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二十一)
「持名念佛,入有得空,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至哉妙用,不可思議。」這是在解釋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這是本經興起的因緣。講玄義就是順便把無量壽經簡介給大眾。裡面的內容主要是略講,從頭到尾如果時間比較短,那意思會講不盡。如果要深講,講到後面就把前面給忘記了。「玄義」就是講這部無量壽經的精華特色。此外,還要讓大眾瞭解這部經幽玄的義趣,這是講玄義的原因。
現代的人耐心不夠,也就是定力不足,要他心靜下來看一部無量壽經,他就會覺得很煩躁,何況是要聽整部的經,在聽整部經以前還要先聽玄義,那就更沒耐心了,玄義跟無量壽經無二無別,佛在經上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他說: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嚐蜂蜜無論是從中間,或從旁邊嚐,都是甜的,所以玄義跟正文,都有它無盡的意味,都能幫助深達實相,所以要有耐心,不要求速。其實真要求速,聽玄義最快,因為它直接濃縮了包括你看無量壽經的因緣、本經的體性、這一部經的宗趣以及力用、修持的方法、還有這部經的歷史或它在藏經裡面是屬於大乘或是小乘,所以你很快的就可以瞭解到無量壽經,所以要求速,還是聽玄義比較快。若是聽無量壽經,它有整個的脈絡系統,要一品一品的講,有時候又有另外的引申義,講的主題就是讓你對淨土有全盤性的瞭解,是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夠知道。那玄義的文短,自己看也都能瞭解,卷首筆記是黃念祖老居士的「無量壽經大經解」裡面重要內容節錄。
前面說到:念佛能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持名念佛,妙就妙在念佛是入有得空,眾生在世間常著有,那怎麼會在其中證得空性?這就要講到佛法淨宗之妙了,世間人的心就是認為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是實有,認為自己的感受是真有,總要滿足自己的感受,所以貪五欲六塵,取著名聞利養。一旦入到這世間「著有」,就空不了。念佛也是入有,但它這個有叫做「妙有」。原本妙有跟妄有就是一體的,但眾生只著於妄有上,所以見不了性,無法返本還源,如祖師講的:「就路還家」,眾生沒有辦法做到。因為他心裡執著,只要執著世間就開悟不了,偏偏眾生又體會不到空性,體會不到佛心,所以佛就教大家執持名號,用佛號這一念來替換掉百千萬億雜想妄念,生活中只要一起念,對世間起煩惱,或許有自己想要的卻得不到而起煩惱,在人事上不順心起煩惱,這時趕緊回過頭來念佛,將佛性清淨的作用顯現出來,這佛念叫入有,「有」是妙有,入於有中而不隨妄,眾生不知道真妄不二,所以說個真跟妄,講到究竟處,其實是一如的,根本同一體性。就像夢中的境界,做夢的心跟覺醒的心是同一心,不是有兩個心,但是在作夢的時候跟醒來的時候,作用上是不一樣的,所以楞嚴經講,「性中相知,用中相背」,雖同一性,作用不一樣。眾生迷是迷在有上,就是迷妙有為妄有,迷真空為頑空、斷滅空。認為有個空,再色與空相對,有空就有色。錯認至今而輪迴不息。
所以心經中說出真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眾生就是不了達心性,所以就變成眾生。現在佛教大家用念佛的方式,「入有得空」,從佛號這妙有下手,終得入真空。妙有跟真空是一如的、是一體的。大家聽到空,心裡就作空解,造做一個空的觀念,想從這種境界去體會。不是這樣的,講「真空」是講本來空,本來無一物,但這個「空」具恆沙妙用。大家體會不到貪、瞋、癡的念頭是空的,念頭並不持續,而是一念接一念,本來就不有,一旦貪瞋癡空了,自然不貪、不瞋、不癡的性德就現前了。當在看這個世間的色時,要知道「色即是空」,那眾生自性當中,「真善妙色」就顯現了,這時候並沒有壞世間相,所壞的是眾生執「有世間」的這個錯誤觀念,所去的是執著。維摩詰經講:「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法界觀門講:「不必滅色故空。」不用去滅除色相才見性。中峰國師講:「但向塵中了自心。」所以自心的全體就是色相,眾生在色相上迷,見色不見心,就是心裡有個覺知,總認為有個「我」在感受,有個「法」在被感受,在這裡妄生分別。所以要去掉的是這個分別,離開的是這個執著,不是把色相滅掉。若把色相滅掉,那這是二乘斷滅空,滅色故空,用滅煩惱來證菩提。大乘講的是:煩惱即菩提。這不一樣,所以淨土宗是圓教一乘法,入有得空,並沒有離開自己現前的生活。這麼巧妙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學,每個人都得的到。念阿彌陀佛就是入有得空,持念這句佛號,是性德的總名,只要持這句佛號,真性就自然全顯。就是於妙有中真空自性自然顯現,說真空跟妙有,是就它性質上說的,並沒有分成兩端,這就像夢中見到的色相,這些色相都是心現的。夢中色相不可得。「妙有」就像現前的色相都是眾生心所現,故說為妙有。妙有不有,本自空寂,不待二乘的析空觀去分析它,因為其體本自空寂。所以是一如的,並沒有分開來,這是概說心性。
學佛是瞭解「人跟人」之間、「人跟天地萬物」之間,所有一切的真相。就是剛講的真空妙有這道理,即是信心銘所講:一如體玄。都是相同的,並沒有差別。這道理明白了,才能夠真正認識佛教。雖然簡單講過,但是千萬不要淺解。要了解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人跟天地萬物的關係,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是一體的,心是能現,識能變,識是自性的作用,能分別思量。有人說意識是染,其實是因為不明心所以說為染,要是識得真心本性,就有了別之用,無有能對所對,那意識就是淨。所以「如來」應正遍知,正遍知知ㄧ切眾生心,知ㄧ切國土,知ㄧ切因果,知ㄧ切差別,這是意識清淨的作用,叫照見或照了。有些人誤以為意識是染,要來除滅它,那彌勒菩薩就不能成就,因為彌勒菩薩識心圓明,入圓成實。從他的識心成就,知道萬法唯識。所以講:入有得空,是有這麼深道理存在。就像現在的電腦很好用,介面很貼切,但是後面背景程式寫得很複雜。念佛就像這樣,念起來很簡單、很暢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但背後運作的道理卻是這麼深。愈是高深的佛法看起來愈簡單。
有一次有位居士來,他說是初學,有人叫他讀法華經。說法華經比較簡單,裡面講的都是故事,金剛經比較難。我說不對,法華經比較難,它是有故事,但是在比喻佛性,你看這故事見不到性,法華經是成佛的法華,我又補一句,無量壽經比法華還難。所以大家不要輕視這句佛號,看起來那麼簡單,只念阿彌陀佛,卻可以入有得空,潛通佛智。「潛通」就是默契的意思,佛號與如來的智慧默契。你不知不覺、不刻意的,自然就跟佛智慧相契合。所以是有它的功德存在。這樣能理解了,那入有得空,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是一樣意思。印光大師教大家用真誠心,一心念佛,屆時自然就會知道淨土法門有多妙,只是眾生都不肯念,所以體會不到。「暗合」就是默默地契合。要知道佛法的妙理高深,我們念佛,心依止佛號,你看眾生的心很亂,想東想西,一下想家裡的事,一下想公司的事情,要是身體不好,還要擔心自己什麼時候可能會沒命。統統都算是妄想,要是能把這些妄想都收回來,依一句佛號,換除百千萬億雜念,「念到心空佛亦忘」,念就是這麼方便。楞嚴經講的,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不會拐彎,不會繞遠路。這個就是持名一法,念至究竟,乃忘能所。從有念巧入無念,入有得空。「巧」是善巧,講座上常講,如果善巧方便不能入真實,這就不叫「善」,而叫巧。巧有了義與不了義之分。淨土法門可以稱為善巧,因為可以入於無念,無念是無世間念,也無出世間念,祖師告訴大家:「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說佛法為對治世間心,教眾生念佛對治除妄想,妄想都除掉,沒有世間心了,念佛念到心空,真心本性現前。那還存有佛號嗎?藥到病除,藥病俱無。生病吃藥,藥把病治好就不用再吃。還在吃,那就因藥得病了。如果自己現前的心不空,念的時候不專,不懇切,妄想太多,那持名念佛也不得受用。
智者大師講五方便念佛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只是其中一個,還有「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或觀極樂世界,或觀佛的身相。還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總共有五個。從這裡就看得出來,念佛持名為什麼能潛通佛智。如果只是專心念佛,卻不能會相歸性,那是無法契入「無念」的。在大寶積經裡大精進菩薩拿著一尊佛像,去閉關用功,他想到:佛的身相怎麼這麼好,我應當觀想緣念,連畫像都這麼好,何況是真身。於是他就凜然一覺,什麼是佛身?畫像是佛嗎?畫像也不會說話,也沒有證果,它是佛嗎?大精進菩薩從這裡反觀,從這裡入道。真正的如來是無來無去,無生無滅。他這樣反過來,從相見性,這大精進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念佛持名持到後來心空,要迴光反照。所以要聽經,要能夠明白實相的道理,才能夠在關鍵時凜然一覺。這裡講的巧入無念,這個方式是真善巧。不然要你一下子就體會到諸法無生,諸法無滅,那是絕對想像不到的。即使嘴巴會講,還是體會不到,因為眾生心就是雜亂。所以佛用這兩重能所的方式,以第六意識執持,緣念佛號,這是一重,然後再來反觀見性,這是再一重,共是兩重能所。蕅益大師講這是善巧方便,所以叫巧入無生,即凡成聖,能即凡夫一生成正覺,至哉妙用,不可思議,從凡夫一翻為聖人。善導大師講: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這個緣就是熏習的緣,就是現在人講的時間、方法及用功的深度,這是緣,要是肯發懇切心,這樣用功品位就高,這是用心。除用心還要用對方法,方法要正確,用心要正確,品位就高。只用心正確,方法還沒有這麼俐落,對於心性還沒有明白,品位就低一點,還要看斷證,品位才分為九品。所以說難斷難定,印光大師講,眾生習氣各有所偏,每個人習氣淺深不同,略分為九品,實際上千差萬別。所以要發懇切的心,用正確的方法,能捨斷煩惱,品位就高。所以淨土宗能從凡夫成就聖人。可是大家聽到可以帶業往生,心就懈怠,就會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跟張善和一樣僥倖,其實張善和不是僥倖,而是他之前緣沒有成熟,剛好在命終時善根福德因緣成熟遇到淨土法門。要是大家不用功,這一生豈能斷煩惱。現在大家遇到了,緣成熟了,卻不肯把握,相信大家都有摘過水果,就像樹上的果實成熟時不肯摘下來吃,等熟透掉下來就爛了,錯過那個機緣,還要等好久它才又變成果實。果實是這棵樹的種子,掉下來到地上,有時候長得起來,有時候還長不起來,眾生也一樣,很多成佛的機緣都這樣漏失掉了,總想說再等等嘛,這一生成佛的因緣就這樣錯失,常想自己現在七十歲,等八十歲再來學佛,到八十歲了,想等九十歲再來學佛。其實人生很短暫,哪有幾個十年,像大家的年紀,雖然不是老年,也是壯年,要想到自己這一生已把最精華的時間,拿去搞世間法,拿去做世間事,現在回過頭來,趕緊用功還不算遲,千萬不要懈怠,不要只想看看經,懂個道理,這樣就好。就像一棵樹成佛的果實已經熟了,現在不肯摘,放著等掉下來爛掉,然後還不一定長得起來,因為來生輪迴萬一沒有遇到佛法,雖然已種了成佛的因,但沒有緣,縱然有緣,自己還有業障,或還有其它的干擾,會讓你成就不了,無法解脫,所以要能把握。多數人把這一生最精華的時間,拿去造業,造了一身的罪業,等年紀大了要受果報,要想到自己報應隨時就要現前了,不但有這一生的業,還有無始劫來的業,這些都會在自己最衰弱的時候出現,想到這裡怎麼能不用功?怎麼能不精進?要生大慚愧心,要感歎自己沒有好好把握時光,現在碰到了淨土法門,卻還在猶豫,躊躇不前,懷疑自己學了佛念了佛會不會失去什麼?這都是業障,都是妄想,千萬不要隨順它,一樣用一句佛號,換除自己百千的妄念,換除這些業障,業障起得越大,就更要一心的念佛。要知道業性本空,教大家念佛時妄想起來不要理它,只專心念佛,不是拿念佛去打妄想,去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因為本來就沒事,只是自己在那裡思量,一思量就有事,如果以心除心,以法除法,越除妄想越多,越除煩惱越重,因為本來是虛妄的,卻把它坐實為有,想要除滅它,如此念佛念一輩子都不會得力。就像大家在懺悔時,總想:「我業障很重。」只要知道業障很重就好,更要知道業性本空,懺悔偈中有句「心若空時罪亦亡」,業不空是因為心不空,心認為有業,心認為有法,所以不空,一旦認為有,罪永遠都亡不了。像現在講這道理,大家又會想到有罪可亡,總是墮兩邊,都有落處。所以祖師大德教念佛沒有講那麼多,只教老實念去,不必管妄想,只是大家錯用心,淨語講:「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莫管同與異,休論自與他。」不要管我跟佛是同或不同,有什麼念自佛或念他佛,我相或人相,都不要管它,只貴願力強,那怕妄想多。只要大家有願力,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成就,相信自己一定轉得過來。只貴願力強,不怕妄想多,散亂固成病,分別易入魔。散亂是眾生的通病,如果又在境界上分別,生取捨心,那就是魔境。夏蓮居老居士最後講,「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一句佛號,泯除一切妄想。「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要是每一句都深心懇切,不隨煩惱、不管它。每當眾生有妄想起來,總認為這是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觀念,就隨妄想去了。要是念能真,「念能真」就是不隨它、不管它,決定出娑婆。所以講「即凡成聖,至哉妙用,不可思議」這是教大家怎麼落實,這樣就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說「不必參是誰,此即主人翁」念佛就念佛,不用參念佛的是誰。這樣念佛就與心性相應,因為不跟妄相應就是跟心性相應。夏老居士就是這樣念佛,臨終坐化,沒有生病,自在往生,這是真功夫,真正有成就。再看看歷代祖師也都是這麼說,就證明這個方式是對的。持名念佛可以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就是眾生認為自己有妄想,一定要來除掉妄想,在這裡虛妄造作起念,妄想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這就叫凡夫。
「念佛乃修行之徑路,持名又為四種念佛之徑路,稱為徑中之徑。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故稱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利濟眾生,此經為最。」大家都知道,要到達一個目的地,像現在的衛星導航都很厲害,有最佳路徑選擇。還有教人省錢的路線,避過收費站,再回到高速公路上面。要找到最佳的路徑,要到達目的地走哪一條路最順?還有路上會不會塞車?科技很發達,現在也有即時的路況系統加入導航軟體裡,它可以分析、加入即時路況。路況就像是大家生活的狀況,在修行選法門,選對了法門,找到了捷徑,還要大家在生活中都能使用。現在的人工作一天到晚做不完,心煩意亂。不但有做不完的工作,還有填不飽肚子,做得很多,但錢不夠用,還要兼差。一天能只做八個小時那是很輕鬆的,做十幾個小時的大有人在,為了就是餬口。想要叫大家假日要來道場用功;結果有的說假日要陪小孩,或是假日公司有事要加班,家裡太太娘家也有事,都有各自的障緣。這些都是障礙自己修行,障礙自己成道的不善緣,其實這個不能怪老闆,而是要懺悔自己的業障!懺悔福報不夠,要求佛菩薩慈悲安排,跟佛菩薩講,說:「弟子某某,真心發願想要修行,希望佛菩薩安排弟子有一個可以餬口又可以修行了生死的工作,不求富貴,只求有飯吃,有個地方住,生活可以安穩,這樣就好,其餘的弟子統統放下。」相信這樣跟佛菩薩求,一定會有感應。這是真正想要學佛的人,求佛菩薩是這樣求。想要求世間的,佛菩薩不一定給滿願,因為滿了願,去造更大的業,害了你。如果求了生死,這佛菩薩會想盡辦法來幫忙。用他的人脈,佛菩薩人脈很廣,跟一切眾生都有結緣,又能入眾生心念數,他會幫忙的。他的人脈有龍天善神、天神地神、魍魎鬼魅都會幫忙。真的發心要修行,佛力會加持,不但鬼神護持你,天神護持,佛力再加持,那一定會有成就,一定會讓你滿願,就怕大家信不過。所以現代的人要修學很困難。要叫他看經教都說沒時間,或心煩看不下去,或說閱讀文言文有隔礙,很多的業障。所以這裡講是徑路修行,學其他的宗派,不是不能成就,是緣不對,自己熏習的時間不夠,對於法了解得不夠深,不夠透徹,要怎麼用功?真的只有淨土宗,連不認識字的老太婆,都能成就。
民國初年,諦閑法師的一位徒弟,鍋漏匠,就是不認識字,念了三年佛,站著往生。還有虛雲老和尚的徒弟,叫具行法師,他也不認識字,一輩子很苦,求虛老給他解脫,老和尚教他念佛,念到後來有大成就,一天,村子的人看到有火光,大家去看,原來他自在往生時還出三昧真火自己火化了。他是真老實念,真正放下,才有大成就。一位不認識字,一輩子苦惱,就知道要求解脫,只教他一句佛號,就可以一生解脫,這是真正的公案,真正往生且有大成就的。修學其他法門,想要這一生要有這麼大的成就,不一定能做到。可是用淨土宗的方式卻可以做到,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論是什麼工作,在什麼崗位上,萬緣放下,但只老實念就可以。
但萬緣放下跟放下事情是不一樣的,生活上要做到「事來不拒,事去不留」,事情過去就不要留在心上。如果犯了錯,只要懺悔後不再造就好,不要懺悔完了,還留在心上,總想自己有什麼過失,自己業障好重,心中一直念著,業障越念越重,就算造再大的惡,就是懺悔就好,趕緊提起來念佛,念佛是消業障最快的方式,犯戒了、破戒了,也是懺悔,懺悔完趕緊念佛,不要一直想著自己破戒怎麼辦,自己造多大的業,不要一直掛念著,對任何的事情都一樣。如果一直念它就有。永明大師在他的著作裡講到:佛陀時代有一位比丘,有天晚上走路回精舍,路上踩到一個東西,發出聲音,隔天他就跟他的師兄講,自己好像殺生了,一直耿耿於懷,那天跟他同行的師兄就去看,告訴他:沒有,你踩到的是瓜皮,喀的一聲,他以為踩到蟲子殺生。跟他講還不信,這個人死後真墮地獄。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要是心裡一直念地獄念業障,將來就到地獄去,將來就是滿身業障,整天在想著地獄,或是總去看地獄的樣子,像現在有人在展覽地獄變相圖,如果愛去看,那地獄的路你就非常熟,搞不好以後受罪報,鬼不用帶,就可以自己去,鬼王你都認識。學佛人要想極樂世界,要看極樂世界圖、要想佛、想菩薩,這叫「理生則情喪」。佛念現前的時候,妄念就沒有了,自然就放下,但是當心又迷惑以為是有的,就會跟那位比丘一樣,他那還不是真的殺生,只是以為自己殺生,他墮地獄墮得冤枉啊,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他還不是真的犯戒。你要是犯了戒,好了,造了殺、盜、淫、妄,乃至於出家的四棄八棄,就趕快懺悔,要是總耿耿於懷,那必墮地獄。講念佛三輩往生,觀經講到下至五逆十惡都能救,能救就是因為業性是虛妄的,趕緊回過頭來念佛,先到極樂世界去,等有成就以後再受業報。可是要是一直耿耿於懷,一直記著自己造了什麼業,自己有多業障,業障又有多重,那就完蛋了,所造的業一定有業報會實現。因為一直去念它、一直去想它,它就有力量,一旦有力量,命終是強者先牽。佛說有一些人造的業不會馬上現前,因為造善造得多,善業強。五逆十惡者臨終照理來說一定是地獄相現,連地獄相現前只要一念迴光,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這就要舉張善和的例子,張善和殺牛殺了一輩子,臨終的時候他殺的牛都來找他,變成牛頭人找他討債,真的像經典上講的,「見彼種種色相已,令心惶怖無所依」,看到這些惡相心裡害怕,再狠的屠夫嚇到都全身發抖,剛好此時有一位出家人,給他一把香並教他念阿彌陀佛,念不到十聲,境界就轉變了,他說:「牛頭人不見了,阿彌陀佛來了。」所以講修行,找徑路,念佛這方式適合現代,是徑路當中的徑路,持名念佛又為四種念佛的捷徑,四種念佛是: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又以持名念佛為祖師所提倡,但是不要認為持名就不用觀像,平時大家拜佛看佛像就是觀像,這幾種方法可以互用,自己專注於持名上,這是祖師為大家挑出來方法,但也不要排斥人家修觀像念佛,非要別人念出聲,一定要別人也持名,說持名是究竟,如果他人用功得力就好。實相念佛就是剛講的無念無生,非是粗心凡夫所解。觀想境細心粗,妙觀難成,境界非常微細,一般人心很粗,不容易成就。觀像---像在則有,像去則無,現在佛像在眼前,有看到就有念,佛像不在,就像大家在工作時,不可能眼睛前面都擺一張佛像。所以只有持名最為方便,最易入,走到哪心裡都能念,就算被老闆罵的時候心裡也能念,行住坐臥都能念佛,遇到事情或急難或是不急難,或是恐怖或是不恐怖,心裡都可以保持著佛號,所以是捷徑當中的捷徑,方便當中的方便,因此稱為徑中之徑。這才曉得這方式真的適合大家,所以要好好的去使用它,真正的發心念,真正的覺悟,不要碰到事情又忘記念了,那因緣又錯過了,很多人總是敷衍說:等因緣成熟一點再來學佛,其實那就是沒真發心,根本不想學,不肯念。