歸則須歸兜率天。是也。

【鈔】問意蓋謂彌勒亦現在說法。內院亦清淨莊嚴。而不求生。當是何故。答有三義。一因難易者。凡生內院。必智斷功德。堪與聖流。非若極樂。但求生者。淨念成就。即克如願。無論惑業。昔奘師謂內院易生。良以兜率之離人世。可計由旬。極樂之去娑婆。歷多佛剎。彼論地。不論因。今論因。不論地。義各有取。然極而論之。奘師為當時一類之機。此經乃萬世常行之道耳。

【演】必智斷功德。堪與聖流者。智斷。即證智斷惑功德。內院皆證智斷惑聖人所居。無此功德。不堪與會故。

極樂求生無論惑業者。求生淨土。但得事一心功成。即帶惑業往生。仗彌陀不思議願力。如載巨石。不至沈淵。如上所說。

奘師謂內院易生者。奘師為相宗師德。而彌勒為相宗之祖。故奘師常於定中見彌勒聖相。臨終歸於兜率。常勸人修唯心識定。故謂內院易生也。

【鈔】二境勝劣者。內院不越三界之中。極樂出過三界之外。極樂疑城。尚無女人。內院外生。便有三欲。故曰下生猶勝天宮也。三主師資者。彌陀圓萬德之果。已證如來。彌勒稱補處之尊。猶居等覺。經云。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則彌勒方與觀音勢至。同侍導師之側。曰師資也。故見彌陀。即見彌勒。見彌勒。未必見彌陀也。又古德有云。先生西方。後生龍華。亦大有理。偏求極樂。不亦宜乎。

【演】彌勒猶居等覺者。以尚在因位。未為極果。猶清辯謂今彌勒未是遍知。俟龍華道後。方復問津。即其事也。後生龍華者。彌勒下生經云。彌勒菩薩。即於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於龍華樹下。花林園中。三會說法。第一會。度九十六俱胝眾。乃釋迦佛法中造佛像者。第二會。度九十四俱胝眾。乃釋迦佛時。五種法師讀誦大乘經者。第三會。度九十二俱胝眾。乃釋迦佛法中供養僧者。

【鈔】勝蓮華者。詳見前壽命文中。今謂華嚴較論國土。娑婆之後。即云極樂。遠之又遠。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方曰勝蓮。則極樂者鄰邦。勝蓮者遐域也。喻如越饑吳稔。舉足即吳。捨吳不往。而遠慕燕秦。惑亦甚矣。

【演】華嚴較論國土者。心王菩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佛子。此娑婆世界中。釋迦牟尼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為一日一夜。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音聲輪世界。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過百萬阿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花世界賢勝佛剎。為一日一夜。普賢菩薩。及諸同行大菩薩等。充滿其中。

【疏】問。見有一生念佛。臨終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繇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

【鈔】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謂雖不懈怠。亦不精進。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實用心。而未純一。雖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於來世成就三昧而得生彼。如梵網云。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宗門謂才出頭來。一聞千悟者。是也。慎毋藉口曰。某某念佛。徒勞無功。遂謗聖教為不足信。

【演】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者。梵網云。千里內無能授戒師。許佛菩薩像前受戒。要須懺悔得見好相。即便得戒。見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花等。若不見好相。雖懺無益。然雖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一聞千悟者。如脅下施拳。隔江招手。誦藥王而親見靈山。逢吹鐙而頓傳心印。是也。

【疏】稱理。自性無形。是不顛倒義。自性無垢。是生極樂義。

【演】自性無形。是不顛倒義者。形者。相也。一切諸相。皆倒心妄境。今真如自性。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異相。非一異俱相。離一切法差別之相。有何倒妄。自性無垢。是生極樂義者。垢者。染也。一切染法。皆苦因苦果。今離垢法身。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純淨明故。成法出離鏡。甯非極樂。

【鈔】六祖云。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背無面。是則求於正相尚不可得。將以何物而名顛倒。般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垢不淨。是則求於淨相尚不可得。將指何處而號娑婆。不顛倒處。全身坐極樂蓮臺。顛倒纔生。應念住娑婆國土。即心即土。即土即心。西方去此不遠。

【演】是則求於正相。尚不可得等。正者對倒而言。若有正相。與倒何異。無正無倒。是名真不顛倒。

是則求於淨相。尚不可得等。淨者對垢而言。若有淨相。與垢何別。無淨無垢。是名真淨土。

四結勸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疏】是利者。指上見佛往生。此言者。見斯大利。故說此一心持名之言也。不願往者。則孤佛說。是為第二重勸。

【鈔】無利益語。佛所不談。持名即得往生。於諸眾生有大利益。故佛說也。良繇己得往生。是名自利。生彼國已。聞法得道。還能廣度無量眾生。是名利他。具斯二利。故云大利。第二勸者。初言眾生聞者。止是得聞彼國莊嚴勝妙。故起願樂。未委如何得生。今出其繇。言一心持名。佛來接引。遂得生彼。則願當益切。故云二勸。

【疏】又言利者。反顯不願往生之害。示欣厭也。

【鈔】此土修行。多劫升沈。不能解脫。今以稱名往生。遂登不退。較其利害。明若指掌。利即諸樂。害即眾苦。故當欣厭。

【演】指掌者。論語云。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註云。言易見也。

【疏】又我說者。正明無問自說故。

【鈔】見斯大利。急為指陳。恐諸眾生遲遲失利。故不俟請問也。

【疏】稱理。則自性具足。是利義。

【鈔】試觀自性。欠少何事。靈知體上。彌陀聖眾終日現前。常寂光中。極樂淨邦無時不往。奈何佛見是利。眾生若盲。佛說是利。眾生若聾。雖是勞他金口宣揚。須是一回親見始得。

【演】靈知體上。彌陀聖眾終日現前者。自性寂即無量壽。自性照即無量光。慈即觀音。智即勢至等。

常寂光中無時不往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三德祕藏。行住坐臥不相離故。奈何下結勸。

三交引佛言令斷疑惑二  初明佛同讚。二釋經應讚。

初明佛同讚二  初本佛讚。二他佛讚。

初本佛讚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疏】承上不獨我見是利而說此言。亦十方諸佛同見是利而說此言也。讚者。稱讚。歎者。感歎。不可思議者。上言我見是利。今極言其利非尋常之利也。文有三轉。一。非無益。故云利。二。非但事福之利。故云功德之利。三。非但功德之利。故云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以是讚歎。非偶然故。

【鈔】稱讚者。稱揚讚美彼佛廣大功德。令人歸信也。感歎者。感激歎息。此法人天希有。歷劫難逢。令人悲喜。喜者。喜其得聞。悲者。悲其聞之晚也。不可思議。是此經原名。義見前序。經名不可思議者。正以阿彌陀佛。有此不可思議大功德也。

【演】人天希有歷劫難逢者。佛未出世。人間止有輪王說十善法。天上止有帝釋說出欲論等。皆有為因果。不出輪迴。縱佛出世。亦先說人天小教。直至方等時。方有此超生死。出輪迴之妙法。故經云。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假使出於世。說是法亦難等。

【鈔】文有三轉者。利中多含。展轉深廣。初。事福之利者。修事相福。世間因故。是名小利。二。功德之利者。出世間因故。是名大利。三。不思議功德者。出世間上上因故。是名大利中大利。蓋功德雖勝事福。於中復分勝劣。有可思議。有不可思議。今是不可思議之功德也。故大利中。復稱大利。

【演】出世間因。指小乘四諦十二因緣法。此法能超三界。不墮輪迴。但依事識修行。心外見法。不悟唯心。故猶可思議也。又通教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法。此法能超二乘。不墮偏空。但道後方證。因果不融。淨土則理外修成。萬法乃不由心具。雖塵劫修道。廣游佛剎。指彼淨土。但是體外方便。未為了義。故猶可思可議也。

出世間上上因者。以迴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匪逃乎剎那際內。是十方淨穢。卷懷同在剎那。一念色心。羅列遍收法界。苟或事理攸隔。淨穢相妨。安令五逆凡夫。十念便登於寶土。二乘賢輩。回心即達於金池也哉。是則大乘中大乘。了義中了義。佛法之妙。過此以往。不知所裁。是不思議功德。出世間上上因也。

【疏】不可思議。如聲王中說。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不可思議。若能信如是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又依正因果。四俱不可思議。

【鈔】此分為四。一是施法廣大功德。謂無量壽。無量光。三寶道品種種等。

【演】無量壽。無量光。三寶道品種種等。此指所施之法也。此法或出音敷演。或現相指陳。以彼土眾生。六根清淨。得大總持。六塵皆說。六根皆聞。法法頭頭。無非妙法故。

【鈔】二是神化周遍功德。謂水鳥樹林。咸宣妙法。衣食服用。受用自然。眾生皆具相好神變等。

【演】水鳥樹林下四句。此彌陀神變也。眾生皆具相好神變等。此眾生神變也。以彼國種種妙用。雖彌陀神變所成。若眾生不得神變。不能受用。經云。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是也。

【鈔】三是信受宿根功德。謂難信之法。能信受者。宿修無量善根等。

【演】難信之法三句。經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有因緣聞此義。般若云。若人一念生淨信者。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而種善根等。

【鈔】四是果報難勝功德。謂即得往生。即得入上善會。即得不退轉地。畢竟成佛等。皆超越常情。故云不可思議。如金剛般若云。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是也。依正因果者。依謂同居即寂光。正謂應身即法身。因謂七日功成。果謂一生不退。亦復超越常情。故俱不可思議也。昔英法師。於東都講華嚴經四十遍。因入綽禪師淨業道場。深入三昧。歎曰。自恨多年空尋文疏。勞身心耳。何期念佛不可思議。

【演】同居即寂光者。在下品往生。但見同居。圓心大士。即是寂光。池閣蓮花無非般若。欄網行樹盡是真如。所謂道人緣慮盡。觸目是心光也。

應身即法身者。在中下往生。但見應身。圓心大士。即見法身。一一光明俱是三德祕藏。一一相好何非圓極一心。所謂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也。

空尋文疏勞身心者。四十二章經云。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永嘉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是也。

【疏】稱理。則自性離心言相。是不可思議功德義。

【演】自性離心言相者。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也。

【鈔】起信論云。是心從本以來。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是故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滯句者迷。承言者喪。然則當如之何。縱饒緘口忘機。依然墮落無記。是之謂不可思議。

【演】無記者。冥冥昏住。於善不善無所記別。曰無記。今緘口忘機。正是無所分別。故落無記。是思之不得。議之不得。不思不議。亦復不得。是真不可思議也。古云。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造。不可以語默通。其斯之謂與。

二他佛讚六    初東方。二南方。三西方。四北方。五下方。六上方。

初東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

【疏】引諸佛讚者。見此淨土法門。乃千佛萬佛。無量諸佛。異口同音之所讚歎。當諦信勿疑也。唐譯具有十方。今缺四隅者。文省也。先東方者。舉方常法。亦以東表智故。

【鈔】十方者。奘師譯有四隅。則成十方。今止六者。以正攝隅。故文省也。舉方常法者。經中凡舉十方。每先東為首。東者。於時為春。萬物生長。有智慧義。以智者。萬法之先導。故首舉東方。即舍利文殊首眾意也。

【疏】舉六方者。釋迦處中故。

【鈔】既言上下四方。中央何獨不舉。蓋釋迦處娑婆世界。以本所居為中。前之後之。左之右之。仰之俯之。成六方也。

【疏】阿鞞者。此云不動。法身不動故。一云。不為二邊之所動故。

【鈔】法身者。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妙覺地無所增。無明地無所減。湛然常住。如如不動故。

【演】不生不滅者。本無有生。焉得有滅。無去無來者。無所從來。何所至去。無增無減者。果佛圓明之體。即眾生性德之佛故。湛然常住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如如不動者。上如是智。下如是境。心境符合。得不動空有等法故。

【鈔】二邊者。有無也。有不能使之著相。無不能使之落空。不斷不常。二不動故。

【演】有無斷常。皆是妄心計度。若離妄心。自無一切法差別之相也。

【鈔】問。東屬春生。於卦為震。震者。動也。云何佛號不動。答。以是即動即靜。應萬變而常寂。故云不動。華嚴以東方為不動智。正此意也。

【演】東屬春生。於卦為震者。易曰。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又曰震為雷。其究為健。又曰震。動也。

即動即靜。應萬變而常寂者。不遷論云。不釋動以求靜。即求靜於諸動。是故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也。

【疏】須彌相者。佛相無盡。如須彌故。

【鈔】須彌。此云妙高。眾寶所成曰妙。迥出群山曰高。佛之相好。百福所成。無不具足。是之謂妙。人天二乘。及諸菩薩。相好皆莫能及。是之謂高。

【演】百福所成者。世尊因地修行百福。果位感一種相好。修無量福。感無量相好。百福者。如大千眾生悉瞽不見。悉皆醫治復明。乃稱一福也。

【疏】大須彌者。佛德高廣。如大須彌故。一云佛名大於須彌。如維摩中說。

【鈔】須彌高廣。超於七金。以對七金。名之為大。佛德高廣。無以為比。如大須彌也。佛名者。維摩經云。名稱高遠。踰於須彌。則謂大過於須彌也。

【演】七金者。一持雙。二持軸。三擔木。四善見。五馬耳。六象鼻。七魚嘴。皆有金色光明。七重環遶須彌山外。高廣形量。次第減半。如須彌高八萬四千由旬。持雙即四萬二千由旬。是也。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者。自有高而不遠。遠而不高者。今兼二者。豎出三土。橫遍沙界。仰之彌高。望之彌遠。法界眾生莫不瞻仰也。

【疏】須彌光者。佛光魔照。猶如須彌。瑛蔽眾生故。

【演】佛光廣照。兼身智二光。智光者。如經云。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身光者。如光明覺品。放光照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說世界。不可窮盡等。

【鈔】光有二義。一者須彌寶成。寶能發光。如佛淨極光通故。二者須彌體大。光明亦大。如佛光明無量故。

【演】淨極光通者。無明蕩盡。般若圓彰故。此即智光。光明無量即身光。

【疏】妙音者。法音圓妙。說法稱機故。

【鈔】圓妙者。如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云。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疏】如是等者。多難悉舉。且舉五佛。以等攝之。恆河亦云殑伽河。沙者喻多也。

【鈔】恆河在西域無熱池側。香山頂上。有無熱惱池。流出四河。恆河在南。廣四十里。沙逐水流。至為微細。佛近彼河說法。故凡言多。常取為喻。明東方多佛。如恆河中所有沙數也。若據法華一塵一劫之喻。則恆河者猶為至少。今舉恆沙。意實無盡故。大本云。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加來。皆共讚歎阿彌陀佛所有功德。則恆沙未足以盡之也。

【疏】以上佛名。靈芝云。相傳不釋。亦有釋者。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悲智行願等。亦無礙故。

【鈔】不釋者。以佛具萬德。不可以一德稱故。亦有釋者。以佛德融通無盡。亦可以一攝萬。偏舉一德。即備眾德故。故舉因則該果海。舉果則徹因源。無有智而不悲。悲而不智。無有行非願趣。願不行成。如堯仁舜孝。禹儉湯寬。亦互具故。

【演】舉因該果二句。因不該果。果不徹因者。權乘因果也。非一乘因果也。一乘因者。諸法實相是。一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

智而不悲二句。智而不悲。小乘偏之智。悲而不智。凡夫愛見之悲。非大乘。一切種智。即悲之智。無緣之悲。即智之悲也。

行非願起二句。行非願起。偽行也。願不行成。虛願也。非菩薩無作妙行。稱性之願也。

堯仁者。通鑑云。堯仁如天。舜孝者。舜父頑。母嚚。象傲。克諧以孝。禹儉者。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湯寬者。伊尹贊湯曰。代虐以寬。

【疏】稱理。則自性智慧不可盡。是東方恆沙佛義。

【鈔】東方義見前解。有形之物可盡。智慧不可盡。外求智慧可盡。自性智慧不可盡。曰恆沙者。亦少分喻耳。所以道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演】外求智慧可盡二句。古云。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蓋天蓋地是也。又香嚴問一答十。問十答百。而死於父母未生前句下。及聞擊竹。方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等。

二現相表真

【經】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疏】其國者。本所住國。各於其國者。見佛佛皆然也。左右為廣。前後為長。三千大千。詳如俱舍中說。覆大千者。極言舌相之廣長也。以多劫口業清淨故。若詳其繇。如華嚴中說。言此以明佛語為必可信。令斷疑也。

【鈔】俱舍論頌云。四大洲日月。須彌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為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釋謂四大部洲。二輪日月。一須彌山。從下地獄。至六欲天。從欲天至梵天。齊此色天。名一世界。一一數之。積而至千。名曰小千。又以小千為一。一一數之。積而至千。名曰中千。又以中千為一。一一數之。積而至千。名曰大千。以三次言千。曰三千大千。其實一大千也。一大千世界。即經中一佛土也。彼阿佛。乃至恆沙諸佛。各各主此大千世界。今謂諸佛各於本界。出魔長舌。覆其界內。無不遍也。口業清淨者。謂不為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常為真實語。正直語。柔軟語。和合語。而言多劫者。經云。凡夫舌過鼻尖。表三世不妄語。佛乃無量劫來。曾無妄語。久積功德。感斯勝相也。

【演】常為真實等四句。各有事理。永嘉云。正直語者有二。一稱法說。令諸聞者信解明了。二稱理說。令諸聞者除疑遣惑。柔軟語者亦二。一者安慰語。令諸聞者歡喜親近。二者宮商清雅。令諸聞者愛樂受習。和合語亦二。一事和合。見鬥爭人諫勸令捨。不自稱譽。卑遜敬物。二理和合。見退菩提心人。慇勤勸進。善能分別。菩提煩惱。平等一相。如實語者亦二。一事實者。有則言有。無則言無。是則言是。非則言非。二理實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涅槃常住不變。

【鈔】詳其繇者。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讚歎諸佛無盡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是為十。菩薩成就此法。得如來遍覆國土無上舌。則不止一因。故言詳也。必可信者。凡夫舌相。不過三寸。古謂掉三寸舌。則毀譽抑揚。循其私意。容未可信。佛具如是廣長之舌。寧有妄乎。其所讚歎。更疑不信。無有是處。

【疏】又行位菩薩。尚有廣長舌相。更過於此。今猶略說。

【鈔】菩寶舌相者。華嚴十行位菩薩。成就十無盡藏。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言十方一切。則不止一大千而已。菩薩且然。何況如來。今且各就本國。故云略說。其實佛讚淨土。遍十方一切世界也。

【演】十無盡藏者。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充滿世界者。即第十辯藏也。

菩薩且然者。以圓教菩薩。初住即得普現色身三昧故。

【疏】慈恩云。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又云。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

【演】證小。謂人天小果漏無漏因。大事。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鈔】舌相小大者。以佛得色身三昧。六根自在。證小證大。各隨其意。言大事者。法華云。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謂令眾生皆入佛乘故。今讚淨土。現此舌相。則知淨土法門。是為大事。同法華也。苟非大事。則所謂割雞焉用牛刀也。又菩薩覆面者。舉劣況勝。勸信之至也。

【演】色身三昧。即普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現一現多。現小現大。隨意自在。是為大事同法華者。法華神力品。佛出廣長舌相。上至梵世。贊歎法華。證一大事因緣也。今六方諸佛。現此舌相。贊歎淨土。豈小因緣也。

【疏】又十方者。且就橫說。若豎說者。通乎三際。無不讚歎。

【鈔】以方例世。則前乎迦葉。乃至過去無量諸佛。後乎彌勒。乃至未來無量諸佛。必其廣長舌相亦遍覆三際也。諸佛相同。則心同。智同。願同。既六方讚歎此經。知三世諸佛。亦必讚歎此經。如六方也。所謂無間說者是也。

【演】諸佛相同。則心同等者。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今外相既同。內心何不然耶。又心智願。即法報應三身。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疏】稱理。則自性周法界。是廣長舌義。

【鈔】古謂溪聲即是廣長舌。然則廣長舌相。不獨諸佛有之。眾生有之。即萬象皆有之。是故情與無倩。融成一舌。舌即法界。法界即舌。說遍覆時。已成雙橛。

【演】溪聲即是者。東坡詩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是也。

情與無情融成一舌者。是法界一相。畢竟平等。平等之中。何分生佛。及與萬象。

舌即法界法界即舌者。以趣舉一塵無法不具故。所謂舌為法界。一切法趣舌也。所謂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也。所謂一時頓現非隱顯。一切圓成無勝劣也。說遍覆時。豈不兩橛。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疏】誠實。明必可信。以是廣長舌端。出誠實語。謂此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汝當諦信。莫懷疑也。信義詳後。

【鈔】必可信者。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諦不虛。所謂師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不能易。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稱讚不可思議功德。連下十六字。此經原名也。唐譯止言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欲文省便。以不可思議功德。攝淨土中故。此不可思議。上文讚佛。今乃讚經。其義一也。故不重釋。護念者。念佛之人。佛力保護。令其安隱。無諸障難故。佛心憶念。令其精進。無有退墮故。觀經云。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經云。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住其頂。又十種利益云。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此本師護念。而十方諸佛同此護念。當知念佛佛念。感應自然。不可誣也。

【演】令其安隱無諸障難者。觀經疏云。若為佛慈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是也。令其精進無有退墮者。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是也。

念佛佛念感應自然者。首楞嚴云。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等。

【疏】又八地始蒙佛護。故知往生。地位非淺。

【鈔】八地佛護者。華嚴謂八地菩薩。常為如來之所護念。今此頓趣勝地。故曰非淺。

【演】八地菩薩。常為如來護念者。以此菩薩已入無功用地。住於報行。若如來不護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故諸佛親現其前說種種法。與此菩薩無量無邊起智門。常為如來之所護念也。

【疏】諸佛告語眾生。古有二說。一謂轉引。一謂同時。今兼用之。

【鈔】轉引者。慈恩謂六方諸佛。告本國中之語。釋迦轉引以證己言。靈芝謂是釋迦說此經時。六方諸佛。同時讚歎。今兼用者。以此廣大最要法門。諸佛平時必所常讚。而正當釋迦說此經時。十方諸佛齊讚。亦復何礙。彌顯此經。乃普眼法門。遍乎法界。一說一切說也。

【演】普眼法門遍乎法界者。普眼有二。一大智普眼普照法界。二大悲普眼普照眾生。今雖兼二者。意重大悲。眾生遍法界。則大悲遍法界。大悲遍法界。則此法門亦遍法界。一說一切說也。

【疏】稱理。則自性不變。是誠實義。自性不離。是護念義。

【鈔】純真絕妄。萬劫如然。言誠實者。孰過於是。即今一視一聽。一言一動。莫不與俱。亙古亙今。常護常念。行住坐臥。不離這箇。何得誠言不信。護我偏違。可謂自誑自欺。自逃自逝。

【演】純真絕妄四句。謂真如本無妄染。此真誠實也。外教以六識不起虛偽。一味專誠。便為誠實者。非也。以此識因塵而有。離塵則無。全體是妄故。

一視一聽等者。古云。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朱紫誰為號。邱山絕點埃。著衣并喫飯。運水及搬柴。是也。

又視聽言動莫不與俱者。所謂吾人食息起居。無不承他恩力也。亙古亙今常護常念者。所謂真如內熏無有間斷也。行住坐臥不離這箇者。所謂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也。上約自性出纏說不離。此約自性在纏說不離也。

二南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

【疏】日月燈者。大智無盡故。

【鈔】大智無盡者。日照臺。月照夜。燈照日月之所不及。普遍繼續。更無窮盡。佛之大智。橫亙十方。豎通三際。方猶是也。又日光破暗。有般若義。名一切智。月以清涼照夜。有解脫義。名道種智。燈繼日月。通乎晝夜。不住二邊。是中道第一義諦。有法身義。名一切種智。

【演】大智無盡有二釋。初一義約豎窮橫遍釋。第二義約三德三智釋。德智相對者。以一切智。即觀空之智。般若掃蕩諸法故。道種智。乃觀俗之智。解脫乃建立諸法故。一切種智。觀中道之智。法身迥出二邊。絕諸對待故。

【疏】名聞光者。名稱菩聞。如光遠照。

【鈔】實大聲宏。故有名稱。普遍聞於十方無量世界。如日光照。無所不被。

【演】實大聲宏等。名者實之賓也。佛於僧祇劫海。修無量行。故名稱普遍聞於十方。

【疏】大燄肩者。肩表二智。燄喻照耀。

【鈔】二智者。權智照事。實智照理。事理炳然。雙照不昧。如兩肩發燄故。又此二智。荷擔一切佛法。有肩義故。

【演】權智照事者。廣行萬行。廣度眾生。知法知機。觀根授法。熾然分別等。

實智照理者。正念真如。不生分別。言語道斷。直契無為。如智不二等。

事理炳然雙照不昧者。正權智照事時。即實智照理。熾然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正實智照理時。即權智照事。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荷擔一切佛法者。一切佛法。不出二諦。二智能擔。曰大燄肩佛也。

【疏】須彌燈者。須彌為燈。照四天下。佛光廣照。亦如是故。

【鈔】須彌為燈者。如云須彌為筆。須彌為椎等。極言燈量之廣大也。須彌在中。光照四部。佛以中道大智。照諸眾生。如須彌燈也。然維摩經言。須彌燈王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而究其國土。乃東方過三十六恆河沙世界。今在南方。以佛同名者眾故。

【疏】無量精進者。精進解見序分。但彼言常。此言無量。

【鈔】無量二義。一者時無量。即是常義。二者事無量。自利利他。智行無邊故。

【疏】稱理。則自性光明不可盡。是南方恆沙佛義。

【鈔】南方為離。離為火。火內暗而外明。是寂而常照也。真知不昧。靈燄何窮。華嚴光明覺品言。如來光明過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說世界。皆是自己心光覺照。一切不從外得。故曰。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

【演】南方為離者。易云。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火內暗而外明者。離。麗也。一陰麗於二陽之中。其象為火。體陰而用陽也。

本光。是眾生本來有此光明也。

二現相表真

【經】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三西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

【疏】無量壽。因與本佛同名。古有二說。亦俱有理。

【鈔】二說者。靈芝謂諸佛同名甚多。決非法藏所成之佛。以是本佛不應自讚故。慈恩謂設若自讚。理亦無妨。以導引眾生。令生勝意故。今雙取二說。謂據大本。過無邊佛剎。同名釋迦牟尼者。不可勝數。又觀音師觀音如來等。則無量壽之名。何止一佛。百千萬億。不可窮盡。若據佛分邊事。焉得以凡常例之。將無自讚毀他。犯菩薩十重戒耶。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縱橫予奪。權實雙彰。苟有利於眾生。亦何施而不可。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可得云自讚否。前之一說。恐人不知諸佛數如微塵。拘執一偏故。後之一說。恐人泥於不應自讚。昧佛神用故。二說兼成。理固無礙。

【演】導引眾生。令生勝意者。眾生智淺不知佛境。若不贊揚。勝意不生。故欲引導眾生。令生勝意。必須自贊也。如釋迦世尊。亦自贊云。我是如來應供者。我是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等。亦普召群機。令生勝意也。觀音師觀音者。楞嚴云。我於過去。遇觀世音如來。彼佛教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

唯我獨尊者。悉達太子初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疏】無量相者。相好無盡故。

【鈔】相好者。或三十二相。或八萬四千相。或微塵相。德福無量。相亦無量也。昔誌公現十一面觀音相。僧繇不能舉筆。況佛相乎。

【演】誌公現十一面者。梁武帝。嘗召畫工張僧由。寫誌公像。誌公以指分披面門。作十一面觀音相。或慈或威。或定或慧。僧由竟不能下筆。

【疏】無量幢者。功德高顯。喻之如幢。極其高顯。名無量也。又無量者。廣多義。

【鈔】憧者。旛屬。又云旗屬。刊定記。幢有七義。約之成五。一。高顯義。喻佛位極尊故。二。建立義。喻佛悲智。建立眾生。及菩提故。三。歸向義。喻佛為眾生所宗仰故。四。摧殄義。降伏一切諸魔軍故。五。滅怖義。如帝釋告諸天眾。汝與脩羅戰時。設有恐怖。當念我七寶幢。其怖即滅。喻佛得無所畏。眾生念佛。即離恐怖故。今唯取高顯一義。攝餘義也。

【演】建立義者。上以大智建立菩提。下以大悲建立眾生故。

【鈔】廣多者。其幢多而無量。如經言。幢旛寶蓋。遍滿虛空。佛豎無量妙義。指示眾生。亦復如是。

【疏】大光者。光輝廣被故。

【鈔】光指化他之用。諸天人亦有身光。不假日月。二乘小果。因地菩薩。皆有光明。比佛為小。佛光瑛蔽一切。故云大也。

【演】佛光映蔽一切者。天人之光但蔽日月。聲聞之光兼蔽天人。支佛之光兼蔽聲聞。菩薩之光兼蔽支佛。唯佛光明。映蔽一切之大光也。

【疏】大明者。謂佛以大智。破諸惑盡故。

【鈔】破諸惑盡者。一切智。破見思惑盡。道種智。破塵沙惑盡。一切種智。破無明惑盡。杲日者當空。無所不照。云大明也。雖前似覺他。此似自覺。各舉一德。義實互具。如上總說中辯。

【演】見思惑者。見者。若云見理時。能斷此惑。即從解得名。若云見祇是假。假者不實為義。即當體受稱。思惑入修道位。重慮緣真。此惑即除。名思惟惑。此從解得名。若云思假及愛惑者。此當體受稱。然見惑從法塵起。能障真理。思惑從五塵起。能牽三界。此皆約欲界多分說。細論不拘。

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數多如塵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薩之行。專為化他。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於菩薩即是斷塵沙惑。亦名別惑者。別在菩薩所斷故也。無明惑者。謂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識種子。煩惱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內法內名。外法外名。能知能解。名一切智。

能知一切道種差別。分別無謬。名道種智。

佛智中必雙照。三智具足。名一切種智。

此三智是果。三觀是因。始終心要云。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然非智不斷。非斷不智。心要先言破惑。後言證智。是非斷不成智也。今鈔先言智證。後言破惑者。是非智不能斷也。

【疏】寶相者。相好殊特。如寶尊貴故。

【鈔】相好如寶者。佛有無量相。姑舉一二。目相。如經言。八萬四千清淨寶目。亳相。如經言。琉璃筒。胸相。如經言。紫磨金。肉髻相。如經言。甄叔迦。皆所謂寶相也。

【演】八萬四千清淨寶目者。楞嚴云。由我獲得妙妙聞心。故我能現眾多妙容。乃至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毫相如琉璃筒者。如來現相。初生時牽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四尺五寸。成道時長一丈五尺。中空外明。如琉璃筒。

【疏】淨光者。佛德清淨。發光明故。又其光清淨。名淨光故。

【鈔】清淨發光者。有染之智。不發妙光。佛德至淨。出大光明。譬如鏡體清淨。能鑑形故。其光清淨者。譬如野燒。亦有光明。比之日月。不名淨故。

【演】有染之智。不發妙光者。外道邪智。二乘遍智。皆無明為體。不發妙光。佛乃五住究盡。淨極光通達也。

【疏】稱理。則自性清淨不可盡。是西方恆沙佛義。

【演】自性清淨者。以性離惑染。從本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

【鈔】西方義見前解。良以真如自體。湛若虛空。絕點純清。曾何涯際。纖塵乍起。佛滅多時。心垢頓除。古佛隨現。

【演】湛若虛空者。如實空中。離一切法差別之相。無虛妄心念故。曾何涯際者。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故。

二現相表真

【經】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四北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

【疏】燄肩者。解見前文。

【鈔】前有大字。義無優劣。

【疏】最勝音者。佛音極好。一切音聲。無能及故。

【鈔】佛有八音。一極好音。二柔軟音。乃至八不竭音。今據極好。以釋最勝。亦可八音兼備。故名最勝。則一切天人聲聞菩薩所不能及也。

【演】八音者。一二如文。三和適音。四尊慧音。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如文。

【疏】難沮者。佛德堅密。不可壞故。

【鈔】沮者。水名。佛證法身。已得金剛不壞之體。更無餘惑。煩惱橫流。莫能衝蕩。故曰難沮。昔人謂吳其沼乎。難沮者。猶言不可沼也。又沮阻通用。止遏也。

【演】吳其沼乎者。子胥言。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後吳其沼乎。

止遏者。佛證法身。得無盡藏。所有神通妙用。不可止遏也。上義約體。此義約用。

【疏】日生者。佛光出現。如日初升也。兼二利說。

【鈔】二利者。一者自利。眾生本覺。覆在無明。如大夜中。日光不現。破惑顯智。始覺朗照。如日東生故。二者利他。華嚴二十三經云。譬如日天子。不以生盲不見故。隱而不現。不以乾闥婆城。阿脩羅手。閻浮提樹。崇巖邃谷。塵霧煙雲等物覆障故。隱而不現。不以時節改變故。隱而不現。喻佛始成正覺。說法利生。慧光普照。如日東生故。

【演】譬如日天子下。日輪普照喻也。喻遇惡不息利益。經中合法云。不以眾生其性弊惡。邪見嗔濁。難可調伏。便即棄捨。不修回向。不以眾生不知報恩。退菩薩行。不以凡愚共同一處。捨離一切如實善根。不以眾生。數起過惡。難可忍受。而於彼所生疲厭心。釋曰弊惡合生盲。邪見合乾闥婆城。令人妄謂為實故。瞋濁合修羅手。日為帝釋先鋒。彼嗔故覆障也。不知恩。合閻浮樹崇巖邃谷。凡愚共同一處。合塵霧煙雲。以雲霧能遍虛空。猶彼凡愚同一處住故。眾生數起過惡。合時節改變。謂頻起過忒。乍善乍惡。如彼晝夜陰陽易度等。

【疏】網明者。智如寶網。遍照眾生故。

【鈔】網者。即梵網千珠。千珠交瑛。光明洞徹。如佛智遍覆眾生。無所不照故。又種種法門。互相融徹。覺群迷故。

【演】梵網千珠者。大梵天宮有網羅幢。紅光互射。彩色交輝。時佛觀諸羅網。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等。

又種種法門互相融徹者。一門涉入無量門。無量門涉入一門也。上義約遍覆說。此義約交融說。

【疏】稱理。則自性含攝不可盡。是北方恆沙佛義。

【演】自性含攝不可盡者。淨法滿足無有所少。杳莫邊涯。絕諸分量也。

【鈔】北方為冬。冬主藏。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今則百千法門。同歸方寸。無邊德用。總在心源。覓之則無相無形。出之則無窮無盡。本來具足。不假他求。是故眾生心。即名如來藏。

【演】萬物之所成終成始者。於時。則為群陰剝盡。一陽復生。於物則為實理具備。生育之原。於人。則為智而為眾事之幹。

百千法門是般若德。無邊德用是解脫德。同歸方寸總在心源。是總一法身德也。覓之則無相無形者。以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非亦有亦無相。非一相。非異相。非俱非相。非一異俱相。遠離一切諸相故。

出之則無窮無盡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故。

本來具足。不假他求者。妄心外念求之不盡。淨德性滿無假外求也。

眾生心。即凡夫本具性德。如來藏。是果佛圓明之體。而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即名如來藏。

又眾生心者。即是生滅門中不覺義。依一念無明。遂成業識。復從業識。轉起事識。以隨事扳緣。分別六塵。是眾生心相也。又如來藏者。即是生滅門中覺義。謂心體離念。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是即名為如來藏也。而眾生心。即名如來藏者。以不覺心不離本覺故。論云。若離覺性。則無不覺。若離不覺之心。亦無真覺自相可說。又云。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也。

二現相表真

【經】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五下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

【疏】師子者。如師子伏群獸故。

【鈔】師子二義。一者師子眾獸中王。遊行無畏。如佛凡聖獨尊。出入三界。自在無礙故。二者師子一吼。百獸畏懼。如佛說法。天魔外道皆信服故。又無五種怖。具四無畏。皆師子義。

【演】出入三界自在無礙者。凡夫入三界。為生死縛。不得自在。二乘出三界。為涅槃縛。不得自在。佛悲智雙行。往來自在故。

師子一吼。百獸畏懼者。永嘉云。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五種怖者。一不活。二惡名。三死。四惡道。五威德。

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決疑無畏。四說苦盡道無畏。

【疏】名聞者。釋義同前。

【鈔】前名聞光。今無光字。名聞者德。光者喻。雖無其喻。不異其德。

【疏】名光者。名如日光。無所不被。亦可並稱。以名顯光熾故。

【鈔】如光義同上。名顯者。如阿彌陀佛。名稱普聞。十方三世。無不瞻念故。光熾者。如阿彌陀佛。光明普照。十方三世。無所障礙故。

【疏】達摩者。此云法。亦兼二利。

【鈔】法者。軌持義。以法軌持己德。成己法身。以法軌持他身。令諸眾生皆證法身故。

【演】軌持義者。若理法則能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如學人從緣一念。得悟自性。即此悟由。乃從性軌生。非外得故。若教行等法。則能軌正身心。持令不失也。

【疏】法幢者。法如幢故。

【鈔】法如幢者。佛法高顯。人天仰之為宗。邪外望之而伏。詳如前文無量幢義。

【疏】持法者。二義。一者執中名持。二者執守名持。

【鈔】執中者。不墮有邊。不墮無邊。善持中道妙法故。執守者。持此妙法。流通三世。使不斷絕故。

【疏】稱理。則自性測之彌深不可盡。是下方恆沙佛義。

【鈔】文殊取缽。遙垂右手過下方四十二恆河沙世界。今謂更過下方不可說恆河沙世界。求於自性。譬如持竿探海。欲窮其底。終不可得。

二現相表真

【經】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六上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

【疏】梵音者。佛音清淨。無雜染故。

【鈔】無雜染者。餘乘說法。是為雜染而不清淨。今佛唯以一乘法。化導諸群生。所謂純一不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故名梵音。

【演】餘乘說法。是為雜染者。輪王說戒善。帝釋說出欲。實有善當行。有惡當止。二乘說四諦。十二因緣法。亦實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皆雜無明之染。而不清淨。若佛說一乘之法。則染污清淨。總屬空花。生死涅槃無非夢幻。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所謂純一不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

【疏】宿王者。一云月為宿王。一云即宿中王。如北辰故。二義皆得。

【鈔】月為宿王。所謂萬點星光。不如孤月。月非星類。喻佛為大覺。覺非迷類。勝一切故。即宿中王者。論語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言北辰宿類。而出乎其類。喻佛即眾生。出乎眾生。以生所歸依故。皆得者。一以星月對顯稱王。一就星中獨勝稱王。今言佛在異類。異類中王。佛在同類。同類中王。故皆得也。

【演】覺非迷類者。凡夫三諦俱迷。二乘不迷真而迷俗。菩薩不迷真俗而迷中。佛乃三諦齊覺。超九界眾生故。佛即眾生者。若依生佛對說。則九界為生。佛乃大覺。今言佛即眾生者。經云眾生無上者佛是。則佛乃無上眾生也。

佛在異類者。對九界云。佛為異類。若十界皆生。則佛為同類也。

【疏】香上者。佛聖中聖。如香中香。最上無比故。

【鈔】香中香者。如栴檀香。云此香六銖。價值三千大千世界。又云。此香一焚。四十里外無不聞者。是香之最上者也。佛證五分法身之香。其香菩熏無量世界。一切人天脩羅外道二乘之香。無能及者。故曰香上。

【演】五分法身。通大小乘。今云五分。乃大乘轉五陰身心。得五分法身。

一切人天修羅外道二乘之香者。人天有戒善香。修羅有下品十善香。外道亦有邪定邪慧之香。二乘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

【疏】香光者。其香發光。如斷智二德故。

【演】斷智二德者。如來果上有智斷恩三德。今略恩德也。

【鈔】斷德者。香能避惡。有滅穢義。諸惡淨盡。名之為香。智德者。光能破暗。有智慧義。靈明廣照。名之為光。又常香止被鼻根。香中發光。兼被眼根。喻聲聞止能滅惡。有體無用。佛滅諸惡。能具諸善。具足斷智。如香光也。

【演】止能滅惡。有體無用者。聲聞雖斷煩惱證涅槃。不能從空出假。廣度眾生。但有五分法身之香。而無大用之光。有體無用也。佛則內斷煩惱。具功德之香。外度眾生。出大用之光。體用雙彰也。

【疏】大燄肩者。釋義同前。

【鈔】燄肩之名屢出。正繇佛同名號。無量無邊故。

【疏】雜色寶華嚴身者。萬行因華。莊嚴法身故。

【鈔】萬行莊嚴者。雖證法身。若無萬行。名素法身。佛稱一切種智。故須四等六度。種種行門。無不備集。積功累德。助顯法身。如萬種寶華莊嚴色身也。以法身本具恆沙性德故。

【演】以法身本具性德者。雖云萬德嚴身。然此萬德屬修。修無別修。皆從性起修。以有恒沙性德。方有恒沙修德。不然。修不從性。乃有作之修。無干性體。云何能嚴法身耶。

【疏】娑羅樹王者。娑羅。此云堅固。亦云最勝。德不變易。三界獨尊。如樹王故。

【鈔】堅固者。此樹歲寒不彫。斧斤不損。有堅固義。如佛證法身。惑不能搖。境不能動故。最勝者。此樹高大。一切林木無能及者。如佛超三界。眾聖中尊故。具斯二德。名樹王也。

【疏】寶華德者。佛德如寶華故。

【鈔】前云嚴身。嚴有因義。今但言華。以華喻德。佛之萬德。貴重華美。如寶華也。一云常樂我淨。佛之四德。常如寶華無彫落故。樂如寶華悅人意故。我如寶華無待外故。淨如寶華體瑩潔故。富有萬德。貴重華美。可例知矣。

【演】佛之四德。翻破凡夫無常計常等四倒。二乘常計無常等四倒。佛誰三德祕藏。不為四相所遷曰常。猶如寶華。不以春生。不以秋瘁。具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曰樂。猶如寶華。珍奇粹美。適悅人心。具八自在我。不待於外曰我。猶如寶華。不假陽和。不資雨露。不為五住所染。二死所累曰淨。猶如寶花。精金美玉。淨無纖塵故。

【疏】見一切義者。諸法之義。無不知故。

【鈔】一切者。世出世間。諸法無量。則義無量。有知近義。不知遠義者。有知偏義。不知圓義者。有知總義。不知別義者。有知實義。不知權義者。佛無不見。如悉達太子。名一切義成。即此意也。

【演】世出世間諸法無量。則義無量者。世間之法。是陰入處界等。世間之義。則積聚
涉入等。出世之法。是諦緣六度等。出世之義。則逼迫招感等。

凡夫知近不知遠。但知世間法。不知出世間法故。

二乘知偏不知圓。厭有著空。不知空有無礙故。

初心菩薩。知總不知別。但悟涅槃心。不知差別義故。知實不知權。但知真如界內。不知佛事門頭故。佛乃五眼圓明。三智圓顯。無不見也。

【疏】如須彌山者。須彌為眾山之王。佛德超絕。如須彌故。

【鈔】前言須彌相。故指相好。今無相字。專就德言。合萬德而交羅。如須彌以寶成稱妙。中天下而獨立。如須彌以最上稱高。須彌王於眾山。如來王於三界。其義一也。

【疏】稱理。則自性仰之彌高不可盡。是上方恆沙佛義。

【鈔】顏淵歎道。曰。仰之彌高。今借用之。言靈心卓越。體絕攀緣。仰之彌勤。高之益甚。昔淨名過上方四十二恆河沙世界。而取香飯。今謂更過上方不可說恆河沙世界。求於自性。譬如接竹點天。欲至其巔。終不可得。

【演】體絕攀緣者。謂般若如大火聚。眾生之心處處能緣。獨不緣於般若之上也。

淨名上方取香飯者。經云。時維摩詰。即入三昧。用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乃至居士。遣化菩薩到彼。請香飯曰。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等。

二現相表真

【經】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疏】以上六方佛讚。亦是阿彌陀佛本願力故。

【鈔】本願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名聞十方無央數世界。諸佛各於大眾之中。稱我功德。及與國土等。故今成佛。如其所願。

【疏】有執楞嚴。謂觀音耳根。此方教體。勢至念佛。不與圓通。云何今日普教念佛。以此為疑者。正繇不達六方佛讚故。

【演】觀音耳根。此方教體者。文殊選圓通記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勢至念佛不與圓通者。偈云。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鈔】疑者謂念佛法門。既不逗此方之機。又不入圓通之選。既居此方。何必念佛。今觀六方諸佛皆讚此經。則知耳根者。偏逗此方之機。念佛則普逗十方世界之機也。大本云。十方眾生。稱我名號。必生我國。是也。耳根者。偏逗人類之機。念佛則普逗六道眾生之機也。大本云。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是也。然則耳根不攝念佛。念佛能攝耳根。是故耳根者。此方釋迦如來所讚。念佛者。十方恆沙如來所讚。今從多讚故也。且今普天之下。輜素男女。自然念佛。如前文所明逗機之廣。又何疑哉。

【演】耳根不攝念佛。念佛能攝耳根者。若論法門。念佛有事持理持。理持則反佛自佛。即是反聞自聞。是念佛能攝耳根也。而耳根則無事持之法。是耳根不攝念佛也。若論攝生。念佛則普攝利鈍諸根。下自地獄鬼畜悠悠凡夫。上至具聞思修入三摩地者。皆生彼國。是念佛能攝耳根也。而耳根圓通。則下機絕分。是耳根不攝念佛也。

【鈔】試設一喻。如此國中。有百千邑。於中士子分習五經。或有一邑。士多習詩。或有一邑。士多習禮。所稱多習。據本邑故。如其參會諸經。通較合國。則習之最多。莫尚於易。今此耳根。如詩禮故。今此念佛。如周易故。

【演】今此耳根如詩禮者。耳根獨被此方之機。不通餘方。如習詩禮。據一邑言非合國故。

今此念佛如周易者。念佛偏逗十方之機。不局一方。如彼周易通合國言非一邑故。

【疏】問。既六方諸佛。共讚西方。云何六祖不隨佛讚。反似斥無。其故安在。答。此有四意。一為門不同故。二似毀實讚故。三不為初機故。四記錄有訛故。

【鈔】六祖檀經云。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云。愚人願東願西。後人執此。遂疑六祖說無西方。故為此辯。初為門不同者。復有二義。一者且據理事二門。六祖所說。是以理輩事門。若以事奪理門。則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安得撥無淨土。二者晉宋而下。競以禪觀相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於時達摩始唱。諸祖繼興。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無佛無眾生。今西方者。正開示眾生趣向佛故。此道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國為境。發心求生故。是雖理無二致。而門庭施設不同。隨時逐機。法自應爾。假使纔弘直指。復讚西方。則直指之意。終無繇明矣。故六祖與淨土諸師。易地則皆然也。

【演】以理奪事門者。真如界內不立一塵。有何淨穢。何必願求。欲顯真如之理。故奪淨穢願求之事。非真無淨穢往生之事也。

直指單傳者。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單傳心印。不立文字。

此道無佛無眾生者。此道佛來也殺。魔來也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故。

此道畢心即錯。動念即乖者。古云。莫動著。動著即頭角生。又云。纔擬讓時白雲萬里等。

此道心境俱寂者。古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又云。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居陰界等。易地則皆然者。六祖處淨土諸師之時。六祖亦贊西方。淨土諸師處六祖時。淨土諸師亦單弘直指矣。

【鈔】二似毀實讚者。六祖東西之說。祇是勸人要須實心為善。空願無益。何曾說無西方。喻如孔子生於東魯。今有人言。齊人造惡。慕孔子求居魯邦。魯人造惡。慕孔子求居何國。蓋謂為善是真學仲尼。何曾說無東魯。六祖此言。正經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國之謂也。惡得云毀。三不為初機者。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視西方。妄談般若。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故壇經者。慎勿示之初機。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誠可歎惜。 四記錄有訛者。壇經又言。西方去此十萬八千里。是錯以五天竺等為極樂也。五天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而極樂自去此娑婆十萬億土。蓋檀經皆學人記錄。寧保無訛。不然。則借此之西域。以喻彼之西方耳。古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者。此也。況西方千佛所讚。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語。佛尚不足信。況於祖乎。明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在在處處。弘讚流通。即是代諸佛出廣長舌。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聖言。故為魔說。其為罪也。何可言盡。今以喻明。於此有人。日出萬言。以謗萬佛。積滿千歲。是人罪業。無量無邊。而復有人出一惡言。撥無淨土。阻人念佛。是人罪業。過於前人百千萬倍。乃至無算。何以故。微塵諸佛。讚歎西方。惟欲人人成佛。汝獨生謗。即是遍謗微塵如來。陷害眾生。常沈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辭哉。

【疏】稱理。則自性遍照。是六方佛讚義。

【鈔】靈光獨耀。迥絕中邊。真照無私。何分彼此。故得一多無礙。主伴交成。無礙。則千差雖隔而非殊。交成。則萬法不期而自會。然則六方不離於咫尺。諸佛悉現於亳端。今者此經。當在何處。

【演】靈光獨耀二句。靈光對妄識言。妄識即八識之光。八識各緣自境。故不離中邊也。靈光即真性之光。真性絕乎對待。故迥絕中邊。

真照無私二句。真照對妄照言。妄照即六識之照。六識對境之照。故不離彼此。真照即自體之照。自體本無能所。故曰不分彼此。

迴絕中邊故一佛即多佛。多佛即一佛。一多無有障礙。以一多盡妄識分別。靈光非妄識故。

何分彼此故彌陀主即諸佛伴。諸佛伴即彌陀主。主伴交相成就。以主伴皆妄照安立。真照無主伴故。

無礙。則千差雖隔而非殊。如帝網千珠重重涉入故。交成。則萬法不期而自會。如萬象森羅不離太虛空故。

今者此經當在何處者。六方為能贊。此經為所贊。能贊之佛。不離咫尺毫端。所贊之經。當在何處。咦。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也。

二釋經應讚二  初徵名。二釋義。

初徵名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疏】名必有義。彰聞其義。方克奉行。無所疑故。

【鈔】題十六字。但徵下之八字者。以不可思議。釋迦所讚。其義已明。他方佛讚。增此八字。故徵其義。云何佛謢。云何佛念。以前教當信是經。今謂義明。然後信固也。

二釋義  初聞持。二利益。三勉信

初聞持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

【疏】聞是經者。牒上依正信願。持名往生等。聞受持。即前三慧三資糧故。

【鈔】聞即聞慧。受即思慧。持即修慧。聞即信義。受即願義。持即行義。詳見前釋。

【疏】聞諸佛名。牒上六方諸佛名也。聞經受持。聞佛名者。亦應受持故。

【鈔】問。此徑聞阿彌陀佛名號為往生因。何兼諸佛。答。彌陀功德。為恆沙諸佛之所共讚。則聞諸佛名。知諸佛讚。信受此經。倍復親切。故雙舉也。華嚴第六回向云。復於佛所。得聞佛名。轉更值遇無數諸佛。即聞此經。又聞諸佛名之意也。

【演】答彌陀功德下有二義。前義乃卷多歸一。後義乃展一為多。雖有二義。實一多相即。展卷無礙。以諸佛同一法身故。

【疏】大本云。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得聞。又經云。寧於地獄得聞佛名。則知聞此經。聞諸佛名。大非易事。

【演】菩薩欲聞而不得聞者。或問云。今博地凡夫。聞者甚多。將超菩薩耶。答。聞經大有差等。凡夫耳雖聞名。心不飧采。或心雖思惟。不踴躍篤行。此但耳聽言詮。心不得旨。如不聞也。今所謂聞者。因詮得旨。悲喜交集。篤信力行。乃心聞也。豈不超凡小耶。

【鈔】菩薩欲聞而不得。則二乘凡夫可知矣。大本偈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有因緣聞此義。地獄聞佛者。華嚴偈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故知此經。及與佛名。不易聞也。今得聞之。可弗信受。

【疏】稱理。則自性自軌。是聞此經義。自性自覺。是聞諸佛名義。

【演】自性自軌等者。經有軌持義。自性本自軌持。即是真經。更於何處尋經。

佛有覺照義。自性本自瑩照。即是真佛。更於何處覓佛。若離自性別求佛法。大似騎牛覓牛。拋家浪走也。

【鈔】自軌自持。則尊者不說。我乃無聞。是真般若。自覺自照。則無名無字。無體無相。是名如來。斯則世問難信之妙法。不聞而歷歷分明。恆沙諸佛之洪名。絕聽而轟轟在耳。可謂所未聞經。信之不疑。承事諸佛。無空過者。

【演】是真般若者。終日轉經。不知經轉。以非真經也。今無說無聞。方是真般若。所謂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也。

是名如來者。外求有相佛。與我不相干。以非真佛也。今無名無相。方是真如來。所謂真佛屋裏坐。時人自不識也。

既知真般若。則處處彌陀說法。故歷歷分明。既識真如來。則時時諸佛現前。故轟轟在耳。歷歷分明。則阿難所未聞經。無不聞之。說信已成兩橛。何況有疑。轟轟在耳。則夜神所事諸佛。一一承事。說不空早已相乖。況有空過。

二利益

【經】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諸佛護念。故得不退菩提。不退義見前釋。

【鈔】上徵云何護念。今出其繇。謂持經及佛名者。諸佛護之念之。令不退也。又唐譯必為十方十殑伽沙諸佛之所攝受。則非惟不止六方。亦不止一恆沙而已。

【疏】阿者。此云無。耨多羅。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覺。言無上正等正覺也。

【鈔】究竟極果。對下而言。名之無上。正觀真諦。對邪而言。名之曰正。等觀俗諦。對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遍。覺者。靈明自心。正覺者。兼上正等二義。言此覺者。是無上正等之正覺也。

【演】究竟極果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請一切種智。圓觀第一義諦。對等覺而言名之無上。以等覺菩薩猶有微細無明未斷。名有上士故。

正觀真諦者。二乘修一切智。正觀真諦。對外道邪見而言。名之曰正。以九十六種外道。各執異計。皆邪見故。

等觀俗諦者。菩薩修道種智。等觀俗諦。對二乘偏觀而言。名之曰等。以二乘棄有觀空。墮偏見故。

正覺兼正等二義者。以二乘對外道名正。若對菩薩。棄有觀空。亦名邪故。

【鈔】良以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則菩提者。佛與眾生本來無二。無明所覆。遂成迷妄。是則邪覺。不名為正。

【演】良以下出上所以。

佛與眾生本來無二者。謂本覺之體。因心果證。無二無別也。

無明所覆遂成迷妄者。謂不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遂成三細六粗也。是則邪覺。不名為正者。謂凡夫雖具有靈覺。而全皆是妄。非為正故。

【鈔】聲聞辟支。止破見思。雖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則偏覺。不名為等。

【演】聲聞辟支止破見思者。聲聞觀四諦。辟支觀十二因緣。雖行門不同。而所斷者。同是三界見思。緣覺但侵習氣。居聲聞上耳。雖得菩提其道未中。不名為等者。菩提謂一切智。但能從假入空。不能從空入假。故其道未中。但悟偏真理。故是偏覺。未修平等觀故不名為等。

【鈔】一切菩薩。已盡塵沙。未盡無明。雖得正等菩提。佛地猶遠。不名無上。

【演】一切菩薩已盡塵沙。未盡無明者。別教自十回向。十地至等妙二覺。圓教自第十信至等覺。是一切菩薩。別十向已盡塵沙。未斷無明。初地始斷一品無明。乃至妙覺斷十二品無明。故未盡。圓十信已盡塵沙。未斷無明。初住始斷一品無明。乃至等覺斷四十一品無明。故亦未盡。雖得正等菩提。佛地猶遠。不名無上者。菩提。謂道種智分證一切種智。以能雙遮雙照。心心趣入薩婆若海。故得正等菩提。華嚴說十地菩薩。充滿微塵國土。於那由他劫修菩薩行。所生智慧比一如來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故云佛地猶遠。無論諸位菩薩。即至等覺。尚更有過者。名有上士。故不名無上。

【鈔】惟佛一人。妄盡覺滿。如望夜月。更無有覺過於此者。名無上正等覺也。今但持佛名。蒙佛護念。於如是覺。即不退轉。言直至道場。終不再墮三有。中止化城。決定成佛也。大本法藏願云。聞我名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退轉者。不取正覺。又云。繇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演】惟佛一人妄盡覺滿者。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名為妄盡。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名為覺滿。

如望夜月。更無有覺過於此者。觀經疏云。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也。

【疏】前云。阿鞞跋致。正此不退菩提義也。而生前生後。意稍差別。

【鈔】阿鞞跋致。云不退者。正言於無上菩提不退轉耳。然前云。生彼國者。皆得不退。此言聞經聞佛。皆得不退。則不待往生彼國。而未生以前。即己成就菩提善根。不可破壞。況復生彼。而有退轉。復有二義。一者。見生不退。如上所明。二者。縱其少壽多障。不克往生。而乘此自執持力。佛護念力。必於來生菩提善根。亦不喪失。畢竟得生彼佛國土。如昔人謂今生既下此等般若種子。縱未明了。讒出頭來管取於般若中現成受用。正此謂也。

【疏】稱理。則自性常覺。是不退菩提義。

【鈔】靈靈獨照。了了常知。不減不增。無得無失。菩提即我。我即菩提。尚無有進。云何有退。

【演】靈靈獨照下。妄照有照。故有所不照。真照無照。故無所不照。妄知有知,故有所不知。真知無知。故無所不知。此知此照。無明地無所減。般若地無所增。悟時無得。迷時無失。

菩提即我下。菩提者真覺也。我者妄宰也。若迷時有減有失。悟時有增有得。則真覺非妄宰。妄宰非真覺。今既迷時無減無失。則妄宰全是真覺。悟時無增無得。則真覺全是妄宰。若真覺妄宰是二。則以我之妄宰。退彼之真覺。今既一矣。求其進相了不可得。云何有退耶。

三勉信三  初因聞信受。二隨願得生。三總結信願。

初因聞信受

【經】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疏】皆當信受。是為第三重勸。有判此處即屬流通。今仍屬正宗。以承上文。正勉信受。令往生故。前文二皆勸願。今復勸信。

【鈔】第三勸者。上言聞是說者。止是持名得生。未委退與不退。今言不但得生。必於無上菩提永不退轉。如是則願當益切。故云三勸。未屬流通者。以信願往生。是一經要領。下文重重勸信勸願。判屬正宗。於義為當。汝等者。正指身子。以及現前大眾。兼未來一切諸眾生等。良以一佛親宣。即當諦信。諸佛同讚。更復何疑。信行願三。不可一缺。故前文勸願。今復勸信。復勸者。前六方中已勸當信是經。今復明言當信我語。良以不願。繇於不信。不信。則起行無繇。故佛於此經。重重勸信。如大本言。不信佛語者。乃惡道中來。餘殃未盡。愚癡不信。未當解脫。又法藏願云。至心信樂。欲生我剎。十念必生。惟除五逆誹謗正法。謗正法者。不信之謂也。又文殊般若經。如前所引。末亦云。惟除不信。又華嚴謂信為道元功德母。而復累言不置。豈徒然哉。清涼大師云。高齊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演】累言不置者。如信無垢濁心清淨。信能悉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等。

【疏】信者。不疑之謂。受者。信已而領納不忘之謂。信而不受。猶弗信也。

【鈔】信而不受。譬如有人。餽以異寶。雖知是寶。深信無疑。然拒之不納。信亦何益。故曰猶弗信也。

【疏】又信即心淨。如唯識說。

【鈔】成唯識論云。信者。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何言心淨。以心勝故。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為相。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明亦甚矣。

【演】於實德能。深忍樂欲者。謂於實則深忍。於德則深樂。於能則深欲也。八識規矩云。深忍者。於諸法實事實理。深信冥契。忍可於心。不為虛妄事理之所轉故。深樂者。於三寶清淨法身般若解脫。真淨德中。深信好樂。不為妄染邪德之所惑故。深欲者。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善報。能成道果。起希望心。求必得故。於中忍可是信因。樂欲是信果。知之必好之也。

心淨為性者。以心勝故。唯言於心兼心所也。謂此因果信不獨自體清淨。復能清淨一切心及心所。如極香物。不獨自香。復能熏香一切餘物。如水清珠。不獨自清。復能澄清一切濁水。其力最勝。故云。信為道源功德母。流從此出。而善從此生也。信能必到如來地。餘或難必而信可決也。

何言心淨下四句。是正釋心淨為性。

又諸染法下九句。是反明心淨為性也。諸染法即貪等六煩惱。無慚等二十隨也。各自有相者。如貪心所即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無慚即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於慚。生長惡行為業等也。唯有不信者。不信即不信心所。謂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體。能障淨信。惰依為用。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等者。以不信不但自體染穢。復能穢濁一切心心所法。如極臭物。復能熏諸一切。是也。是故不信之力。勝諸染心。信正翻彼者。今信心所。正翻彼不信心所。不信既自穢穢他。則信自自淨淨他。故淨為相也。

主乎心淨者。維摩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疏】稱理。則自性本來是佛。是信受義。

【鈔】華嚴十信。全以果佛為自信心。良繇佛即是心。故眾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作如是信。祇園妙旨。千佛玄談。一時受畢。

【演】全以果覺為自信心者。以彼果佛為我因心。若離覺體。別言信者。是名邪信。非大乘圓頓之正信也。眾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者。經云。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二隨願得生

【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疏】上言信受。今言信已生願也。已願。今願。當願。過現未三時也。舉三時者。明有願者。無一不生也。

【鈔】已願已生。則今佛說經之前。已有人求生彼國而得生故。今願今生。則佛正住世時也。當願當生。則聞經已後。至於今日。後之後也。先一言不退菩提。後云往生者。明發願者。見世之中已順覺路。況既得往生乎。無一不生者。見往生者甚多無量也。問。生者既多無量。今何偶一見之。答。十方世界。眾如微塵。其往生者何限。子見娑婆。不見塵剎故。又問。生者既多無量。彼土何以容之。答。滄溟納百川而不溢。明鏡含萬象而有餘。況淨土乎。即心是土。即土是心。以心歸心。何弗容也。

【疏】稱理。則自性非去來今。是已生今生當生義。

【演】自性非去來今。是已生今生當生義者。若言過去已生。現在今生。未來當生。此則三際遷流。四相流轉。非生淨土。乃生娑婆也。唯自性不落三際。乃已生今生當生義也。

【鈔】萬年一念。何古非今。一念萬年。何今不古。則念念遊行樂國。時時禮覲慈尊。誰非往生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無其心。誰是往生者。無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當生。

【演】萬年一念者。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故。萬年為古。一念為今。萬年一念。何古而非今。一念萬年者。一念普觀無量劫也。一念為今。萬年為古。一念萬年。何今而非古。何古非今。以今奪古也。何今非古。以古奪今也。互奪兩亡。則古今空矣。坐斷三際。當處西方。誰非往生者。此出三際時也。

過去下。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元無。妄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則誰是往生者。此空三際心也。又誰是往生者。生而無生也。誰非往生者。無生而生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當生。

三總結信願

【經】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疏】上言有願必生。則因果歷然。祇恐不信。與信而不願耳。故總結信願。言不信則已。若有信者。應當願往。是為第四重勸。

【鈔】第四勸者。從初而再。皆明發願求生。至於三中。復明願從信起。如上三重。止是勸說應當發願。未顯發願功德。今言過未現在。但有願者。無一不生。方知願力。如是廣大。焉可不信。焉可不願。故云四勸。故云總結。智者云。火車相現。尚得往生。戒定熏修。功不唐捐矣。信之至也。永明云。劫石可磨。我願無易矣。願之至也。

【演】火車相現者。觀經下品文云。或有眾生。偷僧祇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惡人。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尋得往生等。

劫石可磨者。有石方圓大一由旬。以諸天六銖衣。過五百年乃拂一次。磨此石盡。名為一劫。

【疏】稱理。則自性如智冥契。是信願雙成義。

【鈔】純然真實而不虛者。自性如也。是之謂信。熾然出生而無盡者。自性智也。是之謂願。如冥乎智。智契乎如。智外無如。如外無智。文殊信首。具足一心。普賢願王。不離當念。

【演】真實不虛之如為信者。信有真實義。以若無有信。萬事皆虛誑故。出生無盡之智為願者。願有出生義。以萬德萬行。皆從樂欲故。

四互彰難事令切感發三  初己囋諸佛。二諸佛讚己。三總結難事。

初己讚諸佛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疏】唐譯但云。如我今者。稱揚讚歎無量壽佛。此言稱讚諸佛。古崖云。以彌陀諸佛。同一法身故。

【鈔】同一法身者。如華嚴頌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則彌陀即諸佛。諸佛即彌陀。故不曰彌陀而曰諸佛。蓋該彌陀在諸佛中。下言諸佛。亦彌陀與諸佛同讚釋迦也。

【演】一身即法身。一智慧即般若。力無畏即解脫。

【疏】唐譯以彌陀該諸佛。今經以諸佛該彌陀。若二說兼具。於文更順。而義亦足。

【鈔】具二說者。應云如我今者稱讚阿彌陀佛。及與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則經文既順。而同一法身之義。亦在其中。文義雙美。當知什師本有此意。文省便故。奘師後譯。特為單舉者。欲人於二經善會其意。而不泥其文也。又諸佛彌陀相即。是亦不可思議。

二諸佛讚己二  初得道難。二說法難。

初得道難

【經】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佛佛互讚。表此淨土法門。決應信受故。

【鈔】佛佛互讚者。以此念佛求生淨土。縱一佛獨讚。已當信受不疑。而今不但釋迦讚於祇園。諸佛讚於六方。又此佛彼佛遞互讚歎。豈非超生脫死。最要法門。是以再四叮嚀。多方誨誘。恩踰慈母。仁過旻天。粉骨碎身。難足為報。

【演】恩踰慈母二句。慈母之恩。慈及一生。他生未必能慈。旻天之仁。仁止一界。他界未必能仁。佛之慈仁。無處無時而不慈仁。故云踰也。粉骨碎身二句。古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疏】彼諸佛等。即彌陀與六方諸佛也。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

【鈔】能仁寂默。自有二義。一者對待說。則能者善權方便。曲就機宜。仁者至德洪恩。普霑萬類。是大悲利物也。寂則澄然不動。頓息萬緣。默則漠爾忘言。永離戲論。是大智冥理也。

【演】善權方便。曲就機宜。度生之才也。至德洪恩。普霑萬類。度生之德也。有才無德。失度生之本。不能度生。有德無才。失度生之用。亦不能度生。才德兼備。體用同施。乃能度生也。

澄然不動。頓息萬緣。心行處滅也。漠爾忘言。永離戲論。言語道斷也。有一未忘。則狂心未歇。命根未斷。不能證理。思議雙亡。乃能證理也。

【鈔】二者圓融說。以悲即智故。終日度生。無生可度。動一靜也。以智即悲故。不起一念。常度眾生。靜一動也。故知偏舉二字。乃至一言。佛之全德。攝無不盡。

【演】以悲即智下。以大悲故。往來三界。出沒四生。終日度生。以大智故。一切眾生即寂滅相。無生可度。

以智即悲下。以大智故。了法皆空。不起一念。不居生死。以大悲故。不住空寂。常度眾生。不證涅槃。

偏舉二字者。以悲即智。能仁即兼寂默。以智即悲。寂默即兼能仁。乃至一言者。能即兼仁。用即體故。仁即兼能。體即用故。寂即兼默。心行處滅。自然語言道斷。默即兼寂言語道斷。乃曰心行處滅故。

【疏】甚難希有。總下二難。具此二難。故言功德不思議也。

【鈔】言二難者。於五濁得菩提。是為一難。又於五濁說此淨土法門。是為二難。并此二種。是為最上難行之事。惟佛行之。希有罕見之事。唯佛有之。又難行能行。猶未希有。甚難行者而能行之。此誠駕古軼今。超賢越聖。天上天下。卓然獨擅。而無與等埒者也。故云希有。

【疏】娑婆些此云堪忍。一云忍界。即釋迦世尊所主大千世界也。五濁者。以五事交擾。渾濁真性。故名惡世。無五濁者。名善世也。

【鈔】堪忍者。以此中眾生。堪能忍受三毒煩惱。輪迴生死。不厭離故。忍界者。如來於中獨證自誓三昧故。又劫初梵王名忍故。

【演】獨證自誓三昧者。證者忍也。自誓三昧。即如來因地四弘誓願。願成佛道。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修法門。今已成佛。斷無明成佛道。轉法輪度眾生。故為獨證。此從如來得名。依出世之主得名也。

劫初梵王名忍者。空劫以前。此界未有人民。自梵王降生始有人類。劫初梵王名忍。遂名忍界。此從梵王得名。依世間之主得名也。

【鈔】五濁交擾者。性本淵澄。繇劫等五。起諸塵滓。如楞嚴云。譬之清水。投以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汨然潬濁故。世者。遷流不已之謂。則此世之前。此世之後。當有無五濁之善世。今云惡世。邊釋迦見世言也。

【演】楞嚴譬之清水等者。經云。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當有無五濁之善世者。以人壽二萬歲前。邪見不起。煩惱輕微。四趣空虛。壽命久遠。時分清淨之善世也。

【疏】劫者。梵語。具云劫波。此云時分。劫濁者。無別體。以有四濁得名。眾濁交湊。即其相也。

【鈔】劫濁者。一大劫中。成住壞空二十小劫。轆轤增減。人壽增至八萬歲時。增之極也。乃百年減一。減至二萬。即入劫濁。無別體者。繇下四濁。當此劫中。因以得名。此之劫分。眾濁交湊。昏亂駮雜。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阿彌陀佛見在說法。清淨之時。非劫濁故。今日我等。何為安處劫濁之世。而不求生彼國乎。下四倣此。故智者云。他方淨土無三毒等。則名五清。正此意也。

【疏】見濁者。五利使為體。開之則六十二等。諸見熾盛。即其相也。

【鈔】五利使者。一身見。謂執我我所。而起我身之見。

【演】執我我所者。內執為我。外執我所。或五陰中。執一陰為我。餘陰為我所。

【鈔】二邊見。謂執慚執常。失乎中道。而起邊傍之見。

【演】執斷執常者。或執諸法是無。而起斷滅之見。或執諸法是有。而起常住之見,中道即第八識。以二識恒轉如瀑流故。恒則不斷。轉則不常。今執斷常是失中道。

【鈔】三戒取。謂非因計因。修諸苦行。而起取著我能持戒之見。

【演】非因計因者。非涅槃因。計以為因。或拔髮熏鼻臥棘投灰。或持牛狗等戒。種種無益苦行。

【鈔】四見取。執麤為勝。擔麻棄金。而起自負所見之見。

【演】執麤為勝者。唯執己見為是。餘皆是非。縱遇佛來。亦不信受。如擔麻為寶。棄金不顧等。擔麻棄金者。昔有二人入山。各擔一擔麻。偶於中路見無數布帛。一智者云。吾棄麻擔布。一愚者云。吾擔來路多。即是擔麻。往前不遠。又見無數白銀。智者棄布擔銀。愚者依舊擔麻。前往又見無數黃金。智者棄銀擔金。愚者依舊只是擔麻。自負所見。不肯從人者。大率如是。

【鈔】五邪見。謂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而起邪外不正之見。

【演】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者。不信造善為樂。造惡為苦。而言善惡苦樂一切皆空。不知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墮豁達空。起斷滅見故。

【鈔】此五者。能令眾生趨入生死。故名為使。而幾微迅疾。為害非細。對五鈍言。故名利使。開之則六十二者。以斷常二見為本。而色等五陰。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則成六十。加本斷常。成六十二。此之諸見。猶如羅網。猶如稠林。纏縛屈曲。不可出離。渾亂真性。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具正見。非見濁故。


【演】色等五陰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則成六十者。如色陰者。謂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即色是我。離色是我。色既如是。四陰亦然。五四共成二十句。三世迭之。成六十句。



【疏】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廣之乃至為十。為百八。為八萬四千。及恆河沙等。三災感召。即其相也。



【鈔】五鈍使者。一貪。謂遇順情境。起於愛著。不能捨離故。二瞋。謂遇違情境。起於恚恨。不能容忍故。三癡。謂於非違非順境。起於愚暗。不能覺察故。四慢。謂於一切眾生。起驕傲心。上陵下忽。不能恭遜故。五疑。謂於諸善法。起猜貳心。欲進欲退。不能決定故。此五者。亦能使人趨入生死。故名曰使。較前稍為重滯。故名鈍使。廣之者。謂合五利。為十煩惱。又分之為九十八。加十纏。成百八煩惱。又細推之。則八萬四千。乃至恆沙。多多無量。勞煩我心。不得安隱。熱惱我心。不得清涼。又喧煩之法。逼亂心神。使真明不朗。故名煩惱。



【演】較前稍為重滯者。以此五使。與境相對方得生起。不同五利纔觸即生。幾微迅疾故。



分之為九十八者。見惑有八十八。以前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成八十八。謂欲界苦十使具足。集滅各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八使除身見邊見。四諦下。合為三十二。上二界四諦下。餘皆如欲界。只於每諦下除瞋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二界合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為八十八。更加思惑十使。謂欲界貪瞋痴慢。上二界貪痴慢。共為九十八也。



細推則八萬四千者。以十使互具成一百。歷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為七千。三世共成二萬一。四心各具二萬一。共成八萬四千數。以八萬四千律儀對治之。則成八萬四千法門。



【鈔】三災感召者。貪感饑饉。瞋感刀兵。癡感疾疫。乃至水火風之大難。皆以類從。故名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悉智慧。非煩惱濁故。



【演】三災感召者。一小三災。初飢饉。人壽減至三十歲時。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飲食。以是因緣。世間人民飢饉死者。其數無量。二疾疫。人壽減至二十歲時。有大疾疫。種種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緣。世間人民疾疫死者。其數無量。三刀兵。人壽減至十歲時。諸人各起鬥爭。手執草木即成刀鎗。互相殘害。以是因緣。世間人民刀兵死者。其數無量。二大三災者。一火災。謂於劫壞時。有七日出現。大地須彌漸漸崩壞。四大海水漸漸消盡。大千世界及初禪天。皆悉洞然無有遺餘。是名火災。二水災。謂初禪以下。七番火災。壞於世界之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漸降大雨。滴如車軸。更兼地下水輪。涌沸上騰。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天。水皆彌滿。一切壞滅。如水消鹽。是名水災。三風災。謂二禪以下。七番水災以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兼以眾生業力盡故。處處生風。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天。悉皆飄擊。蕩盡無餘。是名風災。



又復當知火燒初禪。有五十六番。水渰二禪有七番。風刮三禪有一番。合之共六十四番也。皆以類從者。嗔感火災。貪感水災。癡感風災。



【疏】眾生濁者。一云阿含三義為體。又云攬五陰見慢果報為體。惡名穢稱。即其相也。



【鈔】三義者。阿含經云。一者。劫初光音下生。二者。攬眾陰而生。三者。處處受生。故云眾生。五陰。即色受等。見者。橫計主宰為見我。慢者。俱生主宰為慢我。果報者。前所作因。今受果報。亦上受生義也。惡名穢稱者。生佛相對。眾生之名。下劣鄙陋。輪迴六道。備受諸苦。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諸上善人。同會一處。非眾生濁故




【演】橫計主宰為見我者。橫計謂橫生計度。主宰即我執也。此即分別我執。唯識云。分別我執。是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是也。見我。如計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從邪師訓誨。而成分別我也。



俱生主宰為慢我者。俱生對分別而言。與生俱生。非強思計度起故。主宰者。我執也。此即俱生我執。唯識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二有間斷。在第六識。是也。慢我有七。一、我慢。二、慢。三、過慢。四、慢過慢。五、增上慢。六、卑劣慢。七、邪慢。此七種皆依我相而生。皆為慢我。此則不用教誨。生來即有。俱生我也。



【疏】命濁者。以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



【鈔】連持者。依業所引第八識種。外色內心。互相連屬。即息煖識三。相持不散。是為命根。一不連持。命根即斷。故以為體。催年減壽者。當此減劫。不滿百年。而復泡沫風燈。剎那不住。尤為短促。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民壽命。同佛無量。非命濁故。



【演】第八識。即黎耶本識。種是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者。釋云。親生自果者。從自種子親生現行果故。功能差別者。顯此種子非一種故。然此種子。與第八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是本識。果是現行。識體望種為用。現果望種為因。故此三法。理應不一不異也。宗鏡云。本識是體。種子是用。種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三理應不一不異。



依業所引者。謂隨宿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也。



外色即息煖。屬第八親相分。內心即第八現行識。屬第八見分。由種子業力。此三相持不散。名命根不斷。一不相持。或煖氣離身。或出入息斷。或見分離體。名命根斷也。



【疏】此之五濁。且據果言。若楞嚴所云。或配三細六麤。或配五陰。義亦不異。



【演】此之五濁。且據果言者。謂上文所解五濁。且一往就果邊說。非若楞嚴所說。通乎因果也。



或配三細者。是諸師以三細六粗釋五濁也。或配五陰。是孤山。約五陰妄想為五濁也。



義亦不異者。謂法相雖不同。而義理則無別也。



【鈔】配三細等者。以劫濁配業相。謂無明初起。性遂渾濁故。



【演】三細等者。起信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依不覺故。生三種相。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



以劫濁配業相者。劫者時也。心性本淨。由無明初動時即渾濁。故曰劫濁。今業相亦然。無明初起成業相故。



【鈔】次以見濁配轉相。現相。



【演】次以見濁配轉現者。見者能見所見也。前業相能所未分。次成轉現。雖無分別。能所宛然。心境具足。故以見濁配轉現。



【鈔】次以煩惱濁配智。相續。執取。計名字相。



【演】次以煩惱配智相。相續相。執取。計名者。煩惱不出我法二執。我法復分俱生分別。今智為俱生法。相續為分別法。執取為俱生我。名字為分別我。四相皆屬煩惱道故。



【鈔】次以眾生濁配起業相。



【演】次以眾生配起業相者。眾生者。眾法相生。亦處處受生。故曰眾生。以由造善惡不動等業。方感眾法。處處受生故。



【鈔】次以命濁配業繫苦相。



【演】次以命濁配業繫苦者。命濁即八識命根。為一期眾生之總報主。為業所繫住時決定不得解脫故。



【鈔】配五陰者。以劫濁配色陰。謂空見不分。妄見空而兩無其實。性為渾濁故。



【演】以劫濁配色陰者。楞嚴云。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此即是以劫濁配色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空與見相織。而妄成色陰。此即名為劫濁。豈不是以劫濁配色陰。



蓋四大根塵同名色陰。而空見不分之時。根塵渾亂。非劫濁而何。分空分見。本無邊畔。故云空見不分。以無體之空。織無覺之見。以無覺之見。織無體之空。乃妄見空而兩無其實。此湛圓明心。為頑空所渾。而成劫濁。是性為渾濁。



【鈔】次以見濁配受陰。



【演】次以見濁配受陰者。楞蕨云。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此即是以見濁配受陰也。以相織妄成。是六根與四大相織。而妄成受陰。以其見境領納。渾濁真性。即名見濁。豈不是以見濁配受陰。



【鈔】次以煩惱濁配想陰。



【演】次以煩惱濁配想陰者。經云。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此即是以煩惱濁配想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知見與六塵相織。而妄成想陰。既取著所領。則擾亂甚前。既渾真性即名煩惱濁。豈不是以煩惱配想陰。



【鈔】次以眾生濁配行陰。



【演】次以眾生濁配行陰者。經云。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此即是以眾生濁配行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知見與業運相織。而妄成行陰。而去留假合。渾濁真性。即名眾生濁。豈不是以眾生濁配行陰。



【鈔】次以命濁配識陰。



【演】次以命濁配識陰者。經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此即是以命濁配識陰也。以相織妄成。是一同一異。如經緯密織。而成識陰。而識住命存。識去命謝。渾濁真性。即名命濁。豈不是以命濁配識陰。



【鈔】言不異者。前一說。心無初相。則超劫濁。乃至無業繫苦。則超命濁。是斷無明等。名五濁得菩提也。後一說。色陰破。則超劫濁。乃至識陰破。則超命濁。是破五陰等。名五濁得菩提也。為說少殊。而義則大同也。



【演】為說稍殊。而義則大同者。離九相無五陰。離五陰無九相。名殊而體一也。



【疏】觀經云。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今不言五苦者。文省也。



【演】濁惡不善者。濁者五濁。不善即十不善。五苦謂五道非樂故。



【鈔】五苦者。疏云。五道之苦。或五痛五燒五惡等。詳具大本。茲不繁錄。以濁必有苦。舉濁該苦。故曰文省。



【演】五道之苦者。地獄燒煮苦。餓鬼飢虛苦。畜生屠割苦。人間八種苦。天上五衰苦。此初以五道非樂。釋五苦也。



或五痛五燒五惡等者。五惡謂殺生。偷盜。邪婬。妄語。飲酒。五痛即五惡之現在花報。五燒即五惡之三塗果報。此次以五罪招報。釋五苦也。



【疏】此五濁處。能自立者。亦已鮮矣。得成正覺。寧不難乎。是為第一重難事。明自利功德不可思議。



【鈔】自立者。五濁惡世。人生其中。外則時勢之所逼惱。內則惑障之所縈纏。況乎身屬四生。命存呼吸。是以欲潔偏汙。求升反墜。能於此中。分別善惡。持戒修福。自立於人天之位者。鮮矣。能於此中。深懼無常。修四諦十二因緣。自立於聲聞緣覺之位者。抑又鮮矣。乃於此中。永斷無明。高超三界。而得於無上正等菩提。是則同居火宅。獨馭寶車。共溺愛河。卓登彼岸。豈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此之謂難。此之謂自利功德不可思議也。



【演】身屬四生者。卵因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

所有受業逐其飛沈。



【疏】稱理。則自性始覺冥乎本覺。是我讚諸佛義。本覺冥乎始覺。是諸佛讚我義。自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釋迦牟尼義。自性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是五濁菩提義。



【演】始覺冥乎本覺等者。諸佛久成是本覺義。釋迦今成是始覺義。始覺在纏曰本。本覺出纏曰始。始本不二。是佛佛互讚義。



釋迦乃大悲利生是照義。牟尼乃大智冥理是寂義。寂照同時。是能仁寂默義。五濁是染義。菩提是不染義。隨緣不染。不染隨緣。是五濁菩提義。



【鈔】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則始本不二。用不離體。體不離用。則寂照同時。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是菩提沈埋五濁。染而不染。難可了知。是五濁獨露菩提。故知此佛彼佛。同歸寂照之自心。煩惱菩提。不出悟迷之一念。本師即我。我即菩提。及得菩提。實無所得。



【演】因該果海等者。因該果海。始即本也。果徹因源。本即始也。用不離體。能仁即寂默。體不離用。寂默即能仁。



故知下。既云始本二覺。為此佛彼佛。寂照自心。為釋迦牟尼。不獨此佛是寂照自心。此佛彼佛同歸寂照自心。始覺本覺。即寂照之體故。既云不染而染。是菩提五濁義。染而不染。是五濁菩提義。則煩惱菩提不出悟迷一念。既此佛彼佛同歸自心。煩惱菩提不離一念。則本師即我。我即菩提。既我即菩提。則得菩提。孰為能得。孰為所得耶。



二說法難



【經】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疏】前是人中難事。今是難事中之難事也。良繇淨土法門。一切世間之所難信。佛於惡世得道。復於惡世說此法。以度眾生。又難中難也。是為第二重難事。明利他功德不可思議。



【鈔】言難信者。略舉有十。今居穢土。習久心安。乍聞彼國清淨莊嚴。疑無此事。難信一也。縱信彼國。又疑十方佛剎。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極樂。難信二也。縱信當生。又疑娑婆之去極樂。十萬億剎。云何極遠而得往彼。難信三也。縱信不遠。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國。難信四也。縱信得生。又疑生此淨土。必有奇妙法門。多種功行。云何但持名號。遂得往生。難信五也。縱信持名。又疑持此名號。必須多歷年劫。乃克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難信六也。縱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離胎卵濕化。云何彼國。悉是蓮華化生。難信七也。縱信蓮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緣。云何一生彼國。便得不退。難信八也。縱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鈍機眾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難信九也。縱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經。或說有佛。或說無佛。或有淨土。或無淨土。狐疑不決。難信十也。



【演】十種難信。大約不出狂愚二病。前八係愚者高推聖境故不信。第九係狂者蔑視西方故不信。第十雙兼二者。以愚者聞理之無。故疑不信。狂者聞事之有。故疑不信。



【鈔】故難信而曰一切世間。是不但惡道難信。而人天猶或疑之。不但愚迷難信。而賢智猶或疑之。不特初機難信。而久修猶或疑之。不特凡夫難信。而二乘猶或疑之。故曰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今於此世演說此法。是猶人裸形之國。宣示威儀。對生盲之人。指陳黑白。此之謂難。此之謂利他功德不可思議也。



【疏】又法華金剛皆云難信。與此同意。



【鈔】法華云。欲令眾生。皆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又云。此經難聞。信受亦難。金剛般若云。聞說此經。心即狂亂。狐疑不信。而以不驚不怖不畏為希有。不驚等即能信也。今經難信。同於二經。奚可輕也。



【演】欲令眾生。皆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者。是文殊告彌勒之辭。謂四十年前所說。乘是三乘。性有五性。人皆易信。若說三乘是一乘。五性是一性。人所難信。尋常但說唯佛一人獨得正覺。今曰小乘羅漢皆當作佛。人所難信。尋常但說修行三祇方始成佛。今曰即心是佛。人所難信。今欲說此難信之法。欲令眾生得知即心即佛。無二無三之旨。故現斯瑞耳。



此經難聞。信受亦難。是法師品。佛告藥王之辭。蓋以行菩薩道者。得見聞讀誦是經。乃能善行菩薩之道。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聞說此經。心即狂亂狐疑不信者。此經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誦。所感功德。非常人可聞。聞必狐疑不信。蓋此經之義趣。與其果報不可思議故也。以不驚不怖不畏為希有者。大乘之法。本自難信難解。非大乘根器。卒聞是法。未免驚愕疑怕畏懼。能聞是法。而不畏懼者。實為希有。



【疏】問。既云難信。則說為強聒。何以說為。答。終以佛說。有信者故。



【鈔】因說有信者。此之妙法。若如來曾不聞宣。則萬古永同長夜。終無有人念佛求生。故歎其難信者。見不信者之自棄。能信者之有緣。令一切眾生悲傷絕分。而欣幸得聞故。今之信淨土者。皆因佛說而發起也。雖今不信。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故。



【疏】稱理。則自性不可湊泊。是難信法義。



【鈔】當知自性。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得。不可以語言造。不可以寂默通。離四句。絕百非。空裏栽華。波心踏月。無汝措手足處。是故靈山上德。終成敗北之愆。漢地金剛。始有滅南之想。能信是法。豈不難哉。



【演】不可以有心求等者。自性非有。有心則墮增益執。自性非無。無心則墮損減執。自性離言說相。語言則墮妄想。自性離心緣相。寂默則墮無記。



靈山上德。終成敗北者。靈山會上五千退席。及華嚴會上不見舍那之輩。敗北者。軍戰敗曰北。



漢地金剛。始欲滅南者。德山號周金剛。不信南宗單傳直指之說。作青龍鈔。徑往南方。欲滅南宗。路逢婆子賣點心。婆子問云。所擔者何物。答曰。金剛經青龍鈔。曰。金剛經云。三心不可得。尊者欲點何心。山無對。至龍潭往復叩擊。

恍然大俉。乃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乃焚青龍鈔云。



三總結難事



【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疏】述諸佛語。重為申明。見此二難。古佛不虛為讚辭。今佛非濫膺美譽。實語實行。兩相符合。萬代眾生。當諦信而勿疑。感恩而無已者也。可謂反覆叮嚀。婆心大切矣。



【鈔】得道之難。其難有二。一謂善世得道。未足為難。今於惡世。二謂惡世得道。而得小果。猶未為難。今得無上菩提。是以難也。說法之難。其難亦二。一謂善世說法。未足為難。今於惡世。二謂惡世說法。而說其易信者。猶未為難。今說難信之法。是以難也。略為四喻。第一喻者。譬如有人。身入大海。復乘破舟。復遇逆風。復衝巨浪。復值羅剎魚王毒龍。危在頃刻。而能於中。安隱得渡。是之謂難。不但自渡。併渡諸人。置之彼岸。是難中難。大海。破舟。逆風。巨浪。及羅剎等。此喻五濁。自渡。喻得道。渡人。喻說法也。第二喻者。譬如有人。身罹重病。復處風露。復乏飲食。復遭跌撲。復值庸醫。誤進藥餌。危在頃刻。而能於中。調理痊安。是之謂難。不但自療。併餘病者。皆使平復。是難中難。第三喻者。譬如有人。身在囹圄。復膺楚撻。復繫枷杻。復染疾疫。復被監押。將臨誅戮。危在頃刻。而能於中。忽然解脫。是之謂難。不但自脫。併諸罪人。悉得免離。是難中難。第四喻者。譬如有人。身墮井中。復遇毒蛇。復困荊棘。復淹寒水。復值惡人。拋擲土石。危在頃刻。而能於中。騰躍而出。是之謂難。不但自出。併餘同墮。俱時上升。是難中難。五濁等喻。義說同上。此之四喻。略喻釋迦二種難事。明淺易曉。使知如來不憚劬勞。備歷艱苦。為我等故。行難中難。一至於此。聞斯難者。皆應喜悲交集。感極呼號。聲震三千大千世界。勇猛精進。思報佛恩。欲報佛恩。不越二事。一者自利。二者利人。自利者。於此惡世。力行此道。因得往生。亦云為難。利人者。於此惡世。復勸諸人。共行此道。同得往生。是則亦云難中難也。



【疏】又法華極讚說經之難。亦同此意。



【鈔】法華極讚者。謂盡說餘徑。手擲須彌。足動大千。皆未為難。能於惡世說法華經。是則為難。今經難說。亦復如是。



【演】謂盡說餘經。手擲須彌。足動大千等者。是多寶品。如來普告大眾之辭。盡說餘經如恆河沙。固是難事。然皆稱機之談。人亦易信。不足為難。若以手掌接須彌而擲方外。又以足指動大千而擲他國。雖皆難事。然有神通道力者。即能為之。猶未為難。唯於惡世宣說此經。最為難事。人不信故。生怨嫉故。招罵詈故。加杖木故。若無大願生退屈故。



今經難說。亦復如是者。眾生我慢心高。無明堅厚。不肯信受。多生怨嫉。亦猶是也。



【疏】復有二義。前難反顯極樂得道為易。後難反顯極樂說法為易。



【鈔】得道易者。婆沙論謂念佛往生。乘佛願力。為易行道。五濁惡世。艱於修進。為難行道故。說法易者。彼國諸上善人。慧深障淺。志意調柔。風樹鳥音。悉資解悟。非比此土。剛強難伏。故舉難顯易。正示極樂決宜求也。



【演】剛強難伏者。法華云。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嗔濁諂曲。心不實故。淨名云。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而調伏之。言是地獄。是餓鬼。是畜生。乃至云。譬如象馬。儱悷不調。加諸楚毒。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疏】稱理。則自性心境雙融。是行此二難義。



【演】心境雙融。是行此二難義者。得道乃徹悟內心。說法乃化他外境故。心者得道義。境者說法義。今性中心境雙融。是二難並運義。



【鈔】心逐境生。心體本寂。則無所得者。名得菩提。境隨心現。境體自空。則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心外無境。境外無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演】心逐等者。心逐境生。則心無自性。心體本寂也。得道乃徹悟內心。今心體本寂。則無所得者。名得菩提。境隨心現。則境無自性。境體自空也。說法乃化他外境。今境體自空。則無法可說者。是名說法。內心外境。互奪兩亡。自覺覺他。二覺俱泯矣。



三流通分二  初重舉聽眾。二明悉奉行



初重舉聽眾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等。



【疏】法必流通。以佛說法。為普度眾生故。復列眾者。經初明眾聽法。經終明眾受法也。獨舉身子者。以當機故。不言菩薩者。攝比丘中故。阿脩羅者。此云非天。等者。等八部六道也。



【鈔】流通者。光明疏云。流者下澍。通者不壅。又圭峰云。都無人傳則不流。流者不住。傳之遇障則不通。通者不塞。普度者。流通十方。以及三世。非僅為一處一時之眾生也。當機者。以難信之法。唯智能信。故始終首舉舍利弗也。攝比丘中者。菩薩雖不常隨如來。然與諸比丘同為賢聖等侶故。又菩薩真俗雙融。隨類應機。亦可世間中攝故。



【演】菩薩真俗雙融。隨類應機者。凡夫著俗不通真。二乘耽真不涉俗。如徐六擔板。各執一邊。菩薩則真俗雙融。不滯生死。不住涅槃故。或現二乘同真。或現六凡同俗。隨類應機。不獨比丘中攝也。



【鈔】一切世間。所該者眾。而獨舉天人阿脩羅者。以明修此法門。善道眾生。比之餘道。為居多故。非天者。脩羅富樂同天。無天行故。詳有四種。玆不繁舉。前列眾中無其名者。攝於天人及大眾故。問。脩羅至為凶頑。何能執持聖號。答。鬼畜尚解歸依。脩羅豈不信受。不聞世主妙嚴品。諸脩羅等。各得解脫門乎。今處人倫。邈然無信者。良可怪也。



【演】修羅詳有四種者。一從卵生。鬼趣所攝。二從胎生。人趣所攝。三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四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疏】稱理。則自性究竟圓滿。是佛說經已義。自性周遍含容。是一切世間義。



【演】究竟圓滿。是說經已者。若言如來將罷法座。為說經已。此文字教經。非自性真經也。自性真經。則首尾圓照。無欠無餘。未召當機說法已竟。



周遍含容一切世間義者。若云天龍八部。為一切世間。此有情世間。非正覺世間也。正覺世間。凡聖該羅千足萬足。未擊犍槌人天畢集。



【鈔】究竟。則首尾圓照。無欠無餘。周遍。則凡聖該羅。千足萬足。如是經者。未呼身子。已畢全文。又何待妙首白槌。雙林撫尺。然後名為說法竟也。是故升堂入室。大眾無增。鼓寂鐘沈。人天不滅。



【演】妙首白槌者。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天童頌云:一段真風見也麼。綿綿化母理機梭。織成古錦含春象。無奈君漏洩何。



雙林撫尺者。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上座撫尺一下。便即下座。帝愕然。誌公問云。陛下還會否。帝曰不會。誌公云大士講經竟。



二明悉奉行



【經】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疏】歡喜者。慶所聞故。信受者。領所聞故。作禮者。重所聞故。去者。聞已則退而修持也。亦前三資糧。及三慧也。



【鈔】慶所聞者。多劫飄零。正以未聞此法。今知持名往生。可謂沈痾枕席。忽遇神方。久客他鄉。乍聞家信。欣幸不勝。故云慶也。領所聞者。信之不疑。受之弗失。如奉王敕。如遵父命。故云領也。重所聞者。中心感激。五體翹勤。如蒙至極之恩。拜謝無已。故云重也。修持者。古人進而聞道於師。退而修道於己。非如今人入耳出口也。三資糧者。如上聞而信。即信資。信而受。即願資。受而去。即行資也。三慧者。聞即聞慧。歡喜信受者。即思慧。去而修持者。即修慧也。



【疏】又此歡喜。亦具清淨三義。如觀疏中說。



【鈔】三義者。觀經疏謂一能說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三依法得果清淨。證具此三義。故歡喜。今持名往生。乃佛所說。佛是一切智人。非四人等也。則人清淨。遇如是人。寧不歡喜。持名往生。即證三昧。是圓頓教。非權法也。則法清淨。聞如是法。寧不歡喜。持名往生。即不退轉。直至成佛。非小果也。則果清淨。證如是果。寧不歡喜。



【疏】又此歡喜。亦通深淺。各隨所得。



【鈔】深淺者。如華嚴初地。名歡喜地。文中具二十歡喜。一當得十句。如所謂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法故生歡喜等。今聞此經者。自慶我亦當來得如阿彌陀佛。我亦當來得阿彌陀佛如是妙法也。二現得十句。所謂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等。今聞此經者。現得轉離娑婆五濁境界。現得往生淨土。親近彌陀。及諸佛也。此歡喜屬地位中。而初行亦名歡喜。初住文中。亦云獲無邊歡喜等。故云深淺。若淺之又淺之。則隨其分量。亦得法喜之樂而已。



【演】念諸佛念諸法者。諸佛謂究竟理。即所謂平等法身遍一切處也。諸法謂究竟智。即所謂圓滿祕密藏。無量妙法門也。初地證遍滿法身。與妙覺法流水接。故能念諸佛法。生大歡喜也。



轉離一切境界故生歡喜者。初地菩薩證三無性。永離人執。不著外境,法執分別亦不現行。故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



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者。初地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故云近一切佛。又此地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故云親近一切佛。



初行亦名歡喜者。此位菩薩多行施度。內外一切悉皆惠施。見求乞者心大歡喜。我得善利。彼受施者。亦復歡喜故。



初住亦云獲無邊歡喜者。以初住菩薩。信知一切法。從本以來自涅槃故。又此位能八相成道。自覺覺他。故獲無邊歡喜。



隨其分量得法喜者。初心下凡。不能入理治惑。及與生善。聞世界悉檀。亦得歡喜益也。



【疏】又結歸信受者。從始至終。信為根本故。



【鈔】始終者。首標如是。乃信順之辭。今復末言信受。則知因信生願。因願起行。從初發心。次得往生。究竟成佛。皆資信力。故云始終信為根本。



【疏】大本結經。備陳眾生獲益。龍天降祥。今不言者。文省也。



【鈔】大本云。佛說此經已。無量眾生。發無上正覺心。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法眼淨。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萬比丘。漏盡意解。四十億菩薩。得不退轉。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十方國土。百千音樂。自然而作。無量妙華。芬芬而降。乃至阿迦膩吒天。皆作種種微妙供養。



【演】發無上正覺心。是圓初信也。得法眼淨。是圓初住。外遠見塵。內離垢染。則法眼圓明絕諸瑕翳矣。阿那含是藏第三果。約圓是第六信。漏盡意解是藏第四果。約圓是第七信。



得不退轉者。不退有三。破見思名位不退。破塵沙名行不退。破無明名念不退。今四十億菩薩所得。亦各隨其分量也。



六種震動者;動起涌震吼擊也。三種是形。三種是聲。於形聲中各舉其一。故言

震動也。搖播不安之謂動。自下升高之謂起。忽然騰舉之謂涌。隱隱出聲之謂震。雄聲猛烈之謂吼。砰磕發響之謂擊。共有十八相。一方動謂之動。四方齊動名遍動。八方齊動曰普遍動。餘五亦然。又直動為動。四天下動為遍動。大千界動為等遍動。下五亦然。



【鈔】又云。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四萬億那他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世界。皆當往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八萬億那由他眾生。得授記法忍。



【演】不退忍。即柔順忍也。位在圓十信。此約淨土三法忍說。若約教道說。通教三法忍。此不退忍。亦即是柔順忍。以此忍屬性地。性地方得不退故。別教五忍。則此不退忍。即是信忍。以信忍屬十住。十住已得不退故。圓教四忍。此不退忍亦即是順忍。而圓七信正屬不退故。



未曾發意。今始初發。亦即是圓初信。或是圓初住。以下文有次第成佛。同名妙音故。



得授記法忍。是圓初住。得無生法忍光明故。或是八地。是名真得無生法忍故。



【疏】又大本囑累持經功德。今持此經。亦當如是。



【疏】囑累者。謂將此法門。囑於汝。累汝宣傳也。古德云。你若不是此等人。自然不來央及你之意。又囑者。是如來金口付囑。令彼流通。累者。今菩薩懸係於心。永無忘失也。



【鈔】大本佛告彌勒。今此法門。付囑於汝。於大眾中。為他開示。當令書寫執持。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又云。無量億諸菩薩。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勿違佛教。而棄捨之。當令汝等。淪沒長夜。備眾危苦。是故我今為大囑累。今經不言。皆文省故。



【演】為他開示當令書寫執持者。法華開五種法師。一受持。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即今執持是也。二讀。三誦。對文曰讚。不忘曰誦。此二亦攝在今執持中。四解說。宣傳曰解說。即今為他開示是也。五書寫。即今書寫是也。



【疏】又大本及法滅經。皆言法滅之日。獨留此經。故知此經。總持末法。如華嚴論中說。



【鈔】大本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特留此經百歲。眾生得遇。無不得度。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臨命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經須臾間。即生彼剎。法滅經云。爾時首楞嚴經先滅。以次諸經。悉皆滅盡。獨留無量壽經。度諸眾生。華嚴論云。正法滅時。以總持持餘尊法。為教理流轉之因。今謂諸經悉滅。此經獨存。念佛一門。廣度群品。則諸經已滅而不滅。即是以一存餘。流轉無盡。正總持之謂也。一切眾生。應當尊重恭敬。信受奉行。經所在處。如佛見在。問。獨留此經。此經蓋指大本。答。前不云乎。文有繁簡。義無勝劣。詳言之則大本。略言之則今經耳。非有二也。



【演】以總持持餘尊法。為教理流轉之因者。此同易卦之乾元義也。蓋世間出世間。初無二理。世間法。則始自乾元資始。貞德收藏。為將來發育之機。出世間法。則始自華嚴初談。終至彌陀後滅。為後劫流傳之本。非乾貞則世間之生機盡滅。非彌陀則出世之慧命皆殘。則此經此理。為諸佛相傳慧命。為眾生出世之本源。其關係豈小因緣耶。



【疏】稱理。則自性無惱。是歡喜信受義。自性無住。是作禮而去義。



【演】自性無惱。是歡喜信受者。若云聞法而喜。領法而受。是為外隨境界所遷。非真歡喜信受也。自性具有過恒沙等煩惱之義。是真歡喜信受也。



自性無住。是作禮而去義者。若云翹勤而禮。退席而去。是為妄緣風力而轉。非真作禮而去也。自性無住了無根本。是真作禮而去也。



【鈔】煩惱本寂。歡喜亦空。則苦土誰非樂土。來實無來。去亦何去。則往生畢竟無生。以此無生。生彼國土。非生彼土。實生乎自心也。然後無問自說。世尊免付空談。獨任當機。身子不孤重託。是真歡喜。是真信受。是名真法作禮如來。若其外極樂九蓮之土。別說唯心。捨彌陀萬德之名。另求自性。可謂當渡而問津。對燈而覓火者矣。



【演】煩惱本寂者。上云無惱是喜義。尚有喜在。喜非樂土也。今則煩惱本寂。歡喜亦空。則苦土誰非樂土。上云無住是去義。尚有去在。去非往生也。今則來實無來。去亦何去。則往生畢竟無生。以有生生彼土者。是生彼土。非生自心也。以無生彼土者。非生彼土。實生自心也。然後無間自說。世尊兔付空談。此上不負弘法之主。獨任當機身子不孤重託。此下不負受矚之人。雖然。理非事外。性即相邊。若其外極樂九蓮之土。別說唯心。捨彌陀萬德之名。別求自性。是當渡問津。對燈覓火矣。故曰不識彼關津。隔江猶問涉。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



三結釋咒意



【經】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疏】釋咒意者。以咒附經。經得咒而彌顯。以經先咒。咒得經而愈靈。交相為用。應結釋也。此咒詳見不思議神力傳。持此咒者。滅罪往生。故以拔業障生淨土為名。陀羅尼者。此云總持也。



【鈔】業障者。凡障有三。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今言業障。則中攝前後。煩惱者業之因。報者業之果也。業必有因。業必招果。故攝二障。除障貴除其本。如根絕不生芽。芽不生。則枝葉華果。悉不生故。今此咒持之。則煩惱不起。是拔業障根本也。如傳言。日夜各持三七遍。滅五逆謗法等罪。是也。得生淨土者。輪迴娑婆。皆繇業障。業障既空。穢土種滅。隨願往生。故得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總持者。總統攝持。更無遺失。即咒之別名也。傳名不思議神力者。即經名不思議功德也。持咒持名。即得往生。故同名不思議。



【經】宋元嘉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疏】宋者。南北朝國名。元嘉者。年號。天竺者。西域國名。求那跋陀羅。此云功德賢。



【鈔】宋言南北者。時方南北分王。宋王江南。謂劉宋也。元嘉者。文帝元

嘉末年也。天竺。一云身毒。有五天竺。皆西域也。跋陀博通三藏。尤專大乘。號摩訶衍。神異非一。備載傳記。恐繁不敘。一本陀下無羅字。或疑是求那跋摩。以二師同時故。未審何所譯也。



【經】咒曰。



南無阿彌多婆夜一哆他伽多夜二哆地夜他三阿彌利都婆毗四阿彌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彌唎吒七毗迦藍帝八阿彌唎哆九毗迦蘭多十伽彌膩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多迦利十三娑婆訶十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注其頂。日夜擁護。無令怨家而得其便。現世常得安隱。臨命終時。任運往生。



【疏】諸本句讀稍異。今依古本。神咒不翻。不必強釋。



【鈔】諸本不同者。如南無阿彌多婆夜。一本作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以次句多字連屬上句。故云稍異。今不必苦究是非。但依一本。至心誦持。自成利益。又有謂南無阿彌多婆夜。此云皈命無量壽。多他伽多夜。即多他阿伽度。此云如來。哆地夜他。新譯云他的也撻。舊云怛絰他。絰。音迭。即地夜二合也。此云即說咒曰。自後方是密語。然神咒從古不翻。略有五意。一。如王密旨。勿妄宣傳。但宜欽奉故。二。或一語廣含多義。如僊陀婆故。三。或此方所無。如閻浮提故。四。或順古文。如阿耨菩提故。五。或尊重。非唐言可對。如般若故。一亦可強翻。既謂之強。曷若已之。



【演】仙陀婆者。是梵語。有鹽水馬器四名。惟有智臣乃能辨識。如王食時。呼仙陀婆。則知要鹽。如王洗盥。呼仙陀婆。則知要水。如王作眾務時。呼仙陀婆。則知要器。如王出游。索仙陀婆。則知要馬。



【疏】經咒相聯。正顯密圓通義。



【鈔】詳陳彼國。依正莊嚴。信行願門。如經所明。是之謂顯。遵佛祕敕。但持此咒。即得往生。是之謂密。顯者。顯此密也。密者。密此顯也。兼持則雙美畢具。單舉亦交攝不遺。故曰圓通



【疏】雖云交攝。而專持名號。猶勝持咒。亦勝餘咒。亦勝一切諸餘功德。



【鈔】偏讚持名也。一。勝本咒者。以咒云。誦三十萬遍。則見阿彌陀佛。而持名。則一日一心。即佛現前故。又咒云。晝夜六時。各誦三七遍。能滅五逆等罪。而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二。勝餘咒者。專持名號。即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以十念便得往生。一生便得不退。威靈不測。斯名大神。餘可例知故。問。準提功德。至廣至大。如何但持佛名。而能勝彼。答。準提因地菩薩。彌陀果位如來。持準提既有神功。念彌陀寧無妙應。是故經云。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不如一稱觀世音菩薩。其福正等。又云。持無量無數觀世音菩薩名號。不如一稱地藏菩薩。其福正等。況如來乎。



【演】餘可例知者。一小小亂。斷無明見自性。大明咒也。往生彼國究竟成佛。無上咒也。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無等等咒也。



【鈔】三。亦勝諸餘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而專持名號。則種種功德。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如前文中廣說。願淨業弟子。專其信。不二其心。如經云。設有一法。過於涅槃。亦所不顧。禪宗知識。有教人但持話頭。一切不作。故知原業餘門者。尚當改修念佛。何況原念佛人。乃變其所守。而復他尚。心懷二路。志不歸一。云何三昧。而得成就。直至無常。空無所獲。罔思己過。反起謗言。嗚呼謬哉。



【疏】稱理。則自性空。是拔業障義。自性有。是陀羅尼義。自性不有不空。是生淨土義。



【演】自性空。即空如來藏。所謂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無不空也。自性有。即不空如來藏。所謂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也。自性不有不空。即空不空如來藏。所謂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無不中也。



【鈔】覓心了不可得。一切業障。誰為根本。即心無所不具。一切功德。何弗總持。當總持而不立纖塵。有是即空之有。無根本而出生萬法。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則不空。即空則不有。不空不有。惟是一心。不越一心。是名淨土。



【演】覓心了不可得者。二祖參初祖。時當隆冬。積雪至膝。堅立不動。初祖問欲求何事。二祖曰。乞師為我安心。初祖曰。將心來為汝安。二祖云。覓心了不可得。蓋已得心空。已到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地位也。



即心無所不具者。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法身如來之藏也。



當總持而不立纖塵者。妙有即是真空也。故有是即空之有。無根本而出生萬法者。真空即是妙有也。故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則不空。是如實不空也。即空則不有。是如實空也。而如實不空。與如實空。不離一真如心。而一真如心。正是寂光淨土。故曰唯是一心。是名淨土。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卷第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