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五燈會元 卷二 ~ 永嘉真覺禪師

永嘉真覺禪師

永嘉真覺禪師,諱玄覺,本郡戴氏子。艸歲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觀圓妙法 門。於四威儀中,常冥禪觀。後因左谿朗禪師激勵,與東陽策禪師同詣曹谿。初到振 錫,繞祖三匝,卓然而立。祖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 而來,生大我慢。」師曰勸「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 速乎?」師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時大眾無不愕 然。師方具威儀參禮,須臾告辭。祖曰:「返太速乎!」師曰:「木自非動,豈有速 邪?」祖曰:「誰知非動?」師曰:「仁者自生分別。」祖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師曰:「無生豈有意邪?」祖曰:「無意誰當分別?」師曰:「分別亦非意。」祖 歎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矣。 師翌日下山,乃回溫州,學者輻湊,著證道歌一首,及禪宗悟修圓旨,自淺之深 。慶州刺史魏靖緝而序之,成十篇,目為永嘉集,並行于世: 慕道志儀第一。夫欲修道,先須立志。及事師儀則,彰乎軌訓,故標第一,明慕 道儀式。 戒憍奢意第二。初雖立志修道,善識軌儀,若三業憍奢,妄心擾動,何能得定。 故次第二,明戒憍奢意也。 淨修三業第三。前戒憍奢,略標綱要。今子細檢責,令[]過不生。故次第
三明淨修三業,戒乎身口意也。 奢摩他頌第四。已檢責身口,令粗過不生。次須入門修道漸次,不出定慧五種起 心,六種料揀,故次第四,明奢摩他頌也。毘婆舍那頌第五。非戒不禪,非禪不慧。上既修定,定久慧明。故次第五,明毗 婆舍那頌也。 優畢義頌第六。偏修於定,定久則沈。偏學於慧,慧多心動。故次第六,明優畢 義頌等於定慧,令不沈動,使定慧均等,捨於二邊。 三乘漸次第七。定慧既均,則寂而常照。三觀一心,何疑不遣?何照不圓?自解 雖明,悲他未悟,悟有深淺。故次第七,明三乘漸次也。 事理不二第八。三乘悟理,理無不窮。窮理在事,了事即理。故次第八,明事理 不二,即事而真,用祛倒見也。 勸友人書第九。事理既融,內心自瑩,復悲遠學,虛擲寸陰,故次第九,明勸友 人書也。 發願文第十。勸友人雖是悲他,專心在一,情猶未普,故次第十,明發願文,誓 度一切。 復次,觀心十門。初則言其法爾,次則出其觀體,三則語其相應,四則警其上慢, 五則誡其疏怠,六則重出觀體,七則其是非,八則簡其詮旨,九則觸途成觀,十則妙 契玄源。 第一言法爾者,夫心性虛通,動靜之源莫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 馳,窮之則唯一寂。靈源不狀,鑒之則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 ,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銷,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常清。三智一 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玄會。故知三德 妙性,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 矣。 第二出其觀體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第三語其相應者,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 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 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 絕貪求,資財給濟。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 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 應,則香臺寶閣,嚴土化生。 第四警其上慢者,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 第五誡其疏怠者,然渡海應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 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第六重出觀體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 非非無。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 ,非有非無即墮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 非是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 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細而研之。 第八簡其詮旨者,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 。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若宗之未會,觀之未深,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 ,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復存邪? 第九觸途成觀者,夫再演言詞,重標觀體。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言移,移言 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觀 明其弄引耳。 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 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 契環中矣。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安坐示滅。塔于西山之陽。謚無相大師,塔曰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