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二十二)


「念佛乃修行之徑路,持名又為四種念佛之徑路,稱為徑中之徑。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故稱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利濟眾生,此經為最。」這一段是解釋,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也就是說透過念佛的方式,可以契入無生。首先要先說明,一個人好心就好,為何非要修行不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有善行,也有善念,為何還要修行?要來學佛?這是很多人的問題,也是很多人不學佛的藉口。常聽人說心好就好還要學什麼佛?可是仔細去反省一下,自己真的心好嗎?當為善被人誤會的時候,心裡瞋不瞋恨?會不會很沮喪?起對待的念頭?在不順自己意的時候,生不生煩惱?在不順的時候,會不會起執著?想方法要讓它順暢,然後去進行種種的造作。如果有,那就不算是個真正的好人,真正的善人。
佛門講的修行,是離開善跟惡。從最初要轉惡為善,再來轉迷為悟,最後轉凡成聖,有這三轉。到達聖人的境界,就不再是像凡夫總是善惡對待,如果對待的念頭強烈。尤其是善良且有正義感的人,那瞋心會比較重。這裡談的瞋心,是不談事情的好或壞。當遇事會生氣,因為看不順眼,看不過去,且不管立場如何,如果生起瞋心,那這心就沒有定力,就沒有功夫了。所以才需要透過佛教的方式來修行。把自己的善心善念,更為增長,更為昇華。這點很重要,因為現在的人行善,做好事的都很發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但是這個善,還要再讓它更增長,更提昇。心要平,捐出去的錢,聽到人家沒有妥善運用,馬上就生瞋恨,那這個善行的功德就打折扣。客氣一點,說打對折,要是不客氣講,還增長其它的罪業。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這是《華嚴經》講的。所以要透過修行轉變自己。那修行有很多的方法。釋迦牟尼佛給大家指出來,念佛是最為穩當,連禪宗的祖師都這樣講。百丈大師講,叢林以無事為興盛。道場沒事,大家都用功修行。不起念頭,無事最好。第二個,修行以念佛為穩當。這是百丈大師叢林要則二十條裡面講的。可見持名念佛最重要,最適合現代。走到哪兒都可以念,都可以立刻把自己的心給平靜下來,與佛菩薩感應道交。有一位法師說:「靜坐十幾年,後來才發現,念佛將心定下來的速度,比之前用靜坐方式還快,一下子就感覺到清淨」當然這是念佛的功德,但他之前的功夫也不能完全抹滅,當然是有它的基礎存在。但是他的體會也是對的,就像之前講的,念佛如同探照燈,是非常強的光明,一照非常的清楚。心裡面什麼煩惱什麼汙垢,一念下去全部冒出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是靠自力,會覺得自己沒有妄想,其實是自己沒有覺察到,不是沒有,所以說要念佛才來得穩當、來得方便、來得直捷。所以說是修行的徑路,是捷徑。
底下又講,「持名又為四種念佛之徑路」。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這是通途經教講,通途的法門都是講契會實相,念自本心。這種高妙的修行方式,「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實相念佛。到八地的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才真正無生。這是凡夫一下子達不到的境界,實相念佛的難處,在於根器要非常的利。在觀經就開了異方便,觀想念佛。想極樂世界,想西方三聖,不是自己胡亂想的,要如經典所說的去思惟。但是凡夫心很粗,菩薩、佛、極樂世界,境界微妙,這叫境細心粗,妙觀難成。要觀想一般人想不出來。尤其像現代人,要想佛菩薩像幾乎想不出來,大家可以想看看,能不能完完全全的,鉅細靡遺的印在自己的心田裡面,大部分人完全沒有辦法,所以觀想念佛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那觀像就是佛的形象,畫像或是木雕像、銅像,佛的形象。像現代小佛卡很方便,帶在身上,放在皮夾裡,放在公司辦公桌几案前面,可以常看看佛像,可以幫助提起正念,或是手機、電腦的桌布,換成佛像,可以幫助大家修行,但是「像有則在,像去則無」,這個形象現前,大家的正念就在,可是在公司上班,不可能一天上班八個小時盯著佛像看,做不到。即使是桌布上有佛像,那也是看一下而已,等一下又要忙別的事。所以像在的時候,就會有在念佛,有正念,等一下一轉頭事情一忙,忘失了,所以也不太適合多數人。唯有持名這個方式,剛好通於前面三種念佛,又能夠讓大家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能夠保持正念。持名念佛可以出聲、可以默念、可以金剛持,金剛持有一種就是沒有聲音,嘴唇動,或可以撥念珠、計數器,或是手動都可以,這是持名念佛,佛號還可以配合呼吸,配合走路的步伐,甚至在吃飯時心裡都可以念佛,真的太方便了。真正有心的人要學,一下子就上手了,就能夠得力。所以說為四種念佛之徑路,稱為「徑中之徑」,捷徑當中的捷徑,特別當中的特別。用這種方式大家才能夠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所做的善行才能夠提升,往心地上去,不會只在事相上,事相上也是照作,照樣幫助眾生,一樣五戒十善謹潔無犯,只是用心不一樣。這是講為什麼要修行。修行用什麼方式最好?接下來,剛開始要怎麼修?無論出家或是在家,佛告訴弟子要五年學戒,這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律。只學戒相,那還不行。五年學戒是要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不起心、不動念。根本智要發,必須念頭要斷,所謂「般若無知」這就是根本,戒是戒這個,其他的戒相很容易,心裡面念頭止不住,這就難辦。戒相上律儀戒,在形象上表現出來,實際上要是仔細的留意,都可以做得很好,但裡面的念頭煩躁,停不住,一接觸境緣,就要生心、就要動念,這哪算有根?現代的人學佛法,不從根本智下手,一接觸佛教就要解經,就要看經典,有些聽起來好像很會講,但講的都是皮毛,達不到真正的精髓。我這十幾年用功下來,對於經典才有那麼一點點的體會,以前除了世間必須做的事情以外,其他的時間全部拿來用功,現在也是這樣子,不要說得定,心才有一點平靜。我從小就學佛,就是現在你們講的:沒有受污染的時候就開始保護。何況現在的人,三十歲,四十歲了,五十歲了才來學佛,一學佛就馬上想要解經,這就是佛門說的「沒有根」。心定不下來,伏不住妄想,即使聽到了經典也開悟不了。古來祖師大德為什麼能開悟?除了根器好以外,就是照規矩走。如果不這樣做,不肯老實,根本不可能有成就。大家學的是大乘淨土宗,既修得根本智一旦有因緣就要利益眾生,不然就是小乘。心量要大,不是只為自己修,在菩薩行中利生就是利己,自他不二,在這當中去反觀,這就提升了心法。即使用功了十幾年,都還不算是什麼真功夫,何況不肯用功、不肯真學,一開始就想要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心根本是亂的。所以初學不是要學戒相,學戒本,在古代甚至沒有資格聽經,更不要說翻開經本亂看了。一定要先修定,後開慧,這是歷代祖師大德教學人的教學方式,照這方式一定能成就,縱然沒有大成就,念佛往生淨土也絕對不是問題,所以,禪門日誦的晚課是念阿彌陀經求生淨土,因為他們有前面所講的修根本智的基礎在那裡,心是定的,意不會亂,這很重要。可是現在的人都忽略了,才接觸就去翻經、去解經。講實話,沒有根本,不會有成就,說得再對也是文字知解。所以,要這樣下手去學,這叫「學戒」,「戒」就是防非止惡,「非」就是「心起念」,就非。「惡」就是去動作。防止一動念就隨念去做。所以佛法的善惡標準定在這裡:本來一心,一動念就二心,那再造作,三心二意全部都出來了,三心是:阿賴耶識、末那識、第六意識,這是三心。二意,單指第六意識跟第七意識。一妄動,三心二意就落到意識裡去,落到造作裡去,那怎麼能夠契會無生!所以有這最簡單方便的念佛方式,大家都還不肯念,還不老實念,都還要動念攀緣,那實在沒辦法了!這裡說的「不動念」不是壓念不起,是心裡要真的無物。有一首偈: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學道如守城,白天要防著六賊,六賊: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六為賊媒自劫家寶。要防止六根攀緣六塵像防賊一樣,晚上也不能昏昧,「惺惺」就是不昏昧。中軍主帥能行令,就是自己要有正念,要有決心,要有菩提心,這就是中軍主帥覺悟,「能行令」就能做得主,到達了上妙的功夫,不動干戈致太平,這是不戰而能驅人之兵,這是上策。念佛就是不動干戈致太平,念佛就是不管妄想,起了念也不隨,不動干戈就是還安住在佛號,不要跟著它跑,這才真是不動干戈。要是念頭起來,以念止念,以心除心,以法除法,用念佛來對付妄想,這是不熟悉的同修很容易犯的,那就永沒有止息,有打不完的仗,因為即使在念佛也是在動心,所以,老實念就好。念佛是徑中之徑,又本經不提倡「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這部無量壽經,講得明白,講得透徹,而且講得容易,大家都做得到,羅什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是意譯,把它原來經文的意思翻出來變成經文,它不是原譯,等於是把這法自己咀嚼過以後再給大家看。當然羅什大師這樣做沒有問題,他修行功夫非常好,他的徒弟跟他說:「師父,為什麼你可以有這些皇帝給的美女,有這些五欲六塵的享受」。有一天羅什大師準備一碗繡花針,召集大眾,你們統統都過來,當場把針吃下去,他說有這個功夫,就可以有。每個人都搖搖頭。沙彌戒第十條:不捉持生像。意思是不要拿金銀寶物,一般人持的是事相上的戒。羅什大師這叫理持「不捉持生像」,四大擾他不得。理上四大本如來藏,會相歸性,不捉持生像,所以羅什大師吃繡花針沒有問題,這種是功夫,這是道力。他於法圓通,所以可以這樣翻,一般人不行,要是這樣翻是造罪業。羅什大師翻阿彌陀經是翻成一心不亂,同樣有一個阿彌陀經的本子,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在一心不亂的地方他翻成「一心繫念」,一心繫念是玄奘大師的原譯,這比較好懂,也做得到,其實一心繫念到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心不亂。
無量壽經講得更為明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三輩往生,無論下輩,中輩,上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翻作中文是覺悟,是回頭、覺醒的意思。「覺悟」就是知諸法無生。常有這個觀念,自然就不會執著於世間的善與惡、對立、能所。「發菩提心」在淨宗,祖師講得更明白、更好懂,只要萬緣放下,求生淨土就是發菩提心。兩邊都不著,放下世間,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關於心,事相上雖然有所作為,但心裡不染著,如此發菩提心,一心一意將所有善根迴向求生淨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講的: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一向專念是很重要,曾跟一些人說:要來聽經。就會有人說:我一心念佛就好,不用聽這麼多。那大家想一想這部經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來聽,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這些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他們也都來聽。大家是凡夫,那要不要聽?說他一心念佛就好,一向專念就好,但是要能自己反省,是不是真正一向專念,這「一向」就是至心的意思,沒有二心,就這一念。對於「至心」這句話,古德曾舉了一個例子,他說:譬如在深山,曠野當中,突然碰到食人族,要把你抓去吃掉了,追著你打,你逃到河邊,這時候你就會想,要怎麼過河,是要把衣服脫掉過河呢?還是怎麼樣過河?這個時候還會不會想自己銀行裡面還有多少錢?還會不會想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或放得下的,還有什麼事沒有處理?或沒有做好,其實就不會了!那時候只會一心逃命,一心求生,求生淨土就是這種感覺,就是一心、專心、至誠,沒有別的念,就像拼命逃到河邊,一心就想逃命,絕不會想想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做,要不要哪樣先做,哪樣後做?沒有那麼多拉雜的事情好想,這時只想要逃命。所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無常大鬼追著每個人後面打,大家被無常大鬼給跟蹤了自己都不曉得,被抓到就要被吃掉,還不自知,還在這裡三心二意,打妄想、起分別,造作這些世間的念頭,不能覺察。要是真正覺察到,真正明白了,就會像這要逃命的人「一心求生淨土」,這樣才是真正的發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果還夾雜了其他的想法、看法,三心二意。這樣學佛不僅不能夠得到一心不亂,連功夫成片都做不到。
修行想要有成就,先修根本智是很重要,根本智要到無心才行。般若無知,起用以後,是無所不知,這就是它起作用。就像共修時的大磬,磬是空心的,要是實心的,就沒有作用了。大磬無心,誰敲它就應,無知是沒自己的意思,就能無所不知,敲下去就起作用,能夠振聾發聵,般若智慧就像剛才比喻這樣。所以心要空,要無一物。一個房間堆滿了東西就沒有作用,把它清空才能有用途,眾生心也是這樣,心裡太多東西,都是顛倒,沒有作用。祖師大德是這樣教下來的,大家這樣做,肯定會有成就,如果想要標新立異,用自己想的方法,用其他的方式,那就沒有辦法保證有成就。因為所有祖師大德的成就都是這麼修來的,先修定後開慧。肯聽老師的話這樣做,叫持戒,「戒」是教誡,教誡不是只有戒相,戒相是律儀,那只是大略的方向,那還不夠,必須要五年學戒,就是所謂的體驗班,體驗看看什麼叫做不動念,看這五年不動念做下來行不行,不行還要再加時間上去。反過頭來想想,如果十年不夠,二十年不夠,乾脆做一輩子好了。所以時時刻刻都是在學,都是在修行,不限定在五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都沒有離開根本智,因為講到究竟根本智跟後得智是一心。只要煩惱少一樣,智慧就增長一樣,貪心就少一分,那不貪心就增長一分,不貪就是智慧。能瞋心少一分,無瞋的智慧就生起,無瞋也是智慧。所以是因定發慧。「戒」也是懂道理,不能起念。「戒」又叫做制止,有止觀的意思,所以一字而攝多義,真的是字字句句無量義。
一旦生心動念那每一個字都有障礙,一說講戒,就開始菩薩戒、五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八十四條,開始從頭到尾背一遍,這也是戒,卻只是名相。所謂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就是這樣看的。對自己要嚴格要老實,如隨意的放過自己的煩惱習氣,那絕不能成就。並不是說守事相上的戒不行,是說還要再增益、往上提升,有機會要去瞭解事相戒要發心去持守,很多的戒律因時代的變遷,有些戒根本不會犯到,因為根本就沒有沒有這些東西了,而且佛陀制戒有當時的因緣,主要是為了要防護譏嫌。一個學佛人,在這世間該是什麼樣子,就表現出什麼樣,但心裡根本沒有這一物。就像永嘉大師講的:「分別亦非意。」。「分別亦非意」就是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自己絕對不起念不動心,這個是真功夫,這才是修行。所以無量壽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所以稱為淨宗第一經。
不要認為往生大概就是死掉,絕對不是,死掉是糊里糊塗的,走前必須正念分明,心不顛倒才叫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是活著去的,沒有中陰身,是在世時就知道自己臨終要去哪裡。往生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大家現前依著無量壽經的教誨去修行,當生脫胎換骨,這也是往生的一種,經云:「改往修來,洗心易行」,脫掉凡胎成聖成賢,這更為明確簡要。所以大家修行想要有成就,那就得念佛,沒得商量,這是最後的絕招。這一招再沒有效,那就任何法門都救不了,現在人的惡心惡念重,唯有依靠念佛才能夠消除,這也是最快的消除方法。其它的方法雖也能消除,但有速度的問題,還有它熏習的綿密度差異,念佛這方式最容易熏習,最不容易失念,隨時可持名念佛,回家可以禮佛,禮佛就是觀像,要是心力尚足,可以觀想極樂世界,慢慢的業障消了,根器向上提升,下根轉中根,中根轉上根,自然就提升至實相念佛,所以四種念佛是相通的。有人說念佛是妄念,沒錯,對實相來說它是妄的,一妄一切妄,一切皆妄;念佛是正念,一真一切真,一切皆真,真妄是不二,理事一如。若定說念佛是真,那能念之心念念不住,所念之佛剎那生滅,所以念佛又不可得,如此一妄一切妄,一切諸法皆如是。三千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佛像也是虛妄的,有人說:法師,這是應身佛,實際上三身唯是一身,若應身是虛妄的,報身、法身皆是虛妄的,法身是體空寂,報身之相假有,也不實,應身隨緣應現,並無實法。念佛是虛妄的,要是講念佛是真的,那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所念之佛本自圓成,不待修證。所以念佛不可說其是虛,不可說其是實,只是治眾生對待的病,妄想的病而已,藥到病除。要是著於佛號上,就告訴念佛是假。要是著於世間,就告訴要來念佛,念這出世間。待念極情亡,空跟有、真跟妄就一如,這是本來的樣子。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所念之佛本自圓成,不待修證,不離心外。離佛談心「未始聞」,是從來沒聽過,所以不可說真不可說妄,著在一處就是落窠臼,所以講應身佛會變化,這變化不是生滅,而是轉變形象,就像化妝,一下化成這樣子,或化成那樣子,妝洗掉了,還是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應身是淨土法門深玄奧妙之處,不好懂,所以稱為淨宗第一經。
這麼深妙的境界,由一句佛號收起,只要念這佛號就全部得到,不假外求,所以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就是開心的時候,這開心不是世間的很快樂,那種快樂是對待的,是不究竟不真實的,這心開是心地光明,所以稱阿彌陀佛。跟人家見面念句阿彌陀佛,就是祝福對方光壽無量。「光」是智慧,「壽」是壽命,這句話解釋起來每個人都願意聽,每個人都願意念,就是:「祝福你智慧跟壽命無量」,世間的那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都還不如這一句阿彌陀佛,世間滄海桑田還變化,所以不如念佛一句「光壽無量」,這是沒有條件的祝福話,是好話中的好話,善言中的善言,跟人家講好話,不如對他念一句佛號,給他種下金剛種子,來生遇到佛法能成就、會解脫,聽到這句佛號的人、動物,藉由「聞名得福」願,就是聽聞佛的名號就會得福報,來生常生梵侶,「梵侶」就是清淨修行者,將來會解脫,所以這是功德。那光壽無量再講得明白一點,若自己是修行人,當跟對方念阿彌陀佛時,要馬上迴光返照,自己就是光壽無量,光壽無量就是自己,這樣自己將來決定成佛,因為人人本來就是無量光壽,無量光是智用,無量壽是本體。光壽一如就是法界,就是真如,修行人念佛要懂這樣返照。所以對人家念佛,是提醒對方「你本來是佛」,而當聽到人家跟自己念佛的時候,要這樣返觀覺照,這樣久久會開悟,能成就,好多的好處,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這樣大家就感覺得到。因此稱為淨宗第一經。
就在談話間,所謂「越三祇於一念」,「三祇」是三大阿僧祇劫。齊諸聖於片言,所謂「諸聖」就是這些聖人、佛菩薩。要怎麼跟佛菩薩相平齊?平齊就是現在講的平行,、齊等、相等,一句佛號就做得到。就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可以齊諸聖於片言,真的是至哉妙用不可思議。從有念入無念,因願生而悟無生。從願生西方可以證入無生法忍,無生法忍一般凡夫做不到,但念這句佛號就可達到。眾生本來是佛,現在迷惑了,只要肯回過頭來念阿彌陀佛名號,那決定成佛,這是善中之善,所以要好好的把握。「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純淨純善,只有善還不夠,還要純,要做到不動念、不妄想、不分別,這就是「純」。要是一動念就雜了,「雜」是夾雜,這二者是對待的。等功夫夠了就是「純雜一如」,為何是一如?因為雜念就是妄念,可是這妄就如同虛空花,依空而有相。「虛空花」就是眼睛起花。這花是依虛空而有,實際上這花非實有,既沒有生更沒有滅。不從眼來不從空來,若從空來,虛空應該常有花;若從眼睛來,眼睛應該常常有花無端妄起,就像一個人迷路了,這個「迷」從哪裡來?從路來嗎?還是自己迷?可是本來不迷!若路會讓人迷,那每個人走到那裡都應該迷。當正在迷時的時候,方實不轉。是說方位並沒有轉變,這是很重要的觀念。迷本無根,性畢竟空,所以妄念是假的,正念跟妄念本是不二,華嚴經講:「諸藏純雜具德門」。華嚴十玄門,一切染淨都是同一門,是一如的,純跟雜都具德,當然華嚴經講的是一門攝一切門,「純」,所有門都入一門,都入一善行中。譬如布施波羅蜜,在行布施波羅蜜的時候,包括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布施。一門是純,純中有雜,雜是說裡面包含著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謂「包含」跟「等於」是不一樣的。「等於」是不壞相,布施還是布施,布施等於像持戒等等,跟一般大乘法不一樣。所以華嚴經講得高妙,不壞本相常入其中,念佛也是這樣,即凡身成佛身,純雜具德,如來屬於純,凡夫屬於雜。純雜是一體的,具德是說同一心性。凡夫念佛會有功夫,這道理實幽深難懂。所以不要看輕淨土法門,華嚴十玄門隨舉一個,都意味無窮,即凡身是佛身,不可思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明心見性的心境,用一句佛號能達得到,而且大家都可以成佛,所以不要看輕念佛,隨隨便便的毀謗批評念佛法門。
就這四個字,可以達到華嚴法身大士的境界,參加華嚴經的大眾中,舍利弗跟目犍連兩個人不見不聞,佛入大光明藏自住三摩地,大光明藏就是見性、煩惱徹底消除的境界,只有法身大士能入,一般的凡夫沒辦法參加。念這一句佛號,裡面的功德就含攝整部華嚴經,甚至祖師告訴大家,華嚴經跟法華經是無量壽經的引導,只講個開頭而已,如來一代之正說歸此經,法華經講的即身成佛,華嚴經講的如來的境界、受用,古德讚歎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的富貴,其實應再加上「權勢」兩個字。因為富貴有錢不一定有權,權是大權示現,菩薩大小無礙、一多無礙、長短無礙,在一切對待當中都沒有障礙,這是大自在,這是華嚴經。這些境界,只要念佛到極樂世界去就都有,現在也有,只要念佛就可以,念佛時心無罣礙是無住,遇事心不亂是生心,所以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大家一定都做得到,不要灰心,不要整天想自己業障重大概沒救了,要是這樣想,業障就更重。有業障懺悔就好,可是每想一遍,業就再加深一層,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應該要想極樂世界,要想阿彌陀佛才能跟淨土相應。所以對於人家的好處,要常常記著,人家的壞處不要放心裡,也不要去講,越去講問題越大,是損自己的道,會得不償失。
底下說:「方便中的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利濟眾生,此經為最。」這是幫助眾生了生死成佛道最好的經典。無量壽經講的:值斯經者,皆可得度。「值」是遇到了不懷疑。要是懷疑就沒有辦法得度,如果心想真的有這麼容易嗎?哪這麼簡單?一懷疑,心就動,一動心就不誠,信心就沒有了,那願怎麼會切呢?行怎麼會專呢?所以信要信得深,願要願得切,行才行得專。要是有懷疑,信願行就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